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依依兰兮作品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刚刚过了中午没多久,阿简便来了。

连泽三个都大大松了口气,连芳清更是飞奔过去拉着阿简的手欢喜道:“阿简哥哥,你总算回来了!”

阿简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了笑,看了连芳洲一眼。

连芳洲心中也下意识一松,朝他点头笑笑:“事情解决了?”

阿简只简单“嗯”了一声没有别的话。

连芳洲也不多问,便笑道:“那就好,省得牵扯不清终究是麻烦事儿!”

第二趟的木炭很快出炉,有了上次的经验这一次在时间上把握得更加精准,不但出炭率更高,而且总共节约了两天的时间。

两家人土拔鼠存储粮食一般的不停砍炭柴和烧柴,炭窑旁的平地上堆得小山似的,窑里的炭起出来之后,晾上半天便又可以装窑,很是便捷。

这一趟四窑一共出了五千多斤炭,便是十一二两银子,一家能分上五六两。

一挑一挑黝黑发亮的木炭往家里搬运,人人脸上都漾着笑容。

赵氏更是笑得见牙不见眼,心里盘算着要扯两身好衣裳、买一根银钗、一对银耳环过年……

这天从山上刚刚回到家,连立和乔氏就在门口叫了一声“有人在吗!”直接闯了进来。

连芳洲瞟了一眼那分明有备而来的架势,心下明白这两口子定是在门口等着呢,自己一到家就来了。

她抬手将有些松的头发拢了拢,迎上前笑道:“大伯父和大伯母这么得闲啊!请坐吧!”

连芳洲心里已经猜到他们来所为何事。毕竟,自家和张婶家烧炭的事儿并没有刻意瞒着谁——其实也没法儿瞒着。

连立就哼了一声,坐了下来,乔氏白了她一眼,也跟着坐了下来。

“你眼睛里还有没有长辈啊?我们来了,连杯茶也没有!”乔氏不满道。

话音还没落,就看到连澈和连芳清已经端了两杯茶过来了。

连芳清嘟嘟嘴,说道:“大伯母,泡茶也要时间吧?我们又没猜到你们来早准备下了!您急赤白脸的急啥呀!”

乔氏顿时讨了个没趣,哼了一声不说话。

她哪儿想得到二房这几个毛孩子会主动给他们倒茶?她迫不及待的开口,就是想拿捏住他们的短,趁势将他们教训一顿,接下来再要说什么也就更加理直气壮了。

谁知反而落了短。

“就你事多!”连立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狠狠白了乔氏一眼,向连芳洲和颜悦色道:“你大伯母就是个心直口快的,你们别搭理她!”

连芳洲就笑了,瞧了乔氏一眼,闲闲“哦”了一声。

乔氏气得恨恨白了她一眼。

连立端起茶杯了无心思的喝茶,他在等连芳洲开口,等连芳洲问他们是来干什么的,然后就可以顺势说了。

可是连芳洲眼皮子微微垂着,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根本没有要开口的意思。

连泽兄妹三个和阿简早走开了,三姑奶奶也在厨房里没出来。

干坐着不是个事儿,连立无法,便轻咳了一声,说道:“芳洲,听说你们跟李家合伙烧炭了?”

连芳洲抬起头,冲连立点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又没了下文。

连立不禁有些生气,不快的道:“李家以前可不会烧炭,这是从哪里学来的?”

“这个我也不知道啊!”连芳洲笑道。自家没有大人,阿简是个外来的,站不住脚,对外都是说烧炭是李叔从别处学来的,顺带着叫连家姐弟妹几个帮忙分一点好处。当然,对外他们分到的银钱自然也是不多的。

张婶一家经常帮连芳洲他们,这回这么做也并不稀奇。

乔氏见连立一连碰了两个软钉子,心里更是不快,便哼道:“李家给你们多少工钱?我说他们一家子可真够过分的,哄你们帮他们干活呢!你们姐弟妹几个傻不愣登的累死累活,怕是连人家的零头都挣不上!这是欺负你们年纪小、不把我们当伯父伯母的当回事儿呐!”

