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月关作品逍遥游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龙作作一呆,果然被吸引了注意力:“你什么意思?”

李鱼道:“我今日往采菊峰去拜访那户人家,发现山上的建筑规模,胜我折梅城十倍,那绝不是没什么实力底蕴的人能造得出来的,放眼整个陇西,有这个实力的,只有天水李阀等少数几个关陇门阀人家。”

龙作作惊讶道:“竟有此事?那采菊城究竟什么来路?”她呃了一声,又转迷茫:“和眼前这位李姑娘,又有什么关系?”

李鱼低声道:“我上山拜会时,那位算称桑柔的姑娘和她的丈夫还有一位长辈一同见了我。攀谈之间,我发觉那位桑姑娘根本不像是能掌控一城的女人,怎么说呢,手中掌握着那么多的财力、权力的人,不会是她那个样子。而我在回程路上,就遇到了这位姓李的女子。”

龙作作目光一闪:“你是说…”

李鱼微微一笑:“她说她是与兄长逃难,路遇歹人被杀。而昨夜山下一场大战,死尸到处都是,她要拖来一具冒充自已亲人,并不难。我更觉奇怪的是,滨海镇外大乱,她一个外乡人逃也便逃了,为什么不逃回兰州,而是往这折花山下跑?滨海镇上的人此前都不大看好我折梅城呢,难不成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乡人,反而相信我们有能力庇护她?”

龙作作黛眉一蹙:“那么,你是怀疑她…什么?”

李鱼道:“她自称来自兰州!”

“嗯!”

“兰州和天水,是陇西李阀的根基所在。”

“嗯!”

“如果有人改名换姓,大部分是不愿意把祖宗的姓儿也改了的,会下意识地只改名而不改姓。一般来说,越是名门大族,极其重视自已姓氏的,越是如此!”

“嗯!”

“她姓李!”

“嗯!”

“我在采菊城下不远发现的她,而采菊城中的那位桑城主,很像是假的。”

“嗯!”

“你明白了吧?”

“嗯!你究竟想说什么?”

“哎!难怪人家说,一孕傻三年,你还不明白么?我怀疑她才是采菊城真正的城主,而且很可能是陇上李阀的重要人物!”

“所以呢?要把她带上山呗?还得找机会接近她呗?”

李鱼突然发现,不是龙作作一孕傻三年,而是人家小女子关心的问题,和他根本不在一个点上。

“不是这样的,我是怀疑,李阀也盯上了陇右,他们也想经营这里。你不要忘了,采菊城可比我们选址建城还要早得多,所以他们的目标,应该是基县,而不是我。但凭空掉下一个我,而且我选择了和他们毗邻的地方建城,那么今后是敌是友,谁能知道?必须得知己知彼啊!”

“郎君,我有一个好建议。”

“你说!”

“不如我把她带上山,再下一付药。然后郎君霸王硬上弓,把她给弄了,一旦变成了郎君你的人,不怕她胳膊肘儿不往你这边拐,那时你该知道的就全知道了,说不定还能得到陇上李阀的重用。”

“咳咳咳咳,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哎,我这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着想啊!”

“真把她放在山下,万一我判断失误呢,你不害了人家姑娘一生?这样,人带上山,跟那五十个女人一样,你看着,我绝不接近,只要她有目的,一定不会甘心就待在漱玉居,到时必有马脚露出。”

“一言为定!”

龙作作很干脆地就答应了。

远远站着的李馨宁还不晓得人家两口子就这么一会儿功夫已经商量好了对付她的办法。

跟着龙作作上山的时候,李馨宁的眉梢儿都轻轻地扬了起来。

进入折梅峰,这是第一步。眼下,她还一直没有得到接近李鱼,猝下杀手的机会,不过她相信只要上了折梅峰,她一定能等到机会,谁会防范这样的一个小女人?

然而,即便有机会猝下杀手,她也不打算轻易动手了。她要的,不仅仅是让李鱼死。死,一了百了,再无知觉,太便宜他了。她要害得他痛不欲生,再斩下他的脑袋,用他的脑壳儿做个酒杯!

