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非天夜翔作品江东双璧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周瑜知道终于腾出空来见自己了,昔时住在舒县,便常听闻袁术好才之名,要谋个一官半职未必能谋到。但混个地方落脚,暂时住住是没什么问题的。

“哎哟,周世侄!”

周瑜人未到,就听见正厅内传来一个浑厚的中年人声音,便知这一定是袁术了,当即换了副面孔,满面春风入内,一身风尘仆仆,朝袁术便拜,口称:“小侄拜见袁世伯。”

“快快请起,快快请起—”袁术亲自上前来扶,侧旁又有一中年人哈哈大笑,说,“果然得见你了。”

周瑜定神一看,见居然是老相识乔玄。

乔玄与周瑜相对唏嘘,乔玄须发花白,不住哆嗦,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朝袁术说:“周世侄在洛阳火海中,将仅有的一匹坐骑让给老朽逃生,回到扬州后,老不死的常常懊悔…”

“好了好了!”袁术大手一挥,笑道,“人都回来了,也不必再多说了!来,周瑜,这位是许贡许世伯,当年也与你爹交好的。”

袁术又朝周瑜引见厅内另一名中年人,周瑜知道这是吴郡太守许贡,便规矩拜过。许贡点点头,袁术便拉着周瑜的手,亲切入座。

周瑜祖上为官,堂祖父周景官至太尉,若认真论起来,与袁家确是世交。袁术先与周瑜叙了祖上之谊,按部就班,又谈及周瑜之父生前大小事。袁术道:“你爹那件事,我本来要上门吊唁的,一时间走不开…”

周瑜忙道:“当时后将军的信使来了,我娘感激不尽,让我到寿春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门拜见袁世伯。

袁术哈哈大笑,连声称好,又道:“方才听乔老也说了,你年轻才俊,有舍己救人的胆识,还能从当时的洛阳逃生,年轻人!我敬佩你!”

许贡与乔玄都笑了起来,周瑜忙自谦让,正要说孙策之时,却见乔玄眼神迟疑,当即了然,不提来见孙坚之事。

“周瑜,”袁术乐道,“来日有什么打算呀?”

周瑜坐在一侧客座上,抬眼看袁术。

只见袁术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留着儒雅长须,腰上佩着一枚白玉刚卯,身穿长袍,风度确实令人心折。

“未有打算。”周瑜诚恳道,“如今天子颠沛流离,董贼未能伏诛,天下尽翘首期盼袁世伯挑起大任,小侄只盼此次来寿春能为世伯鞍前马后,一尽心力。”

袁术叹了口气,唏嘘道:“难得你有此心,不负你父亲生前之名,然眼下纷争渐多,纵是我袁家,亦有力不能及之处,罢了!今日且不说这些。你来了,我心里很高兴,看着你,就像你爹依旧在一般,这些日子,暂且住在世伯府上,来!摆酒!”

周瑜放下心头大石,知道袁术这算是接纳自己了。毕竟袁术虽在诸侯间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个士人便会以爱才之名网罗人才,何况袁家这等大家族。

当夜袁术吩咐人排开酒宴,与许贡、乔玄饮酒作乐,周瑜不敢乱说话,便笑着陪席。直到宴席散时,乔玄才拉着周瑜的手,叮嘱了几句,言道来日会前来找周瑜再详谈,袁术还端着酒杯,摇摇晃晃地出来,要数人陪他再喝几杯。

周瑜忙上前去扶,然而许贡与乔玄一走,袁术便恢复了平素脸色,显然是未曾喝醉。

“周瑜,你跟我来。”袁术吩咐道。

周瑜知道袁术此举是将他当作自己人了,便跟随其身后,进了书房。袁术先是详细询问周瑜家中情况,周瑜便解开包袱,将鲁肃交给他,进寿春后打点的礼物取出,恭恭敬敬,放到袁术面前,说:“这是母亲让小侄带来给世伯的一点心意。”

“唔。”袁术看了一眼那匣子,里面装着一颗夜明珠,便吩咐人收了起来。

周瑜便沉默地站在袁术身边,不再多说,袁术又问:“经学读得如何?”

周瑜答道:“先父遗训,不可荒废,便时时温习。”

袁术自顾自道:“法令可都熟稔了?”

