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阿菩作品边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第二日韩昉便护送卢彦伦东归,到鞍坡方回,折到平州见宗望,说知此事以及宗翰的计策。

宗望大感惊讶,召宗辅、刘彦宗等来商议,刘彦宗叫道:“妙极!此事于我大金有利无害,于它汉部有害无利!纵然不能使汉部上下颠覆,也能叫他们祸起萧墙、自相残杀!”

宗望也道:“先国相此策,到这一步已成了八成!好,接下来便看他们自己人互捅刀子!”

宗辅道:“粘罕的策略,可得四叔配合!”

宗望笑了笑道:“这个自然!”对刘彦宗道:“你与韩昉一起往都中一趟,将事情本末与大皇子说明白。该怎么办,他会处理!”又对宗辅道:“你即日整军,可别等会宁传下话来时才乱了手脚!”

宗辅道:“折彦冲为人大气,近来又宠萧铁奴,或会被他瞒过。但杨应麒心思细密,一向又与萧铁奴不大对路,恐怕会看出破绽!”

宗望笑道:“那更好!就让他们乱!萧铁奴是手中有兵权的人!断不会悄没声息地就被灭了!等他们杀起来!我们便下辽南给他们‘劝架’去!”

刘彦宗忽然想起事情若这样发展下去,伐宋之议就要落空。他在这件事情上费了许多心血,颇不愿就此罢手,问道:“两位太子,辽南起了这等变化,那伐宋的事情…”

宗望挥手道:“先前决定伐宋,乃是遵从先弱后强之则,而且有驱狼杀象之意。如今汉部变乱将起,我们大可先平了辽南,再下燕京汴京!反正大宋就摆在那里,还怕跑了不成?”

刘彦宗忙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令彦宗茅塞顿开,茅塞顿开!只是国相许给萧铁奴的东西…”

宗望大笑道:“萧铁奴?等我们把事情完全控制住时,自然会有安排的。”

刘彦宗道:“那萧铁奴说挟制折彦冲后伐宋…”

宗望冷笑道:“若折彦冲落入我们手中,事情便由不得他了!到时候该怎么着,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第一七五章 间(上)

种彦崧自得了祖父的嘱咐,无时无刻不关注北国动态。他的驻地邻接应、朔二州,手下商人又常走大同府和塘沽,加上由于林翼运营有道,军费充足,可以大洒金钱养密探,因此所掌握的北国信息远较王安中详尽。

金人很可能会撕毁海上之盟兴兵南下的消息一日比一日确切,种彦崧也常致信童贯、王安中等人,却是半点回复也没有!他亲自上表奏报,又每每被朝中宰相压下。这日他从塘沽处辗转得到消息:汉部可能会在金人的威胁下作为南侵的前锋!种彦崧知道后大吃一惊,正在拟表,忽然朝廷派使者来传旨,命他即刻入京述职。

种彦崧心想正好,吩咐副将守好营寨兵马、林翼掌管钱粮民政,便要南下。

林翼道:“朝廷忽然来传,事出突然,只怕不是好事!”

种彦崧道:“能是什么坏事?”

林翼沉吟道:“将军不如迟走一日,待我计较计较。”

这时种彦崧对他已经相当信任,便推脱有紧急军务,告诉使者第二日再走。那使者大老远跑到这深山老林也不容易,正要歇一歇脚,没怎么犹豫便答应了。

当晚林翼摆上山珍海味,陈列美女金珠,那使者是童贯一系的作风,半醉间露了口风,原来上次林翼参不倒郭药师,反被郭药师参了一本,劾他拥兵自重有不臣之心!朝廷对种彦崧印象正好,但听到这种风言风语也不能不理会,马上派人来宣他入朝。

林翼知道后大吃一惊,灌醉了那使者,连夜来与种彦崧计议,种彦崧打仗已打出了经验,政治内讧上的修养却还不合格,听说这件事情后先是不敢相信,接着是感叹愤怒,最后决定要回京理论!

林翼道:“不可不可!那郭药师能过得了这关,定然是在朝中使了巧手段、大价钱!现在朝廷黑得有如乌鸦一般,哪里说得清楚!”

种彦崧道:“说不清楚也要说!难道还任他们冤枉不成!”

林翼道:“冤枉自然是不能让他们冤枉的,不过事情也得做得巧些。”

种彦崧问:“怎么个巧法?”

林翼道:“自然是给钱啦。”

“给钱?”种彦崧怔了一下,随即怒道:“你要我去贿赂?不行!我种家行事向来光明正大,我爷爷若愿行贿赂之事,还会落得今日之窘境么?行贿之事,万万不能!”

