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唐隐作品大唐悬疑录5:最后的狄仁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倒也没有什么大事,一些小小的波折而已,再加上一些小小的奇遇。”

“国老有什么波折和奇遇,可否说来听听?”

狄仁杰笑道:“松涛,你在并州为官多年,可曾听说过一个叫蓝玉观的所在?”

“蓝玉观?”陈松涛面色变了变,接着忙说,“倒是没听说过。”

狄仁杰笑道:“前夜我与从英误入蓝玉观,还在那里宿了一夜。那可真是个奇异的所在啊,一个空无一人的道观。如果松涛不曾去过,以后老夫倒是可以带松涛去看看。”

“那是甚好,甚好。”

狄仁杰顿了顿,又道:“松涛,老夫还要多谢你,这许多年来替我关照景晖一家。狄景晖生性顽劣,一定让你操了不少的心吧。”

陈松涛道:“国老这是从何说起。景晖虽对仕途没有兴趣,然他为人精明强干,又兼性情豪迈,气魄不俗,这些年来在一个商字上巧加经营,竟也成就斐然,已成为我北都赫赫有名的一位富商巨贾。不仅仅是太原,哪怕在整个河东道,也称得上数一数二。”

狄仁杰正色道:“士农工商,商毕竟在末席,即使做得再有成就,也算不上什么。他狄景晖虽有能力敛财,却无忠心报国,总归不是正途。”

陈松涛笑道:“国老严苛了。前年朝廷与吐蕃开战,缺乏军饷,景晖一个人就认捐了五十万两白银,也算得上报国有为了。”他观察了一下狄仁杰的脸色,忙又笑道,“哎呀,景晖是我的女婿,丈人看女婿,自然是越看越欢喜。国老却是教训儿子,严苛一些,也是人之常情嘛。”

狄仁杰只是淡淡一笑,端起茶杯喝了口茶,道:“秋月和孩子们这几天就住在我这里,你今天既然来了,正好也去瞧瞧他们娘儿几个。平日里公事繁忙,也不知道与他们见面的机会多不多?”

陈松涛道:“国老考虑得很周到。我也正想着去看看女儿和外孙们。如此,松涛就先告辞了。”

“好,好。”

狄仁杰正要起身送客,狄忠突然又跑了进来,禀道:“老爷,陈大人,外面有位沈将军说有急事找陈大人。”

陈松涛道:“怎么找到这里来了?这……”

狄仁杰道:“松涛请便。”

正说着,那位狄忠曾经在恨英山庄外面见过的年轻将领沈槐急匆匆地走进院中,他一眼看见书房门口站着的诸人,立即跨前两步,毕恭毕敬地抱拳道:“列位大人。”

陈松涛走到他的跟前,低声问:“什么急事?居然找到狄大人的府上来。”

沈槐也低声回道:“您不是叮嘱过我,凡是与恨英山庄有关的事情,都要立即禀报吗?”

狄仁杰听到“恨英山庄”这四个字,不由眼神一凝,他想了想,抬高声音道:“松涛,不如请这位沈将军到书房来议事。恨英山庄的庄主范其信乃是老夫的故交,凡与这恨英山庄有关的事情,老夫倒也想了解了解。”

陈松涛惊喜道:“这就太好了。国老您不知道,为了这恨英山庄的事情,松涛近日来是殚精竭虑而不得要领啊。如果国老肯助松涛一臂之力的话,何愁疑案不解?”

各人重新回到书房落座。

沈槐笔直地站在书房中央,陈松涛介绍道:“这位是并州折冲府的果毅都尉沈槐沈将军,如今正协助本官调查恨英山庄的案子。”

狄仁杰上下打量沈槐,看他和袁从英的年纪差不多,英挺矫健的身姿、精明有礼的举止,也都和袁从英有几分相似,心中立即生出些莫名的好感来。狄仁杰看了看袁从英,发现他也在注意地端详着沈槐。不知道为什么,狄仁杰的心中微微一颤,赶忙敛了敛心神,认真地倾听起沈槐的汇报。

只听沈槐朗声道:“各位大人,末将今天冒昧前来,是要报告陈大人,恨英山庄的园丁范贵今天突然死在都督府羁押证人的监房里。据仵作验看,他是被人毒死的。”

