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明朝小官人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瑶江县人人皆知金家规矩宽松, 金蔷薇自小在金老太太身边长大,出门对她来说,不过寻常事罢了。

坐小轿子到了李家门前,竹叶掀开软帘一角,指着巷尾的方向:“那就是李官人赁的屋子。“

金蔷薇顺着竹叶的指尖看去, 巷尾一座粉墙黑瓦的小院落, 墙角栽了一簇酸叶藤,绿色新叶层层叠叠, 爬满半边土墙。

竹叶道:“他们家的公子今天出门去了,不然门口肯定得有几个人守着。“

竹叶心心念念惦记着李家一位俊俏小郎君, 金蔷薇淡淡嗯了一声,漫不经心道:“这几天李三娘出过门吗?“

“李官人出门五次,有三次都带着李三娘。“竹叶看金蔷薇没有下轿子的意思,疑道,“咱们今天不上门去拜见李官人么?“

金蔷薇摇摇头, 又低声问了一些李家的事情,竹叶一一答了。

主仆两个说话间, 听得吱呀一声,李家门内传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继而有人拉开院门,当头走出两个身穿短衫的小厮和一个头梳辫子的大丫头, 小厮探头探脑张望一阵,回身和里面的人说了几句话。

一个头戴生纱巾、手执折扇的年轻少年踏出院门,和大丫头说说笑笑,一路走出小巷。

竹叶咦了一声,脸色有点古怪:“那位公子今天明明去书院了啊?“

她早上亲眼看见李官人和一位少年公子出门,怎么又冒出一个俊俏后生来?

金蔷薇眼光一闪:“悄悄跟上去。“

金家人远远缀在少年一行人后面,眼见那少年先进了一家茶叶铺子,铺子的掌柜立刻将他们几人请到二楼雅间去说话。

金蔷薇命抬轿子的家仆退下,和竹叶两人装成要买茶叶的,去茶叶铺子里转了一圈。

竹叶摆出一副嫌弃脸孔,傲慢道:“这些货色我们家小姐等闲看不上,把你们店里最好的茶叶拿出来!“

铺子里的伙计察言观色,认出竹叶是金家的丫鬟,不敢多看,眼睛低垂,陪笑道:“姐姐稍等,钥匙在掌柜手上,可巧我们家少公子来了,掌柜的一时抽不出空。请姐姐先到后面稍作片刻,等掌柜下来,亲自接待两位姐姐。“

竹叶看了一眼金蔷薇,见她摇头,便道:“我们哪有等人的空闲!下回再来罢!“

伙计好脾气道:“姐姐们慢走。“

“刚才那个是李三娘?“竹叶走到外边大街上,啧啧两声,“难怪我瞧着她身边怎么跟了个大丫鬟。“

大户人家的少爷公子房里总有四五个丫头婢女伺候,但从没有哪家少爷出门行走的身边带着一个小丫头,只有小娘子身边才会有贴身侍女跟随。

竹叶指指茶叶铺子:“好好的,她穿男装做什么?“

女儿家不仅面貌比男儿白皙,而且和少年公子说话、走路的形态大为迥异,耳垂上都有耳洞,即使装得再像,一开口,谁都能听出是男是女,穿男装完全起不到掩人耳目的作用啊!

“虽然人人都看得出她是女儿家,但她着男装示人,总比直接抛头露面要轻省些,能少些麻烦口角。“金蔷薇记得下人们说过,李甲喜欢出门访友,每回他出门时,身边总跟着一个相貌清俊、口齿伶俐的男童,但李家那时候分明没有七八岁的子侄后辈,如今想来,那个小童应该是李绮节。

“李家的铺子都知道李三娘的身份,伙计们看到她,一点都不意外,可见不是头一回了。“金蔷薇脸上浮起一个笑容,“没想到李家的长辈里也有开明的。“

李绮节敢以男装示人,必定是经由长辈默许的。

竹叶眨眨眼睛,笑道:“李家小姐胆量真大,倒是和咱们家老太太脾性相合。“

金蔷薇想起庙里求的那支签,淡笑一声。

二人在茶叶铺子门口的小食摊前闲坐,约摸一盏茶的工夫,看到掌柜将李绮节送出门。

李绮节和掌柜说话时目光平视,并没有因为女子身份而躲闪别人的眼光。她圆脸杏眼,五官清秀,身量不高不矮,着一身杏林春燕纹湖罗夹衫,腰系丝绦,足踏靴鞋,眼眉带笑,神采飞扬。

