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阿菩作品唐骑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好!有种!”

与吐谷浑的震惊、阻卜部的惶然不同,契丹皮室军乃是当世一等一的精兵,眼见敌人强盛,非但不怕,反而激发了强烈的战意。耶律吼挥动铜锤,一路砸杀,竟然扼住了唐军的冲势!

“噫!”郭威也动容道:“契丹皮室军,果然名不虚传!”

正面战场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如果没有压倒性的兵力,要想冲动契丹皮室军,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大唐枪王率领下的唐军精锐也不可能。

杨信挟两胜之威,驱赶着败兵,却仍然冲不动皮室军的阵脚。双方就在这猛虎坡厮杀起来,冷兵器对冷兵器,汗血马对东胡马,强对强,硬碰硬,至此唐军的攻势才顿挫起来。

就连高台之上,张迈也忍不住有些担心,他一手握住了赤缎血矛,准备随时下去,要利用自己积累下来的威望,来为这场战斗增加一点己方的筹码!

但是,到了今时今日,非到万不得已,赤缎血矛是不能轻动的。因为那将是唐军最后的底牌!

就在唐军震惊与皮室军的强悍的同时,契丹方面却也在惊佩唐军的骁勇!契丹腹心部多少年来纵横漠南漠北,屡次南侵中原,从来都没将汉人放在眼里,但今天他们却不敢再有一点轻视,不敢再有一点侥幸心。

至于白可久,面对这一场厮杀,更是看得目眩神迷。

“厉害,厉害!”白可久只觉得双腿也有些发软,在唐军精锐与契丹皮室军之间,其它诸部几乎都插不进手去了,白可久暗想若是面对这样的军队——无论是契丹皮室军还是唐军精锐——吐谷浑就算有两三倍的兵力只怕也逃不了败亡的命运!

至于厮杀的中心,杨信也渐感吃力起来,他体力惊人,所以在兰州休息了一个月后就恢复了过来,而他此时的部下也都是汗血骑兵团中的精锐,既有折从适为后援,又挟先胜之威,这才与数量上占优势的皮室军打成了平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先胜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战场的有利因素可能就会转移。

做不到兵不留行,马不停蹄,汗血骑兵的速度优势将会丧失!

杨信几次要冲上击毙主将,却根本近不得身。

“大唐杨信在此,契丹敌将,报上名来!”

看看还有数骑之隔,杨信高呼问道。

北方男儿于战场之上,常有此尊严之问,也是一种挑衅!

杨信只感到自己的压力,却不知道对面耶律吼比他烦躁了好几倍!他率领腹心部,从来都是以少胜多,这时数量上明明有优势,却压不倒对方,这叫他无论如何难以接受,当杨信发出挑衅之后,耶律吼更是忍耐不住,怒吼道:“契丹耶律吼在此!汉家小儿,受死吧!”

他仿佛发狂了一般,感染了他身边的将士,数十腹心部中的腹心部夹势一冲,连杀汗血精兵二十余人!杨信之威竟为之一夺!

“好!”耶律朔古在远方赞道,准备改变撤退的命令。

“不好!”张迈的手已经要将赤缎血矛拔出,他在战场冲击的力量自然不可能胜过杨信,但赤缎血矛挥动处的精神激励,却有可能让天策全军为之疯狂——这将是唐军最后的底牌了。

白可久扶住了一旗杆,更是将眼睛睁得大大的,不肯放过这一决定胜负的瞬间。

说来繁琐,在战场之上同时己方的心理变化,在现实中却只是一弹指间。

就在杨信被压制的刹那,一声怒吼从他背后传来:“耶律吼?你就是耶律吼!”

一匹红马犹如一条赤练,穿过二十余骑,怒喝道:“还我哥哥命来!”

契丹的骑兵极密集,极凶悍,却有一点流星寻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隙,寻到了马与马之间的破绽!是什么样的人,能够在愤怒中激发超常的力量,却偏偏还能够在射箭时以最为冷静的状态射出!这是多么可怕的素质!这种力量没有人知道是如何历练出来的。

耶律吼只是发现,在这青天白日之下,那流星却比太阳还要耀眼!

一箭飞来,不等耶律吼反应过来,已经插入他的眼眶,洞穿了他的头颅!

“哗——”

随着耶律吼的倒下,局势陡然逆转!

杨信发出了高呼:“大唐箭王!逆我者亡,冲!”

