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御井烹香作品嫡女成长实录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即使是武将人家,桂含春也算是亲事蹉跎,今年虽然才二十三四岁,却已经整整谈了十年亲事。现在终于瓜熟蒂落到了成亲的时候,他自己可能都觉得折腾,摆手道,“弟妹快别说这话,这一个多月,我不知被多少人笑话了。”

说着,两人不禁也相视一笑,过往那些事,真正是没留下任何痕迹。桂元帅看在眼里,也不禁微微一笑,便问善桐,“怎么忽然过来。”

善桐便收敛了神色,看了桂含春一眼,桂含春便要起身退下,却为桂元帅止住了。“家里的事,你也该学着挑起来了。”

老人家唇边还带了一线笑意,“是关于牛家的事有话要说?有些事,信上的确是说不清楚。”

善桐深吸一口气,她轻声道,“是军火的事情……”

便将自己一行人巧遇于翘的事交待了一番,“虽说骇人听闻,但始终是许家自己的私事。我也没想着多管,只无意间见了许姑娘手上的那封信。她情郎的笔迹,和我们在大妞妞周岁那天写来的那封信几乎是一色一样。尤其落款更是极为相似,都是平安两字,写得很草。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以桂元帅城府之深,亦不由得要倾过身子,他几乎是一把攥住了手边的镇纸,双眼神光闪烁,只沉吟不语。就是桂含春,眼中也放出了奇光来,盘着手径自沉吟,善桐自己是已经盘算过的了,见他们都不说话,便自己道,“依我看呢,我们手上那封信已经烧了,许姑娘手上那封,她看得紧,要来看是不大行得通的,也就是得了空,偷来给您们看一看……要真认出来是一个人,也不必打草惊蛇,只派人送许姑娘过去了。再悄悄尾随着,顺藤摸瓜,走个长线,一两个月可能还没什么,一两年间,没准线索就出来了。”

桂元帅又思索了片刻,才问桂含春,“你怎么看?”

桂含春想也不想,“弟妹说得很对,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多少年来,这群人一直让我心底犯着嘀咕,几乎睡不安寝,现在终于有线索能往回摸了,就是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一定要把这事给办好了。”

“你们说得都对。”桂元帅点了点头,他低声说。“但却还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到底依旧是少了几分火候,没听出来这事背后更重要的一条线索。”

善桐和桂含春交换了一个眼色,都有些吃惊,又再望向桂元帅,等他揭盅。

桂元帅又沉思了片刻,他忽然间叹了口气,不无惆怅地道,“还是离京城太远了,含沁一个人,独力难支啊……”

看了善桐一眼,便又续道,“你平时在各大户人家中行走时,一定要留心了,我看,这个写信的人,肯定就是一个戏子,恐怕还是京城中最为当红的那几个戏班其中的一员。”

274、任务

“戏子勾引大小姐,这也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了吧。”善桐禁不住道,“这一般女眷们看的也都是女班,见不着男戏子的,我本来还当是哪个京城名票……”

“票友都是一群起哄帮闲的,拼的其实都是家世,撒钱求个面子罢了。真要说唱,还能唱的过一般戏子去?”桂元帅淡淡地道,“一般的票友,能在几户人家的宴席上私下一唱,已经算是难得了。还能唱遍各府,唱到宫里去不成?你不说不知道,这一说我倒是恍然大悟了。这么一个走街串巷的人物,岂不是最适合各处收送消息?他一定人也要当红,各府的下人都想着上前攀个近乎,也没人会往心里去……他们真是好手段,要我就没想到这一招。”

被桂元帅这么一说,善桐忽然也觉得当红伶人实在是最好也不过的内线。虽说身份低微,但上到王公富豪,下至贩夫走卒,任何人同他打交道都不至于惹人疑窦,且又时常有机会可以出入内宅,甚至连皇宫都进得去,递送消息实在是再方便不过了——她被桂元帅这么一说,忽然脱口而出道,“难道是崔子秀不成?”

