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压力不生癌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冯唐作品无所畏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五读书。天分好要读书,天分不好更要读书。现在,还有多少人每天看书的时间多过看手机的时间?

 

六名。我的定义,名是名声,要成功的关键是名实相符。人可以欺骗一个人一辈子,可以欺骗天下人一时,但是人很难欺骗天下人一辈子。心碎要趁早,出名要趁晚。名出早了,名大于实,名声之下,整天端着,会累死人。

 

七相。自古以来,人类的世界是个看脸的世界。相有三个组成成分:长相、身材、精神面貌。长得好的人,的确占便宜。面对一张姣好的如瓷如玉如芙蓉的脸,尽管知道可能整过形、微整过容、有化妆品的功劳、皮肉之下都是骷髅,人类还是难免邪念袅袅、心存怜惜。即使没有一张好脸,至少要保持一个好身材;即使不能保持好身材,至少要保持体重。再差再差,脸也没有、屁股也没有、胸也没有,至少要保持精神面貌,每天早上面对世界微笑,遇上杨贵妃,能像安禄山一样跳起胡旋舞。

 

八敬神。我敬的神,不是如今到处可见的金佛,是头上的星空和心里真实的人性、兽性。设定好自己的底线,不要因为方便、因为人不知而突破自己的底线。

 

九交贵人。我的定义,贵人不是有钱人、有权人,不是帮你遇事平事儿的人,而是在暗夜海洋里点亮方向的灯塔一样的人,是腿摔断了之后的拐杖一样的人,是非常不开心时候的酒一样的人,是渴了很久之后的水一样的人。

 

十养生。从一到九,都做到,如果没有好身体,也是空。养生不是信中医,不是吃斋念佛,是起居有度、饮食有节,是该睡觉的时候能倒头就睡着。

 

最后的最后,即使有了世俗的成功,也要意识到,它和幸福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人坐在雷克萨斯里也不保证不想哭。

 

 

 

 

 

不怕压力不生癌

 

 

 

我学医的时候,主攻妇科肿瘤。毕业论文主要涉及卵巢癌肿瘤发生学中的信号传递系统,题目又长又冷:《表皮生长因子和受体与c-myc基因在卵巢上皮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细胞凋亡的关系》,发表在一九九八年某期的《中华医学杂志》上。在论文发表之前,我就下定决心改行。第一是因为卵巢癌的治愈率太低,作为一个热爱妇女的金牛座,近距离长期面对姐姐妹妹们大面积死亡,受不了。第二是因为写论文时我就断定,穷尽一生我也搞不明白这个信号传递系统,即使是提出了很好的假设,也没时间证明;即使是证明了,也没时间搞出副作用可控的调控方案,彻底打败癌症。生命太复杂,设计者太狡猾,生死纠缠,一塌糊涂。在写论文的间隙,偶尔从实验室的窗户仰望夜空,我高度怀疑我们人类也是某个型号某个批次的机器人,代号2B290。

 

尽管不做肿瘤很多年,打电话找我最多的事儿还是和肿瘤相关:我是不是得癌了?得了怎么办?能不能治好?怎么算好?还能活多长?能不能找个好医生?能尽快安排手术吗?住院能否有个单间?近年的趋势是,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得癌症的年纪越来越小。

 

如果笼统排序,得癌症的第一相关因素是基因遗传,在基因上,众生从来没有平等过,有些人就是比另外一些人更容易得某种癌症。第二相关因素就是压力过大,大过自己身心能够消化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身病往往是心病。以我个人有限的接触癌症的经历总结,似乎越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越是容易生癌。这些人往往脾气很好,性格内向,照顾周围,万事替别人考虑,总是在乎别人眼里的自己,总是担心一些可能发生的小概率负面事件。

 

压力过大的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基因编码里就有足够多的压力感受器。很久以来,我们人类生下来就和其他禽兽一样面对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似乎无时无刻不在面对被吃、被干、被落下的风险。其次,有些人天生压力大,一出生脑袋上就顶着一座大山,比如生来就是谁谁谁的儿子或者女儿,比如生来就比常人敏感很多倍。我如今年到不惑,每次面试几个小朋友还会在心里紧张一阵,想了又想:问点啥问题啊?另外,就是后天境遇。所谓一直“成功”的人反而更容易压力过大。

 

举我自己的例子说明。我小时候会考试,中学每次考试没让别人拿过第一。每次期中、期末考试完,老师都会召开家长会,都会当众公布学生成绩,从第一名开始一直念到最后一名。后来,我老妈跟我说,她人生最大的满足,没有之一,就是每次听老师第一个念完我的名字和分数,起身,开教室门,驱动她魁梧的身躯在众目睽睽之下扬长而去。我整个少年时代,考试前总是做噩梦,梦见坐在考场,钢笔写不出水、圆珠笔写不出水、铅笔没铅芯。少年时代过去之后,遇上一些关键节点,还是老梦见考试,还是没笔可用。只有一次,继续多睡了一阵,梦见考了倒数第一。老师开始念成绩,我老妈一直待到教室里空无一人才驱动她魁梧的身躯黯然离去。我在梦里乐出了声儿。