一副要为他们出头做主、上李家去大闹一场的架势。

62.第62章 推一下旧书

完结书《朱门春深》、《弃妇重生》、《重生嫡女谋略》、《清朝种田记》、《农门锦绣》等,欢迎阅读!O(∩_∩)O~

63.第63章 想分一杯羹(2)

连芳洲目光微微有些沉,瞧着乔氏说道:“大伯母这话说差了,这事儿是我们自愿的,挣一分是一分,我们姐弟妹几个要吃饭穿衣,明年开春了还要买种子农具,哪一样不要花钱?要不,大伯父、大伯母你们借给我们?”

“我们哪有钱!”乔氏一听她说要跟自己借钱顿时就急了。

连立打断她道:“话不是这么说,你们帮他们干多少活,就该拿多少钱,可不能叫他们随随便便拿几个铜板就打发了!你们脸皮薄,觉着他们帮你们不少不好意思提,人家可乐得白白有人使唤!就算你们提那也是白提,东西怎么卖、账怎么算,你们哪里知道?别回头人家坑了你们你们还对人家感恩戴德!”

“就是!”乔氏便接着道:“得有个大人跟着看着才行!到底咱们才是一家子,我们做长辈的还能不偏向着你们?这事儿啊,得让我们也算上一份!”

“这不是占谁的便宜,是要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合理,省得一来你们吃亏不自知,二来村里头传出什么欺哄小辈的话来李家老两口子脸面上也不好看!你说,大伯说的是不是这个理儿?”连立看了连芳洲一眼。

“可不就是这个理!这样光明正大的,对谁都好!”乔氏又加了一句,便道:“走,你跟我们去,这就上李家说道去!”

连芳洲算是听明白了,这两口的意思是想要分一杯羹啊!

只怕还不止如此。

这位大伯父可是个精明人,怕是要学怎样烧炭才是最终目的。

现成能分钱当然不错,但是学会了怎样烧可是能管一辈子的。要不但凡会手艺的人家,一般都不传给外人、干活的时候也不会让外人在场呢?

“大伯父、大伯母!”连芳洲淡淡说道:“我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李叔张婶不是那种奸猾之人,我们也并不觉得辛苦!至于什么说道说道,就更没道理了!大伯父大伯母还是请回吧!”

“瞧瞧,说傻话了吧?”连立瞧了乔氏一眼,用一种怜悯同情的语气说道:“明明就是让李家人白白使唤了,还帮人家说好话呐!哎,你们能有多大?能经过多少事儿?这不就叫人家给哄得是非黑白不分了?我们不帮你们出头谁帮你们!”

“对!当家的你说的太对了!”乔氏重重的点头。

连芳洲叫他给气笑了,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这是真的把她当小孩子呢!

“哦?”连芳洲一挑眉头,便道:“难道大伯父你认为我是个傻的、认为我们姐弟妹几个都是傻的不成?”

“你这叫什么话!”连立皱眉,便道:“你们当然不是傻的!”

“可你刚才那些话,分明就当我们是傻的!”连芳洲冷笑道:“我们不傻,谁对我们好我们心里头清清楚楚!张婶李叔要是不真心要照看我们,能让我们跟着一起烧炭吗?你们见别人家谁会这样了?要不要咱们出门口说去,找乡亲们给评评理啊?”

“我们可是你的长辈!你敢这么跟长辈说话!”乔氏尖叫起来,“倒叫大伙儿都评评理!”

“大伯母,”连芳洲道:“我哪一句话说的不对麻烦你指正指正!你指的出来,我给你斟茶道歉!”

乔氏顿时哑口。说李家人不好那些话她根本不敢当众说。

连立冷哼道:“没什么可指正的,倒是我们白****心了!罢了,横竖人家不领情,还有什么好说的!人家愿意给人白干活,咱们管那么多干什么?好心让人当成了驴肝肺!”

连立说着起身,瞪了乔氏一眼喝道:“我们走!别跟小辈一般见识!”

