第6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鲁班尺作品尘翳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嗯,他们有没有看清罪犯的相貌或是听出说话的口音?”和珅问。

“劫匪始终未曾摘下面纱。不过看其身形是年轻人,对了。劫匪曾经说了一句话‘你这人武功不错又何苦为刘秃子卖命呢?’”

和珅闻言沉吟道:“这么说劫匪很有可能与刘全有过节或是宿怨,而并非是一起普通的行窃了,通州钱铺不下十余家吧,却单单只有恒义号与恒泽号遭到纵火抢劫,说明是有针对性而来的。”

“大人所言极是,劫匪可能专为报复而来,可否请刘全来顺天府一趟,下官想要详细了解有关他仇家的情况。”

“嗯。听劫匪口音可是本地人?”和珅问。

“不,是云南口音。”

“怎么如此确定?”

“恰巧那两名护院就是云南人,他们确认劫匪是云南滇西一带的口音。”

“好吧,本官让刘全去趟顺天府就是了。”和珅答应了。

“下官告辞。”顺天府官员退下了。

这个刘全,做事太过张扬不知得罪了多少人,和珅忿忿叨咕着。

晚上回到府中,刘全向和珅说了去顺天府的情况。并说官府已经在城内张贴了悬赏告示。

和珅皱了皱眉头,他不希望此事在京城里弄得人人皆知,朝中大臣面合心不合到时候授人以柄。

两日后,顺天府的官员来到和府通报案情。

“和大人,悬赏告示张贴以后,有人前来顺天府举报领赏。说有一个名叫莫二的云南人很可能就是劫匪。”

“莫二?”和珅闻言心中一动,忙问道,“是何人举报?”

“回禀大人,一个叫做富察康的旗人,此人是宣武门内大街人市上的掮客。”

“嗯。你即刻把他叫来,本官要亲自问话。”和珅吩咐说。

“是。大人。”顺天府官员匆匆离去。

原来富察康看见了悬赏告示以后,心里犯了琢磨,告示上说悬赏一千两缉拿通州恒义号和恒泽号钱铺劫匪,知情不报者连坐。描述的劫匪特征是一名二十左右岁的年轻人,持云南口音。如果单凭这一点还说明不了什么,但富察康知道,通州的那两家钱铺是和府大管家刘全所开设的,前两天向他打听“一柱楼诗案”的莫二莫小哥,就是云南口音,他在人市上混了这么久,是绝不会听错的。再者,莫二住的永福客栈就在和府的对面,如果联想到莫二追查当年没入旗奴的徐家眷属,其中有一个徐素娘正是被发配给了福建兵马副都统钮祜禄。常保,也就是和珅的家里。把这一切串联起来,那末劫匪就是莫二的可能性大增,为了悬赏的一千两银子,富察康最终决定还是前往顺天府举报。

富察康被带到和府,跪在了和珅的面前,把自己的怀疑一一禀告。

和珅听完后心中暗自吃惊,按照富察康的描述,这个莫二的相貌分明就是莫残,他不老实的呆在云南跑到京城里来干什么?两年前让他做了把钦差副使抖足了威风,后来在襄阳城不辞而别,一年后竟然又冒充起钮祜禄家族的人,跑去了暹罗破晓寺捐赠什么佛塔,这回又来刘全的钱铺放火打劫当起了强盗。还有,他为什么要调查“一柱楼诗案”没入旗奴的徐家眷属下落,一个云南白族人与万里之外的东台徐家又有什么关系?

和珅越想越觉得此事蹊跷,千万大意不得。

“这个莫二现在何处?”他问富察康。

“回大人,他前日已经在永福客栈退了房,不知去哪儿了,不过他打听过琉球的情况。”

“你方才说当年徐家的陆氏带着两个孩子没入兵部纳喇弘参将家为奴是吗?”

