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御井烹香作品嫡女成长实录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上回我过来的时候,就没见着你大嫂几面。”她若无其事地道,“就是听人说起过,她似乎和我们自己的敏大嫂是一个地方来的?”

只看七娘子眉宇间的微妙变化,善桐就明白——不过只言片语,双方意神之间就似乎已经心领神会:七娘子不但知道,而且她也已经知道了自己知道。

265、答案

虽说西北民风粗犷,但正因为民风粗犷,善桐几乎从未听说同性相恋这样惊世骇俗的事。上京之后,她也模模糊糊听说了些南边的事,据说福建一带,认契弟的人相当不少。善桐竟从未从母亲同舅舅口中听过——更不要说女子之间这样的事体了。也因此,当时她在石后,起初竟是听不懂究竟发生何事,还是从郑姑娘的神色中揣摩出来的。

只是这样的闺房秘事,两人自然是装着从未听过,郑姑娘这小半年忙着绣嫁妆,也不曾出来应酬,就是想打听都不知如何打听。善桐只认出敏大奶奶,又知道余下一人应当是许家媳妇,再要往细琢磨,她就没这个闲工夫了。现在忽然从七娘子神色中意会出真相来,惊讶之余,也不免有几分好奇:她是不但好奇这事体该怎么做,更觉得奇怪:难道就因为是从南边来的,是以七娘子对这种事非但毫无反感,反而还能存着欣赏包容的心思,就中尽量给予方便?

这要是妾室之间勾勾搭搭的,那也就算了,敏大奶奶和许家大少夫人可都是有夫君的人了!不管怎么说,这总是不守妇道……就不说破,似乎也不该冒昧从中传话才对。以七娘子为人,阁老太太小生日那天,她是为什么会同敏大奶奶说那一番话呢?

她虽然未曾说话,但疑惑之意并未刻意收敛,自然而然已从眉宇间释出,七娘子也未曾就装作不解,将这一页纸就揭过去,而是冲善桐盈盈而笑,似乎在鼓励她往下去问。——虽说两人之间,还是她要比善桐小了一岁,但不论是谈吐还是态度,都像是倒了个个儿似的,善桐在她跟前固然没有姐姐自觉,七娘子待她也像待个晚辈,倒有了些循循善诱的意思,似乎在说,“想问什么,就尽管问吧。”

“这样的事可长久不了。”善桐也不禁脱口而出——虽说相交不深,可在七娘子跟前,她很容易就说出了心底话。“往大了说,这要是闹开来了,为门声计较,那是要出人命的……你也就这样看着,好说歹说,也该劝两句呀?就不劝,也不该往里掺和……”

七娘子不禁莞尔,“这种事,要是劝了能听,还怕没有人劝吗?就是因为劝不转了,才会明知不该,也还是要继续嘛。”

“可那都是有家室的人了……”善桐眉尖不禁一蹙。“这样做,毕竟是、是……”

“你也是知道的。”七娘子徐徐道,“这世上无奈的事多得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谁都能为自己的婚事做主……”

话说到这里,似乎已经不是在谈论敏大奶奶和许大少夫人这一对情侣了,似乎牵扯到了更深的东西,善桐心潮涌动,想到进京来种种见闻,不禁又摇了摇头,低声道。

“我就是不明白,为了功名富贵,再肮脏的事都有人做。这也许还是人之常情,可这种事就截然不同了,若是喜欢,当时为什么不争呢,若当时不争,又为什么还要喜欢?”

这话像是也戳到了七娘子心里,她面色微微低沉了下来,过了一会儿,才叹息道,“礼教森严,形格势禁,有些事,真是不得不为。”

她旋又振作了起来,轻轻地拍了拍善桐的手,道,“但人谁不贪心呢?就是在不得不为的时候,也还是有些人想要两全的。在我看,这也算不上是什么大罪,男人们自己都不能从一而终,又凭什么去要求女人?什么礼教、妇德,简直就是屁话,会信的人,简直别太傻了。”

