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傅云章从记事起就不得不扛起重振家业的重任,十几岁的少年,终日伏案苦读,终于考取功名,又要为夺回祖产周旋奔波,也许这就是他身上种种矛盾之处的由来:他明明天性散漫,不拘小节,本应该是个知足常乐之人,不该这么沉稳厚重,清高冷淡,举手投足常常流露出超脱人世的疏离感,没有人间烟火气。

“是我想岔了。”听了她的话,傅云章沉默一瞬,叹息道,“你做得很好。”

事情哪有她说的这么简单。就连傅四老爷和韩氏,如果不是她能一直坚持下来并且不断证明自己的过人之处,他们可能早就出手阻止她了。不过她不会在乎,她目标清晰,磕磕绊绊摸索着往前走,谁都不能打扰她一点点变得强大。

赵师爷的醉话不能当真,有一句话却说对了,等他从京师回来,英姐的名声兴许比当年他少年举人的名头还要响亮。

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看到那一天……

他无声微笑,转身朝傅云英做了个跟上自己的手势,“老师这会儿应该醒酒了,你随我来。”

※※

赵师爷大醉一场,醒来之后什么都忘了,唯独记得傅云章答应把傅云英交给他照顾。

“你不能耍赖!”他揪着傅云章的衣襟,恶狠狠道,“我虽然醉了,脑子没糊涂!”

傅云章退后两步,躲开张牙舞爪的赵师爷,“我只是英姐的堂兄,并非她的嫡亲长辈,怎么能擅自把她交托给您?”

赵师爷脸色骤变,呆愣片刻,气呼呼道:“你又哄我玩!”

“老师,稍安勿躁。”傅云章从容道,“四叔向来仰慕您的为人,您若主动登门收英姐为徒,四叔必定欣喜若狂,岂有拒绝之理?”

赵师爷闻言一僵,咳嗽几声,捋须道:“要我过去上赶着收学生,有失我一方名士的格调。”

也不知道是谁一次两次暗示英姐拜他为师,那时候怎么不讲究格调了?

傅云章脸色不变,慢慢道:“既然如此,那学生只能求姚学台帮忙了。上次四叔在武昌府见过姚学台后,对姚学台赞不绝口……”

他的话还没说完,赵师爷急得直跺脚,挥挥手,狠狠瞪他一眼,哼哼唧唧道:“算了算了,你这个臭小子,明明知道我喜欢英姐,还故意吊我胃口!带我去见你那个四叔吧!”

等两人离去,莲壳飞快跑进房,走到地上一架湘竹镶嵌玻璃山水画大屏风后面,垂手道:“五小姐,少爷让小的带您从抄近道回去。”

傅云英嗯一声,站起身,叫上丫头婆子,从直接通往外院的夹道那条路出了傅家大宅。

傅云章真可谓煞费苦心,得知她改了主意时,并没有立即给赵师爷去信,而是迂回婉转,逼迫赵师爷主动前来收徒。赵师爷放荡一生,是个脾气怪异、说风就是雨的老小孩,多让他费些周折,他以后对她这个学生会越上心。

她只是隔房的堂妹,傅云章不必对她这么关怀,事事费心,面面俱到。

“五小姐,到了。”

仆妇的声音唤醒沉思中的傅云英,她定定神,抬脚步入灶房单独开的一道小门。

※※

傅四老爷几乎要喜极而泣。

黄州县的人恨透赵师爷了,但如果哪天赵师爷说要收学生,黄州县的官宦人家和富户绝对会为争抢这个机会打破头!

然而赵师爷却独独瞧上了英姐,虽然他先后被英姐拒绝了两次,却一点都不恼,如今竟然纡尊降贵,亲自登门,再次主动提起收学生的事!

对傅四老爷来说,如果傅云章是文曲星下凡,那赵师爷就是文曲星他师父再世。而且赵师爷出自名门世家,是当朝沈阁老发妻的启蒙老师,他不需要教英姐什么,只要口头承认英姐是他的学生,他还用为英姐的特立独行发愁么?

不出一年,傅家门槛就得被求亲的媒人踩低一大截。

傅四老爷欢喜傻了,忘了感谢傅云章,一叠声催促下人,“快去叫英姐过来,置办酒席,要最好的酒,最好的菜,不能怠慢赵大官人!”

