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时久作品玉昭词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菡玉大惊,放开他往后退开,撞到厢壁。他一手捂住自己脖子,瞪大双眼惊骇地看着杨昭。

杨昭笑问:“怎么,你脖子里有什么东西,碰不得的?”

菡玉把手放开缓缓坐下,不搭理他。

杨昭甩一甩右手,把脱了一半的大氅甩下。“车里这么暖和,少卿穿得好像厚了一点,不嫌热么?”他把手搁在菡玉肩头,捏了一把肩上厚实的衣物。

“别碰我!”菡玉失色,肩一抬把他的右手甩了出去,撞到他左肩的伤口,绯色官服立刻洇出暗红的血迹。

杨昭吃痛倒吸一口冷气,居然还笑得出来:“不就是穿得厚一点,又不是藏着什么东西,怕什么?”

菡玉只当不懂,别过头去:“你伤口裂了。”

杨昭看了看肩上血迹:“是啊,好深一道口子呢,是昨夜那个刺客留下的。都怪我太自负,还以为他不会忍心下手伤我……”

“你替安禄山挡刀,刺客没连你一并杀了已是手下留情。”菡玉冷冷说道,从衣兜里掏出一瓶药来,“这是伤药,你先敷上。”

杨昭接过放在手里把玩,又闻了一闻:“是一夜就能让伤势痊愈的灵丹妙药么?”

菡玉正色道:“杨御史如此反复试探,难道还怀疑我是刺客?”

“下官不敢,只是觉得那刺客十分眼熟。”杨昭盯着菡玉双眼,“那双眼睛,任何人看过都不会忘记。”

菡玉避开他眼光:“方才殿上御史也看到了,我臂上并无安庆绪所说的伤口,陛下也赦我无罪,杨御史怎可单凭蒙面刺客的眼睛就妄加揣测。”

“你又没看见过那个刺客,怎知他蒙面?”

菡玉话语一滞:“刺客若没有蒙面,还不早被抓起来了。”

“如果是陌生面孔,被他逃了也未必能抓回来。难道你知道这人我们都认识?”

菡玉一再被他抓住口风,索性闭口不说话。

杨昭笑了一笑:“其实除了臂上那道伤口,刺客身上还有一处伤痕,只是安氏父子未曾留意,不知那刺客回去之后有没有想起来。”

菡玉神色突然一变,身子不由僵住。

“我用剑柄砸了刺客后背一下,未伤筋骨,过一会儿就不疼了,又是背后看不到的地方,他逃脱之后一定只想着臂上刀伤,忘了背上还有一块瘀青。”他笑如春风,瞥一眼菡玉后领,“吉少卿如果真与此事无干,应该不介意让下官看一下你的后背罢?”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章·莲香(3)

韦谔混在鸿胪寺官员中一同出殿,远远看见菡玉站在车边。他正要赶过去与他招呼,却被杨昭抢先一步,两人不知说了什么,一同上车去了。

菡玉居然会和杨昭同乘一车,这让韦谔有些诧异。车厢看来并不宽敞,坐两个人定然十分拥挤。他骑马跟在车后,看不清也听不见车内动静。

一直到鸿胪寺宾馆门前,车马停下,杨昭先行大步跨下车来,神色狠厉目光阴冷,把韦谔吓了一跳,连忙下马到车前掀开布帘,只见菡玉颓然瑟缩在车厢一角,一副被欺辱的模样,冷风吹进去还打了个寒噤。韦谔忙问:“杨昭对你做什么了?”

菡玉看到他略回神,却不肯回答,步下车来对他说:“快进去吧。”跟在杨昭身后走进宾馆。

昨日刺杀事发后,杨昭已让金吾卫将宾馆封锁。此刻他快步走进馆内,吩咐手下军士:“把昨晚在这里伺候、来过这里的女仆、女伶、艺伎通通带过来,我要审问。”

韦谔跟上问道:“杨御史打算如何审问?”

