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王觉仁作品兰亭序杀局3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打的就是你虞桑儿!”方伯冷冷道,“三更半夜扒墙头,你想干什么?”
“我是来找黛丽丝的,您别误会。”
“既是找人,为何白天不来,却要在大半夜如此鬼鬼祟祟?!”
楚离桑有些语塞:“我……我白天走不开。”
“撒谎都不会找理由,我看你就是居心不良、别有所图!”方伯不由分说,抡起拳头又冲了上来。
楚离桑无奈,只好接招。
就在两人打成一团之际,被吵醒的黛丽丝慌忙从楼上跑了下来,挡在楚离桑身前:“方伯,别打了,她是我朋友,不是坏人。”
方伯不得不收住拳脚,冷笑道:“你这朋友总在夜里出没,我都怀疑她到底是人是鬼!”
“她要是鬼,我就拜拜她赶紧把你收了!”桂枝骂骂咧咧地跑过来,叉腰瞪着方伯,“你这死老头,成天疑神疑鬼的不累吗?人家虞姑娘就喜欢大半夜出门,碍着你了?”
方伯在老婆面前永远是直不起腰的。他气得吹胡子瞪眼,又不敢回嘴,只好跺跺脚,回自己屋里去了。
黛丽丝对桂枝道了谢,便牵起楚离桑的手上了二楼。
“你怎么来了?”
黛丽丝给她倒了杯水,不无惊讶道。
“想你和姨娘,这不就来了?”楚离桑笑了笑。
“你这人也是,还真的喜欢大半夜出门啊?”黛丽丝语气虽柔和,但眼中已有了一丝狐疑。
楚离桑在心里叹了口气。要是自己再不说实话,下面的话题根本就没法展开。想了想,她终于向黛丽丝吐露了所有实情:从自己的真名实姓、身世、遭遇讲起,到随养父辩才被抓入宫,再到被萧君默营救,一路逃亡,最后被生父王弘义掳回长安等等,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全都说了。
黛丽丝听得目瞪口呆。
最让她感到惊诧的,莫过于自己的仇人王弘义竟然是她的生父!
呆了半晌,黛丽丝才道:“假如那天我有机会杀王弘义,你会不会救他?”
这个问题显然是楚离桑自己都想不清楚的,因此也就没办法回答。
“我不知道。”楚离桑只能说实话。
黛丽丝又沉默了一会儿,道:“谢谢你能把这些实情告诉我。平心而论,换成我是你,我可能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楚离桑有些感动:“谢谢你黛丽丝,谢谢你的理解。”
“我一直以为自己的身世和遭遇已经很离奇了。”黛丽丝苦笑了一下,“没想到,你的更让人匪夷所思。”
两人相视一笑,顿时有了同病相怜之感。
“对了,你今晚过来,肯定有事吧?”黛丽丝问。
楚离桑点点头,把自己偷听到的事情说了,然后问道:“姨娘当年跟隐太子,到底……到底有没有生下骨肉?”
黛丽丝摇了摇头:“这些事情,先生从没告诉过我。”
楚离桑有些意外:“那姨娘呢?姨娘也没告诉你吗?”
黛丽丝苦笑:“我跟你说过,姨娘她早就忘记过去的事了。”
楚离桑哑然失笑,片刻后才道:“王弘义这个人心狠手辣,说得出做得到,你一定要转告那位先生,千万要当心。假如隐太子真有遗孤在世的话,一定要保护好,千万别落到王弘义手里。”
黛丽丝感激地点点头:“谢谢你桑儿,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好了好了,咱俩之间就不必这么客气了。”楚离桑很豪爽地道,“再怎么说,咱们也算过命的交情了不是?”
黛丽丝笑:“对,咱们是生死之交!”
“是桑儿来了吗?”随着声音,徐婉娘走了进来。
“对不起姨娘,把你吵醒了。”听到她叫自己的名字,楚离桑颇感欣慰,因为她很担心姨娘又像上次那样把自己忘了。
“姨娘老了,晚上总睡不踏实,不能怪你。”徐婉娘牵过她的手,在榻上坐了下来,“好孩子,你没有食言。说要来看姨娘,果然这么快就来了。”
“是啊姨娘,桑儿是我的好姐妹。”黛丽丝也走过来坐下,“她跟我一样,最喜欢跟您说话了,怎么会食言呢?”