这话她说得很轻,可在善桐耳朵里却像是一段惊雷,她连肩膀都绷紧了,又惊又疑地望着七娘子,七娘子却安之若素,只冲她微微一笑,好像根本就不以自己说的那几句话为异。

她怎么说出那样的话来——她怎么敢,她怎么能?善桐一时连声音都发不出了,就像是有谁戳破了她身外的一个泡泡一样,一应声响忽然更加分明,许多从前朦朦胧胧的东西,现在要清晰得多了——她一向知道她不是什么完人,她有许多事都做得不对。和桂二哥互诉衷肠,她是心虚的,和含沁私定终生,她其实还是心虚的。从前订约的时候还小,后来懂事了,自己渐渐想起来,虽然她也觉得,“我自己的一辈子,我为什么不能自己挑个可心的人,他们也是清清白白的儿郎,我们什么事都没做,我为什么要心虚。”可她知道,她自己终究还是愧疚的,她所作的这些事,毕竟是不对的。

没想到在七娘子这里,甚至连背着夫君同别人私通款曲,似乎都不算错,就因为‘男人们自己都不能从一而终,又凭什么去要求女人?’,这话实在是太、太危险了……善桐觉得自己应该掩耳疾走,可她连手指都抬不起来。只听七娘子若无其事地道,“当然,这也不是说背后偷人养私孩子还有理了,只是这错,毕竟也是错得无奈,错得没有办法罢了。这城里没天理没人伦的事情多了去了,别的更肮脏的事,我还管不着呢,这么两个相互喜欢,却不能在一处的可怜人,究竟也没碍着谁什么,我为什么别人不怪,反而要怪她们呢?偶然帮着带一两句好,在我是举手之劳,可在她们,那就是了不得的消息,可以慰藉相思之苦,我又为什么不做呢?”

善桐长长地嗯了一声,她似乎琢磨到了什么,可又苦闷得不得了。虽然和含沁琴瑟和鸣,她的夫君更要比她聪明得多,可始终总有些困惑,是善桐所不能,也不愿和含沁分享的。这种精神上的压迫,虽然无形无影,甚至完全比不上追在屁股后的里朝廷急迫,但对她的困扰竟似乎和“里朝廷”不相上下,到如今对着七娘子,这迷惑和痛苦才渐渐地成了型,终于可以被言语诉说出来。可一时间,千言万语竟似乎又都堵在了喉咙口里,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轻声说,“你说得对,这书上写的,同世上演的相比,究竟是逊色多了。书上故事再巧,也比不上这世情巧,书上奸角再坏,也比不上世人的坏水儿……我就是在想,为什么我们这样的人家,仅仅就退一步而已,大家又不是吃不上饭。又何必要为了钱、为了势,甚至是为了一口气争斗不休,做下那样多……那样多……”

她想到祖母,想到母亲,想到几个伯母婶婶,想到父亲、想到桂元帅,想到慕容氏、善喜,想到了二姨娘、善榆、善梧、善楠,甚至是想到了含沁,想到自己。想到自己年轻的生涯中所见过的这形形色色的人,这许许多多的事,善桐轻轻地叹了口气。

“可我又是谁呢,我凭什么以为我能看不上她们?”她低声说,“我做下的事,我……我葬送的人命,我伤过的心,其实也未必比他们少,只是他们心也许更狠些,能对着身边人下手。而我呢,我……”

满面感激的福寿公主似乎忽然又在她脑中转了个身,善桐一时竟有几分想哭,她也不顾七娘子明白不明白,只是轻声说,“我其实也一样,我明知道她不情愿的,当时换作是我,我多么不情愿,可我……我没有办法……我管不到这样多……”

在这片愧疚的、自艾的情绪中,七娘子忽然握住了她的手。她冰凉的手心就像是一滴水,滴开了善桐乱麻一样的情绪,落进了她的心里。

“谁都有不得已。”七娘子稳稳地说。“别以为咱们锦衣玉食,就真的是活在人间天堂了。高门大户的富贵,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把这些门阀就当作是人来看待,其实每一个人所求的,也都还不是生活,而是生存。为了在这个舞台上活下去,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的?人都自私,人家都冲着命门来了,不算计活不下去的时候,为什么不算计?”

