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逍遥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但只有谋智者,没有掌握武力的人,在这场逐鹿之中,也不可能有机会胜出。

常剑南!

乔向荣马上又想到了那个坐拥三百老军,实力强大,但现在尚属东篱下外围人员的常剑南。若是得了此人的臂助,也许,八柱之一的高位,我这个小小贾师,也有机会去坐坐呢…

第370章 选择

第二天,曹韦陀又来献了一番殷勤。他很懂得如何让一个小姑娘沦陷,富贵、奢华、恭维,满足她的虚荣心,叫她明白跟着自己,才能让这份虚荣一直得以实现。

只不过,第五凌若也依旧是一副天真、崇拜、羡慕的神情,充份满足了他的虚荣心,然后撇着小嘴蹦蹦跳跳地回医馆。

曹韦陀以前结识的女人显然不够全面,他还不太明白这世上的的确确是有那么一些女孩子,只喜欢她所喜欢的,并不会因为外物的诱惑而放弃自己真正的心意。

不过,第五凌若本以为第三天曹韦陀还会来,而且依旧会重复他那一套自以为高明,实则在她心里很蠢很笨的作派,可是,曹韦陀没有来。

不应该啊!那个色眯眯的胖家伙,没道理这么快就失去耐心吧,他都没上手呢。

对自己的美貌很自负的第五凌若虽然根本不喜欢曹韦陀,甚至很讨厌他,但是还是因为自负而禁不住地猜疑起来:难不成是欲擒故纵?不是吧,这么土的法子,想用来对付天姿聪疑、国色天色的本姑娘?

其实,第五凌若是真的冤枉了曹韦陀。

曹韦陀不是想玩什么欲擒故纵,那手法对他来说,太高端了些,他玩不转。

曹韦陀之所以没有来,是因为他突然遇到了一堆的麻烦事。

封德彝的报复来得是如此之快,他借身为钦差大臣,负有整顿整个长安,以迎天子回京之机,下令彻查西市,为此可以停顿经营。而前几天,西市又恰恰发生了几起凶杀事件,这更给了官方充足的理由。

原来的包庇者变成了现在的刁难者,下边的执行人员趁机吃拿卡要,种种刁难,弄得曹韦陀焦头烂额。

所以,第五凌若这边难得地清静了起来。

这时候,孙思邈正要派药童下乡收药材,经过几天的相处,他已经知道第五凌若“兄妹”的大致遭遇,便好心地询问,用不用捎带她“兄妹俩”一同下乡。

第五凌若和李鱼在医馆里有些不知岁月,孙思邈对外界的情况却是清楚的很,眼下的长安城已经重新恢复了太平,可以自由出入了。官府也恢复了治理,一些骚乱事件已经迅速平息。

第五凌若巴不得赶紧离开,免得那个“欲擒故纵”的胖子前来“擒”她,所以欣然应允。孙思邈就让二人乘了准备收购药材的牛车,由四名药童护送下乡。

这牛车是准备用来装药材的,没有车棚顶盖,不过用来代步却足够了,二人便坐在这敞篷的车上,吱吱呀呀地准备出城。

长安城刚刚恢复太平,一些逃难离城的人还未回来,长安街市上人也不是很多,他们刚刚过了一个路口,却发现街上突然多了许多军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十分肃穆。

眼见有车过来,立时就有士兵上前,指挥他们靠边停下,不准行走。

孙思邈此时有着医官的身份,又是名贯长安的第一神医,名号极其响亮。药童通报了自家主人的名号,那士兵便没有难为他们,只是好言警告:“不用担心,皇帝今日还京,马上就要进城,尔等且静避路旁,不要张扬,等陛下车马过去,便可继续上路。”