“是。”周瑜恭敬道。

袁术说:“世伯这就出一道题考考你。”

周瑜为袁术磨墨,袁术大笔一挥,出了考题,果不其然,是察举中的“明经”与“明法”二者结合。周瑜得了试题,知道袁术要考校他,以便给他安排职位,便拿到一旁,挥笔书写,落笔时起初甚是生涩,到得后来却越写越快,一气呵成。察举制中,分“明经”与“明法”两科,儒法并用,然而袁术出的题却是包含二者在内,周瑜不得不认真对待。

袁术眯着眼,手旁摆着一杯茶,大部分时间,袁术都在观察周瑜思考的神情。

“你坐得直,个子高,腰杆也挺得好看。”袁术突然说道,然后哈哈大笑。

周瑜十分尴尬,忙道:“世伯过誉了。”

“小时候是不是常挨你爹板子啊!”袁术笑道。

周瑜笑道:“是,小时学写字做文章,背后常挨他板子敲打。”

“唔。”袁术道,“不错,青年才俊,既有才,又长得俊。”

周瑜谦虚地笑笑,书房内又静了下来。不多时,周瑜交卷,双手呈予袁术,做文章是难不倒他的,袁术只是看了个开头,便叫进来一个人,吩咐道:“将这篇文章拿去给杨弘看看。”

杨弘是袁术麾下长史,周瑜知道多半是等杨弘为他安排职位,袁术又道:“陪我在花园里走走吧。”

周瑜欣然起身。

深夜里灯光闪烁,袁术背着手在前面走,周瑜毕恭毕敬,跟在袁术身后。袁术想了想,说:“郿侯西逃长安,你对洛阳局势如何看?”

周瑜沉吟片刻,说:“洛阳虽是王都,然而被一把火烧掉后,实际上已不再重要。反而是南阳,南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

“说得是。”袁术道,“我派孙文台前往南阳,如今令他按兵不动。洛阳已成废墟,一时半会是缓不过来了。”

“世伯若有意取洛阳,可令孙将军进取阳人县,再分兵扼守函谷关。”周瑜说,“如此一来,除凉州马腾外,所有诸侯要发兵讨董,都得途经函谷关一带。”

袁术哎了一声,说:“孙文台那人不听指挥,不如你说的这么容易。”

“孙家正驻兵洛阳吗?”周瑜问。

“唔。”袁术若有所思。

周瑜又道:“董卓掳天子西逃后,实际上,洛阳已再无多少价值,徐州、荆州这几处是战略要地,依小侄所见,不如令孙将军暂且退守南阳郡。”

“刘表不会拱手出让荆州。”袁术道,“那老狐狸,联军讨董,拒绝出战,你觉得我发招抚令,能让他投诚不?”

周瑜摇摇头,说:“荆州迟早需要一战,但宜迟不宜早,刘表乃是皇亲,又执意固守,说穿了,谁的队也不站。这个时候下手,反而不得人心。”

袁术笑了笑,捻了下胡须,周瑜知道在战况这一考核中,自己明显没有迎合到袁术的心意,不由得暗自叹气。

“罢了。”袁术竟是口风不漏,朝周瑜亲切说,“你先去歇着,明日我会遣人来传你。”

周瑜便与袁术鞠躬道别。

第11章 软禁

回到房后,周瑜简直是筋疲力尽,这是他抵达寿春后过的第一天。仆役将他的行李送到房中,周瑜提笔给孙策写信,撕了写,写了撕,最后把一张纸扔在火盆里烧了,最终只写了简短的几个字:已抵寿春,速来见面。

飞羽扑棱棱飞出了袁术府,周瑜倚在窗边,他住的地方是僻院二楼,从这里推开窗,可见寿春满城雪景,静谧典雅。

翌日清晨,后将军府长史杨弘遣人来传,周瑜用过早饭便去见杨弘。杨弘为人精明,眼中透出狡黠的光,一边与席下高参论事,一面给周瑜派了官职,发了令牌。

周瑜被分到功曹吏,主考核寿春城内官吏擢升、调遣之事。至此他大概对袁术对自己的态度有了初步认识。昨夜过后,根据他的文章与谈论,袁术多半将他划为与父亲周异一样,刚直不阿的士人类型。于是,将这个最容易得罪人,也最不宜偏颇的工作派给了自己。

