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天如玉作品有失国体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很好很好。”太后手里的新帕子总算保住了。

回去的路上荀绍将太后的话琢磨了一番,回想起来,周丰容那日在校场上见到应璟,态度的确冷淡。

她依稀知道些往事。

当年先帝初染恶疾,朝中提及册立太子,周家拥戴的是皇长子,应璟自然拥戴的是如今的幼帝。幼帝虽小,却是嫡子,长子虽庶,却年少有为。朝中争论不下,周家步步紧逼,应璟羽翼未丰,最有话语权的老丞相偏偏左右搪塞,死不站队。

没几年先帝病重,老对头魏国重兵压境。她父兄先后战死,她入都请求册封,不想数载光景,应璟已大权在握,与丞相分庭抗礼,后来压住了周家扶持幼帝登了基。

如今想来,这二人之间的梁子应该是那时候就结下了。

荀绍摸着下巴贼笑,应璟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她得和周丰容好好接触呀。

晚上吃罢饭,竹秀在她面前说都城八卦,荀绍忽然问道:“你说我去世家公子那里做客,该做什么打扮?”

竹秀摆摆手:“国舅那里你都去多少回了,随便啦。”

“谁说我要去他那儿了。”

竹秀满脸惊奇:“有世家公子邀请你做客?”她腾地一跃而起,“我去给你找衣服!”

“呃…”荀绍一句话哽在喉间,就见她又蹭蹭跑回来:“这次是个跟你年纪相仿的吧?”

“…”

周丰意果然世家做派,第二日又特地派人送来请帖,特地注明说没有其他女客,请她千万不要感到不自在。

荀绍哪里介意,她自己都没注意到这茬。

周家也是将门世家,祖上出身农家。后人念旧,发达后特地在洛都边郊建了一座别庄,里面养鸡种菜,怡然自乐,趣味盎然。

秋意正浓,满园秋菊飘香,一地落叶。周丰意命人摘了园里的柿子,抓鸡宰鹅,做下酒佳肴。

荀绍到时其他客人已经在列,她并未在朝中见过,似乎不是官员。

周丰意褒衣博带,笑着过来相迎,看着一脸书卷气:“荀大人来了,有失远迎。”

荀绍回礼道:“叨扰了。”

有个客人道:“既然今日请了女客,就不要露天设席了吧。”

荀绍爽快笑道:“无妨,我以前在西北就着沙子啃饼的滋味儿都尝过,这算什么。”

周丰意笑道:“兄台不要小瞧了荀大人,她就是大名鼎鼎的荀家女公子荀绍。”

其余几人闻言颇为惊奇,立即起身见礼。

荀绍抬手回了个拱手礼,忽然发现今日自己穿的是纤柔毕露的女装,做这种动作简直是不伦不类,干笑一声坐下。

天色将晚,凉风骤起,仆从端着菜肴放到了院中石桌上,一群人围坐一起,没一个人在意。

周丰意与那几人谈天说地,都是些野外闲话,山河大川,经史子集,无所不涉。

荀绍的心思在西域美酒上,饮了几口后心满意足,开始左顾右盼琢磨着周丰容怎么不在,但又不好意思插嘴问周丰意。

一直到擦黑之际,院外马蹄阵阵,周丰意转头看去,脸色微变,荀绍一扭头,却是春暖花开。

周丰容到了。

但他显然不是被请来的,因为他一进来就对周丰意冷冷道:“这祖业之地,你也随随便便让人进来?”

荀绍这才感到不对,转头一看,其余几位客人已经坐不住了。

周丰意也觉得拂了客人面子,连忙起身与他去远处说话。坐在荀绍对面的客人道:“素闻大将军眼高于顶、目中无人,今日一见,果然如此。”

荀绍讪笑道:“他可能只是比较在乎这个别庄吧。”

另一人摇头接话:“非也,君子结交天下,金钱尚且不吝,何况是这院外方寸土地?荀姑娘没听说过外人对他的评价么?”

荀绍摇头。

“外人都说,大将军正眼瞧过的,恐怕只有战场上朝他挥戈相向的敌人了。”

“哈哈…”荀绍干笑:“那个…大将军年纪轻轻,建功立业,官居一品,眼高于顶也正常嘛。”

几人闻言摇头,但笑不语。

没多久周家兄弟回来了,荀绍起身向周丰容见礼,他轻轻瞥她一眼,下巴仍旧抬着,还真跟评价说的一样。

“荀大人好兴致。”

“…”荀绍听不出他这话情绪,竟不知该如何接茬。

周丰意道:“大哥,我送你出去吧。”

周丰容转身就走,从头到尾就没跟其他人说过话。

那几位客人再也坐不住了,也不等周丰意回来,跟荀绍告辞后就要走,她想留也留不住。

眼见一群人顷刻间散得精光,她自己也坐不住了,走出院外,周丰意正往回走,看到她身后院中已空,苦笑了一下:“今日叫荀大人见笑了。”

“呃,没有没有。”

周丰意叹口气,说了句“稍等”,匆匆进了院中,再回来,手中抱着一坛未开封的西域佳酿,递给她道:“这坛酒送给荀大人,权作赔礼了。”

荀绍自然不会推拒,本想稍微劝慰他几句,但又觉得他似乎对周丰容颇为忌惮,万一说错话反而叫他不舒坦,只好抱着酒默默走人。

马车入了城不久忽然停了,有人径自掀了车帘坐进了进来。

“东观令这是从何而来啊?”

