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大唐第一公主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李旦挑眉,小别胜新婚,尤其是刚成婚的青年夫妻,分离几个月,再见时应该情炽如火才对,她竟然还想着吃饭?

他手指微微一勾,挑开刚系好的衣带,指尖顺着襦衫衣领滑进去,脖颈的肌肤细滑如脂。

“别……”裴英娘按住他的手,乖乖讨饶,乌黑明媚的双眸不停眨动,“阿兄,我错了。”

李旦眼底欲/火烧得更旺,双手握着她的肩膀,直接压下去。

她根本不明白,用这种无辜可怜的眼神看他,不是求饶,而是火上浇油。

等半夏和忍冬进房收拾的时候,发现不止寝室、琴室、侧间,连净房也乱糟糟的,到处是淋漓的水迹。

两个使女脸上涨得通红,匆匆收走散乱堆叠的锦被衣物,揭开鎏金莲花纹银香炉,重新点起一炉瑞龙脑香。

帘内香雾弥漫,李旦抱起昏昏沉沉的裴英娘,送回床榻上,用海棠红绣鸾凤衔璎珞纹薄被把她从头到脚拢起来,裹黍粽一样,缠得紧紧的。

然后抱进怀里。

他背倚床栏,眉眼低垂,盯着怀里的人看了很久,时不时俯身轻吻她微蹙的眉心。

裴英娘醒来的时候,看到一室明亮的烛火。

李旦一手抱着她,一手持书卷,靠坐着看一本经文,灯光笼在他俊朗的脸庞上,半明半暗,侧脸柔和。

几个月不见,只有书信往来,她很想他,不过暂时不告诉他,免得他太得意。

谁让他这么狠心,什么事都藏在心底不说!

他总是这样,因为年长的缘故,习惯替她着想,妄想一个人扛住所有压力,让她可以随心所欲地折腾她喜欢做的事。

所以她不敢说出自己知道的一切,如果李旦知道武皇后有一天会杀死他的王妃,不知会做出什么疯狂举动。

现在的他就够古怪了。

长史每天到底在忙什么,他为什么防备郭文泰,这几个月他的处境有多艰难……

这些李旦一个字都不吐露。

裴英娘应该为李旦的隐瞒生气,但细细一想,她其实也隐瞒了许多东西。

李旦不想让她发愁,她不想让李旦恐惧。

她偷偷叹口气,有什么可怕的?

反正最坏的结局也不过那样了,他们还年轻,青春正好,风华正茂,应该好好享受眼前的荣华富贵,吃香的喝辣的,快快活活过日子,那些波折纷争,随它去吧!

她攒了那么多钱呢!

先把钱花光再说!

王府的红烛是特制的宫烛,燃烧时悄无声息,不会淌下瀑布似的烛泪。

一枝红烛快烧尽了,烛火摇曳跳动,李旦专心看书,没有发觉。

裴英娘往他怀里钻,脸挨着他的胸膛蹭来蹭去,趴在他身上撒了会儿娇,小声说:“阿兄,现在可以吃饭了吧?”

李旦摇头失笑,抛开书卷,搂着她坐起来。

先把娇小乖巧的妻子抱着好好亲昵一番,吻得她喘不过气,只能轻喘着呜咽,才松开怀抱,整理好她散开的衣领,让候在帘子外面的半夏传饭。

使女们捧着食案汤水鱼贯而入。

裴英娘起身梳洗,一头青丝随意用丝绦束起,歪坐着吃一碗杏酪饧粥。

饿的时候吃一碗芳香甜美的饧粥,不止肠胃舒服,发软的手脚也一点点恢复力气。

李旦跪坐在一旁,袖子高挽,剥螃蟹给她吃,秋天正是吃螃蟹的好时节。长年握弓、拈笔的十指动作灵活,很快剔出满满一碟子蟹膏蟹肉,淋上姜醋,递到她跟前。

她吃了。

他笑了笑,接着剥青虾,挑鱼刺,这一次没盛进碟子,直接把虾肉喂到她唇边。

她犹豫了一下,低头从他的手指咬走青虾尾,樱唇擦过他的指腹。

他自己不吃饭,手里不停忙活,灼热的目光始终围着她打转。

她回来了,他才知道吃饭的乐趣。她不在的时候,他每一顿饭都味同嚼蜡。

过了一会儿,他说:“螃蟹寒凉,别吃多了。”