也罢,既是如此,便在此地等候孙策,顺带着熟悉官员制度。周瑜当天便走马上任,功曹部有三人,俱到日上三竿才起,平日里也无所事事。周瑜整理了堆灰的察举功曹簿,得知袁术任人基本全凭个人印象。功曹一职,形同虚设,大多由杨弘、袁胤等人揣测袁术心意,令功曹部撰写弹劾文章上报。

周瑜也乐得清闲,便在此处安顿下来,府上机构臃肿累赘,俸禄却一个赛一个地多,花钱养着闲人,给他开三百二十石的粮食又无事可做,不禁令周瑜担忧。整个扬州的税米,究竟养不养得起这么多人。

数日后,飞羽带回来一封信。

洛阳局势有变,须多留时日,天寒照顾好自己,一旦能抽身马上前来寿春。伯符。

周瑜眉头微拧,看来孙策一时半会儿是过不来了,只得将此事暂时搁置,又把俸禄写了条子,托人带回家去。毕竟自己在袁府上包吃包住,无有亏待,暂时动不着粮米。

家信也回来了,是鲁肃代写的,家中一切安好,让他在寿春注意为人处世,其中提到洛阳之事有变,联军只剩下孙坚一路,恐功高震主。

这些日子里,周瑜偶有根据人事往来与任命变动发现端倪,更听见府上提及,孙坚按兵不动,始终屯兵洛阳城外,袁术几次下令召回,孙坚俱迟迟不动身。这日周瑜经过后花园,见袁术与另一名中年人在花园内争执不休,马上知道这话不是自己该听的,便本能地退避。

然而另一名中年人却发现了他,说:“谁在那里?”

周瑜瞒不住了,只得下走廊进到花园里,朝二人拱手躬身。

“这是周异的儿子。”袁术和颜悦色道,“来,周瑜,见过你袁绍世伯。”

“小侄拜见袁世伯。”周瑜道。

袁绍见是周异之子,便不再怀疑。周瑜见袁绍身边还跟着个不到十岁大的小孩,牵着他的手,抬头望向周瑜。

袁术说:“来,周世侄,你带这位小朋友在府里走走,天黑时带他到西苑去用饭。”

周瑜点头,那小孩看了周瑜一眼,又看袁绍。周瑜本以为是袁绍的孙子,便牵过他的手,那小孩倒是聪明,乖乖跟着周瑜穿过回廊离开。

袁绍继续与袁术争论道:“一块玉,能起到多大作用?”

“不是玉不玉的问题!”袁术显然是怒了,答道,“那厮窝藏之举,明显是不将我放在眼里,再不召回,是想拥兵自立,登基称帝不成?”

周瑜听到这话,登时有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你听到他们说的话了吗?”那小孩小声道。

“嘘。”周瑜忙道,带着他转过回廊出来,说,“我叫周瑜,字公瑾,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曹丕,家父曹操字孟德。”那小孩双手一拱,凝重行礼。

周瑜惊讶道:“你怎么到寿春来了?”

周瑜简直是哭笑不得,见过了曹操,又见他儿子。曹丕虽年幼,形容举止却颇有其父之风,且五官精致,长大后不定是个万人迷。

“我爹说到过你。”曹丕又恭恭敬敬道,“我替父亲与家中,拜谢公瑾大人的救命之恩…”

“快快请起。”周瑜忍不住觉得有趣,这小子居然如此少年老成,不由得生出敬佩之心,认真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

周瑜与曹丕走过回廊,到了僻静处,周瑜沉吟片刻,曹丕观其脸色,便知他有心事,问:“你担心破虏将军的事吗?”

周瑜被这么一提醒,心道或许曹丕知道什么,便礼貌问道:“孙将军最近传来的消息,似乎不太好。”

“岂止不太好。”曹丕笑了笑,无奈摇头道,“他在洛阳找到了传国玉玺。”

周瑜登时就震惊了,曹丕看着他,期待从他眼中读出一点什么神色。但周瑜已经愣在当场,想到方才袁术与袁绍的对话,一块玉,又不仅仅是一块玉…该死,早该想到这事的。

“袁绍让他哥将孙家夫人接到寿春来。”曹丕答道,“你认识孙家的人?”