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眼神更黯淡了几分,连声调都低沉了下来。“不精于算计的人、不屑于算计的人,恐怕都没心思埋怨自己会算计了。”

可就算如此,善桐也还是有几分意难平,她苦笑了一下,“可话虽如此,我却始终不喜欢……我不喜欢算计。”

她轻声说,“难道终有一天,我连自己都要看不起,自己都不能喜欢自己了?”

“我就很会算计。”七娘子淡淡地道。“你会看不起我吗?”

善桐自然从未想过这一点,她摇了摇头。

“你……你和他们又不一样。”她说,“以你的身份,不算计,怎么在许家活下去呢?”

“我也觉得我和她们不一样。”七娘子说。“只要能活下去,我也不爱算计,可谁要是逼得我活不下去了,那我也只能算计……以后你就明白了,只要不是为了一己私欲,不是引火烧身,只要你还是对得起你的良心,就算手是脏的,你心里也还是安稳。”

她轻轻地叹了口气,低声道。“人生不得已的事,实在是太多了。不先保着自己,又该怎么办呢?”

善桐只隐约觉得有了些头绪,可这头绪是什么,却又想不清楚,将七娘子这一番话越琢磨却越是有味,她禁不住道,“你这才多大,怎么将世事洞见得如此分明……就像是从未有什么事能难得倒你一样——”

七娘子轻轻地笑了起来,这笑声中罕见地竟有了一丝怨恨。

“我命苦。”她低声说。“我经过的苦比你多些。”

善桐忽然想起了小四房祖屋——她从前并没想过,在那破败阴暗的小屋中,究竟七娘子过的是怎样一种日子,她想必是早就知道了世子爷是中意她的,可她为什么不和他在一块呢?是啦,她不能抢了和姐姐更配的姐夫。做这个续弦,她心里有没有委屈呢?过门都这样久了,她肚子还没有消息,心中真的就没有一点酸楚吗?她生母似乎自她小时候起身子骨一直就不好,她的病是否和二姨娘的疯一样,在背后也有文章呢?

在这一刻,七娘子忽然显得很鲜活,似乎和她也很亲近,她像是揭开了七娘子面纱的一角,看到了她真正的生活,和善桐一样,她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不得已,有很多难堪和遗憾,她也许也犯过错,也许也有过后悔,有过迷茫与不安,就是现在,也许杀害她姐姐的凶手还没查出来,也许她自己也正处在一样的危险里。她似乎看到了每个人的生活,满是瑕疵,充溢着悔恨、不安、担忧,甚至是恐惧,没有谁能纯白无暇,然而在这一切之外,总有些许亮色。所差只在于谁的亮色多一些,谁的亮色少一些。

也许,对于宫中人来说,他们的灵魂更接近于漆黑如墨,善桐想,我亦不必为此吃惊,天下这样大,什么样的人没有呢?即便是要和一片漆黑的人打交道,到了逼不得已时,也是逼不得已的事。

我要记得的只是,她想,我也好,含沁也好,安安也好,我们都应该尽可能令自己这一份生活中的亮色多一些,阴暗少一些。纵一定要退,也有底线不能退,也有初心不能忘,现时的浮沉,终究是为了来日能做个更好的人。

其实就只是这简单一件事,要做起来,亦都很难。

有了这么一席意外的谈话,两人没再谈几句,就到了七娘子要去请安的时候了,大妞妞因为要吃奶,也得尽快回去,虽然都觉得意犹未尽,但也只能匆匆分手。道别时,善桐感觉和七娘子竟是又亲近了几分,她觉得自己和这位少夫人的关系很有几分特殊,两家政治上走得不近,两人之间似乎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亲密好友,谈论的也多半竟是些务虚的话题,可对善桐来说,也许很多时候,即使是多年好友,也不能如七娘子一样如此互相理解,并对彼此都还怀抱了善意。

不过,这善意也不是没有别的好处——七娘子还给了她一份新抄本。

“世子爷寻了个通译,在广州当地译出来了一本,因不知内容有没有错乱,还没敢往上送。”七娘子就笑着说,“既然堂兄看重,便先给他瞧瞧吧。”

这么无足轻重的事,也难得她一直上心,善桐笑了,“倒是要替榆哥谢谢你!”

