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阿菩作品陆海巨宦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个叫唐举的机兵队长带着两个手下是逆流而进,从大隅高山城出发,一路见到的,无非是尸体、庐火,两耳所闻,要么是惨嚎,要么是女子被强奸时的尖叫!

唐举是从尤溪出身的老机兵了,在东海机兵团内部可以算是根红苗正,虽是猎户出身,但机兵团不止是一个战斗组织,更是一个教育系统,在里面呆了近十年的光阴人一般都认得字,而且思想觉悟也与新机兵不同。这时见到了沿途地惨状,心中有些不忍,只是他有任务在身,不敢停留。

岛津贵久要迂回向北绕过鹿儿岛湾,是因为鹿儿岛湾已经被李、王地联合船队所控制,唐举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出大隅高山城后便直接向西,到鹿儿岛湾地东海岸找到了巡逻船只渡海。

路上不断有蝗军要骚扰他们,幸好机兵团是有自己统一服饰的,在这次的整个事件中,东海机兵又拥有中坚地位。蝗军们虽然不太听指挥,但也都默认了机兵团是领袖,唐举一亮出身份,他们便不敢侵犯了。

这时李彦直已回到了樱岛。正在处理萨摩的善后事宜,听到唐举地报告后大吃一惊。蒋逸凡惊道:“这样下去,可别把日本给灭了!”

王牧民哧的一笑道:“那才好玩呢!”

李彦直沉吟道:“如今已经闹成日本本土的民变了。民变易发难收!万一收不住,连我们也得被卷进去!我料日本诸大名不会让这种情况继续蔓延,一定会联合制止的!尤其他们是打着我们地旗号胡作非为,若我们处理不慎,很容易会遭人话柄!嗯,这场仗,差不多该想怎么收尾了。”

张岳道:“不过现在太早向诸大名示柔,对我们来说也不划算。”

李彦直便问他如今的收益是否已抵消了损失。张岳道:“前前后后算上,只抵消了八成,我们还亏着呢。”

原来张岳当日抢先占据了岛津家地主库,里面不但有大部分岛津家敲诈了李彦直的赎款,还有岛津家历年所积,只是在坚壁清野过程中,岛津家又是赏赐部属激励士气。又是大开仓库购买武器,着实花掉了不少钱,两相抵消,张岳统计过后发现同利在这件事情上仍然亏了。

若是这样…”李彦直道:“那就必须双管齐下。就让这些蝗虫在前面开路,我们跟在后面,再收取一些利益,把我们亏损的部分都补全了。当然,也要给王五峰他们留一点。这件事情,张岳去办。同时也要和西日本的其它大名通通声气了,告诉他们我们和那群蝗虫是有区别的。这件事情。逸凡去办。”

任务分派下去之后。蒋逸凡便带人分头前往丰前丰后,肥前肥后。自己前往山口。张岳则带了一队人马,由唐举领路,沿途敲诈,问那些收益最好的蝗军拿提成。

李彦直心道:“萨摩已成废墟,大隅亦成焦土,我又没法在此长驻,徒守无益!”便将军队撤出鹿儿岛,而以樱岛作为大本营,与种子岛上的王直遥相呼应。

在鹿儿岛一役中,镰田政年战败被俘,这时也已降服,得李彦直赐姓为连,称连政年,同时伊集院忠朗亦改姓为伊,称伊忠朗,与田薰亲见李彦直撤出鹿儿岛,都感讶异,便约好了来樱岛请安,并问李彦直的打算。

李彦直便将大隅之事相告,三人面面相觑,都想:“幸好我们投降得早,要不这会就算能抱住性命,也保不住家族平安!”

伊忠朗道:“孝廉老爷,不如您干脆就别回大明了!就在这里开邦立族,岂不是好?只要你点一下头,我们三家一定扈从到底!”

田薰亲也道:“对!如今我们据有萨摩、大隅两国,孝廉老爷振臂一呼,日向、肥后也必附骥尾!我们再联名请奏,京中公卿最是爱慕中华来归儒者,说不得还会为许孝廉老爷正名,做这两州守护!”

