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王跃文作品苍黄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老舒这么廉洁,那你们就树他作榜样。”熊雄说。

李济运嘿嘿一笑,说:“熊雄兄,哎,你这名字真拗口,硬得叫你熊局长。我说树什么榜样都有道理,只有这廉洁榜样没道理。廉洁应是对公务员的最低要求,干部只要廉洁就应该树为榜样,那就是笑话了。好比说,普通公民不偷不抢,不杀人放火,这也是最低要求。老百姓只要符合这个最低要求就要大力表彰,国家表彰得过来吗?从逻辑上讲,凡是没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公民,国家都应该表彰他们为守法公民。我说哪,我们对待干部,已经把最低要求当成最高要求了!”

熊雄重重地拍了李济运膝头,说:“济运,你这么一说,还真是个道理!可是,我们也得承认,很多干部就是做不到最低要求!我对干部队伍的评价是,贪污腐败的是少数,不廉洁的是绝大多数,一尘不染的又是极少数。舒泽光可贵就在于,很多人没做到廉洁,他做到了。”

“事实归事实,道理归道理。所以,也经常看到有些地方表彰廉政建设单位和个人,我看着总是觉得不对头。”李济运笑道。

熊雄偏过头望望李济运,说:“老同学,我问句直话,你对舒泽光没有成见吧?”

李济运笑道:“我也同你说真话。老舒我们平时谈不上太密切,但他是个老实人,这个我心里有数。这回听说他出事,我先是将信将疑。后来又进去几个,交待的问题越来越多,我猜他老舒肯定逃不了这一劫。最后证实他真没有问题,我对他可以说是肃然起敬。”

到了梅园,时间还早,先去房间休息。李济运问服务台要房卡,服务员告诉了房号,说舒局长已在房间了。熊雄笑笑,说:“老舒肯定在房间洗澡。”

舒泽光这个毛病,很多人都知道。每次市局有人下来,舒泽光就早早地开了房间,自己先在里头洗个澡,再坐下来等候客人。县里好几位领导说过他:客人都没进门,你就把洗漱间弄得湿淋淋的!舒泽光却说,市局领导都是他老朋友,很随便的。他原先还在里头抽烟,客人一进门,烟臭味就扑面而来。他如今好歹不抽烟了,澡却照常在里头洗。

果然,李济运还没敲门,就听得里头哗哗地响。服务员认得李济运,忙过来开了门。见床上堆着舒泽光脱下来的衣服,李济运有些不好意思。熊雄却说:“没关系的,老舒我们太了解了。”

舒泽光在里头听见声响,喊道:“熊局长吗?请坐请坐,我马上出来!”

第十三章

第61节:“怕”也是一种可贵品质(1)

“怕”也是一种可贵品质

他说是马上出来,却哗啦哗啦了老半天。老同学之间本来话题很多,可听着洗漱间的流水声,李济运却得无话找话。他脖子上越来越不舒服,干脆取下领带塞进包里。熊雄就笑他又不是接待外宾,何必弄得西装革履的。李济运就自嘲,说县里的领导,老要坐主席台,人模狗样惯了。熊雄说自己在漓州没资格坐主席台,穿衣服可以随便些。好不容易等到浴室门开了,舒泽光伸出头来问:“没有女士吧?”没听到回答,舒泽光穿着三角短裤,蹑脚跑了出来。

李济运笑道:“洗这么久,你是杀猪啊!”乌柚人说人洗澡洗得太久了,就说他杀猪。杀猪要脱毛、刮皮,跟洗澡好有一比。

舒泽光笑笑,说:“我这几个星期被弄得很臭了,要好好洗洗。”

听他一语双关,李济运佯作生气,说:“老舒你莫扯淡!”说着就去了门口,喊服务员收拾洗漱间。

熊雄讲客气,只道:“没事的。”

舒泽光又借题发挥,笑道:“李主任,市局领导不怕我脏,县里领导嫌我臭狗屎。”

服务员恭恭敬敬说声打扰了,进屋打扫洗漱间。李济运说:“老舒你莫开玩笑了。熊局长很关心你,专门赶来看看。你受委屈了。”

熊雄说:“我知道之后,不便说什么,却一直关注。老舒这个人,我了解他。”

舒泽光禁不住摇头叹息,道:“您两位,年纪都比我轻,但都是我的领导,我很尊重你们。有的人,你尊重他,他不尊重你!”

