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袁腾飞作品这个历史挺靠谱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厉王的世界观有毛病,觉得天下的东西都是他的,这倒算了,关键是他不让百姓摘采捕猎,说山里的浣熊、河里的鱼虾你们都不能动,都是“孤”的。更荒唐的是谁敢私下议论他、说他坏话,一旦被举报就处死,导致城里人有怨声而不敢载道,只能道路以目。最后城里人就暴动把国王给赶走了,导致周厉王死在了“外国”。没国王之后,周公、召公两位大臣联合执政,周召共和,公元前841年就是当时的共和元年。两个大臣执政了若干年,周厉王的太子继位,是为宣王,他是条好汉。

西周被灭,谁之错

周宣王在位的时候,国家一度富强,这就是周朝历史上有名的宣王中兴。可惜宣王一死,他的儿子幽王继位,幽王,你听这名就郁闷,动祭乱常曰幽,幽王一继位西周就灭亡。这个幽王是个“颇喜欢看戏”的人,宠幸美女褒姒。褒姒有心理障碍不会乐,幽王为了取悦她,就说一起看戏吧,来个烽火戏诸侯,给国家造点难。

宠幸褒姒也就算了,关键是他想立褒姒生的那个孩子为王,也不怕心理障碍的遗传问题,把原太子给废了。太子姥爷一急,便说好吧,你初一我十五,就把犬戎给领来了。中原民族叫华夏,名字特别好听,华是美丽的意思,夏就是大的意思,是个又大又美丽的民族。第一个又大又美丽的国家就叫夏朝,周围是蛮夷戎狄。蛮夷戎狄已经是不怎么样的词儿,已经让你说得够惨的了,还不够惨?戎前面还要加个犬!

结果就这帮很惨很惨的犬戎把周朝给灭了,这是第一个被少数民族灭掉的华夏政权。后面当然还有,北宋、南宋都是,但第一个起表率作用的就是西周,谁也不能和它抢。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的都城镐京,周幽王身死国灭,西周灭亡。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这也就是说,西周的起止时间,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前后历经275年,终告结束。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周朝时流行两句话,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流行的程度跟今天我们一些房地产口号类似。这两句易学好记的流行语,毫无疑问是自上而下流落民间,因为它强调国家的土地归属问题,普天之下,土地都是周天子的,个人无权拥有,有钱想买也没有(这个是真没有)。除非是天子分封给你,获得分封之后,世代享用(这个可以有),但是不能转让买卖。

另外这个分封得来的土地,咱们拿的还是小产权,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而且还不能白拿,得有一帮人给你种地,交纳供赋,这种制度叫做井田制。

跟井田制相适应的是分封制。周王把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据荀子讲,周武王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姬姓诸侯53国,也有人考证是40国。姬姓就是与天子同姓,天子的兄弟、叔伯、子侄被分封,封完亲戚再封功臣,这个顺序是不能乱的。

建立周朝功劳最大者当推姜子牙,所以姜子牙的后代被封为齐国。再往后是先代贵族,比如说商纣王的叔叔微子。这个哥们儿很识时务,归顺了周朝,所以微子被封为宋国的国君。而且微子的地位非常高,微子是公爵,姜子牙不过是侯爵。先代的贵族包括尧舜禹的后代,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都被封为国君。

当然,土地分给你之后你要服从命令,贡献财物,随从作战。周朝搞分封归根到底是要跟它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那时候如果从镐京(西安)走到现在的北京,估计得走上一年,因为它生产力水平低,交通不发达,距离远又没有路。从镐京驾着马车,走一百里,遇到一片沼泽,得抽干了沼泽再过去;要是遇到原始森林,得砍光了树再往前去。一没有路了就得砍树,结果树砍完了,车也散了。所以当时欧洲都是小城邦,也是为了适应生产力水平低的事实。

周朝普天之下150万平方公里这么辽阔的面积都是王土,但是王管不过来这些个王土,要是不靠分封制管理,单枪匹马一个人去干俩月就得累死。结果王决定只管“中国”,就是首都周围的那些地方,其他土地就分封给诸侯,你们要自扫门前雪,管好自己的土地。

