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御井烹香作品豪门重生手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可又有谁会动手呢?五姨娘?她倒也许不是没这个心,可有这个能耐吗。也所以,她一开始压根就没往家里人身上猜疑,直接就猜到了那传说中能耐通天的燕云卫身上去,可看老爷子的意思,似乎不置可否,并不这样认为……

老爷子就是这样,年纪越大,出事就越藏着。家下闹出了这么大的事,他倒还是那八风不动的老样子。倒显得自己一惊一乍的,失了沉稳……可四太太心里已经很久没有装着这么大的事了,她一个晚上都在纳闷:就为了一点钱,至于吗?可要不是为了钱,又为了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她就令人上后园递了话。这几天老太爷心绪不好,在玉虚观清修,没有谢罗的话,哪个院子无事都不要出门走动,有谁敢犯了老人家的脾性,立刻就撵出去打死。

到底是正太太,尽管已经有几年没有发威了,这番话传下去,也依然是唬得人人战战兢兢的。几个心腹丫头去园子里巡视过,回来了都说,“几个院子都关门落锁的,咱们就只用中午安排人送个饭就成了。”

四太太这才松了口气,她却不便再去前院了:老太爷今儿照常入阁办事,国事第一,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药渣被他留在小房,看来老人家是要把这事揽到自己头上……

为免其余各院得到风声,她连自雨堂都是一视同仁。自雨堂也安静得不得了,蕙娘就像是个死人,竟没有一点情绪,绿松昨晚回去,想必是把老太爷的态度给详细描摹了一番的。四太太心乱如麻之余,也不禁佩服蕙娘的城府:自己在她这个年纪,简直比文娘也许还有不如呢。要知道有人想害自己,怕不是早哭成了泪人儿,她却能沉着冷静若此。权子殷腊月里和她传的消息,整整半年了,她是一点都没有露出端倪。想必外松内紧的,私底下,还不知做了多少工夫……

有了这样的认知,四太太再去回想蕙娘这几个月的行动,就觉得处处都有了解释:把自雨堂管得风雨不透的,恐怕连自己都插不进手去。上个月四处游荡,却很少回自家院子里用饭……甚至和南岩轩都忽然友好起来!原来是应在了这里。她还纳闷呢,以蕙娘性子,就算要出嫁了,将来也是娘家靠她更多,她犯得着和五姨娘眉来眼去、礼尚往来么?却原来,还是为自己的性命着想,想要与人为善,或者就能把祸患消弭于无形了。

四太太是厚道人,前思后想,越想越觉得为蕙娘委屈,也就越想越是生气。仿佛有一种久违的激动,从她身体里慢慢地酝酿了出来,倒令她的精神头要比往日好了许多,老太爷没从皇城回来,她就自己坐在窗前冥思苦想,把这几个月府里的行动、局势掰开来揉碎了在心头慢慢地咀嚼。想了半日,又叫过绿柱来,同她细细地说了许多话,绿柱均都一一答了。

等老太爷回了阁老府,从前院传话过来请她去相见时,四太太的脸色真的很沉,她的心情,也真的很坏。

“试过药了——”老太爷开门见山,四太太一进屋,他就冲下首扶膝而坐的老者点了点头。“小鹤子,你来说吧。”

阁老府大管家焦鹤,跟随老太爷也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一家人一样毁于水患,同四姨娘一样,因是经过当年惨事的家人,在主子跟前都特别有体面。听老太爷这么一说,他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作势要给四太太见礼——四太太忙侧身避开了,笑道,“鹤老不要气,您快坐吧,老胳膊老腿的,还跟我折腾。”

焦鹤虽然比老太爷小了十来岁,看着却比老太爷更老迈得多,须发皆银满面皱纹,看着就像是个乡间安的老笀星。四太太才这么一气,他也就顺势坐下,随老太爷,没有丝毫气寒暄,便交待起了试药经过。“因是配好的药方,药材全是捣过切过的,光从药渣,看不出什么来,大夫说恐怕是断肠草,只不知道用量。因猫狗毕竟和人不同,我便使了些银子,在顺天府寻了个死囚犯,拿药渣重又熬了一碗药灌他喝了……”

他沉默了一下,才道,“一整夜都没有事,还当是姑娘多想了,就是午时前后,忽然吐了血,话也说不清了。在地上就只是抽抽,摁都摁不住……抽了两个时辰,人晕过去了。这还是熬过一水,药力还这么足。要是第一道,怕是没救了。”

四太太费力地吞咽了几下,心头到底还是一松,她看了公爹一眼。“断肠草、发作得这么急……我看,不像是他们的手笔。”

“是。”老太爷头也点得很爽快,“他们惯用的毒药,可要比这个隐秘得多了。”

焦鹤捻了捻胡须,说得更直接。“除了家贼,谁有那么大本事,能往主子头上下药?我们家可不是随随便便的道台、巡抚,连江湖杀手,都能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这摆明了是在讥刺杨阁老,当年他还是江南总督时,就曾闹过刺潜进后宅的事。虽说背后有一定文章,但杨家因为此事,在高门中落了不少话柄。就连选秀时,都不是没人拿来说嘴的:随随便便,就能让人潜进后宅,主人还茫然不知……谁知道家里的姑娘,平时是不是也能随意出入深闺?更有人思维很发散——家里人口这么少,还顾不过来呢,他杨海东有心思去为整个天下盘算吗?

杨家人口少,焦家人口就更少了,就这么几个主子,吃的用的,肯定都是经过层层审核,不知来历的东西,不要说被主子吃进去了,就连要进后院都难以办到。虽说仆役如云,但管理严格御下严厉,这些年来,在后院从没有出过一点幺蛾子。除非是燕云卫这样有官方背景的特务组织,外人想要把手□焦家后宅,简直是痴人说梦。四太太长长地叹了口气,也不禁生出了几分惋惜,她望了公爹一眼,轻声说,“爹,我看这事,太和坞难逃嫌疑。”

“哦?”老太爷神色不动,只声调抬高少许。“巧了,就刚才小鹤子还和我说,这家里要有谁会动佩兰,也就只有五姨娘了。”

“这几个月,梅管事和太和坞走得蛮近。”焦鹤咳嗽了一声,“本来么,未雨绸缪,也是人之常情。前阵子他来找我谈他女儿石英的去向……”

他看了老太爷一眼,老太爷动也不动的,可焦鹤竟不知是从哪得到了暗示,他跳过了焦梅要陪房的消息,“我听其意思,是不大想令石英陪嫁过去的。要在府中找,那肯定是想和太和坞攀亲了……就是乔哥儿的养娘,不还有个小子是没成亲的?”