口号有些缺乏逻辑,但出自大唐枪王之口,却振奋了所有人的心!

三千骑兵并作一处,朝着陡失主心骨的皮室军猛冲了过去!

就连后方的步弩也被激励了起来,数万人发出高叫:“大唐箭王,逆我者亡!”

冲杀,冲杀!

战场的优势重新回到唐军方面,山上、河洲,数万人都高声吼叫了起来:“大唐箭王,逆我者亡!”

冲杀!

白可久扶住旗杆,不知不觉间已经泪流满面!刚才射出那辉煌一箭的,真是自己的妻舅?他虽然早听过大唐箭王之名,却以为那只是唐军造出来的势,如果不是亲眼看到,白可久都难以相信,曾经跟着自己的,如今竟然变成了这样不可思议的箭王。

他跳了起来,几乎也要冲下山去,整个人大叫着:“大唐箭王,逆我者亡!杀,杀,杀!”

第173章 落水狗

耶律吼陡然战死,霎时间让契丹全军大受打击,就连皮室军也士气陡降,至于其它附属诸部更是望风均有逃溃之心。

耶律朔古啊地叫了一声,耶律吼是其父托付给耶律朔古的,这时竟然折损在战场上,耶律朔古也不禁心头一痛。

若换了别的军队,这时候只怕就被天策唐军趁乱击溃了,但皮室军不愧是天下劲旅,当此情境,耶律吼的副将急急接掌了指挥权,顶住了杨信折从适的压力,一路且战且退,耶律朔古失了先锋大将,知道今日之战已无胜理,下令撤退。

杨信与折从适追出二十余里,才听郭威的号令收兵。杨、折回来后,郭威即下令回乌兰堡。

杨信道:“这么快回去?为什么不再追一追?”

这时旁边没有闲杂人等,郭威道:“我军外强中干,为了今日的场面我已出尽浑身解数,纸老虎在外游荡久了,容易露出破绽。”

杨折两人是郭威的左膀右臂,郭威的种种安排他们自然清楚,杨信道:“正因为我军外强中干,所以才不能后退啊,不然会给耶律朔古窥破破绽!”

郭威道:“不要紧,现在就算耶律朔古想明白,他也已经无力回天了。我也不求到现在还能瞒过第一流的智者,但有此一战,足以令敌军将士在冬天之前都不敢西望赤缎血矛,让后方士气大振,让中原知我非懦,让诸族向我倾斜,也就够了!”

张迈笑道:“郭威说的对,这一次东征军事上是次要的,政治作用和宣传作用才是首要的,现在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再冒险了。接下来就看张希崇和李彝殷的了,咱们的力气,留待明年吧。”

耶律朔古则又后退了二十余里,郭威这才安营扎寨,一边派人前往灵州城、夏州城报捷。

这一仗是契丹进入套南以来最大的挫折,其本部损失兵力并不算多,就算是附属诸部直接在战场战死者数量也不大,就战争规模来说,这也不算一场很大的战斗,但影响却非同小可,因此战在不知不觉间做实了一件事:即坊间所谓“吴楚不能遇中原,中原不能遇契丹,契丹不能遇天策”!

张迈未回来时,契丹人在套南纵横无敌,张迈一来,契丹旋即败绩!再加上有之前轮台之战打底,马上让天下人对契丹军的战力评价压低了一层,将之彻底地排在天策军之后了。

这种战力公论未必就是事实,但冷兵器时代两军交战,战力公论却极其重要,尤其是实力相近的两支军队,一旦其中一方受公论影响而产生畏惧感,另外一方受公论影响产生必胜预感,则一旦交战,“虚论”也会变成实力,舆论排行会成为真正的实力排行!

耶律朔古安下营寨之后收拾兵马,发现竟然只剩下两万二千多人,原来除了阵亡之外,其余损失的兵马有一小半是趁乱逃走,更有一大半是趁机投降了天策军,耶律屋质心中狂恨,对耶律朔古道:“张迈为人素来得理不饶人!这次他占了这么大的便宜居然没将我们赶尽杀绝,肯定是他们内部空虚所致。我看那陌刀战斧阵多半都是假的,他们能打硬仗的,或许就只是杨信折从适的那三千人…”

