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骁骑校作品铁器时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朋友,不知道怎么称呼?在哪里发财?”豹哥抱着膀子冷冷问道。这是江湖规矩,开打以前要通报姓名和帮派,以便以后寻仇方便。

“豹哥是吧?名字满霸气的,不错,今天这个事我看就算了,不就是一桶啤酒吗,给我个面子,叫弟兄们散了吧,大半夜的怪不容易的,我这里有点钱你先拿着。”刘子光不接豹哥的茬,自顾自的说道。

“他妈的你算老几!也配合豹哥这样说话,操!”豹哥身后一个赤膊青年用手里的椰子刀指着刘子光骂道,刘子光懒散的目光忽然变得凌厉起来,杀气一闪而过,那青年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紧张的看了看豹哥。

江湖上打拼了多年的豹哥自然也感觉到了这种杀气,这个年轻人决不简单,他举起一只手示意手下住口,道:“东关豹哥的面子值几两银子,还请朋友划出道道来。”

“你的面子,啤酒的价钱,还有出动这么多兄弟的价钱,我都给。”刘子光平静的说着,拿出一枚一两重的金币抛给豹哥,豹哥伸手接住,嘴角露出藐视的笑:“笑话,我东关豹哥的面子就值一两金子?光我拉来这么兄弟的车马费都不止这个数。”

刘子光有点生气,他觉得自己已经很讲究了,一两金子价值不菲,就算出动两百个小地痞也用不到那么钱,至于黑社会老大的面子这种虚无的无形资产就不好核算了,但看豹哥的作派似乎不是什么上得台面的大人物,当下他的脸色也难看起来,道:“那你说要多少钱才行?”

“起码一百个金币。”豹哥狮子大张口,他已经从刘子光的口音听出来这个年轻人是明国人,很可能是个跑船的商人或者镖师之类的,虽然见过大场面但绝对没有什么背景,所以不用害怕,大可以敲一记竹杠。

“一百个金币是吧,我给。”刘子光掏出腰里的钱袋子,数也不数就抛了过去,豹哥抄过来一掂量,沉甸甸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回可捞足了。不过这人的贪婪本性一上来就收不住,豹哥嘿嘿冷笑两声刚要在说点什么,被刘子光打断了。

“豹哥你的面子有了,我的面子可掉地上了,刚才你的小弟骂我你也听见了,这笔账咱们可得算算。”

豹哥歪着嘴冷笑,原来在这等着我呢,“骂你,我还想打你呢,豹哥的地盘上还敢撒野,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直娘贼,明朝人了不起啊,就骂你了,怎么样?”

这时候豹哥的小弟已经弄明白独孤雯那边的少年们的来路,正好有人认识他们几个小孩是辍学的不良少年,基本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可以放心大胆的开打,随着豹哥的发难,几个胆子大的小弟挥舞着家伙围过来,指着刘子光的鼻子痛骂:“操你妈,什么玩意,信不信我一刀砍死你。”

刘子光再好的修养也忍不住了,劈手夺过一把砍刀斩在那骂人小弟的嘴上,把整个下巴砍了下来,人没有死,但是半个脸没有了,情景非常之骇人,其他人吓得慌忙躲闪,但更多的地痞反而围了上来,一场混战就此展开。

刘子光深知擒贼先擒王的道理,连劈两人扑到豹哥的面前,一巴掌扇在豹哥的脸上,豹哥的头顺着巴掌的走势迅速偏向一边,满嘴的牙齿飞出来一大半,然后被刘子光按翻在地,砍刀压在脖子上。

“都别动,要不然把你们老大砍了。”刘子光威胁道,小流氓们顿时不敢再向前靠拢,独孤雯那边发出一阵惊呼,少年们一直在瞪着眼睛观察局势的发展,没想到刘千户这么神勇,三招就把豹哥制服了,偶像啊,到底是刘少保身边的大将,出手就是厉害。

