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平林漠漠烟如织作品宠妾为后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收藏、订阅和留言的读者小亲亲,爱你们哟~

收藏又快满千了,到时候继续送出166个红包,大家想看什么内容的福利番外?

第一百四十章

兰芝闻言, 凝神思索起来。

赵郁也不急,负手立在兰芝身旁, 游目四顾, 看着黄昏时分的农家小院, 甚是轻松适意。

他今日用了整整一日时间, 和武应文商讨与西夏和赫孙使团谈判之事, 只是武应文到底是站在世家的角度上,一力主张对西夏赫孙退让, 用岁币换和平,还煞有介事地让户部官员算这笔账——到底是与西夏赫孙双线作战军费多, 还是给西夏和赫孙的岁币花费多。

真是鼠目寸光!

花钱买来的和平, 只能保得一夕安寝, 对方随时都会继续进攻。

一旦把西夏和赫孙的胃口养大,当真是后患无穷。

与西夏赫孙和谈之事, 赵郁自有打算, 如今要做的便是用和谈来拖住赫孙和西夏, 等待冬天的到来。

大周百姓勤劳能干,善于积蓄, 过冬之物积蓄了不少;西夏人和赫孙人都是游牧为主,哪里有多少过冬物资, 因此一向都是在隆冬时节来大周“打草谷”, 进行抢劫杀人。

如今赵郁让云兆雁和白佳昊牢牢守住边境,又在京城西郊杏花营练兵,就是打算在今年隆冬发起主动进攻, 杀西夏与赫孙一个措手不及。

前世赵郁便是如此,在边境年年战备,逐渐蚕食,最后占了西夏王廷和赫孙王廷,终于收复了丢失了数百年的西北和西域失地,打通了通往波斯和欧罗巴的商道......

赵郁心中计议已定,心道:反正不管兰芝将来想做什么,我陪着兰芝就是了。

他看向兰芝,却见兰芝正在和蜀芳说话,他侧耳细听,原来她们在讨论晚饭的事,不由笑了,想起自己已经很久没有吃到兰芝亲手做的饭菜了,心中还挺向往的。

兰芝对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最感兴趣,在王府内花团锦簇珠围翠绕的日子过久了,就会起故园之思,因此赵郁微服带她来到蔡家营爹娘的宅子,她心中轻松自在,便打算亲自下厨做一顿晚饭。

因后院菜园子里种有萝卜和青椒,还有秦仲安用竹篱笆围成的鸡圈养的鸡,因此兰芝打算凉拌一道红椒丝小香葱萝卜丝,一道小葱拌豆腐,炒一道青椒炒鸡和一道韭菜炒鸡蛋,再煮一锅玉米糁粥,贴些玉米面饼子。

兰芝、秦二嫂和蜀芳去灶屋了,赵郁闲来无事,有心访查民情,便抱了阿犬,随着秦仲安到村子里转悠去了。

如今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村子里炊烟袅袅,农夫归家,各种鸡鸣狗吠,煞是热闹。

阿犬见惯了宫里的庄严肃穆和王府的幽静奢华,乍一到了村子里,当真是新鲜得很,乌溜溜的眼睛转来转去,看个不停,每当秦仲安停下来与村里人寒暄说话,他都竖着耳朵听。

秦仲安和秦二嫂在蔡家营住了这些时日,因秦仲安识字,常帮村里人写信念信看历书,秦二嫂帮村里女人接生看妇女病,因此夫妻俩在村子里人望颇高,一路出去,村里人纷纷与秦仲安寒暄见礼。

村里人见秦仲安带了一个清俊小哥和一个小仙童似的娃娃,都先笑着打招呼,然后看着赵郁问:“秦二叔,这位俊秀小哥和这小仙童是您家什么亲戚呀?”

秦仲安心里得意,笑得眼睛眯缝着:“这是我的女婿和外孙子,今日来家做客!”

村里人见秦仲安的女婿和外孙虽然衣服平常,可是生的好得很,而且看起来说不出的贵气,当然是夸个不停了:“哎哟哟,你这女婿生得可真俊俏,还有你这外孙子,当真跟画中观音菩萨身旁的小仙童一般,真是精灵啊!”