林翼皱眉道:“若不行此事,我怕将军入汴之时,就是忠武军解散之日!”

种彦崧哼了一声道:“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便不信这朝廷上下,连个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林翼又劝了几句,始终劝他不动,想了想道:“将军不肯行贿,那是千金不易的高风亮节!林翼佩服。不过为忠武军上下两万军民着想,还请将军听我一劝。”

此时忠武军在山林谷地的据点开田打铁,牧马放羊,除常备军力二三千人外,尚有包括农牧工商学生和尚在内的两万随军驻边人口。相处得久了,林翼早把他们当亲人看待,点头道:“你说。只要不是违反彦崧庭训、国家律令之事,我都听从。”

林翼道:“将军此去只向朝廷表明忠心便罢,万不可再提郭药师一事。”

种彦崧问:“为何?”

林翼道:“郭药师既然能脱了祸端且反过来陷害将军,可见他在朝中必有同党!而这个同党,说不定还是宣抚、宰相!此时敌暗我明,若将军拉郭药师下水,那么那些收过郭药师好处的人为了自保一定会死命弹劾将军,以期脱罪。所以郭药师之事不能再提!”

种彦崧道:“可他确实图谋不轨啊!”

林翼叹道:“将军,蔡京、童贯、朱勔的作风,令祖可是赞同的?”

种彦崧听他提起蔡京、童贯,恨得牙痒痒道:“这几个国贼!若不是他们,大宋何至闹到今日的地步!”

林翼问:“既然如此,种相公为何不拉他们下来?”

“这…”种彦崧叹道:“爷爷他不是不想,而是…而是力所不能啊!”

“对啊!”林翼道:“对于这个郭药师,我们也不是不想,而是力所不能!将军!你一定得答应我,到了汴京万万不能提郭药师之事,否则、否则…否则我林翼马上拍手回福建,再不理将军之事了!”

种彦崧怔道:“林兄,有必要这样吗?”

“当然!”林翼道:“若将军你不听我劝告,郭药师的同党必然反击,那时忠武军势必解散,而我恐怕也得成为阶下之囚。林翼愿与将军战场上同患难,却不愿意因为将军之不智而蒙冤受辱、身陷囹圄!”

种彦崧犹豫半晌,说道:“但那郭药师的事…”

林翼道:“郭药师的事,等此事过了再说!下次我们收集好铁证,定要叫他推诿不得!”

“好吧。”种彦崧道:“我听你的。”

林翼这才听任他南下,同时派心腹连夜赶往东京,抢在种彦崧的前头让周小昌想办法疏通关节。汉部在汴梁的贿赂系统十分顺畅,种彦崧到时各个重要部门都已经收了孝敬,暗中无不称赞种彦崧比乃祖乖巧聪明得多。道君皇帝听了白时中等的美言,再加上种彦崧召之即来,便消了对他的疑虑,偏殿召见,赐酒令回。又怕种彦崧怨怼,命童贯以好言安慰。

种彦崧对童贯没什么好感,但对方毕竟是自己的顶头上司,现在又全面负责涉金事务,便将大金会让汉部做前锋伐宋的军情相告,希望他快些想办法!

童贯听说汉部会从金伐宋也颇为讶异,之前也风闻过好几次女真南侵的消息,不过他都不怎么当真。但这时种彦崧言之凿凿,加上童贯与汉部多有交往,也怕汉部突然翻脸自己会受到牵连,回去后便召左右幕僚商议对策。

马扩道:“种将军在塘沽、大同耳目众多!这个消息,十有八九是真的!”

王瑰道:“要是真的,那可如何是好?那汉部的兵马,一千人便打得赢辽人五千,可不比女真人差啊!”

马扩道:“我与汉部官员多有接触,知道他们与女真实不同心!这次从金伐宋的消息纵然是真的,内里只怕也多有曲折!我们大可行分化之策,既以汉部来牵制女真,又引女真疑忌汉部!只要他们两相攻击,我们便可坐收渔人之利!”

王瑰这一次难得与马扩没有冲突,说道:“马大人所言极是!属下有一计,能不费我朝一兵一卒,使得女真兵马再也无力南下!”

童贯大喜,忙问端的。

第一七五章 间(下)

王瑰道:“如今北国不和,我们正好用间!听说那折彦冲已得金主封为汉部勃极烈,金国的勃极烈,相当于我大宋之王。我们可请命圣上,诏封折彦冲为汉王!若他受诏,便令他出兵平州为我大宋捍边!”

马扩道:“若他不受诏呢?”

