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意千重作品九阙凤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一秒钟记住本站,书农的拼音(shunong.com)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宇文初转过头,看着远处随风摇曳的荷花,轻声道:“本王不想怎么样,若要怎么样,早就怎么样了。难道在你眼里,本王就无聊到要为难一个不懂事的小丫头?”

谁说得清呢?他之前不就是专门为难她来着?不过刚才这事儿还真是亏了他。明珠垂着眼低声道:“刚才多谢你了。”她还是太冲动了,只想着有气当场就要出了,却没想到如果被宇文隆发现,为了防止太皇太后知道他的丑事,杀人灭口也是有可能的。

宇文初一笑:“以后不要太冲动了。你想知道那个人是谁,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例如先不声不响地出来找个地方藏着,等他们出来就可以看清楚那个人是谁,又何必拿自己的性命安危去冒险呢。”

他居然什么都知道,还教她该怎么做。明珠瞪圆了眼睛,盯着宇文初看,却见他卓然而立,一派的云淡风轻,姿容着实不俗,实在看不出对她有什么恶意,于是就多了几分不过意,低声道:“之前福宁那件事,我……”想要道歉,却又不肯,她分明没有做错,是福宁自己来招惹她的,两世的仇凑在一起,她忍不住也不想忍。

宇文初沉声道:“不怪你,福宁不懂事,我已经教训过她了。”

“哦……”明珠就又找不到话可说了,想了想,又道:“我也不是故意要惹太妃不高兴的。后来太皇太后叫我过去问,我什么都没说的。”

宇文初“嗯”了一声,眼里却透出几分淡淡的笑意来。她也不是那么骄横跋扈心眼小不懂事的,知道给敏太妃留面子,知道不扫大家的兴。

好像两个人之间的气氛突然间就和之前不太一样了,明珠又是觉得欣慰又是觉得心虚不踏实的,还觉得多了几分莫名其妙的尴尬之意,不想再这样下去,就回过头去看一眼假山石,低声道:“也不知道他们要什么时候才肯出来。”

说完这话又恨不得把舌头给咬下来,悄悄看一眼宇文初,见他面无表情地看着远处一言不发,就好像没听见她的话似的,才又隐隐松了一口气,干笑道:“还有人在那边等着我呢,我得过去了,不然他寻不到人,会被吓坏的。”

“是宁致么?他被我打发走了,不然早就喊起来了,你以为还能瞒得住?”宇文初回过头来看明珠一眼,当先往前走去:“前面有个亭子,地势隐蔽,又是从这里出来的必经之地,你若想知道那人是谁,不妨到那里去坐着等。”

那他之前是不是也刚好坐在那亭子里,看宇文隆进来,再看她进来,又跟着她进去?不然哪有这么巧的事情?明珠不是傻子,晓得这宫中水深,人人都有几张脸孔,心思更是藏得极深,宇文初看着这样端然正气的,谁知道他又是什么打算呢?他出现得太巧了!

宇文初却好像是猜到她的想法,头也不回地道:“不是我,是宇文佑。我不过是受了傅相所托,不想你出事罢了。”

这又关宇文佑什么事?明珠静下心来一想,就明白了。大抵父亲和姑姑背着她商量,想把宇文隆作为她的新一任夫婿人选的事是真的了。全家人都知道,所有人都知道,就是她一个人被蒙在鼓里。闵太后不乐意这桩亲事成功,宇文佑心里也不舒服,二人便勾连了来,设了这个局给宇文隆钻,也给她看,以她的性子,只要看到这个,这桩亲事还能成吗?

宇文初不紧不慢地往前走着,却是要往宫门的方向而去,明珠本以为他会跟自己一起去那亭子里一看究竟的,见他居然就这样要走了,不由有些害怕,不敢独自去那亭子里,便追上去道:“殿下就一点好奇心都没有吗?”

宇文初垂眸看她,清心寡欲的模样:“好奇害死猫,又不关本王的事,何必自寻麻烦?”

明珠见他真是不感兴趣,生怕他真的走了,便涎着脸道:“一场好戏看了开头看不到结尾多没意思啊,您好歹看完这场戏再走么。”

宇文初仍然淡淡的:“我自来不是个爱看热闹的性子。”顿了顿,又道:“是了,这菡萏宫中人迹罕至,你若想看热闹,身边还是要带个人陪着才好,就这样孤身一人的,出了事可是听都没人能听见。也别说我吓唬你,别以为人家不敢,你要知道,狗急了会跳墙,意外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明珠给他又吓又引诱的,心里犹如有十只猫爪在挠一样,痒得难受,干脆豁出去厚着脸皮道:“您好人做到底,就陪我去走这一趟么?”

第59章 宛如

宇文初道:“我为什么要做这好人呢?明知你见了本王就如见了鬼似的,不喜不欢迎,又觉着本王居心叵测不是个好人,本王何必自找无趣?”

明珠一时语塞,坚决不肯承认自己看不惯他:“哪有这样的事?您误会啦!您几次三番帮我的忙,我心里感激您还来不及呢。哪里会不喜不欢迎?”

