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阿菩作品大清首富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蔡巧珠进来之前一直告诉自己要调整好情绪,但这时也忍不住哽咽了起来。她都站不住了,坐在了床头的凳子上。

上一次吴承鉴要她们拿去给潘家、以叫唤潘家在京存银的那些产业,虽然巨大,却都还是这一两年在吴承鉴手头赚回来的,但这次的这些,却都是从吴国英到吴承钧再到吴承鉴,父子兄弟三代家主一点点攒出来的家底啊!把这些都交出去,宜和行就只剩下个空壳了。

虽然吴承鉴临出京时自己又的确说过了,就算把家产散尽,只要人保住就好,可真的事到临头,一想到吴家几代人的家业要在自己的手头散去,蔡巧珠就觉得这压力难以承受。

因为事关重大,所以哪怕叶有鱼临盆在即,她也还是得来跟她说一声,让她看看信。

叶有鱼也甚是理解大嫂的心情,提声问道:“吴七,昊官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有交代什么吗?”

“没,没交代什么。”吴七在外头也哭了起来:“当时昊官告诉我这封信的内容,我当场就跪下了让他另外想办法了,呜呜,可是,昊官把我踢起来了,把信封好就让我赶紧出发,说要是误了事一家子的性命都要没了,所以我才日赶夜赶地赶回来。”

蔡巧珠和叶有鱼听到“误了事一家子的性命都要没了”一句,齐齐心里一紧。便猜到昊官在北京那边定是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否则不至于如此。

蔡巧珠道:“罢了罢了,当初本就如此说的,虽然没料到真有这么一天,但…然才是最重要的!三婶,若你没有意见,我就照昊官说的办吧。”

叶有鱼道:“大嫂,这…”她虽然感动于蔡巧珠真能舍得这份家财来救自己的丈夫,脸上却就带着些内疚——这份家产里头,可有光儿的一份。

蔡巧珠看出了她在想什么,说道:“你别胡思乱想。你没听昊官说吗?误了事,一家子的性命都要没有。我们是一家人,全都在一条船上的,昊官真的撑持不住的话,咱们都得掉水里头去。虽然我不大明白他的安排,但能支持的,我们还是得撑他到底。”

当下妯娌两个,就按照吴承鉴信中交代的安排了起来——大致来说就是将宜和行的许多产业抵押出去,抵押给潘、卢、叶诸家,要套出三百万两的钱财来,等着来查收。

这在十三行来说乃是一件惊天大事,她们都料到了这消息再怎么保密怕都是守不住的,回头传了出去,“吴家要倒”的传闻,就得变成“吴家倒了”。既知遮掩不住,便派了人去将刘、欧、姚三位大掌柜找来商议,看这事要怎么交接。

三位大掌柜都是大吃一惊,然而蔡巧珠心意十分坚决,定要按照吴承鉴信中所言行事,三位大掌柜又想起昊官去北京之前的交代,一时都想:“原来昊官当初的话,是把伏笔埋在这里了。”

便都不再反对了。

姚四掌柜道:“这个事情,迟早会传出去,但我们还是要尽量保密,至少在传出去之前,要将消息守住。要是不然,宜和行的一些产业要更不值钱了。”

茶山也就罢了,产茶量和茶品在那里摆着,再贬值也贬不到哪里去。但有一些产业,吴家势头好的时候万金不易,等到人人看衰却能变得一文不值。

姚四掌柜又建议由三大掌柜,分别前往三家议事:刘大掌柜前往潘家、自己前往卢家,欧家富前往叶家。

蔡巧珠觉得这番安排十分妥当,当下秘密行事,由三大掌柜分别拿着吴承鉴的书信,前往三家筹银。

——————

另外两家倒都顺利,卢关桓甚有侠气,看了书信之后,长叹一声,说道:“昊官要抵押给我的这些东西,按照市值来说,其实是押得贱了。他只从我这里要一百万,那是少了。只是我一时未备,仓库之中,存银约莫也才一百出头,还得留一些日常开支。这样吧,你去回复吴大奶奶,我先运八十万两交割,半个月内,再筹七十万两运过去。这些产业,就算是我替吴家看管,什么时候昊官方便了,我就什么时候还回去。”