王瑰道:“册封使臣到津门时,可以先将事情大加渲染,一来让津门心慕王化者归心,二来也让消息传出去让女真人知晓。此后不管那折彦冲受不受诏,女真人都会因此而疑他!太师处有与汉部来往的公函,大可挑出其中较有瓜田李下之嫌疑者,让人带上,加上一封册封汉部为王的真诏书,间道平州前往辽南,却遗之于女真,让他们内外互疑!如此一来,不怕他两家不火并!这便是驱虎吞狼之计!”

童贯听完大喜道:“好计!妙计!不过说到封王,未免太过,封他为节度使、侯爵尚可办到。我马上请命,尔等准备北行吧。”

王瑰怕死,推了另外一个没什么地位的幕僚前去平州,马扩则拿了册封诏书前往塘沽,渡海来到津门。他在塘沽时已经放出消息,说折彦冲将成为汉部节度使,只要折彦冲领诏,不但塘沽的民众可以成为大宋百姓,就连塘沽的官员也不需要回北国,直接可以成为大宋的官吏了。

谁知道消息传出去以后,听到的那些人大多没什么喜出望外的反应,而是个个满脸疑惑,让马扩倍感失望。

到了津门,陈正汇听说大宋要册封折彦冲为平辽侯、辽东节度使,微感惊讶,赶紧来见杨应麒道:“事情又起如此之变,却当如何?”

杨应麒沉吟半晌,问道:“马扩此来,是行踪悄悄,还是大肆宣扬?”

陈正汇怔了一下,随即悟到问题关键,说道:“现在诏书尚未宣读,津门官民知道的却有不少了!哼!”

杨应麒又问了大宋开出的条件,听说只是一个侯爵封号,冷笑道:“只给我们一个节度使的虚名就想我们为他拼命?赵家天子便是用间也如此小气!还是说他把我们全当傻瓜了?这条计策,也不知是谁出的!我这便去见大哥,你则帮我去问问二哥的意思。”

“问二将军?”

杨应麒道:“是啊。二哥的态度,便是心怀中原者的态度。弄明白二哥的态度,便可知道此事对汉部民心有无大影响。嘿!我相信二哥不会被这个蛊惑的。”

陈正汇领了杨应麒之命,上船来见曹广弼,说知此事,问道:“七将军让正汇来问二将军对这件事怎么看?”

曹广弼沉吟道:“你来之前,我已听说过此事了!这等大事本该机密,怎么走漏得如此之快?是应麒故意放出消息么?”

陈正汇忙道:“不是。宋使是大摇大摆来津门,对册封之事毫无遮掩。”

曹广弼哼了一声道:“这么说来赵家天子这道诏书来得不诚!这是反间计!让应麒不要理它!”

陈正汇大喜道:“是。”就要退下,曹广弼忽然道:“等等。”

陈正汇问:“二将军还有何吩咐?”

曹广弼问:“以应麒的才智,不该看不出这一点!我问你,你向他汇报此事时他如何反应。”

陈正汇据实回答道:“七将军和二将军英雄所见略同。”

曹广弼笑了笑道:“这个老七!”便不再多言。

陈正汇回到七将军府,杨应麒亦已回来,陈正汇将曹广弼应答询问说了,杨应麒喜道:“二哥就是二哥!虽当此境,半点不乱!”

陈正汇道:“二将军虽然明白,但一些糊涂的家伙只怕不明白。”

“不怕。”杨应麒道:“愚忠于赵氏之辈在津门没多少,再说这般人便是想歪了我们也可不加理会!”

陈正汇又道:“大将军呢?”

杨应麒道:“大哥决定接见马扩。”

陈正汇啊了一声道:“接见!大将军难道真要接诏么?”

杨应麒道:“不是,大哥不是要接诏,而是要在大嫂、蒲鲁虎等人面前堂堂正正地告诉马扩:我们汉部现在还是金国的附属,接受大宋册封不合圣人之义。”

陈正汇道:“但这样一来,会不会惹下嫌疑?”

“嫌疑?”杨应麒冷笑道:“现在会宁对于我们难道还会有信任么?而我们对于会宁,也不过是不好公开反叛罢了。现在没有宗翰的支持宗望便没把握打过来,而我们如今的力量也没把握打过去,要不然何必拿大宋来说事!”

两人正议事,忽然脚步声急响,杨朴撩起袍摆小跑进来,叫道:“七将军!”

杨应麒怔了一下道:“朴之,什么事让你如此惊惶失措?”

杨朴道:“完颜希尹来了!”

“完颜希尹!”杨应麒也是一惊道:“他到了哪里了?”

杨朴道:“我们的人从辽口出发,最多只能快他半日!他这次来得好突然,显然进行得极为机密,否则我们不会等他到了辽口才知道!”