金蔷薇打量李绮节半天,心中已经有了几分喜欢,又见她举止文雅,落落大方,顾盼间说不出的灵动洒脱,愈发笃定她能够降住金雪松。

当下不由暗暗想象她女装时是何等样貌,难怪去李家求亲的婆子说她相貌一等一的好。

“哎呀!她们过来了!“

李绮节和掌柜说完话,一抬头,望向小食摊咕嘟咕嘟冒着香气的大煮锅,和身边的丫头说了句什么,几人往小食摊走来。

竹叶慌忙移开眼神,金蔷薇却直直迎着李绮节的目光,不闪不避。

李绮节初到武昌府,有些水土不服,沾不得荤腥,出门前只吃了一碗粥。从茶叶铺子出来,看到小食摊前一篓篓事先烫好的、金黄油亮的碱水面,闻着大骨汤浓郁的香味,馋得两眼冒光,不知不觉走到小摊跟前,压根没注意到一旁的金蔷薇主仆。

卖面的大娘笑着招呼一行人坐下,李绮节回头看了一眼,还没开口,宝珠小声道:“吃了外头的面汤,今晚又要折腾了。“

李绮节面色发苦,“罢了,我不吃,买几个芝麻烧饼给你们当零嘴。“

等李绮节几人买完烧饼走了,竹叶暗道一声好险,却见金蔷薇盯着李绮节的背影,眉头皱得高高的,脸色有些阴沉。

竹叶咳了两声:“李三娘没见过小姐,自然认不出您来。“

金蔷薇瞥了竹叶一眼,摇了摇头,“你看看李三娘身后。“

竹叶这才知道自己想岔了,脸上一红,又回头去看李绮节。她身后除了两个小厮、一个丫鬟以外,远远地还缀着两个短衫麻鞋的小童,小童脚步轻灵,动作矫捷。

“他们好像一早上都跟在李三娘身后。“竹叶收回目光,“咱们要不要提醒李三娘一声?“

金蔷薇知道竹叶把两个小童当成偷鸡摸狗的小贼了,没有开口纠正,“李三娘已经见过了,先回府罢。“

金蔷薇让下人们退下,只留竹叶在身边,下人仆从退是退下了,但当然不会离得太远。轿夫一直等在暗巷里,见竹叶朝他们使眼色,连忙抬着轿子出来,将金蔷薇送回宅邸。

轿子从李绮节几人身边经过的时候,金蔷薇掀起软帘一角,回首顾盼,盯着李绮节看了许久,直到轿子拐了个弯,她才收回目光。

李绮节摇着折扇,和宝珠低声说话,忽然觉得脊背一凉,头皮发麻,仿佛有人在暗中审视自己。

一抬头,正巧对上一双黑沉沉的眸子。

轿子里的少女巴掌脸,大眼睛,面容清秀,长了一张天真烂漫的脸蛋,但眉宇间郁色沉沉。

她的眼睛,寒光内敛,比她的脸足足老了十几岁。

李绮节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宝珠道:“那是金家的轿子。“

李绮节喔了一声,有些失望:原来是金家的小姐,那多半认识她,难怪会一直回头盯着她看。她还以为是哪户小姐偶然看到男装打扮的她,倾心爱慕她的人品风貌,才会频频回头,心里正为自己迷倒一个小家碧玉而洋洋得意呢!

花庆福早在铺子里等着李绮节了,远远看到一个少年公子走来,迎上前道:“三娘,难为你亲自过来。“

他知道李乙近来对李绮节的看管愈发严了,也只有李家大爷带李绮节出门时,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她出门走动,怕耽搁李绮节的时间,寒暄几句,直奔主题:“王府那头打点好了,你看咱们要不要让瑶江县那边的伙计再送几坛酒来?“

