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御井烹香作品嫡女成长实录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世子爷倒是粘她。”善桐也不禁笑道,“这么大的日子,还要把少夫人叫去说小话,什么话不能回去说呢?”

“唉,说是七姐早上起来得慌了,没吃丸药,世子爷知道了便亲自取来,现让她过去吃呢。”四少奶奶显得很羡慕,“其实都是借口,无非是心疼媳妇,知道一会招待酒饭,她是吃不好的,这不就让她先过去垫垫底?”

善桐一时间忽然想到多年之前,许凤佳让她带路去小四房祖屋的那一幕,十年间多少风云涌上心头,倒也令她感慨万千,她过了一会,才慢慢地道,“世子爷肯定是疼她的……”

忽然间一眼看到孙夫人走来,善桐不禁一凛,口中话顿了顿,临时就改了风向,“毕竟是有过一个的,更知道疼人,更知道珍惜了。”

孙夫人听见,不免也嗟叹了一番,才道,“可惜,我才知道她这几天接了家务,这一场大寿居然是她一个人操办的,我说刚才怎么没见她呢。”

四少奶奶捂着嘴吃惊道,“什么?可他们家不是一向是五少夫人当家吗,怎么……”

“五少夫人身上似乎不好,临了了才撂挑子。”孙夫人淡淡地说。“我说她这几个月怎么这么忙,连请安的人都打发得少了。”

她又冲善桐道,“今天她难免要里里外外全照应着的,不然,倒可以介绍你们认识认识!”

善桐免不得赞世子夫人一句,“倒是好本事,今日处处不乱,看起来像是当老了家的主母操办的,一点都看不出是新手。”

孙夫人和四少奶奶都笑了,“七妹/七姐办事就是这样,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一点错来的。”

四少夫人又有点遗憾,轻轻地说,“可惜,就是几个嫂子……”

她也没往下说,一时四少奶奶又问孙夫人,“听说宫中有风声,是要立太子了,可有这样的事吗?”

善桐正要搭讪走开时,却被孙夫人一把拉住了,冲她摇了摇头道,“不要紧,你听着就是了,大家都是自己人——”

说着,便和四少奶奶谈起来。“是有这个说法,如今皇长子年纪也大了,听皇上意思,倒是也要操办起来。”

她犹豫了一下,又瞥了善桐一眼,才压低了声音道,“不过,现在皇上还有两件大事要办,还不知道是在之前还是之后动这个念头。毕竟立太子是大典,也比较费事,前前后后,耽搁不少工夫呢。”

四少奶奶眼神一闪,会意地点了点头,却没有继续往下问,孙夫人也不曾继续往下说,便又拉着两人进了屋子。

善桐看似淡淡,心思却顿时也就跟着活跃了起来:孙夫人这么说,那是摆明了在提示她,孙家在宫中,是有很多独门消息的。这里面说不准就有很多消息,也是桂家所需要的情报。

许家精美的酒席,她都吃得心不在焉的。脑海中转来转去,就只记挂着孙夫人的那两句话——这皇上要办的两件大事,究竟是哪两件呢?孙家、桂家能否从中找到机会,借机坑牛家一把?

232、细瞧

等吃过酒,有些自度身份不够的客人便告辞了去,还有些或者是许家的老亲戚,或者是朝廷中重臣女眷,一向又和许家交好的,便被死活留了在捧寿池附近的鸳鸯厅看戏,一屋子满满当当坐了也都是人,虽说是鸳鸯厅,可男丁们是在外头另外开了一台戏看,因此阴面阳面全坐满了,桂太太本来也要辞去,可又被孙夫人并四少夫人、许夫人拉过来看戏,秦太太、杨太太也都道,“难得过来,自然要听听麒麟班的戏了。”

桂太太要留下来,还真不止为了听麒麟班,先善桐陪在她身边,也见过了秦姑娘、吴姑娘并郑姑娘、石姑娘,但因为人实在多,桂太太也不好失礼,不过彼此打了个招呼,吃酒也不在一处,她们没出阁的姑娘家自己有一桌的,两人总未细看过这几位姑娘家。现在有了机会,桂太太也自然不会放过,因就跟着诸位诰命夫人一块坐了,又命善桐挨着她身边坐个圆凳,乘着外头锣鼓喧天,桂太太便拉了拉善桐,低声道,“刚才人实在多,我头晕脑胀的,都没记全,你先告诉这屋里哪个是哪个。” 