豹哥倒也硬气,砍刀压在脖子上都不服软,还大声吼着:“明人你有种就把豹哥砍了,砍不死豹哥你这辈子都别想利索,豹哥就算追到明国去都要把你们全家杀光。”

刘子光速来吃软不吃硬,听到这话直接挥起了砍刀,抡到豹哥脖子旁却又生生的停住了,“我还真想见识见识你怎么让我不利索的。”

说着抬脚冲豹哥的肋骨一阵猛踹,起码踢断了半面肋骨,但是却不危及生命,豹哥被踢残了,躺在地上死猪一般昏死过去,但他手底下人却红了眼,挥刀向刘子光杀来。刘子光反转刀背一阵乱砍,将这群乌合之众打得落花流水,所有人不过一合就被刀背砍中脑袋昏死过去,一路打过去势如破竹,看得独孤雯等人热血小小说网,发一声喊,抡着桌子腿、铁链子、餐刀冲了出来,跟在刘子光后面收拾残局。

东区是新卞京劳动阶层居住的地方,街头械斗层出不穷,所以负责治安的厢军反应也很快,这边正打得热乎,那边急促的脚步声和尖利的哨子声已经响起,“官兵来了,快闪!”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刚才还打得不亦乐乎的街头顿时空无一人,只剩下满地的刀棍和昏死的地痞。

独孤雯拉着刘子光在黑夜的街道上狂奔,一帮少年紧跟在后,大家跑到安全的地方才停下来大口喘着粗气,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说起刚才豹哥等人的惨状,众人对刘子光的敬佩之情难以言表,新卞京黑道上还没有过这么能打的角色,相信明天这件事情就能通过那些被打之人的嘴传遍京城的黑道。

“忘了留下咱们的名号了,真可惜。”一个少年遗憾的咂咂嘴。

“行了吧,留下名号等府衙的人来抓啊,傻瓜。”独孤雯白了那少年一眼。

“今天这个事闹的不小,各自散了吧,小刘,你跟我来。”独孤雯遣散了少年了,拉着刘子光向附近一座山爬去。

新卞京旁边有一座小山,叫做八打燕山,山坡不高,但是能鸟瞰新卞京的万家灯火,还有月色掩映下浩瀚的大海,明月当空,两个人手里各自拎着一瓶郎姆酒,趴在山顶小亭子的栏杆上一边说话一边喝酒。

刚刚经历了一场黑社会斗殴,独孤雯很兴奋,话也很多,讲了不少小时候的事情,刘子光也讲了一些自己的故事,在陌生的城市和不熟悉的朋友一起胡闹,会让人有一种异样的感觉,特别的放松,特别的….浪漫。

郎姆酒不比啤酒,那可是高度烈酒,独孤雯喝光了整整一瓶,然后趴在栏杆上狂吐一气,刘子光帮她拍着后背,独孤雯回头想说声谢谢,可是又是一股酸水喷出,弄了刘子光一身。

独孤雯已经完全醉了,瘫在自己刚吐出的污物里哼哼唧唧,刘子光没办法,忍着扑鼻的酸臭味把小醉猫扶起来,想搀回到独孤雯傍晚领他去的那间房子,刚走出亭子听到有淙淙的流水声,顺着声音寻去,原来是一处山泉积成的小水潭,清澈见底的水潭在月光下闪着柔和的光芒,刘子光看看醉成烂泥的独孤雯,再看看两人身上的脏衣服,决定清洗一番,反正山上万籁俱寂,没有人影。