李绮节“哗啦“一声合上折扇,“多了就不稀罕啦!这回是送礼,两坛足够了。“

花庆福点点头,引着李绮节往里走,“几个老师傅已经安顿好了,只等东西送到,明天就能开工。“

“不急,大礼还没送出去呢,先让老师傅们清闲几天。“

李绮节在铺子里里外外转了一个来回,看处处井井有条,笑着道:“我身边没有可差使的人,只能劳烦您在武昌府主事,花娘子心里还不知怎么埋怨我呢!“

花庆福看李绮节神情舒缓,知道她心里很满意铺子的布置,松了口气,“我走之前,把她娘家嫂子接来和她一处作伴,娘们几个整天抹牌,快活得很。她巴不得我不在跟前,才好玩个尽兴。“

两人商量了一些其他琐碎事情,越说越觉得时间不够用,宝珠见花庆福有把李绮节留下吃饭的意思,咳嗽两声,提醒道:“三娘,别忘了咱们要去牌坊街和大爷碰头。“

李绮节看看外边的天色,站起身要走,花庆福不敢挽留她,说好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让伙计代为传话,亲自把他们四人送到门口,看他们走远了,才转身回去。

李绮节叹口气,女扮男装又如何,她还不是得小心翼翼的。

心里有些着恼,脾气便上来了,霍然一个转身,目光如电,把两个跟着她的小童吓得一个激灵。

一个小童哆嗦了两下,掉头就跑。

另一个小童双腿发软,来不及转身,被招财一把拽住了。

李绮节没想到自己一个眼神,竟然把两个小童吓得屁滚尿流,她有这么可怕吗?

她又不是夜叉鬼怪,明明是个貌美如花的小娘子好么!

轻摇折扇,含笑道:“别跟着了,杨天佑在哪儿?“

小童不敢看李绮节的眼睛,东张西望装无辜:“谁是杨天佑?我不认得。“

李绮节嗤笑一声,示意招财放开小童:“回去告诉杨天佑,别派人过来跟着我,不然我不好朝长辈交代。“看小童眼神乱转,面色一冷,“怎么,你们以为没人看出来吗?这才几天,我大伯已经问过好几次了。“

业务不纯熟啊,伙计!

小童听说自己早被发现了,有点难为情,待招财松手,嗖的一声,一溜烟跑远了。

宝珠哼哼道:“三娘,何必待他们这么客气?“

李绮节笑了笑:“不然呢?“

经过此前种种,她算明白了,对付杨天佑,不能来硬的,唯有向他示弱,他或许还能消停几天。

☆、第65章 六十五

李绮节带着宝珠、进宝几人在几家铺子各自巡视了一遍, 见快到和李大伯约定好的时间, 买了几包点心, 往牌坊街走来。

李大伯已经在牌坊街街口的一家茶肆等着了, 正坐在门前最醒目的一张桌前喝茶, 李绮节连忙道:“我在路上耽搁了一会儿,让大伯久等了。“

李大伯盖上茶碗:“你难得出一趟门,正该四处走走。“

这话要是让李乙或是周氏听见,李大伯肯定要吃挂落。李绮节笑而不语,才一坐下, 几个穿短衫的茶博士纷拥而至, 抢着为她沏茶。

进宝和招财往她跟前一杵,叉腰横眉, 把茶博士们挡开。

李大伯哈哈大笑,掏出几张宝钞, 茶博士们得了赏钱,各自散去。

吃了两盏茶,几人打道回府,李绮节道:“怎么不见张家哥哥?“

李大伯道:“先生留他谈论功课。“

说着话,忽然嘿嘿一笑, 搓着手掌道:“那徐先生起初还看不上我们送去的礼物,拿乔不肯现身, 等他家老仆把张家小哥写的字送进书房,徐先生连头发都没梳,就着急慌忙跑出来留客。我走的时候, 徐先生还拉着张家小哥的手说话呢!“

李绮节看过小沙弥临摹的字帖,他生得灵秀,写的字也颇有风骨,想必是在寺中勤学苦练多年后磨练出来的。张十八娘只略微认得一些粗浅的字,行李中却有许多价值不菲的珍籍古画,想来应该是她从夫家带出来的。也就是说,小沙弥的父族很可能是书香世家。

