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九斛珠作品花媚玉堂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脑海里万般思绪,周遭却尽是他的气息,暌违数月。

前面的路越来越空荡,唯有闭户的百姓偶尔探头探脑,瞧外头情形。

疾驰的马在一处拐角骤然转了方向,驰入衙署后院。梁靖像是早已洞悉地形似的,策马入内,在一处屋前驻足,翻身下马。周遭还有躲藏的仆妇,他不管不顾,径直将玉嬛抱下马,拉到屋里,反脚踢上门。

砰的一声,门扇轻嚎,梁靖健步往前,身形一转,便将玉嬛困在墙角,声音便似积蓄已久的洪水压过来。

“一个人跑这么远,就不怕路上出岔子!”他恶狠狠地盯着玉嬛,眼底不知何时有了血丝,“丢下那么个含糊不清的信就逃走,以为事情办得很圆满吗!”

“没、没有。”

“得亏韩林稳妥,灵州地界乱成这样,若碰见麻烦,你如何解决?自以为很聪明吗!”

“没、没有。”

“城里城外都在打仗,你一个姑娘家,就不知道害怕!”

他居高临下,气势凌厉,呼吸时胸膛起伏,像是强压怒气,几乎要雷霆暴怒似的。

玉嬛觑着他的神色,心惊胆战,“其实……是害怕的。”她隐约猜出他生气的所在,见梁靖稍作停顿,又小声道:“其实我也提心吊胆,吃饭睡觉都留着心眼,且韩春那人还算可靠,才敢来这边。我的命金贵着呢,还要留着给祖父平冤。”

她说得小心翼翼,一副理亏气短的模样。

梁靖盯着那秀致脸庞,反而凶不下去了,只狠狠瞪着她,咬牙切齿,“还敢逃吗!”

再来一回,还敢逃吗?

玉嬛咬了咬唇,有点心虚地挪开目光。

第52章 第52章

已是日暮, 金乌西沉之后,整个屋子里便昏暗起来。

梁靖低头俯身,目光黏在玉嬛眉眼间,轻易看清她的反应——咬唇垂首、躲避对视,分明是在犹豫的意思。

他一口气闷在胸口, 不上不下, 只将目光盯着玉嬛, 想把她吞下去似的。

若他猜测得没错,玉嬛是因想起旧事而来的灵州,那么必定也记得曾在宫中谨慎前行的所有经历, 那位女官沉稳冷静, 能在景明帝和宫妃间斡旋自保,并非不堪一击。然而即便如此, 她如今也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女,身姿纤秀玲珑,眉眼婉转脸颊娇艳, 扮成少年模样后, 更是清秀得出众。

这样美貌的少女孤身在外,会遇到多少危险, 梁靖光是想想就觉得提心吊胆。

更何况如今灵州正逢战事,土匪横行、军心不稳,情势极乱, 也极为危险。前世纵横沙场染血无数, 他最清楚性命之重, 也知道人命之轻,运气不好的时候,哪怕一支流矢飞来,都能轻易取了人性命。

这种地方,对她而言,无异于龙潭虎穴。

在赶到灵州之前,哪怕已授意韩林格外关照,哪怕已派了人来暗中保护,梁靖一颗心也始终悬着,不曾安生片刻。

如今她总算回到跟前,先前强压的担忧便铺天盖地般涌了过来。

然而闹脾气无济于事,她沉默不语,显然是没明白他的意思。

梁靖猛然伸手,把玉嬛揽进怀里,紧紧压在胸膛上,声音低沉,“玉嬛,我们有婚约。”

“嗯。”

“婚期都定了。”

“……嗯。”

“你不声不响的离开,谢叔叔他们会担心,我也会。太师的案子我会帮你,旁的事也不例外,你该先跟我商量。”梁靖前世今生都惯于跟男人打交道,有个弟弟又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甚少跟谁吐露温情,且两人先前的婚约是父辈所定,他不太拿得准玉嬛对他的心思,说话时声音也有点僵硬。

玉嬛埋首在他胸前,沉默了下,低声道:“我以为……”

她低喃半句便没了下文,心里踌躇猜度。

梁靖等了片刻,察觉不对劲,便稍稍松开,觑着她,“以为什么?”