主流武器大棒子

不过,你还得记住土地所有权是王的,不是你的,所以你要听命令,要贡献财物,天子打仗你要派兵跟着打,这是义务。最关键的义务当然是服从命令,需要经常到镐京来给天子请安,朝觐。该你来,你不来,这个事儿就大了:一不朝,削其爵,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次第往下降,公爵降侯爵,侯爵降伯爵;二不朝,夺其地,又该你来,你还不来,一般人也没这么干的,胆儿肥的,方圆600里封地给你砍300里;三不朝,六师移之。第三次还不来,你就别混了,天子直接派兵来打你了。

周朝的制度是:天子的部队有14个师,宗周8师,成周6师。宗周就是镐京,一个师2500人,总共是20000人。洛邑6个师,一个师2500人,总数是15000人。天子一共有35000名士兵。然后大国三师,中国两师,下国一师。大国可以养三个师的部队,7500人,才养这么点儿兵。那会儿能养得起这么多兵的国家太少了。估计这7500人平时也不能脱离生产,主要任务还是种田,然后打起仗来临时凑,跟民兵差不多,挥着木头棒子就上去了。

我们中国古代的五种兵器,排第一位的叫“殳”,名字很好听,其实就是木头棒子,比棒球棍做工还差点。还有另一些美词形容它:梃。什么叫梃?木头棒子。还有杵,武王伐纣,血流漂杵,还是血河里漂木头棒子,金属就漂不起来了。一直到春秋时,军队的主要装备依然是木头棒子,一开战就是一帮老百姓拿着大木头棒子冲上去了。那个时候一说起武装力量,夸耀自己的时候,总拿兵车千乘来说事,兵车千乘就是一辆车上三个人,每辆车后面跟着72个拿木头棒子的人,外加25个后勤人员,这100人算一乘。千乘就是3000名甲士,外加97000名拿棒子的和后勤的哥们儿,当时是这么计算的。

其实打仗的时候没这么多人,这个10万是算上全国人口,能打的、不能打的全算,没钱的拿普通棒子,有钱的在棒子上钉个钉子,更有钱的镀个金,不论贵贱都来凑数,才能到10万。不能按照今天的人口来算,所以周天子3万多人的部队在当时已经很不得了,况且估计都是镀金棒子。

分封制、井田制的存在,使得每个诸侯国所拥有的人数、武装力量和木头棒子跟它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这在相当程度上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

洋人不懂中国玉

在夏商周时,咱们中国人种地就懂得用水利技术,耕地使用的农具以木、石、骨、蚌为主。青铜器是不能做农具的,因为它太珍贵,主要是用来做礼器和武器,祭祀和打仗的时候用。青铜是由铜、锡、铅三种金属按比例炼成的合金,这种合金浇铸的工艺水平要求相当高,因为这三种东西的熔点不一样。锡很容易就化了,铅、铜熔点也都不一样。这一点很不好把握,而且出土的青铜器,没有任何两件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它是做一件用一个模子,完全手工制造,不可能机器生产。不像今天外面卖的假货,全是批量制造的复制品。青铜器的颜色真正做出来的时候是非常漂亮的,应该是那种黄金般的颜色,埋在土里一生锈才变成绿色。所以在严谨的电视剧里面,那个青铜器、铜瓦,都是金黄色的。粗制滥造的电视剧里,青铜器都是绿色的或生了锈的,把生了锈的东西给国王用,国王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除了青铜之外,中国人还很喜欢陶瓷,而喜欢陶瓷的原因是因为崇拜玉。中国是世界上最崇拜玉的国家。英国马戛尔尼勋爵访华,乾隆皇帝赏赐给他玉如意。但马戛尔尼不识货,以为是几块破石头。他在日记里写道,中国皇上真吝啬,我们给皇上的礼物价值1.6万英镑,结果皇帝给我一堆破石头,就把我给打发了。由此可见,洋人不懂玉,不知道玉的价值。咱们中国人讲究君子玉不下身,小人连佩戴的资格都没有。