秦仲安一边摇头晃脑说“哪里哪里”,一边美滋滋把这些夸赞照单全收。

一时走到了村东头的大柳树下,两个老农正在下棋,有几位村人在观战,见秦仲安过来,忙高声招呼:“秦二哥来了!”

秦仲安带着赵郁和阿犬走了过去,先向众人介绍了女婿和外孙,然后一起立在那里观战。

村里人原本观着棋局说着朝中大事,与秦仲安寒暄罢,又续起了先前的话题。

其中一位种菜卖菜的钟老伯,每日都拉了一车菜进京城卖菜,消息自然灵通,道:“朝廷有一个最新消息,各位怕是还不知道呢!”

另外几位当即道:“我等住在京城郊外,天子脚下,还有我们不知道的消息?”

那卖菜的钟老伯拈着胡须得意洋洋道:“你们各位知道么?朝廷现如今有了新太子喽!”

民间提到皇上和朝堂,都是统称为“朝廷”,似乎天子和朝堂合为一体统称朝廷一般。

秦仲安闻言,心里一慌,正要开口阻拦众人谈论这个话题,却发现赵郁在他肩膀上轻轻摁了摁,便扭头看了过去。

赵郁微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前世兰芝去了后,忙碌政务之余,他都在求仙访道寻找秘术,何曾深入民间探访民情,今日可是一个好机会。

秦仲安见赵郁想听这些民间言语,心中始终惴惴,生怕自己的这些邻里乡亲哪一句话说错触怒了赵郁,因此预备随时打断乡亲的议论。

他到底是在州衙做过多年官吏的人,虽然赵郁这位女婿性情活泼宽厚,待他们夫妻很是孝顺,相处起来轻松得很,就如同亲儿子一般,可是他心里清清楚楚,赵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深爱兰芝。

即使赵郁像一般人家的女婿一样,可赵郁还是赵郁,是大周的皇室,是端亲王,是当今天子的嗣子,未来的皇位继承人。

众村民听说朝廷有了新太子,纷纷惊呼起来:

“真的?”

“不骗俺们?”

“朝廷又没儿子,如何立太子?”

“是福王世子还是定王世子?”

“是定王世子吧,他娶的可是武相国的闺女!”

“安王世子也娶了武相国的闺女!”

“呸,福王世子不也娶了武相国的闺女?!”

“咦?武相国到底有多少闺女呀?怎么许了这么多人家?”

“......”

秦仲安沉默异常。

赵郁听得兴致勃勃,眼中带笑。

阿犬安安静静呆在爹爹怀里,大眼睛忽灵忽灵,看众乡民用乡音高腔大调争论不休。

他家常听的都是京城官话,很少听到京城西郊这种唱歌似的乡音,觉得好玩得很。

那卖菜老农得意洋洋道:“你们都猜错了!哈哈哈哈!新太子是福王的次子端懿郡王,如今过继给了朝廷,成了端王,京城里人都说,端王以后是要做太子的!”

众村民都摇头不信。

其中有一位老农道:“端懿郡王又没娶武相国的闺女,武相国会让端懿郡王做太子?不可能!那些大人物虽然吃香的喝辣的,可是做人应该和咱们老百姓一样,讲究的是帮亲不帮理!”

另有一位观棋的是多年未第的老秀才,拈着花白的胡须摇头晃脑道:“唉,尔等着实鼠目寸光,端懿郡王天潢贵胄,目光远大,如今世家已经霸占了大周朝堂,他若是娶了武相国之女,即使成了天子,也必定沦为武相国的傀儡,反不如娶一个自己真心喜爱的女子,乐哉悠哉,悠哉乐哉!”

众人见他又冒出腐儒的酸腐气,顿时都大笑起来。

这位老秀才也不生气,道:“吾因会文之故,数入京城,颇听了些朝廷之事,吾以为端王绝非池中之物,大周中兴,且待端王。”

众人都笑:“王秀才,我们都不懂这些,你给我们讲演讲演呗!”

下棋的两位中的一位老农终于忍不住了:“你们吵得老子没法下棋了!”

