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白小帆作品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对于我们来说,上课吃零食是一条漫漫长征路,也是一段血泪斑斑、啼笑皆非的人生历程。

最开始试着上课偷吃东西,大家都没什么经验,逮着什么吃什么,结局自然是惨烈的。具体来讲,就是某个同学在课堂上吃橘子,橘子那浓烈而清香的味道当然迅速蔓延了整个教室,老师不费吹灰之力抓到了他,同时还顺藤摸瓜把他周围也在吃零食的一干同学一网打尽。下课以后该同学自然被群众惨无人道地暴扁一顿,并且由此事引发了大家讨论研究开发上课可以吃什么零食不可以吃什么零食的热潮。

经过研究,被列入黑名单的食品如下:黄瓜、橘子、西红柿、泡面、包子、饺子等任何带有肉馅的食物。这些食物不是会冒烟就是味道重,稍微一吃立刻就会被老师察觉。而被列入鼓励进食名单的则有:糖果、没有气味的水果、小包装的巧克力、面包、干脆面等。

之后的课堂上,大家偷吃零食的场面可谓焕然一新、欣欣向荣。小块的糖果、话梅,趁老师写板书的时候丢进嘴里,等老师再次写板书的时候把核吐出来。干脆面,早就揉碎了,放在手心里,老师一转身冲黑板马上低头偷吃,先含在嘴里等口水把面泡软,然后用书挡住慢慢咀嚼,可谓神不知鬼不觉。有时候大家甚至还会交换零食。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干脆面,这是最被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课上零食——安全、无味、可口、速战速决,有百利而无一害。尤其随包赠送的卡片或玩具,更是大家的心头爱。那时候最受宠的干脆面是小浣熊,大家还为了浣字的读音争执不下。一些人坚持读“huan”,一些人坚持读“wan”,最后终于在字典的“huan”字中盖棺定论。

小浣熊有一套附送的卡片,上面分别印着一周七天里小熊的行程,还是顺口溜的形式。

星期一,小浣熊穿新衣。

星期二,小浣熊吃糖块。

星期三,小浣熊去爬山。

星期四,小浣熊看电视。

星期五,小浣熊去跳舞。

星期六,小浣熊把冰溜。

星期天,小浣熊睡一天。

那时候,能集齐一套七张的小浣熊卡,曾是多少孩子的梦想啊。

小学和中学的岁月就在大家偷吃东西的刺激中慢慢度过了。上了大学以后,课堂纪律松了很多,尤其上大课的时候,压根不用再那么偷偷摸摸,可莫名其妙地反而对上课吃东西没有了偏执。其实说起来,小时候那么喜欢上课偷吃零食,倒也不因那些零食有多么好吃,只是喜欢那么做。甚至说不出原因的,大家都这么做,于是我也这么做,这么做了,我们就很高兴。

课堂之小动作

小动作这个定义,涵盖很广,包罗万象。简单来讲,传字条、说小话、偷着看课外书、折纸、转笔、下棋、切橡皮、削铅笔、玩游戏,都可以划入小动作范畴。

做得最多的当然是说小话,小时候我算得上是班中的领军人物。坐到谁旁边就和谁说,话题从昨天晚上的电视节目、今天早起听的广播、公共汽车上大人们的谈话,一直到校门口的大槐树掉了一地叶子、老师今天穿的裙子真难看……总之,只要给我一个同桌,我就能滔滔不绝地一直说下去。在我的带动下,以我为中心的3×3的方圆九个同学的小团体,永远是上课说小话接下茬儿,在班里拉帮结伙和老师作对的主力军。

老师对我们的这个恶习恨之入骨,于是突发奇招,会在讲课的过程中突然中断下来,然后点名一位正在讲话的同学复述老师前面讲述的内容。这个举动收效颇丰,短时间内说小话的情况大为好转。可好景不长,我们很快又开动脑筋想出了新的应对方式。

我和坐在我周围的同学勤学苦练研究出了光出声不动嘴唇或者是在最小范围内略动嘴唇的绝技。

老师写板书的时候,只听得我们那里一片细细碎碎的“嗡嗡”声,可老师猛地一回头,大家都正襟危坐,仿佛刚刚说话的是隐藏在教室里的外太空隐形生物。老师对此无奈至极,最后也只得听之任之。幸好我们那一区同学成绩都还不错,老师也就看在这个面子上,没有对我们穷追猛打,虽然每个学期拿回成绩单后,都会发现在操行评语那一栏里留有老师语重心长、欲哭无泪的评价:该生学习成绩优良,但上课纪律亟待改进。