姚四掌柜大喜,千恩万谢,交接清楚之后便回吴家园来,刘大掌柜竟然也已经回来了——潘家那边更是轻易。潘有节看了书信,二话不说,就让人点了一百万两金银,直接随刘大掌柜回来了。又叮嘱说:“若卢、叶那边有什么差池,可来与我说。”

蔡巧珠点收了潘家的金银入库,又得了卢关桓的回音,心中大安,寻思着有两百五十万两在手,事情就好办了。

才刚刚松了口气,不料叶家那边却就出事了。

第二百五十章 临盆

叶有鱼虽然一直劝慰自己,让自己别太多想,但吴承鉴最新的这封书信,还是将她的思绪给牵动了。

她心里琢磨着:“我若是没有怀孕,这一趟叶家之行,由我去自然最好。”

但她也明白,蔡巧珠绝对不会放行的,现在她的肚子挺得走路都难,大老远地去西关街还要坐船,途中只要随便出个差错,那就是两条性命,所以既知蔡巧珠肯定不让,叶有鱼也就不提了。

只是他毕竟牵挂着叶家的回音,让人不断地去打听,终于听说欧家富回来了,人已经奔梨溶院去了。

叶有鱼想了想,终究按耐不住,让冬雪扶着自己过去。

冬雪虽然不知道今天吴七回来究竟带来了什么消息,却还是尽责地劝道:“三奶奶,您还是安心养胎吧。这些事情,让大奶奶处理吧。一切且等你生下孩子、坐完月子再说。”

“我安不下心啊。”叶有鱼道:“再说这两日也没什么事情,这就在自己家里,能出什么事情?去吧。”

——————

西关街,叶家。

叶大林拿着吴承鉴的亲笔信,沉吟着,目光不停闪烁。

门帘掀开,马氏闯了进来,问道:“听说欧家富来了?是吴家出事了?”

叶大林哼道:“你就这么想着吴家出事么。”

马氏呸了一声:“昊官去了北京这么久,只有坏消息没有好消息,是个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肯定是出事了,现在就只看着究竟有多严重。怎么样,欧家富来究竟是出了什么事情?”

叶大林就将信给了马氏看,马氏识字不多,认得很艰难,幸亏吴承鉴知道叶大林也是知识水平一般,所以这封信写得十分浅白,马氏连蒙带猜,问道:“这上头的、下头的…难道…这是要抵押给我们?”

叶大林道:“你猜的没错。上头列的是吴家愿意抵押给我们的东西,下头那个数字,嗯,金银八十万两。”

马氏一听就乐了,再仔细对着那些产业,终于一项项认了出来,她狂喜道:“这些个产业,莫说八十万,便是两百万也买不到啊。”

叶大林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平常自然是这样的。”

马氏也跟着他笑:“但现在嘛,吴家自己把东西送上门来,那必是到了山穷水尽时节了,这时候,两百万的东西,卖得出五六十就很好了,抵押嘛,你给他三五十就行了。你怎么回的欧家富?”

叶大林笑了。

——————

砰的一声,蔡巧珠一拍茶几,愠怒道:“他…他说什么?三十万!”

欧家富脸上也是带着余怒:“是。”

“他究竟是怎么说的,你给我原原本本搬过来听。”

“姓叶的说,他家存银不够,”欧家富因为一肚子恼火,对叶大林也不用好称呼了:“八十万怎么都拿不出来,只有二三十万的散碎银两,如果再凑一凑,应该能凑到三十万两,问我们能不能先凑活着用。”

“三十万两!”蔡巧珠怒道:“亏他叶大林说得出口。别说我们这次的抵押,便是两百万两也打不住,就算是一场亲戚空口借钱,难道这门亲事就值三十万?这、这…委实是欺人太甚!”