傅云英这时候已经回到丹映山馆换好衣裳了,听见下人来请,迆迆然来到正堂,朝端坐堂前板着脸孔装深沉的赵师爷款款下拜。

几个月不见,她长高了好些,年纪虽小,面容也还稚嫩,怎么看都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娘子,但身上那种明显迥于寻常孩童的独特气质实在惹眼,往傅家堂屋一站,随随便便一个动作,立刻显出她的不同,规矩举止自然而然,又处处透着不同,简直鹤立鸡群。

随着她一日日长大,犹如春风轻柔拂去珠玉表面上蒙的一层灰尘,渐渐露出耀眼光华。

这丫头不像傅家这样的人家能养出来的闺女。

赵师爷立马绷不住了,招手示意傅云英上前,喜滋滋道:“过来,丫头,以后你得叫我老师了,哈哈!”

※※

傅家人仰马翻,忙成一团。

灶房几口大灶全烧起来,婆子们磨刀霍霍,杀鸡宰鹅,卢氏、傅三婶和韩氏一人看两口锅,山珍海味,八珍玉食,能想到的全炖上,傅四老爷大手一挥,让婆子先把家里为中秋节备下的几道大菜送到摆起席面的花厅去,卢氏犹豫了一下,点头让婆子去搬蒸笼。

后来连从来不搭理傅云英的大吴氏都惊动了,拄着拐棍亲自出来奉承赵师爷,借机把傅云启和傅云泰提溜到饭桌上给赵师爷斟酒。

家里乱糟糟的,傅云英这个主角之一却撇下忙乱的众人,穿过长廊,出了垂花门,一直找到照壁前,叫住那道高挑清瘦的背影,“二哥,你要走了?”

傅云章推说家中有事,辞别傅四老爷,趁乱悄然离开,原以为一时半会没人注意到。

他脚步微顿,脸上浮起几丝笑容,徐徐转身,“老师看似放荡不羁,爱争风,心眼小,其实心胸宽广,从不记仇。他在京师为官的时候主张女子也应该和男子一样上学读书,遭同僚耻笑,仕途夭折。他厌恶官场,虽然有个闲职在身,其实公务全是赵家人打理,他平生所愿就是多教授几个杰出的女弟子,让昔日嘲笑他的同僚刮目相看。你不用刻意讨好老师,只需安心读书,老师自会护你周全。”

这几句话听来只是寻常的叮嘱,可每一个字却像闷雷轰轰炸响,带着万钧之势,铺天盖地而来,叫傅云英一时说不出话来。

傅云章第一次带她拜见赵师爷时,就想到了这么多,可那时他什么都没说。

她鼻尖微酸,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端午龙舟竞渡,我想也不想就拒绝赵师爷,让二哥的苦心白费,那时二哥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些?”

傅云章挑眉,她反应还真快。

他轻笑出声,手指微曲,敲敲她的前额,“老师是好心,可他会不知不觉把自己的期望投诸自己的学生身上。他曾对阁老夫人赵氏寄予厚望,后来赵氏和他决裂,他愤恨至今。英姐,你刚才说过,你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用担负别人的意愿……这就是我期望的自由,你拒绝老师,亦或答应拜师,都是你自己选的,只有你自己想明白了,你以后才能继续保持这份清醒。”

他心中怅然,默默道,而我不行。

傅云英来回咀嚼傅云章说的话,似有所觉,半晌后,她抬起头,问道:“二哥,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傅云章面露笑容,认真皱眉思考片刻,摊手道:“我还没想好,以后再告诉你。”

傅云英忍不住白他一眼,这敷衍的语气实在太假了。

“好了,不用送我了,明天我就坐船去武昌府,和朋友一起北上。”傅云章笑了一会儿,拍拍傅云英的脑袋,“我不喜欢送行,明早天不亮直接走。不许荒废学业,记得给我写信,遇到什么难事去找孔四。”