“你们都是好孩子。”徐婉娘显得很高兴,笑得眼睛都弯了。
接着,徐婉娘便跟二人拉起了家常。
楚离桑静静地听着,看见徐婉娘的神情依旧是那么温婉而亲切,而目光却依旧是那样恍惚而空茫。
尤其是她的眉眼,总让楚离桑觉得那么似曾相识。
这是不是像老话常说的,一个人面善,就总会让人觉得似曾相识?
楚离桑这么想着,却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因为她分明觉得,姨娘的眉眼的确很像自己认识的某个人……
忽然,仿佛一道闪电在脑海中划过,楚离桑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惊呆了。
萧君默!
原来自己一直苦思不得的跟姨娘眉眼酷似的这个人,正是萧君默!
这是一个最不可能的答案,所以她此前一直在记忆中搜寻其他那些认识的人,却无论如何也不会去想到萧君默。
既然萧君默与徐婉娘如此相似,那么,他会不会就是当年徐婉娘为隐太子生下的骨肉?会不会就是王弘义不择手段想要找到的那个隐太子的遗孤?!
就在楚离桑的心中翻江倒海之际,没有人知道,在敞开的窗户外面,相距六七丈的一处屋顶上,有一个黑影从头到尾一直匍匐在屋脊后面,用狼一样的目光死死盯着她们。
这个人就是韦老六。
第八章 策反
李安俨眸光凝聚,死死地盯着李元昌:“殿下的意思,莫不是要让我……造反?!”
三更时分,长安城的绝大多数里坊早已一片沉寂,可平康坊却依旧繁华喧闹。
李承乾、谢绍宗、李元昌、侯君集坐在栖凰阁的一个雅间中,个个阴沉着脸,气氛几近凝滞。
栖凰阁本来便是谢绍宗的地盘。他匆匆搬离永嘉坊后,便搬进了离栖凰阁不远的一处宅院,因而此处便成了他与太子等人密会的最佳地点。
“先生,”李承乾率先开言,“照你的意思,你的人就是吴王抓的?”
方才谢绍宗已经把吴王李恪带队去抄家的事跟太子说了,并怀疑自己在魏徵府外盯梢的人就是落入了吴王手里。
“回殿下,依目前的事态来看,这是最有可能的解释。”
李承乾想着什么,忽然一惊:“你那两个手下,知不知道我跟你联手的事?”
“这个请殿下放心,除了永嘉坊的那处宅子,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李承乾这才松了口气,少顷却又皱起了眉头:“我这个三弟,是什么时候跟魏徵勾搭上的?怎么事先一点征兆都没有?”
“要我说,如今朝中局势这么乱,谁勾搭上谁都不奇怪。”李元昌插言道,“现在犯不着去想这个,得想想万一魏徵把消息泄露给吴王,吴王会不会去告?密?”
“王爷勿忧。”谢绍宗接言道,“吴王现在一心只想抓住我,在抓到我之前,他什么事都做不了。”
“何以见得?”李元昌斜着眼问。
“因为他没有任何证据。”谢绍宗坦然道,“他既没有证据证明太子殿下想谋反,也没有证据证明我跟殿下联手。充其量,他就只有魏徵这个病恹恹的老头告诉他的捕风捉影之词罢了,试问圣上怎么会相信他?”
“可他手上有你的人!”李元昌不以为然,“如果他把你的人带到圣上面前,不就可以证明你跟太子联手了吗?”
谢绍宗笑了笑:“好,即便如王爷所说,那最多也只能证明我谢绍宗卷入了朝堂阴谋,才会派人暗中监视魏徵,至于我为何卷入,以及我想干什么,有谁能告诉圣上?又有谁能证明这一切跟太子有关?再说了,经过厉锋一案,吴王随便抓个人就想指控太子,会不会引起圣上猜疑?搞不好,他吴王羊肉没吃到,反惹了一身臊!倘若吴王是有脑子的人,我相信他就不会这么做。”
李元昌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李承乾原本也有些担心,闻言不禁笑道:“还是先生脑子清醒。此番分析入情入理,让人茅塞顿开啊!”