听人家这么说,四个药童便把牛车停在了路边,静静地等待。过了小半个时辰,就见旗幡招展,仪仗法度森严,长长的御林军队伍缓缓如来。

天子御辇在中间,太子李建成策马伴行于侧,诸多迎驾的王侯、皇亲和官员逶迤于后,自长街上缓缓而行。

这时候还没有动辄下跪之礼,天子御驾行过,路人们也只是肃立道旁,欠身行注目礼即可,四个药童和被拦下的百姓俱都肃立,第五凌若也扶着李鱼,在车上跪坐扶膝,向天子致敬。

李建成骑着一匹雄骏的白马,侍随在天子御辇之侧,一路徐徐而行,目光微微顾盼,路上行人本就不多,此时还在车上的除了李鱼和第五凌若更是绝无仅有,被他一眼看见。

李建成一见李鱼,目中顿时一喜,但微微勒了下马缰,候一个侍卫靠近,悄悄耳语几句,那侍卫向旁边一扫,看到了太子吩咐之人,轻轻颔首,放慢了马速。

皇帝的御驾、文武百官的队伍过去,后边还有长长的仪仗和护驾官兵,等这大队人马过去,两旁侍立站岗的士兵才有头目过来,挥手喝令撤岗,街两旁百姓登时行动起来。

这时却有四个襕衫青年人忽然拦到了李鱼的车前。

头前一人向车上的李鱼深深一礼,朗声道:“前几日蒙小郎君传报家讯,我家主人感激不已。当时忙于去见家中长辈 ,来不及道谢。今我家主人已经回来,相请先生,再往一叙,当面道谢。”

一个药童道:“几位贵人认错人了吧,我这车上只有一对兄妹,乃是我们医馆的病人。”

一个襕衫人微笑道:“不会错,我们要请的,正是车上这位小郎君。”

李鱼扶着车栏向前一看,疑惑道:“你家主人?”

襕衫人道:“不错,正是我家主人,我家主人姓东,小郎君应该明白了吧?”

李鱼心里卟嗵一下,登时明白,方才太子过路时,想是看到了自己。不过,他可不大想跟这位短命太子多有交集,忙陪笑道:“代捎一个口信儿,不过是举手之劳,何足言谢。还请回禀贵主人,就说…”

那襕衫人笑中含威地道:“小人只是奉命而来,可做不得主人的主。小郎君还请留下,有什么话,与我家主人当面说罢了,可莫要为难小人,小人着实地吃罪不起。”

李建成那日满怀心事,一时也想不到留这报信人何用,便让他去了。不过此去铜川再护驾归来,才省到这个危机虽然解除,后续却仍有很多麻烦,需要与知情人沟通、商量,尤其是他那好二弟秦王,此时正在围剿场文干。

皇帝虽然相信了他没有反意,但不肯坐以待毙的杨文干却是真的反了的,那可是他的心腹,天知道秦王回来,会不会炮制些什么证据咬死了他。

如此一来,与天策府里的“内间”封德彝多些联系,对他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但是他们两个一个是风波中的当朝太子,一个是眼下管制长安的钦差大臣,都是风口浪尖儿上的人物,哪有机会私下沟通。

方才封德彝出城来迎皇帝,与他并作一支队伍,一连碰了几次面,却是连一个特殊的表情、甚至一个特殊的眼神儿都没有给他的。所以,太子看到了李鱼,并且相信他是封德彝的人,自然不肯放过这个沟通的重要渠道。

眼见四人态度坚决,不跟他们走,是绝不罢休的,李鱼微一犹豫,便对第五凌若道:“我跟他们去一趟吧。”

第五凌若低声道:“是太子的人?”

李鱼道:“是!对我并无恶意,我且去应付一番。今日难得有孙神医的人下乡,相信你家里人担心你也久了,别让你爹娘太过牵肠挂肚。你先回去,我这边了结了事情,再去寻你。”

第五凌若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其实她这一路都在盘算,回去后怎么对爹娘说。自家事自己知,第五凌若知道她的爹娘其实是有些刻薄吝啬的,凭白接回一个壮汉,要给他买药养伤,要侍候他起食饮居,爹娘一定不情愿。

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希望李鱼能留下,能接近太子。

预知了未来的,只有李鱼一个人,第五凌若再如何冰雪聪明,也看不到几年后的事情。在她眼里,在天下很多人眼里,当今的太子李建成,那就是未来的大唐天子。

当今皇帝年事已高,太子接位也就是这么三五年的事儿,自己的男人如果能跟未来的皇帝搭上线儿,那于他而言,该是多么难得的一份机缘?

第五凌若不是一般的女孩儿那样满脑子只有花前月下、长相厮守,现实性的东西,她想的还是挺多的,她当然希望自己的男人能事业有成,顶天立地。

所以,第五凌若只微一犹豫,便点了点头:“冰哥哥,太子这边事了,你一定要来我家。”

“嗯!在这长安,我只认得你,放心,一定会去寻你。”

第五凌若点点头,向他俏皮地一笑,心中暗想:“等你来了,我会给你两个大惊喜的!”