陈松涛道:“什么?唯一的证人也被杀人灭口了!歹人的手段很是厉害啊,居然能够跑到都督府的监房里面去杀人。”他命沈槐道,“沈将军,请你将恨英山庄案子的始末原原本本地向狄大人、袁将军讲述一遍,好让他们知道全部的背景。”

于是,沈槐便将几日前恨英山庄范其信老爷传出丧讯,园丁范贵到并州都督府报谋杀案,以及他和法曹去恨英山庄验尸,被冯丹青阻拦的经过清清楚楚地叙述了一遍。

狄仁杰此前已经听狄忠讲过一遍恨英山庄前发生的事,心中多少有了点数,此刻再听沈槐说得详略有当,条理清晰,心中的好感不由又增添了几分。待沈槐全部讲完,狄仁杰道:“那么说,这位冯夫人是以所谓羽化成仙之说,阻拦了官府入庄验尸。”

陈松涛道:“这样的鬼话,本官是不信的。怎奈十年前范其信曾向先帝献药,治愈了先帝的疖疮,先帝对他的医术十分赞赏,因而特意给他在恨英山庄门前竖了座牌楼,还封了他蓝田真人的名号。这恨英山庄也算是受了皇室恩泽的所在,手上没有真凭实据,松涛不愿硬闯。”

狄仁杰点了点头。

陈松涛又道:“但问题是,入不得山庄,验不得尸,这件案子就难有进展。因此这几日我左思右想,找不到突破口,只好暂且按兵不动。好在冯丹青口中的羽化需要百日,一时倒也不怕尸体有什么差池。”

狄仁杰道:“范其信虽是我多年故交,但近年来并无往来,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娶了一位妻子。”

陈松涛笑起来:“好像是在三年前娶的吧。据说这位冯夫人秉绝世之姿容,堪称倾国倾城呢。对了,景晖与恨英山庄时有往来,他应该与冯夫人颇为熟识。国老没听他谈起过?”

狄仁杰的脸色微微一变,马上端起茶盏掩饰过去:“哦,景晖小时候曾受范其信妙手回春之恩,拜过他为义父。不过,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近年来我曾多次嘱咐他,不要与范家太多往来,他也绝少与我提起范家,想必最多是维系些表面上的礼仪罢了。”

“那是一定,那是一定。”陈松涛连连点头,袁从英从旁注视着他,眼神有些冷峻。

“松涛,既然这件事情牵涉到我多年的故交,我也有心管管闲事,不知长史大人意下如何?”

“国老愿施援手,松涛欣喜之至啊。不瞒国老,松涛这次前来,本就打算请国老助一臂之力,却又不好意思开口。没想到今天机缘巧合,国老已经首肯,真是太好了。今后在这个案子里,一切都凭国老做主,松涛定当全力辅助。”

“此话差矣。老夫只是从旁协助,长史大人才是主审的官员。”

“国老说得是,是松涛喜不自胜,失言了,失言了。”

袁从英从头开始就一直一言不发地听着,脸上的神色却越来越凝重,此刻,他瞧了瞧狄仁杰,目光中竟有丝隐隐的担忧。

狄仁杰道:“这样吧,恨英山庄那里我已送过名帖,这几日我便会去拜访一次。从英,现在还要请你辛苦一趟,随这位沈将军去都督府,验看一下那位死去的园丁。”

“是。”袁从英和沈槐同时答应了一声。

陈松涛站起身来,道:“国老,如此松涛就去后堂看女儿和外孙去了。”

“好,狄忠,给陈大人前头带路。”

众人离去,书房里只剩下狄仁杰一人,他长长地吁了一口气,陷入沉思。

后堂东厢房。

狄景晖和陈秋月的卧室里,陈秋月颓然地坐在桌前,陈松涛站在她对面,眉头紧锁,神情愤愤。半晌,他才冷笑一声道:“那么说,我的好女婿昨天是大闹了一场啊。不错,不错,不愧是狄仁杰的儿子。”

陈秋月闷闷地道:“他吵完就走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哦?你不是已经很习惯他的这种作风了吗?”

陈秋月忽然抬起头,盯着父亲问:“爹,景晖昨天是不是碰到什么事情了?是不是你做了什么?”

