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后继有人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飘雪楼主作品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太公兵法》

进退两难的刘邦

就在陈胜的张楚政权兴起、扩张、挣扎、灭亡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刘邦也没有闲着。他忙着处理两件事。

第一件事:家中事。

攻下沛县不久,刘邦家里发生了一件大事——刘邦的老母亲去世了。

老母亲对刘邦一直疼爱有加。此时刘邦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暂时按兵不动,回家办丧事。刘邦这么做,大家都很不理解,就连萧何也连声叹息,认为刘邦应该以大局为重,继续革命,这样会延误战机。然而,一向善于听取属下谏言的刘邦,这次却一意孤行了一回。

本着“一切从简”的原则,当了沛公的刘邦在母亲的丧事上并没有大操大办,而是做到了有礼、有节、有序。当母亲下葬时,刘邦泪如雨下,磕头如捣蒜,磕得头破血流也不停歇。众人都被他感动了,纷纷摩拳擦掌,表示要支援刘邦的革命事业。

第二件事:革命事。

匆匆安葬了母亲,刘邦得接着带领部下干革命了。他当下要做的,就是清除自己所在的沛县四周的威胁。当时沛县四周有四座城:丰邑、胡陵、方舆和薛县。

刘邦思来想去,首先把目标对准了胡陵。原因是胡陵离沛县最近,本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原则,必须尽快拿下,才能铲除其对沛县的潜在威胁。

可是一攻城,刘邦的军队才发现,他们根本拿胡陵没办法。因为胡陵守军一听到刘邦在沛县搞革命的风声,就加强了防范。刘邦的队伍刚组建不久,士兵缺乏训练,将领缺乏实战经验,一切都处于摸石头过河的阶段,所以连攻数日,非但毫无进展,反而损兵折将。

毕竟是出沛县后的第一场硬仗,相当于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久攻不下,有伤士气。如今该如何是好呢?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刘邦。

“胡陵易守难攻,既然强攻拿不下,那就撤军。”刘邦的话让大家怀疑是听错了。这时候撤军,更跌士气啊!再说,退回了沛县,那不等于坐以待毙吗?日后秦军围剿过来,更是瓮中捉鳖了。

好在刘邦很快解除了大家的疑惑:“撤军不是简简单单退守沛县,而是绕过胡陵,去攻方舆。”直到这时大家才明白,刘邦使的是声东击西的战术。

果然,方舆因为有胡陵这座坚城做屏障,因此并没有什么防备。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刘邦大军,一城守将顿时傻了眼,为了活命,只能投降。

拿下了方舆,刘军士气大振,又一鼓作气拿下了丰邑。然后,刘邦才回过头来对付胡陵。从实战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刘邦,这次不再强攻,而是采取了攻谈结合的智取之道。他一边派兵佯装进攻,一边派萧何和夏侯婴与对方谈判。进攻只是为了施压,谈判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最终,胡陵守军没有顽强地耗下去,而是很快选择了投降——互为掎角的方舆和丰邑相继失守后,胡陵已是一座孤城,再坚守下去,除了留个愚忠的美名,已毫无意义。

连下三城,刘邦意气风发。他大手一挥,全军向第四个目标——薛县攻去。

毫无悬念,小小的薛县不可能阻挡刘邦前进的步伐。拿下薛县后,刘邦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实现了鲤鱼跳龙门。刘氏集团无论是地盘还是兵力都得到了壮大。

然而,谁也不会料到,在这一帆风顺的背后,却隐藏着波涛汹涌的暗潮。很快,刘邦就遭到了一记闷棍。

敢于向刘邦挥棍的人不是秦军,而是自己人。这个人叫雍齿。

雍齿当时的职务是丰邑的守将。刘邦进攻胡陵和薛县时,把留守丰邑的重任交给了雍齿。刘邦之所以这么做,倒不是说雍齿有多大能耐,而是出于老乡之谊。

而雍齿之所以反叛刘邦,是因为“小三”——周巿的插足。

周巿是啥人,我们都知道,他是原陈胜第三路军的统帅,但他很快独立,并拥立魏国后裔魏咎为王,恢复了魏国。此后,周巿四处出击,不断扩大领土。而正在这时,刘邦的横空出世打乱了周巿“一路向东”的扩张计划。眼看刘邦的势力扩张一日千里,他心里也着急啊,毕竟刘邦的强大,对魏国的发展极为不利。