但是玉不是任何人都玩得起的,化土为玉,这就是瓷。所以最早的瓷器是青瓷、白瓷。好的瓷器肯定得具备这么几个品质:光如镜、薄如纸、温如玉、声如罄。光如镜就是说平滑得跟镜子似的,可以用来化妆。薄如纸就是薄得跟纸似的,跟今天的手机一个道理,越薄越贵。温如玉,玉的温度得是恒温,无论什么情况下,不管是搁雪里刨出来,还是搁冰箱里拿出来都是温的,声如罄,就是说真正像玉的瓷,你用手敲击它,能听到类似金属的声音,当当响的瓷,不是扑扑响的塑料。因为对玉的崇拜,导致国人对瓷的偏爱。

中国也是世界上用漆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史前时代就出土过用漆制造的碗。商周漆器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周朝漆工艺大量用于车的制造,车身、车篷都用漆来装饰,这个还是很厉害的。

第4节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齐桓公打造超级强国

周王室东迁之后,势力一落千丈,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不再朝觐和纳贡。到了周平王的孙子周桓王继位的时候,郑国的郑庄公不服,不去朝觐,于是周桓王带领周军及陈国、蔡国、虢国、卫国四国部队讨伐郑国,结果郑国部队力挫联军,周桓王战败,最惨的是他还被郑国大将一箭射中肩膀。小弟造反不能惩治,反而被修理了一顿,老大的威信自然一落千丈。从此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各诸侯不再把他当回事了。稍后,各路诸侯纷纷崛起,为了夺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拉开了春秋争霸的序幕。

第一个起来称霸的是齐桓公。公元前七世纪前期,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又名夷吾,这个家伙从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时候人家都是往前冲,只有他往后跑,他总是以家有老母自己又是独生子为借口,对自己的逃兵行为进行解释。就连跟朋友一起做买卖,他也老算计人家。这是一个特别务实的人,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没有什么思想包袱可以限制他。

管仲尤其反感漫无边际的高谈阔论,他在相齐的时候,有一个特别精彩的论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段话对于今天的中国很有现实意义。用我们的话讲,你得先抓物质文明,然后再抓精神文明。穷山恶水,泼妇刁民,必然是相辅相成的。相反,生活越富裕的地方,精神文明程度也就越高。齐国秉承着管仲的务实精神,加上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尽享渔盐之利,齐国很快就做大,成为诸侯各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齐桓公甚至建立起一支多达30000人的常备军,按照以前的规定,诸侯国的军队规模不能超过7500人,而周天子自己的部队规模也不过才35000人。所以可想而知,其他国家哪里是齐国的对手,但齐国要想对外扩张,也不能师出无名,所以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尊王攘夷。当时中原各国处在混战之中,觊觎中原已久的少数民族政权蛮、夷、狄、戎勾结起来,对华夏文明构成了严重威胁。史书记载当时是“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华夏文明,命悬一线!当时的华夏文明应该说是比较先进的,汉族的定居方式已经确立下来,农耕文明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我们还有自己的文字语言,这些都是蛮、夷、狄、戎所不具备的,如果这个时候华夏文明遭到灭绝,那么对于整个人类文明来说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这个时候谁能够站出来保卫华夏文明,谁就是保卫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卫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保卫了当时中原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头可断,发型不能乱

管仲高举“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齐国一下子占据了道义制高点,齐桓公出动大军先是打退了山戎对邢、卫两国的侵扰,救邢存卫,在诸侯中威望大增。其后,面对楚国南蛮的北向扩张,齐国再度出兵会合中原国家的军队共同伐楚,解除了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原地区的威胁。公元前651年,齐桓公葵丘会盟,周天子都派人来参加这个会盟,承认他的地位,使他成为春秋时期诸侯各国公认的第一个霸主,齐国也正式成为第一个称霸的国家。

后来孔圣人充满深情地讲:“管子相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我们老百姓到今天都受到管仲的恩赐,如果没有管仲的话,我们就要被少数民族、游牧民族同化了。“被发左衽”是少数民族的服饰发式特点,“被发”就是散着头发,重环垂耳;“左衽”就是他们穿的衣服是左边压右边。中原汉族人穿衣服是右边压左边,其实哪边压哪边都无所谓,但在中国古代,这个服装发型要一变,就意味着礼制的崩坏,意味着国家要灭亡,道统要灭绝。这就是头可断,发型不能乱的原因。

