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骁骑校作品铁器时代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什么!看杀头?这是什么游戏?董小宛大惊,转头看着刘子光,刘子光嘿嘿一笑,心说这个闺女可被惯坏了,自从在渭南府看着红衫军斩了三千颗脑袋以后,小丫头就酷爱上了这个游戏,总要让爹爹给她弄杀头看,起先还有些西夏俘虏可以斩一斩,后来连俘虏都砍完了,可是小盈盈对于杀头游戏的热爱却越来越强烈了,这种少年儿童绝对不应该有的嗜好的养成,刘子光自然难辞其咎,面对董小宛惊愕的眼神,刘子光只是笑了笑,挥手喊来四个侍卫,当场给女儿表演起了杀头的小把戏。
一个侍卫摘掉帽子,跪在地上扮演死刑犯,两只胳膊向后伸着,被另外两个侍卫拽着袖子,最后一个人拔出钢刀装模作样砍下去,死刑犯大喊一声,然后将头缩进领口,看起来貌似头颅被砍掉的样子,这时候小丫头就兴奋的拍着小手哈哈笑,高兴的什么似的。
董小宛的汗珠流了下来,不是因为天热,是因为镇武侯这种教育小孩的方式,简直…太…无法用语言形容了,不过董大家很理解,因为侯爷是当世英雄,自然不比那些家长里短的小男人,会哄孩子喂奶洗尿布,且不说这种把戏的对与错,单单是收养战争孤儿的行为就足以令人感动万分了。
可怜的镇武侯,征战在外,身边连个女人都没有,一个大男人,带着个小女孩怎么过日子啊,董小宛的思绪飘得很远,居然怜悯起刘子光来了,她倒是选择性地将那些侍卫丫鬟都给无视了。泛滥的同情心和女人天生的母性让她不由自主地说:“侯爷,这孩子怪可怜的,就让奴家帮您带吧。”
刘子光鬼使神差地居然点头道:“如此就有劳董大家了。”董小宛是绝世美女,薛香盈虽然小,也是个小美人胚子,大小美女在一起,很自然地就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和谐的感觉,好像她们就是亲密无间的母女俩一样。
本想战后带着干女儿回家,若是彭静蓉还不能生育的话就过继给她当女儿,不过看到董小宛和薛香盈如此投缘之后,刘子光改变了想法,就让董大家当这个干娘也不错啊。
第十一卷 西域 第二十九章 总哨的春心
看到干女儿和董小宛如此亲密,刘子光心情大好,主动提出带董小宛等人参观长安景致,校场地处长安南郊,附近就是著名的大慈恩寺,那可是有着千年古塔的名胜,董小宛登时惊喜道:“如此就有劳侯爷了。”
京城来的慰问团有二三十人,以江南名士为主,基本上都是刘子光的忠实粉丝,听说侯爷要亲自领着他们参观古都长安,一个个也是又惊又喜,可是当刘子光带着他们来到一处所谓的“景点”时,大家却都傻了眼。
这是一个大型的砖窑,无数赤裸着脊梁的工人挥汗如雨地劳作着,将粘土搅碎切成砖坯,然后在阳光下暴晒,再放进窑里用烈火烧制,场地上码放着无数大小规格相同的砖头,足有几十万块,但是这些砖头和大伙平时所见的有所不同,块头略小,而且是红色的。
“诸位请看,这是本侯兴办的砖厂,采用京师皇家科学院研究的新技术生产这种红砖,工艺比你们常见的青砖要简单的多,所以产能大大提高,长安城百废待兴,若是都采用红砖,建设速度将会快许多。”刘子光一边走一边兴致勃勃地介绍道。
名士们个个点头称是,但是心里却老大不高兴,心说这也算是长安景致么,但是侯爷既然带他们来了,就是再无趣,再漫天尘土也要看下去,好在刘子光只是简单介绍了一下就带着他们继续前行,往大慈恩寺去了。
大慈恩寺是唐朝时期的寺庙,名满天下的大雁塔就在这里,二十一丈高的宝塔依旧雄浑,可是寺庙却已经破败不堪,而且到处是烟熏火燎的痕迹,大家虽然没来过长安,但是都知道大慈恩寺的豪华,以前的陕西巡抚周正隆是一心向佛,在他统治陕西的二十年时间里,大慈恩寺香火极盛,庙宇房舍装潢精美,用料考究,寺产多达万亩土地,可是现在居然看到的是这种惨状,真是令人大跌眼镜。
刘子光介绍道:“大慈恩寺被西夏军洗劫,无数金银法器丢失,连佛像上的金箔都被人刮了去,庙宇也被一把火烧了,所以才落得如此景象。”
众人闻言都感叹兵灾之虐,但有人想到刚才产量颇足的砖窑,便问道:“请问侯爷,砖厂里那么多红砖空放着,为何不拿来修缮寺庙呢?”