宇文初似笑非笑地道:“方才你不是说你撞了鬼,所以心中害怕吗?本王思来想去,你撞到的也只有我了。”

小气!明珠说不过他,恼恨得很,赌气地转身朝着那亭子走去,又悄悄回头去看宇文初是否会跟上来,却见他果真独自走了,一时后悔得不行,想要跟着跑走,却又不甘心,忍不住心惊胆战,东张西望。才站了一会儿,就见之前陪着她来的宫人宁致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抱怨道:“姑娘到哪里去了?奴婢去了不一会儿的功夫,您就不见了,吓死奴婢了。”

明珠见了他就安宁了,神态自若地道:“那你怎么又知道我在这里了呢?”

宁致垂着眼道:“是英王殿下说的。殿下有事,必须立刻就走。”

“过这边来,不要出声。”明珠暗道,他有事他自走他的,何必和她解释?往那亭子里坐了,心神不安地瞅着假山石的方向。

过不多会儿,果然看见宇文隆装模作样地独自走出来,站在路口东张西望了一回,又低声咳嗽了两声,不见他留在外头把风的人出来伺候,神情便有些讶异惊骇,再喊一声:“宽寿?”还是不见人答应,便白着脸迅速离开了。

明珠一动不动地坐着静候,总也不见那藏在假山石中的女子出来,心想那人恐怕是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所以不敢出来,想要给人一种再没有人了的错觉,倒是个聪明的。可惜她是亲自听见那人的声音的,不等到那人出来怎么也不甘心。因此又耐心地等了足有两柱香的时间,才见一个妙龄宫女探头探脑地走出来,飞快往外去了。

竟然是太皇太后身边伺候穿戴的宫女宛如。

宁致这时候才发现不对劲,白着脸看向明珠,明珠冲他阴森森的一笑:“你别怕,你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看见。现在,我们再等一会儿就去看昌华。”

昌华公主比明珠要大上三岁,性子安静又大方,不是爱生事的人,偏这样的性子就和明珠彼此看上眼了。见明珠进来,便笑道:“正和凉夏说起你来呢,你就来了。”

明珠在她身边坐下来:“你病了,我不放心,怎么都要来看看。好些了么?”

昌华就笑:“不是什么大毛病,只是怕把病气过给别人,所以不敢往前头去。”拉住明珠的手轻叹一声,抱怨道:“你也是,胆子越发大到没边儿了。”

明珠知道她是说宇文佑,便垂下眼来微微一笑。

昌华道:“这样也好,不然总替你担忧。”

“姐姐也觉得不妥么?”明珠重生以来,还是第一次见到昌华,想到她前世对自己不离不弃,感慨良多,忍不住就想和她多说几句话。

“当然不妥。”昌华背过身低咳几声,轻声道:“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倒是觉得你想通了是好事一桩。你该得个更好的。”

更好的?更好的在哪里?明珠不以为然地一笑,将话题扯到其他事情上去。二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有宫人奉命前来传话:“傅相夫人在太皇太后宫里说话,召傅姑娘过去要出宫了呢。”

明珠就起身和昌华公主告辞:“族里的叔父铺子里进了一批扶桑来的扇子,我瞧着蛮不错的,请托他给咱们几人都留了几把。等得到后,我就让人给姐姐和小故送来,云舒姐姐的让人给她带过去。”

昌华公主用帕子捂住嘴低咳了两声,雪白的脸上浮起几分病态的嫣红:“劳你有心了。”宫中此类的好东西并不少的,不过是像她这样没爹没娘,又没兄弟帮扶的公主没人记着罢了,便是得了,也是最不好的。

明珠叹了口气:“不值什么,姐姐不必如此客气。先养着吧,过两日我又来瞧你。”

昌华一笑:“那我不送了。”

明珠出了宫门,昌华身边的女官凉夏追了出来:“傅姑娘。”

明珠见她欲言又止的,便让宁致等人先走一步,笑道:“有什么事?”

凉夏愁眉苦脸地道:“听说要给公主赐婚了……能不能劳烦您……”打听一下或者是从中调理一下,争取一门好亲事?

前世,昌华是远嫁和亲去了北方的记国,却过得蛮不错的,两人来往一直没有间断过,傅家出事之后,明珠正是通过京中的安小故和江南的蔡明舒,再借了一位友人之手,将母亲和侄儿送去了昌华那里避祸。明珠心中有数,却不能告诉凉夏,只好宽慰道:“知道了,我设法打听一下。”

凉夏谢了她,转身回去了。明珠也就跟着宫人去了太皇太后所居的长信宫,到了殿外,恰逢宛如微笑着迎上来,笑道:“姑娘快请进来,太皇太后催问了好几遭呢。”

明珠看到宛如,就忍不住的犯恶心。谁会想得到这样温柔可人的姑娘就是那背主忘恩,躲在假山石里和宇文隆偷情的人呢,果然是人前一张脸,人后一张皮。宛如见她板着脸盯着自己看,暗自心惊,情不自禁地摸了鬓发一下,讪讪地道:“姑娘看什么?”