这没板没眼的事,从焦鹤口中说出,就透着那样入情入理。四太太听住了,“鹤老意思,是焦梅从蛛丝马迹中,推测出了我们给蕙娘定的嫁妆,扭头就给太和坞递了话?”

“无凭无据的事,不好胡说。”焦鹤犹豫了一下,“但那么一笔大得惊人的财富,要动,肯定是有动静的……他说知道也行,说不知道也行,就是严刑拷打,恐怕也都很难逼出准话,只能说有这个可能吧。”

蕙娘的陪嫁,即使以焦家豪富来说,也算是伤筋动骨了。四太太自己可能还不大在乎,但五姨娘是有儿子的人,想的肯定就不一样……她双眉紧蹙,“可这才是近半个月的事,她的动作,有那么快吗?”

正说着,又想起来向老太爷解释,“这件事,按理来说是该问问您的,但当时过年,您实在是太忙了,我也就自作主张……麻氏找我说了情,想收她一个亲戚进府,我想她一家自然是身家清白,便答应了下来。也没有多做过问,今儿问了绿柱,才知道……”

她的声音低了下去,“他人就在二门上当差,不过,始终也还是太快了一点吧,嫁妆定下来到现在,说真的也就是十天多一点儿……”

焦家门禁森严,就拿自雨堂身边的丫头来说,小丫头不必说了,哪有她们回家探亲的份,除非病了、笨了,主子打发出去了就再不能进来,否则没有回家的道理。有脸面的大丫头,一年有两三次能回家看看,身边也都跟了服侍人,一来,也是彰显身份,二来最主要,多少起到一点监视的作用。凡是在内院服侍的大丫头,就没有例外的。五姨娘就是想往里弄点药,也没有那么简单,她守孝三年没有出门,到现在连娘家都没回过,就假设真是她所为,断肠草那也不是那么好弄到的,从传话到设法神不知鬼不觉地弄到毒药,再往里送,她还要找机会放进蕙娘药汤里……这事哪有这么简单?

焦鹤点了点头,“太太说得是,麻家家世还算清白,一家子也没有什么地痞无赖,要弄到毒药,虽也不是不能,但他们没那么大的能耐……”

他轻轻地咳嗽了一声,面无表情地说。“不过,这也不是五姨娘第一次有机会和外头联系。太和坞的丫头婆子,虽然都经过特别甄选,决不会作出不该做的事,但……去年腊月里,几位姨太太去承德庄子小住的时候,五姨娘倒是出去过一次,和她娘家兄弟见了一面,说了几句话。——她有个兄弟就在承德开了个米店。”

四太太越听越是生气,她银牙紧咬,“小门小户的女儿,因为生了个儿子,这几年来家里是鸡犬升天。她还有什么不足够的?平时挑唆着乔哥和两个姐姐疏远,我体谅她也就乔哥这个独苗苗,再怎么小心都不过分的——”

老太爷神色一动,他打断了四太太,声音一沉。“挑唆乔哥?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连一点都不知道?”

四太太吃惊地看了焦鹤一眼,见焦鹤神色笃定并不说话,她心头一突。“还以为您知道……当时让她带着乔哥,就是因为毕竟她是乔哥生母,对孩子是最上心的。平时连一个点心,都要自己吃过了再给乔哥吃。可也就是她的这个小心过分……因蕙娘身份,难免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因此平素不喜欢乔哥和姐姐亲近,我也就没开口。这亲事一定,她倒也知趣,就经常抱着子乔去自雨堂做了。”

家里除了谢罗,几处院子都有老太爷的眼线。老人家也无甚特别用意,不过意在掌握府中大小事务而已,四太太对这点,心头也是有数的。她甚至还知道往常负责听取消息过滤汇报的正是焦鹤……可这几年来,鹤老年纪大了,精力渐渐不济,看他表现,似乎这差事已经换了人做。就不知是谁那样着急讨好未来的主子,竟瞒报了消息——五姨娘的用心,几番都有体现,要说漏报,那是不可能的,这么敏感的事,肯定要同上头一提。也就是在消息过滤这一层上,被人给卡住了没往上说而已。这是拿准了以蕙娘的傲气,决不会私底下和老太爷告太和坞的刁状,第一她不屑,第二,这也不是她能做的事……

老太爷倒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一回事,他寻思了片刻,不禁微微冷笑,却并不再提,反而冷静逾恒地为五姨娘说了几句话。“就是她拿到了药,要怎么下毒?小库房她可伸不进手去,那不是她可以经常过去串门的地方……要下毒,也就是到自雨堂里去了。但自雨堂是什么情况,你也是知道的。从小养成的习惯,要紧的地方几乎不离人。麻氏就有通天本领,又怎能把毒给下进去?”

这一点,焦鹤肯定是答不上来的。四太太也有点抓瞎,她越想越觉得迷惑:此事疑点重重,可议之处颇多。最可怕焦家人就这么几个,如不是五姨娘,又不是燕云卫,难道是谁家还有这样的能耐,悄无声息地把手伸进了焦家来……可要如此,他们又何必用这样的毒药呢?光是四太太所知,可以无声无息置人于死地的鸩毒之物,就已经有十几种了,这还是她根本无心此道,只是从前听丈夫闲谈间提起而已……

“那,唯一的可能,也就是她最近去自雨堂的时候,相机把药材给混进去了吧……”四太太自己嗫嚅了几句,也有点晕乎了。

老太爷却还是那样泰然,他嗯了一声,转向焦鹤道,“去把自雨堂的雄黄,太和坞的透辉叫来吧。”

雄黄是老太爷的眼线心腹,这四太太是不吃惊的。她父亲也是焦家产业里有数的大账房了,当时会进来服侍,其实多少是为蕙娘日后接管家业打个伏笔。她的身份,在自雨堂里都算是比较特出的,即使是蕙娘对她也很尊重……倒是太和坞最有脸面的透辉竟是老太爷的人,这多少令她有几分吃惊,再一想,却又心悦诚服:处处埋着伏笔,永远防患于未然,老太爷就是老太爷,即使这样的细节上,也都透了名家风范。

雄黄和透辉很快就被带进了小房,焦鹤会办事,他把两个人分头带进来。第一个进门的是雄黄,这位眉清目秀身材姣好的大丫环默不做声地给两位主子行了礼——即使是在相爷跟前,她也显得从容不迫,面上虽有些严肃,但四太太和老太爷都明白:和她父亲一个样,他们一家子,都是这么不苟言笑。

“五姨娘最近是常来太和坞。”即使两个主子忽然要查问这么敏感的一回事,雄黄面上也看不出丝毫犹豫,她回答得平静而机械,就像是一双不含偏见的眼——老爷子用人,一向是很到位的。“十三姑娘也很给她面子,大家笑来笑去的,看着倒很和睦。我们底下人自然也都有些议论……每次五姨娘过来,石墨都躲出去,孔雀也一样,从不给五姨娘好脸色。除此之外,倒没什么特别的事。几次过来,奴婢都在屋内、院中当差,并未见到、听说什么可说之事。”

老太爷一手抚着下唇,他看了焦鹤一眼。焦鹤便问,“五姨娘过来的时候,可有没有单独在里屋逗留?”

