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罗青梅作品系统逼我做圣母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周嘉暄扫一眼远处有兵马驻守的长亭,“二郎在等你?”

九宁点点头。

周嘉行处理其他事情向来不拖泥带水,他不想回周家,就不会搭理周家族人。此次来江州,主要是为了陪她。

另外大概也是为了亲自看着她……九宁眼里闪过一抹笑意,在心里悄悄腹诽。

看到她笑,周嘉暄也嘴角轻扬,笑了笑。

出城的路上,九宁和他说了这几年发生的事。

一开始他根本没反应过来。

她这么娇弱,吃顿茶食都要四五个侍女服侍,每天穿的襦裙和头上戴的珠翠首饰必须相配……这样讲究的小娘子,怎么可能辗转几千里,冒着烽火,走遍乱世中的北方?

然而她没有撒谎,长公主英勇救兄、守护长安的事迹早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世人都夸她巾帼不让须眉,是能镇守一方的烈女。

他看着长亭的方向,问道:“回长安以后,有什么打算?”

九宁凝望日光下寂静的山野平原,含笑道:“先走一步算一步吧。”

顿了一下,扭头看周嘉暄,眉眼弯弯,双眸璨如星辰。

“阿兄以前是避世之人,这几年你接管周家,一定很辛苦。阿兄,别太累着自己,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周嘉暄看着九宁,眉眼微微舒展,低低嗯一声。

九宁一挥手,道:“等战乱平息,阿兄可以继续跟着先生读书,也可以去各地游历。”

到那时,天下太平,周嘉暄不用担负宗族的压力,他想做什么都可以。

周嘉暄挪开视线,点点头。

“好好照顾自己,有事给我写信。”他神情一肃,声音压低,“你现在的身份是长公主,万事小心,谁都不要相信……包括二郎,记住了吗?”

九宁怔了怔,道:“阿兄不必担心这个。”

周嘉暄以为她会顺着自己的话答应或者为周嘉行辩解,但她却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一句不用担心。

他不好再多说什么,当初他明知她被送走,没有抛下一切去救她……在他留下时,他已经失去要求她听自己的话的资格。

“万事小心。”

他沉默了半晌,轻声道。

九宁点点头,“阿兄也是。”

两人挥手作别。

周嘉暄勒马长道前,目送九宁远去。

他们还没坐下来好好吃一顿饭……

他望着她的背影,眸光暗沉。

……

长亭前的亲兵看到九宁一行人靠近,隔得很远便笑着迎上前。

阿山走在最前面,脸上堆满笑。笑得太用力了,以至于表情看起来有几分狰狞。

九宁翻身下马,解开斗篷,睨他一眼,问:“二哥在做什么?”

阿山笑着道:“郎主刚才和先生们议事,这会儿可能在写信。”

九宁步上台阶,推门进屋。

屋里很安静,周嘉行坐在窗下书案前,低着头,果然在写信。

九宁蹑手蹑脚凑过去,站在他背后,弯腰往下看。

信纸上一大串歪歪扭扭的文字——显然不是汉字。

她撇撇嘴,觉得自己也应该去学点波斯语。

周嘉行神情不变,等写完一行字后,才微微抬起眼帘,问:“处理好了?”

就像是突然发现九宁回来了似的。

九宁看一眼火盆里烧得噼啪响的明炭,轻笑——他火力壮,屋里不需要火盆,这火盆肯定是知道她回来才让人送进来的。

“还没有。”她嫌弯腰累,往下轻压,趴在他背上,下巴往他肩膀上一搁,道,“还得见几个人。”

周嘉行动作凝滞了一下,浑身僵直,片刻后又慢慢放松下来,让她可以舒服地枕着他肩膀。

“太原那边没有动静,李司空现在必须确立嫡子的地位,否则他的儿子会因为继承权内斗。长安暂时太平。”

九宁趴在他背上,伸手去够桌案上的信报,“多弟和怀朗到哪里了?”

周嘉行忽然按住她的手,“还没有信报回来。”

九宁笑笑,“我忘了,最快也得半个月呢……”

她收回手,想站起身。

周嘉行扣着她的手,没用什么力道,但却扣得很稳。她试着扯了扯,他一动不动,安稳如山。

九宁只能看到他的侧脸。

他神情如常,背对着她,扣着她的手臂,眼睛没看她。

她却觉得整个人都在他的视线之中,有种被他牢牢凝视的感觉。

“你不是要写信吗?”

