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冶文彪作品清明上河图密码4 : 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他们两个在最后头笑,张用在最前头,伴着驴蹄声哼着歪调调,胡小喜和柳七在中间,都一言不发。

他们沿着护龙河向南绕过城墙角,向西到了南薰门外官道,一路上只见到几个夜行人。向南又行了几里地,路旁出现一片林子。柳七驱驴赶上张用,在前头引路,向左穿进了林子间一条小道。林子里极幽静,只有驴蹄咯噔咯噔的声响,漆黑中那盏灯笼光瞧着也有些幽诡。

阿念浑身一寒,有些怕起来,但又觉着异常畅快,像是大夏天钻进漆黑地窖里偷喝冰雪水儿一般。犄角儿扯着驴子向她靠近了些,她觉得出,他也怕了,但更怕她怕。她想说:“我不怕,你也莫怕,咱们在一起,就是被鬼围住也不怕!”却又怕被那三人听见,看着月影下犄角儿拽着缰绳的手,便壮起胆子,伸手过去,在那手背上飞快拍抚了一下。自十一二岁后,这是头一回触碰男儿的手,粗粗实实的,又有些暖,像是太阳底下河滩上的软泥地一般,她幼年时最爱赤脚去踩。犄角儿惊了一跳,忙望向她。她又慌又羞,忙撤回手低下了头,心里却暗暗欢喜。她能觉到,犄角儿比她更欢喜。

出了林子,月光下一大片水塘,镜子一般。绕过水塘,是一座大庄院,黑沉沉的。院门虚开了半扇,露出里头庭院,月光下满地的枯花落叶,瞧着像是个鬼宅一般。

阿念又朝犄角儿望去,犄角儿紧紧攥着缰绳,越发怕拒。阿念心底里涌起一阵疼惜,抿着小嘴偷偷笑起来:往后你常这样怕才好呢,正好让我陪着你、护着你。

柳七望着那院门,心里一阵寒惧。

他见张用跳下驴子,举着灯笼笑嘻嘻向他照过来。他忙低下眼,也翻身下了驴子。他从没见过张用这样的人,行事疯癫,却极有眼力见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找对了人,不过,张用在那个吏人面前替自己遮掩身份,看来至少还算守信。这时多虑无益,只能咬牙往前走,瞧瞧能走到哪一步。

他踏上砖阶,推开了那院门。吱呀一声,异常刺耳。院子里月影斑驳,比中午来时更幽怖死寂。

张用提着灯笼抢先走了进去,先站在庭院中四处照了照,一扭头瞅见那顶轿子,快步走了过去,掀开帘子,把头伸进去,在那轿座上嗅了嗅,而后笑着回头说:“荔枝花蒸香,朱家小娘子乘的那顶轿。”

胡小喜听到,忙也探头去嗅了嗅。接着阿念也赶过去嗅了一阵,随后嚷道:“是小娘子的花蒸香!小娘子在哪里?”

“十步咱们才走了半步,要找见她,还早。”张用笑着回头望向柳七,柳七忙用眼朝他示意旁边那座小瓦房,张用提着灯笼便走了过去。

柳七中午走得惊慌,没有关门。

张用站在门外,先将灯笼探进去照了照,而后才轻步走了进去。胡小喜忙跟了过去,阿念和犄角儿在门边互相望了望,才一起小心走了进去,那眼神瞧着甜甜热热的。然而,刚走进去,阿念便尖叫了一声,犄角儿也惊得一颤,两人同时伸出手,握在一起。随即发觉身后还有柳七,又慌忙分开,一起站到墙边,惊望着炕上。柳七瞧见,心里有些酸涩。自己在这个年纪时,心里发春,却只能远远偷瞅几眼村里的少女,至今何曾有过这般亲昵?

