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骁骑校作品铁器时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缴获的四台瓮仲连同操作人员都被送到了南郊外的南厂衙门关押,这种利器刘子光当然不会放过,那个叫高达的家伙是常州戚墅堰机器厂的总技术师,一个不懂政治、痴迷于技术的半疯子,刘子光许诺给他充足的资金和支持研发更变态的机器之后便义无反顾的投降了。
生产翁仲的常州府戚墅堰机器厂被朝廷查封了,原因是附逆叛乱,京城常州距离很近,所以是镇武伯亲自带队去的,查封的过程中没有遇到抵抗,厂主已经带着银子、图纸逃亡了,但是留下的资产依旧丰厚的让人不敢相信,戚墅堰机器厂是最早生产火车的工厂,厂房、机器、原材料极其丰厚,技术工人和研究人员更是数不胜数,规模绝不比利国铁厂小,那些技术员和工人正在发愁没人给他们发工钱呢,刘子光如同及时雨一样的出现了,出重金笼络了一批人才,然后把工厂封存,等候朝廷的处置,按照他的规划,戚墅堰机器厂先收归国有,然后由工部拍卖,价高者得之,工部尚书是自己人,到时候随便搞个小手段,机器厂不就成了自家的囊中之物了。
从常州府回来之后,刘子光先进宫面圣,皇宫里一片张灯结彩,中秋节快要到了,这个节日朝廷准备好好的大办一下,以此冲淡前一段时间的腥风血雨的味道,汇报完了工作之后他便打马回府了。
现在刘子光在大街上走路的动静可不小,前面有人鸣锣开路,还有肃静、威武的净街牌子打着,后面是卫队跟着,刀枪闪耀,煞是威风,大街上的行人听到镇武伯的大驾到了,无不让开大路,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等着伯爷过去,最近京城里流传着一个说法,说镇武伯正在找媳妇,如果这事能成的话皇帝要出面赐婚的,所以京城里凡是没出嫁的小姑娘们都急红了眼,这些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户小姐们恨不得冲出家门跑到镇武伯跟前毛遂自荐,小姐们的父母更是心急火燎,如果能攀上这样一个女婿,那真是后面几代都不用奋斗了,京城的这些流言刘子光还不清楚,他从常州赶回来已经风尘仆仆,现在急着回家呢。
镇武伯府就在原先的杨府,现在已经装扮一新,门头上挂着的黑底金字牌匾上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当今大学士首揆钱谦益题写的,大门上的红漆是新刷的,铜钉也是崭新的,一个个被擦得澄明瓦亮,八个昂首挺胸的红衫团士兵站在门口,一水的红缎子团花战袍,白底黑腰快靴,掐金丝的腰刀,西洋毛呢的武松帽,上面星星月亮,雄鹰猛虎的外人也看不懂,不过镶金丝边的红领巾大家可都认识,凡是从门口路过的人无不啧啧称赞,要说还是人家镇武伯牛比,连门口的家将都是戴金丝红领巾的,这份派头就别提了。
刘子光翻身下马,自有家将接过缰绳,小厮接过他解下的佩刀和火枪,小丫环递过香喷喷的手巾擦脸。另有管家过来报告:“禀伯爷,宋大人和艾大人等候您多时了。”
原来是宋应星到了,刘子光赶忙前去相见,上次路过铁厂的时候就没和宋应星照面,现在终于见面了。
“宋先生,许久不见,您老瘦了许多。”刘子光快步走进客厅笑道。
“大人….”宋应星看见刘子光进来,立刻从座位上站起来,抢前几步就要下拜,刘子光赶忙搀扶着他:“宋先生不必多礼。”
