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意千重作品司茶皇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陈少明心里觉得怪怪的:“你担心他么?”

简五奇怪地道:“我不担心他,去追他干嘛?难不成我吃多了啊?”

陈少明板着脸道:“你站这儿,我去看看。”

简五道:“你凭什么让我站这儿?要你对我指手画脚。”

陈少明不耐烦:“男人间的事,男人才懂,你一个女人在中间掺和什么?你去了不过让他更尴尬而已。”

简五不服气:“女人怎么了?哪里不如男人?难道我比不过你?”

陈少明傲慢地道:“比起斗茶,你的确是比不过我的。”

见简五要翻脸,又立即加上一句:“当然,比起经商,我又是远远不如你的。”

这还差不多。

简五拂去袍子上的灰,要往前去追何蓑衣。

陈少明却抢先一步跑出去了:“男人难过就爱借酒浇愁,若是需要人陪着喝酒,还是得我上,不然你一个女人喝醉了,难道还和他抵足而眠么?不方便的。”

“哪里不方便?方便得很!谁要承你的情!”

简五气死了,这个陈痴呆,口口声声总是提醒她是女人,就好像生怕她会忘记自己是女人一样。

什么喝醉了,和人抵足而眠的事,她才不怕,身正不怕影子斜,怕什么的。

何蓑衣不是那样的人,她也不是那样的人!

钱姑姑目睹这一切,不由得微微笑,和苗姑姑交换一下眼色,都不点破,只道:“简五姑娘饶了陈公子罢,他就是这样的性子,真没有坏心的。”

简五气了一会儿,莫名又不气了,摇着头叹息一回,想要回去陪伴钟唯唯,却被告知钟唯唯已经又睡了。

☆、539.第539章 无梦

简五因此知道钟唯唯心情不好,不想要人陪,就又去找何蓑衣。

何蓑衣没见着,却在半道上遇到了陈少明,本是不想理的,陈少明却打马紧紧跟在她身边,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何兄已经走了,屋子里的东西什么都没要,只带着夏栀一个人。我问了看守城门的,说是骑马走的,估计不会回来了。”

陈少明清秀的脸上还带着灰痕,就连睫毛上也有灰,神色却颇为认真:“不是我说你,你虽然很能干,但终究是个女人,不该逞强的时候还是别逞强的好,不然老了有得你受的……”

“关你什么事?多管闲事!”

简五看着陈少明的样子,心里莫名一动,慌乱地转开眼神不敢再看,恶狠狠地威胁道:“下次见到本姑娘离远些,不然有你好看!”

不等陈少明开口,猛地抽了一鞭,纵马狂奔而去。

陈少明看着她的背影,摇摇头,和小厮说道:“你别看她凶,其实这个人刀子嘴豆腐心。”

见小厮眼神古怪,就问:“你干嘛这样看着我?”

真是个呆公子……

小厮一笑,道:“公子,您的脸上全是灰,姑娘们不会喜欢您会这样的,会觉得您很呆。”

陈少明扬起马鞭作势欲抽:“皮子痒痒了,想找揍是吧?”

他又不喜欢简五,只不过,刚开始觉得她嚣张讨厌,后来又觉得一个女人这样拼,家里的人好像也不怎么管,也没个人嘘寒问暖的,很可怜。

小厮并不怎么怕他,求了饶,道:“公子您也不小了,上次老爷走时曾有交待,您若是看上谁家的姑娘,只要身家清白,不论门第,都是可以的。”

“滚!”陈少明真的抽了小厮一鞭,急急忙忙赶回去找小棠回话。

他虽然不怎么知道钟唯唯跟何蓑衣之间到底是怎么回事,但想来钟唯唯是很挂念何蓑衣这个大师兄的。

天已经黑尽了,钟唯唯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心里总是忍不住去猜测何蓑衣的去向问题。

小棠走进来,摸一摸她的额头,柔声道:“听说是什么都没要,只带着夏栀走了,骑马走的。你也别太担心了,他既然还带着夏栀,就说明是清醒的,他自来冷静,不会有大碍。”

