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海宴作品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他以前确实多次发出过此类感慨,勉强算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可像禁军大统领这样位阶的朝职,因为想掂掂自己的分量便轻易辞去,到底也不是常人会做的决定。四个副统领面面相觑,神情依然有些纠结。资历最久的郑春洮想了想劝道:“若是这个缘故,我们也不敢拦阻,可大统领一直是咱们禁卫营的主心骨,宫里未必就肯允准啊!”

  “此举确实有些任性,只望陛下能够体谅。”荀飞盏叹了口气,严肃地看向四人,“我卸任之后,希望诸位牢记,禁军护卫御驾,是陛下身边最后的屏障。无论何种情境之下,切记圣驾优先,不可为任何人所牵制左右。”

  这些话明显有嘱咐交托的意味,可见他主意已定。四人迟疑片刻,一齐抱拳领命,应道:“是!”

  通知过应该通知的人,荀飞盏毫不拖延,立即开始着手卸职前的准备。好在禁军四营轮值的制度已甚是成熟,兵士操训有方,几个副职的能力也都足够,即使继任大统领的人选一时选察勘定不下来,宫城安防至少也能平稳运行那么两三年。

  一番安排之后,荀飞盏的请辞奏折终于递到萧元时的手中,果然引发了他不小的情绪反弹。不过才一年多的时间,父皇离世,大伯父离世,堂兄即将被放逐出京,现在连最值得依赖的禁军大统领也要辞朝,让这位未满十四岁的少年油然而生被抛弃的感觉,第一反应竟和他舅父一样,直接把折本撕成了碎片。

  此时七日停灵之期已过,长林王的衣冠由萧平旌奉至卫山,低调安静地入葬王陵,陪伴在萧平章的墓寝之前。整个长林府随后开始逐一收检器物,关闭院落,为二公子扶灵北上做着准备。

  王府主院南侧的森森祠堂在风雪中再次被郑重开启,萧平旌捧着两个空空的长条木盒进入,在香案前大礼叩拜后起身,先拿起了那块紫檀木的无字牌位。

  多年来的细心保养,让这块木牌毫无岁月的痕迹,纹面光滑,透着油润的光芒。在收入木盒之前,萧平旌又用软巾将它细细擦拭了一遍,这才关上盒盖,将视线转向萧平章的灵位。

  这块牌位略小一圈,字迹上描涂的朱漆依然殷红,隐隐散发出松香的味道。他将灵位捧在手中,第一次仔仔细细地凝视兄长的名字,用指尖摩挲着镌刻入木的每一笔每一画。

  蒙浅雪从门外走进,陪在他身侧安静地站了一会儿,含泪感叹道:“长林之名如此收场,也不知平章是否会觉得难过……”

  “以大哥的性情,他即便再难过,也必定会笑着对我说……他会说……”萧平旌的声音哽住,有些说不下去。

  蒙浅雪轻轻拍抚他的背心,柔声补完了这一句话,“你大哥会说,平旌,没有关系,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萧平旌不愿意在兄长灵前落泪,深吸一口气努力忍住,将手中牌位递给了大嫂,看着她一点一点小心擦拭,最终收入盒中,紧紧扣上。

  偌大一座赫赫府邸,沉淀了七珠王爵数十年的尊荣富贵,可唯有眼前这两个小小的木盒,才是叔嫂二人绝不放手,必须要一同带走的珍宝。

  十二月初七,萧平章亡故两周年的祭日,也是长林王灵柩预定出京的日期。连绵半月之久的风雪突然在头一天的夜里停了下来,次日竟是碧空如洗。

  萧元启天蒙蒙亮便提早起身,仔仔细细地穿戴好了孝服,赶到王府门外静候送殡出城。

  金铆朱漆的大门上方,数名裹着黑纱的兵士正登梯爬高,将写着“长林王府”四个大字的匾额轻轻摘下,搬入府中封存。

  “一代长林,如此威名……”萧元启仰头怔怔地看了半晌,咬牙冷笑,“但只要身为人臣,只要有主君在上,无论多大的功劳,多深的情义,也不过是须臾之间,便会被人夺去,化为泡影。大伯父,你放弃了本来拥有的机会,难道从来就没有不甘心过吗?”

  这句低若蚊吟的喃喃自语无人听见,自然也就无人回答。此时长街尽头马蹄声响,两千素甲黑纱的长林府兵自南城营列队奔来,整肃护卫于府门两侧,准备一同随灵北上。送殡的宗室朝臣们也在辰正前陆续赶到,安静有序地在街面上依位列班,等待着礼送这位戎马一生的老王爷最后一程。

  辰正一刻,击磬声响,王府各门同时打开,待朱盖黑围的灵车缓缓驶出后,又一重一重地次第关闭,直至最终落锁。

  风雪虽停,漫天的纸钱仍如飞絮一般,飘飘洒洒,迷人眼目,一路伴着灵车行过朱雀街头,落在倾城相送的百姓肩头。

  宫城前殿最高的迎凤楼上,萧元时扶栏独立,眺望远方。穿檐而过的寒风灌满袍袖,吹得他面色青白,周边随侍人等却无人敢劝。

  荀安如带着两个侍女自楼下拾阶而上,陪在后方小站了一会儿,蹲身劝慰道:“陛下,此处虽高,但还是看不到宫墙之外的。老王爷如今已是英灵在上,自然知道您拳拳追怀之心。冬日风寒,不宜久站,太后娘娘有命,请陛下早些移驾回养居殿吧。”

  萧元时似乎完全没有听她说话,手掌紧紧按在白玉的石栏上,低声问道:“安如姐姐,你曾经出过金陵城吗?”