善桐便也低声在她耳边逐个介绍了一遍:能有份进鸳鸯厅看戏的,不过是十数人而已,其实说起来也都是老熟人,石太太不过吃了酒就辞去了,林夫人和许家不大亲近,也就是吃了酒就走。厅内除了太夫人、国公夫人以及在下首照看着的五少夫人之外,还有就是秦太太、杨太太、倪太太、莫太太等亲戚,并尚书吴太太、通奉大夫郑太太这样或是朝中重臣,或者是皇上心腹人家的女眷,桂太太这样外臣女眷倒并不多,还有一个云南布政使太太也恰好进京,因年纪还轻,座位还在善桐更下首。其余又有几个许家扬州的老亲戚,有的就在窗前站着听戏,气氛倒是相当热闹。

桂太太听善桐这一路如数家珍,连家世带亲戚关系这样介绍过来,倒是松了口气,道,“亏得你记得清楚,我就是怵他们家那五花八门的亲戚……”

正说着,吴太太倒笑道,“桂太太真疼侄媳妇,看个戏都和她咬耳朵呢。”

她说是戏迷,今天倒是不大听戏,表现要比在杨家活跃得多,时不时还和国公夫人搭两句话。国公夫人似乎身体不好,一直满脸倦容,也就是和她说话时看着还舒服一些,脸上也有笑意。桂太太因就笑,“我耳朵老,听惯了秦腔,京戏、南腔也就是听个热闹。倒是吴太太母女俩都爱听戏,千金也听得专心呢。”

吴太太瞧了女儿一眼,唇边不禁露出笑意,爱惜地轻抚了抚吴姑娘的手背,不意就撩起吴姑娘的衣袖来,露出了一枚绿得能耀花人眼的镯子来,许家五少夫人见了,也微微一笑,轻声细语地说,“世婶总这么疼女儿,每次见世妹,手上的花样都是翻新的,这对镯子,越发衬得世妹眼似秋水,脸若白玉了。”

 这位五少夫人说起话来,就像是小唱捏着嗓子,有些怪,可又很中听。看得出太夫人也疼爱她,今日走到哪里,都把她带在身边,听她这么说,招得太夫人都笑了,“就你出口成章,夸起人来一套一套的!也就是人家吴姑娘生得好看!这镯子给她戴了,才显得出来!”

 善桐也觉得吴姑娘真是美貌,比她母亲还要有神好些,一双大眼睛最难得炯炯有神,像两枚寒星,偶一顾盼间,竟有逼人风姿。被太夫人这么一夸,她花一样的脸蛋上浮现出一点笑意,像是高兴,又觉理所当然,反透出矜持。吴太太笑着握住吴姑娘的手,道,“您们快别夸了,再又把她夸得傲起来,那可怎么是好?总之我也就这一个女儿,年纪大了懒怠打扮自己,无事也就收拾收拾她了。”

虽然有谦虚的意思,但疼爱女儿,以女儿为傲的心情,却是一望即知的。

 善桐只看这一回事,便在心底熄了说吴姑娘的心思。这么矜贵的女儿家,到了西北,见了远远比不上京城的西安,怕不是要先哭上一个多月?看她为许太夫人夸奖时那理所当然的态度,更能知道此人心高气傲,将来到了桂家,慕容氏和善喜本来就处处比不上她,她再一高傲,妯娌之间简直永无宁日了。难道宗房还要闹得个分崩离析,兄弟们各自远远地分派出去,彼此间不相往来?

她就是担心桂太太看吴姑娘好了,不过度了桂太太一眼,正好也见她望过来,两人目光相对,就知道彼此都是一个心思:是头金凤凰,家世好、有圣眷、家境殷实,家教应该也是好的,生得又美,可就是因为太好了,人家恐怕瞧不上桂家,桂家也自认配不上她。

