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袁腾飞作品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第一名,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上尉,战果80架

第二名,恩斯特·伍迪特中尉,战果62架

第三名,埃里希·雷本哈特中尉,战果53架

英国

第一名,威廉·A. 毕晓普少校,战果72架

第二名,爱德华·C. 曼诺克少校,战果61架

第三名,莱蒙·柯利晓少校,战果60架

法国

第一名,鲁内·保罗·丰克上尉,战果75架

第二名,乔治·居内梅上尉,战果53~54架

第三名,夏尔·南杰塞中尉,战果45架

俄国

第一名,亚历山大·A. 卡萨科夫上尉,战果18架

第二名,帕尔·佛·达尔盖夫上尉,战果15架

第三名,A. P. 谢韦斯基海军少校,战果13架

美国

第一名,爱德华·V. 里肯巴克上尉,战果26架

第二名,威廉·C. 兰巴特上尉,战果21架

第三名,佛莱迪里克·W. 齐莱特上尉,战果20架

第七讲 互有攻守破僵局(1917—1918年最后的决战)

只要活下去,一定会有很多令你高兴的事情发生。

——《火影忍者》

01. 与和平擦肩而过

打不赢,就坐下来谈谈

一战打到1916年底,已经两年多了。交战双方虽然都取得了一些胜利,但谁都没有获得决定性优势。

如果从表面上看,同盟国集团的收成还好一点儿,比利时、法国北部、波兰、波罗的海沿岸以及白俄罗斯部分地区,都被德奥占领了。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也被德奥集团打败了。协约国方面取得的胜利不多,掰着手指头一算,也就是马恩河战役和凡尔登战役的胜利,再有就是俄国对奥匈帝国和土耳其的胜利。

虽然表面上看是同盟国占优,但是协约国的胜利是战略性的。协约国粉碎了德国速战速决的“施里芬计划”(其实也有小毛奇的功劳),迫使德国人打他们最不愿意打的持久战,协约国可以利用自身雄厚的战争潜力把对手拖垮。但是,到什么时候对手才能垮?那就只有天知道了。双方相持了这么久,基本还是一个不死不活的局面,平分秋色。

另一方面,交战双方面临的问题都很严重。打了两年多,两千万人伤亡,无数城市、村庄毁于战火,经济萧条,补给困难,加剧了欧洲各国的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激化了各国内部的种种矛盾,老百姓的反战情绪不断高涨。面对这种局面,各国上层也发生了分化,一部分开明人士认为,旷日持久的战争令人绝望,谁都赢不了,而战争拖下去,给统治者带来的危害非常大。

于是,原来斗得你死我活的两大集团,这时开始了和平试探,想用和谈来达到武力没能达到的目的,在谈判桌上取得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

最早开始谋求单独或全面媾和的是德国。

早在1915年,德国就想跟俄国单独和谈,减轻压力,摆脱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德国首相先是通过丹麦国王,派人向俄国试探。后来,又通过俄国皇后的一名侍女向沙皇尼古拉二世转交了三封信,表示愿意与俄国签订和约。

尼古拉二世接到德国来信,真是喜出望外。为什么呢?一来,在协约国内部,沙俄跟英国一直就不对付,旧怨新仇结了不少;二来,俄法两国相距遥远,运输不便,俄国为了报法国的恩,投入到了战争中,损失非常巨大,却得不到及时补充。俄国打到后期,连妇女和孩子都送上了战场。

对于战胜德国,尼古拉二世已经没有一点儿信心,他早就想与德国结盟。所以,威廉二世频繁向尼古拉二世送秋波,正中尼古拉二世的下怀。但俄国毕竟是协约国成员,白纸黑字签了约的,不能公开破坏协约,只好用秘密谈判的方式接触。

是战是和很纠结

从1916年2月起,沙皇开始任命亲德的大臣担任首相,使宫廷中亲德派占了上风。1916年下半年,沙皇政府已经嗅到了一些革命的气息,想尽快结束战争。另一方面,英俄两国在伊斯坦布尔和波斯问题上的矛盾没法调和,沙俄想联合德国掠夺亚洲。

同时,德国在日德兰海战中没能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也越来越感到形势对自己不利。所以,德国政府竭力玩弄外交手腕,希望赶紧跟俄国单独媾和,摆脱困境。

不过,德俄两国君主虽然有进行和谈的意愿,但是统治集团内部向来很少是一个人说了算。德国有一个势力很大的主战派,就是以兴登堡、鲁登道夫为代表的军人集团,他们代表着容克贵族地主的利益。他们坚决主张动员一切尚存的力量,采取极端措施,把战争打下去,直到彻底打败敌人为止,反对同俄国媾和。

1916年11月5日,德国和奥匈帝国发表了关于建立“独立”波兰国家的宣言。这个波兰的版图,包括德国从俄国手中夺来的几个省份,其目的是把这块土地用合法的形式固定在德奥控制之下。沙皇尼古拉二世对此坚决反对,宣布德奥的宣言无效。这件事促使俄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主战派的力量得到加强,亲德主和派失势,俄国的亲德力量受到打击,德俄谈判顿时中断。

俄国打到后期,连妇女和孩子都送上了战场

这时候,英国上层统治集团内部,也有人主张对德媾和,希望美国总统威尔逊出面调解。保守党领袖甚至提出一个秘密报告,想竭力说服政府尽快跟德国议和,但被国会否决了。在这之后,英国的主战派首领劳合·乔治19上台,加强了英国的主战派力量。