不许她再吃螃蟹,扭头让使女送上烫好的菊花麦酒。

许久没吃酒了,裴英娘眼前一亮,端起酒盅啜饮几口,惬意道:“阿兄不和我对酌?”

九成宫的宫人也酿酒,但是滋味比不上王府的,醴泉坊的泉水酿造出来的酒味道更醇厚。

半夏立刻奉上烫煮好的酒盅。

李旦先喝半碗秋葵汤,再陪裴英娘吃酒。

烫酒的酒壶里烧着炭,揭开壶盖,里头咕嘟咕嘟冒着水泡。

吃饱喝足之后,婢女撤走食案,夫妻两人挪到旁边琴室下棋。

裴英娘执黑子,试了几招李令月教她的对弈策略,还是输得一败涂地。

“这样吧。”她眼珠一转,“阿兄,我赢了的话,就亲你一下,赢几盘,亲几下!”

李旦正襟危坐,眼睛盯着棋盘,不为所动。

“英娘,该你落子了。”他说,语气严肃。

裴英娘颓然,李旦果然软硬不吃。

思考半天,觉得手中的棋子落到哪里都会输,干脆随便瞎放。

瞎放着瞎放着……她发现自己好像要赢了。

她愣了一下,把琉璃宫灯挪到榻上,对着棋盘一照。

确认自己真的要赢了,她抬头看对面的李旦,一脸不可置信。

李旦面无表情,仍然坐得笔直端正,眼神平静坦然。

仿佛他刚刚倾尽了全力,并没有故意输给她。

裴英娘嫣然一笑,蹭到李旦身边,勾住他的脖子,亲他的脸。

早知道这一招有用,应该早点使出来的!

亲着亲着感觉到他呼吸急促,滚烫的身体贴过来,直接把她压在猩猩红穿枝百花毡毯上。

她伸手推他,推不动。

胡子拉碴的脸蹭过细嫩的皮肤,她身子直颤,脊背酥酥麻麻。

他白天享受过一番,没有那么急切。

她受不了这样甜蜜的折磨,忍不住抓他的背,不知是催促还是埋怨。

他低声笑,笑声如蛛丝一样缠绕在她耳边,蕴着淡淡的酒香,近乎呢喃,“十七乖,就好了。”

一直闹到大半夜,屋子里隐隐约约的响声才慢慢平息。

半夏和忍冬已经麻木,等里间静下来,去院外叫婢女抬来热水,蹑手蹑脚进房收拾屋子,从琴室到东间床榻湿漉漉的,整张铺满沉香木地板的毡毯都要换。

沐浴完,裴英娘坐在窗前,伏榻晾头发。身上抹了香膏,香气袭人,和搽头发的兰脂香味混在一起,她觉得自己就像一块香喷喷的糕点。

李旦也这么觉得,打发走婢女,找来锦帕,坐在榻沿,一点一点帮她绞干长发,看她新浴刚起,倚着锦缎宽枕打瞌睡,娇软香酥,丰艳雪腻,轻薄衣衫下透出淡淡的肤色,比晶莹剔透的玉露团还诱人。

“阿兄……”一声喃喃的呼唤打断他脑中的旖旎,裴英娘用闲话家常的语气,淡淡道,“你不去接我……是不是阿父不许你出王府?”