独孤雯人事不省,刘子光可没有趁人之危的习惯,他将独孤雯整个的放进水潭,让流水冲刷她身上的污渍,自己脱了衣服跳下水洗起澡来。

旅宋的气温很高,白天被晒了一天的泉水温暖宜人,不时还有小鱼碰触着身体,麻酥酥的,脚底下的鹅卵石踩着也很舒服,就像脚底按摩,刘子光正洗得痛快,忽然被人从背后抱住,两团柔软温暖的东西顶住后背,一股幽香传来,独孤雯这暴走女孩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将身上的衣服褪去,污物和酒气已经洗掉了,不过神智还未清楚,这会子正发春呢,刘子光转过身来,看见她迷离的双眸,微翕的红唇,坚挺的酥胸,凝脂一般的皮肤,曼妙的曲线,饶是刘子光这样的过来人也忍不住狠狠吞了一口口水,咕咚一声,在这浪漫的夏夜里格外清晰。

第六卷 大海 第三十九章 一夜情.女皇

经过零点零一秒的考虑,刘子光决定接受这份上天赐与的艳遇,毕竟这种浪漫的异国邂逅不是寻常人能抗拒的住的,而且对方不但身材容貌一流,还很有可能是金枝玉叶的公主,这份诱惑就无法抵抗了,刘子光不过是个没收到过系统儒家教育的粗人,对于这种一夜情当然没有抵抗力了。

所以事情就顺理成章的发生了,寂静的八打燕山上,只有淙淙的流水声和若有若无的少女呻吟…连天上的月亮都含羞扯过一朵云彩当面纱,不好意思看下面发生的香艳之事。

热带的太阳升起的很早,刘子光一睁眼,东方已经破晓,怀中的玉人已经不见了,他狐疑的从草地上爬起来,只看见自己的衣服已经淘洗好晾在一旁的树枝上,早就干了。只是独孤雯怎么都找不到了。

昨晚的事情记忆犹新,一番激情云雨之后,独孤雯说了很多古怪的话,大意是过够了现在的生活,想离开家,离开旅宋,她还问刘子光,能不能带她一起远走高飞,刘子光心说你一个金枝玉叶的公主还是郡主都不怕,我还怕个鸟,带回家不就是添双筷子吗,我堂堂一个侯爷还是有这点担待的。

可是一转眼人就不见了,难道旅宋人开放到玩一夜情的地步了?旅宋人真开放,到底是热带国家的人民,气候造就性格啊,刘子光感慨着,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来说,他和独孤雯之间的事情只能算作一夜情,至于对方是怎么想得就不知道了,既然独孤雯悄悄的走了,刘子光也就不在山上吹风了,伸个懒腰穿上衣服下山去了。

清晨的新卞京城就已经很繁忙了,运送早市水果蔬菜鲜鱼的车辆往城里走,早起上工的人流往城外走,刘子光跟着一辆送芒果的驴车进了城门,费了一番功夫才进了馆驿,急得抓耳挠腮的随从官员们看见大帅回来才心神稍定,手下人自然不会追问上官夜里去哪玩了,只是汇报说昨夜气氛紧张,旅宋皇宫里大批带御器械出来搜捕,搞得他们紧张了半天,以为大帅夜探皇宫惹出事情来了呢。

刘子光不置可否的笑笑,转移话题道:“我的早饭呢?”

刘子光的早饭已经预备好了,皮蛋瘦肉粥,荷包蛋,芒果汁,烤鱼,菠萝米饭等,他老人家刚系上洁白的餐巾准备用膳,耳朵后面忽然传来有人用鼻子嗅味道的声音,回头一看正瞧见一脸怒容的刘小猫。

刘小猫敏锐的嗅觉觉察出自己的玩具已经被别人动过了,于是大怒,掀翻了刘子光的早饭桌子,并且将心虚的刘子光追到屋里一阵狂抓乱挠。手下们不敢拦阻,只好躲得远远。

半小时后,刘子光再度出现,已经换上了蟒袍乌纱,大摇大摆的走了出来,看起来煞是严整,刘小猫也消停了,估计在冷气房里继续睡觉,众人大为佩服,大帅是怎么把喜怒无常的“小姐”哄好的?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敢问,只有当事人刘子光心里明白,后背被小猫的爪子抓得稀烂,今天只能趴着睡觉了,谁叫身上留下了独孤雯的味道了呢。不知道说了多少好听的,许诺了多少好吃的好玩的才把刘小猫哄的不再闹事。