徐先生显然很看重小沙弥,直到宵禁前才放他离开。

徐家的老仆亲自把小沙弥送到小巷子里,对李大伯道:“官人应下李相公了,只是家里事多,一时脱不开身,少说要四五日才能南下。“

李大伯乐得合不拢嘴,摸了块碎银子塞到老仆手里,再三道:“不急不急,我们难得来一趟武昌府,正打算四处走走,看看周边的景致,徐先生慢慢收拾便是。“

老仆见碎银子少说有三四钱重,坚决不肯收,李大伯无法,只得让招财抓了把果子,老仆这回收了。

李大伯慨叹道:“果然是读书人家,连下人都比别人家的知礼些。“

徐先生答应到李家坐馆,李大伯来武昌府的差事办完了,开始寻思着逛逛江城。第二日一大早,便催促下人早些预备干粮食水,要去登黄鹤楼。

小沙弥居丧期间,不便外出游玩,仍然留在家中读书。

李大伯留下两个仆人照看小沙弥,吃过早饭,带着李绮节出门。

武昌府的道路比瑶江县宽敞许多,李大伯原本是打算雇轿子的,但武昌府境内湖泊多得数不胜数,走不了一会儿就要坐船,下了船又得爬山,雇轿子太麻烦了,只好雇牛车。

今天跟着长辈出行,李绮节没穿男装,头挽家常云髻,着一身出炉银细绢单衫,海棠红满池娇香云纱大襟夹袄,葡萄青细褶素罗裙,手中执一根雕花兽头铜杖——为登山准备的。

李大伯头戴乌绫**巾,穿一件灰褐色道袍,手中也执一根铜杖。

伯侄俩一个满面春风、气度不凡,一个明眸皓齿,宛如姣花软玉,一路上说说笑笑,很快到了黄鹤楼所在的蛇山脚下。

李绮节站在渡口,抬头望去,发现黄鹤楼和她上辈子见过的不一样,不仅尖顶颜色、飞檐样式、楼层数目不一样,连坐落的山头都变了。

车夫知道李大伯和李绮节是为游玩而来,一路上拣了些关于黄鹤楼的韵事趣闻,讲给二人听。据他说,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因为武昌府地理位置险要,每逢乱世,长江两岸兵火频繁,黄鹤楼曾多次焚毁在战火中,太平年间又再度重建。如此屡建屡废,屡废屡建,每一代重建的风格都不一样。

当然,车夫最后不忘强调,历朝历代修建的黄鹤楼中,本朝的黄鹤楼规模最宏大、楼宇殿堂最多。

李大伯想到能够近距离瞻仰各朝各代的文人骚客在黄鹤楼留下的墨迹,兴奋不已——虽然他很可能根本看不懂那些龙飞凤舞的古诗句。

李绮节看到李大伯神色间压抑不住的兴奋,不由失笑:不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喜欢追求到此一游,至于游什么,怎么游,那不重要。

到山脚下时,伯侄俩决定徒步登山。

黄鹤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乃武昌府本地名胜,官府人工开凿出了一条山路,供游人出入,层层石阶一直通向峰顶。

爬到半路上,几人累得气喘吁吁。在路边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槐树底下休息了一会儿,饮了随身带的净水,吃过点心,接着往上爬。

李大伯、李绮节和宝珠三人走得慢,虽然累,休息一会儿就好了。而招财和进宝一开始精力无限,抢着说自己能一眨眼攀登到山峰顶。两人比赛谁先爬到山峰顶,一路蹦蹦跳跳往上走,一步恨不能跨三四个阶梯。走了才半刻钟,很快精疲力尽,手脚发软,抬一下脚,就哭哭唧唧叫一声“疼“。

宝珠笑骂道:“看把你们能的!怎么不干脆长出翅膀来,飞到山顶上去?“

两人被宝珠奚落了几句,哼了几声,尽释前嫌,相互搀扶着往上走。

等几人终于到黄鹤楼脚下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几列着罩甲衣的兵丁家仆拦下来了。

原来他们来的不巧,楚王传下话来,下午要在黄鹤楼内宴饮宾客,家丁们正把在楼里观赏的老百姓们往外赶。

李大伯探头望去,果然看到几名兵丁正催促一群着直裰、褶子的书生往外走。

李大伯暗骂一声晦气,兴高采烈爬上山,连门都还没进呢,就得灰溜溜打道回府。

几人没有多耽搁,仍旧沿着原路下山,他们是寻常老百姓,不敢和楚王家的家丁辩论,没看到那群清高傲骨的书生不也老老实实下来了么!