离别之际,可两人却没有什么伤感离愁。

他们知道各自的目标是什么,他为母亲的期望奔赴考场,她为自己的独立默默积蓄力量。

有时候,并肩而行的同伴并不需要咫尺相对,天各一方,也能齐头并进。

傅云英没有和其他人那样说一些祝福傅云章高中的吉祥话,只朝他点了点头,目送他离开。

第50章 第 50 章

傅家家仆半夜叩响门扉,惊起一阵狗吠,孔秀才披衣起身,一手执灯,一手放在灯前护着颤颤巍巍的灯火,迎了出来,却见门外黑压压一群人,十数个短打衣着的仆从簇拥着傅云章站在门阶前,一大群人,却只点了两只灯笼,暗处传来马嘶和车轮轱辘轧响坑洼地面的声响,隐隐可以看清街角拐弯处两辆马车的轮廓。

昏黄的灯光映出傅云章清秀端正的脸孔,他身着一件宝蓝色黑缘大袖道袍,头戴儒巾,腰系丝绦,脚踏高筒毡靴,迎风而立,听到开门的吱嘎声,撩起眼帘扫他一眼,微微颔首致意。身后书童背上背了只大书箱,一副即将远行的样子。

孔秀才哭笑不得,扯紧敞开的领口,哆嗦着道:“据说你会出席此次中秋灯会,县里的娇美小娘子们为此把铺子里时兴的头面首饰、稀罕的布料都买光了,你倒好,一声不吭,就这么走了?”

傅云章淡淡道:“我这一去,少则两年,多则三年才能回来,家里的事劳你多费心。”

秋风萧瑟,又是一天当中最冷的时候,孔秀才刚从热被窝中钻出来,冷得瑟瑟发抖,退后一步请傅云章进屋详谈,笑着道:“什么费心不费心的,你信得过我,我高兴还来不及。等你哪一天发达了,我也好厚着脸皮找你讨报酬。届时你可别不认账,我跟定你了!”

傅云章摆摆手,示意自己不进屋了,眼光往两边轻轻一扫,书童和其他仆人躬身退后,直到街角处才停下。

他慢慢道:“账上的事我已经交给妥帖的人照管,铺子、田地、庄子分别由不同的人料理,后天他们会带着今年的账本过来见你。都是老实人,我走了以后,他们可能会吃亏,你不必苛责他们,守住东西就好。”

他说一句,孔秀才应一声。

一一交代完毕,傅云章轻声道:“我母亲和我妹妹烦你照应。我昨天训斥过傅容,她是个窝里横,依她的性子,至少半年内不敢惹是生非。若她再胡闹,不用和她讲情面,罚她禁闭,直到我回来。在那之前,不管谁上门求亲,尽力拖延,没有我的准许,傅容不能订亲。”

孔秀才点头道:“你放心,我晓得轻重。”

傅容是傅云章的妹妹,如果有人趁傅云章不在的时候哄骗陈老太太和傅容应下亲事,给傅云章找一门不靠谱的姻亲,哪怕傅云章考中状元了,也只能忍气认下妹夫。最好的办法是等傅云章回来后再为傅容选婿。

“还有我母亲……”傅云章停顿了许久,道,“我娘近年来喜怒不定,性情不似以往平和……”

陈老太太和傅云章母子之间忽好忽坏、忽亲忽远的关系一直是傅云章最大的心病,孔秀才和他认识多年,自然知道一二,听他似乎有些难以启齿,心里轻叹一声。

还记得小的时候,他们每天一起去学堂念书。傅云章住得远,每天要坐船来回,坐一次渡船一文钱,长年累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陈老太太为了供养傅云章上学,天天早起织布,忙到半夜才能歇下。那时傅云章曾说,等他出人头地了,一定要好好孝顺母亲,让母亲过上老封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丫头奴仆成群拥簇的富贵日子。

经年过去,傅云章实现了他的誓言,可陈老太太却忽然和他疏远了,母子俩同坐一张桌子吃饭时相对无言,见面就要起争执。

傅云章以为母亲怪他考中举人以后忙于重振家业荒废了学问才会发怒,身为局外人的孔秀才却知道根由不在这里。

陈老太太吃了半辈子的苦,一朝扬眉吐气,不仅生活上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并连性情也变了。傅云章虽然待人冷淡,其实天性温良,和中年以后脾气古怪、暴躁刻薄的母亲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母子俩不可能再和以前相依为命时那样互为倚靠。

曾几何时,陈老太太也曾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妇人,孔秀才少年时曾多次留宿傅家,虽然那时吃的是粗茶淡饭,但陈老太太待他很和气。现在的陈老太太天天板着一张脸,不用开口说话,光是那张迅速苍老的脸就透露出几分刻薄相。