欧家富也是恼火着呢,刘大掌柜也气得翘胡子:“这真的还是亲家吗?”

便听外头叫道:“三奶奶!”

屋里头的人又都一惊,赶紧出来,却见外头廊下,叶有鱼苍白着脸,旁边连翘冬雪正扶着她坐在廊椅上,却是她一路过来,连翘领她入内,在窗户边听到“三十万”这个数字飘入耳朵,她蕙质兰心,便猜到了什么,一时心情激动,竟微微动了胎气,引得冬雪惊呼。

蔡巧珠对冬雪连翘怒视,又问叶有鱼:“你怎么来了!”

叶有鱼调匀了一下呼吸,说道:“没事,没事,来都来了,进去吧。”她这个胎儿还算是比较稳健的,这时候再让她就回日天居也不好,所以便由冬雪连翘将她扶进房内。

叶有鱼休息了一会,让冬雪连翘都出去了,这才道:“大嫂,我娘家那头出问题了,对不对?”

众人心中都恼叶家,但毕竟叶有鱼是叶家的女儿,当着她的面不好开骂。

蔡巧珠道:“你大着肚子呢,这些事情我们来处理就好。”

叶有鱼道:“我不来也来了,不听也听了,听了一半不知道下半截,回去胡思乱想岂不是更坏?”

众人想想也有道理,蔡巧珠道:“好吧,家富,你来说。”

欧家富便又将去叶家的情景简略说了一遍,这一次尽量不带情绪,但他内心的怒火却还是掩盖不住。

“这…”叶有鱼叹道:“可糟糕了。”

蔡巧珠道:“有鱼你也别担心,卢家已经答允了给一百五十万,老卢是个讲义气的人,牙齿当金使(粤语俗语,意思是每一句话都像金子一样珍贵),加在一起便有一百五十万了,便是少了叶家的一百万,我们回头另外凑凑,五六十万还是可以拿出来的。”

叶有鱼却不断摇头:“不是的,不是的…”此事颇费思虑,她有孕在身的人,原本不宜多思,忽然肚子微微就有些痛,话就说不下去。

屋内唯有姚四掌柜最是冷静,智谋亦深,接口道:“这件事情上,达官是否借钱给我们,还不是要害。要害的,却是他既然对我等无心,就怕他会因为此事而窥破了我们吴家的虚实,若再要背后捅刀子,那可就不得不防了…三奶奶的意思,是不是这个?”

屋内众人一听,都是一惊,刘大掌柜惊道:“哎哟,这个倒是正理!”

叶有鱼点头道:“是的,我怕的就是这个!”如今满吴家再没有一个人比她更清楚她父亲是个什么性格了。

刘大掌柜道:“若是这样,那可是我们欠考虑了。早知如此,宁可不去叶家借钱了,也好过如今多了一条隐忧。”

欧家富道:“现在不开口也开口了,叶…达官也已经知道了,还是快想着怎么善后吧,最好敢在他将消息泄露得满西关都知道之前。”

叶有鱼道:“若是昊官在广州,多半能制得…制得我爹不敢不从,但他现在人在北京,只靠着我们,没法压得我阿爹就范。啊,有了!”

蔡巧珠道:“有鱼,你有办法?”

“还有一个人,可以压我阿爹就范的。”叶有鱼道:“而且若是他肯出面,我阿爹多半还要另作多想。那样事情就好办了。”

众人都问:“谁?”

姚四掌柜便说:“启官?”

叶有鱼道:“正是。”

姚四掌柜道:“可是启官肯借钱给我们已经算好了,真的肯为我们而去压制达官么?”

叶有鱼道:“昊官跟我交过底,他与启官有过协议的,此事多半能成。嗯,别人不知道我阿爹的心性,昊官还不知道么?但他还是有安排了要我们跟叶家借钱,那一定是算准了启官能帮我们压制叶家,而且愿意帮我们。大嫂,赶紧让吴七往潘家园走一趟。”

蔡巧珠虽然启官为什么要这么帮忙、如何帮忙、叶大林为什么要服软等内部缘由不是十分理解,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她也知叶有鱼多智,当下就决定听她的了:“好,我这就叫吴七…哎哟,有鱼,你的脸色这么这么苍白!”