又忙向桂元帅和桂含春解释了一番,“……全京城都知道他的名气。一般说来,总是旦角红过生角,但他不一样,实在是生得好,连宫里都经常叫进去,太后、太妃都爱看他的戏。许家有什么喜事,也都是叫他们进来唱的。”

桂元帅不置可否,“这种事还是要多管齐下,再三求证。日后等你们在京城从容用些水磨工夫,几年间一点点搜集出线索来,这才能下定论。”

他显然也有几分兴奋,或许是因为如此,反而把情绪还压抑得更沉、更稳,字字句句都像是从齿缝间迸出来的,“你们回京后的事,我这里自然会安排。含沁平时要当差,比较辛苦,这个我也知道……”

他望了桂含春一眼,又道,“以后几年,看看能不能多打发一些人进京吧。现在这样,不往京里安排人手,那也不行了。”

善桐想到宁嫔所说的那几句话,又见桂元帅似乎心不在焉的,便知道即使没在京里,以他的见识城府,想必也能从京城送回来的消息中咂摸出味道来:含沁日益当红,若皇上有培植他入主西北的意思,对含春来说自然不利。老头子对儿子们虽然好,但这好也分了三六九等,为了维护宗子正统地位,说不定还会主动把含春送进京里,让亲家使使劲,也在皇上跟前露露脸。

她对功名本来就并不执着,桂元帅要怎么安排,那都是他自己的事。善桐断断不会在这事上露出小气来,只若无其事微笑以对,桂含春看了她一眼,不禁也微微一笑,主动开口道。“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回京后的事,回京后再说了。现在许家姑娘这条线一定要牢牢捉住,可惜大哥远在边境,这几天也赶不回来……”

“他要敷衍上面,带兵扫荡那群路匪,一旦暴露,倒让肖家拿了话柄。”桂元帅看来对善桐的大度表现挺满意,又问她,“按你说,倒是谁送去最好?”

善桐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三哥是主子身份,不至于配不上许姑娘的出身。由他去送,我们不显得失礼。再说,又是自己人,行事也妥当,再派个缜密些的心腹跟着,这件事应当还是能办下来的。”

实际上人选也实在是不多了,如果含欣在,这件事含欣来办那是最好:连含沁都知道的秘密,桂家宗房这三个儿子心底肯定也都有数。只是含芳年纪终究还是轻了一点,母亲又宠着,虽然人也机灵,但和含沁比起来,是要少了几分城府了。再说,善桐想到他看于翘的眼神,心里就有几分不得劲儿:不是她不信任含芳,他只见了善喜一面,就是一见钟情。这要是对于翘也一见钟情了呢?就不说一见钟情吧,一路送到扶风县去,本来的一点好感要是发展起来,对谁都是麻烦……

但这只是她一点直觉般的担心,没有任何真凭实据,善桐也不好拿出来当个事情说。桂元帅不疑有他,和桂含春一道,都说,“是该令他去,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几人又商议了一番,连细节都反复商议过了,善桐这才回去内院找桂太太说话,又帮着桂太太料理婚礼诸事,还要和各地赶来吃喜酒的众位亲戚问好应酬,到了晚上才想起来打发人给娘家请安,又把榆哥的信带过去,第二天一大早,杨家就来人给善桐请安,见善桐忙成这样,犹道。“太太想问问姑奶奶何时有空回家坐坐。”

王氏令她回去,十有八九是要查问榆哥近况。善桐也不是不想回去——的确也该回去,但出嫁的人了,现在桂家有喜事,桂太太忙得分身无术不说,还有个许姑娘在那里等她无事招待一番。娘家人一时只得往后靠了,她便说,“等婚事完了,忙过三朝礼,一定回家,还要回村里看祖母呢。现在真是没空闲啊。”

和来人说了几句话,才知道诸燕生往江南办事去了,善榴人在西安等他。连善樱都回娘家来探大姐,一时倒欢喜起来,“虽说男丁们都不在,但女眷们倒是凑了个齐全。”

说着,把她打发走了,又自己去忙,没想到近晚时分,善榴又打发人过来,“我们家少奶奶说,三姑娘还是回家一趟来得好,为着您没回去,宪太太老大不痛快,嘀咕了半天呢……”

大姐是一片好意,善桐也没有办法,只好和桂太太打了招呼,撑着疲倦的身子,又过杨家去。果然王氏当头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没把榆哥一道带回来,还让他去玩什么火药了!”

善桐给她行了礼,见善榴和善樱都在母亲身后笑盈盈地看着自己,心里不禁一暖,用眼神和她们打了个招呼,才回母亲道。“您都管不住他,我哪里管得住,那么大的人了,又是哥哥,还不是由着他的性子来?”