乔氏不甘心,但也明白是说不动连芳洲的,这事儿也没法再继续下去,便瞪了她一眼恨恨道:“不敬长辈是要遭报应的!”这才跟连立身后走了。

他们走后,连芳洲便叫进连芳清来,吩咐了两句,连芳清点点头,转身就奔了出去。

不一会儿连芳洲气喘吁吁的回来,一进门就嚷嚷道:“姐,姐!你猜的没错,我看见他们朝张婶家方向去了!”

“他们可真是做得出来!”连泽也气了,不用想,也知道他们想去干什么。

“咱们看看去!”连芳洲倒不觉得有多意外,与连泽两人匆匆过去。

无耻的人是不能用一般人的思维去衡量的,他们做事的下限是不停的刷新的。

姐弟两个赶到李家,在门口便听得连立带着两分客气道:“……那几个孩子脸嫩,也没好意思来说,就让我们来说了!明天你们再上山的时候叫上我们一起吧!顺便照看照看他们,年纪还小,让人不放心啊!”

连芳洲和连泽气得脸色都要白了,两声便大声叫着“大伯父、大伯母!”走了进去。

李叔和张婶一家人不约而同的松了口气。

他们当然知道连家两房之间的关系,可是不管怎样连立和乔氏长辈的身份摆在那里,而且,这烧炭的技术是阿简传的,阿简又住在连芳洲家,倘若连立和乔氏非要跟着,他们都是老实善良的庄户人家,是拉不下脸来说不行的。

“你们来干啥?去去去,大人说话没你们小孩插嘴的份!还不赶紧回去!”乔氏一见连芳洲和连泽,顿时拉下脸来呵斥,长辈架子摆的十足十。

连立那边趁机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啊!我们就先走了!”

如此一来,事情便算是板上钉钉了!连立不由得在心里赞一声连芳洲姐弟来得很及时、很好啊!

连芳洲却没有如他们的意,走过去伸开双臂拦住了他们,笑道:“大伯父、大伯母,事情还没有说完,你们怎么能走?”

连立没想到连芳洲在别人家里敢这样对自己,脸上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沉声呵斥道:“你这是干什么!没规没距!”

“还不让开!你这孩子眼里还有没有长辈!老连家的脸都叫你给丢尽了!”乔氏也骂道。

两人说着就要硬闯,连泽却先一步将门给紧紧关上了,自己就守在那里。

连芳洲先是瞧了乔氏一眼,道:“大伯母,我爹娘没了,我们二房是我当家作主,我可不是什么孩子,别用这种语气说我,我听着心里头怪别扭!”又向连立道:“大伯父急着要走干什么?是害怕还是心虚啊?”

赵氏听了眼睛一亮,忙抢着说道:“芳洲,你大伯父刚才说明天要跟着一起去烧炭,还说是你们的意思!你来的正好,顺便问你一声。”

谢谢打赏哦!

64.第64章 想分一杯羹(3)

听到连立那么说,赵氏便心疼得像挖了自己的肉,逮着机会哪有不开口的道理?

连立顿时有点心虚,很想在气势上压连芳洲姐弟一头,便狠狠的瞪了连芳洲一眼,警告道:“芳洲,这是在外人家里,你有点分寸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往后你们几个要依靠谁你想清楚了!”

连芳洲大大方方的道:“大伯父,我一直都想得很清楚!这往后啊,我们谁也不靠,就靠我们自己!赵嫂子刚才说的话是真的吗大伯父?我怎么不记得什么时候跟大伯父说过这话了?”

连立老脸顿时一红,便道:“虽不是这么说的,可我们听来你分明就是这个意思!”

乔氏也忙点头:“对!你自己说过的话该不会不认账吧!”

连芳洲便道:“那也许是你们会错了意,我可从来没这个意思!这是李叔会的技术,怎么能轻易带人一道去?十里八乡没有这种说话!若不是想着照应我们、而我们年纪又还小,也不会带我们去!大伯父跑来说这话,难不成是想偷学人家的技术不成?”