陈松涛一甩袖子,斥道:“我看你是越来越不像样了,哪有半点儿长史千金的气魄。你丈夫的事情你自己问不到,反而来问我,简直是笑话!”

陈秋月垂下眼帘,哀怨地道:“您又不是不知道,自从上回的事情之后,他对我就越来越冷淡。这半年来,更是公然和那个小贱人在他的酒肆里头出双入对。我这个千金小姐、五品夫人的脸,早就丢光了,哪里还谈得上气魄?”

陈松涛道:“秋月,你什么时候学得这么忍气吞声了?狄景晖对你不仁,你就该还他以不义。想想我从小是怎么教导你的?”

陈秋月忽然发作了,她恨恨地盯着父亲道:“对,就是你的教导,才使我陷入了如此的处境。景晖虽然恃才放旷,但他心地善良重情重义,对我也一向很好。要不是因为您,他现在绝不至于对我如此绝情!”

陈松涛“哼”了一声,道:“你就不要再为他辩解了。我们的行动秉着大是大非,目的是要成就大业,绝非小小的儿女私情可以左右。况且,我看狄景晖对你,早就没有什么儿女私情了,所以你还是早点儿清醒为好。”

陈秋月神情黯然地低下头,不再说话。

陈松涛又在屋子里来回走了两圈,道:“狄仁杰这个老狐狸不好对付啊。好在狄景晖先自乱了阵脚,在这里上蹿下跳地闹起来,狄仁杰的心里一定不好受。哼,毕竟是父子连心啊。所以,我们必须把狄景晖牢牢地掌握在手里,让他和狄仁杰闹得越凶越好,这样我们才能渔翁得利。还有那个袁从英,也不是个一般的人物。今天在堂上,他的那双眼睛一直盯着我,令我很不自在。从昨日狄仁杰回府起,我就安排了人日夜监视这里,不料第一个晚上就被人神不知鬼不觉地撂倒了两个。听说袁从英的武功十分高强,也不知道是否和他有关。不过照你刚才所说,狄景晖似乎和他也闹上了。哼哼,这倒也算是个好消息。”

他看了看闷头呆坐的女儿,道:“秋月,你要振作些。你也知道,我们谋划了多久,准备了多久,才有了今天这些进展。现在事情已经渐渐进入关键的环节,每一个地方都不能出差错。狄景晖总归是要回家的,等他一回家,你就想办法把他的行踪探得一清二楚。他这头,我们不需要做得太多,只要在适当的时机,加以引导,他自己就会去做我们希望他做的事情。而这,还需要你的手段。”

陈秋月冷淡地重复了一句:“我的手段?”

陈松涛加重语气道:“秋月,你已经失败过一次了。这一次,只可成功不可失败!”

陈秋月茫然地看看父亲,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

大都督府衙门前,袁从英和沈槐各骑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而来。二人翻身下马,沈槐道了声:“袁将军请。”正要往里走,突然门边一阵喧哗,两个衙役和一个老汉似乎发生了争执。

袁从英举目一看,那老汉正是山道上卖糕的老丈。他忙对沈槐道:“沈将军请稍等片刻,我过去看看。”便快步走到老汉面前,叫道,“老伯。”

老汉正满头大汗地与衙役理论,突然听人招呼,抬头一看,见到袁从英,仿佛遇到了救星,大声道:“哎哟,这位公子啊,原来你也在这里。”

袁从英点头笑道:“老伯这两日可好?”

老汉咳了一声:“好什么,还不都是你们给我惹的麻烦。弄得我这两天生意没得做,尽折腾这个死人了。好不容易把他送到衙门了吧,嘿,人家还不肯收。”

袁从英往他身后一看,山道上食糕而亡者的尸首直挺挺地躺在老汉的板车上呢。他皱了皱眉,问:“老伯,他们为什么不肯收?”