他不愿进去,便站在门边张看,目光尽力避开那张炕。张用手里的灯笼光不断摇晃,屋中暗影也不停游移,影子投到墙上,巨大幽魂一般。他大致照了一圈,转身走到房子另一头的一张方桌边。柳七这才留意到,方桌上摆着些吃剩的酒菜、三副杯箸。正中间是一只大青瓷钵,里头剩了个鸡骨架。瓷钵四面围了四只白瓷碟,三盘分别是残剩的肉葱齑、冷拌萝卜丁、炝豆芽,靠里一盘被瓷钵遮着,瞧不见是什么菜。朝炕这边的凳子脚边有只小酒坛。张用俯身抓住酒坛口,扳斜了朝里照看,瞧着很轻,想必是喝尽了。

张用放回酒坛,挑着灯笼又回到炕边,从左往右慢慢照看,嘴里低声念叨着什么。柳七忍不住好奇,还是走进去两步,朝里望去。张用又俯身拿灯去照地上那个老院公的尸体。老院公只穿了件汗衫,两条腿光着。头朝外,脸向着门这边,双眼紧闭,脸和嘴唇都有些胀紫。右手伸向前头,指甲在地上抓出五道深痕。柳七只匆匆扫了一眼,便忙避开了。

张用却似乎浑不介意,从头到脚细细查看了一遍,这才直起腰,重又挑着灯笼照向大炕。柳七终究忍不住,又跟着那灯光望了过去。乌扁担和任十二的尸首仍躺在炕上,被子都盖得好好的,若不是脖颈周围的血迹和嘴里各自高耸的红头萝卜,瞧着像是在睡觉一般。

这张炕并排能睡五六个人,三个人睡极宽松。乌扁担睡在左边,离窗户有四五尺。任十二睡在中间。最右边被子掀开了一半,枕头也有些歪斜,自然是那老院公的铺位。铺盖都是半旧青绢被褥,枕的是方竹枕。窗户这边靠墙角,另整齐叠放着一床干净青绢被子,被子上搁着一只干净方竹枕。乌扁担和任十二的衣裤都丢在各自被脚,老院公的衣裤则放在枕头右边。

柳七一眼瞧见乌扁担枕头底下露出个布袋子,张用也发觉了,他伸手一把扯出来,里头叮当铜钱响,他递给胡小喜:“数数有多少钱?”

胡小喜忙接过去打开袋子,在灯下数了数:“三陌整钱,还有…二十三文散钱。”

张用听了,笑着扭头说:“阿念,这两个轿夫并没有劫走你家小娘子。这个乌扁担下午身上没钱,还跟朋友借了十文。袋里这些钱自然是你家小娘子付的轿钱,从北城到南城,应该是多付了一百文,两人拿了钱,又花了一些。”

“那我家小娘子去哪里了?”

“暂时不知。”

“那轿子在院子里,难道他们把小娘子抬到这里来了?”

“否。”

张用笑着摇摇头,又挑灯照向墙角,那里并排摆着两个黑漆大木箱子。张用一步跨过地上老院公的尸首,走到箱子那边,打开头一个箱盖,伸手进去乱翻。柳七瞧不见里头有什么,不过看张用动作,似乎是些轻薄衣物。张用翻了一阵,应该没发现什么,接着又掀开第二个箱盖,伸手进去又翻了翻,顿了一下,随即回身走到炕那头,去翻老院公枕头边的衣裤,找见了一小串钥匙,解下来抛给胡小喜:“去瞧瞧那箱子里那只小木盒。”

胡小喜忙双手接住,走到那箱子边,张用用灯笼照着。胡小喜从第二个箱子里抱出一个红漆镶铜、一尺见方的旧木盒子,放到旁边箱盖上,拿那串钥匙挨次选着试,试到第四把时,打开了盒盖。犄角儿和阿念一起凑过去看,柳七不愿进屋,仍在原地望着。胡小喜从盒子里拿起一块东西,亮莹莹的,是银子,五两左右,随即他埋头点检:“里头还有两块碎银,铜钱估计有一贯,还有两块玉、一根银耳挖…”

张用笑着一挥手:“完工!去第四处。”

犄角儿忍不住偷偷笑起来。

他生性安分怕事,又自小被爹娘教导做人要忠顺。没想到,自从跟了张用,这“忠顺”两个字顿时变了意思。做仆从,自然该忠顺于张用,但张用行事从来颠倒任性,忠顺于他,便要处处坏规矩,于人情世理便是大大的不忠顺。这让他烦恼不堪,曾回去问他爹,他爹皱着眉思忖了许久,忽然抬起头说:“他是你主家,你只能忠顺他。好比一个忠臣,就是皇上再暴虐,不也始终忠顺?”