母女俩久未见面,第一句话就说得有点火药味,善榴忙打圆场,“能进工部做事,也是好事。家里第三代到现在,也就是榆哥能和官字沾边了。这就叫傻人有傻福嘛……您不就是担心他一个人在京城没人照顾吗?这不是已经把弟妹给打发过去了?”

王氏叹了口气,估计也是自觉过分,便不再追问、指责善桐,自己慢慢地坐了,指着头给善桐看。“也不知道你们在倒腾什么。自从去了京城,他到底在做什么我也都不敢问,一问就揪心。他写信回来都说好,只说是在游山玩水的也就罢了。怎么你写信也是一句话都不说的!要不是你舅舅一封信过来,我竟不知道他还在折腾火药!现在还好,进了工部,得了个金字招牌傍身了似的,越发是拦不住了!你不把他带回来也就算了,还令他把媳妇接过去,那不是越发要十年八年才着家了?自从收了你舅舅的信,我头发是都愁得白了。”

善桐定睛看去,果然见得母亲头上星星点点的,居然已经有了白发——说起来,母亲也就是才望五十的年纪,京里贵妇保养得好一点的,看起来才三十出头的,有的是呢……

她心底有几分酸楚,因此虽然不平,却也不去争辩了,只是默然以对。反而是善榴开了口,“算啦,您都管不动榆哥,三妞一个做妹妹的,怎么管得了他?把媳妇接过去,一个是看顾他衣食起居,还有一个,不是尽快生儿育女吗?有了孩子,他性情就更沉稳了不是?”

先为善桐说了几句话,又回来问她,“不过这工部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有个正经的职位没有,要是没有,和官家打交道,可不是什么好事,有了功劳,工部老爷们就领了。要出了什么岔子,现成的就是靶子——舅舅也是的,为什么就安排进去了呢?”

那还不是因为不往里安排,榆哥连泰西都要去了?善桐无奈得很,又不敢当着母亲的面直说,只好含混道。“现在皇上很看重这个……京里又出了事情,十多个工匠都没了。舅舅也是想到这里,才把他安排进去的,要是能有几分建树,功名是肯定有的。也算是了却了您的担心吧。”

王氏一瞪眼,“我担心,我担心什么?”

善桐就嗫嚅着道,“今年殿试晚,可春闱眼看也就要放榜了……”

杨家小五房几个兄弟,这一科都有应试。檀哥、榕哥、梧哥,会试都得了彩头,殿试结果是定名次,不论如何,中进士那是肯定的事,就看是一甲、二甲还是三甲了。

王氏被善桐说中了心事,半天都不做声。善榴和善樱对视了一眼,善樱便向善桐微笑道,“说起来,楠哥定亲了。姐姐可知道不知道?就是爹说的媒——说的是慕容家的姑娘。家里虽然没有功名,但也是他们族里宗房的幺女,平时是看得很宝贝的。”

海鹏婶费尽心机,终于令闺女风光大嫁,得意是得意了一时。可惹怒了二老爷和老太太,转过年来楠哥这么一说亲,将来她在这个家里就更没立足地了:慕容氏好说是善喜的大嫂,这要是和族妹联合起来,一个娘家嫂子,一个夫家嫂子,凑在一块里外一传话一挤兑,善喜日后几十年做人都难。楠哥要还不帮她,等海鹏婶一过世,这有娘家还不如没娘家……

善桐在京中历练了一番,此时再回来看这些事,除了感慨父亲手段的确高明之外,对善喜已无多余同情。她也为楠哥高兴,“也是地方望族,这样一来,只要他自己肯经营,这一辈子平平顺顺的,也没人能欺负他。尽可以从容攒下一份大家业呢。”

善樱有几分不好意思,见王氏径自沉思,似乎未能留意到姐妹间的说话,便压低了声音,低声道,“三姐,你别和他一般计较。前几次见面,我已经狠狠说过楠哥了。这回回去,他要来看你,你……你也别给他坏脸,兄弟姐妹的,过去的事就过去了。他脑子不好使,你就别理他了。”

到底是一母同胞,没出门子的时候,善樱口中从来都听不到一个不字,没想到一出门反而干练起来。善桐忙低声笑道,“急什么,没怪他,我还怕他始终生我的气呢。”

两人相视一笑,善桐又问她姑爷好,善樱抿唇道,“还好,爹说,年后他任期就满了,要能往上走走,干一任知县,没准就体现出才干来了。”