“够了!”耶律朔古沉着脸喝断了耶律屋质。作为一名宿将,他虽然理论水平差,表达能力差,但内心深处却还是很明白“能谋”与“能断”的区别。

大战之前,能谋者多,无论是什么样的观点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但大战之中,能断者少!因判断用哪一种谋略以及对此谋略的执着程度,常常要受到战场形势的影响。耶律屋质非是不能谋,在战前他的种种推断耶律朔古也都赞同,但真的到了战场之上,耶律屋质却全然被张迈压住,随着天策唐军的出手他不住地动摇,以至于非但无助耶律朔古坚持其死战的信心,反而干扰到了耶律朔古。

等到大战之后,耶律屋质一回想战时种种,又重拾战前论调却又于事何补?更何况这时候若承认了耶律屋质所谋正确,那无疑是承认自己以一支强军而被张迈一支“虚兵”打败,这是耶律朔古内心深处所难以结束的!

耶律朔古抚摸着部下从战乱中抢回来的耶律吼的尸首,垂泪道:“准备退兵吧。回敕勒川。”

耶律屋质大吃一惊,但很快想到了什么,沉默不语了。耶律朔古道:“若是别人去,恐怕李胡不肯奉命,还是你亲自走一趟吧。”忽然拍着耶律吼的尸身叫道:“可恨!可恨!可恨李胡,他若来会师,那张迈就算怎么虚张声势也无用了!”

耶律屋质默然带着耶律朔古的命令传到了夏州城外,耶律李胡拿到后几乎是咆哮着道:“耶律朔古搞什么鬼!竟然一接战就被张迈打败,他手下的兵将都是纸糊的吗!”

耶律屋质作为此战参军,战争败得如此难看他难辞其咎,在耶律李胡面前几乎抬不起头来,但还是勉力道:“副元帅,猛虎坡之败,详稳能下这道命令,实际上是下了极大的决心。”

耶律李胡冷笑道:“什么决心?”

耶律屋质道:“猛虎坡一战之前,我们虽然也怀疑过张迈兵力不足,但此战之后,不管张迈此番有多少兵力,天策军都势必士气大振,套南各势力也都将向他倾斜,就算他现在只剩下三千可战之兵,以这样的士气谨守乌兰堡也绝无问题了。反而是我们,却要提防着被张希崇袭我之后,堤防党项人奇袭骚扰。再加上冬天已近,天时不利于我,因此详稳这才当机立断,决定退兵。”

韩德枢也道:“副元帅,此战天策既捷,灵州方面会士气重振,夏州方面会积极出战以向张迈献媚。甚至关中诸藩镇也会来趁火打劫!天时地利人和,都不站在我们这一边了,还请赶紧退兵为妙!”

耶律李胡冷笑道:“够了够了,你们害怕张迈,我不怕。就算耶律朔古全军覆没,我有三万大军在手,也足以对付张迈,至于区区党项人,理他作甚!”

韩德枢再三进言,耶律李胡只是不听。耶律屋质却不再言语,等到军帐会议散了之后,他才独个儿来到耶律李胡帐内,韩德枢是汉臣,未得传召一般不敢进他的私帐,耶律屋质却是自家人,穿门入帐没什么忌讳。

耶律李胡正抓着一个女俘在玩弄,见到耶律屋质眉头一皱,将那女俘一推,那女俘赶紧逃走了,耶律屋质这才上前道:“此时回敕勒川,坏的只是耶律朔古一人,却于王爷大大有利!”

“嗯?”耶律李胡来了点精神,耶律屋质又道:“此次进兵以来,王爷有功无过,就算撤退也是局势所累。但耶律朔古却要承担全责。一回到敕勒川,他就算不被赐死至少也要就地免职,那时候西征全军,就都属王爷了。”

耶律李胡对耶律屋质的神色登时好了起来,随即笑道:“敌辇,你向来不是我的人,怎么却来帮我考虑?”

耶律屋质道:“我不是帮王爷考虑,是帮契丹考虑。但在此局势之下,要帮契丹考虑,就得帮王爷考虑,不是么?”

耶律李胡哈哈大笑,道:“好吧,算你说的有理,你就且在我军中住下,寻几天乐子,等哪天天气好了,咱们就拔营北归。”

耶律屋质急道:“为什么还要等?猛虎坡之战的消息一传开,党项人随时都可能来偷袭的。”

耶律李胡道:“不用说了,我已有决定!区区党项不足为患,再说猛虎坡的消息才传来我就撤退,让人听了非以为我害怕张迈不可。”

耶律屋质又劝,耶律李胡怒道:“你再啰嗦,我就打下夏州城给你看看!”