刘子光微微一笑,带领大家登上了大雁塔,朝长安城方向望去,只见城中到处都是废墟,到处又都是新建的工地。
“西夏军焚毁了整座长安城,就连本侯也只能住在帐篷里,全城数十万百姓等着房子住,虽然你们看到那么多的红砖,其实根本不够用,所以只能委屈庙里的这些个菩萨罗汉了。”刘子光道。
“可是怠慢了佛祖和菩萨,恐怕不太好吧?”有人小声道。
“百姓是活生生的人,这些佛像只是泥土石头金属做成的假人,社会要发展,靠得是人而不是佛,所以本侯眼里只有百姓没有菩萨,只有当全城的百姓都住上房子了,才会考虑修缮大慈恩寺,如果菩萨要降罪的话,那就尽管来好了,本侯天不怕地不怕,再说了,菩萨佛祖都是慈悲心肠,想必会体谅本侯的这种做法,让自己的神像淋点雨吹点风也没什么嘛。你说对吗?老方丈。”刘子光说完,那个陪同他们游览的肥头大耳的和尚便献媚道:“侯爷菩萨心肠,见教的甚是。”
众人被刘子光惊世骇俗的语言吓了一跳,不过仔细想起来还真是这个理,老百姓都没过上安生日子呢,怎么能先顾得上佛像呢,于是众人便七嘴八舌开始恭维刘子光。
见侯爷的心情似乎不错,那胖和尚便趁机道:“小庙被西夏人劫掠的佛牙舍利和诸多财物法器,还请侯爷多多费心帮忙追讨回来。”
刘子光道:“大慈恩寺被抢走的金银和法器倒是追回来一些,但都混杂在百姓们的财物之中,一时间很难区分,这样吧,你先给本侯一个数字,回头让他们去办理,至于佛牙舍利,这个你尽管放心,等本侯的军队远征西域的时候一定帮你抢回来。”
胖和尚双手合十,感谢道:“如此多谢侯爷了,小庙被抢走的财物共有黄金一千三百两,白银五十八万两,金银法器上也都有小庙的标记,好找的很。”
刘子光惊道:“宝刹的资产居然这么多!想必都是这长安城中百姓捐赠的香油钱吧,如今百姓们遭难,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依本侯看,宝刹不如捐点银子出来救助灾民吧,反正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
“这个…”胖和尚为难地转动着念珠,一脸的不情愿,刘子光笑道:“放心,等百姓们安顿好,佛牙舍利帮你们找回来,香火还不是一样的好?你们出家人六根清净的,不喝酒吃肉娶媳妇,要那么多银子也没用,你说本侯说得对不对啊,方丈。”
胖和尚唯唯诺诺地也不敢说不行,只得勉强答应。
游览完大雁塔,出了大慈恩寺,刘子光才对众人道:“诸位有所不知,这寺庙其实是一大害,诸如大慈恩寺这样的大型庙宇,养着数千僧侣不事生产,还要吸纳大量银钱,官府赏赐的银子,百姓的香油钱,每年起码几十万两流进寺庙,光是修一座五层的浮屠就要上十万两银子,这些钱倘若在民间用于扩大再生产,不知道能养活多少个家庭呢,所以本侯才会克扣他们的银子,这些和尚,早就没有出家人的样子了,出入都是大轿子,袈裟是金丝绣的,就差养几房小老婆了,哼哼,反正以后就没他们的好日子过了,愿意青灯古佛修身养性的真和尚的本侯就养着,不愿意过穷日子的花和尚就撵滚蛋。”
众人肃然起敬,侯爷看问题就是与众不同,昔日大唐时候,韩愈也曾经抨击过尊崇佛教对国家的伤害,别看镇武侯一届武将,肚里的学问大着呢,起码和韩愈是一个水准的。
董小宛更是痴迷,这个男人太有性格了,居然为了百姓的生计,连菩萨的香火钱都要讹诈,这样无法无天的男人….我喜欢。
刘子光将慰问团安排在馆驿住下,并派人保护他们的安全,劳军慰问发放布鞋汗巾之类的都有人陪同,慰问团是带着京城各界人士的爱心来慰劳西军全体将士的,所以不可能只在红衫军这里转悠,袁督师的部下们那里也要去走动走动,以示一视同仁。