也正是因为这样,周巿很快就把目标对准了和刘邦的势力范围有重叠的丰邑。他给雍齿写了一封信,严格来说是一封恫吓信。他在信中软硬兼施,恩威并施,对雍齿进行了劝说。

雍齿原本就是个势利小人,被周巿这么一吓,很快就认,决定抛弃刘邦,投奔魏王。

当刘邦听到雍齿叛变的消息时,气得差点吐血。丰邑是他的大本营,自己和手下的家眷多半被安顿在丰邑。如今亲人身陷虎口,刘邦立即决定亲率大军,杀回丰邑。

雍齿既然做出了反叛之举,自然不会掉以轻心。他高筑壁垒,加强防备。而火急火燎赶来的刘邦只带了三千人马,攻来攻去就是拿不下丰邑。

久攻不下,再加上怒火攻心,刘邦很快就病倒了。

丰邑似乎成了刘邦心里永远的痛。

择木而栖的张良

痛归痛,刘邦始终是个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人。因此,尽管还躺在病床上,但他一刻也没闲着,大脑飞速运转着,对形势做了一次细致、全面的分析。

刘邦发现,自己此时正身处“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中:西边有日益强大的魏国,北边有日薄西山的秦国,东边有日新月异的景驹(实际权力在大将秦嘉手里)。

相对这三强,他刘邦显得太渺小了,简直微不足道。

现在的关键问题已不是收复丰邑了,而是如何在夹缝中生存下去。在当时革命春风的吹拂下,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到处都是武装集团和武装力量。而这些集团和力量要想生存和发展,无非有三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自立为王。凡是参加革命者都对称王称霸趋之若鹜。特别是陈胜革命后,马上自立为陈王,更是给世人带了个头。因此,稍有实力的革命集团大都会选择走这条路。

第二条路,立人为王。聪明的周巿就选择了立魏咎为王,自己做幕后推手。后面出场的项梁也用了这招。立人为王,虽然失去了名义上的最高指挥权,但一旦出现风险,就有人帮自己背黑锅了。

第三条路,加盟。对还没有条件自立为王,而又无立人为王时机的革命军来说,加盟是最好的选择。毕竟大树底下好乘凉,挂靠在别的大集团下,虽然名誉有所受损,但却拥有了“保护伞”和坚强后盾。这样一来,就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了。

对刘邦来说,他没有条件走前两条路,自然只能选择第三条路。在这个乱世,如果不去抱强者的大腿,仅凭自己这点势力,不谈发展,连生存下去都难于上青天。

刘邦选择抱的第一个大腿,是张楚政权的景驹。

前面提到,陈胜死后,他的侍臣吕臣收集残余部队,替他报了仇。但是,吕臣没有接手张楚政权的威信和实力。而陈胜的旧将秦嘉、宁君等人,若单凭个人能力,也都难以接过这革命的接力棒。于是,他们选择“立人为王”,找到楚国贵族景驹,立他为张楚之王,传承陈胜的革命之光。

刘邦之所以选择投靠景驹,原因有二:

其一,狐假虎威的需要。景驹因为有张楚这块金字招牌,所以虽然势力不大,但名声在外。刘邦投靠他,对提升自己的知名度和人气都有帮助。

其二,符合就近原则。景驹是楚王,自己又是楚人,而且大家所在地盘又相邻,帮衬起来也方便。

理清思路后,大病初愈的刘邦带上人马就直奔景驹所在的彭城。他希望此行能与景驹正式签订加盟合约,实现联合互保,然后再向他借兵,收复丰邑。

就在去彭城的路上,刘邦幸运地遇到了一个人。此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刘邦的命运。他就是日后被称为“关中三杰”之一的张良。

