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陈瓷作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对于汉献帝来说,谁抓住他的胃,谁就能抓住他的心,谁能让他吃饱,谁就是功臣。李傕能让他一天吃两顿饭,偶尔给他几根发臭的牛骨头,也能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儿,谁要是能让他一天吃上三顿饭,那就是特等国家功臣了。在河东郡,献帝曾经在山洞藏身,在田野露宿,差点儿饿死。这时,献帝想起了吕布,亲自在木板上书写诏书,让吕布带着粮食前来救驾,吕布当时被曹操打败,自己还填不饱肚子,哪有能力照顾别人,就派了使者前去说明情况。

不过,既然是皇帝,总是有投资价值的,喂皇帝比喂猪强多了,皇帝挨饿时,你给他一碗米,以后他会还你一碗金子。河内郡太守张杨派了几千人背上足够的粮食来接应献帝君臣,河东郡太守王邑送来一些布帛。有吃的有穿的,皇帝又是皇帝了,封张杨为安东将军,王邑为列侯。

现在回到洛阳,谁能解决皇帝的吃饭问题呢?

二 一袋粮食引发的高层争论

很多宏大的事情,成败往往取决于细小的事情。你也许志在天下,不屑稼穑。可是,在三国历史上,一个个天下英雄的伟大行动,往往因为粮食缺乏而搁浅。诸葛亮数次北伐曹魏,几度看到胜利的希望,但总是因为粮食问题而被迫撤军。司马氏集团正是在淮南大力屯田种粮,才有底气渡江而过,吞并孙吴帝国。

黄巾暴乱,董卓暴政,群雄纷起,战火连绵,能种田的人不是去打仗就是去逃难。路上堆满白骨,地里长满荒草。拉起一支部队就想当天下主人的人比地里的荒草还多,可是谁也不会去想解决天下人的吃粮问题。没有人能储备一年的粮食,饿了就去抢,饱了就把多余的粮食毁掉——粮食运输消耗大量人力,为了让更多人投入战斗,又避免粮食落入敌人之手,多余的粮食往往被毁,反正是战胜了可以再抢,战败了死了也不用吃粮食了。因为粮食匮乏,还未同敌人作战就自行溃散的军队数不胜数。

袁绍和袁术兄弟俩,一南一北,两大霸主,一个比一个牛气,可是谁也解决不了粮食问题。袁绍军中,粮食配额不足,士兵就靠采摘野桑葚来哄肚子。袁术靠水吃水,发河蚌做军粮。

曹操也不例外,数次出征无功而返,不是作战不力,而是军粮不继。与袁绍和袁术相比,曹操还有一点更让人担心,那就是百万黄巾军投降于他,一人一张嘴,都要吃饭。

能成大事者,懂得从危机中寻得良机。青州黄巾军带来了农具和耕牛,曹操和他的手下谋士闻着牛粪的气味,摸着锄头上的铁锈,思考着。

谋士毛玠担任过县吏,深知民间疾苦,早在192年,他就向曹操提出“修耕植、蓄军资”的建议。农具是现成的,耕牛是现成的,百万青州黄巾军都是资深农民,组织起来种田,首先这一百万人吃饱肚子不闹事,还能提供兵源。他们吃不了,就上交军粮,当然他们不够吃的,也得上交军粮,这算得上民屯。士兵也可屯田,战则拿枪,不战拿锄,自己的军粮自己种,这是军屯。所谓屯田,就是把收降的青州黄巾军这样的劳动力按照军事编制组织起来,进行农业生产,最基层组织称为屯,生产者称为屯田客。屯田由政府提供土地、农具、耕牛、种子,收成与政府分成,本质上是雇佣农民。

在曹操手下,凡是会种田的大将都得到了重用。夏侯惇在战斗中伤了左眼,成了伤残军人,可是他在截断太寿水修建蓄水工程的时候,亲自背土,身先士卒,带领将士植稻,获得了曹操认可,成为曹操最信任的大将。

曾经与夏侯惇搭档的韩浩,就因为说了一句“当急田”,就是说种田比打仗重要,就获得曹操赞许,被提拔为护军。

我们是军人还是农民?很多一门心思靠打打杀杀立功的人不满了,种地就不那么积极,锄地时少不了故意除掉几株禾苗。可是,很快这些人就不敢再这么做了,因为曹操颁布了《置屯田令》,“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谁不支持屯田,谁就是破坏稳定。

