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陈瓷作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摆脱了李傕和郭氾的追击,算是暂时安全了。伏寿和刘协被安置在一个农户家。女主人出出入入,忙忙碌碌,在他和她面前无比卑微。可是,伏寿却把握不准自己是否真的比这位农妇幸福。

皇帝和皇后遇到了任何一个人都会遇到的难题:吃饭。一路逃亡,哪里顾得上带粮食呢?今年大旱,到处歉收,挖地三尺,也找不到一粒粮食。

伏寿指着刘协笑:“你看你穿的,哪里像一个皇帝,简直就是一个叫花子啊。”

刘协叹口气说:“唉,还不如叫花子呢,叫花子还能要来饭吃呢!”

《后汉书》记载,这时的皇帝和皇后,“唯以枣栗为粮”。伏寿在皇后的位置上,却不能领略皇后的风光。可是,刘协嚼着干瘪的枣核,坚定地对伏寿说:“我会给你应该得到的一切。”伏寿感动地点了点头,也许她在乎的不是他能不能做到,而是他能够为她许诺。

看起来,刘协并不是单纯为了讨好伏寿而空头许诺。很快,河内太守张杨带领数千人赶来,背着米赶来进贡,这一下有吃的了。河东太守王邑也前来进贡绵帛,这一下有穿的了。

在张杨和王邑的赞助下,皇帝和皇后坐着牛车,来到安邑县,把这里作为临时首都,有了住的地方。安邑也叫禹王城,据说是大禹定都于此,魏国也定都于此,大汉把这里作为临时首都,也不算多么掉价儿。

有吃的,有穿的,有住的,刘协在伏寿面前又神采飞扬起来。可是,坐在牛车上,伏寿总是感觉不到开心。

按照礼仪,皇帝皇后坐的车是有讲究的,庆典、视察、郊游、赴宴、射猎……不同的场合乘坐不同的车,有乘舆、金根、安车、立车。每种车也不是随便从胡同里找人拼一辆就可以的,而是有专门的形制。无论哪一种车,车轮外周饰红色花纹,轮毂贴金箔做成的龙,轼为虎形,轭为龙形,辕立金鸟,盖覆绿孔雀羽毛,上树旆旗,旗上有十二道垂条,上画日月升龙。而且,这样的车也不是随随便便的牛呀驴呀骡子呀骆驼呀就能拉的,必须是齐整整的六匹马,要么一色黑,要么一色白。皇后乘坐的车为副车,除了拉车的马少了两匹之外,与皇帝乘坐的车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可是,她和他是乘坐牛车到达安邑的。这是辆破破烂烂的农家牛车,顶上盖着秸篾编织的席子,车辕上捆着草绳,车扶手上还有一摊冒着热气的鸡粪。拉车的老牛,皮毛斑一块秃一片的,露着白癣,牛缓慢地抬起蹄,身上簌簌地掉落泥土和草芥。

然而,他的好心情似乎没有被牛车破坏。很快就过年了,凄惶惊恐的一年总算是过去了。

她暗暗祈祷:但愿来年诸事皆顺。

帝临中坛,四方承宇,绳绳意变,备得其所。清和六合,制数以五。

海内安宁,兴文匽武。后土富媪,昭明三光。穆穆优游,嘉服上黄。

新年的正月初七,安邑郊外,郊祀歌响起来。汉献帝在举行郊祀大典,按照习惯演唱的郊祀歌十九章,由李延年谱曲,由司马相如作词,由汉武帝定稿,是汉朝最强盛时期的声音。

新的一年,刘协和伏寿都长了一岁。虚岁十六的刘协,在大年初七就兴冲冲地驾临城外举行郊祀。南郊祭天,北郊祭地,皇帝是天子,受上天之命统治天下,独自拥有沟通天意的能力。汉献帝举行郊祀,是向天下宣告他才是受命于天的君主。这是一个皇帝尊严的苏醒,也是男人意识的萌动。从七年前登基开始,汉献帝一直是军事大佬手中的一道牌,现在刘协十六岁了,青春叛逆意识空前觉醒,他要像男人一样坐在龙椅上,活出皇帝样儿!