“大人….”宋应星的嘴唇哆嗦着,眼眶里晶莹闪烁,话音已经有些哽咽,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他现在的想法,宋应星早年中过举,但是后来再无建树,仕途也极其坎坷,只作到了一县学渝这样的小官,对于一个封建社会的读书人来说,还有什么比做官更能体现自己价值的呢,宋应星不是不想做官,是无法做官,所以才潜心著书立传,写《天工开物》。后来刘子光重金聘请他倒铁厂作工程师,也算小小园他一个心愿,可是这种成就感远没有做官来得这么强烈,从一个县学喻一步就当上了工部尚书,比坐火箭升的还快啊,想想以后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的场景,真是让人心潮澎湃,热泪盈眶啊,而这一切全靠眼前这位大恩人所赐。
宋应星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刘子光却知道他想说什么,笑道:“宋大人不必谢我,我保举你执掌工部,乃是为了皇上和大明,并非一己私利,也并非结党营私,先生的才学在这个位置上才能更好的发挥,这就是我的初衷。”
(利用工部窃取本该属于朝廷的机器厂资产,是够伟大的。国有资产都是这样流失滴)
听了这番话,宋应星更加佩服刘子光的为人了,五十多岁的人了。也不知道哪里的力气,硬是连刘子光都扶不住他,跪在地上给刘子光磕了三个头。
“这大礼不是我宋应星谢大人的,而是我代表大明子民谢大人的。”宋应星庄重的说。
“快快请起,先生言重了。”刘子光无奈,只好受了他三拜才把宋应星扶起来。
艾迪生这才过来见礼,小伙子倒是没那么激动,看来做官对他来说远没有搞科研的兴趣大,三人寒暄了一会,刘子光问道:“你们到了几天了?有没有去工部接手?”
“昨天就到了,已经被陛下召见过了,官服和吏部的文书也领到了,只是想拜见了大人以后再去上任,所以未曾去过工部。”艾迪生说。
“噢,是这样啊,工部现在群龙无首,还是及早接管比较好,尽快熟悉衙门的各种运作流程,我还有事情托你们办呢。”刘子光正色道。
(我全靠你们帮我侵吞国有资产呢)
“既如此,我等即刻赴工部上任。”两人毫不含糊,站起来就要走。
“等等,我好像记得小艾你和工部还有些冤仇,当年你拿着那盏自磨电琉璃灯送到工部衙门制造司的时候,被那个主事直接扔出来摔碎了,还说是垃圾,并且将你乱棍打出,说只要他在位一天,就绝不许你踏进工部半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莫愁湖大会那天晚上你是这样给我说的。”刘子光说。
(请参阅2-27章)
“大人…”艾迪生的鼻子也有点酸,刚才他还嘲笑舅舅呢,可是现在自己也快要掉泪了,想到自己当年差点自杀的困境和在工部遇到的不公正待遇,再想想刘子光的恩德,那可真是恩同再造。
“带着你的自磨电琉璃灯,我去换件衣服,咱们都不穿官服,再到工部制造司去献宝。”刘子光一脸坏笑的说。
第四卷 皇城 第四十五章 私访工部
刘子光这个主意一说出来,立刻得到艾迪生的强烈赞同,宋应星微笑着也不表示反对,当下三人回房各自换了衣服,艾迪生和宋应星都是一袭天青色长衫,上面不大显眼的打着几处补丁,头顶的方巾也略显陈旧,一副潦倒文人的打扮,刘子光穿了一身短打,皂色粗布衣裤,下面还是草鞋,头顶没有帽子,只随便用块布把发髻包起来,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粗鄙的手艺匠人。
艾迪生把那盏一直珍藏的自磨电琉璃灯小心翼翼的抱了出来,这盏灯在理论上已经卖给刘子光了,但刘子光又把它交给艾迪生保管,说以后可以送进博物馆给子孙后代瞻仰的,所以他经常擦拭保养,现在不但光亮整洁,各个机件运转也很良好。
三人准备停当,从伯爷府后门悄悄走了出去,拦了两辆紫光车行的三轮车,径直去往工部衙门,紫光车行自从东厂倒台以后就又开始了运作,而且风头远胜从前,现在京城的大街上就数紫光车行的车辆最多,车夫都是新招收的安徽小伙子,自然不认识刘子光他们,话也不是很多,只管摇动车头的铜铃,卖力的蹬车,把乘客尽快送到目的地。
