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时久作品玉昭词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李泌见她不愿提杨昭旧事,也就不再多说。

这时明珠敲门进来,手里端着食盒:“少卿醒了,饿不饿?我煮了清粥,先生、少卿都请用一些吧。”

李泌先出去回避,明珠为菡玉更衣梳洗完毕后再回来,二人一起落座用餐。

除了清粥小菜,明珠还额外准备了一碟小食,打开甜香扑鼻。菡玉凑上去一看:“油锤?都到上元节了么,我这次居然睡了这么久。”

李泌道:“冬季难寻莲藕,特意派人从岭南送过来的,花了些时间。”

明珠道:“听先生说少卿特别爱吃西市锦贤记的豆沙油锤,今年恐怕来不及赶回长安了,我就自己琢磨做了一些,味道自然不敢跟名店相比,吃个节庆意思罢了。”

菡玉终于笑了一笑:“明珠的手艺绝不比外头差,闻着就香,大哥你今天有口福了。”

李泌执起竹筷,转头对明珠道:“明珠,你去厨下取一双尖头筷子来。”又看了一眼菡玉,笑着解释道:“她不太会用筷子,夹不起来圆溜溜的东西,只能用筷尖戳。”

明珠应是,菡玉却制止道:“不用了,我已经学会用筷子夹了。”

下面的筷子架在虎口上,另一头用无名指和小指撑住;上面那根以拇指按住作支点,食指和中指拨动。夹的时候中指在两根筷子之间……

他手把手教她的,学会了便再也没忘。

她照着记着的方法,果然稳稳当当地夹起一只油锤来。举到半空中,突然手一抖,那油锤掉到地下,骨碌碌滚出去好远。

她再没有吃的心情,把筷子一放,勉强说:“早上还是不吃这么油腻的东西了。”

李泌刚吃了一只,也放下筷子,沉默片刻方说:“这东西是有些油腻。”

明珠心细如发,自然也察觉到了不寻常,没有多话。

三个人就这样相顾无言。就在菡玉快要忍不住眼泪时,李泌开口道:“玉儿,等我回长安见过陛下,我们就回衡山去吧。”

她未加思索便回了一个“好”,又抬头问明珠:“明珠,你想留在长安,还是跟我们一起回山?山中清苦,如果你……”

明珠立刻回道:“明珠不怕清苦。少卿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菡玉带着明珠随李泌回到衡山。

上次回得仓促,未及停留,算起来一别竟已十余年。即使是那次身躯残败匆匆回还,也已是两年多前。

时间过得这样快,距离安禄山起兵作乱,已经是二载又过半。

她已经习惯于纷仍的战乱,从她少年时起就经历的乱世,或许才是她此生的常态。

而天宝年间那十载太平盛世,庙堂高远,反而更像是南柯一梦。

她也已经习惯于没有他在身边,习惯当人们愤愤然提起他时,像个路人一般沉默不言。

回到衡山之后,这样的机会也渐渐没有了。李泌和明珠都是细心的人,他们会刻意不再提起任何让她忆起过往的事由。

山野远离尘世,但是皇帝、广平王和李光弼都时常会有书信来,告知或者询问李泌天下之事。

安庆绪弃洛阳逃到河北,史思明兵重功高不服他,为安庆绪所忌,投降朝廷,被封为归义王。李光弼不信史思明真心归降,暗中提防。

朝廷出九名节度使一齐讨伐安庆绪余党,安庆绪上下离心,向史思明求救,许诺禅让他帝位,史思明果然降而复叛。

九节度不置元帅,互相不谐,虽有数十万大军却败于史思明之手。史思明再度攻陷洛阳,杀安庆绪而代之。

史思明的借口是安庆绪弑父篡位,为安禄山报仇而诛之。讽刺的是,史思明的帝位还没坐安稳,就和安禄山一样,因为偏宠娇妾幼子,又被长子史朝义所杀;而史朝义和安庆绪一样难以服众,部下纷纷作乱。

一年又一年,即使史书上那些浓墨重彩的名字都一一作古,天下依旧不得太平。

李泌将这些事告诉菡玉,她只是默默地听着。这些都是她经历过的,原样再经历一遍,已经没有了当初指点江山誓挽狂澜的豪迈意气。

哥舒翰、高仙芝、郭子仪、李光弼,这些赫赫有名的当世英雄,甚至李泌自己、金阙上的两代帝王,都未能挽救山河破碎、江海倾颓。

区区一个吉菡玉,又算得了什么?蚍蜉撼树,螳臂当车。

她连自己身边的人都救不了,何谈天下人。

有时她甚至会暗暗埋怨卓兄,当年的她年少无知心比天高,他却是个冷眼看尽天下事的长者,不会看不出来她空有意气难成大事,为何会错付信任,将这样重要的任务托付给她?

