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依依兰兮作品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那么立后一事,也就这么定了?”广元帝又笑道。

太皇太后微僵,她原本还想含糊过这个话题,谁知广元帝又明明白白的提了起来。

“皇上,”太皇太后叹道:“立后一事,且容后吧!皇上能说服大臣们不往后宫送女人、不提选秀,立后一事……”

广元帝经历了那么多事,又当了这么一段时间的皇帝,心智早已非从前那个仿佛整天只会嬉皮笑脸胡闹的皇孙殿下可比。

加上先帝曾经当着他和老敏郡王的面说过连芳清不可为后的话。

听了太皇太后这么说,广元帝的心下意识的微微一跳,不依不饶逼问道:“皇祖母,到时候宫里只剩下清儿一个,不立她为后还能立谁?换句话说,即便不立她为后,跟立了又有何区别!朕不想委屈了她!”

最后一句才是重点。

太皇太后一滞,不知该如何回答,便叹道:“你总得给哀家一点时间啊!这一下子说太多的事儿,说了也没用!得等有时间做了才成!事情要一件一件慢慢的来,不急,不急,啊!”

不管广元帝如何逼问、缠问、磨蹭问,太皇太后就是顾左右而言他,无论如何不肯吐露半点口风。

广元帝万般无奈,也只得罢了。

但他心中却存了疑:这件事肯定有问题!

好在,并非一无所获。

离开慈宁宫的时候,广元帝是大体满意的。

清儿能快点怀上孩子就好了……如果清儿怀了孩子,母凭子贵,谁也拦不住他要立她为后!

太皇太后在广元帝走后,望着跳动的烛火,却独自沉思了许久。

才轻叹一声,命燕姑姑将徐淑华唤来。

听了太皇太后转述的广元帝的话,徐淑华的心一下子便沉到了底,半灰的还挣扎着留有一线希望的心,也彻底的灰透了!

“姑祖母,明日,淑华便去辞别贵妃娘娘,出宫回府去吧!”徐淑华沉默半响,轻轻说道,语气却是无比的坚定。

“好!”太皇太后的心算是彻底的放松了下来,徐淑华是徐家这一辈最出色的姑娘,她既然都铩羽而归,徐家自然不会再派别的姑娘来。

“哀家会修书一封,你带回去给老爷子。至于哀家跟你说的关于皇上与贵妃的事儿,”太皇太后顿了顿,便道:“你给老爷子一个人说便成了,此事皇上并未公开,别露出风声去,不然,皇上面子上须不好看。他纵不怪哀家,心里对徐家也总会存着疙瘩。”

“是,姑祖母!”徐淑华笑着答应。原本,她还打算瞒着谁也不说呢!

她怎能不知其中干系?皇上信誓旦旦这辈子只守着贵妃娘娘一个,且别论此事是真是假、能持续多长时间,朝堂上肯定会炸开锅,那一班老臣尤其是宗室、翰林院、内阁、御史台岂能善罢甘休?

奏折必定雪片似的送呈皇上御案,到时候皇上措手不及,岂有不恼的?

天子一怒,总得找人出气吧?

太皇太后心中大石头落了地,又心疼徐淑华懂事,不免拉着她说了半宿的话,又信誓旦旦的保证,必定会亲自过问她的亲事,会请皇上做主,给她指一门好亲,将来绝对不会亏待了她云云。

徐淑华原本低落的心情也渐渐的好转起来,笑着谢恩。

连芳清却是没想到自己和广元帝演的那么一场戏效果竟然这么好!

原本一大早门外便来人禀报徐小姐拜访,她还有些许不快:怎么又来了?

听她说是来拜辞今日便要出宫回家去的,顿时大喜,便笑着道:“也好!如今近年下了,徐小姐要回便先回去吧!等过了年本宫再传你进宫说说话,再多陪着太皇太后住几日!”

又意有所指的笑道:“太皇太后可是一直惦记着娘家亲人呢!其实皇上也常说起徐府,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对皇上的恩情,皇上每每提及必要感慨的!”

徐淑华更放了心,便陪笑道:“徐家何德何能,劳蒙皇上和太皇太后、贵妃娘娘惦记,是徐家的福气!”

连芳清更知她是个明白人,两人相视一笑。

留她说了片刻话,临走又赏了她一对羊脂白玉雕琢的如意、一对衔珠金鸾步摇。

1557.第1557章 御史进言

徐淑华真心的拜谢了。

有了这些东西,将来不管她嫁入谁家,都不敢小看了她。

送走徐淑华,连芳清不由轻叹,如果每个女子都像徐淑华这么识趣就好了,可惜,这无疑是不可能的!