“是的,小人告诉莫二说,这个纳喇弘如今不在京城,多年前全家人跟随着兵部副礼官王泰雨出使琉球去了,陆氏以及两个孩子也都一同前往。”富察康战战兢兢的回话。

和珅一摆手,来人将富察康带下去了。

他回到书房修书一封即刻派人专程送往云南大理,命知府李遂之暗中调查莫残的家庭背景并查明其人是否仍在当地,然后直接以密函速报与他,同时又让人去兵部了解纳喇弘以及王泰雨的情况。

做完这些事儿后,和珅的心方才觉得踏实点。

黄昏时,兵部的情况反馈回来了。

纳喇弘,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人,为北宋末年赵氏皇族北迁后人。此人孔武有力,战功显赫,曾被人誉为“满洲第二勇士”,当年康熙朝鳌拜称作“满洲第一勇士”,纳喇弘能够挤身其后也证明其武功不凡。但此人大字不识几个,性格暴烈对上司时有不敬,因此一直得不到升迁,现今六十岁仍然是个从三品参将,而且被排斥去常驻琉球,所有家人包括旗奴俱随迁。

王泰雨,浙江湖州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正三品兵部副礼官,出使琉球国,家人仍住在京城。

这两人和珅并不熟识,大清一向不太重视海外附属国,自康熙年实行《海禁法》以来,视海外附属国为蛮夷如琉球以及苏禄等,即使派遣清使也不过是三品官员而已。莫残所打听的是当年没入纳喇弘家的旗奴,此人倒是可以重点关注。

十余日后,云南大理知府李遂之的密函到了,信中说莫残系大理古城南十里莫家邑村白族人,世代均为猎户,父莫文理先天眼盲,母素娘为汉人,面有残疾,是多年前逃荒来到大理的,另外还了解到莫残眼下并不在大理,其人行踪不明。

和珅阅信后,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个莫残竟然是徐素娘的儿子,这样所有的疑问都迎刃而解了。自己小时候家中是有一个模样很清秀的婢女素娘,年龄与自已相若,记得有一年后母说她偷食供果,被刘全用炭火盆扣在了脸上以至于毁了容貌,后来就逃跑了一直杳无音讯。

如今,素娘的孩子长大成人开始报复了,刘全毁了他娘的脸,他烧了刘全的钱铺,虽说这是陈年宿怨,但毕竟也太孩子气了。

和珅此刻心里落底了,这是一宗私人恩怨,与朝中的敌对势力无关,也并非是针对着自己来的。这个莫残古灵精怪,武功也看似不弱,若是能为自己所用最好,如果不行就只有除掉了,毕竟他在扬州沈一郎投蛊案中涉足太深。

东台“一柱楼诗案”中徐家后人除了徐素娘以外,就唯有在琉球的陆氏以及两个男孩儿,莫残估计是去了琉球想要解救他们。根据大清律例,旗奴身份是世袭的,徐素娘的儿子自然也是旗奴。若按《逃人法》处置,徐素娘杖责一百遣返原主人家,莫文理隐匿不报斩首,莫家邑村民连坐也要死十几口子,有了这么多的把柄在手,如果自己再发发慈悲,准予徐素娘母子和陆氏及孩子“开户”出旗奴籍,恩威并施,不信莫残不乖乖地俯首贴耳供自己驱使。

当年挑起这宗惊天大案的始作俑者并非别人,正是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自己在朝中的死对头,也是徐家的大仇人,引导莫残去报复这个大学士刘罗锅,他则可以置身于事外而坐收渔翁之利了。

想到这里,和珅唤来刘全告诉他劫烧钱铺一案暂且搁置在一边,不必继续再追查下去。

刘全迷惑不解,见和珅又不予解释,自己便不敢再问只有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马上要进入腊月了,京城里大街小巷胡同里年味儿越来越浓。和珅心里想着按时间推算,莫残也应该快从琉球回来了,他吩咐手下的心腹严密监视沿海口岸,一经发现莫残以及陆氏等人,立刻密报上来不得延误。

第一百六十二章 纳喇福

位于东海的琉球国自古以来与中原保持着密切的往来,隋炀帝当年派羽骑尉朱宽出海寻访海外奇俗,行至与那国岛时见一片珍珠般的岛屿“若虬龙浮于水面”,遂为其取名“流虬”。唐朝编篡隋书时,为避帝王龙讳将其更名为“流求”。自明朝纳其为附属国后,在汉人文化的影响熏陶下,其服饰以及生活习俗都与中原几近相仿,连国王的姓氏“尚”都是明宣宗时赏赐的。