张良,字子房,生于公元前221年,与刘邦手下形形色色、涉及各行各业的将领谋士相比,他是个例外。

张良祖父张开地作为丞相为三代韩王效力。张良的父亲张平最先是侍奉韩末之王惠王的名臣。韩惠王去世后,公子韩安继位做了国君,张平依然尽力辅佐。但是,韩安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张平最终为抗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张平死后,公元前230年,韩也随之灭亡。

国破家亡,从此,张良这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开始隐姓埋名。他白天读书,晚上练剑,期待能报仇雪恨。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杀手组织——仓海帮。单以时间来看,这个仓海帮可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早出现的“恐怖组织”了。后来的什么丐帮、华山派之类的帮派,都得拜其为祖师爷。

张良直接找到仓海帮的帮主仓海先生,送上不菲礼金。他的要求很简单,就是让仓海帮去杀一个人——秦始皇嬴政。

仓海帮本就是由反秦人士组成的。他们大多和张良一样,与秦朝或多或少有着国恨家仇。因此,仓海连考虑都没考虑,便直接答复张良道:“这单生意我接了!”

就在这时,机会来了。前面我们已经说过,秦始皇自从当上皇帝后,空闲多了,便喜欢上了出巡(说白了就是游山玩水)。公元前223年春天,秦始皇开始了第二次大规模东巡。收人钱财,替人消灾。仓海开始策划这次暗杀秦始皇的行动。

仓海将行刺地点选在博浪沙(今河南省原阳县东郊)。这一选择充分证明了他身为职业杀手的敏锐眼光。因为博浪沙不仅是秦始皇此次东巡的必经之地,而且这里地势险要,两岸夹山,树茂林盛,藏身和逃跑都很容易。

行刺地点落实后,仓海又从帮内挑选了一位职业杀手——郑敢来执行刺杀任务。这位郑敢是来自燕国的壮士。据说此人力大如牛,几百斤重的东西他提起来却毫不费力。

仓海料事如神,秦始皇的巡游队伍果然要经过他精心挑选的地段。郑敢潜伏在那路段的树丛中。三天三夜后,秦始皇的车队如期而至。

郑敢知道成败在此一举,不由得屏住呼吸。他手持一根重达百斤的铁锤,瞅准秦始皇的坐辇,等其靠近后,果断将铁锤扔了出去。

说时迟那时快。铁锤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直奔目标。然而,就在这时,秦始皇所乘坐的辇车却突然碰到一块石头,车轮歪了一下。这稍稍一偏,郑敢的大铁锤便和车中的秦始皇擦身而过。

这次刺杀行动就这样极富戏剧性地失败了。有的机会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再重来。随后,秦始皇下令重赏缉拿凶手。始作俑者张良无路可走,只好隐姓埋名躲到了下邳。在这里一隐便是十年。

在下邳,张良遇到了一位奇能异士。

一天,张良满怀心事地走到一座桥上,正在他摇头晃脑地长叹唏嘘时,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头走到他身前,故意将自己脚下的一双鞋子丢到了桥下,然后对张良说:“小子,给我把鞋捡回来。”

“我与你素不相识,凭什么给你捡鞋?”张良心里直犯嘀咕。但是,他见老头满头白发,顿生恻隐之心,便去帮忙捡鞋子。

张良好不容易捡来了鞋子,老人非但没有感谢他,反而得寸进尺地说道:“小子,给我穿上!”