钟唯唯摇头:“他若是冷静,就不会做出那种设计陛下,当着我的面杀他的事。”

有些事仔细回想起来,何蓑衣温暖包容的笑容后面,隐藏的并不止是表面上显露出来的那么简单。

胭脂有些迟疑地开了口:“奴婢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说。”

经过这么些日子,钟唯唯也算是比较相信胭脂了:“你说罢。”

胭脂道:“以奴婢看来,何爷不会出什么事的,至少悄悄跑去寻死,或是跑去京城找陛下麻烦这种事他不会做。顶多也就是跑到其他地方,再不见馆主就是了。”

钟唯唯仔细想了许久,觉得真是这么个理,遂将心放下了一半。

次日,许翰来看她,提起何蓑衣,道:“这也是好事。你不必担忧,他自有去处。我知道他打马出了城,曾派高手跟上,被他甩了……何爷的身份,恐怕比你以为的还要复杂。”

钟唯唯不明白:“怎么说?”

许翰道:“有些事情不用老夫多说,小钟你从头想起,令师兄若真的只是一个翩翩书生,或是一个普通的江湖人士,能有这么大的能耐吗?

陛下都找不到的药方和人,只有他能找到。陛下都不知道的药,他却知道在哪里,并且知道该怎么找,就算是李药师,也不是普通人,你仔细想想吧。”

许翰告辞而去,钟唯唯整天整夜地想,不敢也不愿意继续往下想了。

小棠显然也想到了某些事,带着些不确定和后怕,轻声问她:“您觉得何爷会害您么?这个毒……”

小棠是想说,既然何蓑衣对这种毒这样清楚,是不是他也参与了某些事情,毕竟只有这样,钟唯唯才会和重华分开。

钟唯唯喝止了小棠,她很认真地对小棠说道:“我永远也不会相信他会给我下毒,就像我永远也不会相信,他会因为我赶他走而恼羞成怒,对钟袤下手一样。”

人心都是肉长的,她不至于谁真心对她好,谁虚情假意都弄不清楚。

她不后悔赶何蓑衣走,却是真的希望他能渐渐淡忘这件事,找到适合他的那个人,过得幸福美满,哪怕远隔天涯,从此再不相见。

这一年的大年夜,九君镇过得特别热闹有意思。

简五在长街之上摆了流水席,带着手底下的商人和工匠,发动全镇的人一起做饭做菜。

钟唯唯重病未愈,却也裹在厚厚的狐裘里,带着芳茗馆的茶师和孩子们去了。

许翰把自己铺在明面上的兵都带了去,藏在暗处的那些兵则留在军营里热闹,廖县令带着一家老小和属官衙役们一起前去。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物出物,不分高低贵贱,全都坐在长街之上喝酒吃肉放鞭炮,过得非常开心。

钟唯唯被安排坐在正中,她的胃口不怎么好,药要忌荤腥,酒更是不能喝,只能喝一些肉汤,吃一点为她特制的清粥小菜。

可是看着挂满了红灯笼、清秀整齐的小镇,看到满脸是笑、依次过来给她敬酒的人们,她的心里特别高兴,这是一种什么都不能替代的愉悦和满足感。

她想,若是重华看到这个场景,一定会很高兴的。

她想起了那个承天门上那盏挂得高高的灯笼,想起离去之时重华的眼神,不可遏制地希望自己今夜能再次梦见重华,与他相会。

大年夜呢,谁不希望团圆?