明万历三十七年,东瀛萨摩藩倭寇开始入侵并蚕食琉球国,清顺治十一年,琉球遣使臣到京请求清廷册封,顺治帝封尚质王为琉球王,成为了大清国的藩属。后来台湾又赠送琉球国三十六姓人口,中原也陆续有迁徙过去的汉人,大都是些专业技能人士,他们先后曾担任过琉球国的国相以及其他高官,左右着该国对华关系的发展。

大清国使节的府邸坐落于国都首里最繁华的宫门街上,与王宫相距不远,中式歇山屋顶上覆盖着绿色的琉璃瓦,庭院深深,十分的清静,大清使节王泰雨与副使参将纳喇弘的一家人就住在这里。

大街上随处可见穿着汉人服饰的行人和腰悬武士刀的东瀛浪人,尚氏王朝名义上是大清藩属国,暗地里又迫于压力不敢得罪东瀛,因此那些武士浪人在琉球趾高气扬为非作歹,官府也只是忍气吞声而已。来自大清国的汉人青年时常与他们发生冲突,甚至刀枪相见。互有输赢。后来国相陈古想了个办法,在宫门街最繁华地段设置了一处擂台。由东瀛武士与汉人拳师打擂台赛,谁赢了就成为擂台主,接受对方的挑战。如此一来便化解了日常的怨气冲突,将其引导去了擂台上发泄,国都首里的治安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也省去了处理纠纷时两面不讨好的麻烦。

这一日,又是擂台开赛的日子,宫门街上熙熙攘攘。擂台下已经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本地人、汉人以及东瀛浪人和高丽人都有,贩卖各种熟海鲜小吃和甘蔗的叫喊声吵闹个不停。

擂台上有一排座位,中间是琉球官府里一位名叫翁国头的长史官,负责擂台规则的执行与裁判。左边坐着一位体格魁梧大络腮胡子老者,身着大清国从三品武官补服,此人便是纳喇弘。生性喜武,擂台赛几乎逢场必到。右边是东瀛贸易商会的会长鬼船一郎,年近五十,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看似弱不禁风的样子。

此刻纳喇弘神情颇为自得,原本东瀛浪人以前多数时间都占据着擂主的位置。自从半年前他在武当山五龙观学艺的儿子纳喇福回来以后,屡次挫败东瀛人成为新一代的擂主。这些日子他正在为而立之年的纳喇福娶亲一事忙碌着,若不是当年送去了武当学艺,也不至于延误到三十岁还未成家。

“当……”铜锣响起。

长史官翁国头站起来宣布比武开始,由连续数届的擂主纳喇福接受东瀛浪人的挑战。

台后走出一名中年男子。皮肤白皙身材修长,眉目清秀颇有玉树临风之姿。台下顿时响起了一片叫好声。

纳喇福双手一报拳,口中说道:“诸位,纳喇福有礼,自古中原武术以北少林南武当为最,在下在武当艺成下山来到琉球,愿为弘扬中华武学而尽绵薄之力。”他是用汉语说的这番话,在首里盛行中文,大多数市民都会说一点,边远岛屿的土著则懂得不多。

这一番话尽管只有几句,但口齿清晰,音调抑扬顿挫,令人听了感觉十分舒服。

“你的,武当的,道士的干活?”台下跳上来一名年轻的东瀛浪人,用生硬的汉语问道。

“来者速速报上名来。”长史官翁国头手里拿着笔准备登记。

“渡口吉夫。”那浪人答道。

“本官再次重申擂台比武规则,拳脚有意刀剑无情,若有伤亡两方自负,不得借此滋事生非,可听明白?”