长安城内,一座新修建的戏园子内,来自京城的董小宛董大家正在台子上抚琴唱曲,尽管刻意拉了一道珠帘,但是依然能看到天仙般曼妙的身段,再加上宛如黄莺般的歌喉,饶是台子那些大兵丝毫不懂音律,也听得神魂颠倒、五迷三道。
刘宗敏就是其中之一,这位骁勇善战的总兵大人早先是马贼出身,最多也就是玩过一些西部妓院的庸脂俗粉,能抢到县城财主家的小姐就算是开了洋荤了,这回见到来自于京城的名妓,刘总兵才知道自己这三十多年算是白活了。
“他妈的,这小娘们的声音怎么这么勾魂?这要是在床上喊起来还不要人老命?哎我说郝摇旗,老子说话你听见了没有!”刘宗敏大发一通感慨,却发现自己的心腹手下居然一点反应都没有,两只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台子上的董小宛,嘴边一丝晶亮的东西闪现,整个人已经呆了,刘宗敏气得当时就一脚踹了过去。
郝摇旗以前就是跟着刘宗敏混的小马贼,如今也是响当当的官军千总了,他被刘宗敏踹了一脚才从对董小宛的痴迷中醒了过来,擦擦嘴边流出老长的涎水,道:“总哨说啥呢?”
“老子说这小娘们怎么这么俊俏,连你小子的魂都被勾走了!”刘宗敏恶狠狠地说。
郝摇旗咂咂嘴赞同道:“总哨所言极是,这小娘们实在是水灵,要是能搂在怀里困上一觉,少活二十年都甘心啊!要不这样,等夜里兄弟们带条麻袋把她抢来,让总哨先上,兄弟们靠后就是了。”
这帮老兄弟们之间不分彼此,都是多年换命的交情了,所以郝摇旗说话也没什么顾忌,不过这回刘宗敏的反应有点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当场就怒道:“不行,这小娘们是老子的,谁也不许碰!”
郝摇旗呆了呆,总哨不是这样的人啊,上回抢了延安知府家的二小姐,玩了一遍就扔给弟兄们了,怎么这回吃起独食来了?难道说…总哨真的动感情了?
第十一卷 西域 第三十章 刘宗敏抢婚
对于一个常年生活在马背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整天过着刀口舔血的马贼来说,动感情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所以郝摇旗很惊讶,但是看总哨的样子不像是开玩笑,于是郝摇旗愣了楞便道:“总哨你说咋办咱就咋办!要抢人的话兄弟们这就动手!”
刘宗敏深吸一口气道:“你们这群龟孙子统统不许造次,我老刘现如今不是马贼了,而是堂堂二品武官,凡事都要有个体统,来人啊,给老子献几个大大的花篮,一定要最好的,最贵的,另外再把全城的媒婆都请来,老子要明媒正娶。”
董小宛在台上抚琴唱曲,眼见下面一群当兵的抬上来八个大花篮,每个花篮的飘带上都写着刘军门的字号,董大家只当是刘子光送的花篮呢,一颗芳心高兴的什么似的,唱的小曲愈发的动听了,听得刘宗敏两眼都快泛出精光来了。
等堂会表演完,董大家从后门出来,却发现自己的二人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顶八抬大轿,一个武将打扮的人说:“董大家,咱们刘军门设宴款待您,还请赏光。”
恋爱中的女人都是愚蠢而迟钝的,冰雪聪明的董小宛这回也变傻了,她只当是刘子光宴请自己呢,哪还去管什么刘军门和刘大帅之间的差别,当即就高高兴兴地上了轿子赴宴去了,临走前还对慰问团其他人说,去侯爷那里赴宴了,让他们不必久等。
经过几个月的修复,长安城已经恢复了些许往日的风采,由于大量外来客商的涌入,酒楼客栈行业的生意恢复的很快,已经有些老字号的酒楼修缮一新,重新开业了,董小宛来赴宴的这家酒楼就是长安城中最有名的羊肉馆,偌大的饭庄外面布置的很是花哨,可是除了站岗的士兵,并无一个宾客,董小宛下轿后问道:“咦,为何没有其他客人?”