比如,明末满人入关之后,发了一道剃发令,让汉族人改学满族人发型,一律削发留辫子,很多人不愿意,于是就遭到清兵的镇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即使这样,江阴城为了抵制剃发令,为了留发,也抵抗了八十多天,全城被清军杀得尸横遍野。有对联为证:“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今天看来这件事有点过于荒诞,十万人同心死义,就为了这个发型。

以前的中国人一向把这个事儿看得特别重要,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轻易不能动。年纪小的时候还可以剃头,冠礼成年之后头发就不能剃了,要蓄发蓄须,直到临终。所以崇祯皇帝在煤山殉国的时候,无颜见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以发覆面,头发散开长得能拖到腰部。

如果没有管仲“尊王攘夷”、力保中原的话,当时的中原就被少数民族给同化了,发型一换,就轮不到后面这些事了。

昭王中了楚国的计

继齐桓公称霸之后,晋文公和楚庄王陆续崛起。齐桓、晋文称公,因为齐国和晋国都是侯爵国,这个公不是它的封爵,而是尊称。楚庄称王是因为楚国乃子爵国,是南蛮少数民族政权,西周中期才被天子册封的。楚国国君嫌地位低,所以干脆自称为王,跟天子平起平坐。当时的天子周昭王不高兴了,亲自去楚国讨个说法。楚国人听说天子要来,准备了一艘船迎接他,周昭王特别高兴,以为楚国人害怕了,知道自己做错了。谁想到是因为楚国蛮人嫌周人扰民,设计用胶水黏的船身,昭王一上船才开了没多久就散架了,周天子一行人全部落水葬身鱼腹。可见这个楚国的南蛮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民族。

周天子的南征失败导致整个周朝的神话破灭,王朝由盛转衰。到了春秋晚期的时候,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竞相称霸。吴越两国在长江流域,吴国的都城就是今天的苏州,越国的都城就在今天的绍兴。那个时候,江南就已经开始得到了初步的开发。陆续称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在历史上被统称为春秋五霸,个个是牛人。

三家分晋与田氏代齐

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前403年,即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周威烈王册封晋国大夫韩虔、赵籍、魏斯为韩侯、赵侯、魏侯,俗称三家分晋。无独有偶,齐国的大夫田氏,与此同时也废掉了姜氏,取而代之成为诸侯,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使得中原地区逐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从这一变局中可以看出,这其中分封制起到了很大作用。周王朝实施分封制的方法是:天子把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分封给大夫,大夫分封给卿,卿分封给士,它的每一层都是往下分封的。所以天子后来能够被诸侯架空,诸侯就能够被自己国内的大夫给架空。因为这是由它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基本上,上一级只管都城周围,底下全给分封出去,随着地方势力的逐渐庞大,就等于中央集权走向衰落。所以以晋国为例,晋国当时有六家大夫具有相当的权力,除了韩、赵、魏三家外,还有智氏、中行氏和范氏,中行氏和范氏很快就覆灭了,韩、赵、魏联合起来又把智氏给灭了,并且最后这三家索性把晋国的国君给废了,自己做了诸侯。周天子一看,好家伙,太无法无天了,不过我也没办法,被迫承认册封这三家为诸侯吧,晋国于是一分为三,韩国、赵国、魏国横空出世。

小时候拿板儿砖砸缸的司马光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周封三晋这个窝囊事儿让天子之职彻底崩坏,礼制是国家赖以存续的纲纪,三晋居然威胁周天子封他们为诸侯,周天子还不得不承认,这纲纪大乱,就标示着周朝末日已经临近。

