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骁骑校作品铁器时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这个炮兵说的头头是道,刘子光也明白了一些,原来是利用水骤然变成蒸汽的道理啊,有点意思,作为机动性的攻城兵器还是可取的,但是准备时间依然是太长了些。

“很好,懂得不少嘛,你叫什么名字?”这个炮兵很有前途,一个大头兵懂的那么多很不容易。

“回将军,小的叫赵彰成,河南人,原来在郑军里就是弩床兵,现在是车连的班长。”得到夸奖的小兵单膝跪地,一嘴纯正的河南腔。

“是你们连长的老乡啊,来人,赏他一两银子,给提拔个排长干干。”刘子光用马鞭亲热的拍拍赵彰成的肩头。

“谢将军!”赵彰成欣喜若狂,发了两炮就升了排长,这个便宜大了。

“走,咱们去瞧瞧,炮弹打了多远?”刘子光兴奋地一拍战马,朝着炮弹飞去的方向奔驰而去,连长们赶忙紧紧相随。

纵马狂奔,一直跑出去三里路,才发现一颗被炮弹砸倒的大树,碗口粗的大树露出白茬子,从中间断裂开来,铁球炮弹就静静的躺在地上,刘子光翻身下马,捡起炮弹,铁球还有点烫手,他赶忙抛给钟寿勇,“老钟,这下你发达了,这大炮威力强大,回头找点铁钉铁蛋什么的,塞炮管里打一炮试试,说不定是对付骑兵的利器呢。”

“碎铁渣子到处都是啊,回头我就叫人….”钟寿勇说着话忽然停住,把炮弹扔到一边,抽出腰刀低声说道:“有情况。”仿佛为了验证他说的话一般,林中歇息的鸟雀都惊飞了。

大家都把手按到了刀柄上,扎木和还把短弓摘了下来,刘子光竖起耳朵听了一下说:“好像有几个人在树林里跑动,大概是打猎的吧。”

大家都对将军的白痴说法表示了鄙视,哪有春天打猎的啊,不但猎物耗掉了一冬天的肥膘变得又瘦又小,还是动物的发情期,把繁衍后代的动物打光了,以后可就没什么可打的了。不光普通猎户春天控制狩猎,就连皇帝也不在春天打猎,要专门等到秋高气爽的时候,进行秋狩。

“跑在前面的不是畜牲,是个人,还是个没练过武的人。”钟寿勇凝神听着树林里越来越近的声音,做出了判断,他以前是个猎户,听踪辩影很有一套。“可能是劫道的在追杀过路客商。”

“走,去救人。敢在我的地界上劫道,太不把咱们兄弟放在眼里了。”刘子光怒道,拨马进入了树林。几个连长也紧跟着进去。

一个读书人打扮的中年人连滚带爬的在前面跑着,一手护着头上的方巾,一手撩着长衫的下摆,还不时回头张望着,浑身上下沾满了春泥,看样子跌到过不少次了,再看后面,四个头戴斗笠的劲装汉子不紧不慢的跟着,手里的钢刀在透过浓密树叶照到林子里的阳光照射下发着惨白的光。

中年文士迎面撞上了刘子光,他看到马上的年轻人穿着体面,腰佩长刀,后面跟了四个面目狰狞全副武装的汉子,还以为碰到了响马,吓的摔倒在地,再看后面的追兵已近,也顾不得许多了,不管如何,前面的这几个人总是大明衣冠。“大王救命啊,他们是清狗,是鞑子!”

“什么?清狗!你躲到后面去。”刘子光迎着那几个斗笠汉子就上去了,“站住,大晴天的戴什么斗笠,摘下来我看看。”

四人停住脚步,并不答话,迅速占据了有利位置,虽然是四个步行的人对五个骑马的人,可是在气势上一点都不示弱,斗笠下没有表情的四双眼睛看着眼前的骑士们,好像看着一群死人。

扎木和眯着眼睛慢慢从鱼服里抽出四枝箭搭到了弓弦上,安东尼和邓肯也掏出了转轮簧力枪,钟寿勇的腰刀早就拿在手里了,四人都是严阵以待。只有刘子光好整以暇,轻蔑地看着四个斗笠客威胁道:

“不摘斗笠,我可要帮你们摘了,不过要连着脑袋一起摘。”