他忙问:“皇上若是叫忠臣去杀个好人,也要忠顺?”

他爹噎了一下:“嗐!除了杀人,其他的你都得忠顺!”

“那偷呢、抢呢、害人呢?”

“这…这些也不能去做。”

“那我还忠顺不?”

“当然要忠顺!”

“可…”

“可啥可?让你忠顺,你就忠顺!这是盘古开天地做人的规矩。再说,张小相公杀人了、偷抢了、害人了?”

“这倒没有…”

“这不就是了!”他爹大大松了口气,笑起来,“你命好,没碰到昏主,跟了个不做歹事的主家,好好忠顺就成了。其他烦难,是留给那些大忠臣扬名立身的,哪里轮着你去瞎想?”

于是,他只能忠顺张用,可时时忍不住要规劝,劝了张用也不听。明知道不听,下一回忍不住仍要劝。他觉着自己越来越像个唠叨婆子,经常极沮丧。只能照着爹的话开解自己,皇帝越不好,才越能显出忠臣的好,不然能轻易叫忠臣?

可今天,犄角儿却觉着极开心。张用虽然仍旧怪诞任性,却是为了寻回朱家小娘子。这自然一丝都不须劝阻,只该全心忠顺。更要紧的是,阿念跟着出来半夜乱跑,似乎极欢喜。犄角儿偷藏了许久的心愿,自己都不敢深想,今天却全都成了真。不但和阿念在一间屋里过了一夜,还一起上街,尽兴给她买了许多好吃食,今晚阿念竟偷偷摸了他的手背,刚才两人受惊,还情不自禁牵了手…想着阿念那酥嫩嫩的小手,他甚而冒出一个念头——幸亏朱家小娘子失踪了。当然,他立即慌忙把这念头摁掉了。

张用提着灯笼大步往外走,犄角儿偷偷望了一眼阿念,阿念也正望着他,两人又相视一笑,犄角儿心里甜得像是灌了一大杯蜜酒。他和阿念并肩跟着张用,一起走出这荒宅院门,进来时的惧意一扫而光,倒像是一起踏青游春一般。

那个柳七跟在他们两个后面,犄角儿觉着柳七瞧他们时,目光里似乎怀着些酸妒,他心里暗乐:我自己也酸妒别人好几年了。胡小喜走在最后,他关好小屋门,出来又关紧了院门。张用跨上驴子,“嘚儿”一声驱驴便走,他们忙各自骑驴赶上。

穿进林子间那条小道,行至阿念偷偷摸他手背的地方,犄角儿忍不住望向阿念。阿念微低着头,虽看不清神情,却能觉出她在抿嘴羞笑。犄角儿心儿一颤,忍不住也想摸一摸阿念的手,但随即忙在心里喝住自己:人家是女孩儿,摸你的手是出于情;你若去摸她的手,哪怕也是出于情,更多的却是欲。不但对不住她那番情,更是欺她。

他不由得望向正摇头哼曲、逍遥前行的张用,忽然想起去年一件旧事,张用的鞋子穿破了,左脚露出脚后跟,右脚露出大脚趾,他却浑不在意。犄角儿本要给他买一双回来,又怕张用像以往一样,东西略不合眼,随手就丢。正巧那天经过相国寺东门外的讲堂巷,那里靴鞋店最多。他便硬拽着张用去挑一双,那天张用忽然来了兴致,一家一家靴鞋店挨着选,只要看到好的,便高声赞叹,拿起来里外细细打量,并拉着店主讨教技艺。一路赞了十来双,却一双都不买。最后,只随手抓了一双布底麻鞋,试都不试,拿了就走。犄角儿虽然早已见惯张用的怪诞,仍忍不住问:“小相公,那十几双好鞋子不买,为啥要这双麻鞋?咱们又不是买不起。”张用随口应道:“达人以爱胜欲,愚夫以欲灭爱。”

这句话犄角儿琢磨了许久都不明白,这时却隐约懂了,爱一个人或一件物事,只要有了贪占之心,便是欲。一旦得了这人这物,爱惜之心自然逐日而减,直至于无——这便是以欲灭爱。

犄角儿不愿以欲灭爱,却又抑不住想得想占之心。他顿时沮丧烦乱起来,却想不出如何才能以爱胜欲。正在闷想,眼前忽然敞亮,已经走到了大路,月光洒在地面,如同一条宽阔大河,他的心也随之一开。他扭头望向阿念。阿念抿着嘴回望向他,笑意清甜,目光莹澈,似乎在说“我不怕,你也莫怕”。

他心底一阵暖涌,不由得郑重点了下头,心里暗暗起誓:我拿性命作保,一定对得住你这份情,若有一天欲灭了爱,我便不许自己再活!