那个负责接待的武将道:“军门为了董大家,已经将整座饭庄给包了,请董大家楼上请,军门更衣去了,稍后便到。”
居然为了宴请自己一个人,把整座酒楼都给包了,我在他心里真有这么重要么?董小宛又惊又喜,点了点头,轻移莲步上了二楼,到包厢中坐下等候了。
董小宛刚一落座,店家便开始上菜,七个盘子八个碗,全是羊肉系列,凉拌羊肚,爆炒羊杂,烧羊头、烧羊血、当然还有最著名的羊肉泡馍,菜倒是好菜,但是膻味很重,严重不符合江南女子的饮食习惯,董小宛被熏得轻轻掩住了鼻子,再看那桌子,上面老厚一层油,似乎很久没擦过一样,这镇武侯的品味怎么忽然下降这么多?不过董小宛很快就给自己找到了答案,男人嘛,带兵打仗当然喜欢这种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调调,自己应该努力配合才是,而不是嫌弃这种豪放的西北风味。
想到这里,董小宛释然了,放下了掩在脸上的袖子,脸上还浮现出迷人的微笑,看的门外的刘宗敏心里一阵猫爪似的痒痒,他干咳一声,推门走了进来,董小宛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高八尺的彪形大汉,身穿红色一品武官的官服,胸前绣着狮子,头戴乌纱,腰缠玉带,一脸的络腮胡子,环眼圆睁,狮鼻阔口,看起来很像是三国时候的猛张飞,不过这个人显然不习惯穿圆领纱帽,一身的不自在,眼神也有些扭捏,他手底下什么时候有了这样的搞笑的人啊,董小宛忍不住轻轻举起纤纤玉手,掩住樱桃小口吃吃笑了起来,这一笑不打紧,刘总哨的魂差点都飞了,他心说看来董姑娘和俺真是有缘啊。
刘宗敏期期艾艾地挪了过来,站在董小宛旁边,挠挠头想说点什么,可是憋了半天硬是没说出话来,这副呆头呆脑见了美女走不动路的样子更把董小宛逗乐了,笑了两声道:“你家侯爷怎么还不来?”
董小宛说话用的是吴侬软语,刘子光自然听得懂,可是西北马贼出身的刘宗敏可就是一头雾水了,这吴侬软语甚是柔和,就算是骂人听起来都像是说情话,何况是从美人的嘴里说出来呢,虽然没听懂,但是刘宗敏总能从话音里听出来这小娘子没有害怕的意思,如此便好,本来还怕自己这一副强盗般的尊荣吓坏了美人呢,既然美人都不见外,那刘宗敏也就豁出去了,一屁股坐在董小宛旁边的凳子上,张嘴说道:“董姑娘,俺稀罕你,做俺的婆姨吧。”
董小宛的笑容还凝固在脸上,她没太听明白刘宗敏的话,等刘宗敏又重复了一遍才相信了自己的耳朵,当场就站了起来:“奴家身子有些不适,要回去歇着了。”这话是用江淮官话说的,刘宗敏也能听懂,看到董小宛的脸色忽然变得冷若冰霜,刘总哨不知道自己哪地方做的不对,他也跟着站起来道:“董姑娘,好歹吃了饭再说,你唱了那么久,怕是肚里饥了,这里的羊肉泡馍最好了,你吃一碗就好受了。”说着将一碗黑呼呼的羊肉泡馍推了过来,要说是陕西的羊肉泡馍确实是美味,可是卖相实在不佳,再加上刘宗敏冒冒失失的话语,让董小宛心情很是不好,她袖子一扫:“不吃,快送奴家回去!”
这一扫不要紧,把一碗好端端的羊肉泡馍扫到了地上,这下刘宗敏可恼了,他本是穷苦农民出身,能吃上一碗香喷喷的羊肉泡馍就是小时候最大的梦想,可是这样一碗珍馐美味居然被打翻在地,就算是老刘最稀罕的婆姨也不行啊,他当即一拍桌子站起来怒道:“给脸不要脸,你当我刘宗敏请的饭局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啊!”
董小宛惊道:“刘宗敏?难道这不是镇武侯请得宴?”
