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王跃文作品官场春秋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总是在黑夜里,他的关押地不断地转移。他便总不知自己被关在哪里。过了几个黑夜,他就没有了时间概念,不知自己被关了多久了。车轮式的提审弄得他精疲力竭。他的脑子完全木了,同芳姐一道反复设计过的那些美事,这会儿也没有心力去想起了。终日缠绕在脑海里的是对死亡恐惧。他相信自己没有任何罪行,但他分明感觉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将他往死里推。他的辩白没有人相信。

不知过了多少天,看守说有人来看你来了。他想象不出谁会来看他,也不愿去想,只是木然地跟着看守出去。来的却是泪流满面的芳姐。就在这一霎那,白秋的心猛然震动了。他想,自己只要有可能出去,立即同这女人结婚!

芳姐拉着白秋的手,说不出一句话,只是哭个不停。芳姐憔悴了许多,像老了十岁。

白秋见芳姐总是泪流不止,就故作欢颜,说,芳姐你好吗?

芳姐不知是点头还是摇头,只呆呆望着白秋,半天才说,我找你找得都要发疯了。他们打你了吗?

白秋说,没什么哩。反正是天天睡觉。这是哪里?

听芳姐一说,才知自己是被关在外县。他被换了好几个地方,芳姐就成天四处跑,设法打听他的下落。托了好多人,费了好多周折,芳姐才找到他。白秋望着这个痴情的女人,鼻子有些发酸。

芳姐说,我去看了你爸爸妈妈,两位老人不像样子了。你妈妈只是哭,说那天你说回去没回去。可怜你父亲,眼巴巴守着桌上的酒杯等你等到深夜。他老人家总是说你这辈子叫他害了。我陪了两位老人一天,又急着找你,就托付了我店里的人招呼他们二老。白秋听着,先是神色戚戚,马上就泪下如注,捶着头说自己不孝。芳姐劝慰道,你别这样子,我知道你没有罪,你一定会出去的。他们不就是认钱吗?我就算倾家荡产,也要把你弄出去。你放心,我会照顾老人家,等着你出来。

自从那天白秋喊了爸爸,他对爸爸的看法好像完全改变了。他开始想到爸爸原来并没有错。他老人家只是为了让儿子变好,让儿子受到应有的教育或者惩罚。但是老人家太善良、太正派,也太轻信。他以为全世界的人,都会按他在课堂上教的那样去做。结果他被愚弄了。白秋越来越体会到,父亲有自己一套人生原则,这也正是他老人家受人尊重的地方。但到了晚年,老人家摹然回首,发现一切早不再是他熟捻的了。爸爸为自己害了儿子而悔恨,可老人家知道自己分明没有做错!白秋太了解爸爸了,他老人家太习惯理性思维了,总希望按他认定的那一套把事情想清楚。可这是一个想不清楚的死结,只能让爸爸痛苦终身。按爸爸的思维方式,他会碰上太多的死结,因而爸爸的晚年会有很多的痛苦。白秋早就不准备再责怪这样一位善良而独孤的老人了。只要自己能出去,一定做个大孝子。可他担心自己只怕出不去。说不定芳姐白白拼尽了全部家产,也不能救他一命。

芳姐说,告诉你,三猴子死了,同人家打架打死的。他终于得到报应了。

白秋听了却没有什么反应,只说,没有意思了。我现在只希望你好好的,希望爸爸妈妈好好的。

芳姐擦了一下眼泪,脸上微露喜色,说,白秋,我们有孩子了。芳姐说着就摸摸自己的肚子。

白秋眼睛睁得老大,说不清自己的心情。芳姐就问,你想要这孩子吗?白秋忙点头,要要,一定要。芳姐终于笑了,拉着白秋的手使劲地揉着。

探视时间到了,芳姐眼泪又一滚下来了。白秋本想交待芳姐,自己万一出去不了,请她一定拿他的钱买一架钢琴送给白一。但怕芳姐听了伤心,就忍住了。

夜里,白秋怎么也睡不着。最近一些日子,他本来都是昏昏沉沉的,很容易入睡。似乎对死亡也不再恐惧了。可今天见了芳姐,他又十分渴望外面的阳光了。他很想马上能够出去。直到深夜,他才迷迷糊糊睡去。刚一睡着,咣当咣当的铁门声吵醒了他。恍恍惚惚间,他听得来人宣判了他的死刑。刑场是一片漫无边际的芦苇,开着雪一样白的花。他站在一边,看着自己被押着在芦苇地里走啊走啊。芳姐呼天抢地,在后面拼命地追,总是追不上他。他想上去拉着芳姐一块儿去追自己,却怎么也走不动。又见白一无助地站在那里哭,眼泪映着阳光,亮晶晶地刺眼。枪响了,他看见自己倒下去了。惊起一群飞鸟,大团大团芦花被抖落了,随风飘起来。天地一片雪白。