第62节:“怕”也是一种可贵品质(2)

李济运明白他话里的意思,怕挑破了大家面子上不好过,忙说:“老舒,有些话我们不要说。情况都清楚了,这就行了。话说回来,党员干部,尤其是担负领导职务的干部,接受组织调查,也有这个义务。我知道你听了这话不高兴。我承认这是官话,但摆到桌面上讲,还就是这个道理。”

舒泽光说:“李主任,你我了解。你随便怎么讲,我都没有意见!”

熊雄也帮着李济运做工作:“舒局长,不管怎么讲,我们还是要感谢时代的进步。放在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关你进去,只怕就出不来了。现在还是讲实事求是,还是讲依法办事。”

舒泽光微微闭着眼睛,像是强忍心头的疼痛。听着熊雄说完了,他慢慢睁开眼睛,说:“我在里头,你说不怕吗?也怕。我怕什么?我是后怕。我有机会受贿吗?有!我缺钱用吗?缺!我想钱吗?也想!我不是说自己如何廉洁,如何高尚。我是胆小。别人贪污没有事,那是别人的运气好。我要是贪污了,肯定就出事了。你看,我没贪污都被白整了一回,说明我运气是不好嘛!”

李济运拍拍舒泽光的手,说:“泽光兄,你怕得好!世间多个怕字,会少很多罪孽。常说,凡人怕果,菩萨怕因。善因有善果,恶因有恶果。菩萨高于凡人,就是他明了因果。凡人往往自作自受,就是从一开始就错了。拿我们凡人的话讲,怕不是懦弱,它是佛门倡导的一种可贵品质。”

舒泽光笑了起来,说:“李主任这么一说,我突然就高大起来了,心里还有一种神圣感。我原以为自己没有栽下,只是侥幸哩。”

“你们李主任脑子好使,嘴皮子更好使。不然怎么叫智囊呢?”熊雄也笑了,“济运你学林出身,却是五花八门都讲得出道道。老舒,你们李主任是我们同学中间文才最好的。”

李济运道:“你的文才更好。你也是学林的,却成了物价局长。”熊雄大学毕业,分配在市物价局。他先是极不满意,埋怨专业不对口。可他干了几年,发表了不少物价方面的论文。很多专业学物价的拿不出文章,他就显得出类拔萃。八年时间,就做到了物价局长。

李济运肚子里还有些话,怕说出来人家笑他迂。他想起了自家客厅那幅画。那画并没有题目,他想若要有个题目,应该叫做《怕》。他是刚才悟到的,也许正是那幅里的禅机?佛门正是教人怕!心头有个怕字,便会敬畏常住。

第63节:请老舒来查县委书记的问题

请老舒来查县委书记的问题

听得敲门声,猜到是刘星明来了。开门一看,果然是刘星明,还有明阳和艾建德。彼此握了手,道了客气。刘星明直话直说:“泽光同志,组织上接到举报,肯定要查查。我俩要是换个位置,你也会查我的。你没有问题,我们都很欣慰。今天,我同明阳同志、建德同志、济运同志,专门请来了熊局长,陪你吃个饭。”

“人大李主任、政协吴主席,他们俩另外有接待,就不参加了。”明阳说。

“我是自己主动要求参加的。舒局长,得罪了!”艾建德笑道。

舒泽光说:“艾书记,我当时真的很恨你。平时熟人熟面的,你干吗那么凶?你非得把我关几年,你才高兴?”