“这……”雄黄面现迟疑,想了想才道。“倒是有一次,六月里,她过来的时候,正好撞见姑娘又犯了喷嚏,进净房去了。令我进来服侍五姨娘,当时东次间人也不多,孔雀本来是一直在小间里的,可自从她因五姨娘来要首饰没给,次次五姨娘过来,姑娘总就给她找些差事,令她出去,当时就是令她去浣洗处催姑娘的手帕。因此屋内就我招呼姨娘同乔哥。过了一会,绿松令我进去找帕子,也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整个东翼都没有人。后来我们出来的时候,乔哥在玩姑娘平日里收藏的古董盒子,五姨娘弯在乔哥身边,眯着眼想从缝隙里看进去……彼此还都有些尴尬——”

“这一会儿工夫,究竟多久。”老太爷打断了雄黄的叙述。

雄黄回想片刻,她肯定地回答。“总有个一炷香时分吧。”

一炷香时分,孔雀人又短暂离开……估计是没有锁上小间门,五姨娘要是手脚快一点,也可以进去动点手脚了。

老太爷点了点头,“你们姑娘的太平方子,几天吃上一次?”

“一向是十天上下吃一次。”雄黄面露惊容,回答得却还是很谨慎、很快速。说完了这句话,她犹豫了一下,又补充,“姑娘这几次喝的药也多,前阵子还喝了专治喷嚏的汤药,几次喝药的日子,分别是六月十八、六月二十九……”

便说了几个日期出来。这一次不等老爷子,四太太都知道问,“那五姨娘上个月是什么时候去的太和坞?”

雄黄屈指算了算,她的声音有点抖了。“大、大约是六月二十八。”

四太太猛地一拍桌子,她才要说话,老太爷一摆手,“你可以出去了。”

遣走了微微发颤的雄黄,他疲惫无限地搓了搓脸,倒是抢在媳妇跟前开口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小库房每个月给自雨堂送东西,就是在月中。”

也就是说,当时还有两包药在小间里放着,恐怕临近熬药的日子,孔雀也就没有收纳得很密实,只是随意撂在屋里……

四太太牙关紧咬,几乎说不出话来,老太爷却还未失却镇定,他若有所思地将手中两个核桃捏得咔咔作响,等透辉进了屋子,便开门见山地问透辉,“五姨娘最近,可有什么异动?”

透辉就没有雄黄那么上得了台盘了,她显得格外局促,在两重主子灼灼的逼视之下,声若蚊蚋,“还是和从前一样,和胡养娘走得很近。除了悉心教养乔哥之外,得了闲也就是往自雨堂走动走动,再、再同南岩轩、花月山房争些闲气……”

“哦?”老太爷微微抬高了调子。“比如说呢?”

比起雄黄那样镇定自若的表现,透辉如此惊惶,反而使得她的说辞更加可信——明眼人一望即知,她完全是被这场面给吓怕了,别说玩心机,怕是连气氛都读不出来,老太爷这一问,她倒是竹筒倒豆子一样,从腊月里,“听说了橘子的事,当时没说什么,第二天就哄着乔哥多睡一会,后来,听说在谢罗……”,“花月山房得了自雨堂的东西,她也去要,回过头和胡养娘说起来,‘再不杀一杀自雨堂的威风,这府里还有我落脚的地儿吗?’”,“几次和南岩轩见面,都不大气……”一路说到了最近,“还是不许乔哥同花月山房亲近,十四姑娘几次送东西来,都没让乔哥见到。私底下说,‘谁知道她安了什么心!’”

虽面目可憎,但毕竟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老太爷听得几乎打起了呵欠,透辉越看脸色就越是恐慌,最终她住了口,咬住了嘴唇。“也就是去年年前,姨娘不知从哪得了风声,像是知道了奴婢的身份。从那时候起,很多话都不当着奴婢说……常令奴婢在外跑腿儿,连同娘家兄弟见面,都没令奴婢在一边服侍,奴婢知道的,也就是这些了。倒是胡养娘,也许知道得更多些……”

四太太至此,反而不再吃惊愤怒了,她甚至叹了口气。

要是心中没鬼,又何必如此防备?雄黄摆明车马就是老太爷的眼线,这些年来也没见蕙娘对她如何。还有花月山房,文娘不喜欢蓝铜的做派,可还时常令她在身边服侍……家里这么大,一个小姑娘住一个院子,长辈不放心,指派个人过来看着,那是人之常情,有什么需要避讳的?南岩轩两个姨娘,也从来没有做出过这样的事。五姨娘这个人,处事也实在是太浅薄了,稍微一经查问,就已经破绽百出。

打发走了透辉,她和老太爷商量。“爹,您看这事该怎么处理?”

“你的意思呢?”老太爷不置可否,他摸着下巴反问了一句。

“这贱婢竟如此狠毒,人是留不得了。”再怎么样,蕙娘也是在四太太眼皮底下长大的。四太太难得地下了狠心,她一咬牙。“娘家人心术不正,留在京城,对乔哥将来,恐怕也是弊大于利……索性一并清理了,把乔哥……”

她再三犹豫,最终下了决心,“把乔哥抱到谢罗来吧!”