李旦手上的动作陡然一滞,沉默片刻,接着帮她绞湿发,“没有……”

裴英娘翻过身,一头青丝铺满整张软榻,仰着脸看他,“阿兄,别瞒着我。你不说,我还是会知道的。我不想听别人转述这段辰光长安发生了什么,只想听你亲口说。”

李旦垂眸看她,半晌后,终于点点头,“不错,阿父不许我踏出长安一步,我和七兄都不能。”

“是为了太子?还是皇后?”裴英娘追问。

李旦淡淡一笑,看一眼支起来的窗户,外边黑魆魆的,看不清果实累累的石榴树,只有石榴果长得好,葡萄已经只剩藤蔓,荷花也落尽了,没有莲蓬,“宫中谣传母亲想废掉六兄,册立七兄或者我为太子,东宫人荒马乱。阿父下令,禁止我们离开长安。”

李治已经控制不住武皇后,他把李显和李旦拘在长安,也是无可奈何,一旦两人离开他的保护范围,难保不会成为李贤和武皇后争斗的牺牲品。

李旦明白这一点,李治不愿意看他和李显卷入风波,才会派人看住他们。

但是他心里还是失望。

因为李贤竟然真的觉得李显和他是威胁。

他们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因为年纪相差大的缘故,不怎么亲近,但是他和李显有没有觊觎过太子之位,李贤真的看不透吗?

“太子不相信你,对不对?”裴英娘伸手摸李旦的脸,指腹摩挲淡青胡茬。

李旦冷笑。

她觉得他胡子拉碴的样子很好玩,摸来摸去。

他很快捉住她的手,轻吻她的掌心。

吻又湿又热,胡茬擦过手心,一阵阵发痒,她忍不住咯咯笑,想把手抽回来。

李旦扣住她的手腕,和她嬉闹了一会儿。

裴英娘仰面躺着,任他欺负。

娇妻在侧,李旦渐渐放松下来,慢慢把这几个月长安的局势娓娓道出。

据说武皇后连废太子的敕旨都拟定好了,刚刚上任的东宫属臣手忙脚乱。

武皇后临朝听政多年,耳目众多,亲信遍布朝堂,而李贤根基尚浅,东宫一系自知撼动不了武皇后,太子洗马建议李贤,可以转而朝两个弟弟施压。

李贤很快抓住李显的弱点,李显吓得战战兢兢,赌咒发誓不会抢走他的太子之位,躲在英王府里,已经一两个月不出门。

李旦向来谨慎,连当年暴怒之下杀死武三思,也记得事后描补,狩猎围堵世家,更是直接让武承嗣出面,从头到尾都有他参与其中,但就是没有证据留下。

李贤找不到李旦的把柄,就把目光放在裴英娘身上。

在李贤眼里,裴英娘始终是武皇后的人,必须打压她,或者压制她,他才能放心。

李旦说到这里,声音暗哑,丢开锦帕,抱起裴英娘,大手按着她的发顶,把她搂得紧紧的,这么乖这么好的小十七,如果被人抢走了,他什么都做得出来,毁灭一切也在所不惜,“老实待在王府里,不要出门,知道吗?”

他抱得太紧,结实的胸膛压着她,铁钳一样的手臂勒在腰上,头也被按在他颈间,动弹不得。

她努力抬起头,亲他的下巴,安抚他,“阿兄不必为我担心,太子针对我,是因为皇后……我知道怎么应付他。”

武皇后深知李贤对她没有丝毫恭敬孺慕之情,故意放出废太子的谣言,只是为了转移李贤的注意力罢了。

李贤完全不必慌张,有李治在,有坚持立嫡立长的老臣们在,武皇后暂时没办法废太子。

李贤的脾气还是太暴躁了,武皇后稍微挑拨一下,他就自乱阵脚……

“你要去见太子?”李旦猛地捉住裴英娘的双臂,眉头紧皱,眼底黑沉。

“不,我不会自讨苦吃。”裴英娘摇摇头,莞尔道,“我要见的人是阿父。”