李彦直一笑,道:“我志不在此!再者我已有言在先,贵久之仇一报便回大明。这南九州嘛,还是归本地人统治的好。”

三人闻言表面都在摇头惋惜,心里却忍不住狂喜,忖道:“他这么说,莫非有意走了之后将此地划归我们!”

果然便听李彦直指派田薰亲守鹿儿岛城,派连政年守加治木城,让伊忠朗随自己前往大隅高山城。三家得令皆喜。

李彦直便留吴平守樱岛,起精兵千人为本部,王牧民五百人在左,徐元亮八百人在右,向大隅高山城进发。

沿途流寇,闻其声明都敛旗听命。到了大隅境内,大隅境内只剩下祢寝、伊地知两家尚在勉强支撑,李彦直命流寇撤退,不得再侵犯祢寝、伊地知领地,解围之后,两家感激涕零,齐到军前参拜,并叩请孝廉老爷设法结束南九州之乱象!

李彦直命二人请起,叹道:“此事我本只怪责贵久一人,不想贵久怕死,竟不肯认罪伏诛,且一路流窜,竟成今日之势!此事固非我所乐见,不过既由复仇之念而起,则我亦难辞其咎!”

他带了祢寝、伊地知与伊忠朗到达大隅高山城时这里已成了一片死域,断壁下掩盖着不知多少尸体,空气中弥漫着尸臭。

这大隅高山城伊忠朗来过不止一次,这时见到如此惨状,忍不住悲怆落泪,李彦直亦自叹息,遥指日向道:“贵久啊贵久,只为你一人贪生,酿成如此大祸!试问你一人之身,何以偿之!”

正要派机兵挖坟掩埋,免得这些尸体苦受暴晒之难,却便有紧急消息从东北方向传来:“我军已深入日向境内,先破沃肥城,又逼近都於郡城,伊东义佑弃城而逃,往丰后去了。有消息传大友家已布置重兵于边境,以待我军!”

李彦直惊问道:“那二公子呢?张岳呢?”

传信者道:“张掌柜已到沃肥城主事,二公子因仍找不到岛津贵久便继续向北,向丰后追去了。”

李彦直怔了半晌,回顾伊忠朗道:“我得赶紧前往日向,你可好生处理此间之事,好好安葬尸体,安置流民。”

伊忠朗走后,王牧民道:“如今留伊忠朗守大隅,连政年守加治木,田薰亲守鹿儿岛,后方皆新归附者,万一前方战事不顺,此三家有变,后路有断绝之虞!”

李彦直以为他所虑有理,便让他回樱岛调集船队,并邀王直从海路取日向、丰后,两路齐进,暂定以丰后、日向边境为会师之地!如此则万一陆路断绝,机兵亦可从水路撤退

之二十四 诸侯应

李介被绑架一事,日本大名本来以为只是李家与岛津两家之事,但岛津贵久北逃之后,诸侯万万料不到李介敢带兵越境,穷追不舍,更料不到李介的背后会形成一支破坏力极其可怕的蝗虫部队!

蝗军尾随着李介,先破肝付,连及伊东,九州惶惶,西日本大震!

丰后大友家是最有机会问鼎九州霸主的诸侯之一,听到消息,急召诸家将问策,众人都不知“明军”情况,家臣吉弘鉴理道:“日向宗湛和尚曾去过大明,胜久大人又才从琉球回来,他们或许知道明军的虚实。”

大友义鉴道:“有理!”便召日向宗湛来见,又派人去请岛津胜久。

原来岛津胜久被岛津贵久逐出萨摩之后,便来丰后依附大友家。凡诸侯失地,结局通常十分凄凉,大友家虽是胜久的母族,但失势大名犹如丧家之犬,大友义鉴一开始也不怎么给他好脸色看。不想天意难测,咸鱼竟然也有翻身之日!