老太爷眼底神光一闪,他过了好半晌,才慢慢地长出了一口气。

多少复杂的情绪,多少常年积累下来的担忧,竟都在这一口气里体现了出来,老太爷的欣慰,谁都能看得出来,“你早该这么办啦……”

25枯萎

焦家人办事快,后院里持续了一天一夜的戒严状态,在当天晚饭后,也就伴着四太太送来的点心无声无息地宣告解除。花月山房少不得来人到自雨堂问好,文娘被这一打岔,可能也都不记得生气了,又问姐姐的好,又问她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

说起来,她也就比蕙娘小了一岁多一点儿,一个年头一个年尾……今年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还是这样,一时好两时坏的,虽说当着外人,门面功夫一直都做得很好,但性子也还是太浮躁了一点。

蕙娘一句话就把黄玉给堵回去了,“本来没她的事,这么东问西问的,还指不定有没有她的事呢,不论是做人做事,还是小心点为上,关她的事,她多开口没错,不关她的事,就要管,那也不该问我。”

这绕口令一样的回话,估计也把文娘给闹迷糊了。她又打发了云母过来:花月山房的大丫头,在蕙娘跟前,能比黄玉多些脸面。

蕙娘没说府里的事,倒是令云母坐下来和她说话。“你是肯定要跟文娘陪嫁出去的,主子的体面,就是你的体面。主子在夫家吃了亏,你这个做大丫环的难道就很有脸吗?有些事,你们姑娘想不到的,你要多为她想想。”

文娘说府里的人才都奔着自雨堂去了,此言不虚,花月山房的使唤人比起自雨堂来,都明显要弱了一层。云母虽然处事周到性子和气,办起事来是很牢靠的,可性子绵软,从来都不能节制文娘。身边无人劝,慈母管得松,嫡母又是那个性子……老太爷没空教,文娘真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学了一肚皮的表面工夫,论到做人上,始终都还没有入门。

云母也很为难。“不瞒您说,光是这何家的亲事,我们都觉得姑娘是该应下来的。可您也知道姑娘的性子……她是一心一意想要向桂家那位少奶奶看齐的。可何家的作风,您心底也清楚……”

桂家少奶奶来京城不久,论出身,她亲爹品级虽然在,但距离蕙娘这个圈子还有一步之遥,论夫家,小桂统领这几年虽然受宠,可年纪轻起点低,身份又不大显赫。按理来说,也闹腾不出多少动静的。可就因为她实在是得到太多人的宠爱了,从杨家阁老太太算起,定国侯孙夫人、永宁伯家三少奶奶、宫中皇后、宁妃,哪个不是对她另眼相看,就连夫君也都宠得厉害。成亲这几年,膝下才一个女儿,那又怎么样?人家小桂统领摆明了这辈子是不纳小了……成婚了的少奶奶们提起她,都有点含酸带醋的,嘴上说是看不惯她的跋扈做派,心底怎么想的,那可就不知道了。老爷少爷们,对她倒没二话,可说起小桂统领,都有几分天然的同情:惧内这名声,可不是好担的。唯独没出嫁的姑娘家,夫家没定,还有得一争,对这位少奶奶杨氏就很憧憬了。连文娘,因在家守孝,从未和她照过面的,竟都听说了桂少奶奶的名头……

真要这么说,何家的确是差了一点,何总督是个风流人,太太和两位嫡少爷在京城,任上的姨太太可就多了,还有那些个上了十位数的小庶少爷……以文娘的气性,看不上何芝生,也是人之常情。

“亲事就不说了。”蕙娘叹了口气,“就是家事,她也还差着火候呢。我说她,她是听不进去的——”

“哪里听不进去。”云母细声道。“其实姑娘心里最听您的话了。您前儿那么一说,她回来虽发了好久的脾气,可也还令我去托绿柱的人情……”

她小心地看了蕙娘一眼,蕙娘也明白过来了:文娘哪里是关心家里的变故呢,都要出嫁的人了,家里只要别反了天去,又有什么事和她有关系?她这是气消了,回来探自己的口风了呢。

“那你们就等风声过去了,再多问问绿柱怎么说的吧。”她慢慢地说。“这种事,没有我插口的道理。”

云母的眉头不禁蹙得更紧了:十三姑娘对花月山房,那是没得说了。能开口提点到十分,决不会只把话说到九分。听她意思,这件事即使以她的身份,也只能说到这个地步……

偏偏妹不似姐,十四姑娘只学会了姐姐的倔劲儿,一点都没有学会姐姐的缜密。她对权神医……

云母叹了口气:总而言之,以自己姑娘的性子,和姐姐和好,那是迟早的事,可在亲事上,她再不会亲自出口探问了。就连派黄玉过来,都是自己借府中事变的机会,巧言令色,才哄得她勉勉强强似乎默可。黄玉无功而返,自己要过来,那还得偷偷地来,此番回去,少不得要捱上几句硬话了……

她还要再设法套套口风时,谢罗已经来人了。是令十三姑娘过去说话的——云母自然也只能退出了自雨堂,往花月山房回去。

可才走了一段路,刚过了自雨堂外的小石桥,云母的脚步不禁一顿,她吃惊地望着十余个健仆神色匆匆地往园内深处过去——带队的那婆子,竟连她都没认出来,似乎根本就不是后院里有脸面的仆役……

她一下就又把自雨堂抛到了脑后,忙忙地碎步上了假山,寻了个高处,在一块山石后眺望了许久,这才一路小跑,回了花月山房。

时过七夕,花月山房的花儿倒是谢得差不多了,只有院子天棚底下有几盆应时花卉点缀。虽说院子上空扎了个大天棚,开门一进去便觉荫凉,且又无蚊虫叮咬,还有屋内隐约透出的薄荷香,也算是一派人间富贵的景象了。但同自雨堂那飞流四注、凛若高秋,里里外外那一片清凉世界的格调相比,却又还是多了一丝烟火气。云母不禁又从心底叹出了一口气:要不是十三姑娘提着,四太太哪里还想得到十四姑娘?那样一处仙境天宫也似的好去处,又哪有十四姑娘的份?可十四姑娘就只看得到姐姐压过她的地方,看不到姐姐对她的好……

隔着窗子望过去,十四姑娘也是身形窈窕、眉目如画,她正坐在窗边,手里拿着针线在做,一头还有一搭没一搭地和身边的丫鬟说闲话……云母双眸一凝,她加快脚步,轻轻地进了屋子,贴着板壁边蹑过去,果然正好听到了一句话尾巴。

“……也是故弄玄虚,什么话不能直接同您说呢,非得闹成这样……”

这个黄玉!云母眉头紧蹙,她放重脚步,掀帘子进了里屋。乘主子背对着自己,便狠狠白了黄玉一眼,黄玉便不敢再说了,她将委屈露在面上,嘟着嘴垂下了头去。

“死到哪里去了。”她不说了,文娘也不问她,就像是看不到黄玉脸上的委屈一样,她转过头来嗔云母。“性子是越来越野了,大半天都不见人!”