阿念似乎听懂了一般,笑着朝他点了点头。他心底再无疑虑,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觉得这月光、大路、树林、天地从未这么敞亮过。

他正在振奋不已,却见张用忽然翻身下驴,将灯笼插到鞍子上,而后伏身躺倒在大路中间,嘴里含糊说了句:“我困了,先睡觉。”

第十七章 露宿

工拙系乎用之者。

——沈括

程门板清早起来,穿了衣服走到外间,见妻子于氏已端着盆水过来,搁到院边盆架子上,扭头笑着说:“洗脸吧,早饭已经备好了。”

程门板见她眼含欢悦,知道她是为昨晚买回来的那四个燋酸豏。自己只做了这一些儿,妻子便已欢悦得这般。他心里又一阵愧疚,甚而有些恼。他装作没瞧见,低着眼走过去,埋头去洗脸。他家其实雇了两个丫头,一个帮着看店,一个照管家务。于氏却始终要自己亲手操持程门板的饭食、衣服,乃至洗脸、洗脚水。程门板说了许多回,于氏都不肯听,只说:“娶妇娶妇,浆洗缝补。你娶的是我,又不是那丫头。”

这世上之人,包括父母在内,程门板都从没有愧疚,唯独这妻子,亏欠日积月累,渐渐如山一般。这时,妻子又拿着干净帕子在旁边候着他。他把脸埋在盆里,不停捞水洗脸,不愿抬起头,但又不能一直这么洗。实在无法,只得停手,板着脸不看妻子,从她手里接过帕子。妻子仍候在旁边,他从眼角瞥见妻子眼里仍含着欢悦温柔。他越发不愿直视,胡乱揩了脸,将帕子丢到妻子手中,正要转身,一个人穿过前边店铺,快步走到后院,大声说:“程介史,城东南又发生了一桩萝卜命案!”

是他手底下另一个小吏,二十出头,瘦瘦的脸,一双大眼,翻嘴皮,露出两颗大门牙,牙缝极宽,说话有些漏风,人都叫他范大牙。

程门板听了一惊:“城东南哪里?死的是什么人?”

“陈桥门外青林坊,我家离那里近,那里的坊正让人去给我报的信。死者叫马百,是个箍桶匠。”

“澶州顿丘人?”

“是。介史如何知道?”

程门板没有应声,扭头望了妻子一眼,妻子略有些扫兴,但仍轻声问:“吃了饭再去吧?”

“不了。”程门板摇摇头,避开眼,转身向外快步走去。

于氏却赶上来说:“好几里地呢,租驴子去吧。”

他刚要摆手,妻子已经快步赶到前面,出店过街,走进斜对面那家轿马店。程门板无法,只能在店首停脚等候。片刻,一个小厮牵了两头驴子过来,将挽绳分别交给他和范大牙。他只能伸手接过,临上驴子时,又回头望了一眼妻子,妻子站在那轿马店门口,望着他笑着招了下手,笑容亲暖。他心里微一颤,却不愿妻子发觉,更不愿范大牙看到,只微摆了下手,骑上驴子便走。

只要关涉人心人情,程门板始终不知该如何应对,他想把心思移到那萝卜案,却难以专注,一路都有些闷郁。范大牙不似胡小喜那般灵敏,却胜在不多语,只默默跟在后面。

一路无话,出了陈桥门,来到青林坊,这里是一大片农舍,大多都赁给小匠人、小经纪们居住。刚走进中间那条土街,就见前面不远处一座村院门前围了许多人。其中有人回头见到他们,忙说:“官府公人来了!”