两年多前一艘商船在府内入港,船上走下一倭一华两个年轻和尚,日本和尚本是日向国人,多年前流浪到大明出家,法号宗湛,因其出身地在日向国,故称日向宗湛。和他一起来的则是他在大明的僧侣,法号玄灭。

二人年纪虽轻,却都是才学过人,而且知道许多海外贸易的消息,所以入港之后不久便引起丰后境内豪族的注意,日向宗湛得大友义鉴供养在城中,玄灭却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中遇到了幽居的岛津胜久与之成为朋友。

那玄灭甚有才干,又通晓海外情况。在他的帮助下,岛津胜久纠结起了旧部,又从大友义鉴处借到了一些钱作启动资本,登上了一艘前往琉球地商船。胜久这一去就是两年。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大友义鉴也不清楚,只是胜久回来时无论人力还是财力都已非同一般!人皆势利。当初胜久仓皇来归时,大友义鉴对他是半冷不热,等到胜久拥船入港,又献上生丝珍品,大友义鉴马上转变态度,对胜久礼遇有加起来,胜久请大友义鉴继续掩护他,并许他秘密招募武士以备复国。

当时李介绑架之事东窗未发,大友义鉴心想萨摩与丰后并非接壤。若胜久能够复国对自己有好处,万一复不了国自己也没坏处,所以就答应了,给胜久提供了一个偏远的小港作为停泊船只、训练武士的地方。

大友义鉴也曾问胜久发财的缘由,胜久只说是贸易所得,把大友义鉴羡慕得两眼发红,之后便日夜与日向宗湛商议。正打算着也派遣船只前往琉球、大明贸易,不想萨摩那边就爆发了李家与岛津家地大争端!且其事不局限于萨摩,不久竟蔓延到了大隅、日向,甚至有席卷九州之势。大友义鉴担心丰后也被侵染。赶紧请岛津胜久与日向宗湛议事。

岛津胜久人在外地,日向宗湛先到,一领袈裟之下,裹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和尚,六尺身材,一章圆墩墩地脸,他坐定之后。大友义鉴问:“宗湛法师。最近可曾听过大明一个孝廉在我日本胡作非为的事情?”

日向宗湛微微一笑,说:“这是何等大事!宗湛又不是聋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大友义鉴问:“那法师在大明时,可曾知道这人的底细?”

听过一点他的传闻。”日向宗湛说:“此人在福建时,曾以千人队伍,破二万之众。福建方圆千里,赖其威名以安。”

大友义鉴武勇不如岛津贵久,智谋不如岛津忠良,家族势力虽然不小,论能力不过日本二三流人物,听了日向宗湛的话脸色微变,诸家臣也都微现惧色。

家老吉冈长增说道:“听说这次他是带了战舰百艘前来,如今在萨摩、大隅已有上万之众了!”

大友义鉴忧形于色,道:“那可如何是好!”

日向宗湛道:“战阵之事,我不擅长,义鉴大人若要知避祸之道,何不请玄灭一问?”

便在这时,人报岛津胜久、玄灭法师、新纳忠苗到,大友义鉴听说,站起来迎接道:“胜久大人来得太及时了!”

岛津胜久乃是一个中年,两鬓染霜显示他曾经落魄过,双眼炯炯却透露出他最近是春风得意!他身后跟着一员将领,一个和尚,那和尚眉清目秀,甚是俊朗,正是玄灭。

门口见面,大友义鉴先祝贺岛津胜久添丁得子,岛津胜久意气风发,连道:“都是托了义鉴大人的洪福!”

延入席中,大友义鉴尚未开言问李彦直之事,岛津胜久已道:“我正要入城来见,便逢义鉴大人派遣使者来请,所为之事,若我猜的没错,莫非是为了南面那姓李的?”

不错!”大友义鉴叫道:“如今萨摩、大隅情势汹汹,那群唐客越逼越近,丰后也是人心不安,宗湛法师说那个李孝廉有以千破万之神勇!从他在萨摩、大隅所为看,只怕并非虚语!听说他的前锋已进入日向,若再往北就是我丰后了!因此我心中焦躁,不知如何应付,胜久大人既然已经猜到,不知可有良策?”

良策,良策!”岛津胜久说:“有什么良策!不外一句话:联合诸侯,一致对外!”

大友义鉴啊了一声,重复着岛津胜久地话:“一致对外?”