此时,她还完全不曾想到,李鱼竟然怀疑了她是陇上李阀的重要人物。谁让她报了个陇右的大姓,还自称来自兰州来着。

而她之所以自称来自兰州,是因为她做马贼,只熟野外,不熟城内,只有兰州,是她被放逐流浪的那段时间,住了很久的城市。一旦李鱼有疑心,问她些家乡情形,她说出来,便是李鱼找个熟稔兰州的人来对质,也找不出破绽。

************

兰州,西汉时设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称兰州。这里是李阀的重要基地,此地不仅农牧业发达,织造业兴量一,更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贩运而来的苏绸、杭锦,吐蕃的氆氇、宝石等等,应有尽有。

李阀的老宅在天水,兰州这边则在皋兰设了别业,引黄河水在别业山庄内建出好大一个湖,风景秀丽,一如江南。

宇文珂昂首挺胸,身后伴着一个穿汉人衣冠,胡须上翘如弦月,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却是他家的家臣,随了他家的姓,名叫宇文长安。

主仆二人在别业青衣小仆的引领下,穿过长廊,踱过荷花鱼池,走过九曲浮桥,再沿石径前行不远,穿过龙柏、龙桑的掩映小径,眼前豁然开朗。

天光之下,一池粼粼,水面空阔,有芦苇袅娜。湖中心有一绿洲,上边只建一汉式古亭,天水一色,古亭似悬于空,极是雅静。一阵风来,凉爽异常,如今正是炎炎夏季,在这亭上,八面来风,倒是消暑清凉的绝好去处。

湖边有竹筏,早有梢公立在上头。老家臣宇文长安急忙上前两步,一脚踏稳了竹筏,宇文珂便稳稳地踏了上去。宇文长安在另一侧小心地踏上去,梢公把竹篙一点,竹筏便破开潾潾水面,向前行去。

汀上茅亭,远看并不大,实则这种汉式古亭极为宽广,到了近处,才见它似笼罩了整个小洲,亭上门楣,只写两个古朴大字,斑驳的已不易分辨,唯只“冲雨”两字。

宽敞的大厅中,同样古色古色,但每一件部署,都极具匠心,不管是那水磨石砖的地面,还是精心雕刻的木栏,亦或是茅庐穹顶八道青铜古链悬挂而下的火盆银灯,俱显尊贵。

亭中是圆的,不分主次,一张张单独的一人小几之后,均只有一只蒲团。亭中此时已经坐了不少人,或轻声攀谈,或品茗不语,远远尚有优雅古乐响起。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亭中角落里均有侍婢侍候,穿着亦有古意,容色俱称上佳,衣着颜色并不鲜艳,反显得极具贵气。这亭中,竟连四下里侍立的女婢,较之不少大户人家的夫人、千金,都犹显气质不俗。

“呵呵,宇文先生到了!”

一张矮几之后,一个形貌儒雅的五旬中年人正与旁边一席的人低语叙话,转眼看见他来,便向他颔首微笑了一下,宇文珂向他拱了拱手,目光一扫,自寻合适的位置入座。

又过片刻,方才向他打招呼的中年人忽然坐正了身子,“啪啪啪”三击掌,厅中顿时静了下来。

李家、裴家、刘家、窦家、宇文家、柳家、郭家、苏家、令狐家…

关陇豪族,尽集于此。

方才三击掌的这人,便是陇西李阀阀主,李伯皓和李仲轩两兄弟的亲生父亲。

这汀上亭中,关陇豪门毕至,要讨论的,当然是关乎整个关陇豪族命运的大事。

今年朝中发生了三件对关陇豪族来说是影响命运的大事:

第一件事,是凌烟阁第一批二十四功臣的画像入驻。

第二件事,是太子李承乾被废,一直不引人注意的李治成了太子。

第三件事,是魏征病故,而他死时,皇帝还极尽殊荣,哀戚不已,没两个月,就因为听人说他可能和侯君集、李承乾走动密切,就撕毁了和魏家的儿女婚约,而且亲手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这三件事太触动关陇豪族的神经了。