“认…认识。”周瑜本不敢朝曹丕说得太清楚,然而转念一想,曹丕怎么会在袁绍身边?多半也是被他带来的人质…两人交换了个眼色,曹丕的眼里带着笑意,周瑜马上就明白了—现在他们是同盟的关系。

此子来日前途不可限量,周瑜心想。

“袁绍发现你偷听他说话没有?”周瑜问。

曹丕看着花园里的蜻蜓,伸手去捉,说:“他就没提防我,只把我当小孩儿。”

周瑜笑了起来,突然就觉得心情好多了。

“我和孙策是总角之交。”周瑜说,“此事非同小可,得想办法了。”

曹丕说:“已经派人接去了,眼下也跑不掉了。我还在想得怎样离开寿春,我爹说会派人来接我,现在十有八九是出不去了。”

周瑜说:“交给我,我会设法送你出去,袁绍和你爹怎么说?”

“他派我爹去替他打仗。”曹丕无奈道,“现在扣着我呢。”

周瑜摸摸曹丕的头,说:“你这小子,太狡猾了。”

从听见袁术朝袁绍介绍自己的时候,曹丕显然就留了心,外加数月前,周瑜在洛阳城中送曹操离城一事,曹丕便认定周瑜是自己人,私底下把袁绍的计划和盘托出,两人马上就站到了同一个立场上。

短短不到一盏茶时间,能做出这么复杂且缜密的决定,周瑜不得不对这孩子刮目相看。

“我得先写信。”周瑜忧心忡忡道。

曹丕点了点头,跟着周瑜回到住处,周瑜写就信件,曹丕则好奇地看着飞羽,虽说个性稳重,却终究带着孩童心性,与飞羽玩了会儿,问:“这是隼吗?”

“是的。”周瑜说,“世上仅此一只。”

曹丕道:“应当是孙家父子的宝物吧,要驯一只鸟儿,一定难得很。”

“对。”周瑜说,“我得让孙策火速到寿春来一趟,到时候再计划将你带出去,还不能让袁绍知道。”

“我爹能全身而退都靠你。”曹丕笑道,“现在你又救了我一命,真不知道怎么谢你了。”

“生死有命,成事在天。”周瑜答道,“我不过是遵循天意罢了。”

周瑜放飞了白隼,白隼瞬间就直射出去,消失在天的尽头。天际一片火烧云,犹如蔓延在地平线上无边无际的战火,暮色降下,周瑜关上窗,却从未想到,许多年后,居然也是这么一个黄昏,飞羽会带回来一段如此悠久的记忆。

“我带你去看美人儿吧,周大哥?”曹丕提笔写了几行字,若有所思道。

周瑜:“免了。”

曹丕:“真的是大美人。”

周瑜:“再大的美人我也见过。”

曹丕:“比你还美。”

周瑜险些被茶水呛着,曹丕无奈道:“可惜嫁人了,否则我一定娶她。”

“你才多大,”周瑜说,“少来那一套。”

曹丕说:“我爹说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周瑜:“…”

当夜,周瑜将曹丕送到西苑内,袁绍正与袁术两兄弟喝酒说话。西苑中坐着一个年轻女子,面容半掩,身周一群侍女伺候着,转身时在半明半暗的油灯下,容貌清丽,简直是倾国倾城。

那女子见到周瑜时便微微倾身,又朝曹丕道:“你到哪儿去了?”

曹丕笑了起来,那天真容貌,丝毫不像先前的模样,周瑜答道:“曹公子在我下榻处读了会儿书,这就回来了。”

曹丕介绍道:“这位是周大哥。”又朝周瑜道,“这位是甄姐。”

送曹丕过来时,周瑜便从他口中得知袁绍此次前来还带了儿子与儿媳,儿媳正是面前这名叫甄宓的美女。

周瑜不敢多看,曹丕却笑吟吟地说:“怎么样?周大哥。”

周瑜尴尬小声道:“别乱说话,待会儿害我背黑锅。”

数日后,杨弘又派人来宣,这次则是召集府内文书,连夜处理兵报事宜,此事本不该周瑜插手,然而其中递呈的,却有兵曹关于孙坚父子的一封劾奏,连同孙坚的粮草书一并送上。周瑜知道此事非同小可,在前线没有粮草,随时可能会兵变,便朝杨弘道:“长史大人,我看这件事…”

“让你写,你就写。”杨弘道,“你以为孙文台真的穷得没饭吃了?不过是试探,这都不懂?”