《没这回事》

史济老人吃了早饭,闲步往明月公园去。老人身着白衣白裤,平底力士鞋也是白的,很有几分飘逸。又是鹤发美髯,优游自在,更加宛若仙翁。只要天气好,老人都会去明月公园,同一帮老朋友聚在来鹤亭,唱的唱戏,下的下棋,聊的聊天。史老喜欢唱几句京戏,倒也字正腔圆,颇显功底。

来鹤亭在公园西南角的小山上,四面都有石级可登。山下只能望其隐约,“檐欲飞。史老不慌不忙,抬级而上。行至半山,只觉风生袖底,清爽异常;再上十来级,就望见来鹤亭的对联了:

双鹤已作白云去

明月总随清风来

快要上亭,就听得有人在唱《斩黄袍》:

孤王酒醉桃花宫,韩素梅生来好貌容。

寡人一(也)见龙心宠,兄封国舅妹封在桃花宫。

他听得出这唱着的是陈老,拉二胡的一定是刘老了。那么郭姨十有八九还没有到。

常到这里玩的只有郭姨郭纯林是行家,她退休前是市京剧团的专业琴师,拉了几十年的二胡。去年郭姨在来鹤亭头次碰上史老,她说自己平生一事无成,守着个破二胡拉了几十年。史老说,最不中用的还是我,如今我七十多岁了,根本记不起自己一辈子做过什么事。你到底还从事了一辈子的艺术工作啊!郭姨笑了起来,说,还艺术?老百姓都把拉琴说成锯琴。我们邻居都只说我是京剧团锯琴的,把我同锯木头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您老可不得了,大名鼎鼎的中医,又是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史老连忙摆手。

果然是陈刘二老在搭档。陈老见他来了,朝他扬扬手,仍摇头晃脑唱着。刘老则闭目拉琴,似乎早已神游八极了。史老同各位拱手致意,便有人起身为他让座。他客气地抬手往下压压,表示谢意,自己找了个地方坐下了。郭姨真的还没有到。史老心中不免快快的。

我哭一声郑三弟,我叫、叫、叫、叫、叫一声郑子明

呐。寡人酒醉将(呃)你斩,我那三弟呀!

陈老唱完了,拉琴的刘老也睁开了眼。陈老说,史老来一段?史老摇摇手,谦虚道,还是您接着来吧。刘老笑了,说,您是嫌我的琴拉得不行吧。您那搭档总是姗姗来迟啊。史老双手一拱,表示得罪了,说,哪里哪里,我这才上来,气还喘不匀哩。刘老鬼里鬼气眨了眼睛说,等您同她结婚了,有您喘不过气的时候呢!史老就指着刘老骂老不正经。

正开着玩笑,就见郭姨来了。她也是一身素白衣服,坐下来问,什么事儿这么好笑?刘老开玩笑来得快,说,笑您呢!笑您和史老心有灵犀,穿衣服也不约而同。年轻人兴穿情侣装,您二位赶上了。为我们老家伙们争了光呢。郭纯林笑道,刘老您只怕三十年没漱口了吧,怎么一说话就这么臭?史老摆手一笑,说,小郭别同他说了,你越说他越来劲,等会还不知他要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呢。刘老这就对着史老来了,说。您就这么明着护她了?老哥儿们都知道您会心疼老婆!老哥老姐们就大笑起来,问他俩什么时候办事,要讨杯喜酒喝。

郭姨脸红了起来,低下头来调弦。大家便笑她又不是二八姑娘,这么害羞了?