叶有鱼多智故易多思,孕妇本不宜多思深虑,恰恰刚才的一番听说,虽然只是几句话功夫,其实叶有鱼已经心念百转,因此竟牵动了胎气,她不是第一次临盆了,只觉得腹下那种感觉来了,说道:“大概…要苏了(粤语,要生了)。”

蔡巧珠忙叫道:“快叫稳婆!”

叶有鱼拉着蔡巧珠的手道:“先…让吴七…去潘家,要快!”

蔡巧珠道:“这时候你还…好,好,我这就去叫吴七,你快安心准备生产。”

欧家富叫道:“三奶奶,你可要保重自己和腹中的胎儿啊,别的都是假的。”

叶有鱼还是说:“让吴七进来,我交代几句。”她多智而多负,什么事情都要确定能处理好才肯放心。

吴七已经来了,众人无奈,只好让他近前,叶有鱼就交代了几句,问他“听明白没有”,吴七记心甚好,重复了一遍,叶有鱼这才点了点头,闭上了眼睛。

连翘、冬雪等都已经进来了,这时候要回日天居也来不及了,直接扶进蔡巧珠房中待产,蔡巧珠急忙出门安排,一边叫吴七去潘家,一边让稳婆赶紧来——幸亏因为叶有鱼临盆已近,稳婆早就养在家里了,所以一叫就到。

男人都退了出来,屋内只剩下稳婆与几个经事的婆子、大丫鬟。

蔡巧珠又担心叶有鱼生产不顺或产后有恙,赶紧派人去请医生到吴家园来,以备不时之需。

——————

那边吴七急急前往潘家园,求见潘有节,按照叶有鱼的吩咐,告诉潘有节吴家这边派人前往叶家,抵押借钱,“但达官那边似要压价。我家大奶奶和三奶奶觉得此事上还得请启官出面,做个架梁(粤语词,做个中人的意思)。”

这话说得模糊,别人听不懂,潘有节却一过耳朵就知道怎么回事了,笑道:“行,你回去吧,转告你家两位奶奶,此事我会处理。叫她们不用担心。”

第二百五十一章 吴承鉴的母鸡论

马氏听说潘家派了人来,心中有些诧异,就到书房来,恰好看到潘海根告辞,她进了书房,问叶大林:“启官派人来做什么?”

叶大林一脸都是狐疑,竟然没有听见老婆说话。

马氏走到他身边,又问道:“启官究竟要做什么?”她压低了声音:“是来商量瓜分吴家的么?”

“如果真是这样,就不奇怪了…”叶大林想着刚才潘海根的言语,喃喃着:“启官…竟然要保吴家…”

潘海根所转述的潘有节的言语,不但要保吴家,而且隐隐透露出威胁的意思——这是不惜与叶家翻脸也要保宜和行的节奏了——他潘启官什么时候变成大好人了?

“启官要保吴家?”马氏叫道:“他莫不是失心疯了?”

叶大林冷冷地:“满西关都失心疯了,他启官也不会失心疯的。”

马氏道:“那么他是另有图谋?是要保住一个囫囵的吴家,他要独吞?”

叶大林想了想,依旧摇头:“潘海根刚才说了,他们潘家的一百万两银子,已经送到吴家园了。”

“啊…”马氏道:“那是为什么啊?”

“为什么,你自然是不可能晓得的…”叶大林悠悠道:“如果所有的可能都想不通,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了?”

“什么?”