耶律屋质无奈,只好退出。

这时消息已经传到了灵州、夏州,灵州城内张希崇一接到战报,仰天长叹,叫道:“从陵!你有如此贤弟,可以瞑目了!”

杨泽中道:“天策兵将,果然无敌!”

张希崇却摇头道:“不是天策兵将无敌,是张龙骧威名过大,将契丹人都压得心虚了。”

杨泽中不解,张希崇道:“此战之后,我更可判定乌兰堡方面是外强中干。”

杨泽中讶异道:“这是为何?”

张希崇道:“看张龙骧过往的作风,若他真有三万精兵,打败耶律朔古之后不会停下,肯定要继续东推,非顺势将耶律李胡也灭了不可!但他现在不进反退,这等稳妥作风换了是我没关系,换是是他却大不寻常,多半是怕露了破绽。”

杨泽中道:“那现在怎么办?令公既能看破,只怕契丹人里头未必没人看不破。”

“不打紧了。”张希崇道:“契丹中纵然有高人因此起疑,普通士兵也再没有足够的士气再次向西了。”

杨泽中道:“那我们要如何呼应张元帅?”

张希崇道:“你先将猛虎坡大捷的消息传出去,振奋全城士气,组织百姓好好守城,我点齐全城兵马,今晚出发!”

杨泽中道:“点齐全城兵马?只靠百姓如何守得住灵州?契丹来犯如何是好?”

“契丹不会来犯了。”张希崇道:“从陵的仇虽然有他族中兄弟报了,我却还要为自己一雪此辱!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朔方军非不能战也!”

夏州城内这时也收到了消息。

李庄恒等党项族老急忙来道:“将军,咱们得赶紧出兵了!自契丹南犯以来,我们一直退守城中保存实力。如今猛虎坡大捷,若我们再不出战,就要被天可汗怀疑我们包藏二心了。”

其它族老也都道:“儿郎们听说天可汗打败了契丹,也纷纷请战!将军,机不可失,消解天可汗对我党项的疑心并建立功业,就在今天了!”

李彝殷点头道:“我也早有出城之意,让儿郎们好好准备,随时出发。”

众族老大喜,领命去了,李彝秀叹道:“没想到天策军还藏有这样一支大军!还好我们之前没有被契丹蛊惑,否则就要押错宝了。”

李彝殷却冷笑道:“大军?哼,张元帅没什么大军!现在乌兰堡只是外强中干罢了。”

李彝秀愕然道:“外强中干?若是外强中干,怎么还能打败契丹的精锐?”

李彝殷却没有解释,向西许久,终于叹道:“是啊,他以外强中干之军,居然还能打败契丹精锐…如今就连我党项族人也都认为必须出战…群情如此…形势如此,我也不能不从了。唉,看来张迈真是天命所归了。”

相似的揣测,相同的推论,各人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耶律李胡故意好整以暇,不料彰武节度使、保大节度使,以及丹州、绥州四路兵马,听说契丹兵败,马上就都响应郭汾几个月前的号召,“决心驱逐契丹、以保国土”了!

眼看汉人有四合之势,耶律朔古已经后撤,天气又越来越冷,耶律李胡心虚,不敢再留,当即下令退兵。

自始至终党项人都未出城一战,耶律李胡对耶律屋质笑道:“你看!党项小儿,哪里敢来惹我?我要来就来,要走就走,他们能奈我何!”

不想走出二十余里,忽然四下杀声大作,这一带乃是党项人的地头,山路、林路、沙漠路无不熟悉,这时猛地杀来,登时将契丹人杀慌了手脚,李胡虽然有三万大军,李彝殷手下也有两万强悍士卒,这时以打落水狗的心态来一场偷袭,契丹军虽然厉害却也吃了一个大亏。李彝秀战场冲杀,几乎摘了耶律李胡的头颅!

幸有腹心部死命拼杀,这才将他救出,大军逃出四十余里后清点人数,这一战竟然折损了五千余人,竟是南征以来未有之大败!