杨昭冷声道:“陛下将此案交由我和吉少卿负责,韦参军只是证人,如果没有异议就听我安排。”

韦谔只好后退一步看向菡玉,菡玉却全不做声,只是将目光投向杨昭被大氅遮盖的左肩。韦谔想起昨天杨昭这只手也受了伤,似乎还流了不少血,走动之间左半个身子都僵着,可见伤得不轻,不禁生出些幸灾乐祸的心思,但是菡玉看他这眼光……

片刻,馆内女眷尽数集结到杨昭面前。杨昭扫视一周,也不问话,只吩咐军士道:“查查谁身上有莲花香粉气味,拎出来站到一边。”

军士一一照办,从十余名女子中找出身带莲花香味的五名,单独出列。五名女子中有三名是平康坊请来的倡伎,另两名是馆中侍女,都长得有几分姿色。

杨昭命令:“把右臂伸出来。”

几个女子还不太清楚究竟要查什么,只大概知道和安禄山遇刺一事有关,期期艾艾地挽起袖子。其中一名身穿粉色衣裳的年轻侍女胳膊上正有一道狰狞的伤痕,血痂新结。杨昭喝道:“原来是你!拿下!”

粉衣侍女花容失色,争辩道:“我没有作奸犯科!这伤口是今……”

杨昭喝断她:“我问你话了吗?掌嘴!”

军士不由分说举起刀鞘打了粉衣侍女十个耳光,当即让她面颊青肿齿落血喷,说不出话来。

杨昭这才问其他侍女:“犯妇与御史大夫有甚过节,知晓的尽数招来,若有隐瞒,与犯妇同罪!”

几个女子吓得瑟瑟发抖嘤嘤哭泣,其中一名年纪较大的回答:“启禀御史,犯妇吴四娘曾经向我等求助,要我帮她……帮她毒害御史大夫!”

吴四娘连连摇头,血肉模糊的口中呜呜有声,被军士摁住动弹不得。

杨昭问:“御史大夫不久前刚进京,和她有什么仇怨,以至于要害人性命?”

年长侍女道:“大夫见四娘貌美,曾让她伴寝。四娘已定亲事,夫家听说后退了婚约。我猜想她是因此对大夫怀恨在心。”

杨昭问:“吴四娘一介女流,也敢有害御史大夫之心?”

侍女回答:“四娘本是武夫之女,会些拳脚,胆子比一般女子都要大。她曾向我诉说想刀杀大夫,怕把握不够才想出毒杀之计,但被我等拒绝。”

杨昭又问其他侍女:“她所说是否全部属实?”侍女们连连点头,话也说不完全。

杨昭宣道:“犯妇吴四娘,刺杀范阳平卢节度使、御史大夫安禄山,罪证确凿。先拉下去杖责一百以示惩戒,再送刑部发落。”

菡玉无法再坐视不理,制止道:“杨御史如此断案未免太过草率……”

杨昭冷眼看他:“我是此案主审,吉少卿若有意见可以向陛下申诉,但今日还是我说了算。”

“你……”

韦谔将菡玉拦住,微微摇了摇头。连他都看得出来,杨昭这是在帮菡玉。

杨昭不予理睬,对军士道:“先拖下去,打。其余闲杂人等带下去好生看守,等候刑部传唤。”

菡玉眉头紧锁,几次欲开口干预,但碍于身边有韦谔在,只得三缄其口。吴四娘被两名金吾卫一左一右拖走,满口鲜血淋了一地,仍不住回头向他呜呜求救。菡玉不忍,对杨昭道:“陛下既命我协助御史查案,下官不可袖手旁观,这监刑一事便由我来罢。”又对韦谔小声道:“二郎,此间事毕,与你无干,速速离开回府衙吧。还有远山兄,叫他也不要插手了。”

韦谔看他和杨昭双双往宾馆后院而去,心中疑惑不解,又有些莫名不是滋味。明明他与李岫才是菡玉的至交好友,杨昭是他的死对头,怎么在这件事上仿佛他俩有许多不可告人之秘,反而把自己和李岫排斥在外。他瞧着那两人神色不对,悄悄跟过去,果然见他俩到了无人之处,立即翻脸了。

菡玉道:“你这是滥杀无辜草菅人命!弱质女子如何受得了如此重刑,一百杖会要了她的命!”

杨昭眼神讥诮:“不要了她的命,难道留着活口去翻案?”

“可是她根本没有……”

“我当然知道她没有,你想站出来认罪,替她洗脱冤屈吗?”

