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酒徒作品乱世宏图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按照民间说法,天子为龙,诸侯为蛟,无论郑子明是其中哪一种,他对鲸鱼的态度,好像都理所当然。

顺着这个思路想来,郑子明屠杀鲸鱼卖钱的举动,在老长史范正的眼里,就忽然变得没那么可怕了。更何况,他老人家心里还早就知道一个事实,郑子明乃是前朝皇家血脉,真正的“凤子龙孙”。龙的孙子宰鲲鹏的儿子给长辈报仇,谁人敢说不是天经地义?

正哭笑不得地想着,耳畔却又传来了郑子明自己的声音,“顺子,别胡说!文正公,您老也被跟他一般见识。他那张嘴巴,向来就没说过什么正经话。我盯上了海里的鲸鱼,一方面是为了为咱们沧州开辟财源。毕竟传说必当得了真,而沧州地处汉辽边境,稍有不慎,咱们机要腹背受敌,没有充足的钱粮怎么可能自保?另外一方面,则是想试试有没希望,打造一支水师出来。假若侥幸成功,则沿海各地,咱们可以任意纵横,无论谁也阻挡不住!”

注1:云台二十八宿,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命人在云台阁,给追随其父亲刘秀的一众功臣画的肖像。为显示公平,特地扣除了皇亲国戚。所以最后只画了铫期,马武、邓禹等二十八人。后世将其与天上星座对应,演绎而成云台二十八宿。

第七章 国难(五)

有道是,一个人的视野,往往决定了他这辈子前途的远近。

郑子明在权谋方面不及范正,在韬略方面不及潘美,然而在视野高度方面,却是当世数一数二。早在图谋横海军节度使之位的时候,他就已经将目光放到了海面上。如今既然慢慢在沧州站稳了脚跟,肯定要排除任何阻力,去打造完全听命于自己的水上雄师。

而水师的训练,完全不同于陆军。骑在马背上舞刀如风的壮汉,双脚踏上甲板之后却连站都站不稳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果把在李家寨练兵那套方案照搬到海面上,恐怕耗费十年苦功,也无法取得任何成果。所以,郑子明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先从海上捕捞着手,在努力让弟兄们适应乘船的同时,以海上的收获自给自足。

至于鲲鹏与鬼神之说,他从来就没在乎过,也顾不上去在乎。如果这世上真的有鬼神,就不会连续五十多年,越卑鄙无耻者活得越是滋润,而正直善良者个个死无全尸!

如果他担心鬼神的刁难,当初在沧州就不该大开杀戒,将地方上的土豪劣绅犁庭扫穴。就不该摆明了车马,对“士”这个字重新定义,令天下半数读书人把自己当作寇仇。

他那怪异的身份和经历,已经注定了他不可能重复前人走过的任何道路。只能在前人的经验和阅历之外另辟蹊径。成,则一飞冲霄。败,则万劫不复,在此之间,没有任何第三种结局可选。

“若,若是真的能从水面上纵横来去,我,我沧州军,我沧州军岂,岂不是,岂不是生出了翅膀?从辽东到江南,处处都可以落脚,处处,处处都可以登岸,登岸发起攻击!”被郑子明身上突然爆发出来的强大气势所夺,老长史范正瞬间忘记了自己先前的所有顾虑,直起腰,结结巴巴地说道。

“若是战船能逆黄河而上,借刘承佑三个胆子,他也不敢再跟咱们为难!”潘美的思路,却远比老范正活跃,刹那之间,便做到了举一反三。

郑子明自己,因为预先已经在谋划构建水师方面下了许多功夫,此刻思路反倒相对保守。笑了笑,缓缓回应道:“咱们现在能买到的,只有渔船和沙船。前者太小,进了内河也没多大战斗力。后者只能贴着海岸缓缓航行,无论是内河,还是远海,都无法适应!”

“那就造,造大船。造那种可以直接航行到倭国的大海船!”潘美最无法忍受的,就是空有良策,却被现实条件所限,握紧了双拳,低声叫嚷。“你不是要卖鲸鱼骨头去汴梁么,咱们现在就,现在就派人出海继续猎杀鲸鱼。用卖鲸鱼骨头和鲸肉,鲸油的钱去江南礼聘会造大船的师父。实在不行,就派人去绑了他们过来!”