 

对于基因,至今没什么特别合适的好办法。对于压力,倒是有些管用的小窍门。在我过去三十年驱赶噩梦和压力的战斗中,以下十个窍门,尽管普通,但是好用:

 

第一,做好本职工作。于事我已经尽人力,接下来我只能听天命。

 

第二,理解领导期望。很多时候,人不是被领导逼死的,而是被自己逼死的。不要每次都给自己近乎苛刻的要求。鸡蛋煎不圆,世界继续转。

 

 

 

摄影/吕海强

 

第三,漠视无关噪声。一些无关的人说些有的没的,不要往耳朵里去,更不要往心里去。遇到这些无关的人,认真问两个问题:关你屁事?关我屁事?

 

第四,行程排满。进入办公室后,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时间按十五分钟间隔切割,会连会,事连事,人连人,不给自己焦虑的时间。

 

第五,定时清空。总是会连会,会死人的。清空的有效方式,比如,周五铁定不见人、不安排会,自己关起门来做一些计划性的工作,想一些需要沉静下来才能想透的问题,写几页非常难写的文章。比如,睡前一个小时之内不看手机,看纸质书入睡。

 

第六,转移注意力。用体力运动代替脑力运动,让大脑彻底休息,跑十公里、游两公里泳、谈一顿饭的恋爱、看半个小时东瀛成人动作片。

 

第七,做有治愈能力的事儿。和小孩儿说话,陪老妈骂其他兄弟姐妹,背诵诗歌,写耽美小说,和老朋友喝大酒,“事大如天醉亦休”。

 

第八,知限。从心底认识到,一个人能控制的范围是有限的,你控制不了的永远大于你能控制的。无常是常,世界不会永远不出你所料。

 

第九,悟空。不要等死后、病后才知万事空,在死前、病前,多去去墓地、三级医院ICU、古战场,多读读《资治通鉴》,特别是涉及改朝换代、钩心斗角,最后却没一个有好果子吃的那些篇章。

 

第十,排除生理疾患。在使用上述九种诀窍之前,每年彻查心脏机能,确保心脏能吃苦耐劳,自己感到的压力真的不是心肌缺血,然后再去应用上述九项调心大法。

 

如果觉得以上十条太麻烦,那就每天默念百遍压力管理的九字真言:“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未来已来,君子不器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这是我们的现在。

 

这是最好的时代。手机的运算能力已经超过十年前的高端PC。一部手机在手,如果你想,你可以像汉代董仲舒一样三个月不窥园,天天外卖美食不重复,天天都穿网购的新衣服。如果你想,你可以出门,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老妈、共享男女朋友,用手机上的App找附近你想一起坐坐的陌生人。如果你想,你可以三个月不和一个人面对面说话、不打一个电话而不孤单,打开电脑你可以接入无穷尽的图书、音频和视频,够你消磨掉今生、来生和无穷无尽生,你可以不交任何女友,不去费力气了解她们的爱好和“三观”,一个巨大的硬盘和一套好的VR或者你的手可以在十分钟内带你飞到高潮。如果你想,你可以在一周内去七大洲各跑一个马拉松,你可以在三年之内做出自己品牌的手机而且卖出一百万台,你可以在一年之内仅仅靠爱说爱、喷名满天下。如果你有钱、肯花,你可以六十岁看着像三四十岁,即使得了癌症,也可能撑到一个又一个新药上市,活到一百岁,甚至永生。

 

 

 

这是最坏的时代。“深蓝”战胜了人类的国际象棋冠军,“AlphaGo”战胜了人类的围棋冠军,机器大面积替代了体力劳动者和初级技术工人。算法比你更懂你,你在新闻客户端不小心点击了某一个大胸影星,之后刷出的十条消息都和影星相关,这些影星共同的特点是胸大。媒体一味迎合你独特的趣味,你想别人教育教育你,你都找不到这个“别人”。算法统治,得脑残的电影得票房,得草根的候选人得天下。手机上似乎有无穷无尽的吸引力,从早到晚,你一直盯着一块Retina屏幕,你似乎忘了盯着一双漂亮的黑眼睛而内心肿胀、下体勃起是多么遥远的从前了。你的手一刷再刷那个手机屏幕,直到你累得睁不开眼睛,你终于睡了,但是你睡得并不安稳,你似乎忘了上次背着晚唐诗歌入睡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毕业后在大城市工作,你即使进了顶尖的投行、咨询公司或是大型跨国企业,在可预见的将来,你也买不起房子。女生把自己整修得越来越像孪生姐妹,男生把自己禅修得越来越无聊。菜越来越没有菜味儿,肉越来越没有肉味儿,街上早就没有野花可以摘了,街上早就没有板砖可以拍了,高密度全天候的摄像头记录着你和罪犯们的一举一动。到二〇二五年的时候,女性和机器人做爱的次数将首次超越男人,就繁衍人类而言,IVF技术的进步让绝大多数男人没了任何存在的理由。

 

未来已来,如何面对?