“我以为你不会来这里。”玉嬛亦抬眼看他,两道目光清澈明亮,“永王殿下似乎对灵州势在必得,武安侯府又跟永王……你夹在中间,会很难办。”

很轻的声音,却如春雷轰然滚到梁靖耳中。

他盯着她,看见那双眸子里的忐忑与试探,心中当即洞然,原本九分的猜测,也在此时转为确信。前尘旧事呼啸而来,却又不知该从何提起,他扶着玉嬛的肩膀,神色肃然而笃定,“没什么为难的。我不会舍下太子,更不会舍下你。”

这话意有所指,玉嬛心里微微一颤。

客房外,隔着两重院落,有山匪的低哨声此起彼伏,想必是冲破了南门附近的防线,打算从别的方向逃窜。梁靖的人手毕竟有限,不止须封锁城内,还须防着城外来救援的山匪,不宜耽搁太久。

他迟疑了下,终是退开半步,“老实留在屋里,别乱跑。”

“嗯。我知道轻重。”她这会儿倒是乖觉。

梁靖无奈,在她肩上轻按了按,便转身健步而出。

……

夜色愈深,城里流窜的土匪渐渐剿清,各处城门关上后,街巷间也安静了下来。梁靖那边想必在办善后的事,一直没什么动静,唯有两位仆妇在周遭清静后带了些饭菜过来。

玉嬛用了饭,便在屋里踱步。

揣测的、担忧的、迟疑的,在梁靖将她救出后尘埃落定。

他那句话模棱两可,然而当时目光对视,彼此藏着的深意,其实甚为明显。她琢磨了会儿,自顾自地笑笑,推窗对着夜色出身,等到漏深人静,正想沐浴歇息,就听外面传来脚步声,旋即,梁靖的身影便闪进了院门。

他已然脱了披风细甲,只穿件檀色圆领长衫,颀长利落。

进门没走两步,他往这边扫了一眼,却忽然愣住了。

北地的春夜仍有寒意,风吹过来,萧瑟冷清。玉嬛站在窗边,背后是几盏灯烛,从外面瞧过去,正是美人孑然站在灯下,朦胧秀致。她已经换了那身少年的装束,头发散下来,却因不太会梳髻,便拿珠钗松松挽着。那双眉眼仍旧婉转,藏着盈盈水波,默然静立时,却比先前懵懂的少女更添几分内蕴。

这场景让梁靖有些恍然。

想起去年三四月里,他假托重伤住在谢家,她晚饭后散完步,偶尔会去看他。也是这样的夜晚,风吹得更和暖,谢家廊下灯笼熏暖,她站在院里甬道上,两只手负在背后,盈盈笑意里藏着狡黠。

而此刻,她身量长高了些,那气质也稍有不同。

添了几分女官在深宫行事数年的端庄静婉,却不像那时心机深藏,或许是谢鸿夫妇都还健在的缘故,她眉间不见愁苦,随意把玩手里一支玉毫时,倒有慵懒情态。

像是春风拂过,娇憨少女添了女人的韵致,画卷般诱人细品。

梁靖脚步稍顿,隔窗将她看了两眼,才硬生生挪开目光。

走进屋里去,侧间灯火通明,她仍站在窗边,斜靠着窗坎,“这么晚了,梁大哥还不歇息?”她将桌上那盘洗好当夜宵的果子往前推了推,“刚送来的,尝尝么?”

梁靖方才忙得脚不沾地,水都没喝一口,见了倒有点犯馋。

想伸手去拿,却忽然被叫住。玉嬛看着他微微蹙眉,有点嫌弃的模样,“还没来得及洗手吧?”见他顿住,心中便是洞然——这人出身世家,在武安侯府时金尊玉贵,一副世家公子的做派,到了军中,便又恢复了那粗豪行事,未必有空去收拾。

遂取了竹签戳着,伸到梁靖跟前,随口道:“你打算在这逗留多久?”

“明天就回。”

“这么快。”玉嬛喃喃,等他吃完了,又戳一块递过去。

梁靖从善如流,连着吃了三四块,却是只觑着她不说话。

玉嬛心里觉得奇怪,也不知他这么晚忽然过来,是想做什么。想起白日里那情形,他怒气冲冲的样子清晰分明,她自知偷偷离开京城的事办得不地道,心里稍觉忐忑。等了半天也不见他说话,只好先开口,“这么晚过来,是有事么?”

梁靖顿住,迅速将嘴里的东西吞下去,轻咳了声。

比起傍晚时的凌厉,他这会儿倒没那么盛气凌人,将两只手撑着桌案,微微俯身,“离京之前,你留了封信给我。里面说,让我不必死守婚约,认真的?”说罢,盯着玉嬛的眼睛,眉目深邃,有几分质问的味道。

玉嬛愣了下,斟酌着道:“那时我不知道事情能否办成,若……岂不是耽误了你。”

还真是体贴入微,会给旁人着想!

梁靖心中气闷,想问得更深,又觉昂藏七尺男儿,特地跑来对这种事刨根究底着实气短得很。而一桌之隔,玉嬛只将眼睛眨了眨,有点犯懵,仿佛这事理所当然——若情势允许,她便奉了长辈的遗愿与他成婚,若有些波折,权衡之下,她便能轻易弃他而去似的。

似乎在她心里,成婚只是为那个约定,而不是为他这个人。

若韩太师当年给她定的婚约是三弟,她难道也就这般从了?