  荀安如被问得一怔,但还是认真答道:“臣女是闺中之人,自当深居简出方为正礼,不曾远行。”

  “但朕是一国之君,最远也只去到九安山,算不上真正离开过金陵。也许朝堂上生出这许多风波,都是朕眼界不够的缘故……”

  荀安如又是无措,又是难过,想了许久方道:“陛下何出此言?您才只有十几岁呢,以后自然会大有进益。”

  萧元时突然之间又生起气来,用力在石栏上拍了一掌,“既然朕还年少,没有见识,那父皇他们……他们就不该这么早离开我……”说着眼圈泛红,又不想让人看见,一转身飞快地奔下楼去。

  迎凤楼最高阁的下层,是一片宽阔的白玉石露台,四方围栏,只有北侧连通长阶。荀飞盏扶剑立于长阶之端,眸色沉静地瞭望着下方。听到小皇帝的步履声,他立即转过身,警觉地向四周扫了一眼,确定并无异样,这才抱拳问道:“陛下可是要起驾?”

  萧元时呆呆地看了他一阵,眼圈更红,“荀卿……你一定想要离开吗?”

  荀飞盏柔声道:“微臣和平旌一样,无论人在哪里,都会一直记挂陛下。”

  泪滴从眼角渗了出来,被小皇帝倔强地抬袖抹去。他扭头又奔往露台的角落,仰首想要看得更远。

  禁苑深深,金阶孤寒。鳞次栉比的宫檐层层向外延展,空中日影已将行至中天。

  在他的目力所不能及的远方,旗幡飘展,素盖如云。送灵的车队驶过街头,穿过城楼,将十里长亭渐渐抛在后方,一路伴着寒鸦悲鸣,蜿蜒向北。

  屹立金陵皇城数十年之久的长林王府,终于在新春到来前最持久的一场风雪之后,正式退出了大梁朝局。

  第二十二章 狂澜既倒

  琅琊阁无所不晓,博识万物,这是天下皆知的一件事情;琅琊鸽房遍置各国,散布四海,这也是天下皆知的一件事情。但一个真正的鸽房,尤其是琅琊后山那个鸽房究竟是什么样子,对于阁外之人便是一个难以窥及的秘密了。其实万丈高楼由地起,琅琊后山初建时原本也没有那么恢宏,不过数排鸽架而已,全靠逐年逐代一点一点地扩展,方才建成现在这样的规模。若从琅琊阁主独居的挂崖小楼里望去,层层叠叠的鸽舍自山腰遍铺至峰顶,俨然已经是一座小小的城池。

  小刀按住刚刚落架的一只金瞳白鸽,从它的灰爪上取下纤小圆筒,放入身边的托盘。他现在长高了不少,细瘦腰条已经拔抽了出来,颇有几分俊逸少年的味道,自凌空搭建的鸽架上一跃而下,也能落地无尘。

  一只胖胖的小手从旁边伸出,急切地抓扯着他的衣角,含含糊糊的小奶音随即响起,“小刀哥哥,我……给我!”

  四岁多的萧策正是最为可爱圆胖的年纪,小刀弯腰抱起他,只觉得手臂上又沉了不少,不由笑了起来,“老阁主简直是照着自己的样子在喂你啊……你急什么?这些东西你又看不懂。”

  萧策不服气地道:“策儿已经认字了。”

  “是吗?那好吧,咱们一起把这个送到抄录阁去,然后你认几个字给我看。”

  策儿极是开心,扭动着身体,要求放他下来,迈开小腿走在了前面。

  山涧清幽,和风如洗,琅琊山即便在酷暑之日也甚舒爽,何况此时节气尚未入夏。坐于后殿挑空的高廊栈台之上,眺望山腰仙雾涌动,一边品饮当春炒制的雪芽绿茶,一边评谈天下风云起落,山间闲居的逸趣之最,莫过于此。

  “北燕新君正式登基称帝,另立国号,这多年纷乱,大概也算尘埃落定了。”老阁主放下茶盏,感叹道,“半个多月未见新的消息,想来邑京城中一切顺利,没有再另生波折。”

  蔺九俯身给老阁主添斟热茶,接过话头,“百姓最苦,莫过于战乱之世。咱们琅琊阁虽是旁观之人,但看着北燕这些年发生的这些事,还是不免心生感慨。希望江山改换之后,北燕国中能再得生息。”

  两人正闲谈间,端着小托盘的策儿仰首挺胸走了过来,中途虽然不慎歪斜了一下,但最终还是成功地将托盘放在了茶桌上,感到自己十分能干,得意地道:“今天的!”

  蔺九揉了一下他的头,一看盘中竟有十来个纸卷,不由笑道:“策儿,不是教过你吗?要先拿去转录阁,筛选一遍再送到阁主这里来。”

  策儿认真地答道:“去过了,小刀哥哥说,一起的!”

  蔺九不由笑意更深,“你小刀哥哥应该不是这个意思吧?能有什么事,会突然之间,一下子发这么多消息过来?”

  如果觉得琅琊榜之风起长林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海宴小说全集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琅琊榜,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