在法国,不仅有人主张同奥匈帝国进行和谈,分化同盟国,还发生了被称为“破坏运动”的亲德事件,要求跟德国单独媾和,避免过分加强英国的地位。但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法国金融财团,主张继续对德作战,直到战胜德国。“老虎总理”克里孟梭上台后,把主和派压下去,主战派仍然占据上风。

虽然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和平攻势让人眼花缭乱,喧闹一时,但是和平之神终于没能垂青欧洲大地。归根结底,两大集团都缺乏和谈诚意,都有掠夺和分赃的心思,和平的条件最终无法谈妥,双方的和平攻势在热闹一阵之后便偃旗息鼓。

各国主战派纷纷得势,主和派被一脚踢开,战争只得继续打下去。

02. 南线的一对活宝

穷光蛋帝国主义

一战当中,同盟国和协约国成员都被称为列强,但实际上,列强当中有两个伪列强,就是意大利和奥匈帝国。

这俩可算是难兄难弟,它们的情况在交战国中是最差劲的。意大利不用说了,大家都熟悉,外号是“穷光蛋帝国主义”。奥匈帝国也是半斤八两,开战之前,德国武官视察奥匈军队的战备情况,给皇帝拍电报说:“陛下,我们是在跟僵尸结盟。”

开战后,奥匈帝国举国上下弥漫着阿Q精神,连酒瓶子和巧克力的标签上都写着“愿上帝惩罚英国”,牙刷上则印有“依靠(德奥)共同的力量”的字样。说白了,既想靠上帝,又想靠德国,就是不想靠自己。奥地利所有的部队中都有一批奸细,他们专靠告发平时与自己同睡草垫、行军中和自己分吃面包的伙伴为生!

所以,没人愿意为这个国家打仗,逃避兵役不但不可耻,反而成了人人向往的事儿,为此不惜自残。有的人花5个克朗(奥匈帝国货币)找人给自己的腿上或者手上注射煤油,造成血管中毒。这么一来至少能躺上俩月,要是经常往伤口上吐唾沫,还可以躺半年。但是出现水肿后的煤油臭味很容易露出马脚,奥匈的军医个个都心狠手辣,后来就发展成注射乙醚掺汽油,但也还是不保险,医生直接给你灌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可以想见,这是什么情况。

一个是穷光蛋,一个是僵尸,谁也别说谁了。两国在南线打得不亦乐乎,热热闹闹,但是它们的军队由于不断进攻,流血过度,虚弱无力,就像陷在泥沼之中,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病猫发威了

到1917年4月,意军总司令卡多纳向法国求援。

为此,法军拟定了一个英法两国援助意大利的计划,要求意大利继续进攻,分散敌人的兵力和注意力。意大利虽然同意发动进攻,响应法军的西线攻势,但实际上,等到它发起攻势的时候,法军的西线攻势早已结束。意大利人的进攻对于协约国的战事已经毫无意义。这次进攻就是所谓的第十次伊松佐河会战,经过17天苦战,意大利人基本没有任何收获。

于是,意军总司令卡多纳决定调集52个师的兵力和5000门大炮,来做一次超级努力,对奥匈军队发起致命一击,就是第十一次伊松佐河会战。战役初期,意大利军队取得了一定战果,但是由于炮兵和补给跟不上,攻势被迫中止。意大利这只病猫一发威,另一只病猫奥匈帝国就认为它是猛虎了,奥匈感到压力山大,向德国求援。

从1915年6月到1917年9月,意大利人共打了11次伊松佐河会战,死伤100多万人,但是除了给奥匈军队造成差不多同样的损失外,毫无收获可言。

这样的战争根本不叫战争,只不过是互相屠杀而已。尤其是意大利人精神脆弱,对战争的苦难没有充分认识,他们以为打仗就像演一场歌剧、吃一碗冰激凌那么简单,没想到打仗那么残酷。两年多的苦战,百万人的牺牲,使意大利人深感惊惧,再加上国内反战分子的反抗,意军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其实,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消耗战中,精神重于物质,士气有时候比物质更重要,因为双方水平大抵相当。我是伪列强,你也是伪列强,这时候就看谁坚信自己是真列强了。

不幸的是,开战以来,意大利政府既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凝聚民心,也没有对新闻进行管制,一直放任自流。社会党的报纸天天发表反战言论,这些报纸还被送往前线,让前线的士兵看。奥匈的军队都省得印传单了,直接把意大利报纸投掷到意军战壕当中,作为攻心战的武器。此外,意大利国内生活费用高涨,粮食缺乏也使民众严重不满。

这样一来,意大利军队的士气可想而知。

请老大来帮忙

意大利政府做得更二的事儿是什么呢?

有一个地方的工人,1917年发生了暴动,怎么惩罚呢?政府把暴动组织者送到前线当兵。这些人到了军队里,部队的士气还能好吗?反战分子到了前线之后就煽动其他士兵反战,于是在意大利军队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反战分子。意军跟奥军拉锯战的地方是阿尔卑斯山区,部队都是分散成单独的小股,没有一个集团军堆在一块儿打的,而是以营甚至以连为单位,因此士兵们很容易受到反战分子的鼓动,意大利军队的士气一落万丈。

好在奥匈帝国的情形,比意大利也强不了多少。奥匈的野战军号称350万,另有国内军50万,加一块儿就是400万,但其中能打仗的也就是七八十万,剩下的全是老弱残兵,只能在后方擦车烧饭,或者给长官擦皮鞋叠被子。另外,在意大利战场上,奥匈军队的数量处于1:2的劣势,跟意军对峙的奥军,明显力不从心,要求德国提供12个师的兵力,发动一场大规模反攻。但是鲁登道夫回答,顶多给奥地利人提供7个师。

  如果觉得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袁腾飞小说全集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两宋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