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骁骑校作品铁器时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本来皇帝家娶媳妇是内部事务,宦官、大臣们只能协助,没有决定的权力,可是九千岁仗着自己是三朝元老,先帝托孤的重臣,非要跟着掺和,分别忠于两边的大臣们也跟着闹哄,把个奉天殿吵得象个菜市场,反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在李香君和黄雅丽这两个人选间吵来闹去不相上下,最后礼部尚书钱谦益出来和稀泥,说让小皇帝自己选,这个方案终于得到了双方的认可。

愁眉不展的小皇帝象个木偶一样坐在龙椅上大半天,都快打瞌睡了,现在终于被大家的视线注意到了,他在众人的注视下拿着选后的信物——赤金镶玉的镯子,很随意地走到待选的佳丽们面前驻足观看,老实说刚才他就一直没正眼看过这些女孩,现在既然让他选,就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一下差事了,他抱着一个信念,反正不能选李家黄家的人,随便在其他候选者里面挑一个顺眼的就行。

目光在女孩们忐忑不安的脸上划过,最后定格在后排一个身段苗条的女孩脸上,朱由校的心不由得怦怦跳起来,径直走过去把手镯戴在那女孩腕子上。

“皇后选出,乃魏国公府长女徐媛慧。”礼部尚书在后面喊起,殿外顿时鼓乐齐鸣。

大明朝的皇后就这样出炉了,正所谓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后党阉党斗了大半年,最后谁也没有捞到这个位子,反而被不相干的魏国公府拿到了,太后和九千岁虽然不甘心,但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各自在心里盘算,只要皇后的位子没被对方捞到就可以了,魏国公一贯不参与争斗,他家的妹子当了皇后对谁也没有威胁。

皇后选出来了,剩下的两个贵妃的位子自然就被李香君和黄雅丽瓜分了,不过迎娶妃子的仪式要等大婚以后一段时间才能进行。

“魏国公的妹子?”刘子光眉头一挑,这个女孩他第一次来京城的时候见过,是个泼辣的小姑娘,练得一手好拳脚,没事喜欢找人比武什么的,没想到这么没正形的丫头居然成了当今皇后!

“这世界变化真快,东厂那边有什么消息?”刘子光问,每天都有专人全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监听杨波书房里的对话,并且形成文字记录送过来。

“电线好像出了问题,听不到任何声音了。”孙纲说。窃听器的线路布在下水道里,那么潮湿恶劣的环境不坏才怪。

“这可不能耽误,我马上安排人重新布线。”刘子光赶忙到河房去找刘小猫,请她派一只猫背着衔滚子钻下水道去。

走进河房的后院,院子里的野猫更多了,胆子大的也不避人,堂而皇之的在院子里溜来溜去,一个个油光水滑,看来小日子过的很滋润,比以前那种有一顿没一顿的苦日子强多了。

“刘小猫~~~”刘子光一边喊着一边往里走,来到卧房门口的时候看到里面一个熟悉的鹅黄色衣裙的背影,这不是彭静蓉么?

再仔细看,这人虽然穿着彭静蓉的衣裙,但是身段更苗条一些,一头乌黑的秀学着彭静蓉的样式扎成两根辫子,正坐在梳妆台前描眉画眼呢。

“刘小猫,原来是你把人家的衣服偷走了,那梳妆盒是不是也是你拿的?以后这个毛病可得改改,自家人的东西不能乱拿,要拿就拿别人的。”刘子光无可奈何地说道。

刘小猫早就听见刘子光的脚步声了,此刻对着镜子正认认真真地化妆呢,头也没有回,对她的指控只当是耳旁风。直到画完最后一笔,才转头对刘子光呲牙一笑,差点没把刘子光笑得岔气。

一张白皙的小脸上厚薄不匀地涂着各种粉粉面面,最绝的是眉心当中用眉笔画了几道横横竖竖的纹路,看起来依稀是个“王”字。而两个腮帮子上则各画了三道条纹,好像胡子一样。

“我的小祖宗,你画成这样是要吓鬼啊,赶快擦干净跟我出去干活。”刘子光抓起脸盆架子挂着的毛巾就要给刘小猫擦脸,这下可把她惹恼了,一把推开刘子光拿着毛巾的手,从他手臂下面钻了出去,爬到房顶上如同老僧入定一般闭目养神去了,任凭刘子光怎么哄也不下来。