毕竟,诱惑太大,有家世、有容貌、有才情的美人们,不生死搏斗一把,谁肯轻易罢休呢?

万一她就是有那运气、万一皇上看上她了呢?

连芳清下意识的又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脸微微的红。这几夜他格外努力,也不知从哪里打听来的什么容易受孕的姿势摆弄着她。

若是怀上了,想必又更容易一些吧……

徐淑华低调的进宫,又低调的出宫,令许多心思又开始活络,跃跃欲试等着看热闹的贵人、美人们以及宫外嗅觉格外敏锐的夫人们大感意外且失望。

徐家小姐就这样走了?

虽然没有明说,可是皇上身子刚刚调养好,徐家那养在深闺的嫡女都舍了出去送进了宫,这不是明摆着冲皇上去的吗?

可没想到,不过几天的功夫,就平平静静的出了宫。

徐家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或者说,太皇太后是个什么意思?

李贵人也同样如此问赵美人,很显得有几分意兴阑珊的无趣。

她自知没有手段心计,容貌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也不是出挑的那一个,琴棋书画什么都会一点,但绝对比不上莲贵人,更不如赵美人,因此也没有争宠的心,但也不愿意独守空房到老。

徐淑华进宫,令她一下子振奋起来,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

徐淑华那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那是太皇太后的娘家人啊!

太皇太后抚养了先太子一场,将先太子视如己出,皇上登基的时候,她在后宫控制住了淑太妃一干人等,也是立了大功的人,又是长辈,皇上又孝顺,只要她一句话,徐淑华怎么也能封个妃子吧?

而且,看在太皇太后的面子上,皇上也不好太过冷落她吧?一个月不说多,去个两三日是不能再少了的。

否则,别说皇上,便是贵妃,又有何颜面去见太皇太后?

只要打破了目前的形式,有了突破口,再有什么岂不是水到渠成?

谁知,赵美人却给她泼了冷水,还是那句话:先看看再说,别急着高兴!

李贵人当时不以为然,如今却不得不服赵美人的判断,心情也更加沮丧。

赵美人却因此更有两分把握认证自己的猜测,忍不住劝李贵人道:“李姐姐,我还是那句话,先看着吧!也许,不会等太久了!”

李贵人这回不敢先高兴了,问道:“妹妹,你是个聪明人,能不能给我一句准话,不会等太久,是个什么意思?”

赵美人欲言又止。

实在不是她不想说定要在李贵人面前故弄玄虚,而是李贵人的嘴实在不是那么的牢固。万一这话传到皇上、贵妃耳中,自己就麻烦了!

赵美人只得苦笑道:“好姐姐,我若能想清楚,就不会是如今的境况了!皇上的心思,哪儿是咱们能猜的?正是因为我也不知该怎么办,所以才说先等着看啊!你想想,徐家小姐进宫又出宫,朝中必定会有人关注,肯定会有人有所动作的,所以我才说,不会等太久了!”

李贵人想想,似乎也有道理,便笑道:“也好,这回我可什么都不敢胡思乱想了!我就听妹妹你的,且等着看便是!”

果然,没几日,便有御史上折子,说是朱三公子一伙叛逆如今已经一网打尽,宫中给位主子们在这次变乱中都受了惊吓委屈,份位应该升一升了,这样,也给宫中增添点喜气。又说,皇上龙体无恙,立后之事也该提上议程……

广元帝看到这份折子,气得脸色铁青,在乾清宫破口大骂,小廖子缩头缩脑站在一旁战战兢兢,就怕遭受了池鱼之殃。

连芳清进来,他脸色才略略缓了些。

“怎么了?大过年的,谁惹皇上生气啦?”连芳清有些纳罕,含笑上前。

徐淑华识趣而退,徐府那边也没有再动作什么,徐老夫人反而进宫给连芳清请了安,广元帝心头大悦,这几日都比较开心的,谁知今日竟气成了这样!

广元帝下意识的便想瞒着连芳清这个消息,想了想,如何能瞒得住?

御史们的伎俩他最清楚不过了,这份折子只不过是投石问路而已,接下来呈递上来的,多着呢!想要瞒着她可有点难!