艾建德脸红了一下,马上就平复了,说:“我今天就是专门听你骂来的。”

“舒局长,你们刘书记、明县长经常同我说起你,他们对你一向很关心。”熊雄出来打圆场,他这话是现编的,却谁都愿意认账。

舒泽光也不想给脸不要脸,场面上的客气话免不了说了。李济运见他没那么犟,也就暗暗放心了。时间差不多了,下楼去吃饭。见舒泽光去洗漱间取了脏衣服出来,刘星明笑道:“老舒就是有个性!我批评过你,你还是要在客人房间洗澡。”

舒泽光也笑笑,说:“我是大事听领导的,小事听自己的。”

熊雄笑道:“各县物价局长中,我最喜欢舒局长的性格。”

进了餐厅包厢,刘星明请熊雄坐他右手边,要舒泽光坐他左手边。舒泽光死也不肯,说这个位置是明县长坐的。明阳硬拉着舒泽光,一定要他坐下。舒泽光哪里肯坐,两人僵持不下。刘星明说:“泽光,说明白了,今天就是请你吃饭。要不是熊局长来了,你得坐我右手边。你就不要讲客气了。”

熊雄说:“舒局长,你听刘书记安排。”

舒泽光这才坐下,仍是局促不安。一顿饭下来,只是找各种理由敬酒。先是大家敬舒泽光,再是舒泽光回敬各位。舒泽光酒量并不大,两轮刚完舌头就大了。他端着杯子,结结巴巴敬了刘星明,然后说:“刘……书记,我现在有个请求。”

刘星明怕他有非分之请,谨慎地说:“明县长、熊局长都在场,你有什么话尽管说。”

舒泽光说:“请免去我的局长职务!”

刘星明听了,松了口气,说:“泽光同志,你对我仍然有意见,我可以理解。但你不能拿工作出气。”

舒泽光醉醺醺地摇着脑袋,那脑袋软软的像橡皮做的。他这么摇了半天橡皮脑袋,说:“我不是出气。我在物价局不会再有威信了。我不要钱,大家都得不到钱。不知道各位记得《红楼梦》里的故事吗?贾政到外地做官,他自己两袖清风,跟在背后的喽都捞不着好处,全都跑……跑光了。水至清则无鱼,我终于明……白这句话的道理了。”

刘星明笑笑,说:“泽光看书好记性啊。泽光,你只是担心这个的话,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你把干部的总体水平看低了。干部队伍不是一团漆黑。就拿你们物价局来说,有问题也就是余尚彪他们三个人嘛!”

“冠冕堂皇!冠……冕堂皇!”舒泽光结巴着。

李济运怕他说出更难堪的话,便说:“酒我看差不多,吃点主食吧。舒局长,你先吃点水果?”

舒泽光挥手一笑,说:“放心,我醉了,心里明白。如果按立案标准,没几个干净干部,统统法办!统统法办!我心里清……楚,只是睁只眼闭只眼。几千块钱的事,我装糊涂算了。没想到他们几万几万的要钱!物价局只有我舒某一个人经得起调查。你们几位怎么样我不敢保证。”

舒泽光果然越说越难听了。他说到你们几个人,抬手满桌划了个圈。他这么一比划,感觉在座几个人,就像一把稻草,紧紧捆在一起了。只需划一根火柴,这捆稻草立马就成灰烬。熊雄想打破尴尬,开起了玩笑:“我建议干脆请老舒当纪委书记!”

“纪委书记?”舒泽光哈哈一笑,“没用的,没用的!县委书记有问题、县长有问题,县纪委敢查吗?艾书记,你自己说,你敢查吗?”

艾建德被问得不知如何说话,只是嘿嘿地笑。刘星明自嘲道:“我有问题,不要老艾来查,就请你老舒来查!”