第五凌若跳下车,打开车挡板,便帮着那四个东宫侍卫搀他下车。

第五凌若所想的“大惊喜”,一个是指李鱼“家传”的那枚腕饰还在她手里,不过,在第五凌若想来,你家的传家宝,不就是要传给媳妇,再通过媳妇传之后人的么。我先拿了,反正早晚连人连它,一块儿还回你家。

第五凌若只当那就是一块宝石,并不知道它还有某种神奇功用,此时此刻,也就没有提起。在她心中想来,希望到时能给李鱼一个“惊喜”。而另一个惊喜,她希望等李鱼到了,她就跟爹娘说出自己对李鱼的情意。

那时候,李鱼应该已经得了太子赏赐,或者为太子所用了吧,爹娘虽然有些势利,有了这样一位乘龙快婿,定然也不会留难,自己与他,便可一体两好,长相厮守了。

第五凌若打着如意算盘,满怀甜蜜地与李鱼分了手,四个药童载了她依旧下乡,李鱼却被侍卫带走,在城中七绕八绕半晌,这才拐向东宫后门。

车子驶向皇宫方向时,迎面恰有一辆车来,李鱼坐在车中,透过随风微掀的布帘儿,看到一辆华车驶过,却也不以为然。如果是第五凌若此时看见,说不定就能认出那车的主人,车中坐的,正是曹韦陀。

曹韦陀这两天是各种的麻烦不断,万般无耐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备了一份厚礼去见封德彝,可惜,却只吃了一碗闭门羹,连门都没让他进。封德彝坐在车中,两眼无神,他知道,他的靠山,已经完了。

今后,该何去何从呢?

曹韦陀越想越是烦恼,忽然觉得,自己当初做大梁的日子,其实蛮逍遥快活的,何苦来哉,非要干掉八臂金刚做了西市王,曾经的日子,现在想来也挺好的,可惜,却已无法重新来过。

世上哪有后悔药可吃啊… 

第371章 特殊任务

封德彝这边失宠,曹韦陀又没有自立于西市的能力,就需要另谋一座靠山。

可这靠山,并不好找。

地位太低的,对西市起不到庇护作用,西市可不是小门小户一点生意。

地位高的,都是大唐甫建的开国功臣,个个都是见过大市面的人,没有好人脉、好渠道,求告无门。

要知道,此时的西市尚比不得十年之后,此时的西市每天的税收不过十年后的十分之一,而且曹韦陀刚台不久,他的一任就是因为挥霍无度,最终大失人心被他趁机干掉的,接手之初,没剩下多少家底。

而曹韦陀为了结交人脉,为了笼络手下,花费又太多,他家大业大不假,可是要花销的地方也多,难免捉襟见肘,心生烦恼。

回了西市,大账房一问情况,揪着胡须苦恼半晌,却也只是继续陪他苦恼,实在想不出在此严峻形势下可用的手段。

曹韦陀越发的焦躁,只能借酒浇愁,叫人招了几个舞姬乐伎来,为他唱曲歌舞,与他的心腹大账房共谋一醉。

李鱼此时已被秘密接进了东宫。

不过安顿下来后,一时却没能见到太子。

太子与李渊这一番父子隔阂,这时彼此心中都已明白,是了秦王的当。但是前几日还彼此猜忌,大伤父子情份,虽然信任恢复,但感情的恢复却是需要时间的。

李渊对这个长子,亲切温情了许多。李建成也急需一种父慈子孝的气氛,这是他稳定地位,稳定声名,同时打击秦王的迫切需要。

相信秦王此时已经得到消息,只是他正在剿匪战场,杨文干一日不死,他就没办法脱身回来。而这段时间,恰有利用李建成运作,他又岂会放过这个机会。

在李建成看来,李鱼乃封德彝的一个心腹手下,于他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充当信使,使得不便与封德彝公开交流的他,彼此暗通款曲。因此,李鱼尽管在东宫好生养伤就是,见不见他,何时见他,取决于自己的忙碌程度。