李旦怔了怔。

裴英娘笑着说:“我晓得阿父现在不想见我,不要紧,他总会见我的。”

她两手一拍,搂着李旦的腰,倚进他怀里,他的怀抱让她觉得踏实,那种两个人一起相濡以沫的踏实,“阿兄,以后你有什么心事,不要自己闷闷不乐,说出来,我们两个人一起想办法解决,我或许帮不了什么忙,至少可以逗你开心啊。”

她轻轻叹口气,“你瘦了好多,我回来了,得把你养胖一点。”

李旦拥着她,听她絮絮叨叨说话,唇边浮起一丝笑。

小十七不用委屈太久……如果一切顺利的话。

裴英娘自言自语了一阵,忽然冷哼几声,“我不问的话,你是不是永远不解释?”

李旦没说话,手指插进她鬓间,以指作梳,慢慢梳理她的墨发。

她抓紧李旦的衣襟,捶他的胸口,“你不去接我,我非常生气!出不了城,你可以在春明门等我。下一次再敢这么对我,我不会轻易原谅你的!”

刚刚还在谈论沉重的话题,她忽然提起这件事,好像他没有出城迎接她,才是她最关心的。

不会轻易原谅,也就是说最后还是会原谅的。

那些波云诡谲的纷争动荡,似乎都无足轻重。

李旦哭笑不得,抓起她柔弱无骨的手,咬她的指尖,“不气了好不好?”

裴英娘摇头,一脸认真,“不行,我真的很生气。不管你有多忙,下一次不许这么怠慢我,记住了吗?”

别以为在路边扎满彩绦鲜花,就能让她消气。那些东西都是下人布置张罗的,她久别归来,只想看到自己的丈夫,而不是一团团只能看不能吃的彩花。

当然,繁花和丈夫一起出现最好。

李旦扣着她的手腕,芦笋般的手指,指尖搽了凤仙花汁,雪白娇红相映,他一根根逐根吻过去,“我记住了。”

会记一辈子的。

他继续帮她绞头发,直到长发全部绞干,才送她回床榻,看着她入睡。

等她睡熟,他以手支颐,凝视她的睡颜。

外边婢女吹熄烛火,帐内陷入一片昏暗,他揽紧自己的妻子,安心沉入梦乡。

翌日睡到巳时才起。

听到外面廊下莺啼鸟鸣,叽叽喳喳好不热闹,裴英娘睁开眼睛,发现李旦还在睡。

往常她总是晚起的那一个,没人管着,想睡到什么时候就睡到什么时候。

李旦很纵容她——她觉得他还把她当成妹妹宠着惯着,由着她睡到日上三竿,不许婢女吵醒她。

他对自己则要求严格,每天卯时起身,有时候梳洗了去书室练字,有时候就待在床榻看书。

她趴到他胸前,抚平他皱起的眉头,凑上去亲他的鼻尖。

这么闹他都没醒,看来这几个月没怎么睡饱过。

她掀帘下床,半夏和忍冬扶她去梳洗床洗漱梳妆。

垂髻半卷,淡施檀色,她穿一身家常衣裙,缥青襦,杏黄裙,挽织金夹缬披帛,扣金臂钏,拢翡翠镯子,对着八角瑞兽花鸟铜镜照了照,眉间的飞鸟花钿光彩鲜明。

她让人叫来冯德,细细问起李旦这一段时日的起居。

“郎君每日卯时一刻出门,至夜方回。”冯德老老实实说,“忙了大概有两个月之久,倒是从没出过城。”

裴英娘点点头,之前李旦应该是忙着协理李弘的丧葬事宜,李弘入土为安后,他就闲下来了。

这时,阿禄匆匆穿过庭院,说是太平公主府来人了。

昭善亲自上门,找裴英娘求一套新式厨具和两个厨子。

去九成宫时,裴英娘怕吃不惯外边的东西,特意带上王府的厨子和整套的厨具,锅碗瓢盆,连新砌的炉灶都带了好几个。

李令月近水楼台,跟着她吃了几个月的炒菜,回到长安,再吃公主府的宴席,怎么吃怎么觉得不对味,干脆找她讨厨子。

忍冬带昭善去厨房,路上昭善问起昨天裴英娘回府的事,忍冬抿嘴笑,“公主多心了,郎君和娘子琴瑟和谐,并未生疏。”

昭善带着厨子和厨具回到公主府,李令月听说她回来,儿子也不管了,一迭声问她,“怎么样?见到英娘了吗?”