今天还有很多正经事情要办,先要进宫拜见旅宋皇帝,然后还要和枢密院的大佬们商讨军机大事,时间非常紧迫,旅宋国是君主立宪制度的国家,皇帝只是个象征,大权都掌握在平章军国事和上下议院手里,皇帝住在皇宫里,每年由元老院拨发巨额的专款供养着一切开销,包括上千名太监宫女,五百名精锐的带御器械,还有三千御林军。凡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例如外国大臣来访,祭天祭祖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登坛拜将,颁发圣旨任命官员的时候,皇上还是要出来露面的。

刘子光在旅宋国礼部官员的引领下,乘坐马车来到皇宫门外,然后下马步行,穿过警戒森严的大门,进入到这座精致华美的紫禁城内,建筑物并不是象南京皇宫那样按照中轴线布局,而是很随意的设计,在庄重典雅之外,更突出的是宁静和平和,旅宋气候炎热,皇宫内到处都是喷泉,一座座喷泉形成了局部的小气候,感觉比外面要凉爽许多。

外国使节觐见不是太大的活动,所以仪式并不在最大的宫殿——大庆殿举行,而是在类似皇帝书房的文德殿进行,这是一座绿树掩映下的宫殿,翘脊飞檐。典雅精致,殿前的院子并不大,只是一个长满茵茵绿草的草坪,如果换在北京,肯定是大片的广场,石板铺地,卫兵林立,可是这里基本见不到穿盔甲的人,最多有几个佩戴宝剑的带御器械出没。

礼部官员让刘子光等在文德门下,然后按照规矩进行通传,眉清目秀的小太监一溜小跑进了宫殿,不多时,宫里传出女官的声音:“宣,大明国使臣,赐进士出身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少保督师东南四省暂代台湾巡抚仍提督南厂领御前侍卫紫禁道行走世袭一等镇武侯刘子光觐见。”

大明和旅宋是兄弟之邦,按照礼节刘子光要大礼参拜旅宋皇帝,这样重要的外交场合刘子光自然不敢托大,上前两步一撩蟒袍,跪在院子里一块蒲团上,朗声道:“外臣刘子光拜见大宋国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宫的门是开着的,门上挂着珍珠串成的帘子,大殿的深处有个金碧辉煌的台子,上面还有一道珍珠帘子,皇帝就坐在这两道帘子后面。

旅宋皇宫的格局很小,虽然跪在院子当中,可是距离却不算很远,按照礼仪,刘子光一直低着头不敢放肆的乱看,所以宫殿里的情况并不知晓。

按照礼部事先说的程序,磕了头以后,皇帝就会让他平身,然后赐座,问几句不疼不痒的场面话,刘子光也不疼不痒的回几句,然后刘子光献上大明皇帝给大宋皇帝的礼物,大宋皇帝再回赠礼物,这个仪式就算结束,刘子光就可以出宫,去枢密院谈正经事情了。

可是今天很怪异,皇帝迟迟没有让刘子光平身,刘子光只得再次将台词朗诵了一遍,什么万岁万岁万万岁的,这会皇帝终于有了反应,低低的对女官说了什么,女官高声道:“陛下有旨,宣明国使臣上殿,赐座赐茶。”

这个规格了不得,已经超出了礼部制定的范围,不过既然皇帝开口了,别人也不好反对,于是刘子光起身恭恭敬敬的在一个小黄们的引导下登上台阶,进了文德殿。礼部官员只好等在殿外,小声地议论着:“官家今天怎么了?”