“造船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没三年五载,看不到大船出海!”郑子明笑了笑,将目前和即将所面临的困难坦言相告,“此外,操帆,掌舵,和领航的师傅,都得从头培养。没个三年五载,一样见不到结果!”

在年青的潘美眼里,却根本就没翻不过的高山,挥了挥手臂,笑着回应:“十年磨剑,总好过坐困愁城!”

“吴越国擅长造船,其所造大舟可直抵百济。而其国相胡公克开今年刚刚告老,如今朝堂上全是一群鼠目寸光之辈。如果咱们这个时候派遣信使前去,上下打点。无论是想买大船,还是想把一整座船坞连同工匠搬过来,都不无可能!”忽然看到了一条金光大道,老长史范正心里,也彻底忘记了鲸鱼到底是谁的子孙问题,凭着多年的从政经验,给出了一个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注1)

潘美闻听,立刻兴奋的两只眼睛都开始放光,挥了下胳膊,低声催促,“那就尽快,派人坐了沙船,载着金银细软,直接从海面上过去。免得去得晚了,吴越国已经被南唐所灭。那种巴掌大的小国,向来是朝不保夕!”

“那倒不至于。”范正看了他一眼,轻轻摇头,“吴越国立国比南唐还早,其君臣虽然缺乏进取之心,应付南唐的逼迫却绰绰有余。更何况,南唐最近与南楚正打得不可开交。根本腾不出手来再图谋沿海十三州。”

“哦……”潘美有些过于急切的心情,终于慢慢平复。拱起手,向老长史微微俯身,“文长公视野之阔,晚辈望尘莫及。”

“活得久了,平素听到的东西多了一些而已。”范正笑了笑,带着几分得意摆手。“仲询不必过谦,用不了三年,你就会让老夫望尘莫及。”

在潘美、陶大春、李顺、郭信等勤学好问的后生晚辈面前,他平素所承受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好在眼下这群少年们,阅历和经验都尚显单薄,目光通常也都局限在沧州一隅。所以他这个睿智长者的架子暂时还能支撑得下去。不至于动不动就在一群孙儿辈的少年们面前出乖露丑。

然而,还没等他过足前辈高人的瘾,不知道什么时候偷偷溜回来的李顺儿,忽然又大声插嘴:“虽然像您老所说,吴越国近期的确没有亡国之忧,可咱们也没有太多时间耽误!幽州军春天时吃了那么大的亏,不可能不想着把面子找回去。皇上和符家,也都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咱们招兵买马!”

“边上去!哪都有你一嘴!”范正立刻皱起眉头,低声呵斥。对李顺儿这个出身寒微,说话做事毫无长幼尊卑,却偏偏甚受郑子明信任的“奸佞”,打心眼儿里头厌恶。

然而,厌恶归厌恶,他却无法不承认,对方的话很有道理。因此一声呵斥过后,又主动把嗓音放低,缓缓说道:“物以稀为贵。吴越与契丹已经断绝往来多年,塞外的皮毛,药材和战马,在江南都能卖上好价钱。此去江南,应该以皮货、药材、牛羊和战马为主,回来时捎带上一船茶叶或者丝绸,开销也许能省下一半儿!”

“皮货和药材仓库里都不缺,牛羊和战马,只能想办法去北边去重金收购!如果数量不大,半个月之内也能凑出一批来!”郑子明接过话头,低声回应。

范正迅速将身体转向他,低声补充,“参军周义夫曾经追随大人的义兄往来江南多年,由他带一支商队重操旧业,想必能不负大人所托。此外……”

略作斟酌,他再度轻轻朝郑子明躬身施礼,“老夫之族侄范含,粗通文墨,性喜交游。敢请大人委其为副,与周参军一道前往杭州。”

注1:吴越、南唐、南楚,都是五代时江南的割据势力。南楚先被南唐所灭,但随后南唐兵马被楚将刘言驱逐。自此楚地战乱不断,直到962年被宋军尽数剪灭。南唐在975年在宋与吴越的夹击下亡国。两年半之后,吴越主动归附,并入宋国版图。

第七章 国难(六)

“文长公不必客气!”郑子明喜出望外,赶紧伸出双手,托住了老长史的胳膊,“令侄肯来沧州出仕,实乃郑某之幸。”

