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时久作品镇魂调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刑縡手下,连墙内的弓箭手一共大约四五十人,金吾卫兵百余人,还要留一些在后头保护官员,人数上优势并不明显。刑縡等人只想立刻突围逃命,铤而走险,都是狠下杀手,见人便砍,而金吾卫奉命捉拿人犯,力求活捉,出手未免有所顾忌。一时无法将凶人拿下,刑縡等也突不出去,双方僵持着。

这时忽听另一条街道上传来隆隆的马蹄声,先头一骑飞奔而至,手执令旗,边跑边高声喊道:“骠骑大将军带飞龙禁军前来增援!”

一听这消息,双方都是大惊。这时正巧有一名弓箭手失手将箭射到后头,落到王鉷身旁。王鉷急忙大喊:“凶徒狗急跳墙,要杀朝廷命官!负隅顽抗者,就地格杀正法!”

莲静看那羽箭到王鉷这里已是末势,根本不可能伤得到他。王鉷如此命令,就是想趁高力士的飞龙禁军到来之前把刑縡杀了灭口了?霎那间种种思量转过心头,让她不知该上前阻止还是驻足观望。心思纷乱之间,不由看向身边的杨昭。他亲自前来不就是想盯着王鉷,理应不会眼看着王鉷将刑縡灭口的罢?

谁知杨昭安然坐在马上一动不动,也不开口。

金吾卫兵畏首畏尾,伤亡远比凶徒严重,听王鉷如此吩咐,立刻放开手脚格杀凶徒。刑縡大怒,遥指王鉷骂道:“姓王的混蛋!我念在和你弟弟的情分让手下不要伤你,你却落井下石妄想杀我!”

这时高力士带四百飞龙禁军赶到,将凶徒团团围住,插翅难飞。圈中金吾卫兵有了增援,反而更加痛下杀手,连连砍杀凶徒。不一会儿四五十名凶徒就死伤大半。

刑縡这时已杀红了眼,知道自己今日是在劫难逃了,当真狗急跳墙,指挥弓箭手道:“给我杀了那个姓王的!杀了那个忘恩负义的混蛋!”

弓箭手听他指挥,纷纷向王鉷放箭,但哪里伤得到远处的王鉷?刑縡等人没有弓箭手辅助掩护,形势更加恶劣,刑縡周围只剩几个人保护他。

金吾卫中郎将策马冲向刑縡,银枪到处又撂倒两人。刑縡敌不过中郎将骁勇,被他枪尖扫到腿脚,血如泉涌,跪倒在地。他仰天长啸:“我犯了什么罪,竟要对我下此杀手!”

莲静心里咯噔一下,脱口喊道:“留他性命!”

但为时已晚,中郎将反手一枪刺中刑縡心口,旁边一名士兵手起刀落,斩下了刑縡首级。

众凶徒见刑縡毙命,顿时树倒猢狲散,乱作一团。飞龙禁军得令而上,将一干人等尽数擒下。此时刑縡的这些人马也就剩十多人了,其余都在混战中被击毙。

王鉷见刑縡已死,稍稍松了口气,令贾季邻绑了被擒的凶徒,就近送往县衙大牢关押。杨昭却道:“刑縡妄图刺杀大夫,当然不能当作一般凶徒处置,其党羽该送往宪部候审。”

高力士也道:“如此穷凶极恶之徒,聚众作乱,拒捕生事,居心叵测,的确该由宪部发落。”

高力士带了四百飞龙禁军,局势完全由他掌控,凶犯又被禁军逮捕,王鉷无可奈何,只得把凶犯交由禁军押往宪部。

金吾卫中郎将收起银枪退回杨昭身边,杨昭朝他微微点了点头。这个动作旁人没有看见,却落入一直盯着他的莲静眼中。

一连串的事件在她脑中霎时全部串连起来。杨昭当众鞭打王准,使王准对他怀恨在心;任海川亡匿,向她透露王銲野心及刑縡密谋;任海川韦会被王鉷灭口;她向杨昭示警,杨昭仿佛早就知道,毫不在意,却透露给右相,让右相对王鉷发难;王鉷欲杀刑縡,刑縡恼羞成怒,临死呼冤……种种迹象无不指向同一个真相。

怒意一点一点袭上心头,她不由咬住牙关,瞪着不远处那泰然自若、仿佛一切尽在他掌握中的人。从头到尾都是他在捣鬼,而她担忧他的安危、透露风声让他小心防范,竟也成了他诡计中的一环。

凶犯已经带走,禁军慢慢撤退,金吾卫兵留下清理善后。杨昭策马四处巡视,却见莲静不曾随王鉷一同离开,正骑马立在街角无人处,一双眼含着怒焰,狠狠瞪着他。他心中有数,缓缓踱到莲静面前,笑道:“菡玉,你怎么还不走?是等我一起么?”