“明白。”纳喇福与渡口吉夫应道。

“当”的一声锣响,两人各自退后数步,纳喇福含胸拔背,沉肩落肘,左手食中二指掐剑诀,右手长剑挽了个剑花,姿势十分优雅,目光瞟向了台下一穿和服的东瀛少女。

那少女点头报以微笑,目中神情很是陶醉。

此刻那名东瀛浪人渡口吉夫双手紧握武士刀,猫腰围着纳喇福兜起了圈子,如同饿狼一般寻找着时机下手。

纳喇福微微冷笑,长剑侧移露出空档,渡口吉夫高举武士刀斜着劈下,纳喇福衣袂飘动轻盈的避过,回手一招“青龙点水”剑尖直刺对方手腕。两人你来我往的在台上缠斗起来,一个潇洒自如,一个狂劈乱砍,看得台下百姓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台下那个东瀛少女眼神紧随着纳喇福的身影,面上表情一会儿紧张一会儿释然,当两人的目光相遇时又会羞涩的脸一红,这一切都被站在她身旁的一位斑白胡须的老者瞧在了眼里。

“当啷”一声,纳喇福的长剑刺中了渡口吉夫的手肘,武士刀把持不住落到了地上,人群中响起了叫好与掌声。

纳喇福拱手道:“承让。”随即目光瞅着台下少女灿然一笑,那女孩也是笑容可人,面色绯红。

“本官宣布,这一场比武大清国纳喇福胜出,还有没有人上来挑战?若没有,今日的擂台赛到此结束。”翁国头朗声说道。

“且慢,”身旁的东瀛贸易商会会长鬼船一郎轻轻的咳嗽了一声,说道,“东瀛国新来了一名武士,要来挑战纳喇福。”

“人在哪儿?本擂台可是不等人的。”翁国头心中本就对东瀛无甚好感,口中催促道。

“哈哈。花拳绣腿的,大清国的不行。绣花枕头的,不中用。”台下忽然传出冷笑声,蓦地台上多出了一个头顶梳髻,身穿肥大黑色和服脚蹬木屐的东瀛浪人,年约四十余岁满脸的横肉,双侧太阳穴高高隆起,腰插一长一短两把武士刀,身上隐约透出一股杀气。

“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翁国头抓起笔来。

“萨摩藩二刀流鬼多见。”那人傲慢的说道。

商会长鬼船一郎仿佛松了口气,面带着微笑对翁国头说:“长史官,鬼多见乃是东瀛二刀流顶尖高手,二十年来从未输过,这次请他来只是让琉球人睁大眼睛瞧一瞧,东瀛武士与大清拳师究竟谁更厉害。”

此刻擂台下的那位东瀛少女仿佛有些不安,目光显得很紧张。纳喇福镇定的对她微微一笑,示意其不必担心。

“小白脸的,你的动手吧。”鬼多见双手抱在胸前,下颚一扬不屑的说道。

坐在左边的纳喇弘也看出此人武功甚高,心中暗自担心于是提醒道:“福儿当心。”

纳喇福点点头表示知道了,随即挽了个剑花凝气注视着鬼多见。他也不敢大意,其谨慎表情与方才那场比武时截然不一样。

鬼多见依然站在那里不动,两手互抱,轻蔑的说道:“你的不行,大清国功夫的没有。”

纳喇福心中暗道:“你这般托大。可是自找的怨不得别人。”心念一动,长剑闪电般的刺出。使得是五龙剑法当中最凌厉的一招“青龙出洞”直奔对方的咽喉而来。

鬼多见突然双手一沉,但见刀光一闪已然出鞘,双手各握长短刀,短刀架开来剑,长刀顺势削向对方手臂。纳喇福急忙撤剑闪避,长短武士刀如影随形紧跟而来,架开长刀短刀已近,磕走短刀长刀又至,凌厉快捷的刀法如疾风暴雨般目不暇接,纳喇福的五龙剑法左支右绌显得狼狈不堪。