工部衙门就在东城洪武门附近,各部衙门都在这里办公,工部是最靠南的一个,东边隔壁就是东城兵马司,奉天殿大火烧死了工部尚书,两个侍郎都是阉党的党羽,虽说皇上不追究,可是他们也没这个胆子继续干下去,都递了辞呈在家歇着,下面的小喽罗们可就得意了,那些员外郎,主事们上窜下跳,到处打点,尚书的位置他们不敢奢望,可是侍郎的位子并不是那么遥远,这几天大人们象苍蝇钉臭肉一样围着吏部打转,希望能跑个官职或者探听一些内幕消息。
工部门口站岗的衙役也不是什么好鸟,绝对是以衣冠取人的那种势利眼,看见三个衣着寒酸的人过来,顿时就把脸耷拉下来了,不等三人开口就哄道:“走走走,衙门重地不得擅闯。”
“差爷,我们是来制造司献宝的,麻烦您通融一下,放我们进去吧。”艾迪生一边说一边摸出二十个铜板要塞给衙役。
“干什么干什么?”衙役看见只是区区几个铜板,顿时心头火起,“居然当众贿赂朝廷差官,你活腻了是吧,信不信我马上送你到应天府打板子。”
“你!”宋应星看见自己即将执掌的工部居然如此风气,忍不住就要发飚,被刘子光一把拉住,这才是一个把门的小衙役,如果现在就暴露身份治他的罪,那后边就别玩了。
“差爷,我兄弟年纪小不懂规矩,您别和他一般见识。”刘子光笑眯眯的掏出一锭银子塞了过去,份量也不是很多,就是一两而已,可却是艾迪生那份钱的五十倍啊。
“差爷您辛苦,拿去喝茶。”刘子光客客气气地说。
“算你懂事,进去吧。”那衙役掂了掂银子,下巴一甩,示意他们可以进去了。
“成何体统!”宋应星气的胡子直翘,刘子光冷笑道:“一个门吏都如此嚣张,里面就可想而知了,看来宋大人您的担子不轻啊。”
三人来到制造司的门口,照例又是一两银子的贿赂,才得以通传,从前朝时,工部制造司就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收集民间巧思妙想的器物,招纳能工巧匠,并且把新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给予推广,打个比方说,如果某人制造轮胎的新技术被制造司认可了,那制造司就会出一笔合适的银子把这项技术购买下来,然后推广到全国的车辆上,这本是一项很利国利民,激发民众创造力的想法,可是制造司的官员在其位不谋其政,总是花大把大把的银子买些自家亲朋的所谓技术,对真正创新的高科技视若无物,早先艾迪生的遭遇就是明例。
碰巧今天制造司员外郎齐典大人很开心,这位齐大人就是当年将艾迪生的自磨电琉璃灯称之为垃圾的那位主事,因为成绩卓著已经被升为员外郎了,中午他和户部的几个官员痛饮了一场,得知自己在户部准备升迁的名单之列,心里爽的如同三伏天吃了冰镇西瓜,所以听了门子的禀报,很爽快地就说道:“宣他们进来。”
三人上到堂上,艾迪生一看正是当初那个主事,可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可是为了给他坐实罪名,不得不暂时忍耐,他取出琉璃灯双手捧上说:“大人,这是小民发明的自磨电琉璃灯,转动手柄即可发亮,而且光照柔和,持续时间也比电弧灯长很久,着实是一种先进优良的照明器物,还请大人明鉴。”
“噢,呈上来。”齐典让差役把琉璃灯从艾迪生手中接过来,呈到他的公案上,粗粗看了两眼之后,齐典觉得很面熟,这东西好像在哪里见过啊,再看下面那个献宝的年轻人,也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意思。
“本官好象见过你。”齐典问道。
“正是,去年小民曾经拿着这盏来过大人这里。”艾迪生毫不畏惧的抬头和齐典对视着。
“想起来了,是你这个刁民啊。”齐典终于想起来了,当初这个年轻人也是这样抱着这个破东西前来献宝,那天自己心情不好就直接将他赶了出去,没想到今日居然又来了。
齐典觉得有一丝怒意从心底涌上来,当初自己可是放过话的:只要我齐典在工部一天,就绝对不许你在踏进工部半步!现在你小子居然又来了,而且拿的还是同样的东西,这分明是不把我放在眼里!
