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九斛珠作品花媚玉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第14章 第 14 章

魏州城是州府所在,又有都督府和武安侯府在此,比附近几州更繁华热闹。

客馆专供亲贵重臣下榻,修建得也格外气派精致。外面两溜全是执戈带甲的侍卫,横眉肃目,连只蚊子都不许飞过去似的。

进了正门,假山游廊环绕,甬道却修得极宽敞,东西边零星几座院落,正北边则是处巍峨阁楼,名春陵阁。

春陵阁建在一处地势颇高的丘陵上,最底下是花圃树丛,一方清池里荷叶铺满。拾级而上,是二十余间客房,供随行的人住,再往上才是正屋,三层的阁楼端庄气派,飞檐雕绘,翘角凌空,牌匾上的“春陵阁”三字龙飞凤舞,站在顶上凉台,能俯瞰整座客馆。

永王位高权重,身份尊贵,自然是住在此处。

玉嬛跟着冯氏往里走,每个拐角门口几乎都有护卫,阁楼前则是王府仪仗亲卫。

母女俩到得门前,便有侍卫入内通禀,旋即开了屋门,请两人进去。

屋里熏了上好的沉香,永王坐在一把黄花梨交椅里,一身质地绝佳的锦衣,腰间玉佩柔润,锦带绣着银丝花纹。他的面容果然如传闻中俊秀,肤色很白,玉冠束发,颇有点懒散地靠在椅背,那身端贵气度却叫人不敢放肆。

只是不知为何,初见他的一瞬,玉嬛竟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难道是先前在京城见过吗?她暗自回想在京城的那两三个月,自认没碰见过哪位皇家亲贵,遂偷偷瞥了一眼,按下疑惑,跟冯氏跪在跟前拜见。

永王啜了口茶,目光落在玉嬛身上,随口道:“免礼。”

待玉嬛起身,他的目光仍未挪动,只管将她审视打量。

纤秀袅娜的身影,裙裾曳地,盈盈而立。十四岁身量长开,胸脯被襦裙勾勒出弧度,已有了点令人遐想的弧线。她的眉眼很美,目光清澈而内敛,带着点未经世事的天真,暗蕴灵秀。脸颊秀致,双唇柔嫩,虽年纪尚幼,却已有婉转柔媚的韵致。

等过两年长开些,怕是满京城贵女都难以企及的容貌,未必比小萧贵妃逊色。

这般娇滴滴的小美人,果真是当年太师府上的遗孤?

永王不甚确信,朝旁边随行的长史递个眼色。

长史遂走至跟前,附在耳边低声道:“那老妇人招认过,当年她偷偷被送走,只带了跟梁家定亲的那枚信物。卑职查过,当年武安侯给的是枚平安扣,殿下瞧她的脖颈。”

永王闻言瞧过去,果然看到一段红线没入衣领,贴在柔白的肌肤上。

若是长命锁之类的东西,这段细细的红线难承其重量,平安扣却小而精致,不似金银沉重,倒还真有可能。

他若无其事地挪开目光,低头喝茶。

长史会意,便退开半步,道:“端午那日谢鸿在城外遇刺,夫人和姑娘也在当场。殿下奉命查清此案,为策周全,还须听两位说说当时的场景。”

说罢,朝侍卫抬了抬手,便有人引着玉嬛先进了侧间。

屋门阖上,冯氏姿态恭敬端然,说了那日的经过。

这种事只是走过场,她当然清楚。莫说她和玉嬛不心虚,哪怕真有猫腻,隔着这么多天,该串口供的也都串好了,审问也无用。遂镇定心神,说得不慌不忙,想探探永王的神色,那位却只管低头拨弄桌上茶具,不曾抬头。

过后,便轮到玉嬛。

这回永王却不再出神了,目光微抬,径直落在玉嬛的脸上。

“端午那日刺杀,你就在马车上?”他亲自问。

玉嬛颔首,将龙舟赛后阖家往碧云寺进香,途中遇袭又被人救下的经过说了,只是不知梁靖的底细,有些细节便说得甚为模糊——反正要紧的事她都跟父亲说过,谢鸿若觉得必要,肯定都会说明白,她没必要添乱。

提到有人出手相救,永王便问:“那人长什么样子,你看清了吗?”