再转而去看秦姑娘,善桐就觉得有意思——这真是和郑太太夸得一样,秦家的家教,那是没得说了。这位秦姑娘打扮得要比母亲华贵一些,也就是一些——秦太太真是安之若素,在满场花花绿绿簇新的礼服里,就她还是独树一帜,穿着半新不旧,三四年前的花色衣裳。似乎一点都不在意身为国公夫人娘家人,要为国公夫人端架子撑场面的事。秦姑娘估计因为没出阁,有点特权,穿的是今春时新的缠枝桃花夹米字纹裙子,其实从料子来看,再添上她头上那对金钗,手腕上那对白玉镯子,善桐觉得秦家压根就不差钱,估计就是秦太太根本不打扮自己,就是沉得住气,不追求京中潮流。光是这份稳重,善桐觉得,那才是不愧多年来的名门呢,这才叫真真正正的韬光隐晦、锋芒不露。

不过这家教落到秦姑娘头上,就显得她有点不会打扮自己了,秦姑娘生得也很平常,估计是随了父亲,下巴略嫌方正,有国字脸嫌疑。虽然是老生闺女,可一点都没有老生闺女的娇气,一动不动、挺着腰杆坐在那里,年纪还轻呢,看起来就像个教学嬷嬷一样,叫人望而生畏了。正好国公夫人拿了戏单子来,笑道,“好了,暖场的戏也快完了,还有一出戏没点。大嫂别客气,你来点吧!”

秦太太道,“我日常不大听戏,不会点。”国公夫人便笑着冲秦姑娘道,“那你来点,你平时总也难得看麒麟班的戏,今日想听什么,姨母许你听。”

善桐想到她素日里果然是难得听男班戏的,再一联想那个什么‘崔子秀’在京城内眷里的名声,一时也就好奇地望着秦姑娘。不想秦姑娘一脸为难,看了母亲一眼——连秦太太冲她微微点了点头,她却都还说,“阿姨,我从小没怎么听戏,万一这没点好,岂不是扫兴了?”

一时又推给杨太太,“小阿姨来点吧。”

杨太太不禁失笑道,“你平日里在家都做什么呀,也不见你出门到我们家来玩。成天就关着门,也不听戏也不作诗的,日子都要过得无聊死了。”

一边说,一边把戏单子递给孙夫人——善桐一眼看见四少奶奶给孙夫人使眼色呢,不禁抿唇一笑,倒觉得四少奶奶可爱得很。

孙夫人也不知道看见没看见四少奶奶的眼色,看了看戏单,又问善桐,“妹妹爱听什么戏?只管告诉我。”

善桐这下倒得到众人瞩目,连国公夫人都不禁讶异地闪了她一眼,善桐只觉得芒刺在背——她看戏看得乐呵,可不想做个场中人,因就把绣球抛给四少奶奶,“我不懂京戏,四堂弟妹说说看。”

四少奶奶还没说话呢,吴太太已经半真半假地道,“这说了半天,戏没点,什么阿姨呀,舅母呀,嫂子呀、弟妹呀,倒是说了一大堆,要世子夫人也来了,又要添个姐姐妹妹的,戏单子再不送出去,崔子秀面上的白粉都要干啦。”

说着便点了一出,又问四少奶奶,正好是四少奶奶想听的,便将戏单子送出去了。平国公几个庶女都在太夫人附近围坐的,其中一位二姑娘早都伸长了脖子看戏单呢,这时候也安耽下来。秦太太还问呢,“正想说,怎么不见世子夫人。”

“她才接手家务就操办了这一场大事。”国公夫人便淡淡地道,“焉能不小心求全?这是在外头领着人亲自忙活呢。按我说,她安排得已经挺妥当了,满好进来听听戏休息休息,只是她自己又谨慎得很,不肯听我的。”

虽说是责备,但责备中的满意、得意,那是谁都听得出来的。连一直未曾说话的郑太太都道,“若是刚操办家务,那可真是能干得出奇了。今日从进门到听戏,真是处处妥当,宾主尽欢。我心里还嘀咕呢,一样都是下人,怎么我们家的就得我亲自看着操办,才把事儿做好,可嫂子家里,太夫人不说,连你都不动,也就是几个小字辈里里外外稍微一帮衬,就这样顺下来了。可见世子夫人的能耐了,杨太太真调和谐教得好女儿。”

又冲身侧道,“你一向在家也夸口能干的,今日可被比下去了吧?”