数个月前他对当地地方豪强大开杀戒,让刺史衙门彻底摆脱了士绅们的擎肘,政令不打任何折扣便可以直接下达到十里八乡。无论是执行效率,还是执行的准确性,都以往提升了三倍不止。

然而,这样做的负面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全天下的大半数读书人,都将沧州当成了龙潭虎穴,宁可蹲在家里虚耗光阴,也不敢前来一展所长。导致刺史衙门和防御使衙门里头,许多岗位到现在还空着。从潘美、周信、陶大春到下面的参军、都头,凡是识字者,几乎个个都身兼数职。

所以,范正肯让他的侄儿肯出来做事,郑子明当然要虚位以待。哪怕此子是个纸上谈兵的赵括,好歹也能帮忙整理一下公文,核对一下账目。比把潘美、陶大春等人活活累死强!

“刺史衙门里的司库参军,一直由末将兼任。而末将早已分身乏术,不如直接就交给范公子!”潘美在旁边灵机一动,也迅速向老长史的族人伸出了橄榄枝。

在他看来,老长史范正突然推荐自家侄儿出仕沧州的举动,可不仅仅是为亲人谋个差事这么简单。此举同时还意味着,沧州军已经对当世的一些,产生了足够的吸引力。换句话说,郑子明本人和沧州军的前程,已经开始被一些传统世家看好,他们起了向沧州军下注的心思,所以才特地雪中送炭,以图将来收到丰厚的回报。

“末将的司田参军差事,也可以交卸出来,由范长史的侄儿接任!”明知道自己不受老家伙的待见,李顺儿却不甘落后,也凑上前大声表态。

“末将的司户参军职务,早就干不动了。请大人务必派人接手!”

“末将的考功参军……”

“都别胡闹,末将的字写得像蜘蛛爬的一样,这记室参军之职……”

一时间,先前插不上嘴的陶大春、陶勇、周信等人,都蜂拥而上,主动要求退位让贤。

对大家伙来说,练兵和打仗,才是最要紧的事情。做这些天天跟笔墨纸砚为伴的文职,简直就是浪费生命。

“都退后,谁再敢撂挑子,就干脆把军中职务也都一并交出来,滚回家去陪着老婆抱孩子!”郑子明被众人突然爆发出来的“热情”,弄得哭笑不得,抬腿向四下虚踢了几脚,大声威胁。

这下,众人又全都老实了。苦着脸后退数步,互相之间呲牙咧嘴。

郑子明冲着他们又狠狠瞪了两眼,将面孔再度转向老长史范正,笑着补充,“文长公家中若是还有合适的子侄或者弟子晚辈,不妨多推荐几个。咱们沧州空缺实在太多,您老举贤无须避亲!”

“大人有托,老夫自当竭尽全力!”不知道是感动于大家伙的热情,还是因为替家族下注的举动被识破而心虚,老长史范正红着脸,额头上挂着虚汗,郑重答应。

郑子明冲着他微笑点头,随即,又迅速将面孔转向潘美、陶大春、李顺儿等,大声重申,“还有你们,如果家中有亲朋故旧,同学晚辈,愿意来沧州做事,也都举贤无须避亲!谁先推荐来合适的人才,谁所兼任的职务,就可以先交卸一部分出去。若是一个人才也找不到,那就继续自己顶着,累死也别喊冤!”

“是——”遇到如此不讲理的上司,众人无可奈何,只能咧着嘴巴领命。

“难得今天人齐,最近咱们需要做的事情,郑某在这里跟大家梳理一下!”趁着大家伙都在兴头上,郑子明稍作斟酌,拔出腰间横刀,以地为纸,在上面迅速勾画。

他并不是个听不得反对意见的刚愎之辈,但今天老长史范正的表现,却让他忽然意识到,身边这些同伴,视野和认知,都跟自己有许多差异。毕竟,没有任何人,像自己一样,经历过那么多大起大落。也没有任何人,跟自己一样总是在稀奇古怪的梦中惊醒。

所以,接下来沧州军要做的事情,他必须跟大伙提前交个底儿。以免因为大家伙儿跟自己的认知不同,在执行过程中走了样,或者执行起来磕磕绊绊。此外,众人既然把前程和身家性命都交到了他手上,郑子明就认为自己有必要带领大伙去追寻最好的结果,而不是继续走一步看一步,最后稀里糊涂变成了一堆历史的尘埃。