七个爷们儿欲争霸

齐国原来的国君应该姓姜,例如齐桓公,名字叫姜小白,那会儿起名还不太讲究。结果大夫田氏强大起来把姜氏废掉之后,自己当了诸侯,齐国改姓田了。所以三家分晋,加上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这个战国七雄一开始还不只是七个国家,当时一共20多个国家都觊觎霸主地位,历经战火洗礼,这前20强大浪淘沙般一番海选PK之后,基本上就剩下燕、齐、楚、秦、赵、魏、韩,七位选手继续死磕。从春秋五霸升级衍化到战国七雄,可以看出春秋的时候,中原的主要矛盾是南北矛盾,体现在晋楚两国的争霸当中,晋在北边,楚在南边,一直是南北对峙。到了战国的时候,主要矛盾就是东西矛盾了,具体表现就是秦国跟关东六国的矛盾。因为关东六国位居崤山函谷关以东,对秦国形成一定威胁。尤其到了战国末期,秦想统一六国,进一步激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第5节 学习、同化两不误

皇帝开始追时髦

春秋战国时期,神州大地除了华夏民族之外,四方还有匈奴、戎、越等剽悍的少数民族政权。有道是不打不相识,打架也算是一种主动的交流方式,总比谁都不理谁强,夫妻天天吵架没准还越吵越恩爱呢。于是,通过频繁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历史上迎来了第一次民族融合的高潮。

先秦时代的中国人是这么认为的:“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狄进于中国则中国之”。你是天子册封的诸侯,你用夷礼,学习少数民族,大家就把你看成是蛮夷,比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就被看成蛮夷之人。但从客观上来说,以前汉人的服装是最笨拙的,宽袍大袖,那个大袖子能钻进一个人去,穿上那衣服一上街,勤劳的清洁工都得下岗。上衣下裳,成年男女也是穿开裆裤的。裤,胫衣也,护腿的,相当于长筒袜。这种服装设计既不便于生产,也不便于战斗。人家少数民族窄衣小袖,死裆裤,生产能力和战斗力都是中原人所不能及的。

最后汉族人还是把自己的传统服装给放弃了,从唐朝开始,皇帝的服饰已不再是汉代皇帝冕服的样式,皇帝上朝已经不再头戴沉重的冕冠,而是改戴乌纱,领子也变成了圆领,腰部系一条腰带,袖口也由宽变窄,相当时尚。

顽强的民族

除了穿着之外,饮食方面,中原人的口味也一直在向少数民族方向调整,就像大盘鸡、拉条子这些新疆维吾尔族美食,如今已成为某些人的最爱一样。在行为方式方面,以前中原地区的人们进门以后,习惯席地而坐。后来中原人采用了西北少数民族那种高桌大椅。由此可见,中原人民其实一直在向少数民族学习,但当时的汉族人认为,中原文明才是正统,谁要是学习少数民族,就把谁当做蛮夷对待,而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文明,就把它当成中国的一部分来对待。

这也就是说,当时的中原人看待这种民族融合现象,主要看重的是文化认同,而不是血缘关系。在中国古代,朝鲜、日本和越南,从来不被当成外国看待,因为那时候它们跟中国完全一样,用汉字,遵汉礼。但欧洲国家对待民族融合现象的看法,就和我们不一样。他们看重血缘,而不是看重文化认同,比如一个中国人在德国住一辈子,德语说得比德国人还流利,你都休想加入德国国籍,除非在1750年时,你的祖先是德国人,这样的话,你一句德语不会说,都可以入籍德国。

中国历史上汉族政权不止一次被少数民族政权侵扰甚至终结。但每一次都是少数民族政权最后被我们同化,所以我们这个民族非常顽强,五千年没有灭绝。快马弯刀打仗容易,但征服人心十分困难。

第6节 改革缘于形势变

大家一起干私活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得到推广,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发展,荒地开垦的数量前所未有地增多,这与井田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冲突。井田制规定土地是国有土地,耕种的土地是分封来的。而且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分封的土地尚且耕种不过来,更无暇顾及其他荒地。但随着铁器牛耕的普及,人们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干完分内的这块土地之外,看着其他富饶的荒地,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不种白不种,种了不白种。这些荒地可不是天子分封的,不归国家所有,我自己种了就是我自己的地,还不用缴税。于是乎,大伙儿挥起锄头,多快好省地干起私活来。