县令不过七品,但胜在善樱一脸知足,看来和姑爷感情不错。善桐也为她高兴,免不得打趣道,“什么时候能有喜讯了,那就是双喜临门,你可要抓紧啦。”

姐妹俩这边才说了几句话,那边王氏也出完了神,扫了几姐妹一眼,善樱顿时就不说话了。善榴笑道,“樱娘回去好生歇着吧,你今儿才到家的,也该多陪陪你姨娘。”

善桐这才明白戏肉到了:王氏着急上火地把自己找回来,肯定是有急事要她参谋,榆哥虽然是王氏的命根子,但他现在好好在京城呢,媳妇也跟过去了。母亲就是顺口埋怨几句而已,断断是不会为了他特地令自己漏夜过来的。她和善榴一道微笑着目送善樱出了屋子,自己又同母亲一起进了里屋,门才一关,王氏的脸就沉了下来。

“你说稀奇不稀奇,”她几乎有几分咬牙切齿,“好消息一传到村子里,二姨娘的疯病居然就好了!这几天渐渐地也能认得出人了,口齿也清楚,知道自己梳洗了……请了大夫来瞧过,都说渐渐可以见好,再服几贴药调理调理,便能和常人没什么两样了。”

善桐顿时哑然,她望了善榴一眼,见善榴神色也有几分沉重,便知道王氏并未夸大其词。一时不禁叹道,“还是少了几分底蕴,梧哥都还没到家呢……”

“哪里是少了底蕴。”善榴轻声道。“她是成精了。要是还这么疯着,梧哥回来时肯定也见不到她,大喜的日子,哪容得个疯婆子冲撞了。老太太肯定做主把她送走。就是要现在,听了会试得中的喜讯,才渐渐地好起来呢。现在一村人都知道,二姨娘被这么一冲喜,人渐渐地就好起来了。老太太肯定不会把她送走……”

善桐大闹那一场之后,老太太对王氏自此也就是眼见着冷淡了下来,二老爷为了保住妻子的面子,从此对二姨娘也是分外冷淡。二姨娘那一疯,善桐一直以为必定是父母其中一人的手笔,眼下看母亲神色,那多半不是她的所为了:真要是她做的,那她也早就做了。她低低地叹了口气,道,“爹怎么看呢?”

“爹很吃惊,也有几分恼怒。”善榴唇边露出一丝冷笑,似乎是在嘲讽二老爷办事的粗疏。“不过,这件事当时是望江办的,她还不知道是爹寻来的药呢。”

王氏轻轻地哼了一声,也道,“老头子心慈手软,对付起人来瞻前顾后的。只寻了一贴来……这么些年过去了,多大的药也都过劲儿了。她也算机灵,紧跟着装疯卖傻的,到了这节骨眼上,她倒想要出来摘桃子了!”

要说从前,挨了王氏的坑,那也就是挨了王氏的坑。二姨娘还有什么办法?连个话柄都没法和儿子说。可前些年,榆哥的病才有了治愈的希望,王氏就有意无意封住了梧哥考科举的路不说。现在连药都灌上了,落了话柄在人家口中,梧哥真是不和嫡系翻脸,都要和嫡系翻脸了。善桐也不禁大皱其眉,半晌才道,“那你们的意思是……”

“不能留她活口了!”反而是善榴斩钉截铁地开了口,她皱着眉看了母亲一眼,见王氏凝眉不语,便扭脸向着善桐道,“做了九九,不差这最后一步。现在也无谓妇人之仁,留了她,一大家子肯定又要闹得难堪。我和娘说过了,这个孽,我来造。爹没说什么,我明白他的,他不说话,就等于是默许了。”

善桐欲言又止,见善榴一脸煞气,知道她已经下定决心,便也不乱她的意思了——她这时候也意会到了母亲和姐姐的用意,“寻我过来,是想从京里找些药来?我倒是的确和小四房少奶奶相熟……”

“药我倒有。”善榴低声说。“去江南时私下买的,极是效验。”

在极是效验这四个字上,她蜻蜓点水般一点,便不再解释了,只续道。“但现在人就在村子里住着,那是在老太太眼皮底下——”

善桐顿时明白了:怪不得母亲和姐姐这样着急找自己过来,原来还是有任务等着她。

275、终身

出嫁的姑奶奶,一般不是正经归宁,是不在娘家过夜的。虽然谈完已经深夜,但善桐还是回了桂家,第二天起来去给桂太太请安——这一回,她主动承担了儿媳妇的位置,站着伺候桂元帅、桂太太吃早饭。

她识做,桂太太更识做,善桐才盛了饭,她就令善桐,“坐下来一起吃,和我你还客气什么。”

善桐也就不和她装样子,在下首陪坐着捡饭粒,桂太太也念着大妞妞,“现在都不用怎么抱着,已经可以走很久了吧?”