郑姑娘和母亲一样,几乎不大说话,坐在那边灰扑扑一个影子,好像很容易就被遗忘,其实细看打扮却也很精细,就是生得不好不坏,又沉默寡言,一眼看过去真的很难注意到她。此时被母亲这么一说,她展颜一笑,倒一点都没有不快,而是自然而然地道,“这个肯定,哪能和世子夫人比呢。我也就把我们家打理打理,那也都还七零八落的,要母亲给我收拾烂摊子呢。”

“你今年才十四岁,就能把家里打理起来,纵还有些疏漏,那也已经很了不起了。”太夫人却道,连国公夫人都随声附和,“就是,若还没有什么疏漏,那要我们这些老菜帮子做什么呢?干脆呀,就把天下交给你们这群娇滴滴的小姑娘了事了!”

善桐心中不禁一动——按许家的傲气来说,两位主母的说法,算是很给郑家面子了。

郑姑娘只是笑笑,却没接口,那边不知谁说了一句,“崔子秀上场啦。”众人便又都住了口,场内一下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眼神,都调向了一水之隔的戏台子。

有了捧寿池做间隔,又有厚厚的白粉遮掩,兼且善桐心里有事,她好奇地看了几眼,又听了几句,也没听见什么裂石之声,看见什么天魔之态。心里还当自己不懂看戏,惦记着回去问问含沁这崔子秀、麒麟班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众女眷倒是都看得入神,连太夫人都不知哪里寻了一副眼镜出来,架在鼻子上望着戏台,五少夫人便示意丫头为她扶着,这个一脸喜庆的老人家不禁露出笑意,慈祥地摸了摸五少夫人的手背。

善桐此时留神望去,只见许家三个庶女,人人都看得如痴如醉,还有四少奶奶算起的几个年轻媳妇也都看得入神,倒是吴姑娘似乎有些看不上麒麟班,才看了几眼,就轻轻一翻白眼,嘴里也不知嘟囔了什么,竟是露出一脸不以为然的神色,却又很快遮掩过去了,只低头用茶,竟连看向戏台的兴趣都欠奉。

倒说说秦姑娘,虽然口中说不会听戏,但也有几分好奇地看着戏台子,显出了她没那么少年老成的一面。善桐看着她就想到善桃,倒是觉得她多了几分可爱。再一闪眼去看郑姑娘时,却见郑姑娘连人影都不见了,她心中一动,转头见桂太太也正出神地望着戏台,不禁暗自一笑,便低声和她交代了两句,自己站起身来,令一位丫头领自己去了净房。

从净房出来时,善桐左右一看,本是要找郑姑娘的,不期然却见到世子夫人站在侧门边上,也不知和谁说话,面上竟是全笑开了。和刚才那应酬式的笑比,哪个笑真心,真是一望即知。她远远看见郑姑娘站在鸳鸯厅阴面,捧寿池边上一排假山左近,她一下又有了几分踌躇——这样赶过去,倒是一定被世子夫人撞见,万一那侧门边上的人是世子,小夫妻片刻温存被外人看见,那倒真不大好的。

那丫鬟没她眼利,还要带她回捧寿池去,善桐笑道,“我在外头站一站,你不着急,就在这等我吧。”

正这样说时,世子夫人被门外那人一拽,一下就出了侧门,善桐心里感慨了一句,‘真是恩爱情浓,到底是从小看上的’,倒是得了机会,快步赶到了郑姑娘身边,笑着问她,“怎么在这里站着?太阳大呢,虽然站在背阴处,可也有暑气。”

郑姑娘抬头见到是她,忙也笑了,她年纪不大,这样笑起来,一排贝齿一闪一闪的,倒显得有几分天真,因就指着池子说,“我就是好奇呢,这种花园里的水,一般都是死水,就只有小萃锦,每来都觉得池子里的水清亮亮的,不知是从哪里引来,又是怎么换水的。”

她这么一说,善桐也觉得有意思,她也有心和郑姑娘搭话,便蹲身下来细看,看了一会也看出心得,指着一条石板叫郑姑娘瞧,“说是死水,其实应该还是活水。你看这石板上的孔洞。”

郑姑娘忙道,“嫂子小心裙子。”

她一撩裙子,自己蹲下来为善桐拎起裙边,不使带泥,这才和善桐细细地研究起那出水口来。看得也很仔细,一时没有做声,善桐正欲说话时,忽然听见有人低声笑道,“怎么现在半路出来?不怕老人家一时见不到你,又问起来?”

又有另一人道,“老不死的哪里记得我,我说在那边楼上招待次一等太太奶奶们看戏,都出来好久了,只不见你!”

