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大唐第一公主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护卫、宦者、宫女们沉默着前行,旗帜在凛冽的寒风中飞扬。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旌旗在风中舒卷的声音。

裴英娘十指翻飞,胖乎乎的手指头把丝线拧成一条条麻花形状,来回穿插,很快勾勒出一只蝴蝶形状的结子。

耳畔忽然响起一阵细碎清脆的珠玉轻击声。

裴英娘抬起头,眼前闪过一道炫目的金光,晃得她眼花缭乱。

李旦贵为亲王,座下的骏马装饰华丽,马鞍上镶嵌了数百颗绿豆大小的宝石,系带上悬着一片片麒麟金杏叶,金叶随风飘动,发出窣窣细响。

宝光闪烁,璀璨夺目。

裴英娘忍不住偷偷咽口水:一看就知道很值钱!

李旦居高临下,俯视着眼睛闪闪发亮的裴英娘,疑惑又诧异。

他以为这个差点死在亲生父亲剑下的小娃娃,此刻应该躲在车厢里抹眼泪才对。

特意绕过来看她,就是怕她有什么好歹。

没想到她竟然没事人一般,靠在车窗上做针线活儿。

那个泪如雨下,抱着他不放,无助而绝望的小娘子,仿佛只是他的错觉。

除了他,大概没人相信,一个时辰前,裴家小娘子还蜷缩在床榻上瑟瑟发抖。

不愧是母亲挑中的人。

李旦自嘲一笑,策马离去。

裴英娘盯着马鞍上的宝石看了好半晌,忽然发现李旦腰上空落落的,没有佩戴她早上看到的那块双鹿纹山玄玉佩。

应该是丝绳绞断了,没来得及换新的。

她低头看看手上刚编好的蝴蝶络子,粉白两色,和李旦完全不搭调。在篓子里翻了翻,找到一条棕黑色的,扭了金线,编成燕子形状,好看又大方。

连忙捧在手心里,想问李旦喜不喜欢,抬起头时,发现人已经不见了。

只留下一个端正笔直的背影。

裴英娘目光痴迷,啧啧道:“连马尾上都挂了金叶子呀……”

她好想要那匹骏马!

抵达蓬莱宫后,忍冬让宫女去抬热汤,预备服侍裴英娘洗漱。

今天舟车劳顿,李治和武皇后肯定不耐烦见人,用不着去蓬莱殿请安。

果然,夜幕低垂时,羊仙姿往各宫传话,言圣人已经就寝,让他们各自安歇。

药童把熬好的汤药送到裴英娘殿前,“八王吩咐,贵主莫要忘了服药。”

裴英娘白天纯粹是吓病的,现在一觉睡醒,又从太极宫搬迁到蓬莱宫,已经好得差不多了。

蛮可以不用吃药。

药童面色不改,把鎏金宝相花纹银碗往前一递:“请贵主服药。”

小娃娃当久了,裴英娘也想使个性子、耍耍赖。

嘴巴还没撅起来,忍冬已经接过银碗,舀起一匙子黑乎乎的药汁子,送到她唇边:“贵主不怕,吃了药,病才能好。”

裴英娘脸颊微微一热,虽然知道自己只是个八岁的女娃娃,忍冬这么哄她是正常的,可是好像还是有点难为情。

只能老老实实吃药。

吃了药,她一觉睡到大天亮。

既没有梦到提着宝剑追杀她的裴拾遗,也没有梦到讨厌的裴十郎和裴十二娘。

她心情大好,早上吃了两大碗胡麻粥,一盘玉尖面,两只素馅毕罗。

忍冬和半夏把所有箱笼打开,想为裴英娘挑几件新衣裳。

虽然宫人们为了迁宫一事乱成一团,但女官、女史们有条不紊、忙中有序,百忙之中,仍然记得给裴英娘送来整套首饰衣物和被褥用具,十分贴心。

武皇后要在麟德殿摆宴庆贺迁宫,众人届时都要出席,连太子李弘和太子妃也会从东宫赶来凑趣。

这是裴英娘头一次参加皇室宴会,忍冬想把她打扮得漂亮一点,左看看,右翻翻,挑挑拣拣半天,还找不到满意的裙装。

半夏不懂宫中流行什么样的服色,只能跟在忍冬后面打下手。

裴英娘坐在槅窗下打络子,日光从茜色窗纱漏进屋里,笼在她身上,暖洋洋的。

半夏想起一事,悄声道:“贵主,太子妃也姓裴呢!和贵主好像是一家人。”