这一来,李鱼大有“一入侯门深似海”的感觉,一日三餐固然相当不错,却是什么人都见不到,什么消息都听不得。

曹韦陀大醉之后,两眼迷离,瞧见那些花枝招展的歌舞伎,俱都二八妙龄,身段儿似柳枝般袅娜,姿容婉媚,宜喜宜嗔。其中一人巴掌小脸,精致非常,有几分与那医馆中的凌若小姑娘相仿。

曹韦陀登时腹下如火,趁着酒意扑去,将那女子扑倒在舞榻,当即就撕扯衣裳,将她拿下。大账房见状,忙挥手摒退其他舞姬乐师,侍候的下人,自己也悄然退了出去,替他把门掩。

大堂之,杯盘狼藉间,曹韦陀按着白羊儿般一个身子,只是嗬嗬蠢动不已。

傍晚的时候,药馆的车来到镇,此时第五凌若的视力已基本恢复,其实她就还是盲的也没关系,一到镇就被人认出来了,马就有热心的村民赶去她家里报信,还不等第五凌若到家,父母双亲就已迎了出来。

这几天战乱不休,第五凌若下落不明,一家人也是提心吊胆,也不知该往何处寻找,此刻见她回来,父母双亲登时放下心来。左邻右舍也都登门探望,询问她这几天情况。

其父道:“女儿啊,这几天,你和张威公子去了何处?为父可真是担心死了。张家也时常登门来问,如今怎么只有你回来了,张公子呢?”

第五凌若顿时一呆,她正要向父亲告状,说那张威临危逃命,弃之不顾,太也无耻。却不想那张威居然一直没有回来。

“难不成…他半道儿遇了乱兵或强梁,已经死了?”

心思这样一转,第五凌若反而不好指摘张威的不是了,人死为大,固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现在是死无对证,如果说出他的这番丑事来,惹恼了张家,两家难免不了一番口角官司。

第五凌若想到这里,便露出讶容道:“张家哥哥还没回来么?我也不知他此刻情形啊。我与张公子刚刚进城,就遇到骚乱,无数百姓蜂拥出城,将我二人冲散。我当时目不视物,也寻不到他,幸被一位杨家哥哥搭救,带我逃去了孙神医的医馆。孙神医活神仙一般的人物,那些乱兵也不敢骚扰的,这才得脱大难。承蒙孙神医援手,治好了眼睛,并送我回来。张家哥哥,自与他西市门口被难民冲散,我便不曾再见他了。”

第五凌若迅速权衡其中利弊,回答的天衣无缝。

她当时可是盲人一般,两眼都蒙着的,被乱民一冲,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情况之险可想而知。张家公子可是主动巴结,要送她进城的,结果不曾起到照料的作用,反而让她陷入险地。

一个双目不能视物的少女,又是在一个年轻男子主动相送的情况下,因战乱与对方失散,这无论如何也怪罪不到她家头,如果张威当真遭遇了不测,张家找门来,最多最多也就是道义应该予以一定的补偿。

这小丫头一颗七巧玲珑心,天生精于算计,就这片刻功夫,把个算盘打得叮当山响,算计的清清楚楚。

过不多时,张家果然找门来,第五凌若还是这套说辞,又有了众多的邻居纷纷附和,好似他们亲眼所见一般,张家也只能怏怏而归,自去寻找。过得几天,第五凌若的说法深入民心,那就是舆论,哪怕张家寻到了尸体,或确认了张威的死讯,也不好太过追究第五家什么。

至于说张威若是平安归来,第五凌若也不想对他有过多的谴责,既已识得此人真面目,从此不相来往就是。

第五凌若应付了家人与邻居之后,便只一门心思期盼着李鱼登门。在一颗少女心的幻想中,来时的李鱼已经得到了太子的信任,高官得做,骏马得骑,官袍锦绣,英俊异常…

那颗宙轮,成了她与李鱼定情的“信物”,虽然只是她一厢情愿的信物。

摸挲着那颗宙轮,回想着她与李鱼相识的短暂时光,从戒备他、不信任他,再到被他粗暴地扛走,粗鲁地逼她换死人的衣服,再到西市仓库中的相濡与沫,医馆夕阳下的凭窗共望…

所有的一切,无论是血腥之的,生死之间的,还是那安闲恬静的,在她的回味品咂中,都蒙了一层爱的滤镜,那般梦幻,那般神往。

李鱼那边,还在翘首期盼着太子的归来。

  如果觉得逍遥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逍遥游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