明珠灿然一笑:“没什么,是许久不曾见着姐姐啦,突然觉着姐姐又好看了许多,特别是这脸色白里透红的,唇色也极鲜妍,再怎么好的脂粉也装点不出来。”

宛如是个美人胚子,对自己的容貌自然是很有信心的,听到明珠这样说,心就放了一多半,有些自得的笑道:“姑娘又拿奴婢们开玩笑,就算是好,也是太皇太后这里养人。姑娘若是想要这样儿啊,就到太皇太后跟前来住些日子,保管养得白净又可人。”

就听太皇太后在里头笑:“宛如这丫头,听见我多念叨了明珠几次,就变着法儿地撺掇人来我这里住。”

第60章 蒙混

宫人打起帘子,明珠走进殿内撒娇道:“那姑姑肯不肯呢?要是您不嫌我烦,我就来陪您。”

太皇太后和崔氏等人都愣了愣,笑道:“这是怎么说的?早前让你来宫里住,你总不肯,嫌这里闷躁关着你了,如今倒主动就肯了?”

明珠不好说自己其实是想留下来办几件事,便涎着脸滚进太皇太后怀里,撒娇卖痴:“我突然间良心发现,想陪您了,不好么?”

太皇太后没有女儿,只得正乾帝一个儿子,还英年早逝,孙子自有亲娘,又因利害关系,和她并不亲近,倒将明珠这个侄女儿看得和眼珠子似的,见她撒娇,就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一迭声地道:“好,好,好,只要你娘舍得,我这里难道还会少了你的米粮?”

崔氏十分无奈,仍然温声道:“能陪娘娘,是她的福气,妾身如何不肯?”又警告明珠:“不许你胡来,你姑姑年岁大了,不比年轻时候,没精力陪你疯。”

明珠笑道:“娘总把我当成不懂事的小孩子,我如今已经满过十六,什么都懂了的,留在宫里自然是想要孝敬姑姑,哪里会给她添麻烦惹闲气?”

崔氏盯着明珠看了一会儿,见她一本正经的,就信了她六分,细细叮嘱了一会儿,见天色晚了才带着儿媳们离去。太皇太后宫里本就留得有明珠的屋子,里头各色用具和衣裳都是有的,听说明珠要留下来,立即就宫人前去安排收拾。明珠则凑到太皇太后跟前去闹腾:“姑姑,今晚吃什么?”

太皇太后笑她:“这么快就饿了?可是之前在敏太妃的寿宴上没吃饱?”

明珠道:“敏太妃是极好的,寿宴也办得极好,只是我不耐烦给那些人看猴儿似的盯着看,所以坐了一会儿就去看昌华姐姐了。”

太皇太后就势问了一句:“她好些了么?”

明珠道:“还有些咳嗽,不过我看是心病的多。”边说边观察太皇太后的神色,见太皇太后脸色有些冷淡,就知道昌华和亲的事情差不多是已经定下来了的,不太可能再转圜了。不能回寰也没什么,明珠觉得自己不太可能改变所有人的命运,特别是昌华这种明知结局不错的,她就更不能跟着瞎掺和。她所能做的,不过是为昌华多争取一些好处罢了,便扫了周围的人一眼,撒娇道:“我有话要和姑姑说的。”

太皇太后以为她是要为昌华求情,懒洋洋地道:“你说吧,我听着。”并不让周围伺候的宛如等人下去。

明珠不干,道:“这是昌华姐姐的心事,她信任我才和我说,我信赖姑姑才和姑姑说,不好让更多的人知道。”

太皇太后只好让宛如等人下去,明珠却还不放心,跑到外头仔细看过无人偷听才跑回太皇太后跟前,抱着她的膝盖低声道:“我去看昌华姐姐,听领路的宫人讲菡萏宫里的清波湖边芦苇丛里有一窝野鸭子,就想掏两只给昌华姐姐养,结果遇到了一件事。”

太皇太后见她神色凝重,心知有异,拉住她的手道:“慢慢说。”

“这样的么?”太皇太后听明珠说完,神色阴沉地冷笑了一声。

明珠静等了一会儿,始终不见她表态,就有些急了:“姑姑?”

太皇太后这才道:“你是说,敏太妃宫里的宫人恰好告诉你那里有一窝野鸭子,然后你在岸边等着,就刚好听见有人在假山里哭?接着外头一个望风的人都没有,就由着你这样去看了?你忍不住要跳出去,又有英王跑来捂住你的嘴,帮了你的忙?”

明珠点头:“是这样的啊。”

太皇太后的神色越发不好看:“英王和你说,不是他做的,而是宇文佑做的?”

“是啊。”明珠有些委屈:“难道姑姑不相信我吗?我可从来没有骗过您的。”

太皇太后不置可否,继续问道:“你在亭子里等着,看到后来走出去的人是宛如?”说到这里,眼睛里已经有了厉色。

明珠不知她什么意思,以为她不信自己,急道:“姑姑要是不信,可以让英王来问。还有敏太妃宫里的那个宫人,他也看见了的。”

太皇太后摇摇手:“不必了,此事你暂且忘了吧,不要和任何人提起,也不要露出半点端倪,我和你父亲自有决断。”

明珠拉住她的手使劲地晃:“我不要宇文隆,我想起他来就恶心。您若非得让我嫁他,我便阉了他!叫他做不成男人!”