善桐这才发觉,自己和郑姑娘两个人都蹲下来了,倒是被几块假山大石无意间掩去了身形。恐怕来人从另一个方向绕过来,真是看不见他们两人。她一下有点傻眼了,回看郑姑娘时,见郑姑娘也瞪大眼睛,显出惊讶,便知道自己猜得不错——真是吃酒都能吃出麻烦来,才这一蹲,居然蹲得进退两难,现在起来吧,这两人尴尬了,现在不起来一会万一被发现,那就更是尴尬上叠了尴尬了。

正这样为难时,头顶隔了一重假山,忽然传来衣裙擦动,又有女子喘息之声,善桐简直几欲崩溃,她是猜也猜不出那两人都在做什么,还好过了一会,又有一人道,“这里人来人往的,不大好!还是说说话算了。”

另一人喘息声还没定呢,声音分外低哑,还很哀怨——最重要两人都是女声,听得善桐是一阵阵起鸡皮疙瘩。“都几个月没见你了……也好!说说话就说说话!”

两人的声音便低下去了,善桐虽觉得两道声音都有些耳熟,可又想不起来,也无心细听,她脚都蹲得麻了,左右一看,又实在是没有出路。倒是郑姑娘听得仔细,双眼闪闪发亮,显然是听出来了至少一人的身份,善桐见她没有起身偷看的意思,便也不去管她。过了一会,似乎是情话说完了,嗓音低沉些的那人的调子又变得有点哀怨了。“对了,这件事也不知你们知道不知道,便先说给你听听,你回头告诉他,他也就觉得我这个朋友交得值得了。”

“他心里其实也多少有数的,我在他跟前可不说你。”另一人便嗔道,却也难免好奇。“什么事啊,你倒是说,别吊着我。”

“头顶长角的那一位,揣崽子了。”粗哑声音便道,“因忌讳另一家亲戚,便没找他,也就是半个多月前得的准信。”

“竟还有这事?”另一人显然也很吃惊,她顿了顿又说,“算了,这事和我们没关,你也别乱传了,才多久的事,没准坐不稳也是难说的。咱们就只看戏吧!”

正说着,远处又有人声来,便听得山石外头两人忙从另一方向也走远了。善桐蹲在地上,还有些头晕目眩呢,过了一会才慢慢站起身来,和郑姑娘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没有说话——今日这事,实在是透了蹊跷。

233、巧合

虽然很想知道这对话的两人究竟是谁,看郑姑娘的神色,她也明显是听出来是谁了。可善桐自然不会去问,郑姑娘也就不提,她静了静,突然有几分不好意思地冲善桐一笑,倒是把错揽到了自己身上,“都是我不好!就因为不耐烦听戏,出来这么一站,引得嫂子过来和我说话,倒是闹了这么一场麻烦出来。”

这就看出来郑姑娘会做人、会说话了,换作是别个心眼小些的姑娘,现在恐怕还不知怎么埋怨善桐引她蹲身惹来麻烦呢。善桐忙道,“这谁能想得到呢?”

她就拉着郑姑娘绕出了假山后头,又换了个话题,权当刚才的事没发生过。“我就是奇怪,先听伯母说你真不爱听戏,这不爱读书的姑娘家多,不爱听戏的姑娘家,似乎始终还是少了点啊。”

郑姑娘也就似乎把刚才的几句对话给抛到了九霄云外去,抿着嘴一笑,“我们姐妹几个从小就不爱什么听戏呀、听书的,都觉得戏里故事太没意思,你说这人和人来往起来,哪有和戏台上一样,真的忠奸就那么分明了?这故事没意思,可不就觉得唱腔也没意思了,因此都不大听的。于翘她们迷崔子秀,我只觉得好笑,也就长得好些,谁知道私底下是个怎样的人呢。”

到底年轻,说完了才觉得交浅言深,郑姑娘又捂着嘴羞涩地笑了。善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想到许家那几个姑娘,再对比秦姑娘、吴姑娘、石姑娘,倒觉得比较起来,还是郑姑娘为人最耐得住咀嚼,就是有所疏忽,实在也是年纪还小,难免的事。

不过,亲事成不成,三分看人,七分还是要看两家的家长。她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和郑姑娘谈起了京城的天气,又说起西北气候来。两个人说笑着回了鸳鸯厅,桂太太还故意说,“出去这么久?”