莲静怒瞪他。

“瞧你,干嘛这么看着我,想要把我吃了似的。别忘了,我还刚救了你一命呢。”

莲静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卑鄙!”

杨昭微笑,好似她不是在骂他,而是夸了他一句似的。“看来你是都想明白了。菡玉,你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憨傻呀。”

对,她就是憨傻,明明是个圈套,还一头往里钻。他哪需要她来关心她来提醒?整件事根本就是他在一手操纵。他满不在乎,是因为他根本不会有危险,根本没有人要杀他!

她越想越气,气自己一片心意,却被他当作棋子摆布。“早知如此,我真不该去提醒你!管它有没有人要杀你呢,死了活该!”她气得口不择言。

杨昭笑容一收:“菡玉?”

莲静顿了一顿,心中愤怒却是不减:“你在乎我是出于什么心思去提醒你的么?你不就是等着一个人来告密,好有凭据去向右相挑起事端么?而我这个憨傻的笨蛋,正好当了你的一步棋!”

想自己当时心中百般挣扎,在救他和不救他之间摇摆取舍,最终抵不过对他的担忧,宁可做一回小人,去向他告密示警。而这一切,对他来说根本毫无意义。他只是在等一个告密者,让他可以在李林甫面前援引其言,不必由他自己把事情揭露出来,让他可以没有嫌疑,扮成一个无关的事外者。她想着想着,不由红了眼眶:“还说什么我是对你的好意,还是对左右相的好意,对你来说是天差地别的,根本就是骗人,都是骗人的……”

杨昭见她泪盈于睫,心中不舍,却碍于两人都骑着马,无法接近。“菡玉,我并没有……”他语气柔缓,“我事先并没有料到会是你来告诉我。我本来是计划让任海川去告发……”

莲静用力睁大眼,把泪意吞回肚里。“山人他……是你授意他去散播王銲刑縡谣言的?他既然帮你做事,你为何还见死不救,任他被王鉷灭口?”

杨昭道:“他没有帮我做事,要怪只能怪他自己利令智昏,听到几句风言风语就想去告密求荣。王鉷杀他灭口,与我何干?”

他出此计策本来就是想害人,难道还能指望他大发慈悲不成?莲静心道,反唇相讥:“是啊,不出点杀人灭口的事儿来,哪有那么像真的呢?”

杨昭道:“王銲问任海川自己有无王者之相也是事实。有道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若不是王銲刑縡的确凶险不法,王鉷自己心虚,怎么会弄出这些事来?”

明明是他自己设下圈套谋害王氏兄弟,说得倒好像是他们自己自作自受一样。莲静怒极反笑,讥讽道:“对,这些人心存不轨,的确该死。杨侍郎这回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替天行道了!”

杨昭听她如此冷语嘲讽,心里极不是滋味,倒宁可她义正词严地怒斥自己。他低声道:“菡玉,我早说过,我本不想和谁为难,只要你……”

“你做出如此卑鄙无耻的行径,还指望我回心转意,和你一路么?”莲静怒道,“杨昭,我真是看错了你!”

杨昭也生出恼意:“看错了我?难道在你眼里,我还是什么光明磊落、刚正不阿的人不成?我做这点事,你就要和我划清界限,那李林甫做了那么多缺德事,你怎么还甘心依附于他?裴宽、卢绚、韦坚、李邕、王忠嗣、杨慎矜,他做的哪件不比我更卑鄙无耻?你对我倒是要求严苛!”

莲静无言以对。他怎么能和李林甫相提并论?她可以容忍李林甫作恶千万,只要他能除去安禄山;但是杨昭,明明早知道他非善类,却无法忍受他真的做出这等行径……他和李林甫,和其他的人,毕竟是不同的啊……

她不再多说,转开话题:“事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了,只希望你能就此罢手,不要再打什么歪主意。否则,我……”

“否则怎么样?”杨昭追问,“事已至此,难道你还指望我临阵退缩功亏一篑?我当然不会放过这样好的机会。你说,否则,你会怎样?”