刘宗敏道:“他是他,我是我,老子大号刘宗敏,堂堂的二品武将,西安总兵,难道辱没了你不成,老子是真心稀罕你,娶你是做正房,不是做小妾,识相的就赶紧答应,不然的话,刘爷的巴掌不认人!”说着扬起了蒲扇大的巴掌作势欲打。
董小宛这才明白自己是落到虎口里面来了,刘军门指的就是刘宗敏而不是刘子光,早知道是刘宗敏她说啥也不会赴宴来的,这个误会可大了,搞不好会出人命的,董小宛在京城也算是吃得开的人物了,来往的都是上流社会,所以她并没有慌乱的不知所措,而是镇静地说:“原来是刘大人,奴家有礼了,奴家身子确实有些不适,请大人送奴家回去,奴家和镇武侯还有个约呢,误了时间可不好。”
刘宗敏高高扬起的巴掌终究还是没打下去,不是惧怕了什么镇武侯,而是舍不得这粉粉嫩嫩的小娘子,他收回巴掌道:“身子不适就要请郎中,这样吧,老子准备了清净的宅院,董姑娘且去休息,郎中稍后就到,等你身子大好了,咱们就三媒六聘的正儿八经把这个婚事给办了。”
董小宛急道:“刘大人,你这是强抢民女,仗势逼婚,你好大的胆子!你不怕朝廷降罪么?”
刘宗敏道:“怕什么,老子为朝廷流血流汗,讨个粉头做老婆有什么不行的,来人啊,把夫人送回府去!”
四五个亲兵一拥而上,连拉带扯将董小宛拖到楼下,塞进轿子抬了便走,刘宗敏也跟着下楼,上马扬鞭,直奔袁崇焕的府邸而去。
刘宗敏去找袁崇焕,是想找他证婚的,堂堂陕西总督兼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这可是天大的官,陕西地面上军政一把手啊,有他坐镇,这个婚就是合法合理的,就算是什么镇武侯也不敢随便挑事。
袁崇焕的总督行辕就在长安城中,刘宗敏不多时就赶到了,见是手下左膀右臂的刘总兵到访,袁崇焕自然是立刻通传,在签押房召见了他,刘宗敏也不废话,直截了当地说:“督师大人,俺相中了个小娘们,现在已经领回家了,俺父母都不在了,是督师大人招安了俺这个马贼,给俺报效朝廷的机会,所以督师大人就是俺的再生父母,宗敏以为,成婚的时候不能没有长辈在场,所以想请督师大人给俺当一回爹,顺便给俺们两口子证婚。”
这话听着就受用,袁崇焕当即喜道:“这是好事啊,这个媒人老夫当定了,不知道刘总兵定在什么时候成婚?”
刘宗敏道:“选日子不如撞日子,俺觉得今天就挺合适的。”
袁崇焕道:“稍显仓促了些,不过也无妨,那就今天吧,你且回去张罗,本督准备一番就过去。”
刘宗敏磕头拜谢了袁崇焕,转身去了,袁崇焕出了签押房回到后堂,原先就在袁府里叙话的吴三桂问道:“督师,刘总兵此来所为何事?”
“呵呵,刘宗敏要娶妻,请本督当媒人呢。”
“哦,刘总兵娶的是哪家的小姐?”