菡玉顿时失了锐气,哑口无言。他低下头沉思片刻,仍坚持道:“杨御史,我不知你为何要帮我隐瞒掩饰,但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不能惜命而让别人做我的替罪羊枉死。”

他转身欲追着吴四娘而去,却被杨昭扣住肩头。菡玉回身一掌劈向杨昭,杨昭仍不放手,只把头一偏,那掌便落在他受了伤的左肩上。他闷哼一声,右手牢牢握住菡玉胳膊硬不松开,反将他扣住拉向自己,四目相对,鼻尖相距不过寸许,从韦谔的方向看去就像杨昭将菡玉拥在怀里。

“不知我为何帮你?”他贴近菡玉,逼得他不得不往后仰。

菡玉后脑磕到墙壁,无处可退,他只得侧开脸躲避:“下官自认手无实权、背无靠山,恐怕对杨御史并无任何助益之处。”

杨昭道:“非得有用我才能帮你吗?”

菡玉反问:“不然呢?”

杨昭冷笑一声:“随你怎么想,你只需知道此事我已经管了,那便要管到底,由不得你说要或不要。”

菡玉皱眉正想反驳,杨昭又道:“你良心过不去想自寻死路也随便你,但是那个女人今天一定会死,就看你想让她白死还是死得有点价值。”

“你!”菡玉气结,又拿他没有办法。

杨昭盯着他近在咫尺的面庞,面色渐渐柔和下来。“菡玉,你该明白,不杀一个人,安禄山不会善罢甘休。篓子捅了出来,就要有人承担后果。而你,你当然不能死,我也不会让你死。要想达到目的,总得付出点非常代价,吴四娘的命、我的手臂,都是如此。”杨昭放开他,左臂软软地垂在身侧,鲜血顺着他的指尖滴到青砖地面上,“正如你曾预言,我将位极人臣权势滔天,但我也必须付出性命为代价,命不长久死无全尸,都是一样的道理。”

二人对视良久,终究还是菡玉气势稍短,再加心中愧疚,低了头小声问道:“你……你的手,怎么样了?一直在流血……”

杨昭也柔了语调:“生来的毛病,不上药止不住的。你放心,昨天那样我都扛下来了,这么一会儿撑得住。”

韦谔看不下去了,转身就走。

李岫担心菡玉,早早离开将作监到京兆府衙去找韦谔,却听说韦谔去了鸿胪寺一直没回来。他在府衙等了许久,等到衙门都散值闭门了,韦谔才姗姗归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李岫以为事态不妙,急忙问他:“二郎,你可有入宫?菡玉……菡玉怎么样了?”

韦谔垂首道:“菡玉安然无恙,此刻应当回太常寺了罢。”

李岫喜道:“我就说此事肯定与菡玉没有干系,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韦谔却叹了口气,把李岫拉到僻静处,小声道:“远山,我现在明白你说的菡玉不想让你我牵扯其中了。昨日夜袭安禄山的刺客,恐怕真的是他。”

李岫自然吃惊不小,忙也压低声音:“怎么回事?他怎么会……那他如何脱的身?”

说到这个韦谔语气更加沉重:“杨昭指鹿为马,找了个使女替他顶罪了。”

这简直比菡玉刺杀安禄山更让李岫震惊:“你说什么?杨昭?!他设计为菡玉脱罪?怎么可能……他、他定是有更险恶的用心图谋!”

韦谔道:“你也觉得他肯定是对菡玉有所图谋对不对?”

李岫想了想:“可是杨昭能图菡玉什么呢?他一无权势二无资财,朝中更是举目无亲,我数次向父亲举荐,他都嫌菡玉位卑言轻不值得笼络。”

韦谔哭丧着脸:“是啊,菡玉无权无财,杨昭能图他什么?恐怕也只有一张……”

李岫没听清,追问道:“只有一张什么?”

韦谔却不回答了,低头沉默了半晌,突然问:“远山,你常在宫中走动,可知杨昭有无妻室?”

李岫道:“你问这个做什么?”经不住韦谔催促,只得回答:“他都三十多岁了,哪有这个年纪还不娶妻……啊!”他忽然想起一事,“确实没有!前几日新平公主召我去询问修缮公主府之事,似乎是她瞧中了杨昭,有意让陛下做媒赐婚下嫁,那肯定是没有妻室了。”

“三十多岁还不娶妻……”韦谔简直要哭了,“那侍妾呢?他有没有侍妾?好不好女色?”