文德殿内香气四溢,八个宫女手捧香炉站在两侧,天花板上吊着两个沉香木桨片的吊扇,正不紧不慢的扇着,地上铺着金砖,梁上雕着凤凰,刘子光被安排在一个绣墩上坐下,抬头看去,御座上,珠帘后面,就是当今旅宋国的皇帝陛下,透过摇曳的帘子,皇帝的面容看个正着,不是昨晚和他颠鸾倒凤的独孤雯又能是谁!

刘子光倒吸一口凉气,这个玩笑开大了,搞了半天,居然把旅宋人的皇帝给上了,不行,再仔细看看是不是搞错了,再看过去,御座上的人虽然穿了龙袍,带了冠冕,脸上也施了妆,但绝对是独孤雯没错,因为她脖子上还有刘子光昨夜吸出来的一块淤痕,虽经遮掩依稀很能看出。

刘子光观察皇帝的时候,女皇也在观察着他,四目相对,独孤雯白净的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根本不认识刘子光,慢慢道:“贵使,大明皇帝龙体可好?”

“吾皇龙体安康,谢陛下挂念,外臣这里有一份礼单,是吾皇的国礼,请陛下笑纳。”说着刘子光从袖子里拿出礼单请宫女呈上去,女皇接过看了,让女官也拿出一份早已准备好的回赠礼单给刘子光,两个熟悉的人就这样互相装作不认识,演着礼部规定好的程序。

交换完礼物,气氛再次尴尬下来,两人都不说话,刘子光也不辞别,女皇也不说话,就这样无言的僵持着,刘子光顿时明白为什么她会在酒醒之后默默的离开,因为她的身份实在是太特殊了,作为旅宋人的精神领袖,她几乎是不自由的,决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夫婿,一切都要为政治服务,为旅宋国的尊严服务。

明白了对方的真实身份,也明白了这份姻缘终究是不会有结果的,如果刘子光真是一个小小的明军百户,或者独孤雯,现在应该称呼为赵雯,真的是一个普通的大臣女儿,他俩都有继续下去的可能,可偏偏一个是宋国女皇,一个是大明重臣,彼此都有沉重的职责,无法放下自己的责任跟随对方远走高飞。

戏演完了,女皇还不发话,旁边一个女官提示性的咳嗽了一声,女皇慢慢的抬起头道:“贵使还有国务要谈,朕这里就不留你了。”

刘子光抬头看去,珠帘后面女皇的眼中似乎有隐隐亮光闪动。但是此刻他什么也不能说了,只得深吸了一口气,再次跪拜行礼道:“外臣告退。”

第六卷 大海 第四十章 如果有一张船票

觐见仪式到此就算结束了,刘子光起身,恭敬的倒退着离开文德殿,就在他将要退出殿门的时候,高高在上的女皇忽然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如果有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一起走?”声音很低,好像是自言自语,又好像念着什么言情话本的台词,只有刘子光记得,这是昨夜两人缠绵之后“独孤雯”对他说的话,当时他随口答应说好啊,可是现在却只能默默的装作没听见。

没有感慨,没有失落,没有泪流满面,没有虎躯一震,一切都那么的平静,大明国的使臣刘少保退出了文德殿。旅宋国的女皇无言的坐在御座上,穿着明黄色龙袍的单薄身躯显得那么孤单,那么无助…

一阵风吹过,风中夹杂着喷泉微细的水雾,扑在脸上凉飕飕的,刘子光终究没有回头,大踏步的走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在庙堂,更是身不由己。

一路无语,在礼部官员的陪同下走到皇宫的正门大庆门附近,看着宫墙内一排排翠绿的柳树,那名中年礼部员外郎突然笑道:“刘少保要是能住到五月份就好了,届时咱们女皇大婚,这新卞京可是要比过年还热闹些。”

刘子光大惊,还有几个月就要结婚的女皇竟然在昨夜委身自己,而且说了那么多要离开旅宋的话,难道说对于这皇位,对于即将到来的婚姻,她就那么的反感吗?可是她终究还是留下了,即使刚才感情流露,说出有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带我走的话,最终她还是理智的留下了。或许这个年轻的女孩子真的明白自己身上的职责…