 

第一,不要害怕。AlphaGo们能干的让AlphaGo们去干吧,就像三十年前,我们让洗衣机去代替我们洗衣服,让计算器代替我们做多位数加减乘除一样。

 

第二,爱就做。如果有人喜欢做AlphaGo们擅长做的事,就让他们去做吧,不用拦着他们,就像跑车已经每小时三百公里了,也不用拦着那些试图两个小时跑完四十二点五公里的人。

 

第三,尽快学会如何消磨时光。如果一觉醒来,绝大多数人都不需要上班工作了,这绝大多数人中的绝大多数人如何保证不疯掉?尽快培养一点冷僻的爱好,一个能帮你杀掉大量时间的爱好,一个能帮你找到少数同类的爱好,比如:甲骨文、毛笔字、宋代茶盏、游山玩水住小旅店。

 

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有些方面,人工智能看起来却像是人工智障,人类还是有巨大的可能保有自己的尊严。释放你的兽性,适度锻炼,偶尔竞技,尽量找机会大面积地用皮肤接触其他人。体味你的人性,贪嗔痴慢疑,一念未尽数念又起,先别急着调动你的修行去安禅制毒龙,让妄念飘一阵,机器没有妄念,机器不懂“十八岁时给我一个姑娘”的狂喜,机器不懂二十九岁时隔壁寡妇再嫁的伤心。挖掘你的神性,多多创造,诗歌、小说、影视、商业模式。

 

君子不器,我们不必像机器一样有用,我们不要像机器一样局限,我们不需明确的目的,我们有无限的可能。面对我们阻止不了的时代变化,多使用肉体,多去狂喜与伤心,多去创造,活出更多人样儿。

 

 

 

 

 

给我写首情诗好吗

 

 

 

我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小时候,物质生活贫乏,众生看上去似乎平等,吃的一样、穿的一样、住的一样,骑自行车或者挤公交车。如果一个人想装逼,要有非常强大的创造力。创造力不足的装逼犯通常采取以下三类做法:第一种,哪部电影红了,就模仿电影里主角的经典表情和经典台词。因为物质贫乏,主角的衣服、发型、身材、容貌非常难以模仿,模仿经典表情和经典台词就是捷径。《追捕》红了之后,我哥开始模仿杜丘,噘着嘴、少言语,很多年。《追捕》红过了,我哥想换个表情,发现不会笑了,越使劲越觉得不对劲儿,直到现在。第二种,读普通人不会碰的书籍。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很早就决定献身电影艺术,从高一开始就捧着一本叔本华的《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别人问他这书说的是啥,他总是回答一句,“世界是我的意志,世界是我的表象”;再追问,他最多加一句,“人生有如钟摆,摆动在痛苦与倦怠之间”。这本书从来不离他左右,做早操的时候也带着,把书放在两腿之间的地面上,做跳跃动作,从他后面看,一不小心似乎真能飞上天。第三种,比上面两种简单很多,所以更多人采用,就是找个相对美丽的本子,摘抄很多名人名言,口读心诵,看准合适的场合转出一句,比如“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比如“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很多不可能错的废话,很多模棱两可的屁话,但是不妨碍装逼好使。第三种方式我也用过一阵,清楚地记得其中一句是“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从识字开始,我就思考人生、世界和人类,越琢磨,越觉得人类作为一个整体真是个怪咖。看文学书,看史书,看到人性无尽的恶、无尽的不改悔、无尽的无奈,觉得人类真是无可救药。看自然科学书,看窗外被人类改变了很多的世界,又觉得人类真是神奇、真是太能干了,能造出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太多的机器。不知道为什么,每每想到人类的无可救药和神奇能干,每每隐隐地觉得似乎哪里不对。人类改变不了人性中的恶,创造完成后保护,保护不住后破坏,破坏后再创造,永陷轮回。人类太神奇能干了,造出的机器越来越强,总有一天,人类会失去对机器的控制,甚至被机器控制。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装逼名言本说得是对的,“你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类自己。

 

  如果觉得无所畏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冯唐小说全集无所畏猪和蝴蝶(随笔集)天下卵三十六大欢喜18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北京北京活着活着就老了小通鉴女神一号,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