对,一致对外!”岛津胜久道:“那群唐客究竟是什么居心,谁也不知!他们本来只说是找贵久报仇,可是却又破肝付,逼伊东,既然他们今天可以进入大隅、日向境内,明天自然也就能将战火烧到丰后!所以义鉴大人,此事不能犹豫了!你得赶紧动员全境,并发檄文,号召丰前、长门、筑前、筑后、肥前、肥后的诸侯联手御敌!若是等到伊东家也破败,等到那群唐客的兵马开到府内城时,那就来不及了!”

家臣吉冈长增、吉弘鉴理都道:“胜久大人所言极是!”

大友义鉴尚未表态,又有紧急消息传来:明军已围都於郡城,伊东义佑弃城而逃,正率领部队朝日向退来。大友义鉴惊得坐不住,直起身来,叫道:“快,快!快按照胜久大人所言,发檄文,向九州、中国诸侯求援!”

在大友家的全面动员下,丰后全面戒备,北九州诸侯也担心李家横扫九州,波及自己,纷纷出兵出钱,没多久,一支超过一万人的联军便布列于日向、丰后边境。

不久岛津贵久从南面来奔,大友义鉴看见了他心头火起,怒道:“你们这两个灾星,当初胜久的账我还没跟你们算呢!你们居然还有面目来丰后!你们祸害了肝付家、伊东家还不够,还要来祸害我!”

大友家是萨摩的上一任守护岛津胜久地母族,胜久后来被忠良、贵久所逐便跑到丰后来躲避,所以岛津忠良和岛津贵久无论是往事还是近况,都很不待见于大友家。只是他们已经过了切腹自杀的最好时机,如今就是死了也得不到荣誉,所以一路仓皇乱逃,竟跑到丰后来了。

忠良老着脸皮,哭泣道:“若我们是因为大和内部的争执而失败,就是死也无面目来见义鉴大人!可如今唐客肆虐九州!萨摩、大隅相继沦陷,国家处危亡之际,凡大和子民都须一致对外!我父子二人之所以不敢轻生,因为我二人虽败,却是与李氏相持最久者!颇知道彼之虚实!如今只盼义鉴大人暂留我等有用之躯,或能为破明军建一二良策,待逐退唐客之后,我父子二人必切腹以谢天下!若大友家怕了明军,则请让开一条路,我们另寻敢起而抵抗外敌的英雄!”

这段话地意思有三层:一是直指李彦直掀起战争乃是外敌入侵,要大友义鉴一致对外;二是说自己知道李家虚实,能够提供一些情报消息,表明自己并非无用;第三则是激将。

家老吉冈长增附耳道:“这父子两人杀也好,囚禁也好!但不能像肝付家那样放他们过去,要不大隅、日向之祸就要在丰后重演了!”大友义鉴哼了一声,派人将岛津忠良一行看押起来。

跟着伊东家和肝付家也先后来会,伊东家是主动弃城,军队保持得较为完成,肝付家则只剩下一队武士而已。这时丰前、筑后、肥前、筑前已有二十几家诸侯到了,听伊东、肝付两家说起蝗军的可怕,个个心惊胆战!

就在这时,李家的使者到达了山口

之二十五 泯盗使

如果说,蒋逸凡上次来山口受到的是他自己也没想到的热烈欢迎,那么这次来遇到的就是超出他预料的冷遇。

从文班的相良武任,到武班的陶隆房,每个人都没有隐藏他们对蒋逸凡的猜忌,更没有隐藏对蒋逸凡背后那个李孝廉的猜疑!

他这次来日本到底是来干什么?

他真的只是来寻找他哥哥吗?

还是说他代表的是大明朝廷?

他身上是否还肩负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使命?

蒋秀才!萨摩和大隅那边,就是是怎么一回事!”大内义隆在这一刻也振作了起来,似乎恢复了几分大败于尼子家之前的气势,“现在发生的事情,和你们当初给我的承诺根本不一样!”

有什么不一样呢?”蒋逸凡问。

你们说只要报复了岛津家就会回去的!”

没错。”蒋逸凡说:“可是贵久还在逃呢!”