台下少女紧张的揪着胸口,纳喇福已经无暇顾及沁出一额头的冷汗,他早已将体内的第三层玄天气功提升到了极致,却依然无法抵挡鬼多见凌厉的双刀。

这时台上的大清副使纳喇弘有些坐不住了,他已看出纳喇福根本不是鬼多见的对手,此刻最好全身而退不要受伤才好,可若是弃剑认输又实在是大丢面子。

鬼多见左手短刀压住对方长剑,右手前送,锋利的武士刀朝着纳喇福的胯下径直捅去,他恶毒的想要毁了这个小白脸的男根,给娘娘腔的大清汉人一个教训。而此刻纳喇福除非弃剑后退彻底的认输,否则必定血溅擂台,就在他惊慌失措的犹豫当中,武士刀已然迫近,现在即使后退也已经不及了。

台下的人也都看出大清国的年轻人就要血溅擂台,无不为其捏了一把汗,那东瀛少女面色苍白吓得闭上了眼睛。

台下那斑白胡须的老者嘴一张,哈出一个小真气泡无影无踪的飞上台去,挡在了纳喇福的裤裆前面。

鬼多见的长刀割到对手的裆前了,口中发出了一丝狞笑,突然自己的长刀莫名其妙的被什么东西挡住了,无法刺入对方的裤裆,无论怎样用力刀尖都不能挺进一寸。咦,这是怎么回事儿?他顿感迷惑不解。

纳喇福赢得了一线生机,“蹬蹬蹬”连退数步躲过了这一劫。

台下众人立时都长舒了一口气,有人挥袖擦去额头上的汗珠,方才紧张得着实令人喘不过气来。

这时台下有个苍老的声音说道:“你这个多见鬼什么二刀流,以老夫看纯粹就是刀下流。”

鬼多见正莫名其妙的在气头上,于是转过脸呵斥道:“你的不服,上来。”

“好吧,就让老人家来会会你这个下流刀。”从台下攀爬上来一个须发斑白梳着辫子的大清国老头,脚一滑差点摔下去,有人手疾眼快赶紧托住了他的屁股用力往上推了一把,这才颤颤巍巍的站立在了擂台上。

第一百六十三章 打擂

“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翁国头抬眼望见是个花白胡子的老人家,连忙喝止道,“你这个老头跑上来擂台捣什么乱?不要命啦,赶紧下去。”

“哈哈,还以为什么人的大胆,原来糟老头的干活,大清国的没人。”鬼多见一看上来的是一个猥琐的老头不禁哈哈大笑。

“速速下去,”纳喇弘也开腔道,“这里不是老人家该来的地方。”

“哼,这个多见鬼已经嘲笑大清国没人了,你们年轻人学艺又不精,没办法就只有我老人家出手啦。”老者调侃的的说道。

纳喇福上前一步,心情沉重的劝慰老者:“老人家还是下去吧,纳喇福今日就是死在这擂台上也要替大清争这口气。”

“年轻人干嘛总是要死啊死的,老夫都是半截子入土的人了还想着多活些年呢。”老者吹胡子瞪眼道。

鬼多见一指纳喇福厉声说:“糟老头的下去,我们的继续。”

纳喇弘知道儿子再战下去不死即伤,于是对长史官翁国头建议道:“长史官大人,以老夫看今日暂且就到这里吧,改日再行比试。”

翁国头点点头,正欲宣布今日擂台赛结束,旁边的东瀛商会长鬼船一郎开腔了:“这可不行,方才明明东瀛一方占了上风,现在除非大清国认输,否则必须见输赢。”

纳喇弘无奈正准备认输时,不料那老头突然大叫一声:“咦。你这小子不是武当山五龙观的金丰子吗?”

纳喇福诧异的说道:“在下正是金丰子,老人家怎么会认得我?”

“哼。老夫乃是武当山太和宫的莫二,与你师祖紫阳真人同一辈份,去年的祭月朝科比武会试还在台下看了呢,你小子大战真武道观的白朴子,真叫一个痛快淋漓啊,呵呵,有出息。”

“原来是武当老前辈,晚辈多有失敬。”纳喇福赶紧拱手施礼。

“嗯。你确实是晚辈,老夫看在武当一脉的份上,替你出手教训教训这个下流刀的多见鬼。”老者胡子一扬自顾自说,完全不把一旁的鬼多见放在眼里。

纳喇福小声说:“前辈,这个东瀛人的双刀太快了,可不容易对付。”

“放心吧,一个多见鬼都收拾不了。岂不枉称武当老前辈?”