“老谢,现在吴王不是咱们的重点。”沉默了半天的侯君集道,“圣上今年上元节不去魏王府了,咱们得赶紧想个新的行动计划。”
此事在场四人皆已知晓,适才的沉默主要便是因为这件事。他们都很清楚,随着皇帝计划的改变,他们要么放弃行动,要么只能勒兵入宫,二者必居其一。
“要我说,干脆放弃行动吧,勒兵入宫纯属自取灭亡!”李元昌道。
“王爷此言差矣!怎么勒兵入宫就一定是自取灭亡?”侯君集冷哼一声,“倘若圣上当年也是这么想的,那坐上皇位的不就是隐太子了?”
“皇兄当年功盖天下、威震四海,甘愿替他卖命的人多的是!你侯尚书当初不也是皇兄手上的一把刀吗?”李元昌道,“再说了,皇兄当年在秦王府蓄养了八百死士,个个有以一当十之勇……”
“七叔!”李承乾脸色一沉,“你说这话什么意思?莫非我没有父皇的功绩和声望,就该把皇位拱手让给别人吗?”
李元昌这才意识到自己心急口快,无意中伤了太子,赶紧道:“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主要是想说,时移世易,眼下的情况跟当年不可同日而语……”
“事在人为!”李承乾又打断了他,“父皇可以做到的事,凭什么我李承乾就做不到?他当年的秦王府有八百死士不假,可谢先生的羲唐舵难道就都是贪生怕死之辈吗?或者你觉得他们都是绣花枕头,没有以一当十之勇?”
李元昌无奈地发现,自己方才一句话不仅得罪了太子,也得罪了谢绍宗,此刻再怎么解释估计都没人想听了,只好悻悻闭嘴。
侯君集幸灾乐祸地瞟了他一眼,对李承乾道:“殿下,我早就对您说过了,我侯君集就是您的一把刀,何时出鞘,就等您一声令下了!”
“好!侯尚书宝刀未老,您这把刀一出鞘,定然能够所向披靡、旗开得胜!”
李承乾大为兴奋,可话音刚落,忽然瞥见谢绍宗正蹙眉沉吟,似乎颇有忧色,便问道:“先生在想什么?”
谢绍宗淡淡道:“殿下,请恕谢某说一句煞风景的话,方才汉王殿下所虑,其实不无道理。”
李元昌一听,顿时抖擞起来:“怎么样承乾,我没说错吧?谢先生可是个明白人,不像某些人只会逞匹夫之勇!”
侯君集冷冷一笑,权当没听见。
对汉王这个包软蛋,侯君集早就看透了,此时也懒得再跟他计较。
李承乾听谢绍宗这么一说,不觉有些紧张:“先生有何顾虑,还请明言。”
“殿下,当年秦王之所以能对隐太子和齐王一击得手,在您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谢绍宗不答反问。
李承乾想了想:“我明白先生的意思,不就是控制玄武门吗?”
“正是。如果要在太极宫发难,就必须控制玄武门!”谢绍宗目光灼灼,“否则,宁可放弃行动,也绝不可打无把握之仗。”
“侯尚书,”李承乾转过脸来,“太极宫的宿卫禁军中,有没有你的旧部?”
“有倒是有。”侯君集思忖着,“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要想策反他们,一来过于仓促,怕难以成功;二来嘛,虽说是当年旧部,可人心隔肚皮,贸然拉他们入伙,只怕风险太大。”
李承乾还没表态,李元昌便抢着道:“侯尚书,您方才不是还满腔激情、志在必得吗?怎么这会儿又谨慎起来了?”
侯君集一怒:“汉王殿下,侯某懒得跟你计较,你别得寸进尺!”
李元昌刚想回嘴,李承乾忍不住呵斥:“够了!七叔,你就不能少说两句?吗?”
“诸位消消气,消消气。”谢绍宗赶紧又打圆场,“大伙都是为了殿下的大业,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切莫为了一点意气之争而影响大局。”
“先生,”李承乾不再理他们,“依你看,咱们现在该怎么做?”
“眼下距上元节虽然没剩几天了,但所谓富贵险中求,依在下之见,策反禁军倒也不是不可行。”谢绍宗看着侯君集,“君集兄,得劳烦你把禁军中的旧部拉一张名单出来,咱们一个个分析,略加筛选,或许可以锁定几个可能性比较大的,逐个试探一下。”
如果觉得兰亭序杀局3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王觉仁小说全集:兰亭序杀局3, 兰亭序杀局2, 兰亭序杀局,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