史老说,小郭你别理他们。来,我唱段《空城计》,就唱孔明那段“我正在城楼观山景”。

郭姨点点头,拉了起来。史老做古正经拿开架子,开腔唱道:

我正在城楼观山(呐)景,耳听得城下乱纷纷。

旌旗招展空翻(呐)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

我也曾差人去(呀)打听,打听得司(喏)马领兵往西行。

一来是马谡无(哇)谋少才能,二来是…

有郭姨拉着二胡,刘老就不拉,同几个人在一边侃气功。他喜欢侃,侃起来口吐莲花,神乎其神。几位老太太很信他的,一个劲儿点头。这边有人给史老喝彩,刘老也不忘停下来,拍着手叫一声好,再去侃他的气功。

诸葛亮无有别的敬,早预备下羊羔美酒犒赏你的三军。

既到此就该把城进,为什么犹疑不定进退两难为的是何情?

左右琴童人(呐)两个,我是又无埋伏又无有兵。

你不要胡思乱想心不定,来来来请上城来听我抚琴。

史老调儿刚落,掌声便响了起来。史老边拱手致谢,边笑着对大家说,你们别信刘老那套鬼名堂。他哪知道什么气功?刘老眨眼一笑,并不理会,仍在那里眉飞色舞。

这会儿没有人唱了,郭姨自个儿拉着调儿,嘴里轻声哼着,很是陶醉。那边两个老哥下棋争了起来,嗓门很高,像是要动手了。大伙就转拢去看他俩,笑他俩像三岁小孩,叫他们小心别把尿争出来了。老小老小,越老越小啊!郭姨却像没听见那边的动静,仍只顾自个儿拉着哼着。

老哥老姐们三三两两地来,又三三两两地走了。刘老提着菜篮子要顺道买菜回去。陈老就说,你这个老奴才啊,忙了一辈子还没忙够?老了,就不要管他那么多了,还要给儿孙当奴才!只管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看他们把你怎么样!

刘老摇头自嘲道,我这是发挥余热啊!

史老和郭姨还没走。刘老说,你们两位老情人好好玩,我们不打搅了。我看这来鹤亭的对于要改了,如今是“双鹤已作白头来”了。

史老拱手道,阿弥陀佛,你快去买你的菜去,迟了小心你儿媳妇不给饭吃!

大伙儿都走了。只有些不认识的游人上来溜一下又下去了。郭姨像是一下子轻松起来,舒了口气说,清静了,清静了。

史老说,是的,到处闹哄哄的。

郭姨说,没有这么个地方,真还没个去处。

史老说,你是不是搬到我那里去算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郭姨低下头,脸飞红云。老太太六十岁的人,不见一丝白发,看上去不到五十岁。

已是中午了,游人渐稀。天陲西望,闲云两朵。

史老回到家里已是下午一点多。这是史家先人留下的祖居,一个小四合院,在巷子的尽头。史老进屋很轻,他知道家人都吃过了中饭,各自在午睡。

保姆小珍轻手轻脚地端来温水,让史老洗了脸,马上又端了饭菜来。儿孙们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史老生活规律同他们合不上,他只顾按自己的一套过。

吃过中饭,小珍说,史叔交代我,叫您老吃了饭睡一下。

知道!史老说着,就回了自己房间。

小珍说的史叔是史老的大儿子。史老两子一女。老大史维,在市一中当教师,教历史的;二儿子史纲,继承父业,是市中医院的医生;女儿史仪最小,也在市中医院上班,是位护士。儿女们很孝顺,细心照料着史老的生活。

史老住的是紧挨中堂的正房,里外两间。里面是卧室,外面做书房兼会客室。他有十年不给人看病了,只在家修身养性,有兴致就写几个字。谁都弄不懂他为什么不肯看病了,只是惋惜。前些年曾传说他写过一副对联:

病起炎凉,炎凉即为世道,老夫奈世道何?

药分阴阳,阴阳总是人情,良方救人情乎?

有人向史老讨教,问他是不是作过这副对联,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说世道人情不可救药了。史老只是笑而不答。

史老才吃饭,不想马上就睡,推开窗户吹风。窗外是一小坪,角上有一棵大榆树,秋天便挂满了榆钱;还有芭蕉一丛,老梅数棵,错落坪间,很是随意。连着小坪的也是一些平房,不挡风,也不遮眼。凉风吹来,蕉叶沙沙,梅树弄姿。史老喜欢这片小天地。在这样一个闹市,能留下这么个小天地,真是造化。史家小院原先也是当街临埠的,只是后来城市规划变了,就被挤到这个角落里来了。倒是落得清静,正好合了史老的雅意。更有这后院小坪,可以观花,可以望月。