“你看,刘光明这老东西,朕看他是想告老回乡了!”广元帝愤愤将一份折子指给连芳清看。

连芳清拿起一看,却是不以为意的挑了挑眉,笑道:“我看人家刘御史说的也有人家的道理,皇上不理会便是,横竖要过年了,先压着吧!”

“不出朕意料,明儿、后儿不知会有多少这样的折子送上来,这些混蛋,是存心不给朕好好过年了!”广元帝摇摇头,语气坚决的道:“朕不轻饶了他们!升份位是吗?立后是吗?好啊!这次剿灭朱三公子一伙逆贼,清儿立下大功,这份位更该升一升了!朕明日早朝就命令礼部准备立后事宜!”

“皇上!”连芳清的心骤然一跳,脸色微微有点儿变了。虽然她知道以广元帝待自己的情意,那个位置迟早会是自己的,可此时听到,太突然、太意外了,对她的冲击也太大了,一下子竟有点儿慌乱无措。

“别怕,清儿!”广元帝用力握住她的手,断然道:“就这么决定了!朕就不信,朕娶媳妇也得他们来管吗?哼,惹朕恼了,朕把他们所有儿女的婚事全管了起来,男的配蠢妇、女的嫁纨绔!那时他们才知道厉害!”

连芳清不由“扑哧”一笑,心中亦松快了几分,点点头“嗯”了一声,有些愧疚的道:“让你为难了!”

广元帝眸子温润明亮,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她不说话。

连芳清咬了咬唇,忽的又嫣然一笑,道:“可是,我就是那么小气和自私!即便让你为难,我也绝不肯妥协!”

1558.第1558章 避开

广元帝哈哈大笑着将她抱在怀中连连亲了几下,心头乌云一扫而空,畅快的笑道:“这才是我的清儿!”

连芳清也咯咯的笑起来。

广元帝柔声道:“若说为难、委屈,清儿比朕承受的更多,朕如何不明白?”

或许很快,就会有人谩骂她狐媚惑君了!指责她心胸狭窄、妒妇等等……

可那又如何?他娶媳妇是他的事儿,他们管的着吗?

不出广元帝所料,第二天,奏折雪片似的飞上来,内容大同小异,众臣们都对皇上的后宫之事表示了极大的过问的兴趣。

可众臣们没有料到的是,这些折子才刚刚递上去,皇上竟是连连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的意见,然后话锋一转:升份位首先该升的就是清贵妃!那就升为皇后吧!

“轰”的一下,朝堂中一时炸开了锅!

广元帝却是不等他们吵起来,直接下旨礼部尚书着手准备封后事宜,匆匆宣布退朝了!

李赋与连泽相视一眼,什么话都没有说,在一大片沸腾如滚水的嘈杂激烈争吵中,默默的退出去了。

回到府中,李赋自然第一时间便将此事告诉了自家娘子。

连芳洲的心也重重的跳了两下,有些诧异笑道:“这么快?我以为起码得明春皇上才试探着提此事呢!”

李赋一挑眉,道:“那是最稳妥的法子,我想皇上本来也是那么打算的,不过,有人上了折子……”

“怪不得!皇上是真恼了他们呢!”连芳洲恍然大悟,又道:“朝堂上岂不是炸开了锅?”

李赋笑笑,“那还用说?皇上都落荒而逃,宣旨命礼部尚书筹备封后事宜便急急退朝了!”

连芳洲也苦笑。

皇上要治理天下,还得靠着臣子们呢,大臣们拧成一股劲儿,他总不能将他们全都杀光或者统统罢官!那样的话,整个朝局又会动荡起来,朝堂不稳,天下不稳,不是什么好事。

做皇帝,也不是事事皆可如意的。此事,倒真是难为他了!

大臣们虽然有的人怀有私心想让自家女儿进宫,自己也捞个外戚当当,没准将来还可以有更大的福分!

但无可怀疑,许多人也是出于对皇上的忠心才会如此。

毕竟,如今的连家、李家,风头赫赫,忠于皇上的大臣们、以及许多宗室们总会心有忌惮的。

也正因如此,广元帝才会落荒而逃。因为他也很清楚,这些人是为了他好。

但他们根本不理解他,不懂他,自以为是的对他好、为他着想,又深深为他所厌恶!

“你觉得,礼部尚书会遵旨吗?”连芳洲笑着问李赋道。

李赋一怔,诧异道:“难道,他还敢抗旨不遵?”这种事儿对李赋这样行伍出身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连芳洲见他神情不禁更加好笑,笑道:“我可是听说礼部尚书那个老头子固执得跟石头一样呢!我敢跟你赌,他一定不会遵旨!没准这会儿已经递牌子求见,要跟皇上理论了!”