“谁把他们放进来的?大胆的奴才!”齐典勃然大怒。
差役吓得不敢说话,艾迪生却应声道:“大人为官怎可因为个人的好恶来取舍民间技艺呢,小民是曾经冲撞过大人,可是还请大人仔细看一下那盏灯再做定夺。”
“本官不需要看,本官说它是垃圾,它就是垃圾!”齐典大怒,现在的世道怎么了?居然小民都跑到工部来咆哮公堂了。
“什么破玩意,污了本官的眼!”齐典抓起琉璃灯用力的向地上掼去,琉璃灯当即碎成几十片,所幸盒子是硬木的才没有被摔坏。
“狗官!你…”艾迪生两眼喷火,这就跑扑上去暴打齐典,被宋应星一横胳膊拦住。
“这位大人,朝廷给你俸禄就是让你在这里耍官威的么?这么好的东西居然称之为垃圾,真不知道朝廷养你这样的人有何用?”宋应星一身凛然正气,虽然穿的是寻常衣衫,但是却让人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威压。
“本官今天还就把这个话撂在这里了,只要本官在工部一天,这个劳什子破灯就别想登堂入室!”齐典吼道。
“果然是工部的好官!你可知道老夫是谁?”宋应星的好脾气已经被耗尽了,这就要摊牌。
“你是什么身份?本官倒想听听。”齐典嘲笑着说。
“老夫乃是新任工部尚书宋应星!”
“哈哈哈,你要是工部尚书,那本官就是内阁大学士了。”齐典被这个大言不惭的老头气的笑了,这老不死的怕是得了失心疯了吧,居然冒充工部尚书。
笑完之后齐典把脸一板:“左右,给我把这几个人拿了,拿着本官的名帖送东城兵马司,治他们一个冒充朝廷命官的罪名!”
左右跳出四个差役就要动手,宋应星从怀里掏出一份黄绸子卷轴高高举起:“吾乃圣上钦命的工部尚书,谁敢拿我!”
这人不会真的是宋应星吧,齐典心头闪过一丝疑惑,不过碰巧打了一个酒嗝,中午的酒劲又涌来上来:“我管你什么狗屁尚书,给我打!”
差役们抡起棍子劈头盖脸的朝三人打来,刘子光当然不能容许他们伤了宋应星和艾迪生,赤手空拳就和差役们打了起来,凭他的身手几秒钟就能放倒这几个家伙,可是他偏偏只是招架,闹得越乱越好。
制造司大堂居然打起来了,附近办公的官员、差役们都闻讯跑过来围观,只见制造司大堂一片狼藉,四个差役挥舞着棍棒和一个年轻人战成一团,公座上的齐典还在大声吼着:“反了!反了!快去叫人!”
工部衙门不比刑部,大多是刀笔文书,拿水火棍的衙役极少,能打的就更少了,所以有那腿脚快的,飞速跑去隔壁的东城兵马司求援去了。
现如今的东城兵马司指挥使正是红衫团的老成员——小贵州鲁英,听到有人在工部捣乱,他立刻带着一队士兵快步跑向工部。
大堂之上,刘子光已经将四个差役打翻在地,正坐在公座上抽烟呢,宋艾二人也各自找了椅子坐下,静静的等待官兵的到来。而工部的一帮人则围拢在门口,听着已经变成熊猫眼的齐典声泪俱下的控诉。
东城兵马司的官兵们拿着铁尺和锁链冲了进来,齐典赶忙扑了过去:“鲁将军救我,不知道哪里来的蟊贼,居然冒充尚书,殴打本官,那个短打汉子将本官的眼睛都打肿了。”
“竟然有这等事!”鲁英不是傻子,立刻觉得这件事有蹊跷,工部已经是伯爷大人罩的了,按理说不会有不开眼的来捣乱啊,走进去一看,果不其然,坐在公座上的那位打人者正是自家伯爷。
“小将参见镇武伯。”鲁英单膝点地,冲着刘子光恭恭敬敬施了一礼,后面的那队官兵也跟着呼啦啦跪倒:“参见伯爷。”
“镇武伯…”齐典顿时傻眼,一双不相信的眼睛向旁边的人看去,希望能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的,可是眼光到处,别人纷纷躲避,这家伙招惹了镇武伯,可得离他远点。
齐典这个名字决不是影射起点,琉璃灯在工部的遭遇和在起点的遭遇也截然不同,琉璃灯是垃圾,铁器只是被某编辑称做废品而已.