四人还是不动,手中的钢刀也纹丝不动。一阵风没来由的在林中空地上卷起,一时间沉寂无比,连悦耳的鸟鸣声都听不到了。先前逃跑的那个中年文士吓得两股颤颤,躲到钟寿勇的战马旁边,要不是钟寿勇伸手扶了他一把,恐怕都站不住了。

四个斗笠客突然出手,动作疾如闪电,四道银光率先从手中飞出,然后猛扑上来,挥刀就劈,这边也毫不含糊,四枝羽箭从扎木和手中射出,十二枚钢钉也从安东尼和邓肯的手中射出。

斗笠客们的飞镖全部都射向刘子光一个人,这四个人极有默契,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并不捉对厮杀,而是像狼群一样,集中力量先把敌人领头的干掉,再解决剩下的人。

他们很有眼光,看出来刘子光是领头的,也看出来刘子光是实力最强的一个,但是他们还是看错了一点,那就是刘子光的实力比他们的目测还要高得多!

没有人看见刘子光的白虹刀是如何出鞘的,只听到金铁交鸣的声音,四枚钢镖被迸飞了,然后一颗带着斗笠的脑袋飞向了天空,身子还向前继续走了两步。他们的集中攻击非但没有讨到半分便宜,反而还损失了一人。

斗笠客们闪转腾挪的本领还是很高的,三个连长射出的箭矢钢钉都扎到了地上,看到一击不中,安东尼和邓肯纵马挥刀抢了上去,扎木和继续张弓猛射,正在和刘子光缠斗的三人转眼被包围了,对付一个刘子光就够吃力了,还要应付两个人高马大的黑白武士,再加上准头力道十足的弓箭偷袭,他们有点支持不住了,边打边退,一不留神又被扎木和射倒了一个,安东尼抢上去一刀,又是一颗带着斗笠的人头高高飞起,在半空中斗笠和人头分开,露出藏在斗笠里的长辫子。

果然是清国人,武功高强、训练有素的清国人深入到铁厂附近进行追杀活动,一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留活口!”刘子光叫道,安东尼和邓肯的钢刀及时停在了最后一个斗笠客的脖子上。差点就脑袋搬家的斗笠客竟然毫不畏惧,望着下马走过来的刘子光冷笑起来。

不好,这小子笑得这么阴险,不会是牙缝里藏着什么自杀的毒药吧,刘子光赶忙一巴掌闪过来,把斗笠客的下颌都打掉了,张着嘴说不出话。

“让你摘个斗笠都那么难,怪不得我们将军拿大嘴巴抽你。”安东尼一边说,一边摘下了那人的斗笠,把他的辫子挑在刀上欣赏着。

“真搞不懂你们清国人留这样丑陋的辫子做什么?就象拖着一根猪尾巴。”安东尼刻薄地说。

那人用阴狠的眼光瞪着安东尼,一副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嘴脸。刘子光把他的脸扭了过来,看了看他嘴里并没有什么暗藏的毒药,才一把合上他的下颌。

“说吧,为什么要杀他?说的让我满意可以考虑放你走。”刘子光说。

那人哼了一声并不回答。

“英雄,他们是清狗的探马,专门跑来刺探军情的,被我发现了就要杀我灭口。”先前逃命的中年文士走过来控诉道,这会儿他已经不再发抖了,手指着清军探子神气得很。

“你还有什么话说?”刘子光拿匕首挑起清军探子的下巴问道。

“哼,事已至此,某无话可说,但求速死。”还是个死硬分子。

“你又是什么人?怎么发现他们是清军探子的?”刘子光围着中年文士转了两圈问道。

“我是秀才出身,在微山县教私塾的,在路上发现他们四个行踪诡秘…”

“够了!依我看,你不是什么私塾先生,他也不是普通的清军探子,二位,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刘子光看看两人,淡淡地说。

第三卷 山东 第十四章 支前

“够了!依我看,你不是什么私塾先生,他也不是普通的清军探子,二位,不知道我说得对不对?”刘子光看看中年文士和清军探子,淡淡地说。

听到将军这样说,钟寿勇一脚把中年文士踹倒在地,钢刀出鞘架在他脖子上喝道:“你是什么人,敢骗我家将军,还不从实招来!”

安东尼也不示弱,钢刀压在清军探子的脖子上,一偻血丝冒了出来:“快说!你到底是哪部分的?来刺探什么?”