“放肆!谁教你这些乱七八糟的?”太皇太后怒喝一声,冷冷地看她一眼:“那你要谁呢?从前临安王是你哭着喊着一定要嫁的,将要成亲了又突然反悔,现在又开始挑剔安阳王,你倒是要嫁个什么样的人呢?”

明珠低下头去小声道:“反正我不嫁这两个人。”

太皇太后道:“这事儿不劳你操心,你少给我和你父亲添乱就极好了。”

明珠觉得好生委屈,眼圈便红了,太皇太后也不理她,沉思了一会儿,才缓缓道:“方才你说昌华,她有什么心病?”

明珠不敢因为自己的事情害昌华失了太皇太后的欢心,忙打起精神道:“也没什么,她只不过是听了些风声,说那位……”她指了指闵太后所居的方向,小声道:“说那位想把她嫁给郑国公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因此忧伤得病倒了。”

郑国公手握重兵,却只有一个不成器的儿子,成日眠花宿柳的,名声很不好听。闵太后最近动作频频,到处收买人心,想要把没有依靠的昌华嫁给郑国公世子,以此讨好收买郑国公也是有的。太皇太后不屑地道:“我再怎么样,也不至于让好端端的公主去配个酒囊饭袋。太后虽然是皇帝的生母,昌华却是我的女儿,该我这个嫡母说了算。”

明珠蒙混过去,就笑起来:“我也是这样安慰她的,昌华姐姐也说,这些年承蒙姑姑照料,只要是姑姑开口,让她往哪里去她都去的,就是那个人,她心里不服气。”

太皇太后一拧眉毛:“胡说八道,什么那个人?那是皇帝的生母,太后!她的长嫂!”

第61章 召见

明珠知道太皇太后的秉性,晓得这话其实说到她心里去了,也不辩解,规规矩矩地道:“姑姑教训得是,我记住了,也会把这话说给昌华姐姐听。”

忽听宫人在殿外通传道:“娘娘,敏太妃那边的夏颜姑姑给您送东西过来。”

太皇太后便停住话题,扬声道:“进来吧。”

“是长兴侯家的二姑娘敬献给娘娘的。”夏颜姑姑揭开托盘,只见杏黄色的缎子上放了一条精致的金项链,项链下端一个镶嵌着红蓝宝石的桃心形坠子,虽然款式不多见,但整体并无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太皇太后见惯了好东西,不过一笑而已:“不错,难得她有心了。收起来吧。”

夏颜姑姑忙笑道:“娘娘,这坠子有机巧。”说着就按了坠子一下,那坠子的外壳一下弹了开去,露出里头一张小像来,那小像不知是用什么画的,白底黑线,栩栩如生,正是太皇太后的模样,逼真写实。

太皇太后这才惊讶地“咦”了一声,探手道:“拿来我看。”一看之下爱不释手,问凑过来看热闹的明珠道:“这是什么画法儿?能把人画得这样细致逼真,竟然没见过。”

明珠翻来覆去看了许久,不得不承认自己没见识:“不知道,不过看样子这笔很细很硬就是了。娘娘若是想要知道,召她来问罢?”

太皇太后道:“改天吧,今日晚了。”见明珠喜欢,随手就递给她了:“拿去玩吧。”又回头问夏颜姑姑,“是了,我记得江家二姑娘年纪不小了,怎么还不与英王完婚?你们太妃也不急?”

夏颜姑姑等的就是这句话:“太妃自是急的,这不,正等太后娘娘发话呢。”

太皇太后想到宇文初其实并不满意这婚事,敏太妃和长兴侯府这是求她出面压一压的意思,微皱了眉头道:“我记得了。退下去吧。”

夏颜姑姑行过大礼,再悄悄看一眼站在窗边对着亮光研究那小像的明珠,低眉垂眼地退了出去。

少倾,晚膳送来,明珠歪在太皇太后身边用了晚膳,兴致勃勃地翻出一堆宫外带来的小玩意儿炫给太皇太后看,姑侄二人一直说笑到安寝时分才意犹未尽地去睡了。第二天早上明珠早早就自动醒来,自告奋勇地跑去前头伺奉太皇太后用早膳,太皇太后笑着和身边最信任得用的慕姑姑讲道:“你瞧她,果然是长大了吗?”