众人让开了一条道,程门板过去下了驴子,径直走了进去。院子不大,却站了许多人,正在议论。一个五十来岁身穿青绸衫的男子迎了上来,程门板以前见过,是这里的坊正,姓裴。

“程介史,您来了就好了。这家主人叫史三,就是他——”裴坊正回身指向一个三十来岁的汉子,那汉子满脸忧怕,“史三赁了最左边那间房给一个叫马百的箍桶匠,已经住了两年半了。房钱一月一付,今天正好是交房钱的日子,史三怕马百起得早,走了碰不上,就早早起来唤马百。屋里亮着油灯光,马百却不应声。他从窗纸缝里往里觑看,却见马百竟死在里头。他慌了神,忙去唤我。我赶过来一瞧,那马百死状好不可怖。那房门从里头闩着,推不开,我不许他们乱动,赶紧叫人去给您报信。你过来看看…”

程门板跟着走到最左边那间小房,只有一扇窗,窗纸裂了几道口子。他凑近一道纸缝,拨开朝里望去,昏暗中,一眼看到里头一个瘦脸汉子仰着头僵在那里,相隔不到一尺远,嘴里插着一根红头萝卜,脖颈上一道深口子,血淌满了胸口。

程门板虽已预知,这么近猝然看到,仍惊了一跳,幸而没有叫出声。他暗呼了口气,又仔细环视,原来靠窗摆着张小木桌,那汉子坐在桌边一张椅子上,正侧对窗户,头仰靠在椅背上。

程门板回头问那个史三:“这人昨晚什么时候回来的?”

“大概过了二更天,我们都已经睡下了,给他留了院门。只迷迷糊糊听见他开门进来,闩好院门,进了自己屋子,跟着也闩了屋门。”

“只他一个人?”

“嗯。”

“再没有开门关门声?”

“没有。”

“没听到其他响动?”

“没。”

“你早起看到里头亮着灯?”

“嗯。刚刚才灭的,该是油烧尽了。”

程门板走到那门边,推了推,里头闩着,推不开。他回头吩咐范大牙:“把门撬开。”

范大牙忙从袋里掏出一把小刀,蹲到门边,把刀伸进门缝,慢慢拨开门闩,而后起身让到一边。程门板轻手推开了门扇,一股霉味混着汗臭味扑鼻而来。他先朝里上下左右仔细查看了一圈,并没发现什么,这才小心走了进去。屋里极狭窄,靠里墙是一张旧木床,一床旧被子叠放在床头,旧褥子平展展的。门后是一只旧木橱。右边靠窗则是那套桌椅,死者马百仰靠着椅背僵坐在那里,桌上有个粗陶灯盏,盏里的灯油已经烧干,只剩一小根焦黑的灯芯。

他在屋里四处查看,并没见到任何可疑之处,更不见凶器。木橱里只有几件破旧衣物,底下压着个小布袋,里头有四陌铜钱。他又弯下腰去看床下,只有一双破麻鞋、一捆麻绳、几块木条,其他再没发现什么。

难道是鬼?他心里一阵发寒。前三起萝卜案多少还能想象凶手,到这一起,门窗紧闭,毫无声响,又一直点着油灯,人却被杀。这案子越来越诡异,也越来越无痕迹,根本不知该从哪里入手去查。

他站在屋子中间,烦闷不堪,回头又望向那死者,死者右手垂在腿边,左手攥成拳搭在腿上,拳头里似乎捏了件东西。他忙过去,抓起那只手,用力扳开僵指,里头是个旧绢团。他用力扯出那绢团,包着些东西,他忙打开一看,是十来颗蜜饯果,早已干透发黑生霉,闻着微有些甘香酸涩,似乎是乌李。

他越发纳闷,不知这人捏着这包乌李做什么。皱眉寻思半晌,也猜不出其中因由,便揣进怀里,又环视了一圈屋中,再查不出什么,便板着脸、挺直背走了出去,随手带好了门。

裴坊正、史三和其他人都站在门外瞅着他,他沉声吩咐裴坊正:“这家主人男女老幼全都监看好,不许走掉一个。这屋里也不许人进去,等仵作来查验。”

史三听了忙叫屈:“我啥都没做啊!”