“你!”莲静怒视他,“你要是还想害人,我就……我就……”

“就如何?”

莲静说不出来,只好怒目瞪着他。

“你就去告发我,是不是?”他冷笑一声,“反正你都知道了,你可以去告发的呀,说这一切都是我的预谋。到时候我被砍头问罪,其他人自然就能安然无事。你只管去说罢了!”

莲静咬牙:“你……你料定我……料定我没有真凭实据,揭发了也没人会相信我是不是?好,你有本事,你智计过人,我斗不过你,也管不了你,这样你满意了?”她越咬越紧,面颊微微抽动。都怪自己没用,偏偏还……

她愤而转身,打马飞驰而去。

杨昭立在原地,看着她飞奔而去的身影,不禁苦笑。

二三o莲伤

刑縡等人妄图谋害左右相及武部侍郎,持械拒捕,临场又出现刺杀御史大夫之事,可谓罪大恶极,连皇帝都亲自过问此案。但是第二日皇帝召朝臣入两仪殿密议,却没有召入王鉷,只因朝上左相陈希烈参了王鉷一本,说他必定也参与此次谋乱。

虽然有刑縡党羽的证词证实王鉷之弟王銲与刑縡过从甚密,言行多有犯上不敬之处,但并无证人见过王鉷与刑縡有直接来往。皇帝素来信爱王鉷,王鉷处事又以谨慎著称,皇帝不相信他会有谋逆犯上之举。

李林甫生性猜忌多疑,这回王鉷之弟参与谋杀他,让他对王鉷的信任大打折扣,但又拿捏不准,怕自己要是误杀了王鉷,少了这个得力助手,以后在朝中的势力恐怕要大减。

他看了一眼一旁的杨昭和左相陈希烈。

当初韦坚倒台,李林甫起用陈希烈为相,就是看在陈希烈柔顺易制,朝中大事都听李林甫决断。谁知最近以来,因为李林甫身体欠佳,时常不能理事,陈希烈做主多了,对李林甫渐渐不顺从起来,还屡次和他作对。

而武部侍郎杨昭,当初和王鉷一样都是由他提拔起来的。杨昭在宫中有贵妃这个后台,不像王鉷那般对他百依百顺,李林甫当然偏爱王鉷。两人同为御史中丞,李林甫举王鉷为御史大夫,那时就听说杨昭十分不满,与王鉷生隙。从去年开始,杨昭就多次与他作对,除去了他的两个心腹爱将,后来更是和陈希烈一个鼻孔出气,处处和他为难。这回若是再没了王鉷,凭自己这把老骨头,只怕要被他们两个取而代之。

于是他上前奏道:“王銲,嫡母所出,而王鉷为庶出,王銲自幼受父母宠爱远甚众兄弟。而如今王鉷身任要职,陛下信爱宠遇有加,王銲只不过因为兄长的缘故才得了一个户部郎中的职位,对王鉷心存嫉恨。王銲凶险不法,屡次被兄长责罚,还曾闹出要分家的事来,王鉷怎会和他同谋,与那些凶人来往呢?”

杨昭趁机奏道:“王銲往来凶人图谋不轨已是罪证确凿。不如让大夫亲自治王銲的罪,若大夫不曾与谋,必能大义灭亲。”

李林甫一想,这样正能测验出王鉷是否对自己有二心,于是也同意杨昭提议。陈希烈当然附议。

皇帝不信王鉷有逆心,但他三人都这么说,只好同意。于是令杨昭私下授意王鉷,让他自己上表请求治王銲之罪,则可饶他免受株连。

其实王鉷与他这个不争气的弟弟王銲兄弟感情却是很好。王鉷自幼失恃,由嫡母养大,对嫡母十分孝顺。而王銲为嫡母独子,自然宠溺爱护有加,不然以王銲的横行无忌哪能安然活到现在。任海川韦会,都是王鉷为保弟弟安全,动用自己权势灭口平事。

这回皇帝朝下令召左右相等入两仪殿密议,王鉷明白他们是商量如何处置自己,也十分焦急,候在殿外等消息。杨昭一出来,就看见他匆忙地跑过来问:“陛下怎么说?”