郊祀的当天,刘协宣布改元为建安。建安,天下从此安定,伏寿痴痴地想。这一年的她,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最喜欢幻想,最容易向往。两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是一个衰老腐朽王朝的皇帝和皇后。往上走的人生,往下走的时代,注定了他和她的悲剧。

刘协说:“该给你的,我都会给你。”伏寿的父亲伏完果真被拜为辅国将军,虽然是杂号将军,但是仪比三公。

可是,要活出个皇帝样儿来,谈何容易!最起码一点,他得带她回家。对中国人来说,有祖坟的地方,才是家,皇室刘家的祖坟祖庙都在洛阳,刘协的家在洛阳。带着老婆回家,这是一个男人最起码应该做到的。可是献帝现在流落到安邑,连祖坟都不能打扫,连祖庙都不能祭拜,连一个男人都不算,更不用说算是一个皇帝了。

带着伏寿回家,是刘协在建安元年的第一个任务。

要是他不是皇帝,她不是皇后,两个人包袱一卷,手拉着手就踏上回家的路了。可是,他是皇帝,她是皇后,身后是大汉朝廷,回家的路就变得艰难了。一个又一个野心家,无不打着控制皇帝的算盘,做着让皇帝做自己代言人的美梦。必须有一个能够慑服所有野心家的人出头护送,他和她才能回家。

找吕布!

献帝第一个想到了这个民谣“马中有赤兔,人中有吕布”中的英雄。吕布是天下闻名的武将,是包括献帝在内的万千男孩心目中的偶像,而且吕布杀死了可恶的董卓,更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亲笔在木板上写诏书,要吕布前来迎驾。诏书送走了,却没等来吕布,因为吕布这时遇到了缺粮问题,自顾不暇。

一个叫曹操的人,伏寿以前都没怎么听说过,但是她现在却牢牢地记住了他的名字。这不是因为主动派人迎驾的曹操让她顿生感激之心,而是因为曹操的迎驾军队被卫将军董承派人挡了回去。

提到董承,大家都说是董将军,在伏寿眼里,他只有一个身份——“董贵人的父亲”。董承官职是卫将军,位同三公,权同三公;伏完官职只是杂号将军,品秩远远不及卫将军,仅仅是象征性的“仪比三公”,只是在出门进门时享受与三公同样的仪仗礼乐罢了。

皇后的父亲为什么还不如贵人的父亲高贵?伏寿问。

权宜之计,董承拥有重兵而已,刘协说。

伏寿无语。刘协爱她,但是更爱天下。

“董贵人的父亲”与大将杨奉、韩暹联合起来,组成勤王团队,护卫献帝东还。要情敌的父亲护送回家,这对她来说是一种无奈的耻辱。

七月一日,天子一行终于来到了洛阳的城门下。190年二月十七日,董卓胁迫献帝离开洛阳,迁都长安。经过五年四个月零十五天的漂泊,终于回到了洛阳,从此摆脱了西凉军人的控制。

我回家了!

他在的地方,就是她的家。伏寿是大汉的皇后,从心里把洛阳当作自己的家,虽然她的祖坟在琅邪东武。

第三节 哀悼情敌

舍得,舍得,舍才能得——死时忘了把秘密带走

回家,一个多么温暖的词语啊。在他的带领下回家,是多么浪漫的事情啊。

可是,自从回到洛阳,伏寿就陷入比逃亡时更深重的惶恐之中。

皇帝虽然回到了洛阳,但是当初打着勤王旗帜起兵的诸位豪杰却各拥强兵抢夺地盘,无人进贡。烽火连年,此时的洛阳,除了天子和朝廷,几乎没有其他居民,很难找到吃的东西,尚书郎以下的官员都被派出去采集野菜。根据多次讨论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稆是最适合采食的植物。快要饿死的朝廷命官,拖着奄奄一息的身躯,踏上了采稆之路,走着走着,就有人倒在了墙脚下,再也不能醒来。有的官员为了和士兵争夺一把稆而光荣殉职。

可是,饿死也就罢了,只怕“董贵人的父亲”不知什么时候会以怎样的方式出手来对付伏寿。未知的灾难,比到来的灾难更让人恐惧。因为护驾有功,女儿又是皇帝的贵人,董承以为他才是朝廷第一重臣。