种田有命令,种什么也有命令。曹操下令大力推广稗谷种植。这个稗谷推广令一颁布,大家就都连连苦笑:这明明是种草,哪里是种粮啊!稗谷,其实就是一种杂草,不怕涝不怕旱,轻易死不了,不容易产生病虫害,而且产量特别高,可是稗谷有个天生的缺点,那就是口感差,而且是很差,所以农民不把它当做庄稼。可是,曹操却下令非种稗谷不可,他的道理很简单:再难吃,也比没有吃的强,你不愿意吃,正好省下来喂战马。还有一点,稗谷撒把种子就能长,不耽误军事训练,抽空打个仗。实用至上,是曹操的生存哲学。

在中国,再也没有比种地更让人瞧不起的职业了。可是,在曹操的地盘上,谁也不敢小瞧种地的,说不定眼前那个撅着屁股在田里拔草的家伙,就是郡守级别的官儿。曹操设置田官,田官独立于郡县,自成系统,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级别相当于郡守、国相,典农都尉相当于县令、长。曹操选任的田官都是实干派,亲自下地劳作一把是很有可能的。

当然,在掌握中央政权前,曹操是没有权力设置田官的,但是他很早就派专人专管屯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枣祗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从曹操陈留起兵时就跟从曹操,袁绍不死心,想得到他,就多次派人去拉拢他,被他果断拒绝。就是这么一个人才,被曹操任命为屯田都尉。曹操的堂妹夫任峻,则被任命为典农中郎将。那个年代,能打仗的人好找,懂农业的人却少,像枣祗和任峻这样的人,不用攻城拔寨,就靠能种地,就得到曹操重用。

屯田制有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与政府、与屯田客的分成。在讨论分成问题时,“计牛输谷”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计牛输谷就是按照政府提供耕牛多少,缴纳定额租。几乎所有人都在阐述计牛输谷的合理性,只有枣祗在以微弱的声音质疑。少数服从多数,曹操最后一拍大腿,得了,就计牛输谷,就这么定了,散会!

散会后,枣祗扛来一袋粮食,撂在曹操脚下,说:“收成好,官府多得这袋粮,也很合理;收成不好,官府应该少收这袋粮,这样屯田客不至于饿死。”他说的这袋米可不是小问题,想想啊,一亩地多收一袋粮,合起来是个什么概念啊。枣祗提出了“分田之术”,就是把田地分给农民,根据每年的实际收成,按照一定比例交纳租谷。

枣祗的意见很有道理,可是计牛输谷已经形成决议,又怎能改变?曹操说:“这个做法,只是屯田客少交一袋粮,没什么了不起的。”曹操只看到收成好对屯田客的好处,却没想到收成不好,屯田客可能要把肉割下来交租。

枣祗站在那袋粮后边,挡住曹操,不让他离开,盯着他说:“您闻过则改,此事关系重大,如不更改,后悔莫及。”这个……这个……再说嘛!曹操没办法,就拿出领导敷衍下级的传统招数,把皮球踢给荀彧,让枣祗去找他。

荀彧宏观治国可以,但是具体抓经济就没主张了,他请在座的助理官侯声发表意见,侯声说:“计牛输谷,对官府有利;如果按照枣祗的建议,对农民有利。”他这话适合于收成好的时候,但是谁能保证年年五谷丰登啊,因此他这话等于没说。洞晓天下事的荀彧,也不知道脚下这一袋粮食到底是归官府还是屯田客好一些。

枣祗没办法,一咬牙,又扛起那袋粮食去找曹操。大家都认为枣祗完了,和主公这么固执地叫板,难道不是完了吗?

可是,曹操却对着枣祗放在脚下的那袋粮食沉思:这个满头大汗的人如此坚持,肯定是认为自己有道理。他静下心来,与枣祗详细切磋,最后曹操拍板,采用折中主义,推出了计牛输谷和分田之术相结合的办法:用官牛耕种的,收成60%交给官府,自己得40%;用自己的牛耕种的,和官府五五分成。这个分成剥削是很重的,但是相对于大路上那些无人掩埋的白骨来说,屯田客还是很感激曹操的。做牛做马,总比做鬼要强。

袁绍和袁术,只想着将士浴血奋战,忽视了他们还要吃饭。曹操也希望将士拼死杀敌,但是能顾及他们的吃饭问题。为了解决将士们的吃饭问题,他又让更多人耕田,同时解决了更多人的吃饭问题。

中国人从来就是勤劳的,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从来不是问题——前提是统治者不折腾不糟蹋老百姓。

三 养皇帝比养猪划算

迎天子还是不迎天子?要么自己做皇帝?