李赋蹙眉。

连芳洲轻轻一叹,道:“礼部尚书秦大人,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去年才刚过了八十大寿吧?也是时候该回乡养老了!没准,皇上会趁机把他给撤职了!”

一来,他年纪也大了,二来,也是杀鸡儆猴、让众臣们看到他的决心的意思。

李赋眉头一跳,道:“到时候,针对贵妃的各种指责会铺天盖地二来,包括咱们家和连家,恐怕都会热闹起来……”

上门游说的、说情的,肯定送完一拨又来一拨。

宫中的贵妃娘娘他们敢指责但却奈何她不得,可连家和李家的大门,他们是认得、并且也可以来叨扰叨扰的。

“娘子有何打算?”李赋问道。

连芳洲笑道:“我不能拖皇上和贵妃的后腿,咱们留在京城中处境尴尬,不如避一避吧!等下我就叫人去跟阿泽、亦云他们说,嗯,咱们今年去辽东过年好不好?北国风光,冰天雪地,一定别有一番滋味!”

李赋笑道:“就是冷得出奇,不过你要是想去,咱们就去!”

连芳洲笑道:“冷怕什么?多穿点、屋子里有地龙、有炕,再不济还能烧炭,再冷也有限!咱们准备准备,明儿天一亮就走吧!”

“好!”李赋一扬眉,笑意盈盈。

广元帝要立连芳清为后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后宫。

后宫的反应与前朝完全两样,众人听毕仅仅“哦”了一声,然后贵人美人们相约去长春宫向贵妃娘娘道一声“恭喜!”、太监宫女们议论两句“皇上终于下旨了啊!”也就没什么了。

因为显而易见,皇上的心思,但凡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皇后之位,非清贵妃莫属。

慈宁宫中,太皇太后有些忿怒,也有些气急败坏,破天荒的命人将广元帝传了去。

“皇上怎么突然下旨立后呢?如今朝局才刚稳定下来,等过了年一切再说岂不是好,皇上,有点太心急了!”

广元帝脸色有点不太好看,礼部尚书那秦老头子死赖活缠的求见,被他命小廖子带人强行赶出了宫,听说老头子口中很说了几句不好听的,他心情能好就怪了!

而且,今日不见那些人,明日、后日他们肯定还会继续锲而不舍的求见,他迟早要见的。

“皇祖母,不是朕要提,有人提了,朕不能不做回应!此事皇祖母不必管了!迟早都一样要提,如今提了也好!”

太皇太后眸光闪了闪,一瞬不瞬瞧着广元帝,轻轻叹道:“皇上,此事,哀家要管!哀家也不同意清贵妃为后!”

“皇祖母!”广元帝脸色微变,却并没有多吃惊。

他只是气,愤怒!合着之前与皇祖母说的那些话全都白说了!

“清儿她有什么不好,为什么你们一个个都针对她?威宁侯和连家若有反心,当初根本就不会冒险助朕登基!难道朕立了清儿为后,大周便要亡国了不成!”

广元帝突然感到无比的沮丧!登基以来,他是头一次感到那么无力,有种手脚都被束缚住了、无可动弹的感觉!

做这个皇帝,当真无趣的紧!

1559.第1559章 祖孙对持

“住口!”太皇太后心头猛跳,脸色大变,怒道:“皇帝!这话也能说吗!”

广元帝闷闷的,轻轻一哼不做声。

太皇太后有种浑身是嘴同他也说不清的感觉,半响叹道:“连家、李家根基不稳,骤然太过富贵权势对他们来说亦并非好事!皇上,你疼清贵妃,将来多疼她些便是了,她为后,着实不妥!此一时彼一时,威宁侯功高盖主,清贵妃再为后,纵然他不生异心,他的部属呢、附庸在他身边的人呢?到时李、连两家亲友门生一家独大、把持朝政,这是祸事呀!对皇上对大周是,对李家、连家又何尝不是?皇上不可太感情用事!”

广元帝沉默不语。

太皇太后见他根本没有半句听进去的意思,索性将心一横,叹道:“皇上,哀家实话跟你说了吧!先帝爷临去前,给了哀家一道遗旨,说如果将来你还会回京城来,这道旨意必须遵从,若不回来,那自然也就罢了!哀家这就将先帝爷的遗旨取来,皇上你自己看吧!”

原来皇祖父还留了一手!