但是当她再次看到小玉,似乎又有些明白卓兄的用意。

小玉随师父四处云游,救死扶伤,期间音讯断绝,过了很久才回衡山与菡玉相见。她回来也只是匆匆一面,把李泌种了好几季的药材搜刮一空,又急着要下山。

壮志踌躇的飒爽少女,她的心还那么大,装着全天下;不像她自己,已经小得只能装下一个人。

明珠悄悄问小玉:“你不留下来陪陪少卿?你跟她最亲,或许只有你能开解她了……”

小玉扭扭捏捏地去找菡玉,说了些酸话。菡玉一笑置之:“时日不多,只管去做你想做的事。”

小玉莞尔:“我在想什么,你果然全都知道;可惜你在想什么,我却始终难以领会。”

或许她终有一日会领会,也或许永远都领会不了。小玉只在十四岁时见过杨昭数面,他是与父亲年纪相近的长辈,仅此而已。

倘若那就是她原本的生命轨迹,与他不曾有过交集,似乎又觉得那么遗憾可惜。

临走前小玉说:“多保重。”

菡玉笑道:“应该是你自己保重才对,反正只要你好好的,我也不会有事;万一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的意外,我就不知道会怎么样了。”

小玉想了想:“也对,我会替你保重的。”

菡玉敛起笑意,叮嘱她:“后年六月之前,记得回来一趟。”

小玉点头答应:“嗯。”

这是她们第一次说起两人的未来,轻描淡写,一句带过。

那一天终会到来,谁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

目送小玉策马下了山,菡玉轻叹了一声:“还有两年啊……”

明珠却耳尖听见了,追问她:“什么还有两年?”

菡玉看着她笑了一笑,没有回答。

明珠暗自心惊。那是一种释然的笑意,仿佛她终于可以解脱。

作者有话要说:原来的好多狗血情节都不能写了,最爱男主和李泌抢女主的戏份,难得有个这么正儿八经的情敌可以欺负一下!

补了1500字

尾声·梦回(6)

明珠开始留意菡玉的行踪,与她同进同出,形影不离。

菡玉的行为举止却与往常并无不同。日常读经参悟、吐纳修身,白日里会亲自下地栽种花草五谷,游荡山间采集药草金石,有时数日不归,但足迹不会踏出衡山山麓。

南山谷中有一片荷塘,离他们居住的观庐较远,来回需一日脚程。每年深秋花草枯萎之时,菡玉会去清塘,绞去满池枯叶,只留下泥中藕节作为来年生发之根;到了春夏交界之际,再去把水草野萍清理一遍,以免荷花被野草夺尽了生长空间。

第一年明珠并不知道,之后便每次都跟她一起去。荷塘占地数顷,二人泛舟湖上,需连续劳作好几日才能做完。塘边有一棵老槐树,绿荫如盖,两人就在树下搭起帐篷过夜。

明珠提议从附近山村雇人来帮忙,菡玉不肯,坚持自己动手。

相府里也有一小块荷塘,是相爷特地让人挖凿修建的。他爱莲成癖,菡玉的名字里也有个“菡”字,想必荷塘对他们而言有着非凡的意义,所以不愿让不相干的外人染指吧。

然而等到盛夏花开繁茂之时,明珠问她为何不去赏游,她却又说:“知道它们开得好便罢了,何必一定要亲眼所见呢?”

明珠道:“等再过半月莲蓬子熟,去采些回来可好?羹汤肴馔,莲子的用处可多着呢!”

菡玉道:“那你就去吧,如果一人不力,可以请山中乡亲为助。对了,今年水涝收成不佳,眼下塘中莲藕正好,乡亲如有需要,只管让他们自取,留足明年之种便可。”

明珠猜不透她到底是怎么想的。她小心翼翼地维护着这片荷塘的盛景,却从不去观赏;辛苦劳作时拒绝假他人之手,仿佛那是她私人的领地,外人不得涉足,花落子熟时却又让旁人随意任取。

山中岁月如水,悄然不知其流逝。

小玉再一次回到衡山,已是约定的两年之后。

二十岁的小玉,已经脱去了咋咋呼呼的少女稚气,多了几分沉静之态,乱世中的见闻也让她眉宇间有了愁色:“史朝义弑父杀弟,范阳内乱,如今龟缩河北众叛亲离,想必残部用不了多久即能剿灭;但是南有江淮永王割据作乱,北有回纥轻唐虎视眈眈,吐蕃南诏趁我大唐自顾不暇也屡次寇边;朔方节度使杨怀恩与回纥亲善,民间传言他是隋炀帝后裔,有拥兵复辟隋室之念……天下恐怕再难有太平之日了。”一边说一边摇头叹气。

菡玉噗嗤一笑。小玉抬头看她:“你笑什么?”

菡玉道:“笑你小小年纪,就像个老头子似的唉声叹气。”

小玉瞪她:“我不小了,今年已经满二十岁了!你二十岁的时候都入朝为官了吧!”