杨坚原本就是关陇豪族的一员,在关陇豪族的支持下称帝。可惜,不管谁当了皇帝,都不想再受那么多的束缚,杨坚、杨广父子开始了坚决打压关陇豪族的措施,到了杨广的时候,更是坚决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力图打破关陇豪族的垄断。

结果杨广行事操切,让关陇豪族逮到了机会,暗中操纵天下风云,把杨家灭了。紧接着,他们便扶持了李渊上位,可是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依旧踏上了无怨无悔地削弱关陇豪族的道路。

身为九五至尊,谁愿受人挟制?

而朝廷的一举一动,也就格外引起关陇豪族们的注意了。

年初的时候,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入驻,曾为李唐建国出过大力的关陇集团的代表,入围者不到三分之一,更早之前排天下大姓,关陇集团也是名列于后,种种作为显示,皇帝在意打压关陇世家,为了打压关陇,还在力抬山东士族。

但是魏征是山东士族在朝中的代表,这也是李世民对魏征百般忍耐的原因。两个人的关系哪有史书中形容的那么单纯。魏征原本是李建成的亲信,还曾数次建言李建成诛杀李世民。

可李建成死后,李世民还重用了魏征,那是因为李建成是山东士族扶持的人,李世民把他们扶持的人给干掉了,此时他急欲求稳,要安抚历史悠久,经济实力雄厚,文教方面出众的山东士族,就只好把他们送到朝中的代表魏征给供起来,大加重用。

关陇集团对于军事力量的影响力一直很大,这是皇帝心中的一块病。而山东士族集团主要是在经济和文化上具备极大的影响力,其对朝廷的影响也是润物无声的,这也是帝王重用山东士族集团,打压关陇集团的主因。

而现在天下大姓排名事件和凌烟阁功臣事件中,都隐隐透着打压关陇集团的影子。此时突然对逝去的魏征如此态度,是打算改变对两大势力集团的态度了吗?

可新的太子李治,又明显受到山东士族的影响较多,大家之前完全没有考虑过他有成为储君的可能,完全没在他身上下功夫,此时悔之晚矣。

虽说长孙无忌和褚遂良都是关陇世家的人,此时也明显仍然受到皇帝的重用,可做为世家考虑的是百年千年的长远大计,不能不看得高远一些。所以,皇室一系列看似矛盾的举动令得关陇豪族内部也是迷惘不已,意见不一,如今只得聚拢大家,讨论个应对方案出来。

朝中这一系列举动,对已久受压制的他们来说,是一个机会,还是一个陷阱?为此,各豪门都搜集了足够多的资料,这才赶来赴会。像这位宇文阀主,连他派在长安修真坊开长安大酒楼的耳目宇文长安都带来了。

第600章 选才

众阀主一番议论,要分析皇室对待关陇门阀的态度,当然得从较长远的事情去分析,而不能聚焦于眼前“一城一地”之得失,所以大家的话题渐渐集中了第一个和他们密切相关的问题上:军事。

关陇门阀的影响力主要在军事力量上,皇室如果要倚重他们,最看重的也必然是他们在军事上的贡献。

令孤阀主长叹一声道:“突厥内乱,又遭天子大军迎头痛击,如今早已溃不成军。这最强大的外患,尤其是他们的势力本处于西域和北方,如今已不足为虑了。”

柳阀阀主沉声道:“中原地区自不必多言,早已被天子囊括手中。”

苏阀则道:“吐蕃如今,不过时常骚扰,掳掠些民财,小打小闹,芥癣之疾,不足为患。”

窦阀阀主沉吟片刻,缓缓地道:“我观朝廷动向,有征高句丽之意,如果所料不差的话,来年就会出兵!”