昨天一晚上,娘家人都没问起一句外孙女,反而王氏对她没有再度怀孕,还报以不以为然的态度。反而是婆家人更溺爱大妞妞,善桐心底不是不感慨的,她笑着说,“已经和个小姑娘一样,不但能自己走,平时也爱自己做主,我要管着她,她还凶我呢。”

说到大妞妞,桂元帅简直听起来没够,又埋怨善桐,“就该带回来的,我这也一年多没见她了,以后长大了,她都不认我!”

他不愧是西北掌门人般人物,尽管善桐带来了这么一个震撼消息,桂家得到了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许可以扭转局势,将里朝廷的底细摸清。但桂元帅看着依然若无其事,连桂太太都没看出一点端倪,打发他到前院小书房去了,自己这里犹自叹息,“可惜,慕容氏还没传出消息,不然,我们也有孙子、孙女常年在膝前了。”

善桐笑道,“大嫂他们在边境,恐怕也是难得见面……”

话才说了一半,桂太太就摇了摇头,“不放心让他们养!落了地就全抱过来。含芳那边也是一样,就是二媳妇,也先看看她为人再说。”

这也是常事,各房长孙送回来跟着祖父母,在西北根本屡见不鲜。不过按慕容氏和桂太太的关系来说,桂太太要把她所有的儿女都放到身边,不但对慕容氏残酷,她自己也劳累,更有甚者,对将来的郑氏来说,她心里也容易有疙瘩。善桐一挑眉,不以为然之意就露在了脸上,桂太太看了看她,不禁就叹了口气。“你当我愿意?我也不想多操心,可就她们那个行事,孩子带出一身小家子气,以后我们宗房还不就渐渐地衰败下去了?”

她又低声道。“这一次把老三媳妇打发到天水,就是无奈之举。没想到她初看着还好,毕竟出身还是低了,行事多有不到的地方。也不知心里在想什么,竟想和她二嫂争风吃醋,人家还没过门呢,自己在府里就先收拢人心。借着我不在家那几个月,还真闹出了一点声势。一家子三兄弟,老大因为媳妇没说好,现在已经和家里闹得尴尴尬尬的了,难道老二、老三也要因为媳妇闹得面和心不和?我一到家就气得不成样子……嗐,里头那些事,都没法和你细说。”

这也是很正常的事,善喜要以为自己玩得过楠哥,甚至能摆布含芳,就可以以一己之力斗倒娘家、婆家两族的长辈,那简直是痴人说梦。现在受到两边联手限制,若不学乖,要从天水回来只怕就难了。善桐点头道,“是,她也该懂事了。二嫂虽然年纪小,可我看着,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娘家又好,嫁妆又好,没几个月,下人们自然也就知道怎么做人了。”

桂太太问了几句郑姑娘行事的细节,也颇为满意,便问起她,“昨晚上娘家请你过去,是有什么急事?”

“就是我娘想我了。”善桐随口推托了一句,便扯开话题,同桂太太道。“说起来,楠哥也说亲了……”

楠哥毕竟远在杨家村,桂太太还真不知道他说了个慕容氏的族妹为妻,且还是宗房幼女。一时沉吟不语,也是嘿然点头,“倒好,这亲事说了,以后老三媳妇就更得夹着尾巴做人了。”

又对善喜添了些不满意,“慕容氏也就罢了,含欣毕竟常年在外,她呢,都过门一年多了,含芳也时常在家的,却还是没消息。”

善桐少不得温言劝慰一番,因管事们都来回事,两人也就不再说她,善桐帮着桂太太一样样安排,宾客们该怎么安排入座,每桌安排哪个族人陪客。男客们听什么戏,女客们在哪里消闲。新娘子进门后喜娘由谁招待,哪个下人长得好,嘴也甜,能做知客。哪些人老实胆小,可管理金银器皿……如此又忙了十多天,泾阳那里送来消息:新娘子的嫁妆到了。此时正好距离吉日不过也就是三天,堪堪赶上新娘铺房。