太子妃裴氏是左金吾将军裴居道的女儿,确实和裴英娘同出一族,不过裴氏的祖父曾经做过宰相,而裴英娘的祖父只是个六品官,比不上裴氏那一房显耀。

裴英娘把丝线绕成一簇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从前没来往过,以后也不必特意去结交。你记住,我是天后带进宫的。”

半夏心神一凛,“婢子明白。”

忍冬终于挑中一条单丝碧罗笼裙,“太平公主爱红,平时多穿红色,贵主穿青色最好。”

裴英娘换好衣裳,盘腿坐在铜镜前,等着忍冬帮她梳髻。

镜中的小娘子脸色还有点苍白,穿郁泥地联珠团窠对鸟纹锦对襟半臂,浅色绉绸窄袖交领襦衫,单丝碧罗笼裙,竹根青系带分系在两边,一直垂到翘头履鞋面上,肩上披一条沙绿色葡萄纹锦厚披帛,完全是一副少女打扮——裴英娘气度沉静,宫女们总忍不住把她当大人看待。

忍冬踌躇半天,最后给裴英娘梳了个家常的双螺髻,略施簪环珠花,发间裹丝绦,留出长长一段,垂在肩头。

最后照例在她眉心点上朱砂痣。

这么一打扮,裴英娘依然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小娃娃。

忍冬扫视一圈,小声说:“太平公主喜欢描花钿、贴面靥,贵主年纪还小,点朱砂就够了。”

裴英娘浅笑一声,“多谢你替我想着。”

反正李令月喜欢什么,她就得忌讳什么。

忍冬连忙躬身:“这都是婢子的本分,不敢让贵主谢婢子。”

直起身,看一旁的半夏似乎有些担忧,笑着道:“太平公主天真烂漫,为人宽和,平时待宫人们很好,时常赏我们糕饼吃。”

既是开解半夏,也是宽慰裴英娘。

裴英娘想起路上的匆匆一瞥,太平公主年纪不大,只比她大两岁,但模样身形已经出落得丰满标致。

不知道她的性子是不是和宫人们描绘的那样好相处,已经有一个名不副实的李显了,千万别再多一个表里不一的李令月。

离开宴还早,裴英娘怕弄脏衣裳,干脆哪也不去,歪在坐褥上,教忍冬打络子。

时下不论男女,佩戴的玉佩、香囊都用丝穗装饰,很少有结络子的。

半夏跟着裴英娘学过,已经会不少样式。

忍冬是头一次学,很快琢磨出门道,啧啧称叹:“贵主的心思真巧。”

裴英娘脸上涨红一片,连忙解释:“这是一个厨娘教我做的,我手不巧,只会做这个。”

忍冬抿着嘴笑。

不得不说,有些本领是天生的。忍冬只学了不到半个时辰,手上的动作越来越灵活,甚至比师父裴英娘做得还熟练,而且无师自通,自创了几个新鲜样式。

十根指头像花蝴蝶一样,翩跹飞舞,眨眼间,就编出一对精致的垂丝菊花。

裴英娘低头看看自己刚才做的几只大蝙蝠,歪歪扭扭,形状是有了,但软塌榻的,没什么精神。

再抬头看看忍冬做的菊花、芍药、梅花和大燕,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菊花的垂丝微微卷起,完全能以假乱真。

她叹口气,沮丧道:“算了,送八王的络子,还是你来替我做吧!”