“这个本督到不曾问,管他呢,三桂你也换一换衣服准备礼金吧,晚上随本督一起去喝喜酒。”
第十一卷 西域 第三十一章 大红灯笼高高挂
刘宗敏在长安城中也弄了一所大宅子,典型的关中窄院,高高的大门足有两层高,门洞上方做精美的门楼,木、砖、石三雕俱全。门额上还立匾题名,刘宗敏不认识字,就照着城里财主家的宅子模仿,武官的宅门上居然写着什么“进士第”,宅子太新,一看就是暴发户,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刘总兵还让人从城外谁家老林子里移植了一颗两人合抱的大槐树来,整个总兵府整的不伦不类的。
晋陕地区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再加上为了防阻风沙和日晒,所以房屋结构为窄门面,大纵深,比起江南那种敞亮的大院子来显得有些逼仄,董小宛就坐在这深宅大院最里面的厢房里,七八个花枝招展的媒婆围着她正乱喷着唾沫星子呢,什么总兵大人二品武官,前途似锦,以后吃香的喝辣的不用愁了,董小宛可是京城里见惯了大场面的,别说二品武将了,就是一品的文官想找她饮茶都得预约呢,又怎么会把这个放在眼里,看新娘子一脸的不屑和冷笑,媒婆们只当是这个俊俏的大姑娘嫌刘大人长得丑呢,于是又说,总兵大人虽然长的磕碜点,但是身大力不亏,而且越是长的粗野的汉子才越知道心疼老娘们,听得董小宛直皱眉头。
董小宛的身边放着好几套大红色的吉服还有凤冠霞帔,要说刘宗敏的行动也够迅速的,半个时辰的功夫就弄来了这些玩意,另外还买来十几匹红绸子,家丁们这会正七手八脚打扮府邸呢,这几个媒婆是刘宗敏请来劝说董小宛屈从的,其实按照老刘的脾气,扒了猛干玩霸王硬上弓才是正道,但是人家总觉得自己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命官了,怎么都得讲点排场,所以才会请来媒婆玩文的,即使如此,厢房门口还是站了四个兵,防止董小宛逃跑。
董小宛现在已经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对方看的死死的,根本跑不出去,听他们的意思今晚就要拜堂成亲,自己是从也得从,不从也得从了,派这些媒婆来只不过是想把事情做的掩人耳目一些罢了,长安不是京城,谁也不知道她董小宛的名头,现在唯有暂时屈从,让对方麻痹大意趁机报信出去才行。
想到这里,董小宛便对那些媒婆道:“让我穿上这凤冠霞帔也行,不过有个条件,必须有我的亲朋们在场才行,结婚是人生大事,若是没有自家亲朋在,岂不失了体统。”
一听新娘子松了口,媒婆们欢天喜地跑去告诉了刘宗敏,刘宗敏也是大喜过望,马上派人去通知和董小宛同来的那些人,顺便也将帖子发遍全城,什么布政司、按察司、知府、盐道、河道、乃至下面的中书、主簿个个都要请到,刘宗敏当马贼前是个小铁匠,地位卑下的很,这会俨然是朝廷二品武官,自我膨胀的厉害,虽然结婚仓促了些,但是排场一定要大,客人一定要多,总之不能丢了堂堂西安总兵的面子。
有人问了,那红衫军那边要不要请,刘宗敏哼了一声道:“不请!”
慰问团的人都以为董小宛是被刘子光请去吃饭呢,也没当回事,可是下午时分忽然有几个当兵的过来送喜帖,说是董姑娘和刘军门晚上成亲,请大家去观礼,众人大喜,纷纷洗漱打扮,有那细心的打开帖子一看,上面的名字居然是刘宗敏和董小宛,那人登时就傻了眼,问其他人道:“镇武侯什么时候改名字叫做宗敏了?”旁人答道:“刘宗敏是西安总兵,镇武侯手下的大将啊,怎么能和侯爷混为一谈。”先前那人打开喜帖展示给大伙看,众人纷纷倒吸凉气,这不是抢婚么!
慰问团当时就炸了营,大伙义愤填膺,要去救出董小宛,可转念一想,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名士才女们在这人生地不熟的长安城能掀起多大浪花,还是赶紧找那罩得住的人为好,所幸刘子光派了一小队兵在门口保护他们,于是大家找到那小队长说了事情经过,请他代为禀告大帅,小队长的任务只是保护慰问团不被贼人骚扰,哪管得来这样复杂的事情,不过听说是那个慰问团最漂亮的平时就和大帅眉来眼去的董姑娘被刘宗敏的人绑走了,小队长顿时感到事态严重了,当即带着一个慰问团成员奔赴征西大将军府禀告去了。