这不是要点!”相良武任站了起来:“现在的问题是:你们的军队竟然开到了大隅,听说还进入了日向!对于这个,你有什么解释?”

解释?很简单。”蒋逸凡显得越来越老练了:“那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军队!”

不是你们的军队?”陶隆房冷笑,真是难得,他和相良武任居然也有口径一致的时候:“可他们都打着李家的旗号呢!”

旗号而已,在座地个个都见多识广,战场上名不副实的事情。各位应该见得多了才对。”蒋逸凡道:“实际上,在我出发以前。我们李家踏入大隅地,就只有我们二公子所率领的一百个机兵!而这一百个人进入大隅也并不是要侵略或者进攻,只是作为二公子的护卫。因为二公子要和肝付家、伊东家交涉叫他们交出贵久。沿途需要保护自己地安全。如此而已。”

他推得倒也干净,却激怒了陶隆房:“只有一百个人,那其他人呢?”

其他人,成分可就复杂了,也有真心要帮忙地,也有趁火打劫的。但都并不是我们三公子的意愿,这些人也不是在三公子的指挥下烧杀抢掠的。”蒋逸凡说的倒也是实情,可惜日本地武士并不肯相信。

你刚才说在你出发之前你们李家没有多少兵马进入大隅、日向,”相良武任道:“那现在呢?”

现在大军应该已经出发了。”蒋逸凡说。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陶隆房吼道:“其实你们就是先让盗贼给你们开路。然后在后面跟上接收领地,就是这样!我们早就看透你们了!”

话说到这里,似乎就要僵住了,但是蒋逸凡不急,因为他知道怕的不是他。来之前李彦直曾对他说:“现在季风就要转向了,若是谈不拢,顶多我们拍拍屁股走路就是了。任他们乱去!”

当然。这只是一个不太坏的结果,而不是最好地结果。只不过有这一点垫底,蒋逸凡心里就不慌了。他微微一笑,说:“我今天来,不是和诸位吵架的。”蒋逸凡道:“吵架抬杠解决不了问题。如果诸位是要和我吵架的话,那我现在就走。但如果诸位是真有心想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想这场大变蔓延到山口,那么能否平心静气地说几句有用的话?”

不想这场大变蔓延到山口”这句话威慑力甚大,大隅、日向祸乱的原因,大内义隆其实也不是完全不知道,所以听到此言他马上制止了陶隆房和相良武任,对蒋逸凡道:“好,你说,你们李孝廉到底是想怎么样?他是要做九州王吗?”

大内义隆说出这句话来时,所有家将都是心中一紧----这一点,正是他最担心的!也是他们最无法接受的!如果说,放弃一切马上离开日本是李彦直地“最坏”打算,那么让李家在九州落足并称霸,便是众大名心目中“最坏”地结果。

蒋逸凡听了却哈哈仰天一笑,笑得极狂,他这狂态让大内家上下都感到不满,大内义隆尤其不悦,怫然道:“你笑什么!”“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蒋逸凡道:“从前有只乌鸦,正在啄食着一块腐肉,看见远处有一只凤凰飞近,乌鸦大是紧张,张开了翅膀护住了腐肉,对着凤凰叫道:咄!走开!这是我的!刚才义隆大人说我们孝廉老爷要做九州王,我就不禁想起了这个故事,失态之处,还请恕罪。”

大内家臣中,相良武任听出这是《庄子》里地寓言,大多数武将不知道出典,却也听出了蒋逸凡的意思,陶隆房怒道:“九州在李孝廉眼中,就只是一块腐肉吗?”

也许不是一块腐肉,”蒋逸凡道:“可也绝不是凤凰愿意长久栖息的梧桐!诸位以己度人,以为我们三公子会舍弃中华的大好前程,来争九州这片海外荒地么?嘿嘿,这比之寓言中的乌鸦,也只是五十步一百步的区别罢了!”

家将中修养差一点的都恚怒起来,倒是相良武任和陶隆房心中一动,均想:“他的话虽然难听,但说的要是真的,要是这样,对我们可是好事!”