第四卷 皇城 第四十六章 面子问题
镇武伯可是当今京城风头最健的人物,崭新出炉的伯爷,领侍卫内大臣、南厂提督的头衔,进宫找皇上说话如同去邻居家串门一般随意,再加上逐渐流传开来的大明朝第一条好汉的威名(这个是顾大海帮着传播的谣言),谁能惹得起,谁有敢惹?
不用问了,和镇武伯在一起的那个老头肯定是新任的尚书宋应星了,那个献宝的年轻人即使不是他俩的亲戚,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如己人家捧着琉璃灯,穿着便服前来,分明就是来找碴的,可是自己居然仗着酒劲砸了琉璃灯,(就这德行,不喝酒也一样)还派人对尚书和伯爷大打出手,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后悔已经来不及了,齐典飞速盘算起来,虽然现在自己只是个员外郎,可是户部那边已经内定自己升任侍郎了,这样一来和尚书的差距也不是很大,至于镇武伯那边也好办,就算他刘子光再牛比,也未必敢不买锦衣卫指挥使兼刑部尚书齐振铭的面子,那可是自己的堂哥,就算再退一万步,刘子光非要和自己过不去,那还可以走走内阁首揆钱大人的路子,打狗还得看主人不是,这可是朝廷的工部,不是你刘某人的工部。
想到这里,齐典觉得尚书大人和镇武伯也没什么可怕的,于是他上前一步说道:“大人走马上任,何必微服前来。一场误会,都是误会,卑职做东,晚上太白楼一醉方休。”
“你是什么东西,也配请我家伯爷喝酒!”不用刘子光说话,鲁英已经爆发了,这小子纯粹是属狗的,今天工部这个事情瞎子都能看明白,镇武伯就是特地来寻齐典的麻烦的,他身为刘子光的嫡系人马,碰到这种事情当然不能让老大出手了。
齐典顿时呆住,东城兵马司的人虽说没什么交情,但是也不至于这样吧,还没等他明白过味来,鲁英的大嘴巴已经接二连三的抽过来,一边抽还一边恶狠狠的骂道:“敢打镇武伯,看老子不打出你的屎来。”两巴掌把齐典打倒在地还不解气,解下腰间的牛皮板带继续猛抽。
工部诸人不敢劝说,只能一起跪在地上央求尚书大人开恩,宋应星看了刘子光一眼,刘子光点点头,开口道:“好了,别打了。”
鲁英这才悻悻的把皮带收起来,恭恭敬敬的走到刘子光跟前再次见礼。
“带着你的人回去吧,这里没事了。”刘子光挥挥手把鲁英打发走,然后把宋应星请过来训话,宋应星看看下面那些脑满肠肥,满面红光,浑身酒气的工部官员们,皱了皱眉头,啥话也不想说了,一甩袖子就要走,官员们不敢阻拦,只好任由他们离开,艾迪生临走的时候还把琉璃灯的碎片捡了起来,用长衫的下摆盛着,头也不会地走出公堂。
“恭送镇武伯,恭送尚书大人….”官员们纷纷从地上爬起来,恭恭敬敬的跟在后面送着,门口那个收了刘子光一两银子的门吏只听到衙门里声音嘈杂,官兵进进出出的,但是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现在看见那三个来献宝的家伙大摇大摆的从里面走出来,本部的官员们象一群哈巴狗一样乖乖跟在后面,就差摇尾乞怜了。
这唱的哪一出?门吏摸着后脑勺诧异的看着这奇怪的一幕,三人根本没看他一眼就走出了工部大门,上了前来接应的马车扬长而去,看那马车的规格,貌似是伯爷专用的,而那群送出大门的官员们的呼声更让门吏心惊胆寒“尚书大人慢走啊~~”
工部尚书进工部衙门,我收了他一两银子…门吏当场石化.