“亲爹我都没这么伺候过呢。”张良一想到爹,顿时又难过了,“是啊,我无依无靠固然可怜,可一个老人家无依无靠岂不更可怜?”想到这,张良便蹲下身子,为老人穿上了鞋。

老人看着张良,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了一句很含蓄的话:“五天后天亮时分来这里,我送一件神秘礼物给你。”

张良当时压根儿就没想过要什么回报,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五天后他还真来赴约了。不过,他怎么也没想到,这个约自己竟然赴了三次才成功。

第一次,张良到桥上时,那位老人早已守候在那里了。

“小子,你不懂规矩啊,竟然让我老人家站在这里等,太没礼貌了!”老头教训了张良一番,然后抛下一句“五天之后再来会我”,便拂袖而去了。

第二次,张良吸取了教训,天才刚刚亮,他就急匆匆地赶到桥头。但是,当他睁着蒙眬的睡眼看见老人又早已在桥上等自己时,不由得面红耳赤。这次老人又怒斥了张良一番,依旧抛下一句“再过五天来见我”就离开了。

第三次,张良干脆直接卷起铺盖睡到桥上去了。这下,老人没辙了,于是将神秘礼物——一个包袱交给了他。据说这个包袱里藏着姜太公当年留下来的《太公兵法》。有了这本书,张良等于得到了姜太公的真传。经过多年潜心学习,他已具备了运筹帷幄的万千韬略。

茫茫人海,时空交错,人与人相见不易。即使有缘相见,能把话说到对方心坎上,做到相识相知也很难。此时,张良与刘邦一见面,竟做到了“胜却人间无数”。当张良拿出珍藏的《太公兵法》对刘邦“问计”时,文化水平有限的刘邦,竟然能跟上张良的思路,发出一些独特的见解。

“你才是我的知音。”两人惺惺相惜。

“你才是我的知己。”两人相见恨晚。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事后,据张良回忆,当他遇到刘邦时,脑海中浮现出了姜子牙遇到周文王的那一幕,贤臣和明君一见倾心。

韬光养晦的项梁

将张良纳入麾下的刘邦心情大好,高高兴兴地继续投奔景驹。

景驹一听刘邦有意加盟自己的张楚政权,受宠若惊的同时,立即大手一挥,派了一员大将,拨了一批人马给刘邦。

刘邦得了援兵,马上掉头回丰邑找雍齿算账。但是,在回去的路上却出事了。他来的时候白捡一个良将——旷世奇才张良;回去的时候也碰到一个良将——秦朝大将司马夷。

此时,原本摇摇欲坠的大秦王朝,在章邯的带领下,成功消灭了陈胜、吴广这批革命先行者,士气正旺。随之产生的连锁反应,是秦军的回光返照。这个司马夷在奉命进攻楚地后,竟然势如破竹,锐不可当。

此时刘邦与其相遇,惨遭大败,不但借来的兵马全折了,自己原本不多的兵力也消耗过半。眼看这仗是不能再打了,刘邦只好把军队撤回留县休整。

好在司马夷当时对刘邦没啥兴趣。打了胜仗后,他马上就率部进攻别的革命军了,这才给了刘邦东山再起的机会。

刘邦调整好队伍后,马上开始出击。刘军先是偷袭砀县,然后拿下下邑县,最后强攻丰邑。然而,丰邑有雍齿把守,尽管刘邦用尽了手段,但仍然拿不下来。

正在这时,秦军的支援部队如黑云压顶般袭了过来。若内外夹击之势形成,非得全军覆没不可。刘邦知道事态的严重性,于是赶紧招呼手下的兄弟撤退。可是,往哪里撤呢?

刘邦的第一反应还是往驻扎在彭城的景驹那里撤。但是,就在这时,坏消息传来了:秦嘉死了,景驹逃了,张楚政权随风飘逝了。真是祸不单行啊!

干掉张楚政权的,正是横空出世的项羽。那么,身为楚国人的项羽,为什么要与自己人“相煎何太急”呢?