“他戴着面具,穿着身……”她歪着脑袋想了下,“很普通的青衫,武功好像很厉害。”

“就这样?”永王挑眉。

玉嬛点了点头,“当时民女吓坏了,所以没能看得太清楚。”

她这个年纪的姑娘,娇养闺中,见个蛇虫虎狼都能吓破胆,更别说血淋淋的刺杀了。

永王倒也不在意,起身踱步到她跟前,围着玉嬛走了半圈,到她身侧时,目光便落在那段红线。细而坚韧的丝线,轻轻搭在脖颈,不留半点痕迹,显然吊的东西不重,而那衣襟里……

玉嬛今日穿得严实,领口几乎到了锁骨,从那衣领缝隙往里瞧,也只有稍许雪白。

倒是那起伏的弧线曼妙,秀腮雪颔,肌肤柔嫩得没半点瑕疵。

永王目光顿了一瞬,没打算勾出红线细看,只绕回她面前,微微一笑。

他笑起来很好看,带着善意似的,眉眼勾人。

玉嬛却无端想起梁靖那句“表里不一”的评价来,没敢对视他的目光,恭敬垂眸。

耳边便是他的声音,“令尊为官勤恳,这回遭受无妄之灾贬回魏州,本王都觉得不平。你也别怕,既然本王要查此案,必会将背后真凶连根拔起。往后,也不会再有人敢伤令尊。”

他这样说,语气里带着几分诚挚。

玉嬛小心地瞥他一眼,旋即屈膝行礼,“多谢殿下。”

……

待冯氏母女离开,长史便凑到永王跟前。

“殿下觉得如何?”

“瞧着心性单纯,长得却漂亮,讨人喜欢。”永王指尖摩挲,看了眼窗外,想到那一抹婉转丽色,眼底掠过一丝晦暗笑意。

不过当务之急,却是另一件事,遂问道:“秦骁如何了?”

“还在狱中关着,嘴巴很紧。”

永王颔首,摆驾出了客馆,直奔州衙大狱,单独提审秦骁。

自从端午刺杀失手,被人重伤活捉,秦骁在狱中已经关了将近半月。原本骁勇英武的悍将明显憔悴消瘦了,后悔与担忧交杂折磨,叫他在无数个夜晚难以入眠,在牢狱冷硬的床板上辗转反侧。

而今再度被提到刑讯室,曾精光奕奕的眼睛已然晦暗。

狱卒随从都已屏退,唯有永王和长史站在阴暗的刑具旁,贵重精致的锦衣锈了金丝银线,被汹汹火把照着,有暗沉的光泽。而那衣袍旁边,便是花样百出的刑具,上头是积攒了多年的干涸血迹。

秦骁手脚借被铁僚锁着,垂头跪在冰冷地面。

永王绕他走了一圈,啧的一声,手里的玉扇探出,挑起他下巴。

“这么点挫折,就撑不住了?”

“殿下恕罪。”秦骁的声音压得极低,含糊而懊悔,“是卑职办事……”

“失利”二字尚未出口,便被永王堵在唇上的手指拦住。尊贵的皇子面带微笑,微微俯身,声音很低,却带着寒意,“本王亲临这污秽之地,不是想听你说这些。事已至此,众人亲眼所见,你的罪行无从洗脱,本王只能按律法办事,免得露了痕迹。”

秦骁瞳仁骤缩,有点慌乱地抬头看他。

永王面上笑意如旧,明明是温润脸庞,被火光照着,却有点诡异的阴狠。

“放心,刺杀失利罪不至死,多的是东山再起的机会。本王会照顾你的妻女,只要秦将军会办事,将来富贵尊荣,岂止一介小小的都尉。”

这语气里半是利诱,半是威胁。

秦骁十指悄然握成了拳头,“殿下会关照卑职的家人?”

“当然。我若不关照,旁人便会找上门,此刻性命能否保住,都说不准。放心,她们都还在府里,旁人难以近身。”永王顿了一下,蹲身在他跟前,“你的身手在魏州少有对手,怎么连个文官的命都拿不到?”

“是有人暗中保护。”

“谁?”