广元帝心中一凛,道:“不必了皇祖母。”

太皇太后见他依然是波澜不惊、神色不变的样子,不由心中大感不安,也有些气急败坏,颤声道:“皇上,先帝的遗旨,难道你也打算抗旨不遵吗!先帝不会害你!”

“可皇祖父他跟您一样,不了解我!”广元帝慢慢的说,抬头看向太皇太后,道:“皇祖母,我也告诉您吧,东宫失火之后、皇祖父驾崩之前,老敏郡王曾经偷偷带着朕进宫见了皇祖父最后一面。当时,他老人家便跟朕说了,说清儿,不可为后!没想到他老人家还给您留了遗旨!”

太皇太后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眸中渐渐的溢出泪水来,颤声道:“所以说,你真的打算抗旨,让你的皇祖父九泉之下如何安心?将来哀家去了,又有何颜面去见他!还有你,你对得起他一片苦心吗!”

广元帝烦躁起来,道:“你们一个个是不是把事情看得太重了!好像天要塌下来一样!好!如今朝局已经稳定,逆贼乱党已经铲除,朕这就下旨,将皇位禅给四皇叔!朕不做这个皇帝了,这样总可以了吧!”

“你说什么!”太皇太后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儿没晕过去,道:“你,你在说什么!你当这是儿戏吗……”

广元帝铁青着脸道:“朕从小到大也没想过要当皇帝,父王母妃他们也从没拘束过朕,朕也不许人管着!连娶媳妇也要听别人的,弄个看不顺眼的回来,还有什么趣?朕和清儿离开这,这样,皇祖母可满意了?朕不想再拖下去,明日一早,朕就传旨,召四皇叔进京!”

广元帝这话并非怄气,而是真心。尽管预料到这件事一说出来必定会招致众臣的反对,可他到底还是小看了那些臣子的力量,没有想到他们反对得竟如此强烈!

如果连太皇太后也摆明了态度反对,甚至将先帝遗旨抬出来,连芳清根本不可能为后!既然如此,这个皇帝,他不做也罢!

不做皇帝,比现在过得还更逍遥自在,想干什么干什么,岂不是更好?

广元帝见太皇太后不做声,便起身默默朝她施了一礼,一言不发转身欲走。

太皇太后气得心肝疼,他走后半响才回过神来,忙命人传老敏郡王进宫。

她得先问问老敏郡王。

谁知老敏郡王又出京游玩去了,压根还没有回来!

太皇太后先是又气又急又无奈,忍不住抱怨了几句。

突然脑中一闪,暗暗道:这位老皇叔可是个人精,难道说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场风波,所以又远远的避开了?

太皇太后无奈长叹,按皇上所言,他明明也是知情人啊,怎么能这样呢?他这样,对得起先帝的嘱托吗?

可是,如果没有他,皇上根本没办法见到先帝,没有先帝遗旨,赶璃王下台可也不容易!对大周、对先帝,他是有功的,而且,是大功!

太皇太后纠结着,一时竟不知该如何评价老敏郡王了。

最后在心里恨恨的骂一句:老奸巨猾的老家伙!

可如此说来,老敏郡王应是站在皇上这边的了?不,也不能这么说!只能说,他是站在中间!

当然,他站在中间,便等于帮了皇上了……

太皇太后无奈,下午又命人去将广元帝请了来。

这位孙儿的脾气她多少也了解几分,认定了的事儿,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

若自己再逼他,没准明儿一早他还真要退位让贤了!

勇王不是不好,而是不适合当皇帝,他个性粗犷,脾气容易急躁,是个直性子,带兵打仗是一把好手,做皇帝,太容易被臣下牵着鼻子走了。

若万一倚重的还是个奸臣,就更不得了!

太皇太后将先帝的圣旨拿了出来,当着广元帝的面,将其付之一炬。

“这是哀家唯一对不起先帝之事!”看着那明黄的遗旨一点一点为火苗吞噬、最后化成灰烬,太皇太后的心里是充满难过的。

她看着广元帝,道:“皇上,哀家就信你一回。可你得答应哀家,将来清贵妃以及连、李两家一旦有什么不轨意图,你不可心软、更不可手软!对他们两家,你的心,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冷静,不偏不倚!”

广元帝点点头:“朕答应皇祖母!”

太皇太后叹道:“那么这件事,哀家不支持、也不反对,一切但凭皇上自己做主吧!哀家还有几句忠告,皇上听不听?”