刘小猫平时总穿些乱七八糟的衣服,也不梳妆打扮,现在开始学习穿好看的衣服,打扮自己了,竟然遭到打击,猫脾气上来谁也奈何不了她,刘子光无奈,只好悻悻地走了,刚出门就迎面碰见了许三皮。

“大人,戚先生有请,有要事相商。”许三皮低声说。

第四卷 皇城 第三十一章 圆桌七志士

刘子光来到北新街的东林党秘密联络点,外面依然是一派风平浪静,大街上没有几个行人,进了院子后才发现原来外松内紧,十几名劲装汉子藏在暗处戒备着,屋子里已经坐了好几个身穿便装的人。

“刘大人到了,快请上座。”众人一起招呼道。刘子光一看,除了坐在主人位子上的中年人不认识,其他都是熟人,除了齐振铭,还有魏国公徐增寿、大汉将军千户白文元、小皇帝的贴身太监魏忠贤,兵部侍郎袁崇焕。

“各位大人面前,我刘子光岂敢上座,在末尾弄个小凳子聆听大人们的训示九可以了。”刘子光假惺惺地客气着。

“此言差矣,刘大人如今提督南厂,咱们的大业全靠你了,来来来,快上座。”齐振铭说着话硬把刘子光往主宾座位上推。

“使不得,什么南厂提督,在下和他们虚以委蛇罢了,做不得真。”刘子光继续推辞,他现在知道古代人都喜欢谦虚,以前那种大大咧咧的态度并不受欢迎。

“即使不提南厂提督,刘大人也是天子御封的护国讨逆大将军,依然能做得这个首位。”这回说话的是魏忠贤。

“国公爷和袁大人都在这里,在下是万万不能坐首席的”

“刘大人如果不坐首席,那咱们都不坐下了。”徐增寿假意作生气状。

“依在下之见,大家都是怀着相同的志向而走到一起的,那就是推翻阉党后党的专权,还政于陛下,革命同志不分高低贵贱,咱们坐圆桌吧。”刘子光实在推辞不过去,急中生智地提出这样一个建议。

“好一个革命同志不分高低贵贱!说的好!”一直捋着胡子笑眯眯看着大家的中年人一拍茶几从主座上站了起来。

“怀着同样的志向,割朝廷奸佞的命,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皇上的竑股重臣,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就依刘大人所言,咱们换圆桌。”中年人气度非凡,长身玉立,一身清衫掩不住的风雅姿态。

“未请教?”刘子光一拱手。

“老夫就是钱谦益。”中年人微笑着说。

“钱大人乃是当朝礼部尚书,江南文坛领袖,更是咱们东林党的党魁。”齐振铭在一旁介绍说。

“久仰久仰。”刘子光赶忙见礼,这个久仰倒不是客气话,钱谦益娶了秦淮名妓柳如是的故事他早有耳闻,原来以为是个不堪的糟老头,没想到如此风度翩翩,看来也没委屈了柳大家。

好像知道刘子光心里在想着什么似的,钱谦益侃侃而谈:“让刘大人见笑了,老夫这些年来流连于秦淮河畔,眠花宿柳、吟诗作对,是有些薄名在外,那都是为了麻痹敌人,如今终于等到扬眉吐气的一天了,刘大人,今日约你来就是为了共商大事,皇上大婚之日,就是咱们发难之时。”

“哦,党组织都准备好了?”刘子光两道眉毛拧起来,一脸的关切。

“来,咱们坐下说。”钱谦益拉着刘子光来到刚摆好的圆桌旁,两人紧挨着坐下,其他五人也围坐到圆桌边,老院公给众人砌上茶便出去了。

“齐护法,具体事宜还是你来讲给大家吧。”

“遵命。”齐振铭答应一声,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讲了起来:“今日之事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皇后的人选定在魏国公的妹子身上,徐小姐乃忠臣名将之后,聪颖贤惠,知书达理,又和陛下两情相悦,实在是大明之福,万民之福。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咱们东林党费尽波折,历经万难….这全靠钱大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在齐振铭掺杂了无数赞誉之词的叙述中,刘子光终于把选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了,东林党一直暗中联络各路对朝政不满的人士,此次更是多方合作的结果,有一天小皇帝在玄武湖游玩的时候邂逅了魏国公的妹子徐媛慧,顿生情愫,被魏忠贤看在眼里,利用东厂的身份打听到了徐媛慧的身份,然后联系了钱谦益,正好钱尚书和徐增寿交好,一番诉说之后打动了魏国公,又说服了妹子参加了秀女的海选,有礼部尚书的帮忙和自身优越的条件,当然是一路过关斩将,进入终选。