老汉道:“就是这两位官爷,说法曹大人外出办案去了,如今不在衙门里头。他们自己做不得主,让我把尸首先运回去,待法曹大人回来了再送过来。可我老汉的家在几十里外的山里啊,为了把这个尸首送进城里,我走了两天才到,衙门这要是不收,让我把他放哪儿好啊。我说这位公子,你来得正好。本来我就是受了你爹的托付,才接下这个晦气的事儿。既然你在这里,我干脆就把这尸首留给你,你爱拿他干啥就干啥吧。”

袁从英笑道:“老伯辛苦了。您别管了,这事就交给我吧。”他转身看看,沈槐正十分留意地朝这边看着。袁从英叫了声:“沈将军,麻烦你过来一趟。”

沈槐立即走过来,袁从英压低声音,将山道上遇到死人的经过简略地叙述了一遍,最后道:“百姓报官,衙门以官员不在为由不予处理,十分不妥。还请沈将军善为处置。”

沈槐点点头,走到那两个衙役面前,喝道:“法曹大人不在,难道衙门就不办案了,你们就不当差了?我看就是你们耍奸偷懒,不肯尽力。”

两个衙役吓得脸色发白,眼珠乱转。沈槐吩咐道:“还不快把尸首送入尸房,请仵作来验看。再让画工过来,绘制认尸告示,即刻就张贴出去。待法曹大人回衙门,我会亲自向他说明此事。”

“是!”衙役们七手八脚地把尸体抬下板车。袁从英掏出一串铜钱,塞入老汉手中:“老伯,谢谢您了。这些钱拿去买口茶解解乏。”

“呦,公子,你怎么比你爹还大方啊。这些钱要是都买了茶,够我全家喝两年的了。”

袁从英只是微笑,看着老汉将板车推走了,才对沈槐点点头,道:“沈将军,你办事很干练啊。”

沈槐的脸微微有些泛红,袁从英道:“现在,我们再去看看那个园丁吧。”

“袁将军请。”

二人一起来到都督府后院的停尸房。

范贵的尸体直挺挺地躺在殓床上。袁从英上前掀开蒙着尸身的白布,只见范贵面色漆黑,七窍流血,的确是中毒致死无疑。袁从英问:“什么时候发现他死的?”

沈槐道:“范贵是五天前来衙门报案的。法曹三审过后,让他签了状纸,就收押在都督府的监房内。其后他便一直安然无恙地待在这里,也从没有人来找过他。谁知今日上午,狱卒送饭过去时,就发现他已经气绝身亡了。经仵作验看,所中之毒乃是常见的砒霜。”

袁从英问:“昨夜他的情况如何?昨天晚饭吃的是什么?食物查验过了吗?”

“据狱卒说,昨夜他的情况并无异常,吃的也是统一的监饭。食物以及所有相关器皿都已经查验过了,没有任何问题。”

“因此可以肯定,毒不是投在晚饭之中。”

“这一点末将可以肯定。”

“他饮用的水有没有验查过?”

“水壶里已经没有水,查不出什么痕迹了。”

“那么从昨夜到今晨,他还有什么渠道会碰到毒物呢?”

“这点末将也盘算过,有一种可能是他自己夹带进来的。因为范贵是报案的诉家,并非人犯,将他收监只是本朝律法的规定,故而入监之前没有严格搜查夹带的程序。”

“嗯,有这种可能。”袁从英沉吟道,“如果是他服用了自己夹带的毒物,那就是自杀。但问题是,他早不自杀晚不自杀,偏偏选在这个时候自杀,总归要有个缘故。据你所说,他自报案以来,一直很安稳地在此等待案件审理,案件至今未有进展,也没有任何外人来找过他,他又有什么理由突然自杀呢?”

“如果不是自杀,那就还是他杀。可是能够出入都督府监房的,都是都督府的官员和差人,如果是他杀的话,就……”

袁从英看了沈槐一眼,道:“会不会有人趁夜间防范松弛闯入作案?”

“末将认为,这个可能性不大。大都督府的防卫是十分严密的,如果有人夜晚闯入,不可能不与人遭遇,但是昨夜整个都督府都平安无事,没有任何异动。”

袁从英轻吁口气,道:“沈将军,这番推理下来,似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沈槐看着他的眼睛,倒抽一口凉气:“是内部!”

袁从英点头道:“我刚才说了,即使范贵自杀,也需要一个触发的理由。如果没有外人找他,那么就只可能是都督府内的某人趁昨夜找到他,通过什么方式让他起了自杀的念头。而如果是他杀的话,就更简单了,只要在昨夜将毒直接投到他的水壶中,待人死后再将水壶里的水倒干,便可以消灭一切痕迹了。”

他停了停,又道:“只是这一切需要充分的时间,而你又否定了外人进入的可能性,因此只能是内部作案。”

沈槐皱起了眉头,道:“此事看来不简单。”

袁从英道:“范贵当日报案的诉状在哪里,是否可以借阅?”