“你胡说八道什么!我可没这么想!”当着外人冷不丁的被连芳洲戳破心思,连立顿时恼羞成怒。

“哦,那也许是我会错意了!我就知道大伯父没这么个意思!”连芳洲淡淡笑道:“我给大伯父陪个不是!”说毕微微弯了弯腰。

乔氏也骂道:“人家李家人都没说什么,你跳出来嚷嚷个啥?真没见过你这么没脸没皮的!”

赵氏便飞快的插了一句:“你大伯父说了到时候好照看你们呢!”

连芳洲没理会乔氏,向李叔客气道:“李叔,我们没那么娇贵,不需要人照看!这是您学来的技术,该怎样便怎样。您和张婶一向来照顾我们,我们心里都清楚,若是为了这个觉着对我们面子上过不去,倒是我们的不是了!”

李叔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便向连立客气的道:“想来是一场误会!这,呵呵,说开了就好了!你们放心,我们会照看好芳洲他们几个,不会让他们累着的!毕竟都是乡里乡亲的……”

李叔这话是主动送台阶给连立两口子下,毕竟他们是连芳洲姐弟妹的长辈,不想弄得太僵。

谁知乔氏却不领情,反而急道:“刚才明明已经说好了的事,李兄弟你怎么能这样,你这不地道啊!”

赵氏火了,忍不住道:“乔婶,我爹答应什么了?都是你们自说自话!这好不容易学来的技术能随便给人看吗?”

“梅子!”张婶就轻轻斥了赵氏一句,向乔氏笑道:“我这儿媳妇就是个嘴快的,说的话不太中听,她婶子你别恼!”

说是不太中听,却没说这话不对。

“既然人家不领情,就当咱们白瞎操心了!走罢!别在这讨人厌了,晚辈不像晚辈,哎,可怜我那兄弟弟妹去得早啊,好好的孩子长成这样了!”连立一边说一边叹气,临走还不忘踩连芳洲一脚,顺带连李叔张婶也牵扯上了。

“等将来吃了什么亏,别来找我们做主!就是跪下来求也不顶用!”乔氏恶狠狠的瞪了他们姐弟俩一眼也去了。

李叔、张婶、李三合面面相觑,赵氏轻轻啐了一口,嘟囔道:“这都什么人啊!”见张婶瞪过来,赵氏不服道:“娘您瞪我我也这么说!”

一句话倒把连芳洲逗得笑了,屋子里气氛这才一松。

“都是我不好,没有想到他们会闹这么一出,没提前跟叔婶打个招呼!”连芳洲笑着赔不是。

“你快别这么说!”张婶握着她的手一笑,轻叹道:“唉,这还真是……”

李叔到底有些过意不去,便道:“到底是你们的长辈,要不,这事儿算他们一份?”

“李叔!你可千万不能这么说!”连芳洲摇摇头,断然道:“你们都是知根知底的人,我们连家那一摊子烂事儿我也不怕说!我那大伯父大伯母是什么人?从来不见帮我们半点,若说欺压我们没爹没娘的他们便是头一份!这一次我们若是忍让了,他们只会越发得了意,将来还指不定怎样得寸进尺呢!再说了,他们的日子又不是过不下去等着钱救急!”

张婶就又轻轻的叹了口气,道:“真难为你们了!”

连芳洲淡淡一笑,说道:“我们有什么好为难的?不依靠他们,我们照样能生活得很好!他们来找我们的麻烦也有限,逼急了宣扬出去,瞧他们那做长辈的怎么下的来脸!”

“好歹你们是一家人!能不到那一步千万不要!”张婶忙道。

连泽便道:“张婶,他们什么时候拿我们当一家人过啊!从前我爹娘在的时候,动不动便摆出兄长的架子让我爹娘帮他们干活,如今光剩下我们,但凡能占便宜的,他们怎么会客气!”

张婶便道:“寻常的事儿能忍你们便忍一忍,便是不能忍的事儿也得把理由给占得足足的,到底他们是长辈,说出去不好听!到头来吃亏的是你们!别的也还罢了,这名声万一被人传坏了那可是不得了的啊!你们姐弟妹的亲事将来都要受影响,还有澈儿,你不是说还打算让他上学堂吗?”