她随手将抄本搁到一边时,却见七娘子的眼神也跟了过去,倒是不由得一怔——看来,七娘子对这一套书,是远比她想得要更看

266、事发

两个人谈了这半日的天,倒是完全没提起宫里的事。七娘子虽然平时无事也要进宫请安的,但她府里事情多,兼且太妃毕竟是老一辈的人了,现在有了安王,已经是有子万事足,许家就不像是别人家,一定要在宫中争个短长出来。像牛淑妃这一胎,私底下动静其实不能说是不小,但七娘子谈起来的口气却是茫然无知,善桐心中有数:她更多的心力,肯定还是要放在自己家的烦心事里。不说别的,就说前头她五姐的去世,个中文章不琢磨清楚,谁知道她什么时候会不会也中招了呢?这就和桂家一样,有些事是不想掺和也不得不掺和,不想查,也得查个水落石出。

既然孙夫人都没和亲妹妹说了,善桐自然也不会多事透露消息。两人站在门口又谈了几句宁嫔,七娘子道,“自从她得意了,我倒是还没进宫看过她,最近家里忙。听你说起来她好,我心里也舒坦多了。”

善桐本来顺口想提到封子绣的,但想到七娘子和他的亲戚关系,便也不再开口:虽然性格算得上投合,但很多事牵扯到两家政治立场,还牵扯到各自隐衷,亦不能口无遮拦,随意褒贬。她只笑道,“是,宁嫔就觉得宫里闷呢……等你得了空,我们喊上三少夫人,一道去城外庄子里住一住——只要世子爷能舍得你出去几天。”

七娘子一下就红了脸,至此方显出了一点小女儿姿态,她嗔道,“这话怎么也不该由你说呀……难道你们家姑爷就舍得了你不成?”

两个人都有点羞涩,也都有些窃喜:京城夫妻千万,能这样琴瑟和鸣的又有几对?善桐打从心底笑出来,出门时却又恰好撞见了许家大少夫人——她是从寺里回来,身上还带了香烟气味,虽然在外折腾了一天,却还显得容光焕发、精神抖擞,见到善桐,在从人的指引下双方见了礼。大少夫人笑道。“难为你来看六弟妹,她平时家居也实在无聊!我今日上香,约她,她又走不开的,只得为她求了个平安符——”

从她神色,可见得两妯娌关系也算得上融洽,想来对大少夫人来说,七娘子这一小善,却是深恩了。善桐只觉得七娘子行事,真是处处无不妥帖,处处耐人寻味,处处透着回甘。她笑着应酬过了大少夫人,自己回去一路上都沉吟七娘子的一言一行:虽说她这些年历练下来,也不至于不懂得看人眉眼,但和七娘子的处处周到比,善桐就又觉得自己的为人处事有点粗疏了,她自觉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回到家里,天色已经见了黑,又不知不觉下起了小雪,善桐下了车,也没费事换轿子,自己就从车马厅一路走进二门。路上遇到几个管家婆子,却也都是面带笑容,见到善桐,无不笑着行礼,还有一人道,“奶奶,今儿四红祖姑备了大妞妞爱吃的江米糕呢。”

大妞妞一听,在母亲身后扭动着身子就要下地,善桐恐怕路滑她摔倒,忙自己接过来抱着,一路哄道,“娘走得快点,不耽搁安安吃米糕。”

又笑道,“在许家一天,也不知道吃了多少零嘴儿,这会听到米糕,又不安份了,真是只小贪吃。”

养娘却道,“并没有吃什么,许家两个小郎君把她当了个娃娃,围着她转呢。又是拧她的脸,又是要掰她的胳膊的,大妞妞怕生,一天都耷拉着脸儿,给什么都不吃,后来才玩开了,就又要回家啦。两个小郎君还依依不舍的,直说让她还来玩。”

“我们大妞妞孤孤单单的也就算了。”善桐不由道,“他们许家孩子还少了?上回他们家寿筵,我还看着五房有个闺女,和太夫人很亲呢。也就是三四岁年纪,生得也是粉雕玉琢的,怎么他们就稀罕了大妞妞?”