“请刺史大人示下!”老长史范正和潘美等人,知道郑子明接下来的话必然关系到整个沧州军的发展大计,赶紧让侍卫们在周围拉了个警戒圈子,然后低声催促。

“嗯!”郑子明在勾勾划划中,理清了自己的思路。点点头,笑着说道,“首先,秋粮入库必须保证。无论河对岸的幽州军如何动作,咱们都尽量保证秋收不被干扰,让百姓能够颗粒归仓。”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论是野战,还是守城,充足的粮食储备,都是取胜的关键。对于这一点,众人毫无疑义,纷纷郑重点头。

“其次”郑子明朝众人脸上扫了一眼,继续低声补充,“练兵扩军之事情,必须抓紧。今年雪落之前,战兵必须扩充到一万人以上。如有可能,骑兵队伍也要拉起来,人数不低于两个指挥。无论契丹人和朝廷如何动作,咱们自己该做的事情,都不能耽搁。”

“那是自然,总不能听了剌剌蠱叫,就不种地!”

“咱们做咱们的,朝廷做朝廷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打铁还得自身硬……”

众人七嘴八舌,对郑子明的第二条规划,争先恐后表示赞同。

沧州土地平整肥沃,物产甚丰。靠海地区还能通过煮制和发售私盐获取大把红利。将来又很可能将鲸骨制品和鲸肉,鲸油卖遍整个中原。如果没有足够的武力自保,就等同于一个幼儿抱着金块在大街上晃悠,早晚都逃不过恶人的黑手。

然而,郑子明接下来的话,却将所有人都听了个满头雾水,“第三,练兵和打仗,需要充足的钱粮。粮食咱们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但光凭着盐税和市易厘金,却未必能供得起上万兵马的花销。所以,郑某打算立刻着手组建一支商队,沿着海面贩运南北货物。在大船没买到之前,哪怕先用沙船和渔船凑合,也必须提前一步,将通往辽东和江南的航路都摸索清楚!”

第七章 国难(七)

这年头,官府出面组建商队,算不得什么新鲜事情。许多诸侯及其所在的家族都公开组建或者暗中支持商队,带着货物往来南北。一方面替他们赚取丰厚的钱财,另一方面,则替他们刺探对手或者同僚的军情。

郑子明的结义大哥柴荣,在郭威帐下以前所从事的就是类似差遣。郑子明的未来岳父常思,也曾经假手家族的商队施行反间计,将辽国幽州军的前任主帅赵延寿全家给送上了西天。作为常思的未来女婿和柴荣的义弟,郑子明自己也打算照着葫芦画瓢,一点都不足为怪。

然而,以前的商队走的都是陆地,从海面上驾船远距离输送货物,却闻所未闻。且不说海面上风高浪急,一不小心,就得连货物带船都喂了龙王爷。单单是沙船和渔船在沿途靠港补给,就是个巨大的麻烦。

能不能找到港口,港口允许不允许停靠,停靠后船队会不会被扣留,都属于未知。花多高的价格才能补给,进出港需要交纳多少费用,也全都由港口的拥有者说得算。船队沿途每多停靠一次,就多一次血本无归的风险。(注1)

“南,南方还好说。官港和私港众多,只要找对了人,花钱便可以疏通!但是北方……”错愕良久之后,老长史范正,才硬着头皮,低声提醒。“契丹人恐怕连大船都没见过,更不可能修筑港口。幽州韩匡嗣兄弟视我沧州为眼中钉,也不可能允许沧州的船队在他的后院停泊。”

“所以我才说要自己探索航路!”郑子明在心里早就谋划好了预案,接过老长史的话头,笑着补充。“绕过幽州,直接去跟辽东的契丹人打交道。契丹人越是对大海一无所知,咱们才越有机会在其岸边找到合适的港口。而契丹名为一国,各部族头领们,权力地位却远远超过中原诸侯。商队以做生意为名,打点辽东的各家部族,深结厚纳,想必那些头领和族老们,也不会将送到手边儿的发财机会拒之门外!”