也是李大伯他们今天出门倒霉,才到半山腰间,天边忽然卷来一阵浓云,天色霎时阴沉沉的,听得几声闷雷轰响,很快落起雨来。

好在李绮节出门的时候让宝珠备了几把油纸伞,他们才没落到被浇成落汤鸡的境地。

到渡口时,雨势仍然不减,船夫们都避进船舱躲雨,李大伯道:“咱们先去山脚下的农户家避雨,等雨停了再走。“

农户家的娘子煮了一锅浓浓的姜汤给几人驱寒。趁李大伯和农户谈论天气和地里庄稼的长势的时候,李绮节避进农户娘子的闺房,脱下被雨水打湿的衣裳,换上一件金茶褐四季松鹿纹湖罗长衫,云髻也打散开,盘了个男式顶髻。

农户娘子见李绮节进房的时候是个娇滴滴的小娘子,出来的却是个面白如削玉的小公子,撑不住笑了,倒是没说什么别的话,只夸她生得灵醒。

等雨停了,几人坐船渡江,在对岸山脚下的几座楼阁和小庙逛了逛。李绮节磨着李大伯去了一趟武昌府最出名的小食街,搜罗了一大包各式点心小食,虽然她不能吃,但可以带回去给李乙、李子恒和周氏尝尝鲜。

武昌府是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文人游子、外地客商、赴任官员、科举考生在江边渡口汇聚,沿岸的酒馆茶肆为招揽生意,供应南方北方各地的美食,种类比瑶江县丰富多了。

李绮节摩拳擦掌,一路买买买,只要看到瑶江县没有的玩意,就作势要掏钱,一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浪荡纨绔模样,总算把因为出行不顺而闷闷不乐的李大伯给逗乐了。

等回小院子时,吃的、喝的、玩的,买了不下几十样,宝珠、进宝和招财三人提着、背着、抱着,连李大伯胳膊上也挂了几只带响铃的燕子风筝。

说话间,已到了租赁的小院前,远远的便有两个穿蓝布衣裳的小童迎上前:“李官人回来啦,我们少爷等候多时了。“

李绮节低下头,眼皮一跳。

李大伯一脸茫然,“喔,是哪位?“

“世伯。“

一个穿鹦哥色圆领夹纱袍的少年跨出小院,走过来搀扶李大伯,“我才到武昌府,听说您在这,赶着过来向您问个好。“

眼睛往旁边一扫,向李绮节递了个贼溜溜的眼风。

李绮节面无表情,假装没看见。

李大伯愣了一下,眼神和声音里都带了几分诧异,“九郎?你怎么在这?“

杨天佑笑答道:“侄儿来武昌府料理几件事情,刚刚从渡口过来。“

李绮节眉头一皱,那几个小童跟着她起码有三四天了,杨天佑真的是今天才到武昌府的?抬眼往杨天佑脸上一扫,看他神色疲累,眼圈发青,确实不像是扯谎,只得暂时把疑问吞进肚子里。

仆人来回李大伯,早上他们前脚刚出门,徐先生后脚命老仆请小沙弥去家中论诗。杨天佑上门的时候,家中无人,他说要等李大伯回家,守了大约有两个时辰,泡茶的水已经换了好几遍。

李绮节觑眼看向杨天佑脚下,鞋底干燥,那他应该是落雨前到找到李家的,难为他一个人枯坐两个时辰,喝茶都该喝饱了。

杨天佑和李大伯说着话,眼角余光注意到李绮节的眼神,不动声色地朝她挤挤眼睛。

李绮节移开目光。

寒暄毕,进了院门,彼此见过礼,李绮节径自回房。

李绮节离开的时候,杨天佑后退两步,眉眼低垂,规矩礼节一丝不错,但李大伯发现他嘴角噙笑,神情有些异样。

想到杨天佑看到男装示人的李绮节时,不仅一点都不吃惊,还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可见他曾见过李绮节男装打扮,而且应当不止一两次。