“当然。”沈槐正要命人去取,袁从英道:“不知道沈将军这里是否有副本,我想借去给狄大人看看。”

沈槐忙道:“有,有。我已让人抄录了一份,还有一份范贵的死况调查汇总,正好也请袁将军带给狄大人。”

袁从英赞许地点点头,接过诉状,道:“沈将军想得十分周到,那我就不打扰沈将军公干,告辞了。”

“我送袁将军。”沈槐赶紧陪着他往外走。走到门口时,袁从英又停下脚步,对沈槐道:“沈将军,今天那位老汉送来的尸体,如果有了身份下落,请务必及时通知我们,拜托了!”

“请袁将军放心,如果有了消息,末将一定亲自去狄府通报。”

袁从英向沈槐一抱拳,飞身上马。沈槐站立在都督府门前,目送他离去。

袁从英在回狄府的途中,特意去了趟与小孩韩斌约定联络的大树那里。他绕着树转了一圈,没有看见字条,才打马朝狄府而去。

袁从英回到狄府,已经过了正午。他急匆匆地往狄仁杰的书房走去,还没到二堂就被狄忠逮住了。狄忠连声道:“袁将军,你可回来了。老爷正要让小的去都督府衙门找你呢。”

“哦?有什么着急的事吗?”袁从英加快了脚步。

“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事,呵呵。”狄忠忍不住地笑。

袁从英白了他一眼,一头冲进了狄仁杰的书房,唤道:“大人,我回来了。”

“哦,从英回来了。”狄仁杰笑眯眯地迎上来,“忙了一上午,累不累?”

“大人,我不累。今天去都督府有些收获,还碰上了……”

“不忙,不忙,谈案子有的是时间。先吃饭。”

袁从英一愣,狄仁杰已经把他拉到桌前,上面摆了满满一桌子菜。

狄仁杰按着他坐下,道:“从英啊,昨晚的饭没有吃好,我的心里很过意不去。这顿饭我做东,我来请你,就咱们两个。”

袁从英叫了声:“大人。”勉强笑了一下。

狄仁杰看看他,一时也有些语塞,忙道:“来,这些都是并州的特色菜,快尝尝。”

默默地吃了几口菜,两人这才都平静了些。狄仁杰若有所思地问:“从英,今天早上你见到了陈长史,对他有什么看法吗?”

袁从英低头吃饭,不说话。

狄仁杰又道:“从英,你不用有什么顾虑。我想听你真实的想法,这样才是真正地帮助我。”

袁从英低低地“嗯”了一声,说道:“才见一次面,谈不上什么看法。但是我很不喜欢这个人。大人,他好像一直在试图探听您回乡的意图。而且……说话拐弯抹角,总像在暗示什么东西。”

狄仁杰点头,道:“说得很对。陈松涛是我的亲家,我与他打过些交道。但此人总是给我一种心术不正的感觉。不过这些年来,他的政绩颇丰,也无甚劣迹可查,因此,要么是我的感觉错误,要么就是他的城府极深。”

袁从英道:“不过,他手下的沈槐将军倒很能干,人也蛮正直。”

狄仁杰微笑道:“能够这么快就让袁大将军产生好感,这个沈槐绝不是个一般的人。”顿了顿,又道,“从英,多吃点,咱们今天下午还有件大事。”

“什么大事?”

“上午恨英山庄女主人送来请帖,邀请我今天下午去山庄一叙。这不是件有趣的大事吗?”