第64节:真真假假场面话(1)

真真假假场面话

熊雄有些不好意思,他的玩笑引得舒泽光更加胡说。他示意李济运,快些结束饭局。李济运喊了一声,他的司机朱师傅进来了。“朱师傅,你送舒局长回去休息。”

舒泽光果然酒醉心里明,站起来说:“我知道,我……的话说直了,你们听着不高兴。我回去了,你们继续说吧。熊局长,对不起,我喝多了,失……陪了。”

明阳不怎么说话,直到舒泽光出去了,他才说:“熊局长,真是不好意思。专门请您过来,看这种笑话。”

刘星明却说:“也没关系。老舒这个人,熊局长又不是不了解。再说了,人家也的确说的是直话。加强干部廉洁建设,形势的确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李济运忙起身倒茶,他忍不住想打哈欠了。服务员看见了,飞快地接过茶壶。李济运并不是真要倒茶,他只想转身掩饰哈欠。他在这种场合,听见官腔就犯困。

刘星明举了茶杯敬熊雄,说:“熊局长,您要多来县里指导。我交待过,凡是上级部门的领导来了,必须向县委、县政府报告。如果县委、县政府事后知道,算是部门领导失职。”

熊雄说:“我到县里来,都只是业务工作。我同各县物价局长都说过,一般不要惊动县里领导。县里工作很忙,我很清楚。”

刘星明说:“熊局长,您到别的县去我不管,到我乌柚来,我一定要出来陪您!”

明阳又不说话了,独自埋头抽烟。李济运熟知游戏规则,场面话的真真假假了如指掌。刘星明平日出面陪同的,都是上面要害部门的领导,市物价局长他是不会陪的。市物价局长来了,明阳有空明阳陪。明阳要是不在家,管物价的副县长陪。熊雄是个聪明人,他说不惊动县里领导,也是给自己留面子。种种规则很微妙,彼此都心照不宣,小心遵循。也有那懵懂鲁莽的,到了下面就四处打电话,别人不是说在省里,就是说去北京了。他可能就在你隔壁包厢,冷不防就撞见了。

第65节:真真假假场面话(2)

喝了一会儿茶,轮到李济运讲规则了。他说:“刘书记、明县长,你们二位休息去,我陪陪熊局长。”

刘星明说:“不不,我要陪熊局长喝喝茶,去房间还是找个地方?”

李济运说:“刘书记你放心,我一定陪好熊局长。不瞒两位领导,我俩老同学还有私房话说。”

明阳就打圆场:“刘书记,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妨碍他们老同学了。”

大家都轻松了,握手言笑,欢然而散。去了房间,李济运问:“要不要去洗个脚?”

“扯扯谈吧。我不喜欢洗脚,多半也是讲客气。老同学,没必要。”熊雄倒是个实在人。

李济运说:“专门请你过来看舒泽光发宝气,真是不好意思。”

“没事的。”熊雄说,“可是我觉得,没必要请这顿饭啊。他没有问题,人出来不就行了?哪天你们某位领导做报告时,临时脱稿发挥,表扬他几句。”

李济运解释说:“老舒的老婆性格不好,不就是怕她闹事嘛!”

熊雄笑笑,欲言又止,却终于讲了:“我说呀老同学,你们有人心虚。听说是让舒泽光做差配他不愿意,还骂了娘。有这事吗?”

“我俩私下里说吧,真有这么回事。但我不相信因这件事就要整他。”李济运其实就相信刘星明故意整人,只是不便说出来。成鄂渝来县里找事,刘星明总怀疑舒泽光说了坏话。舒泽光没有说选举上的任何事,只是抱怨社会风气不好,也没有点到任何人和事。朱芝事后同李济运闲扯,把成鄂渝在乌柚找了什么人,听见了什么话,细细说给他听了。朱芝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在会上讲过多细节。她只需把记者摆平,尽到责任就行了。

熊雄欲言又止,喝了几口茶,到底还是说了:“济运,你是局中人,不便直说吧。我两个人的话,绝不过耳。我看人十有八九不会错。我看你们刘书记为人不太好,明阳县长可能实在些。”