“我认识你这么多年,老太太看着我长大,舍不得难为我,你尽管放心。”孔秀才打断傅云章的话,嘿然道,“我读书的本事不及你,哄人却比你强多了,只怕等你回来的时候,老太太视我如亲子,到时候你可别吃醋。”

傅云章一笑,沉吟片刻,其他事情之前已经叮嘱过了,孔秀才和他认识多年,用不着一再重复。

“还有英姐。”他最后道,“她幼年丧父,性子内敛沉静,不大合群,实在过于孤僻了,我让她有烦难之事时来找你……”

说到这里,他抬手揉揉眉心,笑着摇头,“假若她果真碰到麻烦,八成不会来找你求助。”

孔秀才抚掌轻笑,险些打翻油灯,“她不来,我主动过去求她让我帮忙,不就行了?我脸皮厚,她赶我我也不走。”

傅云章轻轻嗯一声。

说了些其他琐碎杂事,夜透轻寒,天边渐渐浮起朦胧亮光。

两人相视一笑,拱手拜别。

孔秀才抱紧双臂,目送傅云章一行人远去。

马车驶过的声音再次惊动不知谁家豢养的忠犬,狗吠声此起彼伏,一声比一声响亮,巷子里的鸡、鸭、鹅全都被叫醒了,雄鸡打鸣、鸭子呱呱、大鹅嘎嘎,早起的妇人站在院子里咒骂丈夫,婴孩啼哭,嘈杂的声音汇集在一处,终于催出一轮滚圆的红日。

朝霞喷薄,璀璨霞光迸射而出,光辉照亮半边天空。沉睡了一夜的小城沐浴在蓬勃朝阳下,翘起的屋檐闪闪发光。

孔秀才呆立良久,喃喃道:不错,是个好兆头。

※※

等傅家人知道二少爷傅云章天不亮悄悄离开黄州县时,已经是中午了。

傅云英能猜出县里其他人的反应,无非是震惊失望,而其中最为黯然神伤的,当属那些特地为他裁衣、打首饰,盛装打扮的小娘子们。

“陈姐姐哭得好伤心。”

吃过午饭,傅桂手里抓着满满一大把瓜子,找到丹映山馆和傅云英说话,一边呸呸吐瓜子皮,一边八卦道。

陈知县的女儿爱慕傅云章已久,奈何神女有心,襄王无意。陈小姐倒也没打算强求,不过傅云章一直不订亲,她心里难免存一分侥幸,盼着哪天守得云开见月明,能等到傅云章开窍的那一天。傅云章常常去武昌府参加各种文会、诗会,在家的日子不多,前几次中秋灯会他是在武昌府过的,今年他在黄州县待的时日最长,眼看马上就到中秋灯会了,陈小姐和其他闺阁小姐们一样以为他会留在家中过节,欣喜若狂。小姐们暗中较劲,都想让傅云章眼前一亮,最好再来个一见倾心。中秋当日,小姐们一大早傅粉抹胭脂熏香搽口脂,打扮得百媚千娇,还没和其他人比个高低呢,就从家人或者丫鬟口中得知傅云章已经走了!

陈小姐当场大哭,把费了一个多时辰才捣腾好的妆容哭花了。

这些事是梳头娘子刚才告诉卢氏的,梳头娘子不仅会梳复杂别致的发髻,也能帮妇人们妆扮,常在内院行走,熟知本地七大姑八大姨们最为热衷的八卦。

傅云英站在书桌前画一张完成了一半的画稿,笑笑不说话。

赵师爷果然是孩子心性,傅四老爷准备了厚礼相赠,他如数退还,非要找她讨拜师礼。她想了想,不想浪费时间和赵师爷兜圈子,直接问他想要什么。赵师爷眉开眼笑,说他喜欢赵善姐的一幅中秋夜月图,但没好意思找赵善姐讨,要她临摹一幅孝敬他。

傅云英悄悄翻白眼,没有原图,她怎么临摹?