慕姑姑也笑:“不是说小孩子生一场病就要懂事些的?病长病长,姑娘应当就是这样的了。”

宛如也在一旁凑趣道:“正是呢,奴婢此番见着姑娘,简直以为是换了个人似的。”将一双鞋子奉给太皇太后:“奴婢给娘娘做的,您试试合脚不合脚。”

那鞋子当真是用了心的,太皇太后笑得慈祥极了:“快拿来我试试,这么多年,这么多人,就数你做的鞋最好穿。”盛赞了宛如,还让人打赏宛如,全然一副不把明珠昨日说的事当回事的样子。

明珠看得气闷,索性转过身去浇花,眼不见心不烦。却又听太皇太后和颜悦色地道:“宛如,听说昌华病得厉害,你把这些东西带过去替我看看她,就说让她放宽心早些养好了病,好到我跟前来伺候,再问一问,她都需要些什么,看看她宫里的人伺候得可尽心,若是有那偷奸耍滑的,你便料理了再报上来。”

这是长脸的活儿,宛如高高兴兴地去了。明珠忍不住跑过去拉住太皇太后的袖子道:“姑姑,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太皇太后并不理她,只道:“规矩点,太后她们就要来请安了。”

不一会儿,众宫妃果然来给太皇太后请安,闵太后见着明珠就亲亲热热地道:“这次来了就多陪母后住些日子,我那里有些番邦进贡来的好东西,这就让人给你送过来,免得你闷。”

明珠恭恭敬敬地行礼谢过了,立在一旁不动声色地看众人和太皇太后说话,不一时,众宫妃散去,唯独留下了敏太妃和萧太嫔二人。

萧太嫔先笑吟吟地看一眼明珠,再去和太皇太后低声说话,不时又笑眯眯地看一眼明珠。明珠恨不得将耳朵伸过去听她们都说些什么,奈何太皇太后没有叫她过去,她也不敢贸然闯上去,只好站在一旁干着急。

萧太嫔说够了话,心满意足地给太皇太后行礼告退,走到明珠身边握住她的手,十分亲热地邀请她:“我养了几盆极好的夏兰,这几日开得正好,姑娘得闲了就过去看吧。”

她若是去萧太嫔宫里看兰花,想必就会“偶遇”宇文隆了。明珠想到宇文隆就觉得十分恶心,正想将手从萧太嫔的手里挣出来,就将太皇太后冷冷地盯她一眼,只好委委屈屈地道:“多谢太嫔美意,我得空了就过来。”

萧太嫔心满意足,真正走了。明珠气闷得很,正要靠到太皇太后跟前去撒娇,就又听太皇太后问敏太妃:“那件事你先挑个日子再使人过来和我说一声,我会安排。”

敏太妃含笑道:“是。”正想再说点什么,就见慕姑姑进来躬身道:“娘娘,英王殿下来给您请安。”

敏太妃神色微变,很快又笑了起来:“这孩子要来给娘娘请安也不知道来早些,日上三竿他才来。”

“是我让他这时候来的。”太皇太后抚抚鬓角,和气地道:“我有点事要问老六,你先回去吧。”

敏太妃柔顺地应了一声,低头退下,悄悄看一眼明珠,无声地叹了口气。明珠不曾察觉,只顾着去想,宛如被调出去了,短时间内回不来,萧太嫔也被安抚得很好,这当口宇文初又独自来请安……姑姑其实是把她的话都记在心里了,不动声色地稳着萧太嫔母子和宛如等人,再把宇文初叫过来问情况啊!接下来想必就是雷霆手段了。于是高兴起来,等敏太妃等人出去后就嗔怪道:“姑姑不早说的,害我一直提心吊胆的。”

太皇太后道:“你不是一向不耐烦管这些事的?我和你说了做什么?你性子不沉稳,七情六欲全都在脸上,岂不是要给人看了去?自己若是想学,就安安心心地听着看着。”言罢就叫她往屏风后头去:“没我的话不许你出来。”

第62章 改日再议

这是要玩什么?明珠大感兴趣,立即屁颠屁颠地跑到后头去藏了起来,透过缝隙往外偷看。

日光从大殿外直射进来,宇文初背着灿烂的朝阳,安静从容地走了进来,还是那副清心寡欲的模样,身上的紫色常服也显得冷清了几分。

装模作样!明珠每每一瞧见宇文初就会想起这个词来,然后再看他就越发觉得他真是会装,从眼神到动作,无一不是装的。

宇文初给太皇太后行礼问安,站起身来时,目光微微扫过屏风,就又很快将眼皮垂了下去,端然安静的样子。明珠却觉得,他一定知道她在这里了,别问她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反正她觉得她就知道,他是晓得她在这里藏着的。

“昨日的事我都听明珠说了,多谢你。”太皇太后的语速极慢,就好像在斟酌什么似的。

“回母后的话,这是儿臣当做的,当不得母后的谢。”宇文初垂着眼,表情倒是极为真诚服帖的。

“坐吧。”太皇太后的口气要柔和了些,等宇文初坐定,慕姑姑上了茶,才和颜悦色地道:“明珠那丫头被吓坏了,说得颠三倒四的,有些细节处没能说清楚,让你来,是想再听你说一遍。”

明珠听得极不服气,她说得颠三倒四的?她分明说得很清楚的吧。照这样的说法,事后说不定还会被宇文初嘲笑,说她连句话都说不清楚,果然是个笨蛋。却听宇文初应了一声“是”,不紧不慢地陈述起事情的经过来:“之前因为福宁无礼,儿臣生恐她闹翻了太妃的寿宴,便将她送回去,不想偶然瞧见九弟和宫人说话,听到提起傅姑娘的名字,因此记在心上。接着果然就看到傅姑娘往菡萏宫去了,因为不放心,就跟了过去……”

他的语气声调不紧不慢的,清晰又稳重,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明珠不知不觉间就跟着他的话将当日的情形重新在脑子回放了一番。待听到他说起帮着自己躲过宇文隆的搜查那里,莫名心跳加速,暗想他会怎么说这段经历呢?