这时候天色昏暗,小儿女纷纷过来唤人回家吃晚饭,众人笑谈了几句,各自作别而去。

苍茫的暮色中,赵郁牵着阿犬的手,慢悠悠随着岳父往家走。

秦仲安想了想,还是道:“女婿,村里人不懂朝堂之事,只是看个热闹罢了,若是有什么不中听的,你千万别放在心上!”

赵郁轮廓分明的脸在昏暗的暮色中依旧明晰,他微微一笑,道:“爹爹不必忧心,因为听了村民的议论,我倒是有了一个想法。”

见秦仲安看他,赵郁便接着道:“在西北的时候,我接触过西夏人、赫孙人、波斯人和穆木尔人;后来到了京城,我又认识了不少辽国人、高丽人和倭人,我发现与这些异族相比,我大周百姓有几千年的历史和典籍滋养,甚是聪明,民智已开。将来朝廷国库富足,若是能由朝廷出银子,聘请先生,在每个村子都建立学堂,大周百姓人人都能读得起书,上得起学堂,其中聪明智慧坚韧之人,能凭借学业参加科举,进入官场,不但能打破了世家对科举的垄断,也使那些有些资财的地主财主无法继世家之后垄断科举......”

前世的时候,赵郁在崩逝前已经发现了一个苗头——世家被他逐步瓦解之后,却又有了一个新的阶层中小地主财主阶层替代了世家,不断扩充本身的势力,掏空国家,压榨普通百姓。

虽然只是苗头,可若是任之发展下去,危害却甚大。

若是能令大量底层的人上升,是否就不会出现前世那种情形?

秦仲安停住了脚步,看着深沉暮色中的赵郁,深吸一口气,压抑住满心的激动,深深向赵郁一揖:“女婿,若是真的能实行,真乃大周之福,百姓之福!”

赵郁灿然一笑:“爹爹,咱们回家吧,此事我会与幕僚好好谋划的!”

秦家院子里香椿树的树杈上挂着一盏气死风灯,照得树下亮堂堂的。

树下的红漆杨木方桌上摆得满满当当,除了兰芝和蜀芳商议要做的红椒丝小香葱萝卜丝、小葱拌豆腐、青椒炒鸡和韭菜炒鸡蛋,另有一盘凉拌荆芥,一盘凉拌薄荷叶核桃仁,一盘煮好的咸鸭蛋,一簸箩蒸熟的红薯、玉米和芋头,另外就是一人一碗玉米糁粥。

赵郁背着阿犬随着秦仲安一进大门,兰芝就笑盈盈迎了上来。

她腰间还系着围裙,手里端着一簸箩刚贴好的焦香酥脆的玉米面饼子:“饭菜都准备好了,你们回来的正好,快用香胰子洗了手用饭吧!”

阿犬趴在爹爹背上已经睡熟了。

赵郁轻轻道:“兰芝,阿犬睡着了,让他先回房睡吧!”

秦二嫂忙低声道:“把阿犬放到我房里吧,晚上和我一起睡。”

安置好阿犬,让丫鬟用着晚饭在一边守着,赵郁和兰芝这才回了院子里。

赵郁自有一套养生之道,晚上一向用得不多,不过今晚是兰芝下厨,他便敞开了吃,最后吃得有些撑,便央求兰芝陪他出去散步消食。

兰芝还没见赵郁吃撑过,又好气又好笑,便挽着赵郁去村口散步了。

今日正是八月十三,夜空悬着一轮明月,明月隔着白杨树的枝叶在路上印下斑驳的影子。

路边草丛中秋虫不知疲倦地鸣叫着,远处的金水河缓缓流淌。

兰芝看着这条道路在月下蜿蜒曲折延伸向远方,似乎又回到了前世在辽州的某个场景一般,心里平静舒畅,便道:“阿郁,中秋节那日,咱们得回城参加宫中的中秋夜宴吧?”

赵郁“嗯”了一声,道:“往年都是在的观月台上,今年应该也是在那里。”

兰芝想了想,道:“宫中的中秋夜宴,必定是由梁淑妃操持,到时候咱们不得不防备些。”

赵郁“嗯”了一声,忽然道:“兰芝,我背你,好不好?”

兰芝怔了征,笑了:“好!”