她嘟囔道。

在她看不到的地方,周嘉行嘴角微微一挑,转过脸。

“料理好这边的事……该轮到我了。”

九宁趴在他背上,手被他扣着,感觉到唇上温热。

火盆就在她脚底不远的地方,炭火明旺,热气静静飘散在空气中,扣着她的手顺着她的手臂往上,手指蹭过的地方炸起一层鸡皮疙瘩。

他看着瘦,倒是结实,哪哪儿都结实,碰到的地方全都硬邦邦的,连手指也粗糙硬实。

九宁腿有点软,等她回过神时,发现自己和周嘉行成了面对面的姿势,那双手一只紧紧揽着她的腰,把她往怀里带,一只按在她脖子上。

而她坐在周嘉行的腿上,身子后仰,枕着他坚实的胳膊,双手软软的,搭着他肩膀,他的锦袍被揉得一团乱。

火盆可能离得太近了,两人都热得脸通红。

周嘉行松开九宁的唇,睁开眼睛,浓密卷翘的眼睫微微轻颤。

九宁诧异地看着他:“二哥,你……”

原来他亲她的时候都闭着眼睛的?

“郎主!”

屋外传来阿山的声音。

九宁眨眨眼睛。

周嘉行眉头紧皱,满脸被打断的不悦。

九宁忍俊不禁,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周嘉行淡淡扫她一眼。

九宁赶紧收起笑容,从他腿上站起来。

双腿还是发软,她定定神,整理了一下被蹭乱的衣襟。

阿山没敢进来,站在外面道:“周家八娘来了,是来找贵主的!”

周嘉行脸色更难看了。

九宁离他远了些,道:“我出去看看。”

说完,脚步轻快地走出去了。

阿山探进半个身子,朝里张望。

周嘉行冷冷地扫他一眼,眼神仿佛带了力度。

阿山打了个激灵,忙退出去。

他说错什么话了?

……

八娘是从其他地方赶来的。

她已经嫁人生子,换了妇人发式,乘坐牛车来到郊外,远远看到骑马迎过来的九宁,立刻掀开车帘,“九娘!”

仆从扶她下牛车。

不用别人提醒,八娘一眼就认出那个穿锦袍的女子是九宁——妹妹那么好看,置身人群中时,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哪里,旁人第一眼留意到的总是她。

九宁靠近了些,下马。

八娘提着裙角一路小跑,上气不接下气地喘了好一会儿,抬头仔细打量九宁,“九娘,你还是这么好看!”

说完,嘿嘿一笑,依旧还是以前的那个八娘。

九宁失笑,道:“八姐气色真好。”

她看向牛车,车帘晃动,侍女抱着一个孩子走了下来。

“怎么不见姐夫?”

九宁知道自己不会在江州多待,让人去接八娘时,告诉她自己即刻会动身去长安。八娘以前最爱拉着她念叨将来一定要嫁一个如意郎君,如今嫁了人,而且夫妻举案齐眉,感情不错,按理夫妻应该同行才对。

八娘眼神闪烁,接过自己的儿子,献宝似的,让九宁看,“你看,这是你外甥!”

九宁双眼微眯,没有戳破她,捏着小外甥的小手逗他。

小郎君刚刚吃饱了,这会儿正酣睡,裹了厚厚的襁褓,睡得香喷喷的,从侍女的手转到八娘的手上也没醒。

九宁怕把他吵醒,拉着他胖乎乎的小手捏了捏就放开了,眼神示意侍女离开。

她如今颇有气度,侍女当即凛然,抱着小郎君回牛车。

八娘根本没管自己的儿子,紧紧拉着九宁,一叠声问她这几年去了哪里,有没有受委屈,不一会儿又开始夸她越来越漂亮。

趁着她喘气的工夫,九宁按住她的手,“八姐,姐夫待你好不好?他们家呢?”

八娘挥挥手,满不在乎地道:“他不敢对我不好。”

“你和外甥出远门,姐夫没送你?”

八娘表情一僵,眼神闪躲,脸上慢慢浮起一抹羞红。

九宁道:“八姐,如果他们家对你不好……”

“没有!没有!”八娘以为她误会了,赶紧摇头。

九宁知道她日子过得和美,刚才那句是故意引她说实话,一笑,眼波流转,道:“那为什么八姐不想让我看到姐夫?是不是姐夫生得俊朗无双,八姐才舍不得让姐夫出门?”

“他俊朗无双?”八娘当即翻一个大大的白眼,跺跺脚,道,“九娘,你不晓得,你姐夫一点都不好看!”