周瑜放下笔,说:“弹劾他的书信我不能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怎能因为这个原因就扣他粮草?”

“你不写?”杨弘没想到区区一功曹也敢顶撞他,看着周瑜半晌,片刻后道,“很好,你不写,记得你说过的话。”

整个厅内的同僚尽数看着周瑜,周瑜要搁笔走人,然而却顾忌孙策安危,沉吟片刻后道:“大人恕罪,我这就写。”

杨弘怒视他一眼,然而手下匆匆前来,在他耳畔说了几句话,杨弘便起身出去,似乎是来了客人,便来不及与周瑜发火了。

周瑜思考中,提笔写下,陈衡利弊,知道这封劾报说是杨弘的命令,实际上却是递交给袁术的。袁术要如何处理,心中早就有数,不会被劾奏改变心思。然而思前想后,周瑜还是将拖欠粮草的弊端一应写下,试图改变袁术的心意。

周瑜写过奏报,盖上功曹评核印章,封好信后出来,唯愿杨弘回来后来不及拆信,便离开议事厅内。这夜下起了大雪,马车从府外进来,周瑜心中一动,隐约察觉不妥,便跟着马车想看个究竟,然而杨弘却从另一边过来,吩咐道:“周公瑾,你写的奏报,跟我走一趟。”

杨弘来不及拆文书,周瑜一看就知道是先前触忤了他,这么要连人带信一起面见袁术,显然是想整死自己。幸亏周瑜留了份心,并未提及丝毫孙坚行事,见到袁术,自己也能解释开,便不惧他所为,跟着进了正厅内。

厅中灯火昏暗,袁术、袁绍两兄弟正坐着喝酒,杨弘先是一躬身道:“拜见主公,拜见袁大人。”

周瑜也跟着拱手,说:“拜见主公。”

杨弘看了周瑜一眼,说:“功曹司已核,孙坚确有异心,据传国玉玺为己有,常常朝着手下说,将来有朝一日,身登大宝之人,定是他无疑。”

周瑜心中波涛汹涌,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将奏报放在袁术面前。袁术怒哼一声,已有杀意,答道:“依你所见,该如何处理此事?”

杨弘道:“召他回来,若不回来,此事也不需再谈了。”

“若愿意收兵归来呢?”袁绍说,“你们可得想好怎么处置。”

“他妻子儿子都在此处。”杨弘道,“就说接他父子二人归家团聚过年,由不得他不来。”

“既然如此,”袁术看也不看桌上那信,吩咐道,“就由你去办吧。”

周瑜说:“主公,在下有一话,不知该不该说。”

袁术和袁绍,杨弘三人一同望向周瑜。

“恕在下直言,”周瑜道,“孙坚其人,自有该解决的时候,但孙坚的兵马,若不拨调粮草,显然就散了。万一兵变,长沙军一旦逃逸,对主公来说,更是得不偿失。”

“既然主公已有解决方法,”周瑜委婉地说,“何不继续拨粮草出去,留下他的兵马,来日也好派人接管?这样就算他们想反,也找不到理由了。”

袁术明显不愿意,袁绍却说:“有理,遇上这等事,须得恩威并施,一面示长沙军以恩德,一面震慑孙家父子,你说得不错。”

“那便依你所言。”袁术有点不情不愿,却不得不接受周瑜合情合理的建议。周瑜便退了出去,粮草之事有杨弘总管,轮不到他操心,再问就是越权了。周瑜一路疾奔回房,恰恰好看到飞羽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带着孙策的信。

  如果觉得江东双璧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非天夜翔小说全集图灵密码天宝伏妖录金牌助理江东双璧国师帮帮忙国家一级注册驱魔师上岗培训通知二零一三夺梦定海浮生录北城天街,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