更有甚者,所有俘虏与辎重尽被夺去,契丹这次南征破了府州麟州,横扫漠南,杀人无数,俘虏也有二三万,此外更劫持了不知多少财物,这些辎重一次性全被李彝殷抢了去。就连参军韩德枢也被俘虏了。

耶律李胡被杀得胆战心惊,竟尔不敢回顾,匆匆北归,正要渡河,上游有一支兵马沿河冲杀过来,却是张希崇埋伏在此!张希崇兵力虽只一万人,但以奇袭而占上风,竟然又将耶律李胡杀得大败,又折了四五千人,又逃散了不知多少,随军牛羊一朝尽失,只剩下裸兵二万人逃回了河北。张希崇又沿着黄河东进,收复了府州、麟州。

他与耶律朔古在敕勒川会合之时,双方兵力一加凑合,竟然只剩下四五万人,耶律德光闻讯大怒,立即派人免了耶律朔古、耶律李胡的兵权,让耶律屋质暂摄兵权,而将耶律朔古、耶律李胡下了囚车,押解到他身边问罪。述律平对此亦不敢开口。

耶律德光本人则驾临河东,准备迎战张迈。

张迈听到消息后笑道:“这次我虽然占了个大便宜,却也帮了耶律德光一个大忙了。算算还是他占的便宜多。”

杨信道:“兵败军丧,还占便宜?”

张迈道:“内部矛盾比外部矛盾更难解决。丢了那几万人并非契丹腹心,虽然吃了一个败仗,也还抵消不了耶律德光在中原所取得的大胜。但能因此解决掉耶律李胡,这笔买卖算起来耶律德光还是赚了。”

杨信笑道:“他是有赚有赔,但元帅你却是稳赚不赔。”

张迈哈哈大笑,他坐镇乌兰堡,足不出堡一步,前方的捷报却随雪花一起飘来,他将捷报一封封地发往后方,凉州方面闻讯欢呼雷动,民心更加坚定。

李彝殷命李彝秀带着俘虏,正式向张迈投诚,杨泽中也来信表明愿意归附。自称黄河一套尽属天策,就连关中的一些藩镇听到消息也加紧了与曹元忠暗中来往。

马小春自得他姐夫提点之后变得十分乖巧,很少插嘴军政大事,这时却忍不住叫道:“元帅,咱们统军南下吧!这里六万人,加上朔方军、定难军,再加上兰州的兵马,三路进驻关中去!”

张迈见他忽然会插口军政大事十分奇怪,而且所说的话又是这等荒谬,因马小春已经很久没这么放肆了,有些诧异地看着他道:“你胡说什么啊。进关中?”

“是啊,进关中!”马小春激动万分地说。

“现在进关中干什么?”张迈愕然道。杨信和折从适也感到奇怪。

“关中…关中有长安啊!”马小春叫道:“进了长安,那…那咱们就是大唐了!不是天策大唐,是大唐了,大唐!大唐!”

张迈恍然大悟!这才晓得马小春激动的原因。

天策军自安西起家,以大唐遗民而横扫万里,岭西旧部对于大唐有一种类似乎宗教的感情,而长安对于大唐的意义那更是不待言而喻!若此刻有石拔、奚胜等人在此,一定能比杨信更能体会马小春的心情!

长安对于岭西旧部来说,那不止是一个战略要点那么简单,那是一个圣地般的存在!张迈取得再怎么样的大胜,岭西旧部听了最多也就欢欣鼓舞而已,但如果听说赤缎血矛插上了长安城头,那别说是小石头、大石头,就算是郭洛、杨易,甚至是杨定国,只怕都要痛哭流涕!

张迈的眼睛忍不住也湿润了起来,不再怪罪马小春,却望向东南的方向喃喃道:“是啊…长安…长安!”

曾几何时,长安对他们来说是那么遥不可及,而现在…却仿佛已在掌心!

第174章 会师

北风狂刮,冬雪普降。

郑渭也在盼着这场大雪的降临,因为不打仗了,军费就可以节省很多,他计算明年秋收之前的官仓,觉得河西的军粮仍然可以应对,但钱却依然紧张,如今西线已稳,印度的商路也通了,不过真要产生关税效益,至少也得明年夏季才开始,到明年年底才逐步走向正规。当然,天策军在军事上的接连得胜,使得郑渭在与诸大商人谈判的时候占尽了上风,如今整个中原的商家都看好天策,很多人都愿意进行这一笔政治投资。

与此同时,东征的六万将士,大部分已经在大雪之前退回到姑臧草原。姑臧草原离乌兰堡不过二百里,数日间唐军的主力就都撤了回来。乌兰堡只留下窦建南作为守御,至于套南地区,张迈则将防御权暂时交给了张希崇与李彝殷,又让杨泽中总领整个河套地区的战后安置工作。