广元帝对太皇太后的态度虽然还是不太满足,可也明白她能违背先帝的遗旨已经很难为了,便点头笑道:“皇祖母的忠告,朕自然听的!”

“那便听哀家说说吧!”太皇太后一笑,也不知他那意思是听从,还是听她说。

不过,她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此事,可暂缓,最好等清儿生下皇长子或者有了身孕再提,那时阻力会更小一些;还有,皇上先别说什么只要皇后一人之类的话,后宫贵人、美人们的份位升不升无所谓,皇上同时应将来年选秀之事确定下来!”

1560.第1560章 两点建议

广元帝皱起了眉头,这两件事,他一件都不想遵从。只是,太皇太后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太皇太后见他为难样便微微一笑,柔声道:“皇上回去考虑考虑再说吧!欲速则不达,如今朝局刚稳,后宫又起风云,亦非好事!”

广元帝点点头,苦笑道:“太皇太后您说得对,朕也不想跟谁作对,那些老家伙非要咬着朕不放,朕也无奈的紧!”

太皇太后笑道:“谁叫你是皇帝呢?”

广元帝轻哼,忿忿道:“明知朕才是皇帝,那帮老家伙却总是想让朕按照他们的意思办事!最好朕什么都不管,只管任用他们这些贤臣、垂拱而治就可以了!然后君臣还能一块儿青史留名、千古流芳!成为史上君臣佳话!”

太皇太后叫他逗得忍禁不俊,哈哈大笑,无奈摇头笑道:“皇上这话可千万别在外头说,老臣们听了,难免寒心!”

广元帝呵呵一笑,笑道:“皇祖母您可太小瞧他们了!他们不会寒心,只会趁机大呼皇上英明!巴不得朕立刻就这么做!”

回了长春宫,广元帝便将太皇太后的话转述给她听。

听说太皇太后不会站出来反对,连芳清心中安定不少。

皇宫就是她的大本营,如果太皇太后也旗帜鲜明的持反对立场,跟前朝相互呼应,那她就是腹背受敌了!

虽然不至于落败害怕,可是,那滋味毕竟不好受。

太皇太后自然不能旗帜鲜明的支持她,否则朝臣们的唾沫就连她一起淹了,而且那样的话她反而不好帮他们说话。

对这一点,广元帝和连芳清心知肚明。

“要不,听太皇太后的,先缓缓吧!”连芳清笑道:“等年后再说,也是一样!”

广元帝想了想,点点头笑道:“也好!那就年后!不过,这话朕也没必要跟他们说,哼,不然还当朕怕了他们呢!朕这边把事情拖着便是!”

说着,他又愧疚的看了连芳清一眼,到底还是委屈她了!但这一次,他并没有说什么“委屈她了!”之类的话。他们之间,已经不需要如此。

至于选秀这件事,他和她心里有数便是,当然他是不可能主动提及的。

即便勉强答应,也必须在她封后之后!

而且,他就算答应选秀,最后选的上选不上,那还两说呢……

次日的早朝,无疑热闹得如同煮开的沸水,整个朝堂喧嚣着,吵闹着,不绝于耳。

然而不管下边说什么,广元帝都是面无表情、神色淡然,一副你们爱怎么说怎么说,朕想怎样就怎样的。

果然不出连芳洲所料,那位顽固的礼部尚书秦大人昨儿乾清宫求见被小廖子带人强行弄走,今日朝堂之上终于逮到了机会慷慨陈词,拒绝遵旨。

广元帝果然大怒,当即便沉着脸将他革了职,命他告老还乡,又命吏部将新的礼部尚书的人选呈报上来!

先帝以及先太子对朝臣们——尤其是文官大臣们向来十分优越,礼贤下士,也将这些人的脾气惯了出来。这才敢在广元帝面前理直气壮的反对、争执。

然而万万没有料到这位年轻的皇帝的脾气跟他的祖父、父亲可是完全不一样!

早朝之上,一言不合,竟将礼部尚书给免职了!

众人一下子全部都呆住了,半响回不过神来,方才还吵吵闹闹得像菜市场似的朝堂之上,瞬间鸦雀无声,静的怪异。

礼部尚书秦大人也愣住了,发须皆白的老人不敢置信的抬起头,看向年轻的铁青着脸的君王,鼻子一酸,眼中渐渐的湿润起来。

他委屈啊!

  如果觉得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依依兰兮小说全集农女要当家夫君别太急妃常攻略继妃生存守则农女当家捡个将军来种田重生嫡女谋略,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