可是她并没有梦见重华,就连他的一只衣角都没有梦见。

她把重华留下来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地放在枕边,当他在一旁陪着她,如此,方才安然入睡。

元宵节过后,天气一天天暖和起来,有两封信送到了钟唯唯的桌上。

一封是许翰让人送来给她的,一封是重华的。

☆、540.第540章 心有灵犀

钟唯唯斟酌再三之后,命令自己先打开许翰的信。

信里说的是东岭那边的事情,顾沄终究没能追上李源,回到东岭没多久就病死了(虽然东岭对外宣称他是风寒病死的,但许翰和郦国的探子都认为,顾沄其实是死在了李药师所下的毒上),紧接着,顾沄的长子御前失仪,被革职。

真堇帝姬则逃过一劫,病了一段时日又痊愈了,只是不再似从前那般飞扬,更是不再出宫,显然也是挨了惩戒。

另外就是,李尚又回到了东岭皇帝身边,并且不似从前那样隐藏幕后,而是走在了前列,正式被封为承旨,成为东岭皇帝最信任的人。

知道顾沄没得好下场,钟唯唯算是出了一口恶气。

她继续往下看信,看到许翰在末尾提了一句,有人曾在东岭边境的小城,看到过何蓑衣。

何蓑衣一切安好,身边带着好几个人,看上去并无穷愁潦倒的样子,人也照旧爱笑,过得并不差。

“令师兄就算是交游广阔,也不能在东岭和郦国两国江湖通吃,可见其身份非同一般……”

钟唯唯想起许翰的那些话,再想起自己曾对李药师生出的那些疑虑,再想想,李药师已死,自己已经解毒,大师兄也远走他乡,想得再多再透彻,也没有任何意义,便不再去想了。

重华的信薄薄一封,不如以往厚重,打开来看,里头也只有两张纸。

他问了她一个问题,问她有没有在某天晚上梦见他,是不是告诉他某些话。

问的正是她服了解药,反应最剧烈的那几天做的梦的内容。

钟唯唯手一抖,简直不敢相信居然发生了这样诡异的事情。

小棠见她反应激烈,以为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急急忙忙把信捡起来,问道:“出什么事了?”

“不是,我手抖。”钟唯唯摇头,这种匪夷所思的事,她还是不要说了,免得吓着人。

小棠狐疑地摸摸她的手,再看看她的脸色,没有多说什么,默默地退了出去。

钟唯唯把重华的信压平,深吸了一口气。

她小时候曾听祖母讲古,说前朝年间,曾有一对夫妻因故分开,丈夫杳无音信,妻子思念成疾,重病将死,家里人都以为她要死了,哭着给她准备了后事。

但是妻子奇迹般地又活过来了,说自己梦见了丈夫,还和丈夫欢聚一夜,丈夫很快就会回来了。

大家都以为她是癔症,没放在心上,但是过了些日子,丈夫真的回来了,说起妻子的梦,丈夫说自己那天夜里也做了同样的梦。

家里人以为是中了邪,去请一位高僧相看,高僧只说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妻子病得太重,将死未死之际,魂魄离窍,得以一夜之间穿行万里江山,找到了丈夫。

同时,也是因为丈夫同样热烈地思念着她,不然也不会发生这种事,这叫心有灵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钟唯唯趴在桌上笑,所以她当时就是这样的情景?

重华简单地说了一下京里的情景,提及钟夫人之死时,他没有说得太多。

只说钟夫人被人引诱,犯了糊涂,和昆仑殿的人有染,害怕事情牵涉到钟欣然,所以自尽了。

临了,重华问她:“朕听说,若是心中思念某人,想与之梦中相会,便可在家门口最高处,挂一盏灯笼,心里默念着那个人的名字睡下,那个人的魂魄就会来入梦。阿唯,你若是有空,可否在那株最高的流苏树上挂一盏灯笼?”

钟唯唯五味杂陈,良久,叫小棠进来:“师娘去了。”

小棠也是呆了许久,问道:“怎么去的?”

钟唯唯不愿钟夫人的事情影响钟南江的声誉,含糊带过去:“病逝的,我们离开京城时就有些不好,后来一直都在加重。年前天气骤变,太冷,她没撑住,就去了。”

小棠叹了口气,问起钟欣然:“那么大姑娘呢?”

钟唯唯想起梦中,钟欣然披麻戴孝,呆呆坐在义父留下的手稿中的样子,道:“独自留在太傅府里。”

到底是死了人,也不知真相,小棠说不出恶毒的话,也说不出同情钟欣然的话,只问钟唯唯:“是否要设灵位祭拜?”