“如此,如此倒可以冒险一试!”老长史范正虽然未曾去过辽国,这几年却通过与朋友之间的书信往来,对辽国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其国内组织结构,恰如郑子明所说的那样松散。

辽国的历任皇帝,与其说是一国之君,倒不如说是所有部落的共主。只是在对外劫掠时,有统一号令群雄之权。平素则只能控制上、东、南三京及三京周围很小的一部分区域,其余大面积国土,则任由各部自行其事。(注2)

“单单从舆图上看,辽东沿岸的确有很多地方应该可以找到天生的良港。然而将货物送上岸容易,若是想将货物送到上京和东京出售,恐怕比在中原去上京艰难十倍。不说别的,光是沿途来去如风的马贼,就足以让咱们人财两空!”潘美的着眼点,与老长史范正完全不同。很快,就从另外一个角度对郑子明的设想提出了质疑。

“船舶载重,远远高于马车。所以我打算从军中调集一批好手充当刀客,与货物随行。”郑子明想都没想,就直接给出了解决方案。

“你,你莫非……你真是胆大包天!”潘美愣了愣,随即如梦初醒。两只秀气的丹凤眼瞬间瞪了个滚圆,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在半途中戛然而止。

“子明莫非打算……”老长史范正也恍然大悟,同样把试探的话说了一半儿,又果断地吞回了肚子。

他和潘美都是当世少有的聪明人,只要稍微花些心思,就可以将郑子明的真实打算,猜个清清楚楚。

从海上输送货物是虚,至少,在往辽东输送货物这一块,完全就是个幌子。郑子明真正的意图,肯定放在了为商队充当护卫的刀客队伍上!那支队伍的成员,肯定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并且在作战时无惧个人生死!

当商队熟悉了辽东各地的道路之后,刀客们的目标,必然是营州。前朝亡国之君石重贵被圈禁在那里,刘汉国的皇帝和诸侯们,都巴不得此人早死早托生。然而,此人却是郑子明的生父,他在世上剩下的唯一血脉至亲。

想把石重贵活着从辽东救出来,难比登天。即便侥幸成功,此人的回归,对于沧州军来说,也绝非一件幸事。相反,沧州军有可能因此成为众矢之的,每个诸侯,都欲除之而后快。

“有百害而无一利!”“得不偿失!”“先皇若归,汝将置之何地?”刹那间,无数质问之语,都在潘美和范正二人嗓子眼儿打转,然而最终,他们两个却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能以目互视,无奈地摇头。

这世上,任何人都可以不管石重贵的死活,唯独郑子明不能。此时沧州军实力单弱,无论小皇帝刘承佑还是其余诸侯,都故意将石重贵跟郑子明之间的关系忽略,以免他依仗前朝皇子的身份,蛊惑人心。然而当哪天沧州军一飞冲霄,若是石重贵依旧被囚在辽东,恐怕“弃生父于绝地而不顾”,就会成为所有敌人攻击郑子明的借口,任他怎么解释,都难以洗脱“不孝”的罪名。

“此事必须去做,不用再探讨,还请各位,竭尽全力相助!”能感觉到两个臂膀心里的纠结,郑子明将刀插到地面上,缓缓站直了身体。“但是郑某可以承诺,没有绝对把握,绝对不会去尝试最后一步。”

“属下遵命!”既然郑子明把话都说到了如此份上,范正和潘美等人便不再试图劝阻,纷纷站直了身体拱手。

从李家寨练兵之时起,郑子明给自己和身边人定下的规矩便是,无论任何事情在执行前,都可以各抒己见。但是决定执行之后,无论当初大家伙儿的态度是赞成还是反对,都必须全力以赴。因此,回到了府衙之后,很快,他所提出来的三个任务,就被细分、详化,变成一条条军令和政令,以最快速度推行了下去。

在沧州军的保护和警戒下,土地上的庄稼,被收割,装车,晒干,归仓;大批从北方逃回来的男丁和不愿意从事耕种的游民,被征募入了军营,在潘美、陶大春、李顺等人的监督下,开始了艰苦训练;从海里捞上来的珊瑚、砗磲、玳瑁,还有原本被当作神蜕的鲸鱼骨头,则在城里的小作坊中,变成了高雅华贵的珠宝和摆设,然后以最快速度装上马车、大船,朝着杭州和汴梁城迤逦而去。