这句话立刻引起了区鸣,当初隋炀帝杨广曾数争高句丽,最后亡国的主要因素,也是因为征高句丽太过频繁,国力不得休息,再有门阀暗中手脚,如果李唐也对高句丽来个绵延数十年的征战,则来日不可预料啊。

谁料独孤阀主却冷笑一声。戳破了大家的这个幻想:“天子确有征高句丽之心。不过,如今情形与当年大不相同。隋炀以亡国为代价,也是重挫了高句丽的,而这些年高句丽筑长城自保,国力消耗甚巨,大唐却正是蒸蒸日上时候,此消彼长…“

独孤阀主一番话,立即提醒了众人,众人顿时哑然。

李世民很早就说过要收复辽东的话,他说:“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

他是说,辽东自古就是我中国地盘,自魏朝时候起才失去控制,我如今既然继承了天命,那么收复中国旧地的责使,我就得承担起来。

当初杨广征高句丽,闹得后院起火,因此亡国,你当高句丽损失就小?而李世民上台第五年,就派人进入高句丽,毁了高句丽用大隋将士遗骸筑的京观,把将士们的遗骸运回安葬,这就是讯号。

高句丽王紧张万分,马上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大工程,开始从东北扶余城(今吉林四平), 南至大海修建长达千余里的一条长城作为屏障,以此对抗唐军,直到现在,这条长城还在修建当中。

高句丽国小民寡,怎么可能禁得起这么大的消耗,所以,这其实是一个愚蠢的决定,各位阀主都是一时人杰,听独孤阀主一说,自然明白其中利害。

众人又是一阵交头接耳,李阀阀主咳嗽一声道:“不错,高句丽之患,已不足以天子长久用兵。而短时间的话,恐怕天子一旦对高句丽用兵,仍将启用李绩之流,这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众人顿时再度沉默,英国公李绩…也就是徐茂公,他也是山东士族的代表。战事发生在辽东的话,关陇集团鞭长莫及,倒是山东士族集团可以发挥大用,皇帝用李绩是理所当然的事。

良久,裴阀阀主道:“那么,我们是否还有机会从储君着手?当今天子在位,我们且继续蜇伏下去,待太子登基,再重新驱压山东士族,诸位以为如何?”

这回不等其他人说话,李阀阀主便已摇头:“山东士族到处撒网,当今储君他们早有接触,既已占了先机,你以为他们会把储君拱手让与你我?我担心,这位储君一旦继承大宝,对我等的压制,还要超过今上。今上与我关陇,毕竟还有一份香火情…”

独孤阀主道:“不错!你们不要忘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现如今是天子近前极得力的重臣。我现在算是看明白了,皇帝这是借重用他们来安抚我们,皇帝重用他们和打压我们并不矛盾。而太子一旦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那时…”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是他们在朝中的代言人,当今天子始终重用这两人,这确实是挺安他们的心的。可皇帝一边重用他们,一边打压他们背后的关陇门阀,这就断了他们的根,等太子继位,需要提拔自已的亲信时,就该是让他们下台的时候了。

事实上也是这样,大家都知道武则天称后,是她崛起的关键一步。在这一战中,她干掉了外朝的宰相长孙无忌与内廷的领袖王皇后,这才从此踏上辉煌之路。

实际上,这一切的幕后主使者,就是那位佯装垂拱而治的唐高宗李治。武媚娘也不过是这个腹黑小子手中的一枚棋子罢了。

当时的托孤重臣有两位,一个长孙无忌,关陇门阀代表。一个李绩,山东士族代表。以为如此平衡,可保无忧。

但是,李绩主要是掌军权,政治上参与的余地本就不大,而且年老多病,精力不济,长孙无忌又是皇帝的舅舅,居然就架空了他,独揽大权。

当时,王皇后无子,而王皇后也是出身关陇门阀。所以,李治要搞王皇后,捧武媚娘上位。长孙无忌是关陇集团的代表,他不维护王皇后,那就是背叛了自已所属的集团,所以只能跟武媚娘较劲。

  如果觉得逍遥游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月关小说全集逍遥游回到明朝当王爷狼神炒钱高手在花都大争之世步步生莲锦衣夜行醉枕江山夜天子,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