此前几次关于李家黄家候选人的事件弄得沸沸扬扬,阉党和后党也是麻杆打狼两头怕,并不愿意惹起轩然大波,通过东林党设在太后身边的眼线得知,太后的态度并非志在必得,只要能阻止九千岁的孙女当上皇后她就算满意。

而齐振铭这边获得的消息也很接近,阉党系统最近被南厂搞得灰头土脸,难以发动像样的反扑,九千岁的底线是谁都可以当皇后,就是不能让李家的女儿当。

掌握了这些情报,钱谦益就做出了大胆的决定,在两方僵持的时候抛出让小皇帝自己选后的办法,果然被双方所接受,而小皇帝看到秀女队伍里有自己朝思暮想的梦中情人,自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徐媛慧,而且暗地里非常感激钱谦益。

皇后的人选终于没有落到奸佞们的手中,在座的志士们不禁击节叫好,袁崇焕是新近被拉进这个阵营的,听了这一席话,举起手中茶杯说道:“各位为了大明国体,真是辛苦了,袁某人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

大家也都举杯相敬,借着低头饮茶的机会,刘子光忍不住冷笑了一下,皇后的位子果然是香饽饽,东林党也不甘寂寞啊,没想到居然被他们弄成了,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就连小皇帝也被他们设计在内了,哪有那么巧的事,徐媛慧在玄武湖里游玩的时候就能遇见朱由校,这里肯定魏忠贤和钱谦益的功劳,魏国公是个直爽人,不过为了皇后的位子和将来的锦绣前程,也肯定参与了计划。

“刚才说大婚之日就是咱们发难之时,这从何说起?”刘子光问。

“这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思,皇上大婚的时候,天下万国来朝,封疆大吏们也要进京祝贺,这实在是一个把阉党后党都一网打尽的好机会,咱们经过这些年的经营,也算有点力量了,现在大家就把各自掌握的力量说一下吧,我先来。”齐振铎故意顿了顿,环视一下周围,看到大家都在全神贯注听他说话,才接着说。

“东林党目前掌握的力量有两千锦衣卫,都是普通的巡街校尉,平日和东厂的矛盾不少,到时候就说奉旨铲除东厂,一定没问题。”

“本公麾下有孝陵卫三千健卒,虽然是守灵的兵,但是本公平时操练他们甚严,战斗力比一般卫所士兵要强至少三成。”魏国公徐增寿说。

“本将管着一千五百名大汉将军,虽说咱们平日里就是在宫里当个摆设,可是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那些礼仪用的漆枪金瓜斧钺可是真家伙。”说这话的是大汉将军千户白文元,虽然他们隶属于锦衣卫,但是截然不同的部队,纯粹的仪仗队,优点在于身处皇宫,便于里应外合。

“咱家手上就很寒酸了,只有几十个江湖高手,这还是费尽力气招来的,皇上被看得严实,大规模招兵买马不大可能。”魏忠贤摇摇头说,他这点力量确实太少,恐怕连自保都很困难。

“本帅部下有一个标兵营,三百个亲兵都是多年征战的老兵,到时候尽管拿去用,老夫这把老骨头也算上,京城各卫还有些故交旧部,到时候老夫自当出面劝他们阵前反戈。”袁崇焕的这点兵也不算多,钱谦益和齐振铭微微点点头,把目光投向了刘子光。

“我手下有三部分力量,首先是南厂的人马,人员组成包括铁厂的铁卫,紫光车行的江湖朋友,我从山东带来的红杉团。这部分共有将近一千人。其次是分散在五城兵马司的一千山东兵,这部分人关键时刻可以控制住五城兵马司;最后是驻扎在六合的一千红衫团,必要的时候半天就可以到达京城,他们都是久经战阵的精锐。”

“很好,咱们一共有一万人马,虽然相比阉党后党的力量还很弱,但是兵在精而不在多,大婚的时候咱们来个擒贼先擒王,只惩首恶,其他人等既往不咎,那些依附奸佞的墙头草们自然望风而降,这一仗咱们胜券在握了。”齐振铭握紧拳头给大家打气道。