蝉声慵懒,令人生倦。史老打了个呵欠,上床歇了。

老人家睡了一会儿起床,儿孙们各自出门了。他便去厨房,想倒水洗脸。小珍听得动静,忙跑了过来,说,爷爷等我来。他也不多讲,由着小珍去倒水。

洗了脸,感觉很爽快。他甩着手,蹬着腿,扭着腰,回到房里,铺纸泼墨。老人家每天下午都是如此,从不间断。时间也没限定,当行当止,全凭兴致。只是所写字句必求清新古雅。时下流行的语言,老人总觉得写起来没精神。这时,他想起明月公园的一副对联,便信手写下了:

青山从来无常主

平生只需有闲情

写罢抬手端详片刻,又写道:

老朽向有附庸风雅之句:后庭有树材不堪,一年一度挂榆钱。秋来借取几万金,问舍求田去南山。同好见了,戏言诗是好诗,只是不合时宜。南山寸土寸金,非达官显富休想占其一席。我便又作打油诗自嘲:南山有土寸寸金,谁人有钱谁去争。我辈只谈风与月,黄卷三车与儿孙。古人有云:山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明月公园之联,正古人高情也!

搁笔细细审视,不免有些得意。史老总是很满意自己的随意挥洒之作,少了些拘谨和匠气。想平日来索字的人,多半是他们自己想了些句子,那些狗屁话史老很多都不太喜欢。可收人钱财,就得让人满意,他只硬着头皮笔走龙蛇。这些作品他自己往往不太如意。史老不太肯给人家写字,硬是推脱不了的,一律按标准收取润笔。标准自然是他自己定的,但也没人说贵。

过会儿孙子明明放学回来了,跑到爷爷书房,叫声爷爷好,我回来了。史老摸了摸明明的头,说,你玩去吧。哦,对了,今天是星期五,吃了晚饭让爷爷看看你的字。

明明是二儿子史纲的小孩,正上小学。史维膝下是一女儿,名叫亦可,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女儿交仪,尚是独身,三十多岁的老姑娘了。

儿孙们挨个儿回来了,都先到史老这里问声好。史老只是淡淡应着嗯。只是史仪还没有回来。

吃晚饭了,大媳妇秋明来请史老,说,爹,吃晚饭了。史老说,好,就来。见史老还没动身,秋明不敢再催,也不敢马上就走,只是垂手站在门口。史老收拾一下笔砚,见媳妇还站在那里,就说,你去吧,我就来。秋明这才轻轻转身去了。

史老走到饭厅,二媳妇怀玉忙过来为老人掌着椅子,招呼他坐下。史老的座位是固定的上席,这张椅子谁也不敢乱坐。史老坐下,大家才挨次人座。史老环视一圈,皱了眉头,问,怎么不见仪仪?全家大小面面相觑,不知怎么作答。亦可平时在爷爷面前随便些,她笑笑说,姑姑可能找朋友了吧!史维望望老人家,就转脸骂女儿,放肆!有你这么说姑姑的吗?史老也不说孙女什么,只道,也该打个电话回来!说罢就拿起筷子。全家这才开始吃饭。

史老只吃了一碗饭,喝了一碗汤就放碗了。史纲忙说,爸爸再吃一点?史老摆摆手,说,够了。史维马上站起来,招呼老人家去了房间。回到饭桌边,史维说,爸爸好像饭量不太好?怀玉说,是不是菜不合老人家口味?小珍一听就低了头。秋明就“说,不是怪你小珍。老人家的口味同我们不同,你得常常问问他老人家。小珍迟疑一会儿说,我不敢问。亦可怕小珍委屈,就说,不是要你去问呢,你只管家里有什么菜就做什么菜。

因是怀玉负责买菜,秋明怕女儿这话得罪了弟媳,就骂亦可,也不是你管的事!大人的事你掺什么言?又对男人说,你要问问爸爸。你是老大,爸爸高兴不高兴,你要多想着些。

大家吃了晚饭,洗漱完了,就往老人家书房去。每周的这一天,老人家都要检查亦可和明明的书法作业。两个儿子、儿媳和女儿也都会到场。

史老先看了明明的作业,只说,有长进。

亦可的字好些,颇得爷爷笔意。但老人家也只是点点头,说,还得用功。

史维、史纲便忙教训各自的小孩。亦可和明明都低着头听训。史老望望两个儿子,严厉起来,说,你们自己也一样!史维、史纲忙说是是。

秋明乖巧,指着案上老人家的新作,说,你们快看爷爷的字!