“我们也这样说呢。”养娘随在善桐身边,跟着她的脚步压低了声音,“他们说,各房看着亲近,其实私底下几乎不让孩子们在一块玩,尤其是六房这两个小郎君,不但世子夫人管得严,不准随便出明德堂。就是各房也都约束自己的孩子不准随意上门玩,免得惹来闲言碎语……”

都是一家子,还讲究这个?小五房一家四兄弟,彼此不是没有恩怨的,可就是四婶当着善桐的面挑拨自己和母亲的关系,善桐也没有疏远了善桂这个小哥哥。她摇了摇头,道,“兄弟多也有兄弟多的不好,咱们家虽然人口少,有时候也难免寂寞,但我倒宁愿人口少些。”

正说着,隔着窗户已经见到含沁盘膝在窗边炕上坐着,低头正看一本书,外头冷,玻璃上慢慢凝起了一层白霭,神色是看不清了,只得一个轮廓隐隐约约的,还有他头顶的半个小髻,同那青玉簪。大妞妞在院子里就大叫起来,“爹!”

善桐搂着沉甸甸的女儿,笑着掀帘子进了屋,含沁已从书里抬起头来,笑道,“今天回来得这么晚?”

他眉目含着的笑意其实也就是平平常常,可就是笑到了善桐心底,她也不禁冲丈夫一笑,才要说话时,含沁又拿起手边一个碟子,冲大妞妞招手道,“安安,来吃江米糕。”

大妞妞又是一番挣扎,终于成功令母亲将她放下地来,连斗篷都来不及脱就冲到父亲怀里去,一边大口大口地吃江米糕,一边嘀嘀咕咕地和父亲告状,“两个小哥哥……坏!”

含沁一边听她说,一边给她摘脸上粘着的糕点屑。又香女儿的小脸蛋,善桐令人将她抱走脱衣洗手时,大妞妞整个人都挂在父亲怀里舍不得走,还凶善桐,“娘也坏!”看来,是对她把自己带出去受小哥哥摆弄感到相当不满。

“刚才我抱着你时你就不觉得我坏了。”善桐回了她一句,又沉下脸来,道,“再不松手,我生气了。”

大妞妞怕她是要比怕含沁多得多了,嘴巴慢慢地嘟起来,却还是松开手,由丫头们将她抱走了。含沁问善桐,“怎么这样晚?”

“聊得投机嘛。”善桐道。“要不是她事情多,说不定还留下吃晚饭。反正世子爷出门去了,她屋里也没男丁。”

正说着,见含沁此时眉宇间方渐渐端凝了,便知道他有心事,因道,“怎么?”

两夫妻到这时,其实许多时候连一句话也不用说,只凭眉眼就能心意相通,含沁也知道她是看出来了,因就道,“今天小如意又出宫了呢。”

桂家在城里人手虽然不多,但台面下的事要有人办,就少不得台面下的人。安排个把眼线缀住一个小太监,也不是什么难事。善桐眉头一抬,道,“是捉了个正着?”

“我们肯定没有打草惊蛇。”含沁说,“这件事也不适合我们来抓,底下人见他进了那家店,立刻就分了人手去孙家报信,孙家一个管家看着他从店里出来的,当时连站都站不稳了。侯爷不是又去了南边?他们孙家现在京里竟没有顶事的男人了,我想不是明天就是后天,孙夫人一定找你说话的。”

含沁的做法自然是最妥当的了,又尽到了提醒的责任,又尽量还是把自己给撇清了点儿,至少是不至于一脚就踩进了河沟里,还有点往后退的余地。善桐点头叹道,“只盼着是我们多虑了吧,这件事看着小,其实祸延深远,说得大点,十几年后要是乱起来,我看就是从今日起的。”

“那也要看牛家这一胎是男是女,能不能养大了。”含沁的语调里也多了几分冷峻,他沉默了一会,忽然又叹道。“乱,实在是乱。从前宫廷间虽然也有斗争,但或者是隔得远,从不觉得有这样群魔乱舞。似乎人人都打了自己的算盘,要我说,皇上是有点贪多嚼不烂,对自己太有把握了……”