钟唯唯道:“看在义父的面上设吧。只是不能设在这里,芳茗馆是陛下所建,是行宫,不能乱来的。”

她很早以前就想给钟南江设一个灵位,只是一直住在宫中,后来又漂流在外,没有机会弄,现在既然安定下来了,就该着手去做这件事了。

包括早逝的父母双亲,还有祖父母等人,都应该给他们安个家,年年祭拜才行。

小棠知她心意,找了人来问,将地点定在九君镇外的一间道观里,钟唯唯将钟南江夫妇的灵位供上,又把自己父母和祖父母等至亲的灵位也一并供了,只不敢写上真名。

又拿钱请观主做了几场法事,守了三个月的孝,算是尽了一份心。

东岭人两次来九君镇都没能讨得了好,也就安分下来,没有再往这边送人。

工程继续,房屋街道继续拓宽,钟唯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送走了陈少明等人——

今年的斗茶大会必然凶险异常,得早些回到京城休养生息,才有更多的把握战胜东岭人。

陈少明问她有没有什么东西或是信件,需要带给重华。

钟唯唯道:“告诉陛下,我一切平安,可惜我虽然痊愈,但今后的日子仍然需要小心调养,龙须草也要继续吃着,离不开这里,不能入京去看他,请他多多保重。”

她不用吃新鲜龙须草,可以自由走动的事情,只有何蓑衣和她知道,恐怕就连杨适本身也是不清楚的。

这正好做了借口,可以顺理成章,远离京城,远离重华。

“您保重!”陈少明有些遗憾,却也知道此事没有回转的余地,对着钟唯唯长揖一礼之后,看向简五。

简五站在一旁,颇有些心烦意乱,又十分不耐烦:“看我做什么?我该做什么难道我不知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她的。”

陈少明笑一笑,道:“我是想说,请简五姑娘也保重。”

简五耳根微红,重重地哼了一声。

☆、541.第541章 归来(1)

陈少明等人走后,钟唯唯开始着手另一件事。

她把许翰、廖县令请来,和他们商量自己的另一个构想。

许翰自来到这里,并开始营建西京之后,就一直致力于招兵买马,但这些行为都是在私底下进行的。

也就是说,朝廷虽然会给一部分费用,却不会太宽裕,而且还不能走明账,这对于这只军队的发展来说,是很大的制约。

现在人还少,已经捉襟见肘,将来人越来越多之后,很多麻烦都会纷至沓来。

譬如说,怎么养活这批人,并且让他们安心。

再譬如说,军费的开销可以走暗账,但是这么多人他不可能全藏起来,并且一点消息都不走漏。

若让东岭知道这只军队的存在,也就失去了重华暗自营建西京、许翰暗里招兵买马的意义。

此外,九君镇一直往外扩建,但是人口和经济始终跟不上,现在除去原住人口之外,多数居民都是参与营建的商人以及工匠。

光靠茶叶贸易,短时间内并不能吸引那么多的人在此安家。

等到工程结束,这些人离开,西京就会成为一座空城,一座死城,所以非常有必要解决这个问题。

钟唯唯的想法是这样的,她要把这只私底下招募的军队变成西京的市民。

平时为民,种田、经商、生儿育女、养活自己;战时为兵,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开辟疆土。

至于种茶,她并没有打算将这些纳进去,毕竟种茶制茶是技术活儿,不是谁都能碰的。

重华一直希望能改变郦国太过依赖于茶叶贸易的现状,希望更多的人种植粮食,但是出于各种原因,这个政策一直没能很好的推行下去。

南郡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雨水充足,是很适宜种植水稻的地方,只要运作得当,完全可以在南郡率先实行新政,把南郡变成郦国的粮仓。

若是做好了,这就是一举几得的好事。

关于这件事,从想要营建西京那天开始,钟唯唯就一直在思考,经过反复思考求证,到现在拿出来,差不多近一年的光阴。

这一年里,她除了往工地上跑,往茶园里跑,还往田地里跑,并不是上下嘴皮子一碰,就算了。

因此,当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后,毫无疑问地得到了许翰和廖县令的支持。

许翰很感叹:“难为您想得这么长远周到,春天来了,军营里的大小伙子老打架,就是因为闲的,憋的。”