刘子光揪住中年文士绸缎长袍的领子,直视着他的眼睛说:“微山县是边城,那里的私塾先生都是些穷秀才,一年也赚不了几两银子,可买不起你这件苏绣的袍子,哦,还是今春京城最流行的五福捧寿图案呢,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去的京城扯的布料?还有,你这块玉佩恐怕不便宜吧,没有千两银子拿不下来。还~~有,你这一口绍兴官话很地道嘛,什么时候绍兴师爷开始做私塾先生了?”

中年文士的鼻尖上开始出现一滴汗珠,他期期艾艾地说:“其实...我...”

“你是京城来的,某位大人身边的幕僚,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位大人有可能姓崔。”刘子光冷冷的说。不理会呆若木鸡的中年文士,转而向清军探子走过去。

“你嘛,功夫不错,态度死硬,汉话说得不错,不用问,是那什么军机处的走狗,对不对?”清军探子听到刘子光的话,惊异的眼神就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你….你是怎么知道的,你到底是谁?”中年文士惊恐的问道。

“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你身上的衣服是京城目前最流行的,说明是刚从京城来,你一嘴绍兴话,很可能你是个师爷,你的玉佩很值钱,说明你的薪水高,你的东家官职很大,碰巧最近从京里过来巡边的是兵部崔尚书,所以我认为你是他的师爷。”刘子光轻描淡写的回答道。这样简单的推理再看不出来,也太对不起曾经看过的全套《福尔莫斯探案》了。

“我们将军就是文武双全、智谋和勇敢的完美结合体,上帝的宠儿,效死营大将军~~刘子光阁下!”安东尼神气活现的介绍道。

和安东尼想象的一样,中年文士被震惊了,半天说不出话,但是他后来的表现就有点反常了,居然跪在刘子光面前号啕大哭起来。

“将军,我终于找到你了,快救救袁大都督吧。”文士泪如雨下,看来刚才被追杀的紧张情绪还是没得到释放。

“有话慢慢说,别急。”刘子光安抚着中年文士的情绪。

“在下姓周名萌人,确是兵部尚书崔承秀的幕僚,此次随崔尚书北上山东…”周萌人把范文程如何和崔承秀密约杀害袁崇焕换取清军退兵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刘子光。

“在下毫无办法,只能装作旧病复发,脱离车队,来寻求将军的帮助,揭露这个密约,挽救袁都督的性命。”周萌人恳切地说道。

“所以范文程派人追杀你,对不对?”刘子光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走到了那个军机处密探跟前,突然一记手刀砍在他脖子上,把他打晕在地。

“绑起来,嘴堵上,别让他找机会自杀,可能用得上这个人。”吩咐完手下以后,刘子光又来到周萌人面前。

“你认识我吗?为什么要找我,为什么确信我一定会帮你?又为什么你身为崔承秀的幕僚反而和他作对,这些我都需要一个合理的答案,现在就要。”

周萌人说:“将军威名满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周某确定将军会帮我是因为将军欠一个人的人情,这个人是咱们共同的朋友,他姓戚。至于最后一个问题,周某是大明子民,不是崔某人的座下走狗,事关民族大义,就算崔某人对在下恩遇有加也不得不和他作对一次了。”

哦,原来是南京北新街那个神秘的戚先生,那家伙帮我讨到了一百万两的欠款,现在需要我报恩了,好,看在民族大义的份上,这个忙帮了!

“走,我们先回去商量一下。袁都督不是岳飞,崔承秀也不是秦桧,前线那么多兵将都是袁家军啊,想杀他没那么容易。”刘子光分析得很有道理,崔承秀带的兵将很少,即使手上有尚方宝剑要想杀掉袁崇焕也不那么好办,毕竟现在皇家的威仪被太后和九千岁破坏得差不多了,尚方宝剑算个屁,一个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给挡回去了。

带着周萌人和军机处密探,还有那颗炮弹,一行人回到了效死营的营房,正好一个铁卫等在那里,见到刘子光就迎上来说道:“刘副将,厂主大人有令,效死营押运辎重前往兖州前线,请派人进城接管车队吧。”

这份命令真是来的巧啊。刘子光一边点起亲兵连进城去接管辎重队,一边让其他四个连队集合,准备出发。

城里的车队已经装车完毕了,一百辆骡马大车,每辆车有两匹骡子拉车,一个赶车人,一个马夫,车上装满了盔甲、刀枪、箭矢、猛火油、酒精、战车机关枪用的铅弹、迟滞骑兵用的铁蒺藜、各种型号的弩机配件等。明军打仗,弓弩是最主要的武器。防守战中,箭矢的消耗最快,所以货物里面数量最多的就是箭矢,足足装了六十辆车。