云母这下可不愁没有话头了,她压低了声音。“刚才出外走走,正巧就看见一群人过去太和坞、南岩轩那个方向……”

文娘立刻坐直了身子,她要细问,看了黄玉一眼,又改了口。“这儿没你的事了,你下去吧。”

黄玉在文娘跟前,永远都是这样,也有她的差事,可始终都不能被真正重用。这丫头就是因为如此,才更怨愤十三姑娘,更乐于下她的坏话……等黄玉出了屋门,云母终究忍不住埋怨,“姑娘,她那挑拨是非的性子——”

“得了得了。”文娘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家里这么无聊,我听个笑话还不行吗?你说这一群人是去北面——可看见了是去哪儿吗?”

“要去南岩轩,过了玉虚观就该拐弯了。”云母沉吟了片刻。“可她们仿佛还一直向前走呢……因是去太和坞没有错了。”

文娘眼中顿时放出光来,她坐直身子,口中喃喃道,“就要管,也不该问她……”

她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了几步,忽然又问云母。“你刚才去自雨堂,姐都说什么了?”

说她不聪明吧,心里其实什么都明白,就是性子过不去。云母一来有点被闹糊涂,二来也是被文娘折腾惯了,早就没了脾气,她低声说。“十三姑娘说了好些话,说姑娘‘就是家事,她也还差着火候呢’,我又问了您的亲事,她说,‘这种事,没有我插口的道理’。”

第二句话,已经被兴奋的文娘给随意挥了挥手,就被放到了一边。她在屋内来来回回地踱了许久,口中呢呢喃喃,也不知在说些什么。又过了一会,这才一跺脚,“走!你跟我出去一趟。”

“这——去哪儿呀?”云母已是一心一意地盘算起了十四姑娘的婚事,听文娘这么一说,她吓了老大一跳。“这风风雨雨的,咱们可不得安分点儿?别和您姐姐说的一样,本来没咱们的事了,东问西问,还惹事上身——”

“你啊!”文娘跺了跺脚。“比我还笨!你要不去,我自己去!”

“这是要上哪去啊……”云母不敢再说了,她随在文娘身后出了屋子,终究还是忍不住多问了一句。

文娘扫了她一眼,唇角一扭,便露出了一个极是称心得意、极是兴奋快活的笑来,她竟是难得地把自己这跳脱的一面,在院子里头都给露了出来。“傻子,当然是去南岩轩啦!”

比起宁静安闲的自雨堂、鸡飞狗跳的花月山房,谢罗的气氛就要合适得多了。同所有大事将临时的屋宇一样,它的平静中透着极度的克制,从底下人的眉眼,甚至是猫儿狗儿的姿态中,都能品出上位者的心情——即使还没有发作,也已经是风雨欲来,雷霆只怕就在屋檐上空徘徊不定了。

“家里出了这样的事,我和你祖父都没有睡好。”四太太叹了口气,在女儿跟前,她毫不避讳自己的失望和愤怒。“就这么几口人了,还要从自己家里闹起来,这样的事,真是一想起来就生气……你不用担心,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事儿了!”

蕙娘倒要比母亲平静得多了,她拍了拍母亲的手背。“您也不要太往心里去了,这世上什么人都有,尤其是咱们家,钱多人少,最招人惦记了……”

到底还是有三分迷惑。“就不知道是谁这么大胆,这几个月,我也时常留心,家里一切如常,可不是没有一点不对劲的地方。思来想去——”

她征询地望了母亲一眼,见四太太冲她微微点头,才续道。“也就是太和坞有些动静了,可那也都是小事。按五姨娘为人,还不至于此吧,我也没有什么得罪她的地方呀……”

“你还不知道,”四太太端起茶来,“她本事可不小,眼看乔哥越来越大,心思可不就越发活络了?早在去年,在承德的时候,怕是就不安分了。谁知道和娘家兄弟都说了什么,这几个月,又是在府里安插人手,又是和焦梅眉来眼去的……”

蕙娘有点吃惊:怎么母亲还不知道焦梅即将陪房的消息?难道祖父竟没说破这层?

她不动声色,还为五姨娘辩解,“五姨娘这个人,是挺有意思的,有了个乔哥,就很把自己当个角色了。但怎么也是清白人家的姑娘,要做这种事,我是不大信的,您可别冤枉了她,我看,多半还是别人……怎么着,也得要多查证几次,这事可不能光凭想当然就办下来了,得讲凭据。”

到底年纪还轻,家里人口又简单,说到看账理家,对内收服下人,对外和三教九流打交道,蕙娘是个行家,可在这种妻妻妾妾的事上,她就没有太多经验了。四太太叹了口气,“傻孩子,这种事,有谁会随便乱说,又有谁会认?认了万无生理,不认还有一线生机……不然,你当那些大户人家,年年家里出的那些人命都是怎么来的?就是你平时也熟悉的许家,他们家五少夫人,说没了就没了,急病……那也就是唬些愿意信的人罢了。可她娘家要闹又能怎么闹?有些事,留不了铁证的。”

蕙娘轻轻地咬住了下唇,秀眉渐渐地蹙了起来。“可那毕竟是子乔的生母……”

“是啊,家里已经够冷清的了。”四太太也有些心灰意冷,她勉强提振起精神,“就看他们在太和坞里能搜出什么来吧。你祖父那边也令人把她在二门上做事的那个亲戚提过去审了。”

她看了蕙娘一眼,又道,“还有你生母那里,我也是要令人去询问的。三姨娘可和你提起过没有?在承德的时候,五姨娘可有什么异状?”

“没有。”蕙娘毫不考虑地回答,她几乎有点失笑。“我们在一处说话,哪会提她。”

只这一句话,太和坞和三姨娘的冷淡关系,几乎就完全被带了出来。四太太很歉疚,“这两年来,你们真是受委屈了!原以为她也就是眼皮子浅,乍然得意有点收不住了。可没想到其用心然阴毒若此!”