当晚,齐典愁眉苦脸的坐在堂兄齐振铭的府上,脸肿得像个猪头,说话也有些漏风:“大哥,您看这事如何是好?”
“你什么时候招惹的这尊神啊?”齐振铭倒背着手在客厅里走来走去,不时摇摇头,叹口气。
“我也不知道啊,他们拿个破灯进来要献宝,我还没来得及细看就被他们给打了,这分明是故意找茬来的,大哥,你可不能不管啊。你看我都被打成什么样了。”齐典哭丧着脸说道,有意无意的把摔琉璃灯的事情一笔代过。
“那你有没有提我的关系。”齐振铭问。
“还没来得及,他们哪容我说话,那个姓鲁的,二话不说就拿皮带抽我,我好歹也是朝廷命官,就这样被他们当众殴打,以后还怎么为官啊。”
“原来如此,这样的话还有余地。”听了这话,齐振铭这才多云转晴,这个堂弟并不是东林党的人,只是安插在工部里随时可以使用的一枚棋子,随着政变成功,棋子也成了过河的卒子,经过吏部的一番操作,升他做工部史郎的折子已经递上去了,这样一来就等于在刘子光掌控的工部里安插了自己人,本来以为这层关系被刘子光发现故意找茬想挖掉齐典的,看来事情并没有想象得这样糟糕。
齐振铭略一思考,沉声道:“事不宜迟,你这就随我去镇武伯府登门赔罪,有为兄从中周旋,想必镇武伯爷不会太过为难你。”
“什么?登门赔罪?他们打了我还要我去赔罪!”齐典差点跳起来,本来觉得堂哥的威势能够摆平这件事,可是堂哥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都对镇武伯如此忌惮,真是令他意外。
“你不去赔罪,难道等镇武伯和宋尚书来给你赔罪不成?莫说你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员外郎,就是真的当上了侍郎,人家想捏死你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齐振铭有些生气了,这个堂弟实在不明事理,跟他说话真是费劲。
镇武伯府,刘子光正在和后院和宋应星、艾迪生一起摆弄着一台酒精内燃机作动力的小型发电机,这种小型发电机可以供应几百盏电灯的同时照明用电,中秋节马上到了,刘子光准备用这个东西向皇上献礼,投其所好给皇宫安装上电灯照明,也好以此带动京城的达官贵人们也装上电灯,这样一来,他正在筹建的京城电灯公司可就财源滚滚了。
家人来报:锦衣卫齐大人来访。刘子光和齐振铭的关系还算不错,闻言赶忙出来会客,只见齐振铭一身便装打扮,身后还跟了一人,正是今天那个欠揍的工部员外郎。
“子光兄一向可好?近日兄弟忙于公务,也没时间到老兄府上走动,今日好不容易抽得些许空闲,特地过府拜会,还请子光兄不要怪我唐突。”齐振铭笑呵呵的说。
“哪里哪里,齐兄是请也请不来的贵客,来人啊,快上茶。”刘子光客客气气的招呼着,让佣人给齐振铭看座上茶,假装没有看见齐振铭背后的齐典。
“齐大人这么晚前来不会就是为了看看我这么简单的吧?”刘子光问。
如果觉得铁器时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骁骑校小说全集:铁器时代, 匹夫的逆袭, 武林帝国, 橙红年代,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