李大伯心头一跳。

他按下疑问,把风筝搁到一边,留杨天佑在前堂闲话。

丫头捧来茶果点心,李大伯吃着一碗清茶,问杨天佑何时登的船,到武昌府来住几天,瑶江县那头是晴天还是落雨天,一应琐碎小事,问了又问,兜兜转转,说了足足一刻钟。

杨天佑旅途劳累,双眼布满血丝,才下船,就到李家来探望,连饭也没顾得上吃,被李大伯缠着说了半天家长里短,也不嫌烦躁,耐着性子,一一答了李大伯的问话。

杨天佑的态度越恭敬,李大伯的心越沉。

等到丫头来报说饭菜预备好了,李大伯暗暗叹了口气,引着杨天佑入席吃饭。

他们两人在外边用饭,李绮节的饭菜是送到房里的。武昌府人爱吃咸口、辣口,她肠胃不舒服,吃不惯外边的饭菜,厨娘单单给她炖了一锅鲫鱼豆腐汤,泡饭吃正好。

宝珠陪着李绮节匆匆扒了几口饭,跑到厅堂隔壁,探头探脑,张望一阵,回房给李绮节报信:“大爷让人上了一盅酒!“

李绮节喔了一声,他们的酒是从瑶江县带过来的,李家酿的酒,度数低,喝起来甜滋滋的,女眷们平时也能喝。

宝珠甩着手跑出去,过一会儿又踢踢踏踏跑进来:“杨九少爷把大爷逗得哈哈大笑!“

说完话,看李绮节没什么反应,又蹑手蹑脚跑出去听壁角。

她这次偷听的时间格外长,等李绮节吃完饭,才慢吞吞回来,“杨九少爷走了!“

李绮节默然不语,心里盘算着要不要向李大伯坦白,她才不信杨天佑到武昌府来,就为了和李大伯吃一顿饭。

李大伯年纪大了,上午爬了一趟蛇山,筋骨酸软,吃饭时就有些犯困,等杨天佑告辞,便拆下头巾发网,预备歇晌。

想了想,先把李绮节叫到跟前,试探着道:“三娘,九郎明天要回瑶江县,你今天不是给大郎买了几包点心么,不如让九郎顺路帮你带回去。“

李绮节点点头,道:“我回头让宝珠把几样不经放的甜糕收拾出来。“

见她落落大方,态度坦然,李大伯松了口气。

☆、第66章 六十六

李绮节手捧一只葵花黑漆小茶盘, 走过前廊。

隔着糊了双层棉纸的步步锦槛窗, 依稀能看到她缓缓经过的身影。

杨天佑独坐在院中石桌旁, 目光追随着槛窗内的倩影, 手指弯曲, 轻轻叩在石桌边沿。

李绮节走下石阶,脸上的表情说不上是冷淡还是无奈。

杨天佑眼珠一转,含笑道:“哪敢劳动表妹亲自为我斟茶。“

站起身,小心翼翼接过盘内盛放的白瓷茶碗,掀开茶盖, 也不嫌烫, 美滋滋地喝了一口。

他态度殷勤,但又没有失礼之处, 李绮节只得和声和气道:“表哥去而复返,是不是有什么要紧事?你这样等着也不是办法, 不如让招财、进宝随你一块出去寻大伯,他不知什么时候回来,别耽搁了你的正事。“

李大伯歇晌起来,被一个相熟的茶商叫出去凑席。好巧不巧,李绮节才送走李大伯, 门还没合上呢,杨天佑就来敲门了。

不必说, 那茶商肯定是杨天佑请来支开李大伯的。

“确实有要紧事。“

杨天佑停顿片刻,见李绮节扑闪着一双滚圆杏眼等他的下文,仿佛有一道暖暖的热流从胸膛涌过, 麻麻的,痒痒的。

忽然展眉一笑,笑涡轻皱,压低声音道,“不过和世伯无关。“

李绮节挑眉冷笑,和李大伯无关,那自然是关乎自己了,“那几个小童回去向你报信了?“

昨天她刚打发走几个鬼鬼祟祟的小童,第二天杨天佑就赶到武昌府来找她,速度倒是够快的。

杨天佑听她话音里略带恼怒,知道她误会了,连忙道:“我没有派人监视你!“

“那你让他们跟着我做什么?“趁着宝珠走过来添茶送果子,李绮节狠狠地瞪杨天佑一眼,随手把茶盘撂在一边,“别说是派人来保护我的,朗朗乾坤,青天白日,我又不是揣着千两黄金到处招摇的蠢蛋,没人打我的主意。“