李济运人在乌柚,老同学面前也得谨慎,只是含糊地说:“他俩自有个性,人都不错吧。”

第十四章

第66节:悠闲的业务型干部

悠闲的业务型干部

熊雄就笑了起来,摇头不语了。李济运不想陷入是非,索性编了假话:“老同学,星明同志老同我讲,你们同学尽出人才哩!他每次都会提到你,说你是漓州市最年轻的部门一把手,前程无量。”刘星明有回倒是谈到过熊雄,说他是个不错的业务型干部。此话自是不错,可当时的语境,李济运听出了不屑。刘星明真实的意思是说,熊雄不过是个业务型干部而已,政治上不会有太大前途。

熊雄说:“济运,我们是老同学,不同你说场面上的漂亮话。我的确年轻,按说也是春风得意。可我自己知道,我这样的干部不叫从政。我冷眼观看别人,比方你们刘星明,真有些忘乎所以的味道。官做得顺,最容易自我膨胀。”

熊雄这话叫李济运颇有感触,却不便评说哪个人,便说:“我家里有幅油画,哪天请你去看看。”

他突然说到油画,熊雄听了文不对题,便问:“什么讲究?”

“一个朋友送的,据说是一位高僧手笔。朋友说是在海外慈善义卖时竞买下来的,专门送给我。”

“那倒是珍贵。”熊雄说。

“我看得很珍贵,倒不是说它值多少钱。”李济运细细说了那幅画,“我很喜欢一个人欣赏那幅画。今天听舒泽光说自己怕,我突然悟到这幅画的禅机,就是一个怕字。佛家说电光石火也好,镜花水月也好,梦幻泡影也好,都是说的怕。你刚才说有的人忘乎所以,就是缺个怕字。”

熊雄点头半晌,若有所悟,却又说:“济运你说的有理,但未必消极了些。”

李济运笑道:“我并不觉得佛家的这些道理是消极的,相反它是积极的。要紧是看自己怎么去悟。我悟到一个怕字,就会多些抑让,多些收敛,多些宽厚。”

“你这么说,我就理解了。济运,这是我俩共通之处。”熊雄说。

李济运说:“老同学,你得争取下来干干。”

熊雄摇头道:“我干个业务干部也好,难得劳神。”

老同学讲的未必就是真心话,李济运也不去点破。人在仕途,谁不想往上走?但升官的路径很有讲究。熊雄年纪很轻已是正处级了,就不宜在物价局干得太久。他必须到县里干干一把手,才有机会更上层楼。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李济运就告辞:“老同学,你就早点休息。”

熊雄把李济运送到电梯口,突然莫名其妙地笑了,说:“我刚才有些恍惚,不知道今天是干什么来的。”

李济运没来得及答话,电梯门关上了。下楼时,朱师傅忙从车里出来。

朱师傅问:“李主任是回去吗?”

“回去。”李济运上了车问,“老舒在路上还发酒疯吗?”

“一路上骂,说有人想整他,量他整不倒!人正不怕影子歪!”朱师傅说。

李济运怕舒泽光指名道姓说到谁,就故意把话题扯开了。他在办公楼前下了车,想起还要到办公室去取个东西。听得明阳喊道:“济运回来了?”

明阳下楼来,正好碰上。李济运说:“明县长,还在忙啊。”

明阳不太说客套话,只说:“济运,老舒终算没事,我替他高兴。不能再节外生枝了。”

李济运点点头,明阳就转身走了。

第67节:放牛佬说赶的是石头

放牛佬说赶的是石头

李济运老家离县城很近,白天驱车四十分钟,晚上二十几分钟就到了。村里姓李的人最多,村子就叫李家坪。李济运很久没回家看望父母了,这天周末没什么要紧事,就叫了车回李家坪去。

县城是在河边,往北有片开阔的河谷平地。越过平地,山地兀然而起。放眼望去十几座山尾,就像突然拿刀斩断了。李济运自小听老人们讲,从前有个皇帝想在乌柚建京城,得了神仙相助,打算把河谷弄得更开阔些。神仙挥着鞭子,山全都变成了羊,飞快地往北跑。神仙碰见一个放牛佬,问他我赶的是什么?放牛佬说赶的是石头。神仙连问了三次,放牛佬都说赶的是石头。神仙就生气了,扔下鞭子走了,山就不动了。不然啊,这里不知道是多大的平原!