献帝流落关外,天下群雄共同面临这么一个考题。谁的得分会最高呢?

袁术早就想自己做皇帝,巴不得献帝早一点死。天下大乱,谁也吃不了谁,谁出头称帝谁就成为天下公敌,就会被群起而攻之,因此在如何对待献帝的考题上,袁术得零分。

袁绍活得很累,游离于各种相对立的角色之间。有时他认为自己足够强大,是个可以取代天子的绝世霸主;有时他又贪恋名声,想做勤王的忠臣;有时他又贪恋权力,想自成一统搞独立。皇帝落难在大阳时,他也曾派谋士郭图去考察,但是最终没有奉迎天子。现在天子回到了洛阳,他又派人到洛阳维修太庙,打扫街道,表明对皇帝的忠心,但是最终没有做出奉迎天子的实际行动。他就是一个拿不准答案的考生,交卷时间到了,还在涂改试卷,也是零分得主。

曹操呢,一贯的务实,做不做皇帝无所谓,实力强大才是硬道理。要是做皇帝却像献帝这样狼狈,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可是,献帝还挺有耐心地活着,可见他的皇帝招牌还是蛮有利用价值的。皇帝是唯一名正言顺掌控天下的人,偏偏献帝没有掌控天下的力量。掌控了皇帝,不就能名正言顺掌控天下吗?曹操有的是粮食,把皇帝接到身边,权当是喂猪得了。养猪为吃肉,养皇帝为吃天下。曹操作出了奉迎天子的决定。其实,曹操并不承认自己有这样的企图,他认为自己是出于对献帝的忠诚,才作出了奉迎的决定。

早在建安元年正月,曹操就派遣曹洪西迎献帝。曹洪遭到了董承和袁术部将苌奴的阻击,无功而返。这让曹操感到十分委屈和愤怒,七月份献帝回到洛阳后,曹操还在闹情绪。愤怒出诗人,他写了一首诗歌吐槽,定名为“善哉行”,其中有这么几句:

虽欲竭忠诚,欣公归其楚。(1)

快人由为叹,抱情不得叙。

这四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是这样:

虽然我想为君主竭尽忠诚,但是不被接受,

令人欣喜的是还有人效忠。

我深深地叹息,

国为忠君之心无法对人诉说。

诗言志,歌咏情,曹操奉迎天子为的是争霸还是勤王?这个问题恐怕曹操也不好回答。

献帝回到洛阳,很快遇到了饥荒。曹操一拍桌子,作出了决定:“我要亲赴洛阳勤王。”

可是,勤王也要经过别人允许才可以。从董卓开始,皇帝早就成了实力派的私人财产,不容他人染指。现在把控朝政的是董承、韩暹、杨奉、张杨。其中张杨的实力最为强大,他驻扎在梁县,与许县临近。摆平张杨,基本上就能进入洛阳了。曹操给张杨送去当时急需的粮食,张杨很高兴,对诸将说:“曹操距离我们很近,有兵有粮,可以依靠他。”作为回报,他表奏曹操为镇东将军,袭父爵费亭侯。仗着手里有稗谷,就能拜将封侯,曹操很不好意思,上奏《上书让增封》和《上书让费亭侯》。

不行啊,你不接受封赏,我怎能安心吃你的粮食?献帝又下第二次策命,曹操马上上奏《又上书让封》。献帝嚼着草根,向往着曹操的稗谷,第三次下了策命。曹操把献帝的三道策命一一摆出来,两手一摊,叹口气说:“没办法啊,圣上非要封赏我,我再拒绝的话,就是抗命了!”于是,他上书接受策命。

三让册封,让天下人都知道皇帝对他的格外恩宠。突出个人的功勋,意在服众。以后,曹操每有晋迁,总是不忘三让的程式。

洛阳城内,潜流暗涌。董承和韩暹的矛盾越来越明显。

“老子护驾有功,谁敢不听我的,小心狗命!”韩暹本是一个种地的,一夜之间成了皇帝身边的权臣,气焰十分嚣张。

“天子还得喊我岳父,谁要敢惹我,那是活腻了!”董承以为他才是天下第一。

谁怕谁呢?护驾时并肩战斗的战友,此刻成了水火不容的对手。

先前阻拦曹洪迎驾的董承,给曹操下了一道密诏:火速进京,快来救驾!