“你们的认输了?”鬼多见鄙视的问道。

老者转过身来对居中坐着的长史官说道:“老夫武当老前辈莫二,记上吧。”

“你的,武器的有?”鬼多见鼻子一哼,心道这个糟老头一丝内力都没有还敢来搅局,干脆一脚踹死算了。

老者目光瞥向台下卖甘蔗的一招手说道:“给老夫扔上来一根甘蔗。”

那人还真的递上来一根丈许长的紫皮甘蔗,老者抬腿拗断为两节。双手各持半截挥舞两下感觉还蛮顺手,于是口中说道:“对付这个东瀛多见鬼,这两段甘蔗就足够了。”

此刻台下众人都哄笑起来,不知道这个大清国老头子要玩什么花样儿。

鬼多见也愣住了,迷惑不解的问他:“你的。要甘蔗的吃?”

老者嘿嘿一笑:“我的不吃,是给你的吃。”

“我的不吃。”

“那可由不得你了。”老者说完两只手毫无章法的胡乱舞动着朝鬼多见劈头盖脸的砸去。

纳喇弘与翁国头等人都看傻了眼。惊讶的说不出话来,这简直是个疯老头,什么也不会竟然拿着甘蔗就敢与东瀛武士刀比划,只怕是活腻了。

鬼多见眉头皱起身形不动刀光一闪,长刀出手“唰”的砍在了甘蔗上,本以为那还不像切豆腐似的削断了,可没想到“当”的一声响,顿时虎口酥麻,手中长刀竟然把握不住给震飞了……

正在呆愣之间,脑门上早已被另半截甘蔗砸中了,额头顿时一片青紫脑袋里也眩晕迷糊起来。随即听得“噼里啪啦”声响,两根半截甘蔗像雨点似的落下,打得他晕头转向口鼻直冒血,骨头都仿佛都给敲断了,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那老者依旧不依不饶,双手不停的击打直至两截水灵灵的甘蔗打破碎了为止,而此刻的鬼多见已是遍体鳞伤昏厥了过去。

台上台下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突然爆发出持续的哄堂大笑。

翁国头强忍住笑高声宣布说:“大清国莫二胜出。”

“原来是位大清内家高手,我们竟然都看走了眼,”商会长鬼船一郎咳嗽了两声站起身来说道,“我鬼船一郎向来喜欢结交奇人异士,不知莫二先生可否赏脸来参加敝商会的晚宴?”他的汉语十分流利。

老者目光望去,这位鬼船一郎身形瘦小,戴着有色眼镜,一副弱不禁风的模样。

“大清国的内家高手深藏不露,难怪鬼多见会折于老先生之手,琉球乃是一小国,如此高人竟然会在此地擂台上现身,鄙人真是三生有幸啊。”鬼船一郎貌似诚恳的说道。

“老夫不过是武当呆腻了,下山走走而已,恐怕高攀不上。”老者明显是拒绝了。

此刻最高兴的莫过于纳喇弘了,这个老头上来一搅局,不但令纳喇福全身而退保存了面子,而且还打败了鬼多见,于是上前热情的邀请道:“哈哈,见到大清来的老先生,本官岂能不尽地主之谊呢,今晚就在清使府邸宴请莫二先生,可千万不要推辞啊。”

纳喇福也拱手说道:“晚辈金丰子恳请前辈赏脸。”

“嗯,好吧。”老者淡淡一笑。

台下那位穿和服的东瀛少女也跑到台上来了,站在了鬼船一郎的身边,目光仍旧是悄悄的盯在纳喇福身上。

鬼船一郎用东瀛话对其小声呵斥着,看得出两人好像是父女。

“哦,莫先生,既然你今晚没空,我们改日再约好了。”鬼船一郎说罢很遗憾的拽着那东瀛少女走了。

“老前辈,请。”纳喇福引着老者与纳喇弘一起回到了宫门街上的清使府邸。

  如果觉得尘翳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鲁班尺小说全集尘翳六指青囊尸衣5虫师青囊尸衣4蛊人,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