李旦走到槅窗下时,刚好听到这句话。

一时忍不住好奇道:“什么络子?”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的太平公主是个好人哒~

第9章

忍冬连忙把小篓子里做好的络子给李旦看。

她把自己做的和裴英娘做的放在一起,“八王,这是贵主亲手为您结的络子。”

裴英娘直起身,厚着脸皮点点头。

反正忍冬是她的徒弟,徒弟打的络子,和她这个师父打的没什么差别。而且忍冬打络子的时候,她一直在旁边细心指点,也出了力——动口说话也是很费力气的!

李旦眼眸低垂,目光在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络子上停留半刻,嘴角扬起细微的弧度。

他挑了一只蝴蝶的,一只大雁的。

裴英娘直愣愣地盯着李旦。

大雁的主色调是百搭的黑、灰两色,和什么颜色的衣袍都不冲突,也就罢了。可蝴蝶那只用了十几种颜色的丝线,色彩斑斓,惟妙惟肖,几乎和在花丛中嬉戏的蝴蝶一模一样,是忍冬做来哄她玩的。

李旦怎么会挑中颜色浓烈、样式夸张的蝴蝶?

莫非人不可貌相,八王李旦看似严肃古板……其实审美独特?

李旦似乎并不觉得拎着一只七彩大蝴蝶有什么不对,余光瞥见裴英娘神情有异,皱眉道:“怎么?”

送出东西,又舍不得了?

裴英娘轻咳一声,不敢说自己在偷偷吐槽他的审美,随口道:“八王眼光真好。”

连忍冬和半夏都听得出来她有多言不由衷。

李旦却仿佛没听出裴英娘话里的敷衍之意,点点头,“随我去麟德殿。”

裴英娘逃过一劫,松口气。

她亦步亦趋跟在李旦身后,迈着小短腿拼命追赶。没办法,李旦人高腿长,来去匆匆,她人小腿短,不小跑起来,根本跟不上对方的脚步。

李旦在前面拐了个弯。

裴英娘跟着调整方向。

李旦停在一座宽阔轩朗、飞檐上挑的偏殿前,“公主呢?”

梳翻髻、穿窄袖袍的宫人垂首道:“公主往七王院去了。”

李旦回头,“去七王院。”

宫人小声应喏,打发两个腿脚快的先去七王院,免得李旦又扑个空。

裴英娘乖乖跟在李旦身后,李旦往哪儿走,她也往哪儿走。

李旦忽然脚步一顿,她立刻反应过来,硬生生往后倒退两步——免得和上次一样,撞到他身上。

结果没撞到前面的李旦,却一脚踩在身后一人的脚尖上。

“唉哟!”

一声惨烈的痛呼,绝不掺假。

裴英娘吓一跳,转过身。

穿红袍的壮胖少年翘着左脚,疼得龇牙咧嘴,保持着金鸡独立的姿势,两根胖如春笋的指头狠狠戳向裴英娘的额头:“你是有意的!”

裴英娘瑟缩了一下。

李旦皱起眉头,打开李显的手,挡在裴英娘身前,“王兄躲在后面做什么?”

有李旦给自己撑腰,裴英娘立刻收起畏惧之色,理直气壮地挺起胸膛:如果李显不鬼鬼祟祟躲在她身后,她怎么会踩到他?

李显支支吾吾:“这是我的院子,这里暖和,我站在这儿晒太阳!”

台阶下一阵咯咯轻笑,一个身量丰满,肤色白皙,梳双髻、簪珠翠,穿海棠红鸾凤衔花枝纹宽袖袒领衫,金泥宝相花缘对襟半臂,系香色留仙裙的少女缓步走到李显身边,“王兄,分明是你躲在后面,想捉弄十七娘,偷鸡不成蚀把米,自讨苦吃了吧!”

李显恼羞成怒:“连你也向着外人!”

李旦和李令月同时变色,厉声道:“王兄!”

李显气得一跺脚,“哼!”