大内义隆也问:“李孝廉当真无意久留?”

当然!”李彦直道:“只要捉到了岛津贵久,季风一起,我们就会回去。”

大内义隆暗中松了一口气,又问:“那他为什么还带兵进入大隅?”

蒋逸凡长长叹了一口气,道:“是因为三公子太过慈悲啊!他打仗虽是一把好手,可惜心肠太软。”

众皆不解,蒋逸凡道:“诸位想想。我们又不想在日本久留,进入大隅、日向的军队又大多不是李家的。所以我们若是想省麻烦,直接在樱岛安住,等到季风一起。双手一拍回家就是!大隅、日向以后再出什么问题。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

大内义隆和相良武任对望了一眼,心想:“如果李彦直真地不想久留,也确实是这样。”

可是,我们三公子听说了大隅、日向两藩百姓的遭遇之后却心中不忍。”蒋逸凡道:“所以他才带兵进入大隅、日向,为地却不是继续这场战争,而是要解决这场灾难。不过这件由岛津贵久挑起的事情毕竟已经闹开了!要想平息。已经不是我们三公子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了。”

陶隆房问:“那他想怎么样?”

不是三公子自己想怎么样!”蒋逸凡道:“而是要解决这件事情,必须大家携手合作!三公子想和北九州地诸侯联手,平息这场灾难!也只有我们双方联手,才能平息这场灾难。使之不至于继续蔓延!”

大内义隆问:“那他想怎么联手?”

蒋逸凡道:“第一,请义隆大人与北九州地诸侯一起主持公道,交出岛津贵久----此人是这次祸患的罪魁祸首,所有乱军起事,打的都是这个旗号,若是将此人交出,乱军失去了名义。就没法再号召九州其他领民了。”

大内义隆冷哼了一声道:“说的那么好听。其实还不是你们自己想要这个岛津贵久!”

蒋逸凡微微一笑,道:“既然是合作。自然得双方面都有好处。交出贵久既能使乱军失去名义,又能使我们二公子大仇得报,正是两家都有好处的事情。再说,若是捉不到贵久,我们二公子这口气咽不下去,三公子就算想息事宁人,二公子也不干啊。所以交出贵久势在必行!”

大内义隆道:“我们交出贵久了,你们却为我们做什么?”

这就是第二了。”蒋逸凡说:“只要贵久拿下,我们的军队马上就会撤回萨摩,并劝所有乱军解散。若事情已经平息而还不愿解散地,那就不是来帮忙的,而是来添乱的,到时候九州诸侯要怎么对付他们,我们都愿意助一臂之力!”

这个条件说出来,大内家上下都暗中点头,心想:“若他真能如此,至少我们就不会有事了。一群乌合之众,若没有了李家作中坚,没有大明朝廷作后盾,要弹压下去有何难处?”

大内义隆道:“若是如此,那大乱平息之后…”

那就是第三了。”蒋逸凡行了一礼道:“等乱军平息以后,三公子想在临走之前和义隆大人以及北九州诸侯聚一聚,商议一下南九州的重建,以及东海贸易地事情。”

大内义隆听得心动:“若按照他这做法,不但南九州的祸患可以至日向而止,我大内家不会受到任何影响,而且我们还有机会借机进入南九州,并与他们建立长期的贸易关系。此事有福无祸!”却不急着给蒋逸凡答复,先暂时中止会议,与亲信家臣商议。

相良武任道:“听他这么说来,倒像真有诚意要解决这件事情。只是若完全按照他说的办,交出贵久,我们日本脸上无光啊!”

陶隆房冷笑道:“丢脸的又不是我们!只要大内家不丢脸就行!”

大内义隆道:“但我害怕他有什么诡计!”

这个不怕!”陶隆房道:“咱们可以双管齐下!一边答应他们联手,一边布置兵马,会齐北九州以及大友家的军队,怕不有两三万人!那时李氏就算想乱来,我们也必能制他!其实我们担心的,还是那批乱军跑到境内来蛊惑人心,要是农民们都被弄得人心浮动那就不好了!”