好在赵师爷这一次收徒有备而来,直接把赵善姐临摹的原图带过来了——赵善姐的中秋夜月图是一幅模仿之作,和原图比起来,赵师爷更喜欢赵善姐临摹的那幅。

“她画的荷叶姿态舒展,叶片很大,可又很轻盈。”赵师爷再三强调自己最欣赏赵善姐那幅画上的半池荷叶,其他的自然还是原画更好,“你照着这个画,荷叶那里把叶片画开一点。”

说得简单,随随便便掏出一幅画让她临摹,而且还要一边临摹一边想象她从未见过的赵善姐的画,然后加以改动,这不是强人所难,而是异想天开。

傅云英一开始本想让赵师爷换个要求,不过细想想后又改了主意,把那张原图丢到一边,直接画荷叶荷花。

赵师爷最喜欢赵善姐笔下的荷叶,那她就照着他喜欢的感觉画荷叶好了,等到赵师爷满意,再把整幅中秋夜月图临摹下来。

她昨晚先画出荷叶的基本形状,待墨色半干,加上叶脉、叶梗,今早等墨色完全干透了,加花青略略罩染。然后动手画另一幅,为节省工夫,每一幅她只画一片荷叶。

赵师爷是个急性子,言语间暗示想带她去武昌府拜见赵善姐,“琴棋书画,你得选一样,读书不能光读书本,还有许多高雅的学问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傅云英和傅四老爷说了这事。

傅四老爷又惊又喜,当场表示亲自带她去武昌府,如果可以,住下也使得,他会派几房忠厚家人在武昌府照顾她,或者韩氏也搬去,“你不用担心你奶奶那边,四叔为你做主。”

好吧,赵师爷说风就是雨,傅四老爷不遑多让,刚飘来一朵黑云,大雨就哗啦啦倾洒而下。

傅云英以前听人说过,像赵善姐那样声名远扬的画家收徒和一般老师收学生不一样,画坛师徒之间的关系有点江湖气。

文坛有不同的学派,画坛也有,当今画坛以文人画一家独大,要想成为名画家,首先必须是个熟读诸子百家的饱学之士,否则不管画得多好,基本得不到主流的认同。

简单来说,世人认为有才学的人笔下的画才有格调,有灵魂,有情趣,有神韵,有深远的意义。而那些专门以画画为生的匠人所画的画和装饰房屋的摆设玩器一样,只是不入流的玩意而已。

比如京师那些专门为皇族绘画的宫廷画师,虽然技艺高超,但始终不被文人们认同,他们自己也自惭形秽,在文人面前抬不起头。

赵善姐是赵家嫡女,虽然家道中落,但家学渊源,属于文人画派别。傅云英如果拜她为师,自然等于投入文人画一边。

傅云英暂时不想去武昌府。

傅桂看她一边忙活还要一边分神听自己啰嗦,有些羞赧,吃完瓜子,喉咙干渴,拍拍手,走到外边倒了两杯茶,托着葫芦形茶盘回到窗前,一杯递到书桌旁,“英姐,吃茶。”

傅云英嗯一声,却没有动。

直到茶水彻底凉了,傅云英也没吃上茶,卢氏派小丫头过来请两人去正院,长辈们梳好头了,轮到梳头娘子为她们姐妹三人梳发髻。

作者有话要说:

文里关于文人画和匠人画的派别属于本文私设,真实历史上不同朝代有不同特点,比文里复杂得多。

第51章 阴影(捉虫)

还没走进卢氏平日起居坐卧的房间,傅云英就闻到一股甜腻的刨花水香味儿。

家里几个长辈平时只梳矮髻,以巾帕包发,不大用刨花水,今天过节,特意请梳头娘子上门梳头发,这才讲究起来。

厢房里间,韩氏脸红红的,坐在椅子上对着敞开的后窗揽镜自照,摸摸这,摸摸那,浑身别扭,伸手想把鬓边一对白玉万字双兔鎏金银簪子给摘下。

卢氏劈手打开她的手,笑盈盈道:“这是应节的东西,家里人人都要戴的。”

韩氏往傅三婶头上瞟几眼,见她果然也戴了一对月兔簪子,搓搓手道:“我毛毛躁躁的,外边黑灯瞎火,什么都看不清,要是不小心碰掉了,我得心疼死。”

“有丫头们看着呢,用不着嫂子你操心。”卢氏笑道。

韩氏嘿嘿一笑,心里暗暗想,夜里出去逛的时候一定要当心,这满头金啊银啊的都得看牢了,不能让别人占了便宜去。

妯娌几人说笑几句,看到傅月、傅桂和傅云英姐妹几人进门,招手让几人去窗下镜台前就坐,笑眯眯道:“今晚去逛灯会,让婉姑给你们梳个时兴的发髻。”

傅月俏脸绯红一片,含羞带怯走到镜台前,低头绞着衣角。

梳头娘子婉姑打量她几眼,扶她坐下,啧啧道:“小姐花容月貌,瞧瞧这面皮,多娇嫩!”