大家忙围上去,欣赏老人家今天下午的即兴之作,一片啧啧声。

史维面带惭愧,说,爸爸用墨的方法我总是掌握不了。

老人家威严地说,外行话!书法到了一定境界,技法总在其次,要紧的是道与理。必须悟其道,明其理,存乎心,发乎外。如果只重技法,充其量只是一个写字匠!

不等史维说什么,史纲凑上来说,是的是的。爸爸的书法总有一股气,发所当发,止所当止。通观全局,起落跌宕,疏密有致,刚柔相济。刚则力透纸背,柔则吴带当风…

你肚子里还有什么词?史老冷眼一瞥,说,你只知说些书上的话。

老人家再教训儿孙们几句,只让史维一个人留下,有事要说。史维便留下了,垂手站在那里。老人家让他坐下,他才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

老人家半天不说什么,只在书房转来转去。史维不敢问父亲有什么事,只是望着老人家,心里有些不安起来。

老人家走了好一会儿,坐下来,说,有个事情,同你说声。你母亲过世五年了,你们都很孝顺,我过得很好。但老人家有老人家的乐趣,老人家有老人家的话要说。这些你们要到自己老了才知道。我同一位姓郭的姨相好了,我想同她一起过。这郭姨你们不认得。她原是市京剧团的琴师,去年退的休,比我小十来岁。她老伴早就过世了,一个人带着个女儿过了好些年。女儿去年随女婿出国了,只剩她一个人在家,也很孤独。这事我只同你说,你去同他们说吧!

史维顺从地说,好吧。只要你老过得顺心顺意,我们做儿女的就心安了。

老人家挥挥手,说,好了,你去吧。

史维站起来,迟疑一会儿,说,爸爸,我…想同你说说妹妹的事。

她有什么事?老人家问。

史维说,妹妹找了个男朋友,她说那男的很不错,对她很好。她想带回来让您看看。她同我说好久了,让我同您讲,请您同意。

老人家不高兴了,说,她自己怎么不同我说?这么说是我这个做父亲的太冷酷了,太不关心你们了?

史维忙赔不是,说,当然不是。仪仪只是…

好吧,不要说了。她要带回来就让她带回来吧!

史维说声爸爸您休息,勾着头出来了。

史老在家在外完全是两个人。同外人在一起,他显得豁达、开朗,很有涵养,只是在有些场合有点傲慢。回到家里,他就威严起来,男女老少在他面前大气都不敢出。不说别的,一家人谁也不敢在他面前架二郎腿。孝顺孝顺,以顺为孝。儿孙们凡事顺着老人家的意。仪仪原先找过一位男朋友,他老人家看不上,女儿只好不同人家好了。那男的第一次上门,忘了在史老面前的禁忌,架起了二郎腿。老人家见了,拂袖而去。

史维出来后,仪仪也回来了。史维叫她去见见爸爸。仪仪有些不敢,但还是去了。一会儿仪仪出来,问史维,哥,今天爸爸好像不高兴?史维问,怎么了,他讲你什么了?仪仪说,那倒没有,只是不太理我。史维说,老人家是这样的,由他吧。你叫二哥二嫂过来下,有个事情我们几兄妹商量一下。

史仪同二哥二嫂一起来到大哥大嫂的房间。亦可见大人有事要商量,起身回避。史家上上下下都是讲规矩的。史维对女儿说,你也留下听一下吧,你不是小孩了,参加工作的人了。大家不知有什么重要事情要说,都睁大眼睛望着史维。

史维不马上说那事,先说些外围话。他说,史家三代之内不许分家,这是祖宗定的规矩。大家在一块过日子,都没有二心,这很难得。让老人家高兴,是我们做儿孙的共同心愿。老人家养我们,教我们,不容易。没有他老人家,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老人家不感到幸福的话,我们做儿孙的哪有什么幸福可说?这些我们想过吗?只怕没有想过。首先是我做老大的做得不好,不怪你们。

你是说,要为老人家找个老伴?怀玉问。

史纲马上白了怀玉一眼,说,听大哥把话讲完。

史维说,怀玉说得不错。爸爸刚就同我讲了这事。他说有位郭姨,跟他很好,两人想一起过。这位郭姨去年才退休的,刚六十岁吧,原是在京剧团工作的。

大家听了你望我,我望你。亦可说,这么说她比爷爷小十多岁呀!以后爷爷过世了,我们少说还得养这位奶奶十年。再说…

你大胆!史维打断亦可的话,说,谁都巴望爷爷长命百岁,你却来咒他老人家!下次就要咒我了?!我和你娘早死了,就不要你养了!