提起大名鼎鼎的项羽先生,想必大家心里也是热血沸腾,充满无限遐想的吧。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前世今生。

项家人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贵族,为楚国的复兴和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项,这个特别的姓氏,就是因他们功勋卓越而被楚王赐予的。

项家也不负君王厚爱,名将辈出。到项梁的父亲项燕时,因为当时秦强楚弱,项燕成了楚国的守护神。当时秦始皇手下久负盛名的“少年杀手”李信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拿下了魏地,把整个黄河流域都纳入了秦朝的掌控之下。但在征服楚国时,却遭到当头一棒。项燕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打得秦军丢盔弃甲,狼狈而归。

但是,仅凭项燕一己之力,是不可能阻挡强秦进军的步伐的。随后,秦始皇重用原本已被“雪藏”的老将王翦对付项燕。这两人棋逢对手,所以打了很多回合都难分伯仲。就这样僵持一年后,项燕率领的楚军因为后方粮草供应问题,终于熬不住了。无奈之下,项燕只好撤军。随后,王翦乘胜追击,大败楚军。项燕为国捐躯,楚国也随之灭亡了。项梁为了不被秦军赶尽杀绝,不得不隐遁他乡。而项羽自幼丧父,十来岁时就被叔父项梁领养了。

虎父无犬子。项羽从小力大过人,常常有举鼎过头的惊人之举。他长着一双重瞳眼(据说是帝王才有的眼睛),眉宇间透着一股英豪之气。

为了培养项家这个接班人,项梁几乎倾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

他教项羽学文化。三年下来,先生们发话了:还是让他学剑吧。项梁看着先生们一个个愤愤而去,那个揪心的痛啊,既痛项羽不成材,也痛学费都白扔了。

文化课是学不了了,那就练剑吧。光阴荏苒,又是三年下来,师傅们发话了:还是让他学点别的吧。项梁看着师傅们一个个拂袖而去,那个裂肺的痛啊,那金灿灿的光阴就这样被白白地浪费掉了。

文也学不好,武也学不好,将来光复楚国还怎么指望这小子呢?项梁不禁有些生气。这时,项羽说话了:“认字不过记个姓名,学剑也不过抵挡一人,这些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要学的是抵挡万人之术。”

话已至此,项梁只好亲自教项羽兵法。

然而,项羽是个浅尝辄止的人。不到一年,他就对兵法深恶痛绝了,一谈到兵法就大呼头疼。用现在的话来说,项羽是个半桶水。当然,半桶水虽然没有一桶水那样的高度和深度,但其好处就是给自己将来的领悟和提升预留了空间。每样都懂一些,自己就变成全能选手了,相较于专才而言,也是一种优势。当然,话虽如此,那时的项梁却恨铁不成钢,没少为此生闷气。

前面已经提到,公元前223年,那是一个春天,秦始皇进行了大规模的东巡。当时张良精心设计了一场暗杀行动,而项羽也没闲着,他和叔父站在会稽街头,望着始皇出巡那宏大的气势,说了一句流传千古的话:“将来我要取代他(彼可取而代也)!”

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也”和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以及第一个拉大旗起义的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大同小异,都是典型的“取代主义”。项羽说完这话,就有人把他们叔侄告到县衙,罪名是“莫须有”的造反。

项氏叔侄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一听到消息就脚底抹油,赶紧开溜。这一溜就来到了吴地(今江苏省苏州市)。在这里,项梁开始展现英雄本色。他豪爽大方,仗义疏财,办事果断,不久就成了当地操办红白大事的大拿。

当然,项梁如此热衷于红白大事的操办也不纯粹是想为人民服务,他是有政治目的的。在操办过程中,他一边招募人员,一边了解每个人的长处和本领,为日后革命做准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陈胜革命的号角在神州大地上吹响时,项梁知道自己等待的时机终于来了。十余年的光景,项羽也早已被他调教成一个风度翩翩的人才了。

十年磨一剑,这句话果然不假。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陈胜是楚国人,项梁、项羽也是楚国人。后来也正是由于楚国人的前仆后继,才把腐朽的秦王朝彻底推翻的。

正在项梁开始筹备起义这个节骨眼上,会稽太守殷通主动把他请到了府上。这件事促使项梁将起义日期大大提前了。

如果殷通后来知道自己这一请是引狼入室的话,一定会后悔不已。当时殷通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秦朝即将灭亡的大势。历史的潮流如此,已经不可逆转了。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殷通找来项梁是想让他助自己一臂之力。

一番必要的客套后,殷通终于点到了正题。他正色说道:“我想革命!”