杨应麒和陈正汇对望一眼,心中都感沉重。如今会宁与汉部隔阂已深,完颜希尹在大金地位日高,若是等闲事务不会出动他来作使者!既是由他来作使者,多半便是那件大事临头了!

杨应麒沉声问道:“北线可曾出现兵马?中京道、东京道、平州诸处可有异动?”

杨朴道:“鞍坡附近尚无骑踪,但前两日辽阳府却有兵粮调动的迹象。”

杨应麒道:“赶紧以汉部枢密名义,命五哥戒备,让他随机应变——若有风吹草动,便领兵前往辽口增援。”

陈正汇早已铺纸磨墨,援笔起草。

杨应麒又问:“辽口如今常备兵马有多少?”

杨朴道:“工兵、警卫不算,有步骑五千人。”

杨应麒道:“速从上十二村调五千人入驻!发动中部农夫、工兵,准备好锄头随时待命,只要辽口烽火一起,马上将进入辽南的道路犁断!”

陈正汇抬头道:“农夫可以调动,但要从上十二村调动五千兵马,得有大将军的虎符印信!还有,五将军那边也得大将军同意才行。”

杨应麒道:“你先拟好文书,我这便拿去见大哥!”

陈正汇是倚马立就之才,刷刷刷拟好草稿,杨应麒和杨朴过目后盖上枢密之印,杨应麒便拿了前往大将军府。

折彦冲正与萧铁奴比箭,见杨应麒匆匆而来,问道:“出什么事了?这样满头大汗的?是为了明天接见宋使的事情么?”

杨应麒道:“不是!是完颜希尹来了!估计今天下午就会到!”

折彦冲眉毛扬了扬,嘿道:“来得好快!”

杨应麒把调兵文书拿给折彦冲过目,折彦冲道:“好,就这么办!”又问萧铁奴道:“你的人还驻扎在辽河西岸?”

萧铁奴道:“是。”

折彦冲点头道:“先派个得力的人去整顿整顿,以备调动。”

萧铁奴应声去了。

折彦冲又对杨应麒道:“那个宋使的事情,你派个文臣先应付着,这两天我怕没功夫理他了。”

杨应麒道:“我来时已命陈正汇处理了。大哥,完颜希尹他这次…”

折彦冲一边往屋内走一边招呼杨应麒道:“他的事待会再谈,来,先把调兵文书签发了再说。”

第一七六章 诏(上)

完颜希尹果然赶在黄昏之前到达津门。西斜的阳光下,津门已与他上次来到大不相同:一道高度不亚于辽口的城墙从市区北部竖起,拦在山海之间。除了城墙之外,尚有许多防御工事正在动工。这道城墙的费用,汉部财政出了三分之一,津门大户出了三分之一,津门市民捐了三分之一——上次金主“南巡”时的恐慌场面实在令人难忘,因此官府一表示要修建防御工事,津门上下十几万人当真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没半年功夫便建起了一内一外两道城墙!此外一座靠近海边的碉堡也正在建设当中,不过真要投入使用怕要一个月之后。

如果说津门开港的前七八年是金汉“温情脉脉”、互相争取信任的和平时期,那阿骨打南巡之后就是双方撕下半边脸皮互相威慑的冷战时期。不过这道城墙虽然厚实,杨应麒却还是认为它用于威慑的作用远大于实际的效用!因为津门市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缺水!如果战争打到城墙底下,那势必是惨烈异常的倾国之战。一旦攻击方截断源于城墙外的河流与水源,津门内部的水井就算没有全部枯竭,剩下的那些也绝难供应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军民的使用!幸好,对于水源的多少和布局,女真人未必能知道得像杨应麒这么清楚,所以这道城墙还是很能拿来吓唬人的——比如眼前这位完颜希尹,见到这道城墙后脸色明显阴暗了两分。

杨应麒站在城门口,含笑道:“希尹兄!好久不见,想煞应麒了!”

完颜希尹指着那城墙冷笑道:“津门不是不需要城墙的么?”

杨应麒叹道:“没办法,最近海盗太多,弄得人心惶惶,只好把城墙修补修补,算是防盗了。”

海盗不从南边来,却从北边来?真是荒谬!但完颜希尹听了只是一声冷笑,也不多说什么。

杨应麒与完颜希尹并骑而行,于鞍上问道:“希尹兄这次来,是国主又要来给我大哥加官进爵么?”

完颜希尹哈哈大笑道:“驸马都已经是勃极烈了,还怎么加?”