菡玉笑道:“还没有,算起来应当是廿一岁才到的长安。”

廿一岁,带着师兄的举荐信下山入京谋职,途经马嵬驿。

原来初初遇见他的时候,就是小玉这般年纪、这般模样、这般性情。

那时和他说了什么?记不清了,大致是对这未来权臣奸相避之唯恐不及的鄙夷,说他会在马嵬驿死无全尸,还说这是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如今想来半点没错,真真是轮回报应,造化弄人。

小玉感慨说:“两年过得真快啊,好像自己也没去几个地方、没救多少人,倏忽一下就过去了。”

菡玉道:“是吗?我倒是每天都在盼着你早日回还,有点度日如年的意思。”

小玉略一细思就明白了她话中之意,有些置气:“你真不像我。虽然我知道你经历了很多不堪之事,但我无论如何也不会为了一个男人要死要活的。”

菡玉笑得不行:“什么叫我不像你,本末倒置没大没小!你爹还反过来长得像你呢是吧?”

小玉气她不动:“就是不像嘛!人的性情除了天生,还靠后天际遇阅历所塑。我是不会变成你这样的!”

菡玉止住笑想了一想,问:“你下山这几年,都遇到些什么人?其中有没有遇到姓卓的?”

小玉道:“遇到的人太多啦,多数都不知名姓。姓卓……对了,去年在润州,有位姓卓的老丈时常来帮我的忙。他有三个儿子都在战场上阵亡了,老无所依,十分可怜。姓卓怎么了?”

菡玉摇摇头:“没什么。”

小玉没有遇见卓月,自然不可能回到十六年前,也不可能再遇到杨昭。她说得没错,她的人生际遇已然不同,她是小玉,不会成为吉菡玉。

即使是现在的小玉,与她二十岁时也不尽相同。譬如她并不认识姓卓的老丈,对他生出怜悯之心;而小玉也不认识卓月,无从产生恋慕之情。

她们已经是两个不同的灵魂。

当分岔的命运之流再度合拢,是菡玉的记忆湮灭在时间洪流中,还是小玉短暂年轻的生命被取代,亦或是合二为一,你中有我?

她希望是前者。各自求仁得仁,就是最好的结果。

小玉问她:“你记不记得具体的日子?该不会哪天我晚上睡下去还是我,早上醒来就变成你了吧?”

菡玉想了想:“具体是哪天记不清了,只记得前一天晚上月亮将圆未圆……”她忽然顿住。

小玉松了口气:“那就是月半左右了,还有好些天呢……”

“六月十四。”她突然说,语气坚定。

并不是因为想起来了日期,而是突然觉得,应该就是这一天。

六月十四,月亮将圆未圆,杨昭的诞辰,也是他的忌日,卓月送她回去的日子。

她忽地又想起了那个梦,梦里的人身穿漆黑斗篷,形销骨立,语声沙哑干涩,暗夜里手持玉笛吹彻,掀开遮面的头巾,露出的却是杨昭的脸。

六月十四很快就到了。

小玉初时还忐忑紧张,渐渐也释然了。若说生离死别似乎也不太恰当,摆出一副诀别的模样只会觉得怪异。她攒了一肚子的酸话想对菡玉说,支吾了许久也吐不出来,最后只好摆摆手说:“算了,反正我想什么你全都知道。只有一件事,你必须答应我。”

菡玉问:“什么事?”

“润州的卓老丈还有个独苗孙女,自幼患心疾,需日日服药调理。我这次回来得匆忙,只给她留了一个月的药。倘若我回不去了,你能代我去润州照料他们祖孙俩么?”

菡玉沉默片刻:“小玉,不要强人所难。”

小玉苦笑道:“我以为你是最懂我的。我才二十岁,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做,我不甘心……代我好好地活下去,这都做不到吗?那个人真的有那么重要?”

菡玉笑了:“所以如果苍天有眼,就该让你留下。”

苍天到底是有眼还是无眼?天道轮回,奸者恶报,算不算是有眼?造化作弄,错乱因缘,又算不算是无眼?

她们身在局中都已看开了,只有明珠心事重重。菡玉和小玉是同一个人对她来说已经匪夷所思,现今居然又要告诉她说,明朝一觉醒来,这两人或许就只剩一个,另一个凭空消失了,叫她如何接受?

她知道,她们都希望留下的是小玉。

菡玉把观中人全都遣走支开,与小玉独自留在房中,门窗紧闭,叮嘱明珠不管发生什么都不可靠近。上回只是一支笛子就那么大动静,这回是两个人大活人,她还担心别把整座道观都炸了。

  如果觉得玉昭词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时久小说全集镇魂调玉昭词诺森德/与大神失之交臂的日子/这世上我最爱你每天都被师父投喂黄沙城皇姑朕就是这样昏君命中未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