正说着,狄忠来报:“老爷,恨英山庄的陆嫣然小姐来接您去山庄。”

狄仁杰微微一笑:“看看,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袁从英站起身来:“大人,我吃好了。”

“好,那我们现在就去会会这个陆小姐。”

陆嫣然站在正堂门前等候着。她那双碧绿色的眼睛犹如深深的秋水,倒映着目光所及的树木房屋,只是在那泓潭水的最深处,却藏着无限的哀怨和凄楚。

狄仁杰和袁从英来到堂前,看到陆嫣然,不由自主地交换了下眼神。这实在是个让人过目难忘的特别的女子,让他们这两个见多识广的人都暗暗诧异。

陆嫣然很美,而且美得十分奇异。除了那双碧绿的眼睛之外,雪白的肌肤、漆黑浓密的眉毛、笔挺的鼻梁、娇艳欲滴的嘴唇,似乎都昭示着其非同寻常的出身。狄仁杰心下不由称奇,看来这个恨英山庄,真是个值得好好探究的地方。

陆嫣然向狄仁杰和袁从英深行礼,落落大方地说:“小女子陆嫣然,奉山庄女主人冯丹青差遣,特来接狄先生去山庄。”

狄仁杰来到她的面前,微笑答礼:“嫣然小姐亲自来接,老夫于心不安啊。”

“狄先生是先师的旧友,嫣然自当奉以待师之礼,这是弟子的本分。”

“哦,嫣然小姐是范先生的女弟子?”

“正是。”陆嫣然答着话,眼波一转,道,“狄先生,山庄在城外,从这里过去需要走一个时辰。不如我们这就出发,有什么话路上再谈,狄先生意下如何?”

“好,好。”狄仁杰连声答应,又介绍道,“这位袁先生,是老夫请在家中的贵客。因恨英山庄乃并州一胜,今日老夫也想请他同往山庄一看,不知可否?”

陆嫣然彬彬有礼地答道:“这是恨英山庄的荣幸。请袁先生一同前往。”

三人共同乘上陆嫣然带来的马车,狄忠骑马跟随。

马车行于路上,狄仁杰饶有兴趣地观赏着车外的风景,一边不经意地问:“嫣然小姐是什么时候拜范兄为师的?”

“狄先生,嫣然三岁时父母双亡,蒙先师怜惜,收在山庄中抚养,既为师亦为父。嫣然得先师大恩,方可长大成人。”

“哦,不知嫣然姑娘今年多大了?”

“小女子今年二十岁。”

“那么说,嫣然姑娘是十七年前入的山庄,难怪老夫不知道。呵呵,老夫正是那一年离开并州去长安的。嫣然小姐……”

“狄先生,请直呼小女子嫣然便是。”

“好。嫣然,不知你的父母是何方人士?”

“狄先生,嫣然亦不知。父母双亡时嫣然年纪尚小,不能记事。嫣然也曾问过先师,但先师不肯答复。”

“哦。”

沉默了一会儿,狄仁杰又开口道:“老夫这次返乡,本还想与范兄好好叙叙旧,却得到了噩耗。怎么好好的,范兄就突然辞世了呢?”

陆嫣然脸色一变,悲哀地回答:“不瞒狄先生,嫣然对先师的死也很困惑。”

“哦?”

陆嫣然的语气变得忧伤,又带了点儿愤恨,道:“狄先生一定已经知道,三年前先师娶了一位妻子,名叫冯丹青。自那以后,先师的性情就变得越来越古怪,他本就不喜与人亲近,自那以后便变本加厉。每日只是在山庄隐修,吃穿用度必须经过冯丹青之手,连我要见他一面,都十分困难。我待在山庄无所事事,就干脆到城里先师开设的药铺里面帮忙,这半年来很少回到山庄。几日前,突然听说先师去世,嫣然悲痛万分,但冯丹青至今连先师的遗容都不让嫣然一见,真是……”她的话音一低,两行清泪顺着面颊缓缓滑落。

少顷,陆嫣然抬起头看着狄仁杰,说道:“嫣然听说狄先生断案如神,还望这回狄先生能够把先师之死的真相搞清楚,还先师一个公道。”

狄仁杰点点头,没有答话。

并州郊外,恨英山庄。

恨英山庄到了。三人下了马车,步行穿过牌楼时,狄仁杰仔细观察了一番,心中对范其信的古怪作风很不以为然。一进庄门,范泰便将他们直接引到了山坡上的正殿。冯丹青站在殿门前迎接,只见她白衣飘飘,明眸皓齿,真宛若堕入凡尘的仙子一般。

看见狄仁杰和袁从英,冯丹青娇媚的脸蛋泛起微微红晕,语调婉转,身姿绰约地行礼问候,然后将二人让进正殿。陆嫣然满脸怨恨地留在门外,不肯进去。

后殿巨大的白玉榻前,加了两排椅子,冯丹青请狄仁杰和袁从英坐下后,也款款地落座在白玉榻上。她见狄仁杰好奇地端详着殿后的壁画,媚笑道:“狄先生对绘画也有心得?”