荀绍皮笑肉不笑:“我倒想问国舅从何而来。”

“自宫中来,回侯府去,半路遇见大将军,琢磨着后面不会跟着谁吧,遂慢走一步,不想就见到了你。”应璟瞥见她身旁那坛酒,笑道:“看来今日东观令颇为尽兴啊。”

“还行吧。”

荀绍本答得敷衍,忽然想到什么:“对了,我有件事不明白,你与周家不合,周丰容又看不起你,你怎么会举荐他弟弟去做羽林郎?”

应璟似觉得好笑,反问一句:“这世上有周丰容看得起的人么?”

荀绍又想起别庄中那一幕,多少有些不是滋味,说话也有些冲:“那是因为人家年轻有为,这个一品高官是真刀真枪得来的,哪像你,无非是沾了外戚身份的光罢了!”

“没错,大将军也是这么认为的。”

荀绍一怔,他已扭头看向窗外,目不转睛,侧脸在沿街灯火下明明灭灭,看起来分外严肃。

“你…不至于生气吧?”荀绍有点尴尬,他向来厚颜无耻,忽然认真起来,还真让她不习惯,不禁开始反省是不是她真的把话说重了。

“我也不是那个意思…虽然你是外戚,但太后跟你不合大家也有数,所以你能有今日的成就也是不错的,咳…”她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应璟拖住她手掌往窗格边一拽,食指掩唇“嘘”了一声:“快看!那边有个小子准备偷亲人家姑娘呢!”

“…”合着这半天的琴是对牛弹的啊!

作者有话要说:周末就这么过去了,想到明天大家又要开始忙碌,我就安心了…╮(╯▽╰)╭

第七章

被这么一打岔,等荀绍回去才发现自己压根没从应璟口中探出什么来。

秋意又深了一层,接连几天大雨倾盆,天一下就冷了。原先人就少的东观宫愈显空旷,荀绍一早入宫当值,觉得身上又冷了一分。

掌事太监却是乐颠颠的,小跑过来说:“大人,您今日不用再看书了,有事做了。”

听他这么一说荀绍也乐了,搓搓手道:“什么事啊?”

“丞相派人来传话,今日起您得日日上朝,与百官议政。”

“丞相?”

议政意味着能得到升官机会。老丞相果然城府深,按捺到今日才给她好处,既不得罪应璟,又暗中培植抵抗他的力量。

荀绍笑笑,这机会不要白不要啊。

“好,我这就去!”

早朝已经开始,大殿上齐整肃穆。东观令姗姗来迟,众人侧目。

荀绍挺挺胸,这群人向来看扁了她,岂能叫他们得逞。

话是这么说,可站在右首的周丰容朝她看来时,目光还是叫她觉得刺眼。

若是旁人都看不起她,这位眼高于顶的大将军又如何能例外…

朝上正议着事,此刻被打断,还是珠帘后的太后将话题给拉了回来:“方才大将军说东夷之乱平定后要与我朝和谈,诸位说说此事交由谁去办比较好?”

周丰容出列道:“东夷国君亲自前来,此事自然还是交由老丞相出面为佳。”

众臣纷纷附和,御史却道:“大将军所言不妥啊,此次和谈远在合浦郡中,长途跋涉艰苦,丞相年事已高,这…”

朝中官员有不少都是老丞相的学生,颇为关心老人家身体,顿时又是一片附和。

幼帝道:“那就派宁都侯去嘛。”

珠帘微动,太后连咳好几声:“陛下,宁都侯事务也很繁忙的。”

真是心急,自家儿子太实诚了,这种战后捡便宜的活凭什么便宜应璟!

幼帝倒是很坚持:“宁都侯既是皇亲国戚,又是我朝重臣,全权代替朕前去最合适不过了。”

太后急道:“大将军一手平定战乱,对东夷之事也最熟悉,此事不妨还是交给他去办好了。”

哪知周丰容却道:“武不代文职,东夷狡诈,和谈条件恐有陷阱,还是请陛下和太后择文臣前往为佳。”

幼帝拍了一下膝头:“那还是派宁都侯去嘛。”

应璟岿然不动,底下自有附庸支持者叫好。

荀绍本是看热闹的,余光瞥见似有人盯着自己,转头一看,老丞相一手捋着胡子,丢给她一记满含深意的笑容。

未等她回味过来,就见他老人家出列道:“臣觉得宁都侯的确是个好人选,不过兹事体大,为显我朝重视,陛下和太后不妨再择一人随行辅助,也好防范东夷使诈。”

太后一点就透,立即清清嗓子,问了一声:“东观令何在?”

荀绍出列:“臣在。”

“东观令初为文官,又身怀武艺,此行最合适不过了。”

荀绍悟了,原来老头子那笑容是这意思。能有什么办法,拿了好处就得听话啊。

“臣遵旨。”

下了朝荀绍有些不高兴,头一桩差事就是跟应璟一起出远门,实在提不上劲儿。

正要出殿门,看见应璟走在前面,她干脆落后了一步,就听身旁有人叫她:“荀东观。”

  如果觉得有失国体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天如玉小说全集有失国体一城春弄陷地之城老玩物(我家有个上神大人)女恩师临南/不可能喜欢你种仙师叔酱油女官失节事小,饿死事大,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