只听宇文初轻描淡写地就将这段经历略了过去,只说引她躲开,并未提起其他,忍不住又暗骂这人真是狡猾不要脸,他一定是害怕把真相说出来,会惹得姑姑不高兴。待回过神来,外头已经说完了,太皇太后的声音十分威严冷厉:“你可看清楚那女子是谁?”

宇文初滴水不漏地道:“儿臣因是看见傅姑娘进去了担心她出事才跟去的,后来把人送出来后就又早早走了,因此并不曾瞧见那人是谁。”

太皇太后冷笑:“你就不好奇?”

宇文初淡淡地道:“回母后的话,儿臣当时和傅姑娘说过一句话,好奇害死猫,和儿臣无关的事情儿臣不想多管,傅姑娘无虞就已经够了。”

太皇太后静默了一会儿,突然问道:“既然不想多管闲事,为什么又要出手?难道这宫里就只剩下你一个人能看顾她了吗?你不来告诉我,暗里行事,是不是想要护着你那两个不成器的弟弟呢?”

宇文初安静下来,紧紧抿了唇不言语。他完全可以回答说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什么的,但太皇太后根本不是真心要问他原因,重点想说的是后面那句暗含警告意味的话罢了。所以不必多言。

明珠也觉得十分好奇,自她重生以来,他在她面前出现的次数太多了,几乎她身边所有发生的事都有他掺一脚的,她也想知道这是为了什么。他真是手足情深的人?又或者,是别有想法?

外头的两个人都不说话了,许久,太皇太后才轻轻叹了口气,说道:“昨日长兴侯府的二姑娘使人送了礼物过来,我瞧着很是喜欢。那姑娘是个聪慧能干的人儿,心灵手巧的,又得你母妃喜欢,很是不错。你年岁不小,不要再拖下去了。回去后和你母妃一起看个好日子,把人迎进门吧。早日开枝散叶,也好让先帝在天之灵不再替你担心。”

宇文初突然抬起头来,朗声道:“母后!儿臣有事要禀!”隔着屏风,明珠看到他的眼睛里闪着光,清俊的脸上也露出几分淡淡的红色来,于是她很是好奇,他到底有什么大事想要和太皇太后禀告的。

却听“哒”地一声脆响,是太皇太后用力把手里的茶盏丢在了几案上。明珠一凛,转头看向太皇太后,她知道姑姑不高兴了,却不知道姑姑为什么不高兴。

只听太皇太后冷冷地道:“我还有事,改日再议,你先退下去吧。”

宇文初恍若未闻,声音又提高了几分:“太后娘娘!”

“本宫说改日再议,你没听见?”太皇太后拔高声音,声色俱厉。

宇文初脸上闪过一丝失望,那失望却很快就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安静和沉着,他整肃了衣衫,规规矩矩地给太皇太后行礼下去:“是,儿臣告退。”

太皇太后懒懒地挥了挥手,淡淡叮嘱道:“既然知道多事不好,之前那事儿你就忘了吧。你母妃与我多年姐妹,你也是我打小就看着长大的,这么多孩子里,我最疼的就是你,你不要让我失望。”

“是。”宇文初站起身来,脸色雪白地半垂着眼扫了一眼屏风,再转过身稳步走了出去。

明珠透过屏风缝隙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他好像非常不开心,可是想了又想,也想不明白他和太皇太后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眼见着宇文初走得远了,便从屏风后绕出来,喊一声:“姑姑。”

太皇太后正将手撑了下颌盯着宇文初的背影看,听见她叫就叫她过去:“看出什么来了?”

明珠摇头:“他说的和我见到的基本没差错,其他真是没看出什么来。姑姑最后问他那句话,是说他之所以瞒着您,自己跑去管这事儿,是因为他想要护着安阳王和临安王吗?”

第63章 说不动

太皇太后深深看明珠一眼:“是啊。”

嫡母和庶子间天然就有一种敌对防备关系,皇家犹盛,尤其是她这种把持朝政的太皇太后就更招人防备了。宇文初母子都是聪明人,并不好拿捏,若是他们还和之前一样顺服,那自然有她一日,就有他们的好日子过;但若是他们另有打算,居然敢觊觎她的宝贝并利用她的宝贝来谋算那个大位,那就别怪她不客气了。

明珠道:“我看他也不像是手足情深的人。”

太皇太后失笑:“你知道他多少?就敢这样说他?他的好脾气好性情、良善和气都是出了名的。”

宇文初好脾气好性情、良善和气?明珠差不多要怪笑出声,忍住了,道:“总之我觉得这个人表里不一,阴险得很。”

太皇太后古怪地看她一眼:“你很讨厌他?”

