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逍遥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李鱼摆手道:“别说这些没用的,工具毁损了不少,你赶快想办法。太子是大监造,闻讯必然赶来,如能抢在他到来之前,恢复施工,把这里清理干净,那就最好。”

包继业呆了一呆,还以为自己要被李鱼开除了,听他这一说,马上又恢复了活力。对啊!如果太子到了,发现施火的痕迹已经不见,百十号人正干得热火朝天,想必这影响就能减到最低。

包继业连忙答应一声,赶紧去张罗施工工具去了。

李鱼站在土坡上,抻着脖子,眺目远望:“账房已经烧了,魏王磨刀已久,这时也该出鞘了吧?”

第448章 王要见王

李鱼这厢安排众人尽快复工,过了半个时辰,太子就急匆匆地赶到了钦天监。

这回他也没讲什么排场,也不令人通报,径直闯进钦天监,直奔灵台工地。

李承乾赶到灵台,就是一怔。

事情完全不是他想像的那样,工地上好像并没出什么事情,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的…

李鱼已抢先一步,迎上前来:“太子,您怎么来了?”

李承乾游目四顾,错愕道:“昨日此处似乎发生了大火?本宫府上曾有人看到…”

李鱼一脸恍然的表情,道:“啊!原来太子说的是这件事。不错,昨儿走水的确实是咱们这灵台工地。那土坡上,有一处观风的棚子烧了,旁的倒没什么。”

李承乾抬头看看,旁边好高一个土堆,四下里李鱼刻意做了手脚,泥土松散,要走上去很麻烦,所以也看不到上边的情况,不过一处观风的棚子烧了…,听这话音儿也没什么打紧,只是因为它在高处,所以格外显眼罢了。

四下里一二百名工匠,正忙忙碌碌,热火朝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的样子。

太子吁了口气,训斥道:“建筑灵台,何等大事,如此不知谨慎!罚你俸禄半年,以惩效尤!”

李鱼一个长揖到地,道:“喏!”

李承乾不悦地一甩袖子,道:“昨夜火势甚高,父皇那儿,必然问起。本宫得马上进宫,禀明情况,省得有人进本宫的谗言。你这里给我小心了!”

李承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急急忙忙进宫去了。

包继业一直磨蹭在李鱼身后不远处,听到了一切,李承乾这边刚走,包继业就凑了上来:“太子堂堂储君,太也刻薄,不知体恤下情,一切视为理所应当,如此怎能让众臣工效忠!”

李鱼笑笑道:“也许是因为他催促工期,被我拒绝,心生不满,此时借机发作吧。”

包继业愤愤然道:“如此胸怀,偏激狭隘,实有负于储君之位!”

李鱼知道他是替自己抱怨太子,拉近关系,但还是有趣地看了他一眼。

包继业歉然道:“一切罪责,李监造一力承担起来,包某实在无以为报。这样吧,这一次,包某分文不赚,除去工薪等一应成本,全部赚头,都归李监造了,权当是我…”

李鱼伸出一根手指,制止了他的说话,正容道:“不用说下去了。你该赚的,继续赚你的!我就是拉你下水,我也跑不了责任,何必多害一人呢?仅此而已。你若真要感激,就把这灵台好好地建、用心地建,叫人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包继业感激地双腿一并,立正回答:“小郎君放心!包某人就是头拱地,也要把灵台建好,不出半点纰漏!”

包继业不再称他李监造,这就是以门下自诩了,正式投靠的意思。

李鱼自然明白这称呼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他也没有反对,只是点了点头,包继业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冲回了工地。

东宫太子家令陈杰翘着二郎腿儿坐在茶楼里临窗的位置,悠然自若。

此时陈杰的打扮,可不像太子家令,虽说所谓太子家令,就是大总管,可东宫的大总管那也是官府体制里有品秩的官员,威内的很。

此时的他一身儒衫,与原本气质大相径庭。只是身材瘦高,两腮无肉,鼠须双分,狭目微眯,本就是獐头鼠目一副面孔,穿了一袭青衫,也是松松垮垮地抖不起来。

今儿有个大买家,李大虫介绍的主顾,说是他有多少货买多少货,要运去海外销售给那些蛮夷。陈家令就兴冲冲地赶来了。

陈家令受太子李承乾所命,负责兜售这些灵台器物,过程可并不顺利。因为那些卖相好的,易携带的,俱都被吞天蛤王超截留了。陈家令手里的古董要么太粗憨没卖相,要么过于笨重不好搬运。