连芳洲顿感一阵无力,古代就是这么的麻烦!同时也暗暗生出警惕:她不是本土人啊,没准一不留神就不注意了!

便点点头道:“我记住了!谢谢张婶提醒!”

连泽也点头道谢。

李叔便道:“行,这件事就这样算过去了吧!我明白了你的意思,这事儿我不松口就行!”

“给你们添麻烦了!”连芳洲感激笑道。

李叔摆摆手笑道:“这也没什么!若不是你们想着我们,这钱我们也挣不上!往后若有什么事要帮忙尽管开口,不用顾忌!”

连芳洲和连泽答应下来,又说了几句闲话才离开。

两人一回去,三姑奶奶便上前问怎样了?连芳洲只说了句“没事了”便再无多言,又叮嘱了他们一番没事儿离那两口子远一点,省得遭了他们暗算。

连芳清是个调皮的,同样的年龄连澈却十分稳重拿得住,连芳洲又叮嘱连澈一句:“看好四妹!”

连澈“嗯”了一声点点头,连芳清眨眨眼睛拌了个鬼脸。

65.第65章 里正有大事宣布(1)

天气还不冷,这一次烧好的炭全部都堆放在李家的杂物棚里,打算等过一阵子再卖,趁着天气好,大伙儿卯足干劲争取时间继续烧炭。

这天连芳洲在路上碰到了张里正的媳妇牛氏,连芳洲笑着打招呼,牛氏笑着应了,顺口又说了几句她们和李家烧炭的事儿,话里话外十分的羡慕,隐隐的带着点酸味。

这牛氏是个自视既高而且好贪小利的性子,仗着是村官的媳妇,没少占人便宜,左右不过是些一把蒜两棵葱或者有好处抢先的零碎事儿,大家伙看在里正的面子上也就背地里抱怨一二,没有谁跟她认真计较。

连芳洲听了她的话心里一动,便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其实也是李叔和张婶见我们可怜帮衬一二罢了,我们能有多大力气能耐,说得上合伙不合伙呢!不过啊,倒是捡了不少的碎炭回家,都是卖不出钱的,牛婶要是不嫌弃,回头给你们家送点?都是好炭,冬天烧炉子都能用!”

牛氏一听脸上顿时便绽开了大大的笑容,眼睛一下子闪亮了起来,嘴里却笑道:“哎呀那怎么好意思呐!那碎炭也是炭呐!还不是照样能烧!”

“多着呢!反正我们也用不完!横竖也是要送人的,送谁不是送呀!”连芳洲便一锤定音:“等下午我给您送家里去!”

“呵呵!瞧你这丫头,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说啥呢!”牛氏笑眯眯的,想了想又道:“下午我家里恐怕没人,这样,等晚饭后你再给送吧!”

牛氏的孙子才刚刚半岁,怎么会没人在家?连芳洲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牛氏的顾虑,自家姐弟们几个没爹没娘的,牛氏是怕拿了自家的东西被人说什么不好听的,这是拐着弯暗示自己天黑之后再去呢!

如今这时节不比夏天,晚上是极少有人出门的。

“行!”她便痛快点点头,笑道:“晚饭后我还得洗碗什么的收拾收拾屋子,可能得晚一会儿呢!”

“没事没事!我们家晚上睡得晚!小孙子闹腾的!”牛氏一听正中下怀,更高兴了。

连芳洲便就着她的话,又顺便夸了她的小孙子一番,把个牛氏乐得心花怒放的去了。

里正不大不小是个村官,还是个现管的。跟他家打好关系,将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正如张婶所说的,连立和乔氏毕竟是他们的长辈,那两口子又是个极品,天知道将来还会干出什么事来?

没准到时候得找里正主持公道。她不求人家偏袒,只要讲理,就行!

这些事情,她须得早一步打算在里头。

回到家里,连芳洲便带着连芳清和连澈将堆放在阁楼上的碎炭挑了一口袋较好的,准备晚饭后给牛氏送去。

说是碎炭,其实也并不是真的碎,只是相对那些一米多长的成炭来说显得零碎罢了,一截只有两指、一指长左右,有的还是半边,每一窑炭无可避免都会产生一些这样的碎炭,不便出售,便都捡了回来自家烧。

牛氏看到连芳洲果然来了,心内便十分满意,笑眯眯的收下了,又感叹了一番他们姐弟妹多么不容易,又说有什么事儿要帮忙尽管开口!