这话到了最后,似乎已经不仅仅是在说宫廷了。善桐想到四边祸乱,还有中原自己要推的地丁合一,又有下南洋,又听说要开辟东北,一时也感到了一丝不安:同沉沉死水一般的昭明年间比,承平虽然号称承平,但显然是不会太太平了。皇上的雄心壮志是大家都能眼见的,但朝事乱、边事乱,后宫还乱,甚至还有一个里朝廷虎视眈眈,将来会怎样,竟是谁都没有把握,谁都不能看透了。再不像是昭明年间,虽然沉闷,但日子却还能一眼看得到头。

“越是这样,我们家在京里就越不能缺了人。”她轻声说,“西北距离京城实在是太远了,消息不灵通,又没有人为我们说话,只怕这些大人物翻手覆手之间,我们就要吃大亏呢。”

她是听出来含沁话里的退意了,含沁冲她笑了笑,低声道。“我也不是想回西北去,我不怕乱,在我这个位置,越乱我就越有机会往上走。我就是在想,这天下……”

“天下有皇上操心。”善桐这话说出来,已经是干净利落,透着笃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咱们尽力做事,对得起自己够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吧。”

含沁有些吃惊,他看了善桐一眼,试探着道,“怎么,今儿去了许家一趟,你倒是顿悟了?从前说起这样的事,可没见你是这样子……”

“七娘子是个明白人。”善桐低声道,“和她说几句话,我心里就安稳多了——”

正要将心里话和含沁说说,那边大妞妞换了衣服又冲进来,于是一家人吃晚饭,含沁和善桐说起来,“现在进了冬,大妞妞年纪小,还是吃点羊肉温补。我和四红姑姑交待了,小锅别灶,你们午饭时吃一点,你也跟着吃。”

因为含沁不吃羊肉,自从进了桂家门,善桐也就跟着忌口,她摇头道,“女儿吃点也就算了,万一我身上沾着味道,你一闻着又要呕了。”

“这里不比西北,牛肉要难买一些。”含沁道。“野味也没有西北难得,我看你还是跟着吃点吧,进了十一月,就算在炕上睡,你手心有时候也是冰冷的。倒还不如做姑娘的时候,那年冬天我偶然捏了你的手,手心热烘烘的,和小火炉一样。”

两夫妻絮絮叨叨,自然有说不完的家常话,吃过晚饭,两夫妻安安稳稳地睡下,善桐并不像从前一段日子一样,要不然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要不然就是做些噩梦。这一次,尽管已经知道第二日起来必定要面对错综复杂的宫中斗争,但她却依然还睡得很香甜。

果然,第二天才起来,孙夫人的口信就送到了家里,邀她明日一道进宫请安。因腊月里宫中事多,按例诰命们是不进宫的,孙夫人这是正正地踩在了十一月的尾巴上。善桐自然回说必去,又命人去请榆哥来,道,“他要是不来,你就说我这里的算学书不给他了。”

今番不同往日,王大老爷打过招呼,榆哥和他那一伙人都已经进了工部下属的扬威库去,可以随意查阅各色火药配比,这才是兴头上,连算学书都不能把他勾出来,来人回来道,“舅爷说,他实在是分不开身,请奶奶把书给送过去,明日给奶奶来作揖呢。”

善桐便沉了脸道,“你告诉他,书就押在我这里了。什么时候嫂子上京了,来我这里赎,我才给他。”

又叮嘱那小厮,“记得提一提,就说我是沉着脸凶凶地说着的,叫他怕着些。”

一屋子人都笑了,善桐自己也忍不住笑,“这不赖我,是榆哥自己不好,要是他有个做哥哥的样子,我也就不和他小妈妈似的了。”

说着,六丑又进屋去给小厮儿打了个包袱出来,“这都是我们随常给舅爷做的鞋袜亵衣,舅爷一个人在外头,梳洗不经心,外衫也罢了,内衫谁给他操心呢?你到了那里冷眼看着,见舅爷要少了冬衣了,就回来说一声。一并跟着舅爷的两个小厮儿也多关照关照……总之放机灵些,别怪舅爷不给你赏钱。”