善桐早知道郑姑娘嫁妆多,但不到铺房,也不晓得她的嫁妆竟然如此精致。就单单是罩在各家具上的锦绣大袱,就已经是满绣了金银线花卉,不但手艺雅致,并且用料名贵,阳光一洒进来,明晃晃的几乎晃人的眼睛。下头罩的各色家具就更不用说了,全是紫檀木成套满雕,桂太太和善桐在京中都是见识过的,尚且有几分咋舌,就更别说其余桂家族人了。还有瓦片土块,密密麻麻地码出了半个院子,连着满满当当的首饰箱子,虽只开了一丝小缝,但也看得出就中珠光宝气,直刺人眼目。——善喜嫁妆,已经是尽力置办,说得上是十里八乡有数的奢华了,可在郑家嫁妆跟前,直是被比成了鱼目,就更别说慕容氏的妆奁了。

桂太太也有几分遗憾,私底下和善桐提起来,“早知道,不把她打发到天水去了,也让她看看她二嫂家底多厚实,叫她知道一番厉害。”

善桐也觉得可惜,“他们家一定要先把嫁妆送来,人再进城,只怕就是为了先声夺人,给妯娌们一个下马威……可惜人全不在,好一番俏媚眼,抛给了瞎子看。”

桂太太瞅她一眼,点了点她的额头,不说话了,善桐忽然明白过来,自己也忍不住好笑,抱着桂太太的手臂撒娇。“我不是宗房媳妇,算不得二嫂正经妯娌!”

她虽然自己陪嫁也就是将近九万两,和郑姑娘的嫁妆总额当不能比较。可含沁手里有钱呀,章子平时都是攥在善桐手里的,还比不得桂含春,只要父母在一日,他就一日做不得家里的主。因此善桐看郑姑娘的嫁妆,本能是把自己摘出来的,倒惹了桂太太的打趣,桂太太见她撒娇,倒哈哈笑了,“我知道你们手里钱不少,你还真未必羡慕她。”

现在两房关系这么和睦,主要还是因为含沁眼看着要在京里生根发芽,不再回西北来了。善桐也很珍惜这难得的和平时光,她也不去想以后的事,只道,“她不少我一个人羡慕,这份嫁妆,满西安城还没有谁家的媳妇能比得过的。”

不过,想到王时媳妇,与她曾有一面之缘的渠姑娘,善桐又觉得,这世上还真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别看郑姑娘嫁妆豪奢,是善喜嫁妆的数倍以上,只怕渠姑娘的嫁妆,还更是郑姑娘的数倍之上呢。

可就仅仅是这阵势,也已经足够唬人了。善桃抱着儿子来凑热闹,见了这嫁妆,也不禁点头叹道,“毕竟是京里的姑娘……”

善桐见了她,忽然就想到京里的事:她虽然和孙夫人亲密,但倒不曾问过她和卫家联姻的事情进展如何了。在她离京之前,随着局势发展,孙姑娘可能又要被许给封锦——这还是建立在封锦愿娶的基础上。不然,妯娌和她是拐着弯的亲戚,其实倒也挺不错的。就算嫁妆肯定要压善桃一头,但至少卫太太不至于过分踩一个捧一个,同郑姑娘一样,人还没进门呢,两妯娌都得跟着让道。

两姐妹见面,自然是欢喜的。善桃问知善桐打算等回门礼后再回娘家小住几日,并去杨家村探望祖母,忙道,“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回去,也看看娘。”

又说,“希望到那时候,京里好消息也出来了。”

这好消息,说的自然是檀哥、榕哥、梧哥三人的前程,善桐也很盼望哥哥们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不过被善桃这么一说,想到回杨家村,必定要处理二姨娘的事,一时又有些头疼。她便不提此事,反而问善桃,“你们都知道琦玉现在处境了吧?”