“昊官系北京仲未扑街(粤语:昊官在北京还没扑街)。”叶大林呢喃出一句本地话来:“启官帮他,比拖他后腿的好处大,这是…唯一的解释。”

就在这时,下人来报:“宜和行的欧、姚两位大掌柜来了。”

叶大林目光闪了一闪,脸上就换了一副笑容:“快请快请。”又将马氏赶回了后宅。

——————

吴家内部一团忙乱,都围绕着叶有鱼的临盆去了,只有欧家富和姚四掌柜被派来了叶家。虽然潘有节已经传了言语,说已经派人去跟叶家谈妥,吴家可以派人过去了,但欧、姚心中却还有一两分吊着——潘有节名为总商,但并不拥有直接管制保商们的权力。

结果进了叶家的书房,欧家富不由得楞了一下,眼前叶大林这副叫人如沐春风的笑脸,和他上回刚刚见过的那个真的是同一个人?

欧家富正要开口,叶大林先说话了,话未出口先带着笑:“小欧啊,你回去之后我马上就命人清点了银库,哈哈,你猜怎么着?银库里原来还有一笔货款我还没交割呢。”

欧家富惊喜交加——惊讶肯定是比欢喜多的:“那,那…”

叶大林挥手:“我已经传话下去了,你们今天就能把钱支走。”

欧家富大喜,这次是欢喜大过惊讶了,既然叶大林肯放钱,他就将准备好的抵押拿了出来。

看到他手中打开了的小匣子,叶大林脸色一沉:“小欧,你这是做什么!”

欧家富一愣:“这是抵押之物。”说着正要给叶大林解释是哪些房产,却就听叶大林愠怒道:“我叶家与吴家乃是儿女亲家,不是同个姓,却是一家人!区区一百万两,说什么抵押!你以后再这样子,我可就不让你进门了!”

欧家富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觉得自己仿佛做梦。

姚四掌柜虽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以至于叶大林有此变化,但他的反应毕竟比欧家富快了一拍,暗中拉了拉欧家富的袖子,向叶大林道:“达官真是高义!我们这就去清点支钱。”

——————

北京和广州之间,相隔万里,消息一来一回也是大费工夫,吴七处理好广州的事情之后又启程向北,由于那几位贵人派来广州的人收到了钱——三百一十万两有多无少,因办妥了差使心情好,就在给北京回信的时候,顺带让吴家的家书一起搭上六百里加急的顺风马。

吴承鉴拿到家书的时候,家书的印泥是被拆过了的,显然拆看的人粗暴而傲慢,并不怕吴承鉴知道书信被拆看过。吴承鉴也不介意,仍然拆看了书信,匆匆浏览了一遍,整个人就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周贻瑾倒是有些奇怪了:“这是怎么了?”心想就算广州那边一切顺利也不比如此啊。

他接过信一看,却是蔡巧珠的亲笔——吴家的几个主要人物的笔迹周贻瑾都看过——先说家里的事,启官的反应一切正常,茂官多支了钱亦令人感其侠气,达官前倨后恭也在意料之中,倒是信的最后,附了一句:“有鱼于某月某日临盆,母女平安”,周贻瑾便知吴承鉴为什么欢喜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恭喜了,恭喜了。”

吴承鉴笑道:“只要她们能平安欢喜,我在北京吃的苦头就都值了!”

就在这时,吴小九来报:“六爷有请。”

吴承鉴和周贻瑾相顾而笑:“来了。”

吴承鉴道:“看来,我也得去见见我师父了。”

——————

六合茶馆,六爷独占了一个包厢,就在小戏台的正对面。

戏台上的艺人正在唱着八旗子弟编撰的子弟书,六爷听得摇头晃脑,甚是入迷,连吴承鉴上楼都未发现。

直到吴承鉴叫了一声“六爷”,他才回过神来,笑道:“哎哟,昊官,来了啊!坐!”

这一次又一次,从面都见不着,到如今见面还称一句“昊官”,六爷的跟班听得眼睛都直了,然而这个跟班也是知道一点事的,心想若是我收了人家几十万两银子,让我叫对方几声爷爷都行啊。

六爷扫了一眼,旁边的人便都下去了。

六爷抬眼看看门口——大门已经垂下厚厚的布帘,以隔绝外头的冷气。

“眼看这天儿,是越发的冷咯。”六爷悠悠说:“也不知道今儿个冬天,有多少老人家会熬不过去。”

吴承鉴听着这话,却没有接口。

紫禁城里头的那位,也是老人家啊。

六爷只感叹了一句,随即回到主题,对吴承鉴笑容满腮:“广州那边给了实信!很好,钱都收到了。昊官果然是信人也!”