一边不住口地奉承卢氏,一边打散傅月的辫子,重新帮她梳通长发。

卢氏嘴角微翘,笑而不语。

傅桂噗嗤一声笑了,趴到傅云英肩膀上和她咬耳朵:“她以为是包饺子吗?还面皮,我还饺皮呢。”

傅云英笑笑不说话。婉姑卖力讨好卢氏和傅月,傅桂浑身不得劲儿,非要说几句酸话才舒服。但如果婉姑说傅月的不是,那头一个跳脚的也会是傅桂。

傅月的丫鬟把她的首饰匣子搬了过来,一套套簪环拿出来放在她鬓边比对给婉姑看。婉姑比较了一会儿,选出几样,问过卢氏的意见,最后给傅月挑了一套葫芦形的松鼠葡萄穿珠花的对钗,配草虫短银簪,耳边一对光泽细润的玉兔耳坠子,腕上笼累丝银镯子,腰间系丝绦,戴环佩七事。

婉姑装扮好傅月,接下来轮到傅桂。

房里的丫头婆子一半帮婉姑打下手,一半围着打扮得粉光脂艳、颜色比平时柔媚几分的傅月不住夸赞,傅云英趁机走到卢氏跟前,踮起脚,和卢氏耳语几句。

卢氏看她走近,微笑侧耳听她说话,少倾,面露惊讶之色,怔了怔,垂目看她几眼,迟疑了半天,皱眉道:“也好,既然你四叔应允了……”

得到卢氏的允许,傅云英扯起嘴角笑了笑,转身和韩氏、傅三婶打了声招呼,带着养娘、丫头回房换衣。

…………

傅月和傅桂准备停当,对望几眼,笑着打趣对方几句,抬头四顾,没见到傅云英的身影,走到外边走廊上,也没找到人。

“英姐是不是害羞了?”傅桂拍拍手,笑道,“别躲着了,有什么难为情的?”

她话音刚落,余光瞥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官人从长廊深处走了过来,眉头轻皱,心下疑惑:大过节的家家团圆,谁会选在这时候来家里做客?莫非是傅云启和傅云泰交好的同窗?

来客身量不高,看样子年纪比傅云泰还小,却气度不凡,清秀俊逸,皮肤白皙,穿一件宝蓝色暗纹宁绸长衫,手执洒金川扇儿,足蹬乌墨缎靴,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自然而然的勃勃英气,不知是谁家的翩翩少年郎。

这小官人生得实在好看,一下子把县里的少爷公子们全比下去了。傅桂仗着对方年纪不大,明目张胆盯着他看了又看。

少年察觉到她窥视的目光,含笑一拱手,朝她微笑致意。

简简单单一个动作,却让傅桂顿时心跳如鼓。她心里一个咯噔,飞快收回目光,侧身藏进廊柱后头,忍不住啐道:哪来的登徒子,竟然如此轻薄!

等等,那少年生得唇红齿白的,双眸幽黑,鼻梁挺直,有些面善,好像在哪儿见过……

发烫的双颊霎时恢复正常,傅桂猛然一个转身,少年已经走到她面前不远处,她看着少年,目瞪口呆,嘴巴越张越大,半天合不上。

“英姐!”

少年嘴角微微翘起,合上折扇,向她作揖道:“桂姐,小生有礼了。”

向来伶牙俐齿的傅桂没来由一阵羞恼,张口结舌,面红耳赤,一跺脚,转身跑回房。腰间环佩七事叮叮响。

傅云英愣了片刻。她年纪小,穿男装还处于雌雄莫辩的阶段,刚才在房里换上这套韩氏为她裁的新衣裳,梳男童发髻,再模仿傅云章平时的样子走路、说话,养娘和丫头们笑得前仰后合,都说她看起来就像好人家娇养出来的小官人。她觉得养娘是哄她玩的,没带丫鬟,独自出了丹映山馆,一路走到正院来,想看一下府里下人们的反应。

院子里洒扫的婆子果然没有认出她来,以为她是傅云启和傅云泰的客人。连事先知情的傅四老爷第一眼看到她也没注意到,皱眉问她是谁家娃娃,怎么跑进傅家内院了。

她表明身份,傅四老爷呆了一呆,走到近前抓着她的肩膀看了又看,捧腹大笑:“英姐,你比你两个哥哥俊多了!”