“卑职还没查明。”秦骁毕竟只是个武将,杀人的事办得顺手,要抽丝剥茧顺蔓摸瓜,却没那本事,只如实道:“谢家外围有人护着,刺客去了三回都没能成事,卑职才亲自动手。谁知对方占了先机,在梭子岭设伏,那人武功极好,属下不是他的对手。”

“那个戴着银色面具的人?”

“对,是他。”

秦骁想起那人的箭术身手,仍觉胆寒,那份狠厉迅捷,哪怕边关利箭穿石、刀头舔血的猛将都未必能及。放眼整个魏州都没这般人才,也不知是什么来头。

永王盯着他,也从这位铁血汉子的眼底察觉稍许畏惧。

他沉吟片刻,贴在秦骁耳边嘱咐了几句,才起身离开。

过后派了人手到谢府外探查,结果却叫他几乎跌了手中的茶杯——在谢府周遭暗中保护的,竟似乎是东宫太子的人?

在朝堂打压贬谪,暗地里又派人保护,这东宫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难道也是察觉了谢玉嬛的身份,有意拉拢当助力?

想想又觉得不对,当年太师府的旧人活下来的太少,他手里那老妇人都来得艰难,东宫未必有那能耐。更何况,先打压贬谪,再照顾拉拢,天底下没这样办事的。

作者有话要说:晏平哥哥:呵呵!

蟹蟹小院子的地雷么么啾~!!

第15章 第 15 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事,有过一回,就能有第二回。

永王派人在谢府周围探查虚实,陈九自然不会毫无察觉,悉数报到梁靖跟前。

梁靖对此倒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叫陈九仍旧盯梢,别露出异样——只要永王别发现他的踪迹,旁的事情都不足挂齿。

而关于端午那日刺杀的事,也很快就有了消息。

永王殿下亲自查案,挨个提审了当日活捉的刺客和秦骁,铁证如山,秦骁也无从抵赖,那张铁铸般的嘴在严严实实封了半月后,总算肯张开,承认当日的罪行。这之后,便是更棘手的问题了——

以四品武将的官职去刺杀谢鸿,还摆出那么大的阵仗,是出于何种目的?

刺客们收了银钱奉命办事,对背后的弯弯绕绕一无所知,此事只能盯着秦骁一人。

永王甚有耐心,在狱中慢慢地审,慢慢地磨,数日之后,终于撬开秦骁的嘴,承认他之前曾跟东宫有过往来,不过当时他被酷刑折磨得几近昏迷,吐露了这点消息后便人事不知。永王叫陪同审讯的官员记下,留待秦骁醒了再审。

这场审讯并未在密室,永王有意审给人看,在场的人手混杂。

随即,消息便递到了梁靖跟前。

梁靖听罢,眸色微沉,眼底浮起寒意。装模作样地摆出一副秉公办案的姿态,终究是藏不住狐狸尾巴,要把脏水往东宫泼,想必不出几日,秦骁便能架不住酷刑,招认出东宫太子来。

但如今案子在永王手里,秦骁受制于人,只能听凭永王摆布,想动手脚并非易事。

梁靖惦记此事,用完午饭后便独自沉吟。

玉嬛进去时,就见他站在廊下,一袭鸦青的锦衣,被雨丝淋得半湿也浑然不觉。

这两日天气阴着,雨势起起落落,缠绵不绝,昨晚连着下了整夜,今日便只有沾衣欲湿的雨丝飘着,呼吸间尽是潮润的湿气。

她脚步顿了下,叫石榴收了伞,提起裙裾避开甬道的积水走过去。

梁靖已经瞧见她了,目光从柔润脸颊挪向腰身,而后落在手里的食盒上。

“又是什么好东西?”他侧身靠在廊柱,眼底厉色收敛,倒有点期待的神情。

玉嬛笑而不语,径直进了屋,揭开那缠枝红漆的锦盒,从中捧出一碗乳鸽浓汤,“喏,晌午才做的,味道可香呢。喝一碗,对伤势有好处。”

他的伤势早就好了,她这样说,分明就是揶揄他假装伤势的事。

  如果觉得花媚玉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九斛珠小说全集花媚玉堂娇宠王妃,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