海上贸易刚刚开始探索,一时半会儿见不到成果。陆地上去打通汴梁官场的行动,却是立竿见影。诸位皇亲国戚们收到了来自沧州的“礼敬”之后,个个眉开眼笑,对沧州刺史郑某人的好感与日俱增。

如此明目张胆的公开行贿,当然瞒不过有司的眼睛。没几天,相关密报,就摆上顾命大臣史弘肇的案头。

“这个混账东西,比他老子当年还要混账十倍。早知道这样,当初老夫就不该心软,答应常思保他一命!”老将军史弘肇又是生气,又是感觉好笑,拍着桌案,大声数落。

“也好,有太后的几个兄弟替他说好话,陛下就无法将他不肯奉诏的事情,迁怒到别人头上!”中书舍人路汶是史弘肇的心腹,凑上前朝着密报上瞅了两眼,笑着开解。

“黄口小儿,他即便迁怒又能怎样?”史弘肇闻听,立刻冷笑着撇嘴。对小皇帝刘承佑的反应不屑一顾。

“总比天天想方设法给大人添堵好!”路汶摇摇头,非常谨慎地提醒。“陛下年龄渐长,枢密切莫继续把他当成无赖顽童看待。古语云,天子一怒,血流漂杵!”

“行了,行了,我在朝堂上,尽量多给他留点儿情面便是!”明知道路汶的话是出于一番好心,史弘肇依旧觉得烦躁异常,用力挥了下手,大声回应。“前提是,他别自己出乖露丑,总是闹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话!”

“这……大人所言甚是!”路汶愣了愣,苦笑着拱手。

事实正如史弘肇所说,刘承佑绝非有道明君。可再昏庸糊涂的皇帝,也是皇帝。岂能长时间忍受朝政尽数被权臣所把持?

正准备硬着头皮再劝几句,耳畔却已经传来了史弘肇的吩咐,“行了,你别说了,老夫自己心里有数。赶紧替老夫把明日早朝时需要走一次过场的事情,都给整理出来。等廷议上通过了,也好当场拿给陛下用印!”

“是!”路汶不敢怠慢,立刻拱手领命。然而身子才转过了一小半儿,却又忽然回过头,用极低的声音提醒道:“枢密大人,下官最近听闻,听闻……”

“有话就大声说,别像个娘们一般!”史弘肇又用力挥了下手,仿佛自己身边飞着无数只苍蝇。

“下官听闻,最近禁军当中,人事变动颇为频繁。”路汶咬了咬牙,声音依旧低得像蚊子哼哼。

“禁军的将领任免,都在皇上和姓聂的职权范围之内,老夫不好横加干涉!”史弘肇将他的话听了个清清楚楚,却不认为有什么要紧,“且随便他们折腾去,想对付老夫麾下的龙武军,禁军还差得远!”

“明枪易躲……”路汶被说得一阵气结,强打精神继续补充。

“老夫不进内宫,他们难道还敢当街行刺不成?”史弘肇依旧拿他的提醒不当回事,耸耸肩,冷笑着回应。“好了,无论如何,老夫都感谢你的美意。但是,除非陛下不打算要江山了。否则,他即便再急着亲政,也不会蠢到光天化日之下跟老夫束甲相攻的地步。更何况,郭家雀儿此刻还领着大军坐镇邺都!”

注1:唐代时,已经有海贸往来日本和新罗。但海上贸易都被南方地区把持,北方沿海地区很少染指。此外,海上运货也多发生在国与国之间,中国自己南北方则货物运输,则主要依靠运河与陆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元末,南方粮食北运的通道被红巾军切断,才有张士诚用海船从杭州往塘沽运送稻米。

注2:辽国从立国起,各代皇帝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像中原一样的朝廷。但直到澶渊之盟前后,其政治架构都未能完全摆脱原始的部落联盟状态。只有在燕云十六州,才继承了完整的地方官府。

第七章 国难(八)

“护圣右军都指挥使赵弘殷,前日被陛下派出去巡视皇庄……”连续两次提醒都没得到史弘肇的重视,中书舍人路汶心中好生沮丧,沉吟了片刻,再度点出了第三处异常。

护圣军是禁军的正式番号,护圣右军都指挥使赵宏殷平素与史弘肇、郭威等人多有往来。其子赵匡胤,与郭威的养子柴荣,还曾经义结金兰。在右卫大将军聂文进肆意朝左右护圣军内安插亲信之时,右军都指挥使赵宏殷却被调离了汴梁,这两件事,怎么看都不像是巧合。