吴承鉴陪着笑了一声,所谓金山银山、落袋为安,实打实地收到那般巨款,是谁都会高兴的。

“哎呀,就是这么大一笔钱,要运上来也是麻烦,这路上都不安稳,湖广四川闹着白莲教,可别把东边给波及了,若是波及了,这钱都运不上来。”六爷说:“昊官,当初你是怎么运上来的?”

吴承鉴不接茬,只是含笑:“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从东边一路走上来。一路上也是提心吊胆的,幸亏蒙诸位贵人洪福,一路平安。”

“怎么是蒙我们的洪福?”六爷面作不解状。

吴承鉴道:“因为这笔钱,本来就是为诸位爷准备的。所以这笔钱一离开广州就都是诸位贵人的了,自然有贵人们的洪福笼罩。”

六爷听着,哈哈大笑。扇子敲了敲吴承鉴的肩膀,说道:“你很好。我是越来越喜欢你了。不但是我,便是其他六位贵人,也都对你赞不绝口。”

吴承鉴道:“六位?”

六爷笑而不答:“你的钱我们收到了,你要办什么事情就去办吧!”

吴承鉴脸露大喜状:“谢六爷,谢诸位贵人!”

“不过…”六爷又道:“可给我记着,犯忌讳的事情可别沾手,不然爷几个也不能冒着国法来保你。”

吴承鉴忙道:“当然,当然。”

六爷又说:“这几天要是听到了什么,别大惊小怪的,你该办什么事情,照旧办就可。”

吴承鉴忙答应了:“是。”

看看对方应该没什么要说的了,吴承鉴就起身告辞。

六爷在他要离开的时候,忽然道:“昊官,你家里真的…只有六百万了?”

这一次,几个贵人各派亲信家奴,急下广州收钱,一开始他们估摸着这笔大钱应该会杂凑着各种财物、产业,没想到家奴们来信,三百余万两竟然全都是金银,这就让几个贵人大为诧异了。原本他们还觉得吴家再拿九百万那肯定是得倾家荡产了,可眼见吴承鉴人在北京,只派了一个人、送了一封信,广州那边的家人就能爽快地拿出三百万!这就由不得他们不多想了!

吴承鉴早有预料,笑道:“这要看怎么算了。”

“哦?”六爷的眼神闪了一下,心想果然有内情啊。

吴承鉴道:“譬如隔壁那条胡同里那间当铺,平时一年也能收上七八万两银子吧,若有朝一日,当铺的主人落难要变卖出去了,只怕是七八万两银子也卖不出去,兴许有人五万两就把它收了。六爷,那您觉得这家当铺,实际上值多少呢?”

六爷点了点头,没有接话。

吴承鉴道:“当铺要有能信任的、法眼无误的掌柜,要一群手脚干净的伙计,要一些来货的路子、销货的渠道,这些东西,换了一个东家,一年是否还能收七八万也难说了。我们吴家的买卖,涉及到海外,可比这家当铺又要复杂多了。同样的茶山,在宜和行手里一年能产十万两银子,换了个人,兴许就只能产一万两了。同样的商路,放在宜和行能年产十万,硬换个主人,这条商道说不定就废了,一文钱也不值——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吴家就是一只能下金蛋的老母鸡,每天都能下蛋,一个鸡蛋一两,十个鸡蛋一斤,一年下来也有几十斤,蛋还能孵鸡,鸡又能下蛋,可要是把鸡杀了,也就是几斤的肉了。六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六爷听着,嘴角含笑,目光若有所动,许久,才说:“怪不得和珅迟迟不杀你!”

  如果觉得大清首富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阿菩小说全集大清首富边戎山海经密码桐宫之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