昭善笑答:“听相王府的婢女说……从下午到夜里,折腾了一天呢,王妃昨天连午饭都没吃。奴见过王妃,王妃精神焕发。”

最后四个字说得意味深长。

李令月合掌笑,满意道:“很好。”

公主府的长史为她和薛绍准备了丰盛的接风宴,李旦更应该有所准备,英娘没吃午饭……说明李旦等不及。

这样才像小别的夫妻嘛!

这下她可以不用疑神疑鬼,胡乱猜疑李旦是不是变心了。

厨下把饭菜热了好几遍,李旦才悠悠醒转。

醒来就看到裴英娘笑盈盈的脸,秀眉杏眼,绿鬓朱颜。

她拢起床帐,把五彩丝穗香囊别进鎏金铜钩里,“阿兄,起来吃饭啦!”

这么快活,她真的一点都不害怕。

李旦不知不觉跟着她笑,心里被一种不知名的快乐装得满满的,揉揉她的发顶,小心翼翼避开发髻上的金玉珠花,想抱着她温存,她嫌弃他胡茬扎人,推他去净房洗漱刮脸。

他对着铜镜摸下巴,确定下颌光滑,转过屏风,猛地从背后搂住裴英娘,俯身使劲擦她的脸。

小十七竟然敢嫌弃他,他有点不高兴。

裴英娘笑个不停,转身,垫起脚,捧着李旦的脸,亲了又亲,一边亲了十几下,“够了吧?”

他不吭声。

裴英娘只好继续亲,亲着亲着主动含吻他的唇,亲到他差点失控。

她感觉到紧贴的身体明显的变化,赶紧撒手逃到侧间,扒着屏风探出半边身子,发间珠翠晃动,笑嘻嘻道:“阿兄,我真的不嫌弃你了,先吃饭!”

主食是御黄王母饭,烹羊肉鹿肉熊肉,淋漓的汤汁散发出馥郁的浓香。

两人对坐着吃饭,屋外传来冯德和一个男子说话的声音。

李令月又派人登门。

她今天要进宫拜见李治和武皇后,宫中为她的儿子预备了宴席,李弘病殁在前,不能大办,自家人吃一顿饭还是可以的。

李令月邀裴英娘一起去,她打算得好好的,届时趁着宴席上气氛好,应该可以消除李治和裴英娘之间的隔阂。

李旦执筷的动作停了一下,看着裴英娘,征询她的意见。

裴英娘毫不犹豫,摇摇头,“我不去。”

她肯定要见一见李治,当面问清楚一些事情,但绝不是现在。

长史回到公主府,禀告李令月,“相王说王妃旅途劳顿,今天就不进宫了。”

李令月皱眉。

薛崇胤午睡起来,裹了身花花绿绿的新衣裳,精神正好,咿咿呀呀了一阵,见没人理他,趴在乳母怀里哇哇大哭起来。

李令月整理好披帛,接过儿子,柔声安慰,揪他粉嘟嘟的脸,“还以为你会有点用处呢!”

有小家伙在,一家人说说笑笑的,阿父和英娘说不定就和好了,可惜英娘也生气了,不肯进宫。

一旁对着镜台整理衣冠的薛绍闻言失笑,哪有这样对自己儿子的?什么叫“有点用处”?