回答他的,是一阵窸窸窣窣的纸张翻动声。中书舍人路汶抬眼看去,只见史弘肇已经开始聚精会神地批阅公文,压根儿没认真听自己刚才说了些什么。

一股无力的感觉,顿时涌遍了中书舍人路汶的全身。苦笑着给史弘肇又行了个礼,他默默地退了出去。默默地回到了厢房中自己的座位上,去应付自己份内的那些职责。

“也许是我自己杞人忧天了!”一边迅速地整理明天上朝所需要的内容,他一边继续摇头苦笑。从枢密使府到皇宫前部专供召开朝会宣政殿,不过才一千多步距离。而枢密使府侧面,就驻扎了一个指挥的龙武军。即便真的有事,凭着史枢密的身手以及身边护卫的本领,应该能坚持到府内的龙武军抵达。只要双方能够顺利汇合,周围即便有千军万马杀到,也休想再挡住史枢密的去路。

如是想着,慢慢地,他的心思也终于安定了下来。很快,就把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头的公务上。

当落日的余辉洒满了窗子,所有明天需要在朝会上处理的公文,终于整理完毕,及时送到了史弘肇的案头。史弘肇自己,也终于结束了一天的操劳,伸了个拦腰,准备回后宅跟家人一起用饭。

见中书舍人路汶脸上依旧带着几分焦虑,老将军笑了笑,摇着头道:“行了,老夫知道你是怕有人不怀好意。明天朝会之后,老夫再调一个厢的龙武军,到城内驻扎便是!放心,老夫独领一军作战的时候,聂文进那厮还穿开裆裤呢。他若是真敢轻举妄动,老夫一个厢的兵马,足以灭掉所有护圣军。”

“这,属下希望自己是杞人忧天!”路汶脸色微微发红,拱着手回应。

“陛下虽然年少无知,却不是个疯子,应该知道轻重。”史弘肇看了看他,像是在强调一个事实,又像是再给自己打气,“老夫没有做司马昭之心,可若是陛下真的疯了,老夫也不吝让他做个曹髦!”(注2)

麾下的龙武军战斗力天下无双,只要自己一声令下,半个时辰之内,就能打垮任何对手,控制整个汴梁。生死之交郭威手握重兵坐镇邺都,如果京畿有事,也可以星夜杀回来将李业、聂文进、后赞等鼠辈挫骨扬灰。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史弘肇相信只要小皇帝没彻底疯掉,就绝对不敢轻举妄动。

当然,该做的防备,他也不会忽略。比如最近每次出府去上朝,他身边至少都有一个都的甲士护送。每次朝会结束,他也不再接受任何人的宴请,直接跳上战马打道回府。自从一个多月前郭威走了那时起,他甚至连内宫都不再去了,任由小皇帝刘承佑在里边为所欲为。以免自己真的一时疏忽,步了汉朝大将军何进的后尘。(注1)

为了表示自己从谏如流,第二天去上朝之时,史弘肇特地将贴身护卫增加到了两个都。朝服之内,也套了一件来自青羌的猴子甲,十步之外,可以挡得住任何弩箭的偷袭。

如此庞大的队伍直奔皇宫,当然无法不引起外人的关注。才经过出府之后的第一个十字路口,开封府尹刘铢,就顶着满头大汗迎了上来。远远地将双手并拢到胸前,以武将之礼高声问候,也不管史弘肇能否听得见,“昔日帐下小卒刘铢,拜见指挥使大人!敢问大人,如此兴师动众,到底所为何事?”

“当然是去上朝!刘府尊,难道我家大人带多少护卫随行,还需要提前向你报备么?”史弘肇的亲卫都指挥使周健良毫不客气地举刀在手,厉声喝问。

“不敢!”开封府尹虽然穿着一身文官袍服,却依旧做像武将一般在马背上挺直了腰杆拱手,“昔日帐下小卒刘铢,愿为指挥使大人执缰!”

  如果觉得乱世宏图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酒徒小说全集男儿行乱世宏图烽烟尽处指南录隋乱(家园)开国功贼盛唐烟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