不想善桃竟很是吃惊,“你有琦玉的消息了?快说说——毕竟是把她一手带大的,现在婆婆还时常念叨她呢,若没进宫,也是早两年就能出嫁的年纪了……连她爹都不知道她的下落呢。就昨天还和婆婆说起来,言下之意,颇为耿耿于怀。”

善桐货真价实吃了一惊,忙道,“我记得世伯父不是一向在洛阳住吗?怎么——”

“堂舅也就是琦玉一个闺女。”善桃叹了口气,“一向是看得心肝宝贝一样的,当时连榆哥都没看得上……一心就是要给她物色个妥当的人家。结果闺女进京一趟就没了,又是在侯府没的,上何处说理去?原来续弦那一位太太又过世了。心绪烦闷,这不是出来散散心的?在西安住了也有几个月了。”

善桐仔细一想,也就释然:能把琦玉交待过来,显然牛夫子和卫太太亲戚关系是比较近,两人一向感情也不错的。要出来散心,那肯定首选西安。她点了点头,含含糊糊地道。“一直有听说她也许是进了宫,但这一阵子,淑妃娘娘有孕,咸福宫很少见外人,我们也不清楚……”

善桃和琦玉也相处过一段日子,听说她进了宫,并不吃惊,却有几分感慨。“要是正经进宫,早都有名分了。这样没音没信又是何苦来?她心底也不知道有多苦呢,可惜她毕竟姓牛,婆婆也不好说什么……”

两人便不再谈琦玉了,善桐转而问善桃好,又抱过小少爷来逗,善桃望着儿子,满脸是笑,“虽说姑爷忙,时常出门去,不过现在有了儿子,谁还管他呢……我妊娠时又给他提拔了两个通房。婆婆没口子夸我贤惠,他倒无可无不可的,也不偏宠谁,只是爱儿子。”

卫麒山也算是较为模范的古代丈夫了,听善桃这样说,两人倒有些举案齐眉的意思。彼此好来好往的,日子过得起码有个眉目,善桐也为她高兴,和她约了届时一道回村里去。卫太太也从桂太太那里出来看嫁妆,见到善桐,少不得又是一番应酬,她眉眼弯弯的,对善桐比从前还要亲热,还要客气。“都说京里人情淡,我看你过得顺心,人更有神了。有亲戚从那边写信回来,都夸你可人疼呢,连皇后娘娘都疼你——”

名利场中人,自然又是另一番脸色,善桐亦不得不稍做应酬,送走来凑热闹帮着铺房的亲朋好友,忙到天擦黑,她才坐下来给京里写信,先给含沁写了信——虽然刚才送出去一封报平安的信,才不过一两天,就又有许多话要说,许多话要问。大妞妞想不想娘,是否又长高了,京城天气渐热,含沁出外上差前要多喝些绿豆汤,祛暑的药丸也得随身带着……写了一封厚厚的家书,这才给孙夫人带一封小信,报报一家人的平安,并替善桃问孙夫人好,说起最近琦玉父亲在卫家做客,善桃忙着招待,不然,她就亲自写信问候了……

写了这两封信,时辰已经不早了,善桐本待歇息,但见于翘在院子里翘首望天,只是出神,又免不得出去和她谈几句天——想也知道,今日郑姑娘的嫁妆,对她肯定是个触动。但许姑娘又是决不会把这触动表露出来的,她毕竟也有她的骄傲。

两人说了几句话,善桐见她不断顾盼明月,便道,“你别着急,这边一忙完了,人手空闲出来,我就派人送你过去。就是前头的三少爷亲自押车,那么多嫁妆都安安稳稳地送来了,送你一个人,不至于出事的。”

于翘点了点头,并没接善桐的话茬,依旧目注圆月,她清秀的脸庞上笼罩着一片雾一样的茫然,过了许久许久,她才轻声道。“你们都说我大胆,其实在我看,你们才大胆呢。一眼都没有见过……三天后盖头掀起来,行不行,一辈子就是他了。要是换了我,现在肯定睡不好觉。”

善桐有千种话可以回她,从饱含理解的“我便是如此,才嫁了个我最熟悉、最了解的夫君”,到略藏讥讽的,“就是你逃出来了,现在其实也一样睡不好”,但在这一刻,她确实体会到了于翘那复杂的心情。她不是不羡慕的,不是不惋惜的,但她又决没有后悔,在这茫然的前程中,她太需要一点东西支持自己继续下去了,或许正因为如此,她才会这样为郑姑娘担忧。

而这担忧又难道没有道理吗?

  如果觉得嫡女成长实录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御井烹香小说全集嫡女成长实录庶女生存手册贵妃起居注豪门重生手记制霸好莱坞,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