姑臧草原是唐军的练兵之地,杨信、折从适都曾经在这里成长,草原上一切作战设施、训练设施与生活设施都十分齐全,冬天也有足够的暖炉,此外还有避寒的房屋,设施简单,但应有的却尽有。此外,如医药医生也是齐备的。

这场大雪封了山路,让远程行军变得困难重重,但也因此让唐军得到了一个完全放松的机会。

姑臧草原上,处处都是笑声,虽有风雪,但篝火却抵消了寒冷,热腾腾的面食、羊肉、牛肉、葡萄酒,流水价地送了上来。

篝火闪耀中不止有男人的欢笑,还有女人和孩子。猛虎坡大捷之后张迈就传了命令,许精锐将士在后方的妻儿、亲人、情人到姑臧草原等候她们的丈夫、父亲,因此这时虽在风雪之中,整个草原却是乐也融融,一些阴暗的所在甚至充满了春情,前线的男人憋了多久,后方的女人忍了多久,都在这个冬天一并发泄。

张迈醉醺醺地坐在数万半醉战士的环绕之中,旁边有好几个孩子在玩耍,都是腹心兵将的儿女,其中既有张迈的长女,也有杨信的长子,那个男孩叫杨重贵,长得十分结实,虽然年幼,却已见乃父之风骨,张迈看得他欢喜,几乎就想和杨信定一个娃娃亲。

这个时候,人报国老杨定国到了。

杨定国带着一个好消息和一个疑问,来到了姑臧草原。

好消息就是折从远所带的三十万人,已超过一半抵达伊州,其它人则分别安置于瓜州、肃州、甘州,秩序都还好,未见混乱。对于天策政权来说,在当下的技术条件下这么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未出乱子,实在是一个了不得的喜事。

至于疑问,则是杨定国过了那么久,也实在想不通张迈的那三万精兵是从哪里来的。

张迈呵呵笑道:“当初郭威先我一月到达凉州,我还在路上时,他就从我的命令中已经猜到了我的心思,调集了甘、肃、凉三州民兵、牧骑、新兵齐集姑臧草原,共得三四万人。西征的精锐和民兵头、工兵头之中,有一部分体力甚好,经过一个月的休息已能行动,这部分人就成了骨干,郭威就是靠着这些人,将三四万人组织起来。要在短时间内将这批新兵、民兵、牧骑训练成精兵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一批精锐骨干,训练得他们进退得宜,再装备上正规精锐部队的兵器铠甲,拿来唬人还是可以的。”

张迈说到这里哈哈大笑:“当然,精锐部队和取的手中有一部分已经恢复了精神,倒也派上了用场,当日猛虎坡之战那些歪歪斜斜的弓箭,是假精锐射的,后来那些猛烈精准的投石车,则是真精锐干的!”

左右闻言无不称赞,杨定国道:“这一点,我也想到了,只是若这些民兵、牧骑、新兵都假装了精锐,那么他们的位置就空了出来。当初出征之时,除了这批假精锐之外,外围那些民兵、牧骑、新兵、伙夫,也有几万人,这些人也不能从天上掉下来啊。”

曹元忠也道:“不错,当初我等也想到了这一点,但因数量上不对,所以不敢怀疑是假精锐。”

张迈哈哈大笑:“民兵牧骑要假扮精锐还比较麻烦,精锐部队要加班民兵牧骑,那可就容易多了。”

杨定国一愕道:“那些外围兵马…”

“都是西征的精兵!”张迈笑道:“他们精神不大足,不过却还能撑持着走动。他们是外围人马,就算被人看出精神不振也不要紧。再说这些都是老于战阵的老兵了,我传了命令下去,他们自然懂得装。这件事情,也就郭威、杨信、折从适几个知道得完全,我也晓得契丹、小唐在我凉兰地区都安插了不少细作,所以故意连自己人都瞒住了。”

曹元忠等听闻赞叹不已,杨定国道:“元帅用奇,天下无人能及!只是以虚兵去打强敌,猛虎坡一战其实也危险得紧了。”

张迈道:“所以我还需要两支能冲锋陷阵的精锐部队啊。局部的激烈战斗总要有的,不然契丹人也不会轻易相信我们的兵马气力足!幸好临时征调来两支奇兵都不负我的期望。其实套南一战,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跟耶律朔古玩全面开花。因为真正能够扭转河套战役成败的兵力不在凉兰,而在灵州、夏州,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将士气鼓舞起来,让张希崇和李彝殷对我们有希望,同时为灵州、夏州的兵马创造有利的作战时机,那么目的就达到了——可以说这是一场政治行动,而不是一次军事行动。”