李济运讲了这个故事,歌儿问他:“神仙为什么生气呢?”

李济运说:“那个放牛佬看破了天机。”

“为什么看破天机,神仙就要生气呢?”歌儿缠着不放。

李济运就答不出来了,只道天机是不可泄露的。歌儿说他等于没有回答,说:“我说呀,神仙就是不讲道理的!看《西游记》里面,妖魔鬼怪都是神仙家养的!”

李济运笑笑,夸歌儿聪明。沿路的山上栽满了乌柚树,这里的柚子表皮也是橙黄的,肉籽儿却是紫色。乡人把紫喊作乌,就喊本地柚子为乌柚。史载乌柚为历代贡品,县名也缘此而来。此风沿袭至今,只是需进贡的地方比古时更多,市里、省里和北京都得送去。乌柚也成了县里主导产业,能栽柚树的地方都栽上了。李济运却喜欢小时候看到的山,长满松树、杉树和各色野树,山上藏着各色鸟,时节到了还能采蘑菇。全都栽了乌柚树,山就没有姿态了。

李济运的老家是个山间盆地,几条小溪流向外面的河谷。车子下到盆地,但见田野开满了白色小花。田野的风很清和,李济运摇下车窗。舒瑾只道那些白花好漂亮,要歌儿形容一下。歌儿不听,说:“妈妈讨厌,看见什么就要我写作文!”

舒瑾轻轻拍了拍儿子的头:“歌儿就是不听话。要我说呀,这就像天上的星星全都掉到地上了。”

李济运哼着鼻子笑笑,说:“很美吗?告诉你,这是灾害!”

“这么漂亮的花,怎么是灾害?”舒瑾问。

李济运说:“一个无知的农技干部,不知道从哪里引进了这种草。原来是作绿肥引进的,哪知道它繁衍能力惊人,长这种草的地方别的作物没法生长。”

歌儿听着好奇,问:“它叫什么草?”

李济运说:“乡下人叫它强盗花。”

“有这么吓人吗?”舒瑾不以为然。

李济运告诉她:“有人说是从加拿大引进的,有人说是从澳大利亚引进的。反正搞不清楚。它开花之后,结一种类似蒲公英的籽,满天满天地飞,飞到哪里发到哪里。才几年功夫,你看这地里哪里没有?”

“我怎么才看见?”舒瑾说。

李济运有些不耐烦,过了几分钟才说:“不是开花的时候,你也没注意。撂荒的田土多,强盗花发起来更快。你看那些成片成片的白花,都是强盗花。”

李济运不说话了,望着窗外恐怖的风景。他这些年回到乡下,总想起鲁迅先生《故乡》的开头: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去。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色又阴晦了。他总觉得自己的乡村在凋敝,可是这话他不能说给别人听。他大小也是县里的领导,乡村的衰败他有责任,却又是他无能为力的。

第68节:最害人的强盗宝(1)

最害人的强盗宝

父亲正在屋檐下编竹筲箕,听见汽车响声就抬头张望。老人知道是儿孙们回来了,回头叫唤老太太。老太太出门来,双手在围裙上拍着。李济运家辈份高,他爸很多人都叫四爷,妈妈被人叫做四奶奶。

歌儿下车就飞跑,扑过去抱着爷爷的脖子摇。四爷手里拿着篾刀,四奶奶忙喊:“歌儿别疯!爷爷你快把刀放下。”

  如果觉得苍黄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王跃文小说全集西州月苍黄官场春秋国画王跃文作品精选大清相国,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