相良武任心中也同意了他这说法,却不肯说出来,硬是要找些不同地意见来说,道:“虽然如此,但若是我们对他们地提议照单全答应,就显得太示弱了。”

陶隆房哼了一声,道:“那你还想怎么样?”

相良武任道:“咱们得要求他先退兵,然后我们再交出贵久。”

只怕人家不肯答应!”陶隆房说。

那也得说!”相良武任道:“不答应就谈着。谈到答应为止!总之不能太顺着他们。”

大内义隆则颔首称是,此议便决。

外交就是扯皮!虽然已经有了决定。但大内义隆还是等到第二日才重新请来蒋逸凡,这次却只有陶隆房与相良武任在场。

大内义隆表示这三件事情都能合作,不过第一件事情和第二件事情的顺序必须掉过来。要李彦直先帮忙解决了乱军。他们这边负责拿住岛津贵久,等双发会盟,商议南九州如何处置之后,再以公议定岛津贵久之罪,如此则李家之仇辱可报,而日本这边也庶几不太丢脸。

蒋逸凡皱眉道:“这两件事情。怎么可以调转呢?不行不行!必须是先交出贵久,然后那伙乱军才会失去大义名分啊!若是次序调了过来,却叫我们如何着手办事?”

相良武任道:“我们可以对外先号称已经交人,这样不就可以了么?”

蒋逸凡反问道:“但你们要是答应了却不交人怎么办?”

相良武任笑道:“那贵久对我们大内家算个什么东西?我们为什么要为了一条丧家之犬得罪李家?”

蒋逸凡听到这话会心一笑。道:“话是有理,可天下事难说得紧,我们李家到日本做生意,个个都要确保一个原则:钱要现钱,人要现人!打包票地生意,我们是不接地。因为我们并不想在这里长待,耗不起。”

相良武任走上两步。坐到他身边。拉着他的手道:“我们还是希望李家能与我们彼此信任!毕竟我们大内家也不是什么下三滥地家族,将来还想和李家做长远生意。不会过河拆桥的。”

蒋逸凡笑道:“过河拆桥,我们倒也不怕,岛津贵久不就给我们来过一次过河拆桥了么?结果如何?”

大内义隆和陶隆房闻言都是脸色微变,陶隆房怒道:“你什么意思!”

蒋逸凡笑道:“没什么意思,说个事实而已。”

我大内家愿意和李孝廉谈,可不是因为我们怕了他!”大内义隆觉得,自己应该有个强硬态度来维持他的威严:“只是我们觉得这场灾难应该早点结束,所以才如此容忍贵使者!也希望贵使者不要得寸进尺!”

我们也很有诚意啊。”蒋逸凡说:“这岛津贵久嘛,只要我们继续跟在那伙乱军后面,迟早都能捉到地,但我们三公子没打算这么做,为什么?不就是替你们着想么?结果你们得了便宜还要东拉西扯,不肯爽快答应!说实在地,这件事情就算完全按照三公子的计划来做,我们也实在没什么好处!”

相良武任听到“好处”二字,与大内义隆对望了一眼,大内义隆点了点头,相良武任便小声地说:“要是三公子愿意和我们建立互信的关系,将来南九州的重建上,我们两家都会有好处的。”

蒋逸凡不问“有什么好处”,却笑道:“我们也不要什么好处。不过这次来日本,结交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又不能带回大明,但三公子希望将来我们走了以后,大内家能加以照拂,让他们在日本有立足之地。”

相良武任问道:“李孝廉的这些朋友,名份正不正?”

蒋逸凡道:“只要大内家支持,那便名正言顺!这些人若受了大内家地恩惠,将来也一定会感激大内家的。就不知义隆大人对南九州有什么想法?”

相良武任笑道:“我们北九州都还没拿下呢!隔得那么远的飞地,又那样的边鄙蛮荒,我们要来作甚!”