项梁闻言先是一震,然后开始装傻,表示听不懂太守的话。

“我想革命。”当殷通第二遍说这句话时,项梁才知道太守并不是在开玩笑,也不是在试探自己。

“大势所趋,太守真是识时务者。”项梁说这句话时,已明白太守这次请他来的目的了,心里不由暗叹:“你虽识时务,却不识人。我堂堂项氏名门之后,岂会和你这个昏庸无能的太守同流合污。”

“我想任命你和桓楚做将军。”殷通继续说道。

项梁先是客套地用“无德无能”之类的话推托一番,然后才说:“桓楚最近不知所踪。除了我侄子项羽外,其他人都找不到他。”

“那赶紧把项羽请来。”

项梁等的就是这句话。随后,他马上引来磨刀霍霍多时的项羽。项羽进府后,没有多说废话,就毫不客气地给了殷通一刀,让他去阎王那里报到了。

革命未行,先革了自己的命,看样子这个太守真的和糊涂虫、木头鱼、笨笨熊有的一比啊。

项梁、项羽就这样合计杀害了会稽太守殷通。然后,叔侄俩振臂一呼。早就对秦朝不满的众人欢呼雀跃,纷纷涌向项梁叔侄身边,不出几天就达八千余众。

公元前209年,项氏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而这八千壮士日后跟随项梁和项羽征战大江南北,横扫东西,成为项氏集团的骨干精英,谱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

入股是项技术活

项氏集团建立后,各地有识之士纷纷慕名而来。

项梁和项羽正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对主动送上门来的英豪自然来者不拒。这些人中,陈婴和英布两人实力最为雄厚,所以成了项氏集团的顶梁柱。

陈婴在东阳县很有名,不是因为他有钱,而是因为他忠厚。县里人一遇到事,都喜欢找他帮忙,对他很是敬重。

陈胜革命后,东阳县几千百姓聚在一起,杀了胡作非为的县令,准备参加到革命中来。可杀了县令他们才发现,队伍还缺一个令人信服的头领。这时候,大家自然想到了陈婴。

陈婴虽然乐于助人,但却不愿当头领。不过,世上的事就是这样,你越是不想当,众人就越要拉你下水。陈婴就这样被众人强拉着上了贼船。

陈婴当了头领后,附近起义的队伍纷纷闻风而来,归于他旗下。到了两万人马时,众人纷纷要求陈婴自立为王。陈婴此时站在贼船上进退两难,不得已只好回家去问老母亲。知儿莫若母,老母亲告诉陈婴:“你只是个做侯的料,没有称王的命。”

老母亲的话毫不客气。她一针见血地告诉陈婴,众人推你为王并不是看中你的才能,而是把你当成挡箭牌。如果革命最终成功,他们可以封妻荫子,荣华富贵一生;一旦革命失败,他们作为附从之人容易逃命,而你却成了罪魁祸首和替罪羊。

这下,陈婴是铁了心不肯称王了。为了安抚众人心,他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投奔项氏集团,因为他们那两位当家的都是楚国名将之后,威望高,号召力大,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就得找这样的主儿。

大伙一听,觉得很有道理,都投赞成票。于是,项梁叔侄捡了一个大便宜。

看到陈婴带着数万人马来投,项梁的脸上乐开了花。更加令他惊喜的是,天上掉的馅饼不止这一块,还有一块也砸他头上了。

那一块馅饼便是英布。

英布是庐江郡六县(今安徽省六安市)人。他和刘邦一样,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年少时,一个算命先生曾说,他长大后一定会受刑,而受刑后则会当王。意思就是预言英布是个多灾多难的人,但终会否极泰来,飞黄腾达。

若干年后,英布因为一点小事犯了罪(在刑罚泛滥成灾的大秦王朝,想当个良民比登天还难),结果却是罪小刑大。他不仅被判了黥刑(在罪犯的面额上刺刻涂墨),还被判了苦刑,被押送到骊山脚下给秦始皇造房子。寒来暑往,冬去春来,英布一辈子最青春的光阴都被耗在这里了。