狄仁杰微笑答道:“心得是谈不上的。只是狄某的老师阎立本乃一代丹青大家,近朱者赤,狄某耳濡目染,对绘画也非常喜爱。尤其对于老师擅长的壁画,狄某更是既喜爱又佩服啊。只是不知,这里的巨幅壁画出自何人之手?”

冯丹青微微颔首,羞怯地回答:“此画正是出于妾之手。”

“哦?”狄仁杰很是惊诧,“夫人如此纤弱娇柔之躯,怎能绘得这样的巨幅壁画?”

冯丹青有些得意地道:“是妾先在纸上作好图样,再由画工临摹到墙上的。当然,关键的线条和设色依然是妾的亲笔。”

狄仁杰钦佩地说:“夫人之才实在让狄某敬仰之至。难怪夫人名唤丹青,真是名副其实啊。”

他环顾四周,又道:“这殿宇的构造和布置,也是夫人的设计?”

冯丹青道:“那倒不是。妾于三年前才来到山庄,据先夫说,这些殿宇始建自十多年前,陆陆续续才到今日之规模。”

狄仁杰惊奇道:“狄某看这些殿宇的构造设计十分别致,似乎有些异域的风格在里面?”

“狄先生说得很是。先夫曾经告诉妾,他在十数年前巧遇几位大食国来的商人,与他们有过一些交往,对大食的风俗文化颇有好感,故而在建这座山庄时,也请那些大食人来给过建议。恐怕就是这个原因,才使山庄成了如今这个模样。”

“原来如此,倒是有趣得很。”

冯丹青道:“既然狄先生有兴致,妾就陪二位先生在山庄中略作一游,狄先生以为如何?”

狄仁杰呵呵一笑:“乐意之至,乐意之至啊。”

冯丹青领着狄仁杰和袁从英在山庄内上上下下转了一圈,只见热泉流动,亭殿疏立,虽在深秋之季,草木也不似别处那么凋零,反而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狄仁杰不由问道:“夫人,这里的热泉之水都是从何处而来?”

“狄先生有所不知,恨英山庄所在之地,恰好就在热泉的泉流之上,所以处处有泉眼,整个山庄的地面都是温热的。故而这里的草木比别处要长得好,即使在冬季也不会凋敝。先夫在此建山庄最初,并不知道下面有热泉的泉眼,只是因为这里的草木生长罕异,常年不败,才联想起地下的热源,并最终发现这些热泉的。”

“原来如此。”

狄仁杰和袁从英相互看了对方一眼,都不约而同地想起了路上所见到的热泉、泉下的山洞和那个奇异的道观。

往前又走了几步,来到了山庄的最高处。突然,狄仁杰发现眼前出现了一大片艳丽的红花,在这个万物凋零、色泽灰暗的深秋里,显得格外妖异。他指着这片红花,问冯丹青:“夫人,这是什么花?”

“狄先生,这是先夫亲手培育的一种来自异域的奇花,必须有一定的温度才能生长,所以种在热泉的泉眼周边。至于这花的名字,妾也不知道。”

狄仁杰点点头,三人正徐徐返回山庄正殿,冯丹青突然止住脚步,转到狄仁杰眼前,拜下身来,眼中泪光闪动,娇滴滴地哀告道:“狄先生,狄大人,求您还妾身一个清白。”

狄仁杰赶紧伸手相搀:“冯夫人,却是从何说起?”

冯丹青颤颤地站直身子,含泪道:“狄先生,想必您已经听说了,有人告发先夫被人谋杀,官府还曾经要闯入山庄查验先夫的尸身。”

狄仁杰道:“倒是有所耳闻。狄某也正想向夫人请教所谓羽化成仙的事情呢。”

冯丹青轻轻咳了一声,道:“妾身羞愧。狄先生一定觉得羽化成仙的说法十分牵强,妾又何尝不知呢。然妾蒙先夫嘱托,必不能让官府涉入这件事情,不得已才编造出这些说辞。”

“那么说,并没有羽化成仙这回事?”

“没有。”

“那……范兄的死?”