“对,正义在我们这边,起事之后,老夫会联络国子监和复社的学子,让他们广发言论,起到安民的作用,等皇上归政,再开恩科选士,减免田赋,惩治奸商恶霸,天下归心指日可待了。”钱谦益也跟着描述起美好的未来。

“距离大婚的日子不远了,这段日子咱们要加强联络,制定详细的计划,阉党后党方面的情报更要搜集整理,黄阉这个人极难对付,最近一段时间他们吃了那么多亏也没有进行像样的反扑,这很反常,反常即为妖,根据我对他的了解,这个奸诈的老太监一定在密谋什么重大的举动。太后那边反到不用担心。”看到大家惊奇的眼神,齐振铭矜持地一笑:“东林党的右护法就在太后身边,他们有什么动作,这边马上能知道。至于右护法的身份,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

密议进行的差不多了,钱谦益接过话头说:“今日大家能坐在一起多亏了刘大人,根据他提供的东厂密探名册,潜伏在国公府,袁大人府上的探子才浮出水面,现在的京城已经是咱们的天下了,再也不用顾忌那些暗藏的眼线。今日就说到这里,老夫就不留大家用饭了,等铲除了奸佞,咱们再一醉方休。”

“好,到时候一醉方休!”众人齐声说道。

九千岁的府邸中,杨波跪在黄金荣面前不敢说话,黄金荣闭着眼睛似乎睡着了,过了半天才悠悠地问道:“人怎么样了?”

“回干爹,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孩儿们尽力了,可是…”他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献上去,“大供奉临走前留下一句话,还有这个东西,就是它取了大供奉的性命。”

九千岁闭着的眼睛张开一条缝看过来,杨波赶紧打开纸包,露出里面两颗乌黑的铅弹,圆型的弹丸已经扁了,看起来就是一陀铅疙瘩。

“好毒的暗器,能掷出这样的力道…恐怕唐门的人也没有这样深厚的功力,难道是强弩射的?”九千岁一眼便看出这是铅丸打在人身上造成的变形。

“大供奉留下的话说这是一种火器,其他三个供奉也是被同样的东西打死的,是孩儿无能,没能劝住四大供奉,让他们白白丢了性命。”杨波小心翼翼地说,一边还偷眼看黄金荣的脸色。

“没你的事,四供奉就是这样的性格,他们跟了我这么多年,一直没能效力,现在为厂尽忠,也算死得其所了。”

“那…南厂那边?”杨波试探着问。

“不慌,咱们目前没有必胜的把握,先让他们再猖狂几天,嗯,不出七月份,就让他们归西,黄镇的性命,二百东厂番子的性命,还有火烧书库楼的深仇,四供奉的血债,这一桩桩,一件件咱家都记得清楚得很。”

“干爹圣明,京城卫军训练荒废已久,他们这些墙头草关键时刻也不堪大用,还是等咱们常州戚机厂的翁仲到了再动手!那时候什么南厂,什么刘子光,什么神秘的火器,都不堪一击。”

“唉,十年了,当年的血雨腥风似乎还在眼前,真是不忍心再起刀兵,咱家自从五岁净身进宫当差以来,伺候过两个贵妃、两个皇后,一个太后,三个皇帝,为朱家鞠躬尽瘁,耗尽了心血,临了连一个安生的晚年都不让我太太平平地过…”九千岁叹着气,仿佛回忆起几十年来的光辉岁月,哀伤的语调突然一变:“咱家也不是任人捏的面团,李家想扳倒咱家也没那么容易!还有钱谦益,他以为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哼,到时候把你们一勺烩了!”

第四卷 皇城 第三十二章 大婚前夕

大明天启皇帝朱由校即将大婚的消息传遍了天下,各省大员都亲自带着厚重的礼物前来道贺,最先抵达京城的是陕西巡抚周正隆,他的礼物是九头吊睛白额的猛虎,巡抚大人亲自押着虎车从陕西赶来观礼,进京城的时候九头不停啸叫猛虎惹得市民竞相围观,啧啧称奇,对此还有吃饱了撑的御史上书弹劾周巡抚,说皇帝大婚陕西送九头恶虎似有不祥之兆,对此周巡抚一句话就把御史们驳了回去:“盛世出国虎,虎啸震国威。”大明自从南渡以来,缺少的就是这种虎威,送老虎那是给小皇帝添虎威呢。