陶隆房一听,微感不悦!相良武任是主张平息干戈致力于内政地,连对周围的土豪如毛利元就等动兵都不赞成,何况去争隔着好几个藩的萨摩、大隅?但陶隆房却主张对外强硬!两人政见不同,因此总难和睦。只是这件事上大内义隆明显是偏向相良武任,陶隆房孤掌难鸣,低低地哼了一声,也不说话。

蒋逸凡眼睛在他们三人脸上转了一圈,微笑道:“看来咱们两家果然有默契,都想到一块去了!若是这样,那就好办了。”

之二十六 樱岛会

李彦直并不止派出一个使者,实际上,与蒋逸凡同时甚至更早,就有使者到达府内城,向大友义鉴传示李彦直的书信,并陈说了与蒋逸凡在山口说的那番话类似的交涉辞令。不过,聚集在丰后边境的九州诸侯,如大友义鉴、龙造寺家兼、肝付兼续、伊东义佑很明显都不愿意相信,直到陶隆房带着军队以及蒋逸凡赶来,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

在九州诸侯会见蒋逸凡之前,他们先与陶隆房进行了一次背着这个使者的会商,在会上陶隆房说了李彦直所提出的三个条件,遭到了肝付兼续的强烈反对!

交出贵久,也就算了!”肝付兼续几乎是在怒吼:“可会商如何处置南九州,这算什么事!日本土地上的问题,凭什么要和一个唐客会商!”

但其他诸侯却都不怎么表态,其实按照战国时代的丛林法则,此刻萨摩、大隅两藩已被李彦直实际占领,人家就算赖着不久,除非动用大兵去把人家赶走,否则根本拿人家没办法,但假如李彦直对其它领土并无野心的话,又有谁愿意干冒奇险动兵去和李彦直对抗呢?

兼续大人,”大友义鉴语重心长地说:“你要为大局着想啊!不能为了小家,误了大家啊!再则。我们只是说会商,并没有要剥夺你作为大隅守护的意思啊。”

伊东义佑也说:“对啊。到时候我们一定都会支持你重掌大隅的。现在最重要地,是如何解散还在日向肆虐、正朝丰后逼来,甚至有可能蔓延到整个日本的乱军啊!”

伊东家才被那伙蝗虫部队打得落荒而逃。深知这伙蝗虫部队地可怕!大友义鉴也知道自己领地内有人心浮动的迹象。他们一个要夺回城町。一个要保卫领土,这是他们当前最迫切的问题,至于岛津贵久地死活和大隅萨摩如何切割,对他们来说却都是可以商量地事。

至于其它诸侯也都各怀鬼胎,他们都不是利益的直接受损者,若答应了李彦直的这三个提案。还有可能从中谋利,因此都道:“对,对,兼续大人要顾全大局!”

肝付兼续大怒道:“鼠目寸光。鼠目寸光!一群鼠目寸光的小儿辈!”

但任他怎么怒骂,也影响不了诸侯的决定!这是一个以拳头论英雄的时代!肝付兼续手下只剩下一百多号人,不但失去了国家,甚至还得依靠大友义鉴地接济才不至于饿死!虽然在礼节上大友义鉴等还敬他是一藩守护,实际上心里早当他是一个一百人的小头目,一条比岛津贵久好不了多少的丧家犬。

在岛津贵久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肝付兼续地冲天怒火中。李彦直提出的三个建议就这样被通过了。其中龙造寺家兼最为老辣,说道:“咱们虽然答应了。可谈判的时候也不能答应得太过爽快。还有,得叫那李孝廉先帮忙解决了那些盗贼的事情,然后咱们再送还贵久。在盗贼解决之前,丰后边境的联军不能解散,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众人都道有理,第二日便请来蒋逸凡,拉拉扯扯地谈了起来,从早晨一直谈到日落,才算把那几句话可以说明白的事情给谈妥。蒋逸凡亦不含糊,谈妥之后便拟书一封,向李彦直报告。

这时李彦直已经率军到达日向与李介会合,李介还要北进,却被李彦直拦住了,道:“二哥,不用再追了,回头自会有人帮我们将仇人送来。”收到蒋逸凡的来信后,对李介笑道:“二哥,你看如何!我料事还算准吧?”

  如果觉得陆海巨宦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阿菩小说全集陆海巨宦东海屠唐骑大清首富边戎山海经密码桐宫之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