彭厂主把装车清单交给刘子光交代道:“这些都是咱们铁厂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军械,务必要安全的送到兖州袁大人手上。兖州守不住,清军就会直扑铁厂,所以我已经把铁甲战车和三千铁卫派上去协助朝廷大军了,沿途要小心清军的偷袭,到了兖州之后三千铁卫归你指挥,把多尔衮打退之后再回来吧。”

这就是效死营执行的第一个佣兵任务,抗击外虏,收复失地,很有意义啊。可是自己这帮手下本身就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外虏组成,对于他们来说,战争就是工作而已。

“这么一大批物资,账目上是怎么处理的?要不要让袁大人打个白条什么的?”刘子光还不忘他的另一份账房总理的工作。一百大车的军资,怎么也值个十几万两银子吧。

“让军械官签收就可以了,我大明生死存亡关头,怎么还能计较这些身外之物,都是打在鞑子身上,不在兖州打,难道还放到铁厂城下打啊?他们徐州军连军饷都好几个月没发了,这批军资全当咱们送的了。”没想到彭厂主还是这么深明大义的一个人,刘子光暗暗敬佩不已。

让亲兵连护送着车队缓缓出城,刘子光单骑出城,来到营地训话。效死营的士兵全部都是老行伍了,短短的工夫就把行装收拾好了,行军帐篷和粮草装在大车上,个人的兵器盔甲自己携带,弩车和炮车也都整备完毕。步兵们也都把盾牌盔甲长枪放在车上,只穿着软甲挎着佩刀坐在车上。在扎木和的努力下,五百人的小部队已经实现了全骡马机动化,步兵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步兵了,而是乘车步兵和骑马机动、下马作战的龙骑兵。

看着装备精良,士气高昂的部队,刘子光有些心潮澎湃,这可是他一同患难,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在这个乱世里,这些异族的战俘们离家万里,只能靠着手中的刀枪拼出个天地,拼出个未来。他们热切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是崇拜、是信任、是感激。

我不能辜负他们。刘子光暗暗对自己说。他跳上一辆马车,站在车厢上面冲着四下扫视了一眼,开口说道:

“弟兄们,咱们护送一批军械到兖州去,顺便留在那里和清军干一仗,看看谁的刀更快,谁的头更硬!谁砍的人头多,谁冲在最前面,一律重重有赏!”

士兵们静静的听着,没有人说话。

“咱们效死营都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兵了,这一仗是咱们成军以来的第一仗,是好汉是狗熊就在一这仗了,弟兄们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别的也不多说了,咱们在一起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一句话:同来同往!同生同死!”

最后一句话引起了将士们的共鸣,他们把手中兵器高高举起,大声喊道:“同来同往!同生同死!”

对讲话效果非常满意的刘子光学着书记开大会的样子伸出两手往下压了压,顿时声音平息了。

“好了,我就讲这么多,下面由一连长来安排行军事宜。”说完他就跳下了大车,对于行军布阵,只有当过百夫长的扎木和还有点经验。

扎木和现在充当的是营值日官的身份,他跳上马车喊道:“骑兵连斥候派头前开路,二排三排分左右翼侦查。其他步兵随车护卫,各连排自己分配,解散!”

一阵悦耳的马铃声,运输车队在亲兵连的护卫下出城了,铁厂给每辆马车配备了一名车夫,一名马夫,,四五个徐州禁军派来负责联络事宜的军官,另外有十来个技工是赶赴兖州维修铁甲战车和蒸汽锅炉的人员。效死营这边留下了十几个肠胃不好的病号和十个留守大营的士兵,大部出动,整个车队一共是七百人,五百匹骡马,浩浩荡荡向兖州开去。

与此同时,一支精锐的部队从兖州城外的清军大营呼啸而出,绕了一个大圈圈,深入到兖州以南,他们的任务是专门截杀明军的运粮队、信使。

第三卷 山东 第十五章 粮食

兵部尚书崔承秀的车队在徐州守备的八百骑兵护卫下已经连夜抵达了滕县,这里是北方前线的粮草囤积地,南方各省通过铁路、水路运过来的粮草堆积如山,上万安徽、河南籍的壮丁还有征集的本地民壮在加固城墙,万一清军突袭滕州把这几十万石军粮马草付之一炬,那这场仗可就败定了。