“少保知道女皇下嫁何人吗?”那礼部官员继续说道,脸上依然洋溢着礼节性的微笑,可是说出的话却如同市井妇女一般,这哪是外交人员能说出的话啊,刘子光不由得紧张起来,面色如常的问道:“在下不知,还请尊官指教。”

那人微笑:“新郎姓朱,名常洋。”

刘子光的身体微微的抖了一下,不是因为旅宋女皇将要大婚,而是因为新郎的姓名实在是太骇人了,姓朱,常字辈,最后一个字还是三点水偏旁的,这不是大明皇室起名字的规律吗,而且这个辈分正好是现任大明天启皇帝的长辈,不消说,这个姓朱的新郎一定是前建文帝留下的后代,当年朱允文远遁海外,成祖爷派了三保太监七下西洋寻找他的下落,一直没有音讯,原来躲在旅宋了,不管这个建文帝后代是不是真的,这桩婚姻都有着惊天的大阴谋!可是,为什么这个礼部官员要告诉自己呢?

再看那个神秘的旅宋礼部官员,已经大踏步的走来了,似乎刚才什么都没有说,枢密院派来的马车也过来了,刘子光只得将这个谜团藏在了心里。

枢密院里进行的会谈很不顺利,关于成立联合舰队和建设共用长波电台的事情,双方有着不同的主张和目的,明国的意思是借助旅宋强大的舰队,先彻底清除东海和南海上的海患,然后由旅宋水师出船只和教头,帮大明水师训练士卒,以达到迅速强军的目的,当然这部分费用由明国来支付,至于共用电台,最好是按照电台的坐落地点,各自出钱建设;旅宋人的意见大相径庭,他们的主张是旅宋水师负责一线作战职能,明国水师只要负责后勤运输就可以了,指挥权统一交给旅宋国水师大元帅府,而且旅宋水师的战船还要恢复旧例,进入长江珠江水道,至于电台,不管是建设在什么地方,都由明人出资,宋人出设备,勤务人员双方共出,指挥权交给旅宋人。

这是不平等条约!刘子光当即就拍了桌子,就算两国关系再好,你们的水师战船也不能肆无忌惮的开到大明腹地去啊,而且这联合舰队里明军只能跟着打打下手,吃不到肉连汤都喝不到,也无法通过这种联合得到实质性的战斗力提高,这还联合个屁啊。

是凡谈判,就没有一帆风顺的,何况这种事关重大的谈判,刘子光为了表示对不公正谈判的抗议,拍了桌子之后就退席了,返回馆驿休息。

坐在馆驿里,刘子光新潮起伏,他似乎感到自己正处于一个惊天大阴谋之中,旅宋人成立联合舰队是假,渗透到明朝腹地是真,再加上女皇将要和建文帝后代结婚的事情,更让人怀疑旅宋人的图谋,弄一个具有明朝皇位正统继承权的傀儡在手里,就有了某种法理上的名义,至少在吞并明国的时候将会少了很多抵抗,旅宋人的心思何其歹毒啊,尤其这一招赵朱和亲,确实是神来之笔,不知道是旅宋国哪位大才想出来的。

刘子光把随行的南厂人员喊过来问道:“旅宋国的皇帝是女的你知不知道?”

那档头奇道:“这个世人皆知啊。”

旅宋的国家元首和英格兰一样,是女皇,这一点确实是人所共知的,偏偏刘子光不知道,手下送来的关于旅宋的情报册子上也没有刻意提及,大篇幅的内容都在讲枢密院,元老院、青军会这些实力组织,刘子光管的事情也太多,所以才造成了这种低级的错误,想想也不怪手下,刘子光面色缓和了一点,继续问道:“今天有个旅宋礼部的官儿告诉我,他们的女皇五月份就要和一个叫朱常洋的人大婚,这个情报你们知道吗?”