说完,她脸上涨得通红。

“不过他对我挺好的。”

八娘一直想嫁一个俊秀体面的郎君,生得越俊朗越好。她动心很快,见一个爱一个,当然,她忘掉情郎的速度更快。

和乔家的婚事不成,后来和宋家的联姻也破灭了,八娘倒是完全没有受打击的感觉,依然兴致勃勃,等待着下一个俊俏少年郎登门。

结果来求亲的却是郑家大郎。

八娘根本不记得郑家大郎是何许人也——这说明对方长相平平,所以她没有印象。

等见到郑家大郎后,她想起来了。

有一次她和其他小娘子去郊外踏青,看到一个美貌少年郎,立刻动了心,追着人家走了很久,不知不觉误入林子,正好郎君们在里面行猎,一只猞猁狲猛地窜了出来,把她骇得跌落马背。

是郑家大郎救了她。

八娘整颗心都系在那个美貌少年郎身上,正惦记着打探人家的家世,看看对方有没有娶亲……郑家大郎就上门来求娶了!

她怎么能嫁一个长相普通到混入人群就没人认得出来的男人呢?

八娘不大乐意这门亲事。

可她耽搁了好几年,年纪大了,而且十一郎怕她和九宁一样被强行送走,劝她能早点定下来就早点定下来,她不敢反抗自己的父母,只得含泪答应。

“九娘,你不晓得,你姐夫实在……实在……”八娘现在想想还觉得气愤,“我嫁给他大半年以后都没记住他的长相,他怎么就生得那么普通呢?”

九宁失笑。

八娘能用这样的语气谈论她的丈夫,说明她是真的喜欢郑家大郎,郑家大郎也是真的对她好。不然夫妻俩不可能过得和和美美。

“八姐……你不让姐夫来,就是因为他生得不好看?”

八娘忸怩了几下,点点头,老实承认。

她总是说要嫁一个美男子,还让九宁帮她留意,九宁真的帮她留意了,她却嫁了一个长相普通、没有一点特点的男人,她不好意思把郑家大郎带出来。

九宁笑着摇摇头。

郑家大郎肯定听了不少八娘对他容貌的抱怨。

八娘说了会儿自己的家事,咳嗽几声,不说了。她每次回江州都跟做贼一样,不想让郑大郎和她昔日要好的姐妹见面。郑大郎气了个半死,只能陪她乘车,这样不需要他出面的场合,他可以待在车厢里。

这一次来见九宁,郑大郎连陪同乘车的资格都没有。

“对了……五娘给我写信了。”八娘眼圈一红,拉着九宁的手,“九娘,谢谢你。”

只有同样身为小娘子的她们能互相理解那种被家族送出去的无助感,她们愿意为家族牺牲,但是她们的牺牲并不被家族尊重。如果她们是男子,还可以建功立业,可她们是女子,出阁以后,一生就在内宅里度过。

九宁拍拍八娘。

八娘眼圈更红了:“九娘,你要好好的,我们都要好好的。”

“我会的。”九宁轻声道。

亲兵取来她送给八娘儿子的礼物,姐妹俩坐下叙旧,说说笑笑了一番,八娘双颊绯红一片,道:“你姐夫挺好的,就是生得不好看。”

九宁没有打趣她,免得她一下子恼了回去又拿郑大郎撒气。

分别的时候,八娘眼泪哗哗往下淌。

这么漂亮的妹妹,居然要和自己离得那么远。

儿子饿醒了,在车厢里哇哇大哭,她跟没听见似的,抱着九宁擦眼泪。

九宁哭笑不得,柔声安慰她,送她上牛车。

八娘依依不舍:“以后我去上都看你!等不打仗的时候。”

九宁放下车帘,“好,我等着八姐。”

牛车慢慢走远了。

九宁站在原地,目送他们一行人的身影渐渐消融在淡金色夕光里。

夕光散去,云霞翻涌,漫天金灿灿的夕晖中,传来马蹄声。

一人一骑,肩披霞光,缓缓朝她行来。

只有一个人。

他背着光,身影高大,肩背挺直,虽然年老,依旧一身英武之气,如雄鹰低徊,周身淡淡的威压。

九宁微微一笑。

阿翁来了。

第135章

看着周都督走近,九宁忽然想起多年前,周都督带她去看那座禁溺女碑的情景。

她蹬鞍上马,示意亲随在原地等候,轻喝一声,骏马迈开四蹄,慢慢走起来。

寒风呼啸,云霞层层涌动,最后一束夕晖映在山谷中的积雪上,天边逐渐亮起闪亮的星。

马蹄声越来越近,流丹似的霞光中,九宁渐渐看清周都督的脸。

他一脸峻容,络腮胡子都刮去了,显得年轻了几岁,未着武官服饰,一身家常圆领袍衫,鬓边霜色倾染,皱纹更深刻了一些,双眸仍旧闪烁着精明的神采。

宝刀入鞘,锋芒尽敛,岁月在他身上沉淀,留下的不只有老去的痕迹。

还有收放自如的从容气魄。

依稀还是那个精神矍铄、粗中有细的周都督。

两人几乎同时扯紧缰绳,两匹马都停了下来。

渐沉的暮色中,周都督神色紧绷,“晓得我要来?”