另外滕州还驻扎了两万浙江客军,领军的浙江兵备道是崔承秀的门生苗可鉴,这支部队的任务是护卫沿途的军资人员运输,保卫粮草。因为是崔尚书的嫡系,所以装备精良,士兵也多青壮,是对付袁崇焕的一支奇兵。所以崔承秀必须要在滕州停留一下,安排事宜。

滕县县衙后堂,亲兵捧上两杯热茶以后就被苗可鉴挥退了,房间里只剩下苗可鉴和崔承秀两个人了。

“房舍简陋,粗茶淡饭,真是怠慢大人了。”苗可鉴面带歉意地说。这房舍原来是鞑子县官的居所,后堂按照满族的生活习惯垒的土炕,支的大铁锅,墙上挂的兽皮鹿角,很有点异国风情。

房间里摆放着千里遥远从浙江运来的全套楠木家具,崔承秀坐的太师椅上面还铺了一张五彩斑斓的老虎皮,桌子上摆的也是浙江运来的特产安吉白茶,色泽翠绿,香气似花香,崔尚书端起茶碗嗅了一下,赞叹一句:“好茶,苗大人还是那么擅长茶道啊。这房间布置的颇有特色,汉满交融,不错。”

“卑职不敢当,大人缪赞了,大人舟车劳顿千里奔波,都是为国家社稷操劳啊,既然到了卑职这里,理应尽力招待。”苗可鉴客气道。

“前边的事怎么样了?”崔承秀呷了一口茶水,淡然问道。

苗可鉴赶忙换上一副严肃的表情说道:“遵照大人密令,运到兖州的都是些陈粮旧秕,份量也很有限,勉强管饱而以;军饷是一钱银子都没给,听说徐州军早就开始怨声载道了,卑职让人放出话去,就说银子被袁崇焕一干人等贪污了,兖州闹了几次小规模的兵变呢,姓袁的杀了几个闹事的才压下去,不过当兵的是敢怒不敢言,暗地里记恨他的人多了去了。”

“做的很好,不过这后方的钱粮还是不停的运上来,堆积如山的成什么体统?前方将士不会怀疑你吗?”崔承秀问道。

“大人明鉴,咱们大明南方稻米充足,可是清国去年却是大旱,他们的军粮接济不上,多尔衮派人来和卑职接洽,愿意以高出市价三倍的价格收购军粮草料,卑职想这些粮草既然不能便宜了姓袁的,还不如卖给鞑子赚他们的银子,也算为国尽忠了。”苗可鉴小心翼翼地说,生怕崔尚书怪罪。

崔承秀沉思片刻,“不错,此举深得我心。”他开口赞道。“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多尔衮现在也算咱们的盟友了,支援他们一些粮食,让他帮咱们对付袁崇焕,等扳倒了袁崇焕再停止供应也不迟。对了,卖粮草的银子可要上缴国库哦,九千岁那里已经压了不少前线将官参你后勤不力的折子了,为了替你遮盖、疏通,本官可要耗费不少人情礼节的。”

“这个自然,大批现银已经随船后运了,恐怕这会已经到大人府上了。”得到夸奖的苗可鉴小胡子都翘起来了,这趟差事赚的银子可是够多的,清军买粮草的价格可是市价的五倍,他只报了三倍,另外的就成了他私人的了,闷声发大财啊。

“粮食的损耗就说是救济山东灾民了,本官会替你圆场的。”崔承秀知道有大笔银子进帐,也是开心得很。

“还是大人想得周到,卑职愚钝,居然没想到这个瞒天过海的法子,大人果然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大明第一儒将啊,如果是大人领军,恐怕清军早就败退到北京去了。”苗可鉴献媚的说。

这个马屁拍的崔承秀舒服极了,他得意地站起来背着手走了几步说:“本官正有此意,此番前来就是要接手徐州军的,等我斩了袁崇焕,接管了大军,你就把军饷发上一个月的,粮食也稍微弄点好的,前面的损耗就都推到袁崇焕身上好了,反正人已经死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那时候可不能再卖给清军粮食了,他们没有粮草,自然败走,本官率军出击,收复千里河山指日可待,到时自然有你一份功劳,想必浙江巡抚的头衔少不了。”

  如果觉得铁器时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骁骑校小说全集铁器时代匹夫的逆袭武林帝国橙红年代,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