眯起细长眼睛,狠狠剜一眼裴英娘,拂袖离去。

李令月对着李显的背影摇摇头,转身拉起裴英娘的手,咧嘴一笑,眉心的芙蓉花钿鲜艳夺目,唇边的面靥像两朵璀璨的笑涡,“你就是小十七吧?阿兄他很好相处的,只是最近格外暴躁而已,你别听他胡说。阿父和阿娘既然认下你,你以后就是永安公主,不是什么外人。阿兄下次再敢欺负你,你只管来找我!”

来蓬莱宫的路上,看到李令月和魏国夫人结伴而行、相谈甚欢,裴英娘很是疑惑:李令月怎么说也十岁了,应该明白魏国夫人和武皇后之间横亘着杀母之仇,就算她同情魏国夫人,也得有所忌讳,不该和魏国夫人那么要好。

等到和李令月站在一起,看着她灿烂的笑脸,裴英娘恍然大悟。

李令月和宫中其他人不一样,她的眼睛灵动澄澈,比雨后的天空还干净明朗。

李治和武皇后把唯一的女儿保护得很好,李令月可能根本不懂母亲和表姐之间的恩恩怨怨,她是个真正的孩子,无忧无虑,单纯懵懂。

深宫里的人,尔虞我诈,口蜜腹剑,但在李令月面前,都不约而同维持着和睦安宁的假象。

武皇后从不在李令月面前施展她的手段,魏国夫人也没有把对武皇后的仇恨转移到李令月身上。

所以李令月能够坦然和魏国夫人来往,魏国夫人也愿意接受她的情谊。

李令月何其幸运,既能享受帝后的宠爱,又不用深陷在宫廷争斗之中,就像一朵养在温室中的牡丹花,任凭外面风吹雨打,她永远娇艳美丽,华贵雍容。

不过她终有长大的那一天,身为武皇后的女儿,她这一生,终究躲不过权利纷争。

所有感慨,只在刹那间。裴英娘抬起脸,对李令月笑了笑,“多谢公主。”

李令月撅起嘴巴:“才说了咱们不是外人,何必那么生分?你以后唤我阿姊好了!我一直想要个小妹妹,正好你就进宫来了!这两天要不是怕吓着你,我早去找你玩啦!以后你想要什么吃的玩的,让宫女去我殿里说一声,我那儿什么都有!”

裴英娘从善如流:“英娘晓得了,以后少不了叨扰阿姊。”

李令月顿时笑眯了眼,揉揉裴英娘的脸颊:“待会儿你和我坐一起,宴席上都是长辈们,说话怪没趣儿的,咱们自己玩。”

说着话,她眼睛忽然一亮,一把抓住李旦手上提着的大蝴蝶络子,“这是谁做的?好别致!我怎么没见过?”

李旦瞥一眼裴英娘,淡淡道:“十七娘亲手结的,这只是预备送给你的。”

“真的?!”李令月喜不自胜,当即把蝴蝶系在腰间的丝绦上,想了想,从发间拔下一枝牡丹纹镶嵌红宝石蝴蝶发钗,簪在裴英娘鬓边,“小十七送了我蝴蝶,我也送你一枝蝴蝶好了。”

裴英娘看出这枝蝴蝶发钗样式大方,不是一般女儿家能佩戴的饰物,连忙道谢。

李令月摆摆手,拉着裴英娘,问她平时喜欢吃什么,玩什么,读了什么书,在宫里过得习不习惯,有没有什么人欺负她。

裴英娘一一答了,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话,李旦默默跟在她们身后,像一株沉默的青松。

很快到了麟德殿,宫人把李令月和裴英娘引到李治和武皇后身旁。

殿内已经排起歌舞,龟兹伶人吹奏着欢快悠扬的曲调,舞女们头戴花冠,身着绚丽彩衣,随着乐曲舒展柔韧纤细的腰肢,身姿婀娜,曲臂皎洁,殿中裙裾如云,转袖若雪。

因为今天是家宴,又临近年底,加上李治向来脾气温和,宴席上的气氛轻松随意,几位放浪形骸的皇亲贵族干脆放下酒杯,走到场中,随舞者一起翩翩起舞。

裴英娘进殿的时候,感觉到殿内所有的目光都汇集在自己身上,其中有好奇,有艳羡,有探究,也有厌恶和仇视,犹如芒刺在背。

她手心潮湿,没敢抬头。

李治看到李令月和裴英娘手拉手一起进殿,一个明媚爽朗,一个俏丽恬静,犹如一对娇艳欲滴的双生花,心里喜欢,笑向身旁的武皇后道,“我正想着让令月好好照拂小十七呢。”