上海总督程良珏占着管理港口的优势,送来的十车礼物都是珍奇的西洋舶来品,钟表、金银餐具、彩蛋、貂皮、象牙制品什么的。江南织造曹寅拍着胸脯保证负责供应大婚需用的各种服装、绸缎;其他各省的官员也带着本省特产赶在进京的路上了,不光是官员,还有各地的藩王宗亲、豪门大族,也筹措了礼物赶往京城观礼。一时间通往京城的陆路水路一片繁忙。

不是每个皇帝都能赶上大婚这种风光体面事儿的。登基前已经成年娶妻的皇帝,当上皇帝后,只举行册立皇后大典,不补办婚礼。所以这次大婚是大明朝百年不遇的盛事,不光本朝惊动了,周边各国也都派员来祝贺观礼,大明的藩属:朝鲜、安南、西藏达赖活佛自不用说,都派来了重量级的人员和送来大批奇珍异宝。就是那些和大明有仇的国家和地区,比如满清、西夏、蒙古、台湾郑家也都派员来贺。

来贺的友邦使团中,规模最大的是刘子光的老朋友文隽带队的旅宋使团,其次是来自东瀛倭国的使团,旅宋的工业品、奢侈品、水果,倭国的折扇、长刀、艺妓都是京城达官显贵们的最爱。

其次就是罗刹国、英吉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的小型使团,再往后是南洋西域诸国的使团,有些国家根本就是闻所未闻的,只是听说大明皇帝大婚,临时拼了一些人来凑热闹,想混点赏赐捞点油水而已。

一时间京城的客栈酒楼爆满,价格比平常抬高了五倍还不止,那些寻常百姓寻到商机,纷纷把自家的房子租出去捞外快,秦淮河畔的人流量更是比往常多了许多,各种肤色、服装、操着不同口音的外国人,外省人充斥着京城的大街小巷,刘子光正好混水摸鱼,从红衫团里选拔出一支高鼻凹眼的队伍,装成西域某小国的使团混进京城,等到了大婚的时候可是一支奇兵。

利国铁厂作为一方豪强,这样的盛事当然不能拉下,彭厂主身体欠佳已经不能支持大局,铁厂的日常工作由彭静蓉负责,所以进京的任务就只好交给二小姐彭静薇了,九十九把炼锋号特制的精钢刀剑在铁卫的护送下送往京城;其他著名工厂也拿出了自家的特产:武昌船厂的贺礼是一艘新型蒸汽船,常州戚墅堰机器厂的贺礼是四个巨大的铜制翁仲。

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1丈3尺,端勇异于常人,秦始皇令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秦始皇为其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匈奴人来咸阳,远见该铜像,还以为是真的阮翁仲,不敢靠近。于是后人就把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墓前的铜人或石人称为“翁仲”。

紫金山通往明孝陵的路上屹立着四对石像,文臣武将各两对。文臣庄严肃穆,武将则威严肃杀,象征着帝王死后在阴间的文治武功。这明孝陵的石翁仲,通高一丈二,据说是最高大的翁仲了,可是这回戚墅堰机器厂送来的铜翁仲高达三丈,通体披甲,面目栩栩如生,因为体积太大不方便运输,常州戚家还专门设计了铁路专用的平板车来运送,到了京城外的火车站,再由上千名民工、五百匹马拉着进城,翁仲躺着刚好能进入城门,四个高大的铜像准备伫立在午门之外,让来朝的蛮夷番邦见识大明的赫赫威仪。

京城如此热闹。两厂一卫三方的人马都没闲着,番子们、密探们象茅房里的苍蝇一样兴奋,陆续到来的封疆大吏们成了他们的目标,事变成功之后是否能坐稳位置就要靠这些掌握了各省大权的总督巡抚们的支持了。

只有刘子光不光注意这些封疆大吏,对于大明周边的国家他也很感兴趣,他从南厂建立之初就不想让这个机构单单为了国内政治服务,刺探其它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理应成为将来南厂的重要职责之一。当然眼下还来不及做这些,首要任务是发动政变,扫除阉党后党。

彭静薇来到京城之后,把那些特制的庆典用刀剑交给礼部之后就住进了炼锋号的后宅,本来她是想和小姐妹徐媛慧一起住的,可是人家现在是皇后了,国公府上上下下忙得一团乱麻,哪有功夫接待外人啊。