明珠道:“反正不喜欢就是了,敏太妃是个不错的人,可惜生的英王阴阳怪气,心思深沉得很,福宁又是个生事的泼妇,讨厌得很。”

她自来口无遮挡的,太皇太后也早见惯不怪了,轻轻叹了口气,道:“英王是真的心思深沉,我近来才看出来,也不知道是福还是祸……”再看一眼明珠,叹息一声:“宇文隆不好,其他人不行,那是要怎么办呢?”

明珠见太皇太后又在担心自己的婚事,心里感动,撒娇道:“我还小呢,姑姑不用着急。实在不成,我便留在您身边一直陪着您也不错啊。”

“傻气。”太皇太后温柔地摸摸明珠的脸颊,轻声道:“这天底下的好男儿多的是,女儿家大了就该嫁人,你怎么能不嫁人呢?不但要嫁,还要嫁个最好的。”

明珠伏在太皇太后怀里低声道:“不骗姑姑,我真的就只巴望着一家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地守在一起过日子就是最好的了。”

太皇太后笑道:“这个容易啊,只要你别惹祸,就极好了。”

明珠大着胆子道:“若是表哥还在就好了,姑姑和父亲就用不着这样操心,这样累,白白辛苦一场还要招人闲话。”

听明珠提起才刚登基不久就英年早逝的儿子来,太皇太后恍然失神,眼里露出几分伤心来。明珠忙道:“是我不好,姑姑责罚我吧。”

太皇太后摇头:“不关你的事。怪不得你。”到底是沉默了,许久才又低声道:“我们家是箭在弦上……不争就要死,你懂么?因此你的婚事,是不能随便配的。所以从前一直不许你和临安王一起,偏你不听,幸亏是悬崖勒马了。”

从来后族最难善终,特别是这种握尽天下大权、风光一时的后族,想要保住长久的荣宠比登天还要难。新帝登基,或是掌了实权,必要拿来开刀的。太皇太后沉声道:“你若嫁给普通人,将来我百年之后,若是你父兄……”沉痛地摇了摇头,没有细说明白,只道:“若是真有那一日,普通人是断难护得住你的,嫁给亲王、郡王反倒多一分希望,只要有了嫡长子,罪不及出嫁之女,你这条命就算是暂时保住了。可这皇子也不是好嫁得的,似宇文佑这种心怀怨念的嫁不得,如宇文初这般心思深沉的不好嫁。”

好端端的怎么会扯上宇文初?明珠连忙提醒道:“他已经有婚约了的,怎么好把他和我扯到一起去?”不但有婚约了,而且日后江珊珊和宇文初还会过得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可见他二人才是绝配。

太皇太后哂然一笑:“是。所以我才和你父亲商量,将你配给安阳王,他与你年岁相当,母族也很不错,人也不差,且萧家和我们从来相安无事,互有所求,将来若是出事,他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保住自己的仁义之名,也不会太过为难于你……宛如什么的,简直不值得一提,谁会记得一个死人?且,你难道就比不过宛如,不能将他收伏?”

明珠听这话似乎还是想要说动自己同意这桩亲事的样子,忙道:“姑姑也说是互有所求,那若是将来咱们对他们没有好处了呢?岂不是要弃如敝履?说不定因为害怕拖累他,先就一杯毒酒把我毒死了,再和外人讲是我伤心过度病死的。宇文隆这个人好色又肤浅,是个伪君子,这种事他真做得出。就算他不会,那他勾搭您身边的女官,至少也是居心叵测,不怀好意!”

“后头的事不劳你操心,我自会和你父兄打算。”太皇太后信心满满,丝毫不知将来的噩运。想了片刻,突然盯着明珠沉声喝道:“你老实说,你是不是真的看上你从玉皇观带回来的那个人了吧?”

“我又不是没见过男人,见了这么一个毛头小孩子就动了心?”明珠吓了一跳,又关半剪什么事啊?在她眼里半剪就是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子。

太皇太后冷冷地道:“你最好不要。不然就是害了他。”

明珠还要再说,太皇太后已经扶着额头道:“我累了,你退下吧。”

“姑姑……”明珠才往前走了一步,慕姑姑就上前来劝她:“姑娘就听娘娘的话,先回去歇着吧。”

明珠眼见太皇太后冷着脸看也不看自己一眼,晓得已经不能左右她的想法,只好百般不甘地退下去。却也不回自己的屋子休息,而是站在墙角的蔷薇花架下揪花瓣撒气。

凭心而论,父亲和姑姑的眼光并不是那么差。宇文隆这个人的确不是草包,甚至于在后来的岁月里,他混得风生水起,名声也很好,许多人都去依附他,有义王之称。若说宇文初是不声不响安然度日的话,他便是金光闪闪,得意非凡。姑姑失势后,闵太后将正乾帝留下的儿子们挨着弄死,只余下她儿子一个稳坐龙椅,但幼帝格外残暴,引起许多人的忿恨不平,宗室里曾有人秘密发起废帝的行动,貌似打算拥护的人选就是宇文隆。

第64章 颐和宫

再看宇文隆为了获得利益,不惜和太皇太后身边的宫女勾搭成奸、两面三刀的模样儿,也晓得他不是个寻常角色。可是,明珠一想到自己才爬出宇文佑那个火坑,转眼就要一头跳进宇文隆这个粪坑,她就止不住的犯恶心,怎么都不甘心。

她不能事事都听姑姑和父亲的安排。闵太后和幼帝母子是靠不住的,谋反风险太大,那就折中一下,在表哥留下来的几个皇子中挑一个合适的来培养,这总可以了吧?