那小厮儿忙道,“舅爷打赏呢!还赏得厚!就是一心扑在学问上,大冷天的还穿得单薄。我们这几次传话,他都只穿了袍子就出来。”

善桐一听,顿时就坐不住了,进去把含沁一件斗篷寻出来,“你也是的,非得人问了才说,快先带过去,看着他穿上了再走。”

这里又安排人给榆哥做衣服,还一并想起来,令人去问檀哥几兄弟,因来年就是春闱,现在几兄弟都正在苦读。善桐也不令人打扰,只让见了下人,悄悄地问一问,在衣食上可有什么缺少的地方等等。又忙着给王家预备了年礼先送过去——王家赶着赴任,竟是腊月里就要往南边去,因此年礼还要早送。

虽然是小家庭,但年事也忙,第二天一大早,善桐又浑身武装起了十足心眼,仔细打扮过了,才上了孙家来接她的车,孙夫人却已经没在侯府相候,竟已经在车上等她了,只看她通红的双眼,便知道这位贵妇人,起码是熬了一夜没睡。

267、崩溃

东宫的身体,一直是满朝文武的一桩心事,这同昔年昭明年间还不一样。虽然如今的皇上,当年的东宫是有些体弱,但先皇子女多,说得难听点,就是东宫不成了,那也还有大把藩王眼巴巴地等在后头。可承平年间就不一样了,皇上不好女色,后宫多年也就有一个东宫。牛淑妃没身孕之前,要是这个孩子都夭折了,最后万一落到个前朝皇弟入嗣,再来个大礼议,于国于民简直都要大伤元气。但奈何天生体弱,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孙家人就算再忧心,宫中内外有别,他们也不能怎样。

可现在忽然间天外飞来这么一条线索,孙夫人可不都是要懵了?要是太子本来不体弱的,是被小如意这样的狐媚太监给折腾得体弱了,那真是把小如意碎尸万段都难辞其咎,更有甚者,要是太子本来体弱,被小如意给折腾得更体弱了,孙家一口血,都不知道要吐给谁看才好呢。

就是这样了,孙夫人还是维持了基本的风度,善桐一进车里,她就握住了善桐的手,含泪道,“真多亏了你……”

“大家都是同舟共济罢了。”善桐忙道,又问,“是已经查清楚了?”

“动用了一点人脉。”孙夫人牙关都咬紧了。“我们这里在查,娘娘在宫里也查,昨天傍晚送消息出来,说是小如意已经招了。娘娘现在急得坐都坐不住了,令我们快点进宫大家商议。”

善桐禁不住默然叹息,她低声道。“娘娘也是太大意了……”

“这种事谁想得到!”孙夫人说,“连他身边大伴都没发觉,娘娘叫去一说,当时就要撞墙角,哭得眼里都流出血来了,直说是他老糊涂了,没能发觉出不对来。”

比起皇后,太子大伴说不定还要对他更上心——凡是太子上位,就没有不提拔大伴的,如今威风八面的连公公,不就是皇上的大伴出身?这件事要怪都不知该怪谁,善桐再叹了口气,也不再计较是谁的责任了,只又问,“小如意背后……总该有一条线吧,他小小年纪,怎么会懂得作这样的事?必定是有人指使——”

不知为什么,她忽然想到了里朝廷,只是这念头一闪也就过去了:要是太子自己不受引诱,小如意就是再千娇百媚,那也没用。这样不稳妥的计谋,似乎不是里朝廷的作风。

“这要往下查。”孙夫人也没有否认善桐的观点,只道。“就得费时间了,可现在已经没时间了……”

她通红的眼里闪过一丝焦虑,语气第一次现了惧怕,善桐和她往来了这么久,她有过种种情绪,可还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气急败坏,似乎对整个局面都失去了把握。“东宫的大事,很少有能瞒得过连公公的。这件事也根本没法往小了说,第一个小如意人没了,第二个太子吓病了……迟则明日,早则今日,连公公是肯定要过问原委,上报给皇上知道的。”

  如果觉得嫡女成长实录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御井烹香小说全集嫡女成长实录庶女生存手册贵妃起居注豪门重生手记制霸好莱坞,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