当时皇帝是安全的,但是董承感觉到了来自韩暹的威胁。所谓救驾,不过是救董承而已。后来,董承才知道,真正有威胁的人,不是韩暹而是曹操。

机会来了,曹操亲自带人进京。可是,洛阳之行并不顺利。首要的问题仍然是粮食问题。粮食问题当中,最让人头疼的是运输问题,运送一车粮食,需要好几个人,这几个人在路上能消耗掉半车粮食。曹操留出足够的粮食,贴上封条:这是献给朝廷的粮食,饿死了也不能吃。

刚出兖州,配给运粮士兵的粮食就吃没了,可是没有人敢动贴了封条的粮食。痛苦的不是饿死,那个年代有人饿死很正常,没人饿死才不正常;痛苦的是快要饿死了,守着一车粮食,却一粒也不能动。

也许是曹操的忠君之心感动了上天,上天派人送吃的来了。来人是新郑县令杨沛,他搀扶着快要饿倒的运粮士兵,热泪盈眶,说:“从董卓起,天下竟还有如此忠君之人!”

新郑县的人宁可自己饿死,也不能让忠君之士饿死。杨县令下令把县里的应急储备粮全拿出来,杨沛潇洒地挥手,大方地对曹操说:“让你的勇士们放开肚子,尽情饱餐吧!”

杨沛倾其所有拿出来的,不过是晒干的桑葚而已。

一路上嚼着桑葚干,曹操在七月到了洛阳,在杨安殿朝见献帝。曹操很容易就控制了献帝,更准确地说,是献帝“求控制”,因为曹操有兵也有粮,正是献帝需要的。要控制一个人,那就要满足他的需要。曹操就以最原始的方式控制了皇帝。

曹操要想尽情体验控制皇帝的乐趣,还必须摆平两个人:杨奉和韩暹。董承和张杨目前还可以算是自己人,解决杨奉和韩暹是当务之急。

曹操要献帝治杨奉和韩暹的罪,说:“这二人挟持天子,功高傲主。”

献帝无比诧异,说:“我没感觉到挟持啊,他们在我面前恭顺得很,他们护驾有功,理应受赏。”献帝倒不是真想保杨奉和韩暹,只是想与曹操较力,不想形成曹操说了算的局面。

第一次尝试以皇帝名义镇压对手,第一次尝试把自己的意志冠以皇帝名义发布,曹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强硬地要求治杨奉和韩暹的罪。看样子,献帝不治二人之罪,曹操就要治献帝的罪,献帝认输了,下诏法办杨奉和韩暹。

就这样被献帝抛弃,韩暹虽然闹不懂自己犯了什么罪,可他还是吓得单骑逃出洛阳,投奔难兄难弟杨奉去了。

八月,献帝授给曹操节钺,命他录尚书事,兼司隶校尉。有了节钺,便可节制统领内外诸军。“录”的意思是总管,录尚书事就是总管尚书台事务。尚书台是朝廷日常办公机构,主管本是尚书令,在尚书令之上再设一个录尚书事,就是给曹操操控尚书台的机会。兼司隶校尉,表明曹操有了监察百官、维护京师地区治安的权力。

至此,大汉朝廷的军政大权已经落入曹操一人之手。

老子不服!有太多人不能容忍曹操。

嚓,嚓,嚓,曹操将尚书冯硕、议郎侯祈、侍中壶崇杀了。同时,曹操表奏董承、伏完、种辑等十三人为列侯。不服的,人头落地;服的,加封晋爵。

好吧,那就服。董承、种辑他们恨恨地说。

可是,要让别人服,得拿出真本事来。文武百官,妃嫔宫娥,杂役差吏,禁卫内侍,很快就把曹操带来的稗谷吃光了,一起用饿得发光的眼睛盯着曹操。要是拿不出粮食来,曹操虽然不至于被这些人吃掉,但是肯定会失去对洛阳和朝廷的控制。从兖州运粮,路上消耗极大。还有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洛阳不是曹操的地盘,城里的将领们各怀异心,城外杨奉、韩暹、张杨随时会杀进来。

其实,曹操根本没打算在洛阳生根,他的根在已经取得控制权的兖州和豫州。曹操隆重宣布:移驾许县。名为移驾,实为挟持,好在献帝习惯了被人挟持的日子,最多再被扶持一次,又有何妨!