“屋里有些气闷。”善桐说了一句,见桂太太拈了一块凉糕要往嘴里送,忍不住就劝道,“您自从到了京城,一吃这个就闹积食,前几天吃了两块糕,晚饭都没吃,现在又馋嘴,还是放下吧。”

此时一曲方罢,正是过场,郑太太听见了,不免向桂太太笑道,“您也真是没架子,和侄媳妇相处得可如同亲母女一般,说起话来没有一点隔阂。侄媳妇还管到婶婶头上来,可是稀奇。”

其实这么一说,倒是体现善桐的关心,不算什么大事。没想到几个女眷都点头附和。善桐已知道这其实说的是桂太太下牛夫人面子的事——她忽然想到牛夫人虽然在宴会上也露了一面,但席终便辞去了,未曾留下来看戏。心中对许、牛两家关系,多少也有了数。一边就听桂太太回道,“唉,我这个人什么都有,就是没什么架子,又爱疼人,自己没女儿,看到她这么白白嫩嫩如花似玉的,可不就当女儿疼了?她也懂事,不枉费我疼她。”

为了给自己说宗妇添点助力,桂太太连这话都说出来了,善桐不禁一阵肉紧,又很好笑,只好憋着笑撒娇,“您要是嫌我管的宽,那我以后就不管您了。”

桂太太忙道,“哎,可别不管!”

正说着,众人都是一阵笑。那边五少夫人笑着问吴小姐,“怎么样,麒麟班的戏也还入得了眼吧?”

吴小姐还没说话呢,太夫人已道,“好啦,又开场了,大家听戏吧。”

大家自然都不说话了,吴姑娘微微一撇嘴,虽没说话,可言下之意不问可知,几个年轻的少夫人、少奶奶,又互相打眼色,各自抿着嘴笑。善桐倒看得一头雾水的,一时世子夫人又进来,和大家问过好了,又上那边楼里去应酬别人。善桐才知道许家还有一批亲戚朋友是在别处看戏的,由另两位少夫人作陪云云。她也只来得及和世子夫人微微点头致意,没说几句话,世子夫人就出去了。

一时看戏至晚,许家又一定留着要用晚饭,众人都道,“已是迟了,该回去了。”

便一道出来,阁老太太又冲善桐招手道,“得了空就上门来坐,我可不是和你虚客气。”

善桐忙亦应酬一番,于是各自上轿回家,善桐一路琢磨孙夫人那句话,又想到自己和郑姑娘一道听的那几句对话,越想越觉得回味无穷、耐人寻味。回了家,因含沁还没回来,桂太太又和她商量,“这几位姑娘,现在咱们也都看过了,你觉得谁好?”

这善桐倒也是想过的,此时桂太太见问,她便道,“要说生得美,那肯定是吴姑娘……”

“这一位我们高攀不起,”桂太太摆了摆手。“我也看不上她,太娇弱了,合该就在温室里养着,到了西北,没几年就该开败啦。”

善桐又道,“那就是郑姑娘我觉得顶好的,家里虽然没有实职,可怎么说都是皇上的心腹,我们不就是少个在皇上跟前说话管用的,帮着说几句话吗?也不求他们家多兴旺发达,关键时刻能说上一两句话就行了。再说,您看许家太夫人,多么眼高于顶的,对郑夫人都另眼相看,可见即使在皇亲国戚里,他们家也是极有面子的。”

还有一句话她没说出口:郑家的消息肯定是很灵通的,那两个人说的那几句话,用词如此隐晦,她压根儿没怎么听懂,郑姑娘却是一听就明白,要和郑家结了儿女亲戚,对京师局势,桂家就不会再像现在这样,雾里看花、似懂非懂了。

桂太太眉头一皱,有点吃惊了,“啊?你看中她?我倒是觉得秦姑娘好……”

秦家的圣眷,自然也是不用说的,秦姑娘为人方正,的确也压得住场子,虽然长相上差了一点,但是娶妻娶贤嘛。桂太太看中她,也不算是没有道理。善桐叹了一口气,恳切地道,“婶婶,我就这么说吧,家里大嫂和三嫂是什么性子,你也是清楚的。现在大哥去了前线,您是看不着大嫂了,妯娌也就不相争了。可难道您这一辈子就不想再让大哥回西安城了?总归他是您的长子……”

桂太太神色阴沉下来,沉思了片刻,才长长地叹了口气,“倒是我想得浅了!这个宗妇,不但要压得住场子,还得要抹得匀糨糊!”