笑完,非要拉着她去和傅云启他们比一比,看谁更体面俊秀。

傅云英好容易劝玩兴大发的傅四老爷消停下来,过来找傅月和傅桂,看傅桂的反应,头几眼应该没认出她。直到她刻意走近了,傅桂才觉出不对劲。

至于傅月,她正两手搭在额前四处张望,在到处找傅云英,压根没发现男装打扮的少年就是自己的妹妹。回眸间目光直直和傅云英对上,怔愣几息,退后半步,问旁边的丫头:“是哪房的小官人?”

这是把傅云英当成族里的堂弟了。

丫头们一开始和傅月一样认为傅云英是傅家的小少爷,听她和傅桂开玩笑后方恍然大悟,这会儿见傅月问起,抿嘴笑:“这位小官人月姐常见的,月姐再看看。”

傅月满腹狐疑,带着疑惑的目光落到傅云英脸上。

半晌后,她啊了一声,登时浮起满脸笑容,“英姐!”

又是惊讶又是好笑,上前几步,拉着傅云英左看看右看看,摸摸她白净严肃的小脸,“我还以为是哪家的小少爷呢!”

傅云英笑笑,望着傅桂跑远的方向,眉头轻蹙,傅桂既然已经认出她来了,为什么要跑开?

…………

卢氏和傅三婶看到男装打扮的傅云英,又是一阵笑闹惊叹。韩氏今早见过傅云英试穿绸衫,已经开了一回眼界,但看到斯文俊秀的傅云英跟在傅月身后进门,还是忍不住擦擦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傅四老爷叮嘱家中女眷不要声张此事。家里人虽然不知道叔侄俩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仍然含笑应下。卢氏让婆子出去警告内院的下人,谁敢多嘴,立时发卖,仆妇、丫头们忙恭敬应了。

长辈们怜爱疼惜,多有宽容,傅云英却在这时做了一个决定。

她得去武昌府。待在黄州县,傅家其他房的亲戚固然没怎么见过她,不记得她的相貌,但人多口杂,她以男装示人只是权宜之计,早晚会露馅。不如索性早点离开,武昌府认识她的人不多,她可以直接以另一个身份出现在其他人面前。她并不怕被人发现自己是女子,而是为傅月和傅桂考虑,同在一间屋檐下生活,她的举动或多或少会影响到两个姐姐的名声,在她还没有强大到确保能庇护亲人之前,适当保持距离对她们都好。

她不想给姐姐们的亲事带来不好的影响。

…………

一家人出发去江边竹楼看戏时,傅云启和傅云泰认出跟在傅四老爷身边的小官人是五妹妹,差点惊掉下巴。

傅云英没和傅月、傅桂同车,在傅云启兄弟俩目光灼灼,带着无形压迫力的注视中,大大方方由王叔抱上毛驴,调整好姿势,侧首朝兄弟俩一笑,轻摇折扇。

傅云启头皮发麻。以前他就有点怵五妹妹,现在五妹妹换了男装,举手投足和大房的二哥傅云章有几分相像,他更怕她了。

二哥人品出众,族里的少年郎们从小被长辈们揪着耳朵耳提面命,要他们好好跟着二哥学。他们起先不服气,扯着嗓子和长辈对喊,后来他们发觉自己拍马都赶不上二哥的十分之一,只能老老实实当鹌鹑。不管多刺头的傅家子弟,看到二哥,先得打个哆嗦,然后赶紧想办法能躲多远躲多远,避猫鼠也没他们反应快。

傅云泰没看出傅云英和傅云章的相像之处,但本能让他打了个颤,声音发抖,“九哥,我觉得心口有点不舒服。”

“我也是。”傅云启捂脸长叹一声,“我以为等英姐长大一点,我们就能松口气了,至少在外边能松口气,孙先生不会一直教她……”

傅云英不仅刻苦勤勉,还进步飞快,有她在一旁对比,兄弟俩几乎每天挨打挨骂。孙先生恨铁不成钢,兄弟俩也急啊!好在傅云英是妹妹,妹妹的书读得再好,只有他们家里人和孙先生晓得。等傅云章长大几岁,一定会忙于备嫁之事,到那时他们俩就能脱离苦海啦!