秋明也骂道,你真不像话!爷爷最疼的是你和明明,你连明明都不如!爷爷上回过生日,明明还知道叫爷爷万寿无疆呢!二十多岁的人了,我和你爸爸平日是怎么教你的?

史纲夫妇就劝道,算了算了,亦可也是有口无心,她还是蛮懂事的。

仪仪也说,可可还是蛮懂事的,平时爷爷生气,只有她能逗得爷爷开心。

懂事!懂个鬼事!懂事能说出这种话?史维余火未消。

亦可低头认错,说,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姑姑,我…我错了,辜负了爷爷平日对我的疼爱。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现在…现在都什么年代了,我们家还三代同堂。也不是咒爷爷,人总有那一天的。爷爷百年以后,还有那位奶奶,我们还得在一起过。从管理学上说,这也是不科学的…

史维“啪”地拍起了桌子。秋明忙摆摆手,对男人说,你也轻点,别让老人家听见了。史维回头望望门,平息一下自己,说,你越说越不像话了。还管理学!你肚子里有几滴墨水?就凭你学的那些东西,你讲得口水流了,还抵不得爷爷吹口气!你就想一个人单飞了?你有什么本事?大家合在一起,哪一点亏待你了?一个多么温暖的大家庭!爷爷对你不好?爸爸妈妈对你不好?姑姑对你不好?还是叔叔婶婶对你不好?

怀玉忙说,哥你就别骂可可了。可可平时在我和她叔面前很有尊卑上下的,在如今这很难得了。

可可很乖的,不要说错了句话就骂得她开不了眼。仪仪过去拉了亦可的手。

秋明戳了女儿的额头,回头说,就你们总依着她。你不紧着点儿,还不知今后变成什么样儿呢!

亦可这下一句话不说了,坐在那里头也不敢抬。史维说,就不该让你留下来。当你长大了,给脸不要脸。你去吧,不要赖在那里了。

亦可揉着衣角出去了。

史维说,既然是爸爸自己看上的,就一定是位好妈妈。我们做儿女的,要顺着老人家的意才是。

史纲说,是的是的。爸爸同你说过具体安排吗?

史维说,没有。

秋明想想,说,虽然是老人家了,也得扯个结婚证,做古正经办一下才是。不然,说起来也不好听。

怀玉觉得也是这个意思,就说,还是大哥问一下爸爸的想法,过后我们几兄妹再商量一下到底怎么来办吧。

这年深秋,史济和郭纯林办了婚事。史老不太喜欢热闹,只请了常在明月公园一起乐的那些老哥老姐,再就是史家三兄妹的要好朋友。仪仪的男朋友赵书泰也来了。小伙子自己办了家公司,听说赚了不少钱。仪仪同赵书泰偷偷来往好长一段时间了,上次带回来让史老见过。史老不说什么,陪赵书泰吃了顿晚饭。大家就松了口气,说明老人家同意仪仪跟这小伙子交朋友了。

史老婚后照样天天早上去明月公园的来鹤亭,只是不再一个人走,身边总伴着郭姨。来鹤亭的老人们都羡慕他们。

可是过了十来天,史老两口子不上来鹤亭了。刘老、陈老同几位老人跑到史家里一看,方知史老病了,郭姨在一旁殷勤服侍。见史老好像病得不轻,刘老他们说了些宽慰的话就出来了。到了外边,老人们就开起玩笑来,说郭姨那么漂亮,又并不显得老,史老哪有不病的?

史老的儿孙们就急坏了,却又不敢去请医生。史老自己是一方名医,怎么会让别人给他看病呢?史老自己心里有数,叫家人不必惊慌,他不会有大问题的。儿孙们只好让老人家自己将息,把那些索字的人都婉言打发了。他让郭纯林服侍着,卧床二十来天,慢慢好起来了。

  如果觉得官场春秋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王跃文小说全集苍黄官场春秋国画王跃文作品精选大清相国,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