可到底还是意难平,“秦家和郑家比起来,势力还是强得远了。”

又说,“论交际,两个都不如石姑娘,这两个也都没有石姑娘生得好看。且结亲的心思,也不比石家热切。”

亲事这种事,是不可能有一个正确的选择的,秦家、郑家、石家都算良配,也都能给桂家一定程度的帮助。只看桂家怎么选,人家怎么选罢了。善桐便提醒桂太太,“您不是也把亲事的言语写了一封信,让老文带回去了?说来再过几天,他应当也回来了,到时候看看叔叔怎么说,也是好的。”

桂太太点了点头,望了她一眼,忽然感慨道,“真是没缘分,不然要娶了七姑娘回来,现在家里早就安宁和乐了。你看许家,多么暗潮汹涌的局面,她安抚得多漂亮?那么大一件事自己就操办下来,还让人挑不出一点错!只可惜……只可惜她五姐没福气!可见这人世间的高位,也不是人人都有能耐坐得稳的,坐得越高,要受的明刀暗箭也就越多——唉!”

说来说去,还是不离军火心事,其实善桐又何尝不是如此?有时候抱着大妞妞,想到或者有一天桂家也许身败名裂,自己还好,反正跟着含沁,大不了死也死一块了,到时候大妞妞该怎么办?一想到这里,真是连心都要碎了。可此事又分明不能一时半会有个结果,心里越是急,面上就越不能让人看出痕迹来,因此听桂太太这一说,她也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两人对视了一眼,倒是桂太太先伸出手来,紧紧地捏了捏善桐的手,低声道,“没事了,去歇着吧!等含沁回来,你也和他商量商量,别的事我们明天再说。”

自从两人到了京城之后,或许是因为西北的恩怨,毕竟是千里之外的事了。这事实上的婆媳两人,感情上倒是亲近了不少,善桐看桂太太眼角日渐深刻的皱纹,隐隐露出的疲倦,一时间不知哪里来的柔情和勇气,忽然站起身来轻轻地抱了抱她,拍了拍桂太太的脊背,却又觉得自己过分忘情,不禁尴尬地退了一步,忙道,“婶婶也早点休息吧!”

说着便回身出了屋子,自己想到桂太太诸多可恶的地方,又觉得自己真没立场,实在是太心软了。可一时间又想到她种种为难处,也不免为她叹一口气。

她这一阵子忙,没能怎么和大妞妞见面,大妞妞很是依恋母亲,在她屋子里足足玩了一个时辰,睡着了还要揪着她的衣袖,善桐在她肥嘟嘟的小脸蛋上亲了又亲,又等了许久,夜都深了也没见含沁回来,只得带着女儿睡了,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含沁居然在窗前炕上和衣睡得香,善桐本来不想吵他,可她一动,大妞妞就大哭起来,含沁也被闹醒了,揉着眼道,“怎么哭了?”

善桐有几分手忙脚乱的,忙命人去喊养娘,又让人端尿壶来给大妞妞把尿,一边道,“怕是饿了,昨晚睡的沉,夜里一道奶都没吃。”

等养娘来把大妞妞抱出去吃奶吃饭了,含沁一边揉着眼睛,一边也就下炕上床来,拉着善桐,“再陪我睡一会。”

他在外辛苦,善桐哪忍心说不?只好又和他躺回床上去,命人和桂太太说了,请她先行用饭,自己饿着肚子被含沁抱在怀里,渐渐也困起来,倒睡了个回笼觉,睁眼时含沁反倒已经起来,指着她笑道,“懒婆娘,日上三竿了还不起来。”

善桐白了他一眼,自己起身洗漱过了,这才和含沁谈起来昨天的两件事,含沁一边吃早饭一边听着,却是不动神色,等善桐说完了,他沉思了片刻,才低低地叹了口气,低声道。“朝中不安静,宫中看似太平,其实也是一滩浑水,只可惜,我们是不趟不行……”

  如果觉得嫡女成长实录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御井烹香小说全集嫡女成长实录庶女生存手册贵妃起居注豪门重生手记制霸好莱坞,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