赵郁蹲在地上,待兰芝趴在他身上,这才起身背着兰芝,在明月清风虫鸣水声中大步向前走。

前世回京之后,有一次他带着兰芝微服去辽州查武氏里通辽国之事,途中在辽河上遭遇了武氏杀手的暗杀,他背上中了一刀,抱着兰芝翻身从舷窗跃入辽河,待大船远去,这才趁着夜色拖着兰芝上了岸。

那时候他因为背上刀伤精疲力竭发起了烧,是兰芝背着他,在月色中一步步往前走,终于走到了一个村子,敲开了一户农家的门,救回了他的性命......

作者有话要说:收藏还不到13000,不过好想送大家红包呀,感谢浇灌营养液和收藏订阅评论的小亲亲!

第一百四十一章

早上兰芝是在秦二嫂与蔡氏的说话声中醒来的。

她起初还没听出来是蔡氏的声音, 只觉得声音很年轻,却又不是家里哪个丫鬟的声音, 闭着眼睛又听了片刻, 才听出是许江天的新婚妻子蔡氏的声音。

小楼外种着一大片艾草, 蔡氏正陪着秦二嫂一起收割艾草, 她到底年轻, 爱说爱笑,一边挥舞着镰刀割艾草, 一边道:“干娘,姐夫那么早就起来出门了, 姐姐怎么还在睡呀?”

秦二嫂割了一把艾草, 道:“他们两口子就这样, 你姐夫惯着你姐姐呗!”

蔡氏又是羡慕,又是为兰芝开心:“呀, 夫妻这个样子, 互相体贴, 互相疼爱,多好呀!”

兰芝听到这里, 这才想起了赵郁。

她闭着眼睛伸手往床外侧摸了摸,发现枕边人已经不在了, 还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离开的, 不由翘起嘴角笑了。

此时赵郁正戴着帷帽,带着孙夏孙秋等亲随骑着马进入了白佳宁在运河边的庄子。

白佳宁得到消息,很快就迎了出来, 和他一起出来的还有分明应该留守西北的白佳昊。

白佳昊与白佳宁走上前,见赵郁下马,当下拱手道:“王爷!”

赵郁取下帷帽,随手递给了孙秋,含笑道:“二哥,自家兄弟,不必客气!”

又问白佳昊:“二哥,你是什么时候到的?”

白佳昊此时穿着一身深蓝骑装,脸却是刚洗过的模样,应该也是刚赶到这里。

听了赵郁问话,白佳昊当即道:“我也是刚到。想着时间紧急,一直在赶路。”

和白佳昊寒暄几句后,赵郁看向白佳宁,神情变得认真起来:“佳宁,货到了么?”

白佳宁笑了起来,道:“全到了,我已经让人去验过货了,总共五千条火枪,三千箱枪药!”

赵郁眼中闪过一丝笑意,点了点头,在白佳宁的带领下,与白佳昊一起往白家庄里里的运河码头走去。

六艘中等船只正停泊在码头边,十几个穿着青色劲装的年轻人正拿着武器守在那里,为首的正是许久不见的温和与温凉兄弟俩。

见赵郁等人过来,温和温凉带着众人齐齐行礼。

赵郁摆了摆手,与白家兄弟商船验货去了。

验罢货,赵郁和白佳昊坐地分赃。

赵郁笑嘻嘻道:“二哥,给你三千条火枪,两千箱枪药,其余我留在京中自有用处!”

白佳昊当即正色道:“阿郁,你刚开始不是这样说的,你刚开始说全给我们西北军!”

赵郁笑容灿烂:“二哥,这批火枪枪药是谁出的银子?是我呀!你总不能让出银子的人什么都得不到?”

这批生意依旧是他和白佳宁合伙做的,白佳宁运送了大批的丝绸瓷器和茶叶去海外发卖,然后用挣来的银币通过特殊渠道买回了这些火枪和枪药。

也就是说,这批火枪和枪药,是他和白佳宁个人出资弄到的。

  如果觉得宠妾为后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平林漠漠烟如织小说全集宠妾为后醉太平甄薇的故事月季花开妖后养成史我的男人是狐狸天之娇女她貌美如花心狠手辣农门命妇你好土豪南安太妃传画堂春妒后养成史春水流穿越之贤妻难当不是冤家不聚头白色月光,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