虽说还没搜出什么凭据,可听四太太的说话,竟是俨然已经认定了五姨娘就是元凶。蕙娘没接她的话,只是又细问,“究竟那毒,是什么毒呢,听绿松说,药力发作起来,怪可怕的……”

四太太自然也不免仔细询问她权仲白的说法。“你也太能藏得住事了,怎么一点端倪都没露出来!究竟是否已经中毒,还是没什么大妨害——”

“是没什么妨害。”蕙娘说。“这个太平方子,吃了这些年了,我早就不耐烦喝啦。平时熬来,也就是喝上一两口,就令撤下去了。权——他给我把脉以后,便同我说,要留神饮食药汤。因这话也不好直说,又怕激怒凶手,所以才要同我私室独处……”

四太太疑心尽去,至此才明白来龙去脉,她不禁连连叹气。“难怪子殷脸色如此严肃,果然是不善作伪,我说呢!想来,她从前多半已是下过一次手了。”

她想到蕙娘几乎就这样去了,也是气得银牙紧咬,倒是要比从前更精神多了。“要不是子殷给你把过脉,你早就有了提防,几乎就要为她得逞了去!恐怕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到时候你祖父要是没熬过去,家里岂不是一下就塌了天了!到时候,她过一段日子,再把我给除去了……就是老太爷熬过去了,她联合家里兄弟,温水煮青蛙的,这十几年后,这家业哪里还有子乔的份!怕不是要雀巢鸠占,全姓了麻!这么多年风风雨雨都熬过来了,难不成还要倒在麻海棠身上?真是笑话!”

蕙娘被母亲说得也有些后怕,她的神色渐渐更深沉了,看来,是有几分动怒。四太太看在眼里,心底也是感慨,“你也不要太傲气了!我们母女两个,全都是一个毛病——太懒!我知道你平时,连正眼都懒得看她,可你看看,你被她算了这么久,现在什么都摊开在你跟前了,你一开始还不信!她固然歹毒,可你也实在是太疏忽了一点!”

四太太平时是很少用这么重的语气数落子女的,蕙娘忙站起来,低垂着头听训。四太太看她那低眉顺眼的样子,又有点心疼,把她拉到怀里揉搓了几下,“也是你心好,我们家里很少有这么龌蹉的事。以后出嫁了,可不能同在家一样,遇到什么事,都要多想,多看……明白了?”

两母女又说了几句话,蕙娘始终语带保留,不多加评论五姨娘。四太太看在眼里,心里也明白:她这是还没信真,根本就不相信五姨娘能做出这种事来,恐怕还是觉得五姨娘没这个本事……

好在,各处派出去的人,也都很快有了回报:二门上轮值的几个管事,里面比较熟悉五姨娘那位亲戚的,就是和他一道当班的姜管事了。据姜管事说法,太和坞那里时常是有人来和麻管事说话的,五姨娘有时候也亲自过来看兄弟,因她身份尊贵,自己都远远回避,并不清楚他们都交谈什么。

南岩轩那里也回了消息来,三姨娘一口咬定,五姨娘在承德时并没什么异样行动,就有,她也毫不知情。倒是四姨娘,据回话的人说,她吞吞吐吐地,说了些暧昧不清的话:收到了风声,五姨娘在承德时出去了好几次,和娘家兄弟见面。

这每一句话,都像是往五姨娘罪行上钉的一个钉脚,蕙娘的话也越来越少,她面上像是罩了一层寒霜,连四太太都很难看出她的思绪。不过,她自己也正心潮起伏呢——就算已经肯定,除了五姨娘不会再有别人了,到了这时候,也还是难免要动点情绪的。

最终,派向太和坞的婆子回来了——东西没搜到什么,倒是把胡养娘给带回来了。

胡养娘一进屋,就砰砰地给四太太磕头,“奴婢知罪,奴婢只是畏惧于姨娘的身份,请太太明察……”

四太太使劲长出了一口气,她坐直了身子,气势俨然,淡淡地道。“你说你知罪。”

这尊贵、淡定的调子,竟和蕙娘有几分相似。“那你倒说说看,你犯了什么罪?”

蕙娘瞟了母亲一眼,若有所思地咬住了下唇,却没把心思放在胡养娘的叙述上:只要她说出知罪两字,五姨娘的命运,就已经完全注定。恐怕连为自己辩护的机会都不会有,这朵盛放的海棠花,就注定要在盛年早早凋零了。

这世界就是这样,如果总有一朵花要谢,别人枯,总好过自己死。

不过……

作者有话要说:嗯说起来,留言又快满2k了……

26变化

胡养娘能混到子乔养娘的地步,自然也不是个笨人,不用严刑拷打,她自己就竹筒倒豆子,把五姨娘平时话里带出的只言片语,明明白白地向四太太做了交待。

“姨娘这个人心很大,自己荣华富贵了还不够,总是想着要提拔娘家,”她越说头越低。“这几年,老太爷人还健壮,没退下来。她自然不会有什么举动,可平时和奴婢说起来的时候,话里话外,好几次都带出来,等老太爷过世,乔哥长大之后,她想更提拔娘家一些。令我无事的时候,也教晓乔哥和麻家亲近……”

四太太不禁从鼻子里哼了一声,她自言自语,“倒也懂得千里扶脉,眼下就开始打伏笔了。”

“再有,她背地里也时常诽谤两位姑娘。”胡养娘怯生生地打量了蕙娘一眼。“尤其是对、对十三姑娘,更没好话……总觉得十三姑娘不想出嫁,还是想在家承嗣,有、有害乔哥的心思……奴婢也劝过她几句,可她说,十三姑娘性子太强,将来出嫁了,肯定还会把手插在娘家。她想……老太爷千古后,她想把三姨娘、四姨娘都打发走了,这样十三姑娘就是想多回娘家,怕也……”

五姨娘这连番盘算,倒也称得上缜密,只是盘算中竟毫不把四太太放在眼里,四太太面子上难免有些过不去,她又再哼了一声,虽未勃然作色,但不悦之意,却是谁都听得出来。

胡养娘使劲给主子磕头,“太太,虽说这样说是强词夺理,可五姨娘究竟也没做什么,就凭这些说话,要扳倒她难,可我告密的消息传出去,乔哥这个养娘,那就再别想当了……日常我听见她这样说话的时候,是从不曾接口的,她觉得无趣,渐渐也就不同我说,奴婢知道的也就是这些了。奴婢未能及时回禀太太,奴婢有罪……”

就是五姨娘还说了别的什么——就是和胡养娘共谋要害蕙娘呢,胡养娘肯定也不会傻到自己承认。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太爷点名要保焦梅,为他打了包票。胡养娘是他的弟媳妇……

四太太不动声色,她点了点头,“也算你还识趣吧……暂且先带下去。”

应付过了这一波又一波的回禀,她也有几分乏了,歪在椅子上沉吟了半晌,才挤出笑脸来安慰蕙娘,“别怕,她以后再也不能害你了。所幸她自己按捺不住,知道了那消息,竟提前想要发动,要不然,这颗毒瘤,还不知要潜伏到何时去!”