这回轮到南厂郁闷了:“卑职该死,此等大事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收到。”

南厂派驻旅宋的情报机关是最近才成立的,力量还很薄弱,情报都是从市井收集而来,接触不到高层的秘密,不过很久以前东厂倒是有些番子成功的打入到旅宋朝廷之中,但在东厂九千岁垮台之后这条线就断了,那名向刘子光透露秘密的人或许就是东厂密谍也未可知。

不管怎么说,旅宋人的阴谋都已经摆到了面前,眼下馆驿里这支小小的使团就成了人家案板上的肉,还有海湾外面那十艘战舰上的水兵,恐怕已经在旅宋潜艇的监视中了,逃跑是绝对不可能了,硬拼更是死路一条,目前明军根本不具备对付潜艇的能力,打起仗来连敌人的影子都找不到船就已经沉了。

馆驿被宪兵包围,舰队被潜艇包围,这种严峻的形势让刘子光想起了当年在利国城下的窘状,前有大军,后有坚城,怎么都是死路一条,与其默默无闻的死在海上,还不如登岸一搏,十艘船上一千五百名好汉可都是陆战好手,就是死也要搅新卞京一个天翻地覆。

“把文戈涛叫来。”刘子光顷刻间就下了决心。

文戈涛来到,刘子光如此这般的交待了他一番,文千户领命去了,馆驿中的其他人等也把盔甲穿戴了起来,刘子光的贴身卫队是精锐中的精锐,武装也是最好的,每人两把短火铳,一把带刺刀的长火铳,佩刀插在后背上,胸前一边两个悬着手榴弹,还有一具装满二十支弩箭的诸葛弩挂在腰上,可谓武装到了牙齿,刘子光的计划是情况有变的话立即进攻不远处的枢密院以及元老院,劫持几百个人质以保自己安全,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不大了在旅宋国的几千个岛屿上打游击,也够他们喝一壶的。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馆驿中气氛紧张,大家都在等待着刘子光的将令,几十个就要大闹人家的京城,想想都刺激,这些粗豪汉子时刻没有忘记自己如今的一切都是来自于刘大帅的努力,没有刘大帅就没有他们的今天,现在有人想和咱们大帅作对,无论是上刀山下火海,只要大帅一句话,他们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漫长的下午过去了,外面依旧没有动静,按例该来请安的赵康没有来,外面的宪兵反而减少了一大半,气氛非常怪异,到了傍晚时分,文戈涛回来了,他奉命混出去通知舰队水兵做好登岸作战准备,已经顺利完成了任务,根据他在路上看到的情况,更加显得扑朔迷离:新卞京已经戒严了,街上的行人都被驱赶了回去,店铺也关门落锁,负责监视大明舰队的几艘潜艇也不见了踪影,码头上是成群结队穿着白色水师战袍的士兵在列队。

奇怪了,貌似旅宋人在调集军队,可是又不象对付我的样子,而且水兵登岸更加蹊跷,难道禁军,厢军还不够用的吗?

本想派人出去打探,可是城里已经戒严了,刘子光只好亲自爬上屋顶观望,只听远处传来整齐的军队齐步走的声音,用千里镜看过去,是长龙一般的旅宋禁军,正浩浩荡荡的开过来。

第六卷 大海 第四十一章 兵变

自从文隽回国之后,就一直被枢密院软禁了,那些辗转逃回来的青军会成员也都被革职查办,枢密院并不是刻意青军会忠君爱国的拳拳之心,而是对这种没有组织纪律性的行动深恶痛绝,旅宋地小民少,想要复国只能徐徐图之,这样冒进只会坏了平章军国事陆大人的周密计划。