皇帝大婚的程序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也称“六礼”。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问名,就是举行一个仪式,询问对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适。当然这些都是走个形势而已,皇帝下聘礼还能不答应么?至于生辰八字更是礼部早就研究过的,和皇帝的八字很相配。

自从确定了徐小姐的皇后身份以后,魏国公府全府总动员,上上下下,谁都不能闲着,整修宅院,大搞环境卫生;虽然不能“僭越”,搞得像皇宫一般辉煌,但是,也得光彩夺目,尽量让人看着有“门当户对”的感慨。单是阖府上下、全家老小,置办里外三新的行头,就忙得够呛,何况还得张灯结彩,张罗喜筵,广泛散发“喜帖”。

到了纳采、问名这一天,礼部官员拟定了礼仪程序和规范,又和一大帮太监、宫女,忙前忙后,布置典礼会场。按“常仪”,陈设仪仗于乾清门外,设女乐于干清宫丹陛上。乾清宫正殿内,临时设置两张桌子,铺上杏黄色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节”,另一桌上面放“问名”诏书。准备送往魏国公府家的礼物,也一水儿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

乾清宫中,四下装点得富丽堂皇,钦天监官员拉长声音宣布∶吉时已到!朱由校身穿红色龙袍,在内大臣、侍卫、太监簇拥下,隆重登场,在乐曲声中步入干清宫正殿,升座。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万岁。宣制官奉诏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诏,任命正、副二天使,去魏国公府上纳采,问名。乐曲声中,两位天使奉节、奉诏。礼成,朱由校退朝。

正使持节,副使捧问名诏书;仪仗队、鼓乐队在前开路,送礼官员跟在二使屁股后头,自乾清宫出发,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奔向钱府。

魏国公徐增祖在大门口跪接天使,奉旨,接受礼品,谢恩。就事儿举行问名仪式,钱尚书把写着妹子姓名、简历、生辰八字儿等项内容的“表”,呈交天使。礼毕,徐家盛宴招待天使。酒足饭饱,天使率队回紫禁城。进午门,在太和门外打住,将“节”和“表”,交给司礼监太监,就算圆满完成了任务。司礼监太监持节、表,到乾清宫复“皇命”。朱由校向王公大臣“诏告”纳采、问名情况。

这两个程序进行完之后,朱由校就要行“上中礼”,今年他十六岁,举行完冠礼就算成年了,可以戴通天冠,可以娶媳妇,可以亲自掌管朝政了。典礼当中,李太后等皇室长辈,临场观礼;王公大臣三跪九叩,表示热烈祝贺。礼成,朱由校去太庙祭祖,再到皇太后的寝宫,跪谢养育之恩。

朱由校行过“上中礼”之后,按钦天监选下的吉日、吉时,行纳吉、纳征礼。

纳吉,就是由钦天监算一卦吉凶,纳征,就是送订婚礼品。

宫中仍要举行相应的仪式,派天使持节,带着礼物和有关文书,前往魏国公府。这一次徐家老小倾巢而出,在大门外跪接天使。皇帝的礼物包括金银和绸缎,珠宝玉器,不仅有徐媛慧的,国公府上下,就连家丁、奴仆,也人人有份儿,经过这个程序之后,大婚的序曲唱完。真正的大戏,在迎亲那天上演。

这些天来刘子光可算见识了大婚的排场,这哪是大婚啊,简直就是奥运会,整个京城乃至周边的经济都被带动了,各地敬献的珍奇异兽集中在京城北面神策门外的红山,老百姓们成群结队的去围观。城西码头附近,江北、苏杭、上海、西域、南洋来的客商摆起了摊子,有卖骆驼、马匹、大象、猎狗的牲畜市场,有卖南北货的杂货铺子,还有卖丫鬟奴仆的人市,至于京城本地卖各种小吃的摊子更是遍地开花,简直就是一个万国博览会。

彭静薇好不容易有机会单独进京,当然不能在炼锋号里老老实实的呆着了,天天跑来缠着刘子光让他带着出去玩,一口一个姐夫的喊着,别提有多腻了,可是刘子光可没有这个闲工夫,眼下正是大战前夕,多少工作等着做呢,倒是孙纲自打看见彭静薇的第一眼起就开始魂不守舍了,刘子光乐得成人之美,干脆让孙纲陪同彭静蓉去逛街了。

第四卷 皇城 第三十三章 政变开始

  如果觉得铁器时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骁骑校小说全集铁器时代匹夫的逆袭武林帝国橙红年代,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