年轻力壮的男人们关在一个地方,无处发***力,又没个家什么的,火气就旺,旺了就容易生事。

廖县令赶紧咳嗽两声,提醒许翰,什么憋的,这种话当着钟唯唯一个女人说不合适。

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没有家,缺女人。

许翰难得老脸微红,笑着道:“只是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还得仔细草拟一个章程,报上去给陛下,陛下同意之后,再着手,一步一步地做起来。”

“那么,屯军这一块的内容就要烦劳大将军了。”

钟唯唯笑着安排廖县令:“老廖,对于民生农事这一块你比咱们都熟悉,就要靠你啦。”

“当仁不让,哪怕是拼了这条老命,也一定不辱使命。”

廖县令的小眼睛里闪着兴奋的亮光,用看大宝贝的眼神盯着钟唯唯,直觉自己的宦途要迈上一个新台阶了。

一群人分工合作,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转眼,便到了三月。

天气渐热,有关屯军的方案几经修改成了型,钟唯唯给重华去了一封信,将这个构想简单地提了一下,很快得到重华的回信。

重华非常感兴趣,要求九君镇这边派人入京,把详细的方案和构想仔细和他说明,他要组织大臣辩证讨论,再决定该怎么做。

许翰刚招了一批人马,走不开,且他本身是武将,不太适合去做这件事,于是这个任务就落到了廖县令的身上。

廖县令喜不自禁,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只是有几个地方仍然觉得有些说不清楚,更怕自己应付不了重华,会当众丢丑,黄了这件大事,难免找到钟唯唯,反复讨论。

好几次害得钟唯唯误了饭点和休息,得到小棠、胭脂等人的各种大白眼赠送,他也不生气,更不往心里去,笑眯眯地给她们送各种乡野里的新鲜玩意儿。

某天,见钟唯唯心情好,更是得寸进尺地建议:“下官嘴拙,没见过大场面,每每想到要去觐见,就吓得整宿睡不着觉。

实在是很怕误事,陛下不高兴,灭了我没关系,就怕耽搁大事儿。不如您带着我去吧,有您罩着我,我也踏实。”

一个老男人,做出这副可怜巴巴求罩的表情,看上去着实是让人很不适应。

小棠和胭脂对视一眼,调皮地做出一个“呕”的动作,被廖县令看见了,他也不气,乐呵呵地道:“打扰二位姐姐了,下官知道自己长得老且丑……”

钟唯唯听不下去,板着脸臭骂了小棠和胭脂一顿。

廖县令乐呵呵地在一旁替小棠和胭脂说好话,半点不见生气。

等他走了,钟唯唯正色告诫小棠和胭脂:“不要欺负他老丑,他不是草包,能在这种地方平安稳妥地过这么多年,始终无功无过,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本领。

此次起草这个方案,更是证明了他的见识和本领,这个人将来会很了不起。”

小棠和胭脂都收敛神色应了。

饭后,小棠拉着钟唯唯去散步,小声问她:“廖县令一直都在力劝您入京,我怎么觉得是陛下的意思呢?您要不要去?”

钟唯唯看着白檀木亭子旁那株高大的流苏树,一时有些晃神。

重华在年初时给她来信,问她可不可以在这株流苏树上为他挂上一盏灯笼,再在夜里念着他的名字入睡,邀请他来入梦。

她一直没有回信,也没有挂过灯笼。

从那之后,重华再没有在给她的信上提过此类的话。

二人依旧有信件往来,但除了互相问候之外,说的都是公事。

☆、542.第542章 归来(2)

“我记得,送陈少明入京之时,曾经郑重告诉他,我虽然病愈,却还需要继续调养,每天都需要服用大量的药,并且必须服用新鲜的龙须草,因此不能离开这里。”

钟唯唯把目光从流苏树上收回来,看向小棠:“这个事情,陈少明应该和陛下提过,杨适应该也禀告过陛下,这种情况下,你觉得我适合跟着廖县令一起入京么?”