但是,在受刑期间,乐观的英布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专门结交劳改队伍中的英雄豪杰之士,积累自己的人脉。

都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话一点也不假。有一天,英布利用监管人员打盹的工夫,带着结交的英雄豪杰们跑了。他们一直向南跑到了鄱阳湖,然后索性当起了强盗。很快,革命的春风刮过来了,于是,他也准备闹革命。但是,考虑到了势单力孤,英布便带着兄弟们去投奔县长吴芮。吴芮一看英布这人有英雄之气,便马上与他签订了联盟协议。为了强化联盟的稳固性,吴芮还把自己闺女嫁给了英布。

英布既得夫人又得兵,自然高兴得手舞足蹈。但是,秦朝大军很快便攻来了。因刚刚扯虎皮拉大旗,兵不强马不壮,又惧怕杀人狂魔章邯来剿,英布和老丈人吴芮一番商量后,也决定傍上项梁这棵大树。

这样一来,项家叔侄的实力,一下子就由八千江东子弟兵,变成了八万大军。项氏集团发展如此迅速,当真令人始料不及。

随着实力的大增,项氏集团开始了征服中原之旅。谁知在进军途中,驻扎在彭城的楚国景驹居然不识时务地让他们吃了闭门羹。

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项梁刚到中原,哪里容得下这样的绊脚石,于是驱兵杀向彭城。尽管实权在握的秦嘉组织精锐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但仍然无法抵挡项军的强大攻势。结果,秦嘉战死,景驹逃到了魏国,并最终客死他乡。

计划赶不上变化。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刘邦大为震惊。震惊之余,他开始坐下来冷静思考该何去何从,并最终决定投奔项氏集团。当然,说“投奔”有些言过其实,称之为“借兵”倒更准确。

于是,在薛县,刘邦和项梁这两位重量级人物面对面地好好聊了聊。

“我想入股。”刘邦开门见山。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项梁道。

“我想加盟。”刘邦直言不讳。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项梁道。

“我想借兵。”刘邦开始亮剑。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项梁以不变应万变。

“我是真的想借兵。”这下,轮到刘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他怀疑项梁在忽悠自己。

“我是真的欢迎,欢迎,热烈欢迎。”项梁坚定地说。

对话到此结束。对刘邦借兵的请求,项梁一诺千金,不仅给了他五千精兵,还给了他十员战将。

就这样,刘邦空手而来,满载而归。而项梁在借兵给刘邦的同时,也是在利用他为自己扫除革命路上的障碍。而且,这一借,还借出了一段奇缘。

常言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刘邦在顺利打败雍齿,拿下丰邑后,自然就该还兵了。也就是在这时,他和项羽邂逅了。

当时,已经四十九岁的刘邦在那个寿命普遍较短的年代已经属于“老者”了,而二十五岁的项羽正是血气方刚的青年。用我们现在的观点看,这两人之间大大小小的代沟不知隔了多少个。但是,刘邦和项羽见面后,竟然十分投缘,国事、家事无所不谈。两人越谈心越近,干脆就拜把子结成了兄弟。

拜把子结异姓兄弟这一套,是刘邦拉帮结派的惯用伎俩。他不顾满地是泥,“扑通”一声,就跪到了地上。

项羽毕竟年轻,天真无邪的他哪里知道刘邦有那么多“拜把史”。眼见比自己大二十四岁的刘邦满心诚意地跪在地上,他如果不跟着跪下去,良心和道义上都说不过去。于是,两人设案焚香,拜天拜地,一同起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讽刺。两人成了拜把兄弟后,项羽只活了六年。最后,三十一岁的他,在乌江被大哥刘邦逼得自杀身亡。

  如果觉得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飘雪楼主小说全集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黑脸汉武帝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白脸汉高祖大汉王朝的三张脸谱:红脸光武帝,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