这样一来,买主就少,而陈家令卖的时候又极小心,因为他是知道出售灵台器物的严重性的,只是太子缺花销,一直都缺。

也就是最近,皇帝赐了魏王一幢大宅子,岑文本弹劾后皇帝变本加厉,又把曲江也赐给魏王了,遭致更多臣子的苦谏,皇帝又不想削减魏王的用度,所以变相缓和了一下,给太子提高了一下待遇。

但一则刚刚提高,这还没发到手呢,二则提高的那点俸禄用度,依旧不敷东宫的庞大支出。本来东宫就有自己的一套小朝廷班底,用度开销就不小,太子又得到处交接人脉,培植势力,怎么够用?

太缺钱的太子日子拮据,捉襟见肘的,也是不能不冒险了。难得碰到这么个大买主,又是销往海外,风险全无,陈家令哪有不巴巴儿地赶来的道理。

李卧蚕带着慕思慕长史赶来了。

幕长史是魏王府的长史,陈杰是东宫的家令,两个人一个是太子的家臣,一个是王爷的家臣,不过两个人可没照过面,没有过交集。

这回慕长史撇开林青衫,直接由李卧蚕带着来了。有过上次的经验,这回见面地点又是在如此繁华热闹之地,所以慕长史没有多带人,就只带着一个贴身长随打扮的人:铁无环。

当然,暗地里是埋伏下不少人马的,这些人已经先行上了楼,扮作茶客,或者散在大街上扮作了游人。

李卧蚕把慕思带上楼,引介给了陈杰,两个人一番交谈下来,一个急于成交,一个急于脱手,倒是都极爽快。

待一切谈罢,陈家令便道:“不满慕兄,我那器物,不便携带来此,俱都放在一处小宅院里,得麻烦你弄几辆车子,随我前去。”

慕思笑道:“在下也不是头一回做这种生意了,此事有何为难,车辆早在楼下备妥,就等老兄你点头了。”

两人相视而笑,这便起身会帐,并肩下了楼。

楼下果然停着四辆大车,陈杰甚是欢喜,只觉这笔生意做成,一定得太子嘉奖,忙不迭上马,头前带路。

一行人曲曲折折,弯弯绕绕,来到陈家令自己置下的一处小宅。

这宅子,住着陈家令的一个外室。陈家令的夫人太厉害,不许他纳妾回门。而偏生娘家势大,陈家令也不敢与妻子闹得太僵,又憋不住那颗偷腥的心,便在这边置了一个外室人,如夫人双十年华,倒也娇美。

太子搂出来的那些灵台器物,此刻就藏在他这外室宅中。

陈杰带着李卧蚕、慕长史到了外室住处,领着众人进门,往左右厢房中去看,一件件灵台器物,俱都摆放在那儿,擦拭得干净。

陈杰得意道:“慕兄,你看如何?”

慕思微笑抚须:“很好,陈兄真是有心人!来人呐!唤人进来搬东西!”

慕思一声吩咐,铁无环向外边招呼一声,原本伴随大车而来的七八个人,乃至装作行人逡巡在门外的十几个人呼啦啦就闯了进来。

陈杰连忙阻止道:“慕兄,这些器物,如何估价还说定,你这钱也尚未交,这就搬东西,不合适吧?”

慕思微笑道:“来啊,把陈兄先搬出去,小心着点儿,可别碰碎了!”

铁无环举步上前,一把揪住陈杰的衣领,将他提小瘦皮猴儿似的提了起来,大步流星向外赶去。

陈杰那如夫人只吓得花容失色,贴着门框儿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不一会儿,慕思就跟抄家似的,把陈杰这外室居处的一切,都弄上了车,包括一切有字的东西,为了防止消息走漏,把他那如夫人也拉上了车去,很贴心地帮他锁了房门,四辆大车便在十几人的押送下,浩浩荡荡直奔魏王府。

魏王李泰…

他又把朝服早就穿好了。

慕思把陈杰押到王府,略一审讯,问出他的真实身份,乃太子家令。

魏王李泰登时仰天大笑三声:“慕长史,你继续讯问!本王进宫去也!”

陈杰秘密出来交易,东宫里边一定是有所交待的,他若久不回去,那边必然警觉,说不定就会毁灭罪证,或者抢先商量对策。

因此,李泰这厢只要弄明白了陈杰的真实身份,详情且慢慢地问吧,他就得立刻进宫了。

兵贵神速!