八月初三,也就是曹操自领司隶校尉的第九天,诸将还在摸着肚皮数吃了曹操的多少粒稗谷,谁也不好意思把曹操往坏处想,曹操却悄无声息地移驾出了洛阳,迁都于许县。

一下车,献帝就傻眼了,亲卫侍从全都换成了新面孔,很显然都是曹操的人马。献帝并不慌张,这种场面他经历得多了,知道如何应对。他淡定地走到曹操军营,当场封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曹操原先袭爵是亭侯,现在增封是县侯,越过乡侯,直接高了两个等级。曹操跪下谢恩,献帝知道他的安全有了保障。皇帝安全了,曹操才会拿皇帝给他的官职去发号施令。

有人说献帝是被逼这样做的,但是献帝又何尝不是通过这种手段来体现他的价值呢?曹操你再牛,天子不册封你,你算个屁啊!

养皇帝要比养猪费劲,因为再肥的猪也只是只猪,可再瘦的皇帝也是皇帝。来到许县后,献帝不但能够一天吃上三顿饭,而且还可以摆摆谱了,平时日用器具也要与一般人不同,以体现皇帝的威严。可是,经过从洛阳到长安,从长安到洛阳,从洛阳到许县,这几番折腾,献帝除了裤衩,其他御用品都丢光了。只有皇帝有皇帝的样子,曹操才能借助皇帝的权威,于是他决心要给皇帝配备符合标准的器物。曹操回到家里,翻箱倒柜,找出来一大堆五花八门的锅,五件大小不一的双耳铜锅,一只纯银便携式带柄小锅,一只带杵铜臼,这都是一些御物,然后列在《上器物表》里,进献给皇帝。铜臼是用来捣药用的,说明献帝不但能一日三餐了,而且开始注意饮食养生,时不时地吃个中药炖猪蹄什么的。

过了几天,曹操又上了道《上杂物疏》,又送出去很多生活用品,包括给皇帝的纯银带漆书案一张、纯银台砚一只、纯银圆砚大小各一只、纯金香炉一尊、纯金痰盂一只、二寸金错铁镜一枚、漆画皮枕头一对等等,也包括给皇后的镜子,还包括给妃嫔公主们的黑漆皮枕头纯银痰盂、铜香炉各三十只,皇太子也得到了曹操送的七寸铁镜四枚,甚至,曹操把一个能容五石的铜洗澡盆也贡献了出来。

风水轮流转,这些御物,本是汉朝皇帝赏赐给曹腾父子的,现在曹腾的孙子又把它们赏给了汉朝皇帝。

曹操还把老家谯县的酿酒秘方“九酝春酒”上贡给献帝,并且在《奏上九酝酒法》里温馨提示:如果感觉九酝酒味道苦涩难饮,可以增为十酝,就会甘甜易饮,百病不生。

曹操对皇帝的关怀,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当然,也可以说他在借此表明对皇帝的控制。通过曹操送的这些东西来看,献帝不但在许县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而且开始追求生活的品位。皇帝终于可以像皇帝一样地活着了。要是献帝是一只猪,那一定是一头最快乐的猪。

痛苦的思想者,幸福的猪,你会选择哪一个?献帝品尝着九酝或者十酝春酒,不愿去想这个让人烦恼不已的问题。

这一天,献帝刚刚端起酒杯,曹操闯进来,要献帝拜某人为镇东将军并封宜城亭侯,献帝照例是不问封拜的是谁而直接准奏。官员任命是献帝批准了才有效,但是献帝却没有批准或者不批准的权力。

曹操走了,献帝幽幽地呷口酒,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问身边的人:“刚才曹公封拜的是何人?”

“启禀圣上,刚才圣上封拜的人叫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

献帝的眼里有一种发亮的东西跳了一下。涿县刘氏,莫非刘玄德就是宗室吗?献帝依稀记得谁说过,涿郡有一支皇家宗室。

刘备很快就要来许都了。

四 看看谁更无耻

被曹操赶出兖州,吕布东逃投奔刘备,不是因为信赖,而是因为没有第二个选择。向北向南分别是袁绍和袁术,吕布刚刚离开长安后,最先选择的就是投奔他们,结果先后被他们赶了出来,吕布只能投靠刘备。

袁绍和袁术不接受,刘备就能够接受吕布吗?

一个卖草鞋的街痞,捡漏儿占了徐州,正儿八经的仗从来没打过,有什么了不起啊!诛杀国贼董卓,曾经与王允一起执掌政权,在兖州差点儿让曹操无家可归,吕布一直认为自己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从来没瞧得上刘备。

  如果觉得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陈瓷小说全集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