杨应麒嘻嘻笑道:“这个汉部勃极烈自然是没法加了,不过像给宗翰、宗望他们一样,给我大哥一百几十个空名宣头,也是让人高兴的事。”

完颜希尹笑道:“汉部需要这些么?”

杨应麒道:“若是国主赐下,我们总会感恩的。”

完颜希尹大笑道:“那容易,容易得很!不过…”

杨应麒问:“不过什么?”

完颜希尹道:“上次册封驸马为勃极烈,已是罕有殊恩。驸马想要再得荣光,可得先立功才好。”

“哦?”杨应麒问:“立什么功?”

完颜希尹道:“七将军到时候听了诏书就知道!驸马如今病好了吧?能下床接诏了吧?”

杨应麒笑道:“大哥的病早好了!只是最近汉部事务太忙,抽不出身来到会宁参见国主。”

完颜希尹微笑道:“有机会的,有机会的。”

两人欢声笑语,犹如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不知道的人看见非大赞他们二人交情深厚、汉部女真亲如一家不可。

还没进大将军府,折彦冲已亲到门口相迎,挽了完颜希尹的手进府道:“上次你来,我正病着,可失礼了!”

完颜希尹笑道:“无妨,无妨!”

进了内府,折彦冲便要请他喝酒,完颜希尹止住道:“喝酒的事再说,先请驸马接皇上诏谕!”

折彦冲忙吩咐摆了香案接旨,完颜希尹摊开诏书读道:“宋人狡黠无信,先结叛逆之张觉,为我大金平定后,复不还逃亡户口,且治军燕山,有不测之心!今特诏谙班勃极烈杲(斜也)会同六部路军都统昌(挞懒)、西路都统宗翰、南路都统宗望、中京路都统折彦冲、左金吾上将军耶律余睹、知枢密院事刘彦宗于大定府商议伐宋事宜。不得延误!”

折彦冲惊道:“国主已经决意要伐宋了?”

完颜希尹道:“驸马,先接诏吧,若有什么事情,到大定府与谙班说去。这等大事,跟我说了也没用。”

杨应麒目视折彦冲,要他找个借口拒绝,完颜希尹瞥见他的眼色,补充了一句道:“如今东京道一带道路不靖,中京道一带又有盗贼出没。因此皇上特准与会者带兵扈从。”

杨应麒心中一动:“吴乞买许大哥带兵前去?”便问道:“如今道路不靖,我大哥为大金南征北战,结下仇敌甚多,若无五千兵马怕会出事。”

完颜希尹道:“五千人马?境内行军,要这么多人干什么!”

杨应麒道:“四千?”

完颜希尹道:“三千之数!过之便是逾节!”

杨应麒心道:“三千骑兵在大哥手下,攻坚取胜或者不足,防守转战绰绰有余!看来吴乞买还是真的有点诚意要与大哥商量…咦,不对,这事有些不对。可哪里不对呢?”

那边折彦冲却已奉诏,对完颜希尹道:“此诏虽接,但伐宋之议,彦冲恕难赞同。”

完颜希尹道:“赞同与否,到谙班面前再议吧。彦冲兄,我明日便回,大定府之会,你可别迟到。”跟着说了会议开始的日期。

折彦冲道:“放心,我准备准备就来。”

杨应麒送了完颜希尹到驿舍休息,准备第二日再送他出城。回到大将军府,只见完颜虎正拿着诏书说:“你真要去么?”

折彦冲道:“是。”

完颜虎道:“伐宋不伐宋都没什么,只是我怕四叔五叔他们会为难你。”看见杨应麒来,说道:“应麒!你也来参详参详,看看这次能不能去。”

杨应麒道:“若有三千精骑扈从,那除非是落入陷阱,否则对方便是有三万骑兵也未必能困得住大哥!”

完颜虎道:“那万一就有陷阱呢?”

折彦冲笑道:“放心!从辽口到大定府都是我守卫过的地方,他们要想坑我没那么容易。”

杨应麒也道:“我们在东京道、中京道、辽西走廊耳目众多,少量兵马不怕,若是大部队调动绝对瞒不过我们!只要我们能够先发制人,在这片地区完全可以来去无阻。所以这一条倒也不用太过担心。国主既然肯让大哥领兵前去,想必在这一点上是要让大哥放心的。”

折彦冲道:“应麒说的不错!”

“可是…”杨应麒道:“可是大哥,国主为什么要让你放心?”

折彦冲沉吟道:“大概是怕我借故不去。”

杨应麒道:“可是这次大定府的聚会真有那么重要么?值得国主如此退让?我看其中有诈!”

  如果觉得边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阿菩小说全集边戎山海经密码桐宫之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