这莫名其妙的念头冒出来,梁靖那股闷气更浓,又有些不知从何而生的烦躁。这烦躁却从不表露在脸上,他只用那双深沉的眼睛盯着玉嬛,积聚了许多浓云似的,半晌后,猛然站直身子。

“知道了。”他的声音有点僵硬,“早点歇息,回京后按期成婚。”

丢下这么句话,他没再逗留,径直出了屋子,迅速消失在院门外。

玉嬛仍站在窗边,看着昏暗空荡的院落,心里有点茫然。

这般突兀来去,他漏夜突然造访,就为了问那句没头没脑的话?她懵然站了片刻,回味梁靖前后两次的语气神情,后知后觉地明白了他生气的缘由所在。不过次日梁靖便恢复了寻常在人前的冷清端肃模样,趁此机会将灵州好生整顿一番,待诸事妥当,才启程回京。

回京途中,他也只字不提儿女情长之事,只跟玉嬛说了些韩太师案子的事。

——此次灵州出事,韩林的作为着实触到了景明帝的逆鳞,即便小魏贵妃再怎么得宠,涉及军权之事,萧家也会倒点霉。届时东宫趁机发难清算旧账,韩太师的案子,便是揭开景明帝伤疤的最好机会。

梁靖查出当年涉案之人后便已着手安排,如今手里已有不少证据。

玉嬛听了自是欢喜,趁着驿官里没旁人时,同梁靖将当初的卷宗细细理了一遍,而后商议对策。不过这种事宜暗中谋划后突然发难,玉嬛也不敢打草惊蛇,只暂且按捺。

回京后见着谢鸿夫妇,这回事情闹得大,少不得须解释一番,她也不敢提旁的,只说是在永王府察觉机密,因时间紧迫才不告而别。到了怀王爷那边,也是一样的说辞。因二月里季文鸳成婚远嫁,玉嬛不曾打点礼物,又精心备了些,修书一封,命人送去道贺。

如是忙了几日,先前冯氏在霞衣坊定下的那套嫁衣便送了过来。

婚期临近,纵然事事有冯氏打点,玉嬛也没办法偷懒,试了嫁衣试凤冠,又清点嫁妆、做些给梁家长辈的东西,日子嗖嗖流过,转眼之间便到五月婚期。

第53章 第53章

武安侯府的根基在魏州, 婚事自然也是在魏州办的。

玉嬛却没法千里迢迢地赶回淮南去, 便仍从京城出嫁, 由兄长谢怀远送往魏州。好在两处也不算太远, 清晨从京城出发,途中歇了一宿, 次日后晌便到魏州城外。

魏州城的街巷里,此刻已聚了许多看热闹的百姓。

——武安侯府在魏州树大根深, 本就备受瞩目, 梁靖文韬武略的名声在魏州百姓眼里更是如雷贯耳。前阵子梁家送聘礼出城, 昨日谢家又先将嫁妆抬过来,那整整齐齐的近百副箱笼看得人眼花缭乱, 不提里头装的宝贝,但是那质地上佳的箱柜便羡煞旁人。

如今迎亲队伍入城, 哪能不来凑个热闹?

宽敞的街道上,鼓乐经过时, 行人自发避让在侧, 梁靖一身喜红的吉服, 昂然立于马背, 后面谢怀远也是精神抖擞,英姿飒爽。他的旁边则是花轿, 璎珞高悬,流苏微摆, 装饰华丽名贵, 里头玉嬛规规矩矩坐着, 双手交叠于膝盖,面上却有点苦恼。

活了两辈子,头回穿上嫁衣风冠,离了父母亲人远嫁别府,心绪自然会起伏。

昨日出门的时候,她听着冯氏的殷切叮嘱,隔着盖头瞧见谢鸿的不舍神情,险些哭出来。后来被谢怀远背出睢园,瞧见梁靖站在迎亲的队伍前面,喜服衬着俊眉修目,比平常更见神采奕奕,心里也荡起了微澜。

然而在整日赶路后,诸般情绪终是渐渐平息了下去。

此刻她随着花轿微微摇晃,只觉坐得难受,浑身哪儿都不舒服似的,腿都有点僵。

好在已然临近侯府,她偷偷伸开手脚活动了下,在花轿停稳之前,赶紧坐回原状。喜娘掀起帘子将她扶出去,足尖踏到结实地面的一瞬,她身子微晃了晃,梁靖的手适时伸过来,稳稳将她扶住,“难受?”

“没有。”玉嬛小声回答。

由梁府正门到喜堂,还有不短的一段路要走,玉嬛走得慢,梁靖便放小步子等她。一路走过去,坐得僵硬的腿也活泛起来,拜完天地,一群人便簇拥着她往洞房走。梁老夫人被仆妇们搀扶着走在最前面,正笑吟吟跟周遭道贺的女眷说话,言语之间尽是夸赞。

这声音暌违已久,却让人觉得踏实。

  如果觉得花媚玉堂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九斛珠小说全集花媚玉堂娇宠王妃,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