明珠想到这里,心中一喜,兴冲冲地往外头去。太皇太后站在窗户后头看着,忍不住皱眉道:“她这是又想起哪一出?”

慕姑姑笑道:“姑娘自小装不住事,也许是去散心了吧。”

太皇太后叹道:“小姑娘是太在意那些事了,男人么,谁不是三妻四妾,谁不是吃着碗里的想着锅里的?便是我,当年贵为皇后,还不是要为先帝爷打理这三宫六院,还是咱们先帝爷不算好女色,这宫里叫得上名儿的也有几十号人,又有后来的周氏……我能如何?不过是看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罢了。”

慕姑姑深以为是:“依着奴婢看,安阳王和宛如这件事儿应当是和昭阳宫的那位脱不掉干系,她不乐意这桩亲事能成,见不得萧氏与傅氏联手,所以才会演出这场好戏。临安王心中不忿,心甘情愿做她的帮手也是有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我倒是不想管这许多呢,也要看她有没有那个本事,看看她娘家兄弟那贪吃的卑鄙样儿!”太皇太后叫过慕姑姑来,低声吩咐道:“查一查,宛如身后还有谁。这件事,务必要办得让安阳王心服口服,说不出一个不好来!还从哪里说起呢,他就这般不检点,不是上赶着让人抽吗?萧太嫔那里你也敲打敲打。”

慕姑姑领命而去,行至宫门外,只见宇文初走过来,神色坚定地道:“烦请姑姑通传一声,我要拜见太后娘娘。”

慕姑姑长伴太皇太后左右,许多内情她都是知道的,见宇文初这副模样就皱起了眉头,知道他定然是又想要求太皇太后收回他与江珊珊的赐婚。但长兴侯江家是开国勋贵,在京中经营了好几代人,并不是好捏的软柿子,且这婚事又是敏太妃自己求的,当时太皇太后之所以同意,也有拉拢长兴侯府的意思。

所谓君无戏言,既然已经下了懿旨,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收回的?太皇太后对敏太妃和英王母子是个既想拉拢却又防备的状态,英王折腾了这么久,如果太皇太后愿意成全他,这门亲事早就作罢了,哪里用得着等到现在?慕姑姑便好意提醒道:“殿下,太皇太后已经歇下了。”宇文初直视着她,语气强硬地道:“本王有要事要禀告太皇太后。还请姑姑通融一下,感激不尽。”

他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慕姑姑不能再推辞,不然反倒显得不识好歹和倨傲无礼了,只好轻叹一口气,道:“说句不应当的话,娘娘之前也是为殿下好,长兴侯府是京中数得着的人家,江二姑娘更是才貌双全,别人尚且羡慕不及,殿下还该三思而后行。”

“我知道。烦请姑姑替我通传吧。”宇文初抬头看着前方,下巴绷出一个冷硬的弧度。就算是不能让太皇太后松口,也要让其他人知道,他不满意不乐意和长兴侯府的这桩婚事。如此,才能留下更多的时间准备和周旋。他等了太久,不能再错过这次机会了,不然,只怕终身留憾。

“还请殿下稍候。”慕姑姑行了一礼,无奈地进去通传。

太皇太后正歪在榻上看书,闻言沉默了许久,冷笑道:“宣他进来。本宫倒要看看这小崽子究竟想要做什么。”

宇文初彬彬有礼地给慕姑姑行礼谢过,缓步入了正殿。

慕姑姑立在廊下侧耳静听,先是一片安静,随即一声清脆的碎响,太皇太后怒气勃发:“滚出去!不孝不义的东西!竟然敢违抗母命,更敢违抗懿旨!到宫门外去跪着,什么时候想通了什么时候起来!”

果然太皇太后不肯。

皇室婚配又有几个人是称心如意的?慕姑姑看得多了,叹口气,赶紧退了出去。

明珠兴冲冲地出了长信宫,直接就往北边的颐和宫而去。正乾帝英年早逝,留下的五子三女都还尚且年幼,除去已经登基为帝的嫡长子外,其他人都还跟着自己的母妃在宫中生活,几位皇子也没有封号。

闵太后不是个慈善的主儿,但碍于太皇太后的存在,又有傅氏当权,不能随心所欲地戕害这些后妃和皇子公主。但她也不是省油的灯,借口要这些后妃为正乾帝吃斋念佛求福,把这些后妃及其所出的皇子、公主全部集中到颐和宫里去住着。住处狭窄、用度苛刻也就不说了,关键是这些皇子后妃日常轻易不得出来,更别说和外头的大臣勋贵宗室往来。

  如果觉得九阙凤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意千重小说全集九阙凤华司茶皇后,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