这样一来,私田开垦越来越多,国家分封的土地就逐渐荒芜了,结果大家都这么干就影响到了国家的收入。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国家一想既然大家都这么干,索性无论公田、私田,一概按照规定缴税。这等于变相地承认了土地的私有状态。

土地所有制就这样由国有制向私有制进行了转变。同时为了适应这种转变,各国纷纷变法,如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然后到了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吴起在楚国,商鞅在秦国,三家相继变法,新的制度确立。但是,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和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均告失败,尤其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失败得最惨。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一死,当时的守旧派贵族们就要干掉吴起。最后逼得吴起趴在楚悼王的尸体上,以尸体做掩护,威胁贵族们,谁要是刺杀他的话,就必然会犯下冒犯王尸的大忌。但这帮贵族太恨吴起了,以至于视威胁为无物,不由分说就把吴起给射死了,楚悼王的尸体也被射成了刺猬。这对于楚国而言,失去了一次走向强大的机会。

秦国在变法中崛起

三个改革家里唯一成功的是商鞅,正是他的改革措施,最终促使秦国走向了强盛。有个成语叫徙木立信,说的就是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当时商鞅为了让百姓信服并听从自己的新法,在城南门立了一根木头,贴告示说谁把木头扛到北门就赏五十金。还真有人出来扛了,轻轻松松就拿到了五十金。商鞅并不是拿五十金来教导人们天上可以掉馅饼,而是为了建立自己在百姓心中的信誉。于是在秦孝公时,商鞅的变法顺利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令民为什伍,实行连坐法。把老百姓给组织了起来。十家一什,五家一伍,一家犯罪,五家十家都受到牵连,这就叫做连坐。比如隔壁家的小三吸毒,你知情不报,被发现后一样办了你,可见当时对老百姓控制得有多严厉。

第二,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中国古代人分四等,士农工商,商居四民之末。当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关键原因还是生产力水平太低了。有道是“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农者,天下之大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像今天,中国多少夫不耕,多少女不织,也不会有人受饥受寒,当时可没有袁隆平这些人,如果老百姓弃农经商的话,国家就完了。所以一开始搞重农抑商,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相适应的,政策上必须得重农。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的商品主要是奢侈品,与百姓的生活无关,要来也没用,搜罗一打翡翠玛瑙都不一定能换几串麻辣烫。直到中唐以后,民生用品才逐渐多了起来。但再往后,比如到了清朝,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仍采取重农抑商政策,那就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第三,奖励军功,按功受爵。高官授爵在此之前是世袭世禄制,生下来就有俸禄。从商鞅变法开始改变了这种情况,奖励军功,按功受爵。秦国把爵分了二十等,其中最高的彻侯是第二十级。从第一级到第八级是民爵,这一级别的晋升就靠战场上立功。砍敌人脑袋一个,爵位上升一级,所以敌人的脑袋叫首级。秦国的这种激励制度,使得秦军在战场上非常骁勇,割头不倦,被人称做虎狼之师就是这个原因。

第四,燔诗书而明法令。这就是后来的焚书坑儒,可见商鞅是典型的法家代表,强调法制,要求大家服从命令听指挥。

第五,统一度量衡。度是长度,量是容积,衡是重量。度量衡不一样的话,会给各地的交流带来很多麻烦。比如美国人开车去加拿大绝对会超速的,因为美国是用英制单位,汽车里程表上显示的是英里,1英里约等于1.6公里。如果加拿大的交通指示牌上显示限速80公里/小时,美国人一踩油门,准超速!再比如,咱大陆1斤等于500克,台湾是600克。如果台湾游客来大陆买水果,就会觉得短斤少两。

第六,废分封,行县制。以前的分封制留下太多隐患,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造成天子与诸侯的脱节。商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全国设31县,由国君委任县令。后来县上又设郡,郡守和县令都由国家来任命,这从根本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第七,为田开阡陌封疆,废井田。商鞅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改变了之前大家心照不宣、国家变相默认的土地私有状态。

商鞅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秦国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使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

第7节 百家争鸣,科技发展

无为才能无不为

  如果觉得这个历史挺靠谱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袁腾飞小说全集这个历史挺靠谱战争就是这么回事儿:袁腾飞讲战争史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2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3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4两宋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