说完小话,我们就开始不辞劳苦地传字条。字条是同学们之间的重要联系方式之一。好朋友有什么一句话两句话讨论不清楚的事,不敢冒险说话,就你一张我一张地写字条。尤其是同桌之间,传起来方便至极,一节课下来,字条有一大捆,有时候嫌麻烦就直接撕一页纸来写,一节课里写得密密麻麻,简直就是一场小小的笔谈会。

男生女生之间的青春豆芽梦自然也要字条来成全。谁跟谁冷个战,斗个嘴,谁哭了,谁要哄,谁生气了,谁要赔不是,一张字条,写着中文或者英文,写诗的也有写哲言的也有,有的一顺手就能递过去,有的则要山长水远地拜托其他同学一站一站传过去。女孩子接了字条破涕为笑,或者依旧冷若冰霜,男生对着帮忙传字条的同学们点头哈腰打躬作揖——活脱脱的现代版小宝玉、小黛玉。

其他小动作就更多了去了,总体来说,最常见的有切橡皮——很暴力地用削铅笔的小刀把橡皮削成一小块一小块,甚至还要切成丝,切成末,捻在手里。

磨铅笔——在一张纸上把铅笔头磨扁或者磨尖,磨完再磨,铅笔芯就在这样的摧残中急速变短。描硬币——把一枚一毛钱的硬币放在桌子上,上面铺上一层白纸,用铅笔在白纸上涂啊涂啊,一会儿白纸上就浮现出硬币的花纹和形状来。

画漫画——把强人们每个学期的课堂画纸都收集起来,就活脱脱的是一部漫画集。

还有发呆的、玩手指的、玩指甲的、用书遮着睡觉的、偷偷把书藏在桌膛里看漫画的、利用阳光反射用手表在墙上反射出光球晃人的……

总之在那时候,上课学知识学文化是多么不重要的事。我们学习是为了父母老师学的,作业是为了父母老师做的,考试是为了父母老师考的,只有上课时偷懒耍滑偷偷摸摸的小快乐,才属于我们自己。

作 弊

作弊这回事,其实就和逃学一样,理论上都应该被批评,实际上错过了都损失很大。有人曾说过,没有逃过学的大学生活是不完整的,我一直深以为然。

作弊一般始于小学,终于中学,到大学基本绝迹。逃学则正相反,小学没有,中学冒头,大学则全民通行。

所以,所谓“作弊的那些事儿”,除了极个别不怕死的勇士在重要考试中以身试法,绝大多数都是尚在小学中挣扎的小破孩儿搞出来的,极有创造力,极有想象力,极有动手能力的娱乐性事件。

团队行动

这一类作弊行为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人和这一条。抄一个不肯合作的同学的卷子,其难度相当于虎口夺食。而反过来,如果对方有心成全,作弊大业则会畅通无碍。尤其当两个人配合得好时,成功率不可谓不高。

从技术层面上讲,抄前座同学的卷子要比抄同桌更容易,一来同桌都是老师的重点盯梢对象,二来总是歪头侧身,在考场中也实在引人注意。而前座的同学若是肯把卷子拉下来,令其自然垂落在课桌下方,后方的同学就可身不动眼不斜,做俯首沉思状把答案尽收眼底。当然抄袭也要讲技术含量,如果看见什么抄什么,一个字都不差,那无异于自投虎口,一定要学会拆零补碎,融会贯通,把看到的答案化作自己的语言重新叙述出来。

团队行动的内容除了抄卷子,还有对暗号。一般用在选择题上。暗号动作大都自然而隐晦,比如摸鼻子选A,揉眼睛选B,咬笔头选C,捋头发选D……当然每个小组的暗号不同,不同的考试里也会变换不同的暗号组合,以防老师看出破绽。

除此之外,像是传字条、扔纸团等也都属于团队合作,只是技术含量太低,除非遇到佛爷老师,否则都是落马没商量。

作弊与反作弊

  如果觉得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白小帆小说全集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