冯丹青再次含泪下拜:“狄先生,先夫确是被人杀死的!”

狄仁杰和袁从英一惊,彼此交换了下眼神。

狄仁杰又一次将冯丹青搀起,道:“还请夫人将经过缘由细说一遍。”

冯丹青轻轻拭去脸上的泪水,道:“狄先生,先夫这一两年都在修道炼气,每日除在正殿的白玉榻上冥想之外,便是在山坡上的那座十不亭内,吐纳自然之气。他所用的一日三餐,都是妾亲手送到面前的。五日前的正午,妾又去十不亭送午饭给先夫,却见他倒在亭中的碾玉棋枰之上,脸上、身上都是血,已经奄奄一息了。妾慌乱之下正想叫人,却听先夫喃喃道出一句:‘莫叫官府,等狄怀英……’说完,便气绝身亡了。”说到这里,冯丹青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狄仁杰安慰冯丹青道:“请夫人暂忍悲伤,不知夫人其后是怎么处置的?”

“妾看见先夫死在那里,早已头昏腿软,几欲晕厥。还好山庄总管范泰赶到,助妾将先夫的尸身运到亭旁的小屋之中,至今还保管在那里。妾一边发丧,一边想法要与狄先生联络,谁承想,官府不知怎么得到消息,就要闯入山庄中。妾想到先夫遗言,虽不知其深意,但绝不敢违背,所以才想出个羽化成仙的说辞,好不容易阻挡了官府的介入。”

“原来是这样。所以夫人,你当时就知道狄怀英的名字吗?”

“当然,妾曾听先夫提起过狄先生。况且,狄先生的三公子景晖是先夫的义子,与先夫和女弟子陆嫣然都有交往,也算是出入恨英山庄,绝无仅有的几位常客之一。妾自然知道狄怀英指的是谁。”

狄仁杰猛听到狄景晖的名字,脚步微微一错,身旁的袁从英赶紧轻轻扶了一下他的胳膊。

狄仁杰镇定了一下心神:“夫人,狄某可否看看范兄的遗体?”

“当然可以,狄先生请。”

三人又来到十不亭旁的小屋,范泰守在门前,见三人到来,连忙打开房门。屋内寒气森森,正中摆着一口楠木棺材。棺盖斜靠在一边,里面躺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

狄仁杰走上前去,仔细观察着尸身,对袁从英低声道:“贯穿咽喉的一道伤口,你看看是什么凶器?”

袁从英看了看,答道:“大人,从伤口的形状判断,应该是短刀所伤。”

狄仁杰点点头,又稍稍检查了下尸体的头面,就离开了棺材。他招呼侍立一边的范泰,问:“你是山庄的主管?”

范泰恭恭敬敬答道:“是,小的名叫范泰,是恨英山庄的主管。”

“你是什么时候来到山庄的?”

“回狄老爷,小的是在十年前,我家老爷始建恨英山庄的时候,被老爷招进山庄的。”

“嗯,范泰,你最后一次见到你家老爷是什么时候?”

“回狄老爷,就是五天前的早晨,小的在十不亭上伺候老爷开始吐纳运功后,就离开了。中午时分,小的想去十不亭看看老爷有什么吩咐,恰恰看见夫人倒在老爷的尸身旁边。”

狄仁杰点点头,对等在一旁的冯丹青道:“夫人,如此看来范兄死得确实蹊跷。既然范兄死前有此嘱托,老夫义不容辞,一定会将事情的原委调查清楚。请夫人放心。”

“那就拜托狄先生了。”

狄仁杰沉吟道:“还需要夫人回想一下,范兄死亡当日,有没有什么外人来过山庄?”

“这……”冯丹青欲言又止。

“夫人但说无妨。”

冯丹青古怪地看了一眼狄仁杰,道:“那天上午只有狄三公子来过山庄。我曾见他与先夫在十不亭上交谈,后来就不见了。”

狄仁杰愣了愣,半晌才问:“景晖来过?夫人知道他来干什么吗?”

  如果觉得大唐悬疑录5:最后的狄仁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唐隐小说全集大唐悬疑录5:最后的狄仁杰大唐悬疑录4:大明宫密码大唐悬疑录3:长恨歌密码大唐悬疑录2:璇玑图密码大唐悬疑录:兰亭序密码,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