武皇后笑得温婉:“她们年纪差不多大,不用咱们费心,早凑到一起去了。”

李治十分高兴,站起身,一手拉一个,把李令月和裴英娘带到自己的坐席上,让宫人把她们的食案摆在自己的旁边,“令月,你是姐姐,小十七比你小,以后你要多照应她。”

李令月肃然道:“阿父,你放心,有我在,谁也不敢欺负小十七!”

殿中众人看到李治如此重视裴英娘,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都挤出几丝笑容,齐声祝贺李治和武皇后,然后随口夸裴英娘几句。

不知是不是裴英娘的错觉,李治发话过后,殿中似乎有道格外强烈的目光直直扫向她,像一把尖刀,刺得她心头一凛。

她不动声色,假装好奇殿中的舞乐,悄悄打量四周。

可惜那人很警觉,很快收回仇视的目光,裴英娘什么都没来得及发现。

视线逡巡中,余光忽然瞥见一道笔直清瘦的身影——李旦不知什么时候跪坐在她身旁的坐席上。

李显靠着凭几,口水横飞,正和几个王孙公子高谈阔论。

太子李弘手执镶金银壶,亲自为众位大臣斟酒。

六王李贤和几位进士出身的文臣诗歌唱和,说着别人听不懂的典故。

唯有李旦形单影只,默默坐在离李治和武皇后最近的坐席上,一言不发,自斟自饮,仿佛游离于宴席之外。

裴英娘想起李令月系在腰间的那只蝴蝶。

李旦知道李令月最喜爱蝴蝶的花样,特意挑走最大最精致的一只蝴蝶,不是因为他自己喜欢,而是想代她送给李令月,帮她和李令月打好关系。

裴英娘心里有点酸酸的,又好像有点暖暖的,不由自主端起一盘红绫馅饼,送到李旦的食案上,“八王,吃点心!”

第10章

甜净软糯的嗓音忽然在耳边响起,霎时,殿中的歌舞乐曲变得很遥远,很模糊,只剩下小娘子真诚而直接的讨好:“八王,吃点心!”

李旦一怔,握着鎏金兽首形银杯的右手停在半空中,久久没放下。琥珀色的酒液微微晃荡,险些溢出杯沿。

裴英娘捧着金银平脱葵口盘,眼巴巴地看着李旦。

她脸颊丰润,手指头胖乎乎的,身子骨却瘦小,看李旦的时候,只能抬头仰望,眼神看起来格外真挚。

李旦放下银杯,红绫馅饼里有油腻的猪油,他不爱吃。

然而他还是缓缓伸出手,接过葵口盘。

侍女见状,用长筷夹起一枚红绫馅饼,浇一层薄薄的蔗浆,送到李旦面前的小碟子里。

李旦吃下半枚红绫馅饼,忽然觉得这道茶食似乎并不难吃。

见李旦吃了自己送的点心,裴英娘轻轻舒口气。

手臂被轻轻推了一下,李令月挨到她身边,小声说:“小十七,你胆子可真大,我记得八王兄最讨厌吃猪油的。七王兄有次让尚食局的主膳偷偷往八王兄的胡麻粥里加猪油,被八王兄揍得满头包,连阿父、阿娘都惊动了。”

说完,她咯咯笑,露出一个心照不宣的笑容,“你是不是有意的?八王兄得罪你啦?”

裴英娘顿时头皮发麻,马屁拍到马腿上,说的就是她吧?

想也不想,准备扑到李旦的食案前,尽力挽救自己的过失。

李旦连亲兄弟李显都能下手揍,何况她这个半路蹦出来的妹妹!