董贵人说,第一重臣的女儿却不是皇后,天理难昭。

安插在董贵人身边的耳目跟伏寿说,董贵人已经有了争夺后位的想法。

回到洛阳,伏寿反而更加危险了。更危险的是刘协对她的危险毫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他的位子。

我和董贵人无论谁做皇后,对你来说真的没有任何区别吗?她不平地想。

董承其实也有烦恼。最大的烦恼倒不是女儿没在皇后位子上,而是韩暹总是不认可他的权威。韩暹和董承都以为自己才是护驾东还的第一功臣。韩暹是白波军首领,在刘协受到李傕和郭氾合击时,是他出兵施加援手,因此他看不起董承:“不就是仗着女儿嫁给了皇帝吗!”董承是董卓部将,很早就在政府军里,他看不起韩暹:“一个流寇而已!”

一个深夜,一匹快马悄悄地驰出洛阳,直奔许县而去。马上的使者怀揣董承的亲笔信。董承毕竟在政坛混得久了一些,整起人更有办法,他决定找个帮手来对付韩暹。

“敕令曹操前来勤王,匡扶汉室!”许县,曹操收到了董承的亲笔信。

曹操进入洛阳,如董承所愿赶跑了韩暹,但是董承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的卫将军职务被解除了。董承别提多窝囊了,韩暹在的时候,起码他还能分享权力,而现在曹操一手攥起所有权力。

“她看到我时,头抬得不那么高了。”伏寿对父亲说。“她”就是董贵人,董承失势,她也没有了高调的底气。

伏完皱着眉说:“我似乎妨碍曹操了。”曹操按照自己的意志任免官吏,构建自己的权力秩序,而辅国将军伏完仪同三司,影响了曹操人事系统的和谐。

他拿出印绶,说要让出辅国将军的位子。伏寿大惊:“你是皇后的父亲啊!”

伏完说:“正因为是皇后的父亲,我才得到这个位子,这让曹操嫉妒。我主动让出,曹操就不会忌恨我了。舍得,舍得,舍才能得。舍得富贵,得到安宁。”

“你要记住,人生要学会舍得,因为舍得比获取更容易让人轻松。”伏完对女儿说,“我给你讲讲祖上的事情吧。”

伏寿的八世祖伏湛,在汉光武帝刘秀时代担任大司徒,位在三公,是伏家功名最高的人,而他也是最懂舍得的人。当时兵乱兴起,饿殍遍野,他就把俸禄全分送乡邻,和大家一道吃粗粮。为了吃饭而到伏家做客的,有一百多家。

“祖上可真是高风亮节!”她为祖上骄傲。

“这是慈善的品德,更是舍得的智慧。在大家都要饿死的时候,你还要大吃大喝,难道就不怕有人闯进家踢翻你的桌子,抢走你的饭碗吗?”伏完说。

“舍得,才不会被某些东西压倒。”他告诫女儿说。

伏完的辞官申请很容易就通过了,很显然曹操早就迫不及待了。曹操给伏完的新任命是中散大夫,这是一个六百石的官位,相当于县令,一个议政的虚职。伏完这么乖,曹操很满意,就在封列侯时,把他的名字也列上了,算是奖励。

伏完把中散大夫的任命书揣回家,垫了桌子腿,然后天天在家睡大觉,喝小酒,不亦乐乎。

他交出的辅国将军的印绶被董承接了过去。毕竟得了董承邀请才进入洛阳,曹操对董承怎么也得意思意思,就把辅国将军的位子给了他。辅国将军虽然不能和卫将军相比,但是考虑到这本来是皇后之父的官职,董承就得到了少许安慰。

汉献帝终于看清了一个事实,那些宣称前来解救他的人,最终都成了控制他的人。

八月,回到洛阳不到两个月,汉献帝就被曹操迁到许都,开始了仰曹氏鼻息的生涯,一直到二十四年后被迫禅位于曹丕。

一开始,年轻气盛的汉献帝对在曹操手心里讨生活的日子很对抗。眼看着亲信被曹操一个个杀掉,近卫都换成了曹操的耳目,他气愤不过,在一次见到曹操时,说:“你如果能辅佐我,那就对我好一点;如果不能,那就舍掉我。”汉献帝的话太尖锐,曹操听了,无比惶恐,连连磕头表明忠心,然后战战兢兢地出来了。