此刻,太子李承乾也刚刚进宫,向皇帝奏报昨夜灵台火情去了。

第449章 龙有逆鳞

太子李承乾离开灵台,前往皇宫的时候,天色正阴沉着,似乎将要有雨,不过李承乾的心情却很晴朗。

原本去灵台的时候,他也提着一颗心,待见了灵台,确认只是一个小事故,这就放下心来。

李承乾赶到皇宫,此时虽已近午,但早朝尚未散,李承乾便径直上了金殿。

皇帝循例,先处理外国番邦事宜,再处理外地进京官吏事宜,最后才处理京畿之地的事情。本着先外后内,先急后缓、先重后轻三项原则进行,所以李承乾赶到金殿的时候,正听到雍州长史奏报灵台起火的事。

唐朝初年的时候,并没有设立专门管理京城地区的京兆府,长安、万年两县上设雍州牧,由某一位亲王挂雍州牧虚职,另委州府长史实际处理府事。直到李隆基开元元年,才正式设立京兆府。

所以这位雍州长史,比之东宫长史,魏王府长史,实权和品秩要高的多。

皇帝问道:“火情如何?”

雍州长史禀道:“臣已派人去查看了,一俟得到消息,立时禀明圣上。”

“不用了,本宫刚从灵台那来!”

李承乾上殿时就恰遇到这一幕,当即朗声应答。

百官侧目望来,李承乾缓步上前,努力保持双肩平稳,向李世民长揖一礼:“儿臣见过父皇!”

平素里,李世民和李承乾只称父子,并不加上君臣的特殊称呼,但这是正式场合,有大臣在,就得庄严一些了。

李世民微微点头,道:“太子从灵台来?那厢火情如何?”

李承乾微微一笑,道:“父皇但请宽心,灵台那边,并没有什么事。”

李承乾顿了一顿,道:“昨夜儿臣府上的人也见到时了夜中火焰。臣一早得知发生在灵台方向,马上便去探视。原来只是拆下的灵台废土堆垒而成的土坡上一间观风的棚子失了火,因处于高处,又在夜色当中,所以半城皆见。”

李承乾轻松一笑,道:“所焚,只是一处观风棚子,无甚大碍,劳父皇费心了。”

李世民松了口气,但仍沉着脸道:“虽无大恙,但足以为戒。太子身为大监造,责无旁贷,今后须严加管理,谨防出现大问题。”

李承乾拱手道:“是!儿臣已将灵台监造李鱼,罚俸半年。并向父皇,自请处罚,罚俸一年!”

李承乾这么一说,李世民反而有点过意不去了。一直以来,他太偏爱魏王,太子身为长兄又是太子,待遇还不如魏王,其实他也心知肚明。只不过,感情的事根本不需要理由,那么多孩子里边,他就是最疼李泰。

如今李承乾自请罚俸一年,他俸禄本来就不高,前不久刚涨了一点,还是沾了李泰的光,这时就罚俸一年,实在难以启齿。

“大郎其实倒也一向乖巧…”

李世民想着,和缓了语气,道:“罢了!既然事情并不严重,惩戒了监造官也就够了,只是太子既然担任了这一职务,今后就该更加上心!”

李承乾长揖道:“谢父皇!”

这时魏王李泰也朝服齐整,上了金殿。

李泰虽然尚未成年,但身子胖胖圆圆的,穿上朝服撑得起来,倒也颇有气派。

照理说,太子也好,魏王也罢,平素不用上朝的,今儿一前一后相继来了,李世民纳罕不已,未等魏王施礼,便道:“免礼平身吧,魏王今日何事上朝?”

李泰一上朝就看见太子李承乾了,心头顿时一惊:太子怎么来了?难不成…他已经嗅到风声了?”

心里虽是这么想着,但他一身隆重,既然来了,断然没有就这么灰溜溜地回去的道理。只不过,他已经得了供词,知道了那贩卖灵台文物的陈杰是太子家令,如今太子既然在场,就得含蓄一些了。

李泰思索着,长揖道:“父皇,儿臣遇到一桩大事,得来奏报父皇!”

李泰又看着太子笑了笑:”本来臣弟也向通报于太子的,想不到太子也在,那就更好了。”

李世民好奇道:“有什么事需要奏报于朕和太子知道?”

李泰肃容道:“父皇,儿臣素喜文事,这个父皇是知道的。”

李世民点点头,心中更加好奇。

  如果觉得逍遥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逍遥游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