夫妻两人乘车,从建福门进宫,一路往北,宴席摆在武皇后居住的蓬莱殿。

薛崇胤的名字是李治亲自取的,他很疼爱第一个外孙,为了庆祝他的降生,大赦天下,还破例为襁褓中的小外孙封爵。

宴席上除了李旦夫妻,其他人都到了,李显和赵观音抱了李裹儿进宫,虽然李裹儿只是庶女,但是头一个孩子,总是格外受重视的。

李治一视同仁,让近侍把两个孩子抱到他的坐席前逗弄。

看李治似乎心情不错,李令月放下筷子,顺口提起裴英娘,“九成宫的饭食,到底不如京里的可口。我天天喝汤水,不觉得什么,英娘却是瘦了。”

席上安静下来。

李显咳了一声,低头吃菜,恨不能把脑袋伸进盛豆叶汤的莲花高足碗里。

太子妃房氏神色如常,太子李贤一杯接一杯吃酒,神情冷淡。

李治像是没有听见李令月的话,依旧俯身逗薛崇胤。

薛崇胤的小手握成拳头,对着他挥舞了几下。

他脸上浮起一丝淡淡的笑容,温和慈爱,一如往昔。

李令月捏紧手里的犀角杯,琥珀色酒液微微晃荡。

第152章

七夕当日, 太子李贤奉李治之命, 聚集群臣, 赋诗宴饮。

是夜, 武皇后率领内外命妇、宫中女官于蓬莱殿乞巧,品尝当季时鲜瓜果, 观赏秋海棠、玉簪花、兰花、芙蓉花。

宫婢们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 比赛谁扎的花最漂亮,绣的纹样最精致, 拈针的技巧最稳当灵活。脱颖而出的宫婢,能得到武皇后当面夸赞。

裴英娘没有出席乞巧宫宴。

一个多月后的中秋佳节,宫中大摆筵席, 歌舞丝竹,通宵达旦,宗室皇亲俱都奉诏入宫。

从建福门到蓬莱殿, 沿路悬灯五万余盏, 彩灯夹道, 宛若星汉仙境。

裴英娘仍然闭门不出,没有出现在众人面前。

这下子,相王妃彻底失却圣人欢心的谣言得到彻底证实, 满朝文武都知道了。

嫉恨裴英娘的人自然暗暗称快。

担心她的人则纷纷上门安慰她, 帮她出主意。

她推掉所有求见的帖子,不管来客是谁,一概不见。

秦岩最为热心, 乔装成宫中内侍,借送洛阳鸭梨、河东葡萄的机会,拜访裴英娘,偷偷暗示她,他可以像上次那样带着女扮男装的她入宫见李治。

他现在是千牛卫将军,统领卫府,比以前稳重许多。然而一开口,还是让裴英娘哭笑不得。

上次她穿武官袍服入宫,是李治默许的。这一次秦岩却想私自带她进宫,若是有人揪着不放,一顶意图不轨的帽子扣下来,他百口莫辩。

他就不怕被言官弹劾吗?

裴英娘谢过秦岩的好意,“我自有打算,到时候你不拦着我就好了。”

秦岩见她不像外边人传说的那样黯然神伤,咧嘴一笑。下意识想把手放到刀柄上,摸来摸去,没摸到长刀,这才想起今天是穿内侍衣裳出来的,手里只有拂尘,哪来的佩刀?

他学着旁边的内侍,甩一甩拂尘,高大威武的军汉,动作无比风骚,“既然王妃有成算,那我就不给你帮倒忙了。”

裴英娘失笑,请他坐下吃西瓜。

红瓤黑子绿瓜皮,幽井里湃过的甜瓜,切成一瓣瓣的,淋一层薄薄的杏酪,香甜可口,秦岩一口气吃完一大盘。

说起来,西瓜还是他和执失云渐从陇右道带回京兆府的。

这时候已是金秋,西瓜滋味再甜,仿佛还是少了点什么。

  如果觉得大唐第一公主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