程门板却不理他,径直朝外走去,范大牙忙跟在后面。程门板骑上驴子,一直挺着背,不让人看到丝毫烦乱,心里却坠了块大石一般,根本不知道下一步该去哪里,只能驱驴先离开这里。

行了约半里路,迎面一个后生骑着驴急急赶来,是胡小喜。

胡小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惹了祸。

昨天半夜,他跟着张用去那宅子查看完后,才走到大路上,张用忽然躺倒在大路中间睡起觉来。他惊愣之极,笑癖险些发作。阿念忙问犄角儿,犄角儿却只苦着脸说:“他常常这样。”随即下了驴子,从袋子里取出一卷东西,展开铺到张用身边,是一块薄毡。而后他弯下腰用力推张用,张用竟已睡死,任由犄角儿把自己推了个滚儿,躺到毡子上。犄角儿又取出另一个卷儿展开,是块薄毯,他小心盖到张用身上,而后坐到张用脚边,抬头说:“你们先回吧。”

“他这样睡一夜,你就守一夜?”阿念忙问。

“嗯,他得天亮才能醒来。”

“我家小娘子莫说躺在大路上,自家的床,被褥若换新的,都先要浆洗几道,大太阳下晒三天,再拿花蒸香熏过,还得好几夜才睡得着。这往后若成了亲,两个人可怎么过?唉…至少也该把张姑爷挪到路边吧?怕车马过来踩到。这两位大哥,一起帮忙抬抬吧。”

胡小喜一路上都在偷瞧阿念,觉着她和常日见的那些女孩儿大不一样,生得甜糯,又爱笑,胆儿还格外大。他竟有几分动心,听到阿念求助,像着了魔怔,忙下了驴子,回头招呼跟在后面那个姓杨的。那人性子极冷淡,听见招呼,略迟疑了一下,才懒懒下了驴。两人一起走过去,犄角儿抱头,胡小喜和姓杨的各抬一只脚,将张用抬了起来。阿念忙扯过薄毡,铺到路边一块草地上。三人将张用抬到那里放平,犄角儿又拿过薄毯盖好。自始至终张用都睡得极沉,还轻吹着气哨儿,三五岁孩童一般。胡小喜心里不由得叫苦,自己大半夜不歇觉,平白跟着这么一个癫人做什么?

阿念却对犄角儿说:“我陪你一起守着。”

“晚间有露水,你要着病。”

“那你不也要着病?”

“我惯了的。”

“那我也惯一回。我还没在大路边、月亮底下过过夜呢。”

胡小喜见两人甜来蜜去,心里有些泛酸,心想:你们要成好事,我偏要搅。于是他高声说:“难得这么好的月夜,我也不回去了。杨哥你呢?”

那姓杨的又迟疑了一下,既有些诧异,又有些厌拒,但仍微点了点头。

胡小喜越发高兴:“男女有别,张相公身子两头正好各有一棵树,阿念姑娘就靠着细些的那棵睡,咱们三个靠着这棵粗的睡。男女既隔开了,又互相瞧得见,缓急有个照应。”说着,他便坐到了那棵粗柳树下,又朝那姓杨的招手,姓杨的仍迟疑了一下,才慢慢走过来,坐到了树背后。

“犄角儿你也来啊。”

“我得守着小相公。”

胡小喜见犄角儿耷拉着头,阿念噘起小嘴,都有些扫兴着恼,心里暗自偷乐。没想到阿念却又说:“张姑爷是我家姑爷,我也要守着。”说着就坐到了张用脚边,犄角儿则坐到了另一侧。

胡小喜计谋落空,不好再说什么,跑了这一天又实在困乏,便赌气不再看他们,靠着那树闭起眼,很快便睡着了。

不知睡了多久,他被一阵怪声惊醒,睁眼一瞧,是张用。弯着腰,盯着他笑:“鼻泡小哥,起床,查案去!”