杨天佑摇头失笑,黑白分明的眸子里却寒芒内敛,不见半分笑意:“你还真说准了,现在正有人想对你不利。“

他语气郑重,不像是在开玩笑。

李绮节半信半疑,嗤笑道:“谁?“

“金家。“杨天佑言简意赅,“金雪松。“

金雪松这个名字李绮节不陌生,她拧眉道:“前几天从大江里捞出来的那个金少爷?他想做什么?“

先有他们家断然拒绝金家的求亲在前,后来金雪松获救时,没有表现出一点感激之情,可见金雪松对李家这门亲也不热络,双方互不相欠,无缘无故的,金雪松为什么要针对她?

杨天佑一字一句道,“金雪松向来骄纵,求亲的事是他姐姐一力促成的,他根本不知情。你们家拒亲后,金家长辈说动金长史的夫人,预备请她做媒,届时世伯不答应也得答应。金雪松反抗不成,就把主意打到你身上了。“

他的话信息量太大,李绮节一时哭笑不得。

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李家根本没有做官的,如果金长史的夫人果真登门,婚事根本没有回旋余地,那她除了逃婚之外,别无选择。

她的眉头拧得更深:“好端端的,金家怎么就盯准我们家了?“

金雪松没看上她,她也没看上金雪松,金家的长辈到底是中了哪门子的邪,非要把他俩绑到一块儿过日子?就不怕金雪松和她成为一对相看两相厌的怨偶?

杨天佑嘴角微微勾起,露出几丝坏笑,“怎么,害不害怕?害怕的话,就应了我呗,嫁给我,你就不用怕金家来抢人,也不用怕金雪松对你下毒手。“

他拍拍自己,故意轻描淡写道,“有我保护,你只管天天吃了睡、睡了吃。“

虽然明知杨天佑怕她害怕,所以才刻意耍宝,李绮节还是白了他一眼:“原来你等着趁火打劫呢!“

杨天佑一摊手,一脸无辜:“三娘,你怎么能把我想得那么无耻?我要是真打算趁火打劫,就不会放下一堆麻烦事,特地跑来提醒你啦。“

李绮节道:“要不是我发现有人跟踪我?你会跑来向我解释吗?“

杨天佑噎了一下,干脆坦荡道:“怎么能说是趁火打劫呢?我分明是英雄救美。“

他声音低沉,目光炽热,几乎是一眨不眨地凝望着李绮节。

然而李绮节目不斜视,无动于衷。

“我是美人,“她指指自己,再指指杨天佑,“你嘛,跟英雄还差得远。“

杨天佑愣了半天,忍不住哈哈大笑。

不知道是不是被他的笑声感染,李绮节气呼呼了半天,竟然也跟着微笑起来,因为得知金家会请金长史来向李乙施压的那点恐惧和担忧,不知不觉间被笑声驱散得一干二净,只余一点莫名的羞恼。

进宝和招财在院子里收拾行李包袱,宝珠把要带去给李乙、李子恒父子的点心装进一只大提盒里,抬眼看到杨天佑和李绮节相对而笑,轻咳两声,插到两人中间。

“表公子的茶冷了,我去换杯新的来。“

杨天佑止住笑,收起玩笑之色,面容霎时冷峻:“瑶江县那头离不了我,我得连夜赶回去,明天我让阿翅和阿福跟着你,他俩你都见过的。“

李绮节想要开口拒绝,杨天佑深深地看她一眼,“三娘,金雪松和我不一样,他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你再聪明,到底是闺中女儿。“

想到金雪松可能使出来的手段,他眼里闪过森森冷光,他绝不会允许金雪松动三娘一根头发!

不等李绮节拒绝,他后退两步,朗声道:“再等下去,就要错过回去的船了,劳烦表妹和世伯说一声,我先告辞。“

说罢,作势要走。

宝珠正端着一盅新茶出来,见他要走,松了口气,欢欢喜喜道:“九少爷一路顺风!“

小厮阿满当即抱起包袱提盒,在外边等着。

李绮节想了想,莲步轻移,把杨天佑送到门口:“表哥,谢谢你。“

  如果觉得明朝小官人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明朝小官人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