蕙娘再冷静的人,随着胡养娘的回话,此时也不禁是露出怒色,她本来自己正在沉吟呢,听见母亲这么一说,倒是神色一动,“什么消息?我怎么还一点都不知道呢……”

“定下来也没有多久。”四太太犹豫了一下。“按理,应当是你祖父告诉你的,我也不好多嘴……不过,既然都传到她那里去了,可见消息已经走漏,也就不瞒着你了——你祖父预备把宜春票号的份子,给你陪嫁过权家去。”

即使以蕙娘城府,亦不禁为四太太这句话而面露骇然。她险些要站起身来,“这——”

焦家虽然原本家境殷实,但也不过是河南当地寻常富户而已,真正说起发家,还始于三四十年前,焦阁老入仕未久时,曾在山西为官。当时不要说宜春票号,就连票号这两个字,都尚且未为天下人知道。账庄还方兴未艾,正在全国推广。却是焦阁老独具慧眼,看出了票号这行当的潜力,是以将家资入股了大半,使宜春票号本钱更厚。嗣后随着宜春票号越做越大,虽然也有豪门巨鳄参股,但那不过是权钱交易利益往来分一杯羹的事,人走茶凉……同焦家这样正正经经的股东比,又全然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现在宜春票号做得有多大?天下有老西儿的地方,几乎就有宜春票号的分号。一年光是各商户存在柜上的银子要付的占箱费,那都是天文数字,更别说有了这么一大笔现银在手,什么生意做不得?要不是有宜春票号每年那多得吓死人的分红,焦家绝无可能在五十年之内,便突飞猛进,一路高歌地踏入大秦的最上层交际圈:在这交际圈里的人家,谁不是百年的家业,世代都有人入仕,这才慢慢经营下了这偌大的家产。焦家可就只出了一个焦阁老……

有了钱,要再赚钱就很容易了,就不说焦家现在的现银,多得是一家人几辈都吃用不完,就是除却票号之外,以四太太名义经营的一些生意,赚头也都丰厚。焦家现在倒也不就指着宜春票号过活,可不论如何,在过去的几十年内,票号分红,一直都是焦家最大的财源。按现在宜春票号的势头来看,这个聚宝盆,日后只会越分越多,绝不至于越来越少……就不说别的吃用穿着之物,这份嫁妆,一点都不夸张地讲,普天下,谁人能比?怕就是公主出嫁,嫁妆亦比不得一个零头了!

四太太看着蕙娘,她叹息着点了点头,“明白了吧?若是麻氏没有别的想头还好,咱们家的银子,也够她胡吃海塞十辈子了。她既然想着扶植娘家,把票号的份子给你陪出去,那不等于是在挖她的心头肉吗?为了三文钱都能闹出人命案子呢,你也不用再把她往好处想了,她想害你,多的是缘由。”

蕙娘足足怔了有半天,才慢慢地透出一口凉气来,她喃喃地道,“焦梅……”

“你祖父说了,”四太太摇了摇头。“这事不是焦梅走漏的消息,虽不知缘由,但老人家如此说,必有原因。”

她犹豫了一下,又提点女儿,“你自己心里要有想法,日后多小心他也就是了……不过,现在太和坞这个样子了,他也犯不着再胡作非为。你祖父少人使唤,忍他几年罢了,你也不要太往心里去。”

看来,母亲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焦梅立场转换的事。对她来说,既然胡养娘摆明车马是站在五姨娘这边的,那这消息,肯定就是由焦梅往胡养娘那里透露过去的了。五姨娘也就因此有了强烈动机……难怪她二话不说,上来就认定了是五姨娘所为。

蕙娘睐了睐眼睫,又长长地透了一口凉气。

“真是太乱了。”她疲倦地说,“一时竟没了个头绪!我是什么都说不出来了!”

毕竟年纪小,虽然经过些风雨,又哪里比得上老一辈,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四太太有心要为她梳理梳理,可有些话又不好说得太细——毕竟她上头还有个公爹呢。“你先回去歇着吧……太和坞的事,我和你祖父自然会办。”

她竟罕见地搂了搂蕙娘的肩头,将自己的真实感情泄露出了一分两分来。“你就只管安心吧,以后,这个家里再没人能害你了。”

换作从前,四太太可不会这么亲切……看来这件事,的确对谁来说,也都是震动。

又过了几天,焦子乔被送到谢罗里养活,因他忽然间不见了母亲和养娘,一直哭闹个不停,后来竟有些微微发烧。四太太也没有办法,只好令胡养娘重新带罪上岗,胡养娘从此也特别小心,虽然是小少爷的养娘,但全无傲气,见了谁都低眉顺眼的。一看到乔哥两个姐姐,就令乔哥给她们行礼,“要和姐姐们多亲近。”

到底年纪还小,虽然不见踪影的是亲娘,可焦子乔哭了小半个月,也就渐渐地忘了五姨娘的存在。他现在更依赖胡养娘了,因为见天地和四太太呆在一处,和嫡母也比往日里更亲近得多。经常撒娇放赖,要四太太带他识字,陪他玩积木……闹得四太太不胜其烦,可又没有办法,倒是比从前都要更忙得多了。

除却这一点变化之外,焦家的日子还是那样的平静——就好像焦子乔是从半空中掉下来的一样,这家里,好像由头至尾,就根本没有过第五个姨娘。太和坞里的陈设被搬空了,衣衫被丢弃了,门窗被封上了……

“听四姨娘说。”文娘来和姐姐吃茶。“祖父有意思把太和坞改造成玉虚观的后院,等明年你出嫁之后,园子里少不得要打墙动土,热闹一番了。”

最近,大抵是知道自雨堂这里不会给她什么□消息,文娘经常往南岩轩走动,南岩轩毕竟距离太和坞也近,对于这件事,多少还是能得到一点消息的。不过,这件事处理得这么低调,当事人全都讳莫如深,四姨娘就算探听了一点,只怕也是迷雾重重,这里头真正的玄机,她还是得指望姐姐给她一个答案。

“动一动也是好事。”蕙娘懒洋洋地说,她伸了个懒腰,从桌上的黑檀木小盒子里抽出了一格,“苏州刚送来,新制的橄榄脯,今年船走得快,那股涩香还没退呢,尝一点儿?”