胡小喜睡得衣裤湿冷、全身酸痛,头上身上粘了许多泥土草棍,叫花子一般。再看其他人,全都已经起来,状貌和他都差不多。尤其阿念,头发蓬乱,半颊尘土,困睁着眼儿,像只草坡上滚晕的小呆羊一般。胡小喜猛地笑了起来,张用龇着牙嘿嘿了两声,随即正色,转身去骑驴。阿念看他笑,再望望犄角儿,也猛地笑起来。犄角儿正在收拾油布羊毡,望了一眼阿念,也嘿嘿笑了。那个姓杨的,则在一边满眼的厌,仔细拈身上的草、拍衣襟上的灰。胡小喜看见,越发笑得止不住,身子抽成了一团。阿念也笑得弯下腰,几乎背过气。

许久他们才终于笑罢,发觉张用早已走远,忙一起骑驴追了上去。张用今天像是变了个人,眼瞪着前方,舌头不住弹响,发痴了一般。

一行人一路都不作声,张用虽然痴痴怔怔,却似知道路一般,一直行在前头,到了一个岔路口,他拐向西,来到蔡河边,沿着河岸又向南行去。行了几里路,前头两岸出现一片房舍,胡小喜记得这里有家制卖肥皂团的工坊,那工坊后头河岸边有两个人坐在草坡上。张用行到那里,停住了驴子,探头朝河岸下面望。胡小喜忙赶上去,也往下看去,见草洼里似乎躺着个人,身上盖了片旧布,头部那里高高耸起一个尖儿。坐着的那两人忙站起身,其中一个瞅见胡小喜身上的皂隶公服,忙问:“你们是公人?”

“嗯,程介史来过?”

“昨天傍晚来的,查看过后就回去了。坊正让我们两个看着这尸首,都守了一夜了,也不见人来替一替。”

张用跳下驴子,走到那草洼边,一把掀开那旧布单。底下果然是一具尸首,仰天躺着,嘴里插着根红头萝卜,脖颈上一道深口,血已经凝住发黑。死状和唐浪儿完全一样。

胡小喜忙也下驴,走下去瞧。除了伤口和那根萝卜,却再瞧不出其他。他望向张用,张用盯着那尸首,眼珠不停地转,舌头不住弹响。

半晌,张用忽然笑起来:“哈哈,我知道凶手是谁了!”

“哦?是谁?”

“你去给那个程介史报个信,咱们去力夫店说。还有,你最好顺路再去查一个人,姓马,是个箍桶匠,不知道这人是死是活——”张用转头望向岸上那个姓杨的,“那马哑子住在哪里?”

“嗯…陈桥门外青林坊。”

“鼻泡哥,赶紧去!”

“可是…程介史最不愿闲杂人插手案子。”胡小喜忙说。

“那他愿不愿找见凶手?”

“这…”

“好了,快去——咦?对面那座楼怎么不见了?”张用扭头望向对岸。

岸上那汉子忙说:“你们没听说?那楼前天夜里飞走了。”

“飞走了?嘻嘻,李度那痴儿又在耍怪了,改天再问他。”张用笑着望了片刻,回到岸上,骑了驴子,高叫一声,“走,去力夫店!”

胡小喜忙跟上:“张作头,你真的知道凶手是谁了?你可别戏耍我,害我叫了程介史来,他那性子可不是好戏耍的。”

“哈哈,凶手跟他比,谁更不好戏耍?”

“这咋能比?”

“你若不想去叫他,也好,这谜我已解开,再无意趣。我仪象台第一层枢轮尺寸才算好,其他转轮还排着长队等我呢。咱们就此别过。”

胡小喜尽力瞅着张用的双眼,却瞧不出他究竟是戏耍还是当真。心里急急盘算,若他是胡闹,最多再挨一次重责,但他若真的猜出了凶手,岂不是立了件大功?他忙说:“别别别,我这就去叫程介史!咱们在力夫店见!”

他急忙驱驴快行,向城里赶去,一路都念着菩萨。自从上回在程门板面前笑癖发作后,他心里藏了个病根始终除不掉,见程门板总有几分畏忌。程门板对他一直也隐隐有些避忌。胡小喜卖力应差办事,一小半原因正是想赎回那个罪过。这桩萝卜案让程门板焦烦不已,凭他的智识,恐怕难破案。倘若借张用之力,解开这桩奇案,想必会让两人之间缓解一些。

  如果觉得清明上河图密码4 : 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冶文彪小说全集清明上河图密码4 : 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清明上河图密码3: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清明上河图密码2清明上河图密码:隐藏在千古名画中的阴谋与杀局人皮论语,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