一回头,却呆住了。

李旦依旧做得笔直端正,筷子起起落落,一口接一口,好像,吃得挺满意的?

裴英娘把忐忑不安的心放回肚子里,传说也不一定尽实嘛!

李令月爱热闹,刚老实坐了一会儿就闲不住,拉着裴英娘站起身:“英娘,咱们去看看六王兄他们在做什么诗。”

裴英娘暗暗叫苦,她只学过西汉人史游编著的启蒙读物《急就篇》,略微认得几百常用字,而六王李贤是出了名的少年早慧,聪敏博学。他平日来往的多是一些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才子学者,其中不乏被后世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那样的年轻俊才。

一帮博古通今、出口成章的大文豪聚在一块儿吟诗作对,她根本听不懂啊!

两个小娘子提着裙角、蹑手蹑脚靠近李贤时,刚好听到他念完一首吟诵美酒的诗赋,周围的人轰然叫好。

武皇后的几个儿子中,太子李弘文质彬彬,和李治最像。李贤容貌俊秀,唇红齿白,既不像李治,也不像武皇后,一双狭长的凤眼,眼尾略微上挑,神光内敛。

“六王大才,请满饮此杯。”

一个梳高髻、簪花钗,穿孔雀纹锦大袖襦衫的少女端着银杯,越众而出,眼波似水,含情脉脉。

李贤接过银杯,袍袖轻扬,一口饮尽。

少女笑语盈盈,眼神直勾勾缠着李贤,大有痴恋之态。

席上众人交头接耳,目光闪烁。

少女旁若无人,继续围着李贤打转。

李令月气得直咬牙:“真扫兴!赵观音怎么也在?”

冷哼一声,拉着还迷迷糊糊的裴英娘找到李贤的王妃房氏,“阿嫂,你看看那个赵观音,都快黏到六王兄身上去了!你也不管管。”

房氏温柔敦厚,闻言只是笑了笑,“赵二娘是我们的长辈,怎么能直呼她的名字?”

李令月撇撇嘴,“什么长辈,我可不认!”

房氏不欲多说,目光转到裴英娘身上,含笑问:“这是小十七?今年几岁了?”

李令月的注意力立刻跑偏,拍拍裴英娘肉乎乎的小巴掌,昂起下巴,略带得意之色,“小十七今年八岁,比我小两岁,以后要管我叫阿姊。”

房氏捂嘴轻笑,“了不得,我们令月也当姐姐了。”

李令月愈加骄傲,拉着低头做羞涩状的裴英娘,在侧殿的所有女眷席位间转了一个大圈,挨个上前介绍自己的新妹妹。

太平公主是李治和武皇后的宝贝疙瘩,众人们不敢怠慢,跟着凑趣,把裴英娘夸了又夸。

一圈转下来,李令月兴奋异常:当姐姐的感觉真好!

裴英娘悄悄舒口气,她的脸都快笑僵了,两只手腕上摞了不下七八只镶金八宝玉镯子,身后的忍冬怀里还抱着一堆金银宝石串坠子,都是各位公主、夫人送她的。

累归累,不过收成好啊!随便一只宝石镯子,都是价值不菲的宝贝,今天算是小赚一笔。

李治身体不好,不能久坐,和众人说笑了几句,便回内殿去了,武皇后也跟着过去照应。

帝后前后离开,席上众人开始大着胆子奉承太子李弘和太子妃裴氏。

尤其是东宫的几位属臣,当众说太子宽和大度,有昔日太宗之风。

太子秉性纯良,没觉出什么。倒是太子妃裴氏吓得脸色苍白,借口不胜酒力,扶着婢女的手去侧殿休息。

众人各怀心思,宴会不欢而散。

李令月急着去找六王李贤,想提醒他离赵观音远点,匆匆对裴英娘道:“英娘乖,在这儿等着我啊!”

不等裴英娘答话,她已经走远了。

裴英娘怕李令月回来找不到自己,只好站在廊檐底下等她回来。

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李令月的人影。

  如果觉得大唐第一公主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