李岫道:“我跟他并不相熟,哪知他家宅私事。你是京兆府参军,长安户籍全都在你们这里,去查一查不就知道了?不过你为何关心起杨昭的私事来?这与菡玉、安禄山有关吗?”

韦谔全然没在意他后半句话,嘴里自言自语着:“对对对,去查查户籍就知道了。”当真丢下他直奔府衙内户籍存档之处,李岫只得跟上。

官员的户籍找起来并不麻烦,韦谔又催得急,户曹很快找出杨昭的籍册来给他。杨昭果然未曾娶妻,户籍上只登记了一名小妾裴氏,也无子女,奴仆倒是有一大群。

李岫见惯了自己父亲和朝中大员们妻妾成群,看到杨昭的籍册有些诧异:“看不出来这等弄权逐利之人私底下倒十分清寡,只有一房小妾,应当不算好女色吧。”

韦谔却道:“有小妾当然是好女色了!”

李岫不明所以,又听他松了口气,喃喃自语道:“有小妾就好,好女色就好……”

“二郎,你能把事情缘由说清楚么?愚兄都被你弄糊涂了。”

韦谔看了他一眼,复又垂首叹气:“让我从何说起呢……远山,我觉得菡玉恐怕真的是惹上甩也甩不掉的大麻烦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章·莲争(1)

韦谔在京兆府任职,统辖长安城内大大小小百余里坊和城郊县郡,时常会碰上些稀奇古怪的事。下属来报说城郊有个朝中大员的祖墓发生异象,园中草木流血十分吓人,那家人都不敢对外声张。

韦谔正要去找菡玉,心想菡玉以前是道士,对这些怪力乱神之事或有见解办法,正好可以问问他。

太常寺位于皇城最南端,从安上门一出来就正对菡玉居住的务本坊,是以他平日都是步行上朝,连车马都不蓄养,朝中四品以上的官员找不出来比他更穷酸的了。

韦谔看时辰将近,就在安上门外候着,望见菡玉下值从皇城内出来,上前刚和他打了个招呼,就看到杨昭被几个御史台的人簇拥着也从安上门内出来。这个时辰皇城门外都是官员们的车马奴仆,熙熙攘攘挤了不少人,他利目一扫,径直向菡玉这边看来。

韦谔看见他那眼光心里就发虚,下意识地挡到菡玉面前。杨昭却露出嫌恶的神色,原本朝着他们走来,也故意折返了方向往另一边而去。

这态度让韦谔捉摸不透了,一边过朱雀大街往务本坊走一边问他:“最近杨昭有没有找你的麻烦?”

菡玉道:“没有,自从上回……这几月都未接触过。”

韦谔立即道:“没有接触最好,那种人你应付不来,离他越远越好。”

菡玉点头同意:“正是。”

韦谔想起找他的正经事,问:“菡玉,今日我部下遇到一件奇事,有人家中墓园内草木流血异象频生,你听说过这种事吗?”

“草木流血?”菡玉想了一想,“是否朝中达官贵人?”

韦谔不由惊讶道:“说你料事如神还真不假,确实是位大人物,乃是户部侍郎、御史中丞杨慎矜。”

杨慎矜和杨昭一样,都是以度支敛财起家,而后巴结依附李林甫在台省混得要职,加上杨慎矜的表侄王鉷,一干人沆瀣一气帮着李林甫排除异己巩固权势,说他们是李林甫的鹰犬爪牙也不为过。但这些弄权夺势的野心家岂会甘居人下,一旦爬上高位手中有了权柄,关系便渐渐微妙起来。比如李林甫就开始忌惮杨慎矜权重,而杨慎矜和王鉷虽是表叔侄,二人同为御史中丞平起平坐,杨慎矜却还把王鉷当后辈,揭他微寒时的短处嘲笑贬低,惹得王鉷心存不满。

菡玉似恍然想起什么,沉声道:“二郎,此事大凶,非你所能及,千万莫要参与其中。”

  如果觉得玉昭词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时久小说全集镇魂调玉昭词诺森德/与大神失之交臂的日子/这世上我最爱你每天都被师父投喂黄沙城皇姑朕就是这样昏君命中未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