旅宋国的枢密院向来是由文家和陆家轮流掌权,现如今文隽才二十来岁,大任自然由陆家的家主陆卞生担当,老谋深算的陆大人其实很欣赏年轻有为的文隽,这次将其软禁在家,也是为了磨练磨练他,文陆两家乃是世交,虽然为了争夺权力经常明争暗斗,但毕竟都是这个国家好,对此文隽也心里有数,可是陆卞生的一番苦心文隽省的,他那些青军会的小兄弟们却不知道。

这次明国使臣来访也是兵变的导火索之一,杀害了那么多宋军好兄弟的刘子光居然被当作国宾来迎接,广大民众还那么欢迎他,这实在让青军会的兄弟们愤愤不平,上次他们在上海和江阴遭受的损失被枢密院刻意的隐瞒了,所以老百姓们都不知道这个刘子光是旅宋人的死敌,而且听说朝廷准备和明国搞什么联合舰队,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军人们无法理解枢密院的举措,也不愿意费脑筋去理解,对于这种让他们极度不满的局面,军人们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

所以才发生了这次兵变,被革职的原禁军军官了,勾结了军中的同僚,联合京城附近的蕃军部队,赫然发动兵变,拘押了中高级军官,领兵直扑卞京城内,行动的筹备工作进行的非常隐蔽,以至于行人司都没有察觉,等到兵营里闹将开来,一个将军的马弁逃出来报信,枢密院才知道大事不好,赶紧派人调集兵力,并且通知了码头上的水师,让水兵登岸弹压,可是已经晚了,兵变部队已经进入城内,并且控制了城墙,阻拦住了没有重武器的水兵,大批禁军和蕃军向着预定目标前进。

一路人马去营救文隽,一路人马杀奔枢密院去诛杀那些软弱的“国贼”,还有两路分别前往馆驿和皇宫,杀死刘子光,控制女皇,然后威逼女皇下旨宣布成立军管政府,尊文隽为大元帅,随即兵发明国。恢复大宋天下。

计划很磅礴,很宏伟,可是严重的缺乏可操作性,兵乱一起,谁也控制不住局面,那些纪律严明的禁军还好说,蕃兵们一旦得了势可不得了,和负责京城治安的宪兵、厢军打了两场街头遭遇战以后就炸了营,忙乎自己的事情去了,京城里众多的土人也趁机暴动,大肆烧杀抢掠。

新卞京城看似和谐繁荣,其实暗地里蕴藏的矛盾多多,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雇主和雇工的剥削压迫也积累到了一定地步,这座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里,低收入的马来人占了很大的比重,他们干最累的活,拿最少的薪金,还要被旅宋人欺压打骂,现在机会来了,哪有不趁机报复的,大批肤色黝黑,身材矮小的土人挥舞着椰子刀冲上街头,砸商铺,杀宋人,放火抢劫,无恶不作,禁军和厢军忙着打仗,也没工夫理他们,几乎是瞬息之间,繁华的新卞京就陷入了一片骚乱之中。

前来攻打馆驿的是一支禁军教导队,也是战斗力最为强悍的一支部队,每个士兵都是有五年以上从军经验的老兵,还装备了从兵器研究院抢出来的五十支长火铳,自以为有了同样犀利的兵器就不怕红杉团了,可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再犀利的兵器也得经常练习才能发挥出战斗力,长火铳虽然比弓箭的威力大,操作也方便,但是没经过几百发的训练,根本打不出效果,所以他们弄巧成拙,这帮人成了送货上门的运输大队。

刘子光的卫队趴在馆驿的围墙上朝外面猛射,几乎是弹不虚发,禁军部队损失惨重,依然坚持进攻,到底是教导队出身,战斗意志确实强硬,刘子光亲自指挥战斗,让部下暂时示弱,火铳打得很稀松,教导队以为对方的弹药快要耗尽,抖擞精神冲进馆驿大门之后,却遭到一阵密集的火力打击,火铳连弩手榴弹,打得他们几乎全军覆灭。

  如果觉得铁器时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骁骑校小说全集铁器时代匹夫的逆袭武林帝国橙红年代,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