这都是客气话,只怕也是牛氏生怕她送炭给自己是有所求而试探的话,连芳洲自然是道了谢,并没有说有事,闲话几句便走了。

张里正见婆娘喜滋滋的提着一麻袋东西进屋,便问道:“刚才来的是谁?怎么没进屋就走了!这是什么?你又朝人要东西了?”

“这叫什么话!”牛氏就白了张里正一眼,不满道:“什么叫我又朝人要东西了?诺,你看看,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碎炭罢了!要说芳洲那孩子真是有心,知道咱们家天天要给孙子烘尿布,就给送了点碎炭来!反正这玩意儿又不是她花钱买的,我怎么就不能收了?”

张里正于是就不说话了,他也心疼孙子啊。

如今已是初冬,虽然每天太阳照常升起,而且阳光几乎比夏日里还要亮的刺眼,但是却没有什么温度的。

里正家的小孙子一天要换下大大小小一二十条尿布,只能用炭火烘干。

家里都是去年冬天剩下的木炭,因为随意堆放在墙角,都返了潮,烧起来的时候带着很刺鼻的呛味,弄得一屋子都是。

如今连芳洲送了这些碎炭过来,却正巧是歪打正着,真正送到了人家的心坎上了。

“这也就罢了,难得人家一片心意,若是别的东西可别乱收!毕竟,”张里正顿了顿,说道:“他们家跟别家不一样!”

他们家,可都是孤儿,收他们的东西叫人说起来不好听。

“我知道!这我还能没分寸?”牛氏白了他一眼,道:“反正他们跟着李大木家烧炭,能分多少钱不知道,可这样的碎炭怕是用都用不完!咱这么些能有多少啊!”

说着又笑叹道:“哎,以前还不觉得,芳洲这丫头还真是挺有心、挺好的!他们姐弟妹几个也怪可怜的,这往后啊,能帮着说几句话的就帮一帮啊!也算是给咱们大孙子积福了!”

张里正就没好气瞪了她一眼,说道:“这是自然的,还用得着说?我这个里正也不是白当的!”

这日一早,张里正的小女儿张燕来了连芳洲家,笑道:“芳洲姐,今天干活回来早一点啊,太阳落山就赶紧回来,我爹说让每一家去一个能主事的到大樟树下开会呢!有要紧的事情要说!”

连芳洲便忙笑着应了一声。

张燕便说还有别家要通知就离开了。

连泽瞥了一眼离开的张燕,说道:“真是奇怪了,先前村里有事,里正只跟大伯父那边说,都没跟咱们家说!今年差一点就误了交税,幸亏张婶提醒了一句。没想到今天张燕竟然来了!”

连芳洲心里一动,便明白八成是那一大麻袋木炭的功效了,便笑道:“这不是好事吗?说明没人不拿咱们姐弟妹几个当回事了!”

“姐姐说的是!”连泽笑了笑。

“开会?这不早不晚的,能有啥事儿呢?唉!”三姑奶奶一旁叹了口气。

谢谢我有我的骄傲、小小楠同学亲的打赏,么~

66.第66章 里正有大事宣布(2)

每当有大事的时候,各村的里正都会召集大家伙儿在特定的地方开会说一声,大房村便是在村子中间的大樟树下。比如说春耕时提醒人们赶紧耕种不要误了时节、秋季干燥提醒进山下地注意防火、秋收后宣布什么时候要交税,或者朝廷要征兵、征徭役等等,都是里正通知的。

不过像征兵、徭役这种事情很少,一般都是成定例的春耕秋收等事,这个时候有事情宣布,还是要紧事,就不得不让人有点悬心了,也难怪三姑奶奶会叹气。

连芳洲便道:“管他呢!反正到时候就知道了!咱们家都是半大的孩子,未必摊得上什么事!”