可现在……五妹妹竟然穿起了男装!她这人一肚子心眼,绝不是一时兴起才穿男装的。可以想见,以后他们很可能在傅家内院以外的课堂上看到五妹妹的身影……五妹妹就是他们的克星,无处不在,像二哥那样把他们远远甩在后头,他们在后面苦苦追赶,而长辈们拿着大棒铁锤紧跟在他们身后,一边骂他们不争气,一边催促他们赶紧追上去……

兄弟俩对视片刻,一种不详的感觉浮上他们心头,久久不散,而且越来越强烈。

…………

傅月和傅桂担心傅云英被人冲撞,一晚上频频回头看她,后来不知不觉被灯会上热闹的景象夺去注意力,才放下这事。等她们猛地想起妹妹、焦急张望时,傅云英正泰然自若地和陈知县夫妇交谈。

陈知县和知县娘子到傅家的竹楼来给陈老太太送礼,顺路和傅四老爷打个招呼。知县娘子看到傅四老爷身边立着一个粉妆玉琢、沉静斯文的小官人,心里喜欢,问他叫什么名字。她平素只和大房、族长四老爷来往,没见过傅云英。

傅四老爷脸不红,心不跳,哈哈笑道:“他是泰哥和启哥的弟弟云哥,排行十一。”

傅云英无语了一会儿,云字是傅家这一辈的排行,直接说她叫云哥,那她的名字岂不是傅云云?

那头知县娘子和陈知县显然没发现这一点,笑呵呵让伺候的丫头送上见面礼。

傅四老爷推辞了一番,厚着脸皮收下,让傅云英给陈知县见礼。

傅云英依言照做。

陈知县忽然咦了一声,捋须端详傅云英,目带疑惑。

傅四老爷脸上一僵,心都提了起来。

却听陈知县笑道:“倒有些像云章的品格。”

傅云章并未取字,长辈和远近朋友一般直呼他的名字。

听了陈知县的话,傅四老爷揪着的心重归原位,嘿然道:“太爷好眼力,云哥跟着他二哥读了几天书,他二哥也这么说。”

陈知县闻言,眼珠一转,目光愈加慈爱,把傅云英夸了又夸。

…………

接下来傅云英还见了傅家其他房的长辈们。

天色昏暗,灯火发黄,她比刚从甘州回来时长高了许多,即使是早前曾见过她的堂叔堂伯们,也没发现她的异常,大多数人猜测她应该是傅四老爷从外边捡回来的孩子。

傅三叔和傅三婶只有傅桂一女,傅三婶早年吃了太多苦,郎中说她伤及根本,以后不能生养了。大吴氏明面上没说什么,背着人却暗示傅四老爷想办法给傅三叔纳妾,不用摆酒,只挑个能生养的屋里人就够了,不能叫三房断了香烟。傅三叔得知大吴氏的打算后,头一回壮起胆子和大吴氏吵了一架,事情最后不了了之。

傅云启是傅家抱来养大的,以后会继承傅老大这一支。于是,“云哥”被族里的人想当然看成傅四老爷给傅三叔找来的嗣子。

当然,也有人暗地里怀疑云哥是不是傅四老爷养在外面的庶子。

不管族里的人怎么胡乱猜测傅云英的身份,从始至终,没有人质疑她的性别。

她松口气,这大半年的苦功没有白费。

…………

她和傅云章相处日久,并不只是跟着他学读书写字而已,他的一言一行她都牢牢记在脑海中。她毕竟是女子,学不来傅四老爷的粗豪气,傅云章温文尔雅,是最适合的模仿对象。而且傅云章很愿意教她怎么以男子身份和其他人打交道,因为这会给她带来更多机会。

至于压力和风险,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傅云章人前冷淡疏离,私底下爱逗她。曾一本正经叮嘱她:“英姐,好好看,好好学,日后二哥要是哪天有难,说不定你可以效仿花木兰,来一个代兄从军。”

  如果觉得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