关于钟唯唯已可以不用*日*日服用新鲜龙须草的事情,只有她、何蓑衣、小棠三人知道,何蓑衣自然是不会告诉重华真相的,小棠不得她允许更是不敢乱说。

所以,钟唯唯觉得,即便廖县令劝她入京,是重华的意思,那也是重华在试探,而不是真的就知道了真相。

“可是,难道您就要一个人,这一辈子,终老于此么?”小棠难过得眼泪汪汪。

钟唯唯拍拍她的肩:“我觉得这样挺好的,远离,在彼此的心里,永远都记得对方最好的模样,这样,至死也是念着对方的好,永不相忘。

若是离得太近,无事时尚好,新鲜时也很好,待到老时,艰难之时,难免心生厌恶和怨恨,所记得的就只是对方所有的不堪和不好了。”

如何蓑衣所言,又又的身世总有一天会暴露出来,到时必将掀起轩然大波,重华的压力会非常非常大。

她不想看到他心力交瘁,困顿挣扎。

更不想看到他与胡紫芝等人虚与委蛇,带着她一起去临幸吕纯那种事,年轻时荒唐那么一两次就够了,再多,就实在是过分了。

真的临幸那些人吧,她自问做不到贤良大度,一定会忍不住疯狂变色,丑陋不堪,她不想要这样。

小棠从宫里出来,目睹太多,完全明白她的意思,叹息一声,不再劝了。

只是表示怀疑:“斗茶大会时您怎么办?难道不出场啦?您放心么?输了怎么办?”

钟唯唯调皮地挤挤眼:“我只是说,不和廖县令一起去,并不是说我就不去了。”

这一趟京城,她是必须去的,何况她还听到一个有关梅询的传言。

小棠结结巴巴:“那,那,我们是不是该准备了。”

钟唯唯道:“是啊,眼看着就是春茶采收的季节,我不能总是留在这里啊,还是得进山。我要去找野茶树!”

小棠眨眨眼睛,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即跑去乐呵呵的准备,按照钟唯唯的指令,发出了几封信,准备了一批人手。

钱姑姑和赵宏图听说钟唯唯要进山,觉得很担忧,但是拗不过钟唯唯,也只好按着吩咐给她准备。

廖县令走后的第二天,钟唯唯也简装出发去了九君山。

她先去自己从前住过的地方走了一圈,又去看望了相熟的村民,在李药师的院子里坐了小半个时辰,继续往山里去。

在山里晃悠了一圈之后,从另外一条路出山,在道旁一座草亭子里坐着等人。

当满头大汗的董瑜带着人出现在路上,她笑着迎了上去:“董舵主,还以为你不会来了呢。”

董瑜送了她一个白眼:“钟大馆主召唤,我敢不来么?除非是我大雁帮以后都别想做九君城的生意了。”

钟唯唯看看天色,道:“有您一路护送,我是踏实了。”

之字号侍卫队虽然厉害能干,但要行远路,避开那些麻烦,还是得找大雁帮这样的人。

董瑜带来的人都是大雁帮里的好手,十分精干,当即按照分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动了起来。

五天之后,改装成为清秀书生的钟唯唯已经站在了大雁河的商船上。

商船一路北上,顺水又顺风,走得极快极顺利,廖县令一行反而落在了她的后面。

董瑜虽是一帮之主,却是跳脱的性子,最喜在船头支起小炭炉子,烤各种才从江中打捞起来的新鲜鱼虾吃。

他的手艺极好,哪怕就是几只小虾,经过他那双手调弄,就也成了极香辣的美味。

在夜里,他经常晒着温柔的月光,吹着凉爽的江风,围着小炭炉,就着酒,又吃又喝,惬意又自在。

时不时还要勾引一下钟唯唯:“你真的不尝尝?我这个酒啊,是几十年的陈酿,人家有女儿红,我这个是男儿红。

  如果觉得司茶皇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意千重小说全集司茶皇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