从此,曹操似乎良心发现,也做了妥协,先让辅国将军董承做了卫将军,然后在建安四年三月又让他做了车骑将军。要知道,车骑将军负责全国军事,其职权从建安元年开始一直由曹操行使。

一切都表明,董承是皇帝最可倚重的人。董贵妃见了伏寿,又能高昂起头了。

董贵妃的高傲并非全无资本,她最大的资本就是她的父亲是皇帝唯一可以用来抗衡曹操的人。就在董承被拜为车骑将军后不几天,南方的武陵充县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更加坚定了董贵人的骄傲。

武陵充县有一个叫李娥的女子,60多岁了,有一天停止呼吸,宣告死亡,大家就用她家的杉木做成棺材,把她埋葬在城外数里的地方。14天后,有人从她坟墓旁经过,听到里面有动静,就回去告诉了她的家人。家人跑去看了看,坟墓里的确有声音,就挖开坟墓,发现她复活了。这件事情轰动全国,也传到了许县的皇宫里。

当时医学不发达,难免会出现把昏迷的人当成死人入殓,而这人又苏醒的情形。可是,这类怪异的事情在当时却被视为将有易代之事。

李娥“死而复生”,让心怀鬼胎的好多人蠢蠢欲动。董贵人想,这肯定是皇后之位要易主了;汉献帝想,现在朝堂上是曹操做主,是不是他该下台了,大汉也该“起死回生”了?汉献帝把董承找来:除掉曹操!

董承说:好办!

董承找到偏将军王子服,说:“给你讲个历史小故事。”

董承讲的是吕不韦的故事。吕不韦在邯郸做生意,偶然间遇到了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子楚,就对他说:“我能让你的大门高大起来。”子楚哈哈大笑:“你先让自家的大门高大了,再考虑来让我的大门高大吧。”吕不韦说:“你不懂,我的大门还等着你来让它高大呢。”吕不韦花费千金,让子楚回到秦国,在他的精心运作下,子楚后来做了秦王。子楚为王后,就请吕不韦做了丞相,子楚去世后,嬴政即位,尊吕不韦为仲父。

小故事,大道理。董承对王子服说:“现在,就让我和你来做吕不韦吧!”王子服明白董承的意思,那就是帮助献帝清除曹操,然后让献帝给他和董承富贵名位。

可是,见过贼吃肉,也见过贼挨打。王子服说:“惶恐不敢当,在下兵微将寡,难堪重任。”

董承说:“当初郭氾曾经用数百人打败李傕数万人,我和你都无法做到。但是我们自会拥有千军万马!”董承的想法是采取斩首行动,除掉曹操,然后控制曹操的军队,这样就有充足的兵力了。

王子服心动了,犹豫地问:“只有我和你?现在京城还有谁是可用之人?”

董承说:“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都是我的心腹,可以辅佐我们。”

冒着株连九族的危险,要是事后皇帝不认账怎么办?董承从怀里掏出一条衣带,给王子服看。正是这条衣带上写着诛杀曹操的诏令。曹操对献帝与大臣的联络进行严密监控,献帝就秘密地在衣带上写了诏令,让董承揣在身上偷偷带出来。

证据显示,刘备也参与了衣带诏事件。(详见《三国那些人那些事·霸主卷》)

可是,董承毕竟没有吕不韦的谋略心机,而且他遇上了一个强大的对手——曹操。建安五年正月,新年的喜庆气氛正浓,衣带诏密谋败露,曹操颇有死而复生的感觉。李娥“起死复生”后大年初九,曹操顾不得破坏大年的吉利,大开杀戒,诛杀董承等人,夷三族。

董贵人的梦很完美,衣带诏行动成功后,父亲成为天下第一功臣,她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天下第一夫人——皇后。她在内宫正做着美梦的时候,曹操派来的使者来到献帝面前:把叛逆董承之女交出来!

献帝哀求说:“贵人正有身孕,望网开一面。”

“这个嘛,要看曹公是否答应。”使者说。

曹操回复:除恶务尽。

使者把手一摊,对献帝说:“你还是乖乖地把贵人交出来吧。”

  如果觉得三国那些人那些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陈瓷小说全集三国那些人那些事,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