至此杨定国亦自钦服。

天策五年的冬天很冷,但姑臧草原的将士却得到了完全的放松——从身体上到心理上。经过数十天的修养,到了天策六年开春之后,许多人都已经活蹦乱跳,但西征二万里实在是太累,哪怕是精锐部队,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恢复。因此张迈并未马上开启军事行动的意思,而是分批调动,尽量让将士能够继续休息。

但是左右两个神箭营却已经精神尽复,杨信与折从适的旧部也有许多恢复了体力,郭威又整合了一批新兵——这批是去年张迈抵达凉州时就已经接受训练的,过去这个冬天老兵们在休息,新兵却继续加紧训练,这一批新兵人数约七千人,郭威从中选出了一半,由一批已经恢复精力的老兵作为骨干组织起来,凑足四千之数量,再加上杨信、折从适各统精锐骑兵两千人,以及左右两个神箭营各一千人,共是万骑之数!

这时已是天策六年二月,有了这一万骑兵(其中两千人乃是骑射),张迈精神大振,笑道:“何须三万人马!若去年冬天有此一万人!我就不用对耶律朔古弄什么玄虚了!”

当即传下命令,要朔方军节度使张希崇、定难军节度使李彝殷,于天策六年三月十五,各统精兵两万人,一起到芦关会师商议大事。

芦关位于陕北,乃是长城旧关,这里是后唐防范党项人的地方,张迈竟然挑在这个敏感地点会师,显然是有意挑动各方神经!

消息传到东方,张希崇第一个领命,李彝殷犹豫了一下,也答应了,最为奇怪的是芦关的守军,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竟在彰武节度使的命令下悄悄撤走了,鲁嘉陵的探子到达时整个边关都空了。

情报传回姑臧草原,张迈笑道:“看来关中诸藩镇,也无心抵触我了。”

鲁嘉陵笑道:“去年冬季,已经有不少人期盼着元帅能够趁胜直入长安呢!”

张迈道:“入长安不必太急,再说去年冬天咱们手头的力量有限,而且主力又是一支虚兵,虚兵宜静不宜动,动得太多容易露出破绽,反而让人有机可乘。不像如今,每过得几天,姑臧草原便有多一批精锐恢复战力。待到夏季,那时候西方还会有兵马源源不断地到来。那时候我军军威大盛,从陕北也好,从陇右也行,或者两路并进,以千钧压卵之势,叫人不敢生抵抗之心,不敢生侥幸之心,那时候可以兵不血刃而收关中!”

曹元忠道:“元帅圣明!如今关中一带,暗投书信意图投靠的带兵之将不下五十人,甚至就是汉中、巴蜀,也有不少人与我们暗通款曲了呢。如今只等元帅大旗一竖,关中定可不战而下!就算还有几个看不明大势想要抗拒的,也断断不是我们的对手!”

张迈道:“听说关中自唐末以来几经战火,如今已经破败得不成样子了。都是汉家子孙、大唐后裔,能不打仗还是别打仗的好。自家人打自家人,不算英雄!如果有可能,我们要尽量为关中保留元气。”

诸将听了全部挺立应道:“是!”

一万大军就此行动,这一万人,除了一个数量不多的随行文官团队之外,全部都是马上战将,就是那个文官团队,也全部都要求能够骑马随行,张迈在逐步确立文官集团在政权内地位的同时,也将一股尚武的风气带了进来。

这时候魏仁浦已经养好了病,但张迈仍然带着范质,而让魏仁浦进凉州成为郑渭的副手,主管西征善后事务、六十万遗民的迁徙安置,以及与接下来“西守东攻”战略所要进行的军事行动相配套的民政事务——这一切都将发生在河中、宁远、龟兹、轮台与凉州之间,乃是一个难度极大的综合政务事件,如果魏仁浦能够处理好这个事件,那么往后再复杂的政务只怕就都难不倒他了。

将西北的政务都付托给郑渭、魏仁浦与张毅之后,张迈却统领万人大军向东进发。

  如果觉得唐骑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阿菩小说全集东海屠唐骑大清首富边戎山海经密码桐宫之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