可是找到大将军府,签押房的人又说大帅出城公干去了,小队长赶紧把这个事情一说,帅府的人自然都认识董小宛,知道这女子和大帅之间不清不楚的有些暧昧,当下派人一边出城飞报刘子光。
夏日白昼长,到了吃晚上饭的时间,天还是亮的,刘宗敏在长安城的私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没到掌灯的时间,几十个大红灯笼已经高高挂起,显得喜气洋洋。门前的大路早就封死了,搭了戏台唱秦腔,院子里还有一帮吹鼓手鼓着腮帮子吹奏者欢快的百鸟朝凤,昔日的马贼们都换了里外三新的绸缎袍子,满脸堆笑着迎客,长安城中稍微有头有脸的人差不多都来了,各级文武官员,富商巨贾,太平绅士,哪个不敢给刘宗敏面子啊,刘府影壁墙后面的收礼处已经堆积了厚厚一叠银票,刘大人结婚太过仓促,搞得大伙儿都没时间准备贺礼,无奈只好用银票顶了。
这会刘宗敏正站在堂前招呼着客人呢,他一张毛茸茸的黑脸笑成了菊花,胸前十字披红,头上乌纱帽,脚下粉底官靴,身上是二品官服,平常不离身的双刀这会也放下了,大伙儿纷纷过来贺喜,没有一个人问起新娘子是谁,众人都明白,刘总兵这么着急结婚,肯定是不知从哪里抢来的女子,唉,谁管这闲事呢。
慰问团的人已经都到了,但是却没带来好消息,刘子光还没联系上,董小宛当时就急了,抵死不愿意换衣服,婆子们害怕完不成任务被刘总兵责罚,一狠心七手八脚按住董小宛,强行给她换了衣服,拿布条缠住了手脚,嘴里塞了手绢,就等拜堂成亲送入洞房了。
当客人来的差不多的时候,袁崇焕才和吴三桂等人姗姗来到,刘宗敏领着部将们迎出大门,双方见礼,都是一脸的喜悦,将袁崇焕请到正堂上首坐下,满院的客人又轮番来给这位陕西最高当权者见礼,看着人头攒动,满满当当的乌纱帽,刘宗敏心中沾沾自喜,心道列祖列宗我刘铁蛋可给你们争光了,结婚的日子全长安的大官都来了,这可是光宗耀祖,刘家门百年罕见的壮观场面啊。
既然袁督师已经到了,那婚礼就可以进行了,刘宗敏一招手,百鸟朝凤的曲子又响起来,满院子的八仙桌上都放了成坛子的白酒和上好的羊肉,一对大红喜烛点起,映的正堂上硕大的双喜字泛着红光,新娘子头顶着红盖头,在两个喜娘的搀扶,或者说就是架着出来的,虽然看不见样貌,但是身段确实是柔若杨柳,苗条纤细,众人都忍不住赞叹,好一块羊肉落到狗嘴里去了。
时间仓促,也没找什么正规的司仪,就让手底下的郝摇旗暂代了,刘宗敏一使眼色,郝摇旗便扯着嗓子喊起来:“老少爷们们,今天是俺们刘总哨…总兵大喜的日子,承蒙三老四少光临寒舍,那什么,吃好喝好,有招呼不周的还请海涵。”
听他胡扯八道的拽词,刘宗敏忍不住踢了郝摇旗一脚,道:“说正经的。”郝摇旗才嘻嘻一笑道:“拜堂开始,一拜天地!”
刘宗敏这边扑通一声跪在蒲团上,那边新娘子也抵死不愿意跪下,任凭两个婆子怎么按也按不下去,看到这里众人算是明白了:刘总兵还真是抢亲来着,谁家的闺女这么遭殃,不过袁大人都没说什么,谁还敢硬充大瓣蒜呢。
正闹腾着,忽听一声大喝:“刘宗敏你不讲究啊!”众人回头一看,又是一个身穿红袍的武官,不过相貌比刘宗敏这种黑铁塔好看多了,正龙行虎步走上堂来,身后一帮扶着腰刀火铳的亲兵,个个横眉冷目,好像谁欠了他们二百两银子似的,而那些披红挂彩的总兵府家丁则东倒西歪躺了一地,看来这批人分明是来找茬的。
刘子光不经常露面,所以在场的官员们不是全认识他,不过他胸前的坐蟒大伙可都认识,纵观整个陕西,能穿蟒袍的不过两个人而已,一个是现正坐在首席的袁崇焕,而且他还只是过肩蟒而已,另一个就是著名的征西大将军、镇武侯刘子光了,毫无疑问,来找茬的这位就是刘子光了。
这下有好戏看了,征西大将军和长安总兵抢亲,就看谁能抢得过谁吧,一时间院子里鸦雀无声,大伙都屏息看着事态的发展。
刘宗敏当场就愣了,镇武侯的举动严重超出了他的想象,平时欺负人也就算了,可是在这样一个庄严喜庆的日子里来捣乱,简直就是骑在他刘宗敏头上拉屎啊,还不是一般的屎,是拉痢疾啊。
第十一卷 西域 第三十二章 夺妻之恨
如果觉得铁器时代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骁骑校小说全集:铁器时代, 匹夫的逆袭, 武林帝国, 橙红年代,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