又是避而不谈,拿美食来混淆话题。可文娘却并不如从前几个月一样易怒,她嘴巴一翘——没抱怨,只是撒娇,“才不要吃这个,人家要吃大煮干丝、镇江肴肉——我院子里的厨子,做这个可不正宗,姐,你让祖父那头的江师傅做给我吃呗。配一钟魁龙珠茶,那真是要多美有多美,给个金镯子我都不换。”

文娘也是有日子没有这样娇憨可爱,抢着说俏皮话、撒娇卖味儿了,真是五姨娘一倒,连她都轻松起来……蕙娘笑了。“出息,这都什么时辰了,你还喝早茶。”

见妹妹有点急了,她才不紧不慢地说。“祖父这半个月多忙呀?朝中又有事情了,他一忙起来,江师傅随时要做点心送进宫去的。就为了你嘴馋,万一把祖父给耽搁了,你受得起?”

文娘顿时垂头丧气,嘀嘀咕咕,“又忙,真是什么都赶在一块儿了……”

蕙娘就好像没听见,“等明儿一早,江师傅反正也要起来给祖父做早点心的,不多你这几道菜。你再陪几句好话,没准他一高兴,还做双鱼白汤面给你吃。”

斑鱼肝煌鱼片双浇白汤面,是这位扬州名厨的看家手艺,其味味鲜美馥郁,犹贵在京中材料难得,即使文娘也不能时常享用,她轻轻地欢呼了一声,冲蕙娘龇着牙笑,“姐,我真喜欢你。”

“一时又喜欢,一时又讨厌,真不懂你。”蕙娘也笑了,“最近,别老这么兴头,家里才出事呢,你这么高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生性凉薄、幸灾乐祸……”

文娘哪管这么多,她又冲蕙娘一亮牙齿,笑得都有傻气了。“我就是喜欢你嘛,你怎么这么厉——”

蕙娘眉一立,她不敢再往下说了——再往下说,那就着相了,不过,小姑娘自有办法,她一下又滚到姐姐怀里,和大白猫争宠,一人一猫一起呼噜呼噜的。“姐,你就和我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吧!”

“拿你没办法……”蕙娘撸了撸文娘的头发,“别赖着我,热死啦——你倒是先和我说说,你听到的是怎么个说法?”

“四姨娘说,”文娘就扳着手指,赖在姐姐身边一长一短地说起来。“五姨娘以前就不安份,像是给你下过毒呢,估计药性不猛,你又吃得不多,根本就没奏效,反而还被我姐夫给摸出来了,私底下提醒了你几句。在承德的时候,她怕你陪嫁得太多了,伤了家里的元气。就和娘家兄弟说了,后来,二门上她那个亲戚进来做事的时候,就把厉害的药给她带进来了,她又寻了个机会想毒你。只是这一次你有了提防,就没那么容易了,往你这里跑了好几次,这才成功下手,可到底是没比过你的缜密,就这么顺藤摸瓜,一查不就查出来了?”

倒也算是把故事圆得挺不错的,方方面面都解释得很清楚,竟有几分天衣无缝的意思了。——四姨娘毕竟是陪嫁丫头出身,还是很得主母信任的。

蕙娘笑了。“差不多就是这样吧。你都快把事情给掰开揉碎说清楚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

文娘一阵不依,“哪有这么简单!按这个说法,你不是干干净净、清清白白的……全把自己给摘出来了?”

“我一个被人下毒的可怜人,”蕙娘白了妹妹一眼,“我哪里不干净,不清白了?尽瞎说。”

“可……可那你给我送话呢——”文娘有点不服气,嘀嘀咕咕的,“你要什么都不知道,一张白纸似的,你给我送什么话呢?”

“我给你送什么话了?”蕙娘似笑非笑。“我说的哪一句不是该说的话?”

文娘思来想去,还真是抓不到蕙娘一个痛脚,她有点沮丧,“我还特地等到现在才过来呢,那几天,都没敢往你的自雨堂里打发人问好……”

会知道避嫌,也还算是懂得办事,清蕙点了点头,“现在这样不是挺好的?瞎问什么,还是那句话,该你知道的,自然会告诉你,不关你的事,你就别胡乱打听,免得你不找事,事情找你。”

“我就想知道她怎么倒的呗。”文娘冷笑了一声,“还真以为自己是号人物了,眼空心大、头重脚轻……不知道收着!现在怎么样,自己坏事了,一大家子人都跟着倒霉……”

她正说着,外头绿松进来了。“她们送了这些来——”

说着,便打开一个盒子给蕙娘看:都是这大半年来,陆陆续续被送到太和坞去的首饰。

这些首饰,也就是在太和坞里暂住上一段时间而已,到了末了,还是回到了正主儿手里。这租金,也不可谓是不高昂,买卖,也不可谓是不合算了。

蕙娘却只是瞅了一眼,便嫌恶地一皱鼻子。

“扔了。”她斩钉截铁地说,语气毫无商量余地,“别人戴过的,现在又还给我,难道我还会要?”

绿松像是早料着了这回答,她轻轻地弯了弯身子,便把盒子一盖,转身退出了屋子。倒是把文娘急得够呛,她看看绿松,再看看蕙娘,忽然间心灰意冷,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都说她焦令文脾气不好,其实焦家最傲的人,她哪里能排得上号?焦清蕙看着和气,可这内蕴的傲气,却是被养得货真价实,一点都不打折扣……五姨娘竟敢和她犯冲,也难怪要被姐姐拿下了。用她一生来得意三年,也就只有她这样的人,才会做这样的买卖吧。

她并没有再追问太和坞的事,四太太自然更不会提。焦家上下一派宁静,气氛甚至还要比从前更轻松了几分:毕竟,除了多了一个焦子乔,少了一个四老爷之外,从前的十五六年,焦家都是按照这个结构过日子的,现在重走老路,自然一切都觉得顺手。除了老太爷、四太太要比从前更忙之外,焦家余下几个主子,日子都过得很省心。

不过,自雨堂还是反常地低调,蕙娘这一阵子,甚至很少去南岩轩说话,每天早晚去谢罗请过安,她就闷在屋内给权仲白绣手帕、做荷包……

这一蛰伏,就蛰伏到了八月末。

到了八月末,朝中终于清闲少许,秋汛结束,今年各地也没有出现大的灾情。老太爷也就终于有空闲在家里休息两天了。这天一大早,他就接清蕙去小房说话。

这一场谈话,迟早都要来的,蕙娘并不忐忑,不过,一进小房,她的眼神还是凝住了。

  如果觉得豪门重生手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御井烹香小说全集豪门重生手记制霸好莱坞,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