九宁点点头,“我今天就要走了……这一别,下一次再见不晓得是什么时候。”

她顿住,一笑,梨涡轻皱,“所以您怎么会不来呢?”

周都督板着脸。

九宁抿唇,收起笑容,脸上现出几分失望之色,拨转马头,“是我想多了,原来您不想见我,那我走了。”

骏马朝着长亭方向快走几步。

身后没有挽留声,唯有周都督沉重的呼吸。

九宁眼珠一转,抬起手,扬鞭。

一声清脆的空鞭响,鞭尾快要落到马身上时,后面传来马蹄踏响。

她握鞭的手一紧,回头。

黑马追了上来,就在她身侧,而鞭绳另一边被周都督的大掌紧紧握着,纹丝不动。

他攥着鞭绳,板起脸:“真要走?”

仿佛有些委屈似的。

九宁一拨马,和周都督面对面,眼睫忽闪,粲然一笑。

周都督看她一眼,脸上的神情绷不住了,松开手,让她抽回马鞭,叹口气,脸上浮起淡淡的笑意。

“还是这么淘气。”

语气似怀念,又似在感慨。

九宁收起鞭子,理直气壮地道:“我可没淘气,淘气的是都督您。”

周都督双眼眯起,“不叫阿翁了?”

九宁笑了笑,手中马鞭轻轻敲在自己长靴上。

“我可以这么叫吗?”

周都督沉默了一会儿,瞪她一眼,“都晓得我要来了,还问这些?”

九宁一脸冷漠:“都督不说,我怎么知道您心里怎么想的?”

风吹过,掀起两人的衣袍,空气里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那是道旁山沟里默默开放的梅花。

周都督眉头紧皱,有点恼怒,又有点无奈,挣扎了半晌,摇头失笑。

“还说不淘气……”

几年不见,还是这样的脾气。

他策马走近几步,抬起手,手背轻轻敲一下九宁的额头。

“好了,观音奴,是阿翁错了。”

这句话是带着笑说出来的,就和以前两人一起下棋,周都督耍赖非要悔棋,九宁怒而拂袖离开,周都督立马扯她的袖子、抓她的辫发,笑着哄她一样。

九宁却听得鼻尖发酸。

她咳了几声,掩饰性地道:“这才差不多。”

周都督看着她笑,皱纹舒展,“观音奴原谅阿翁了?”

九宁收起马鞭,长舒一口气,抬头,望着周都督的眼睛,轻声道:“阿翁。”

周都督眼里涌动着温柔神色,轻轻答应一声。

“观音奴乖。”

两人都感慨万千,仿佛有许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心头沉甸甸的。

半晌,周都督先开口了,问:“为什么这么笃定我一定会来?”

问完话,哼一声,“我不来,你就不会去找我?你又不是不晓得,你阿翁我爱面子,你求一求,我肯定心软。”

九宁白他一眼,道:“在祠堂的时候,我听到您的脚步声了。”

周都督脸色一僵。

九宁下巴抬起,道:“阿翁可别不承认,你的脚步声我听得出来。”

周都督走路的时候风风火火的,脚步声却不重,和他粗犷豪迈的外表不同,他走路的脚步声听起来其实有点斯文。

以前在周家的时候,为了方便观察周嘉行,她常常赖在周都督正院的厅堂里间看书,日复一日的,光听脚步声就能分辨出走进外边堂屋的人是周都督、周嘉暄、幕僚还是其他人。

闻言,周都督神色微变,想起刚才在祠堂的情景。

那时他就站在窗户后面,透过镂花格看阔别已久的孙女怎么驳斥周百药,怎么干脆利落地和周家断绝关系,怎么头也不回地离开周家。

她比以前又长高了些,出落得更加漂亮,像之前三郎书上读到的:气度雍容,颜如舜华。

  如果觉得系统逼我做圣母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罗青梅小说全集系统逼我做圣母明朝小官人蛮丫头/老大是女郎大唐第一公主,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