三姑奶奶想想,的确是这个理,便不再想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连芳洲、连泽和李叔张婶先回来,简单的洗了洗,便约好了一同往大樟树下去。

他们到的时候,大樟树下已经稀稀拉拉的站了不少的村民,大家三三两两的都在议论着会是什么事。

不过显然,里正的口风很紧,不到最后一刻,根本没有人知道会是什么事儿。这种议论和猜测不过是打发时间罢了!

人越聚越多,已经密密麻麻嘈杂一片了。连立和乔氏也来了,两人看见了连芳洲和连泽跟李叔、张婶站一起,连立没说什么,乔氏却“呸”了一声低声骂了几句,便也扭头不再看他们。

不一会儿张里正终于来了,站在大樟树下高高的石台上,扫视一眼,照例高声问了一句“人都到齐了没有?”

众人便乱哄哄的都答道:“到齐了!快说吧!”

张里正便咳了一下,高声道:“大家都静一静,静一静,听我说!”如此反复喊了好几声,下边众人终于安静了下来,目不转睛的盯着张里正。

张里正便慢慢的说道:“县衙里刚刚下来的消息,官府有两样新种子发下来,要求咱们所有的人家明年试种——”

一句话没说完,下边便“轰”的一下闹开了。

“啥?新种子?这靠谱吗!”

“试种?用咱们自己的田地?”

“废话!不用自己的田地你种哪里!”

“那可不行!那庄稼怎么办?不种庄稼明年等着饿死!”

“我看也是,现在倒逼着咱们种不知啥玩意儿,到时候没饭吃官府管不管?”

“你做梦哩,官府谁管咱老百姓的死活!”

“哎先别吵、先别吵,还没听张里正怎么说呢!”

“……”

张里正听到下边闹嚷嚷闹成一团也不着急,仿佛早就料到大家伙会是这种反应似的,站在上边不动声色的瞧着,颇显气定神闲。

“哟,好好的怎么来这么一回事儿!这也不知种的是什么东西,可什么东西能大得过粮食去呢?唉!”张婶也叹了口气。

“这有什么办法,官府都发话了,咱能不照办吗?”李叔是个老实人,想了想又道:“大不了咱们多烧几窑炭,多攒些银子,到时候买粮食吃也饿不着。”

这话倒有几分理,张婶便点点头,也没那么紧张和纠结了。

不过,她心里还是有几分难过的,因为原本以为今年可以过一个肥年,可以添置许多东西,现在看来,得重新打算了。

连芳洲便微笑道:“李叔、张婶,咱们先听听吧,没准是好事呢!”

李叔和张婶都呵呵的笑了笑,两人都是一样的心思:官府能有好事?是好事早有人抢着做了,至于这样嘛!

张里正看大家伙叽叽喳喳得差不多了,这才又高声让大家安静下来,接着说道:“这两样东西呢,一样叫土豆,一样叫棉花,土豆能当粮食吃,棉花是用来,做衣裳的……”

说到这里,下边又是“轰”的闹开了。

连芳洲的脑子里也“轰”了一下,猛地抬起头看向张里正,暗暗压抑着兴奋。

土豆,棉花,那真的都是好东西啊!

不过,再好的东西也得被人发现了好处那才是好东西!对于从未见过的人来说,那就不一定了!

比如此刻神情激荡的众乡亲们,就听得无比的气愤。

“种了一辈子的地从没听过豆子长土里的,蒙谁呢!干脆叫花生不就得了!”

“肯定是没法儿跟花生比,也不好意思叫这个名吧!”

“那啥棉花就更离谱了,花还能用来做衣裳,干脆咱都穿树叶子得了!”

人群中就爆发出了一阵哄笑。可是哄笑过后,却是更加激动的情绪和气愤。

众人一致认为:官府简直欺人太甚!这分明就是要庄稼人的命啊!

“姐,不怕的,咱们和李叔他们多烧点炭,而且明年,我也可以进山打猎了!”连泽以为连芳洲是担忧吓着了,连忙小声说道。

  如果觉得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依依兰兮小说全集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重生嫡女谋略,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