杨昭直言相告:“陛下的意思……是要大夫大义灭亲。”

王鉷沉默不语,凝眉思索。

杨昭又道:“大夫,这次虽然主谋刑縡已被禁军正法,证据不足,但陛下亲自过问,令弟的罪名是不可能洗脱了。若大夫表情罪之,尽归其咎,大夫就可安然度过,不必被他牵连;否则陛下必以为大夫知情不报,故意隐瞒,大夫就要替令弟担下罪责,因此丢了大好前程,何其不值!”

王鉷本来还有些犹豫,听他这么一说,立刻正色道:“弟为先人所爱,先母临终时以幼弟托付于我。如今他犯下这等大逆不道之罪,都是我这为兄的管教不严,本已有愧先人嘱托;若再为了保住自己荣华富贵,竟要反咬一口加罪于弟,日后到了泉下还有什么面目去见先人呢?”

杨昭劝道:“先人已去,哪管得了那么多?弟弟的命,毕竟是别人的命,哪有自己来得重要?”

王鉷被他一激,怒道:“杨侍郎,如此不孝不义的话你竟也说得出来!卖弟求存,我是决计不会做的!”

杨昭道:“大夫如此固执,可就别怪下官没有相劝。”说罢,回两仪殿向皇帝复命。

果然,皇帝一听说王鉷居然不知好歹,不肯治他弟弟的罪,龙颜大怒。李林甫本来对王鉷就存了芥蒂,听到这个消息愈发怀疑,也不帮他说话了。

王鉷向杨昭一番慷慨陈词后,自知必会惹怒皇帝,准备回家等候降罪的旨意。还没走出宫门,就见陈希烈带了一队禁军,从后头追赶上来,将他团团包围。几名禁军上前摘了他的官帽,将他五花大绑拿下。

王鉷惊问:“陈相公,这是何意?”

陈希烈道:“罪臣王鉷,与凶人合谋造反,大逆当诛。陛下已下令撤去你一切职务,即日交由三司问罪。”

王鉷一听他说自己的罪名是合谋造反,和杨昭说的不同,大呼:“冤枉!陛下,臣没有谋逆造反!”但此时身处后宫的皇帝哪里还听得到。王鉷见跟在陈希烈之后,李林甫和杨昭也一同出来了,急忙对李林甫喊道:“右相!右相救我!我有话要对陛下申诉,请右相代为传达!”

李林甫摇头道:“晚了。”说罢,头也不回,出宫回府。

隔日,皇帝正式下了诏书,撤去王鉷所有职务,由陈希烈杨昭共同审问查办。王鉷原任京兆尹一职由杨昭替代。

刑縡一干党羽早就尽供所知,接下来要审问的就只有王鉷王銲兄弟了。第一天升堂,先审王銲。除了陈希烈、杨昭和宪部、大理寺的官员,侍御史裴冕、监察御史吉镇安和长安尉贾季邻因为当日曾参与缉拿凶犯也一同在列。

王銲此时身陷囹圄,吃了点苦头,靠山又倒了,早不复平日的气焰,垂头丧气跪在堂前。杨昭问道:“凶人刑縡聚众作乱,听说你和他私交甚密,你可知道此事?”

王銲低着头,模糊不清地“嗯”了一声。

杨昭一拍桌子,喝道:“到底是知道还是不知道?”

王銲身子一抖,抬起头来,清清楚楚地回答:“知、知道!”

“知道为何隐而不报?莫非你也是他同谋?”

这事早就是众所周知的了,刑縡党羽都予证实,王銲也不否认,又低下头不说话。

杨昭又问:“除你之外,还有哪些同谋?”

王銲回道:“就我二人,没有其它同谋了。”

杨昭喝问:“单凭你二人集结一帮乌合之众就想谋逆作乱?是谁在背后支持你们?供出主谋,你作为从犯可从轻发落。”

王銲明白他是想让自己供出他哥哥王鉷,只一口咬定再无同谋。

此时忽闻外头有人击鼓喊冤。大理寺不同县衙,不受理民间诉讼,怎么会有人到这里来鸣冤。大理寺卿眉头一皱,就要派人去驱赶。杨昭耳尖,听到外头喊冤的人在叫“王氏兄弟”,吩咐将喊冤者带进来问话。

竟是驸马都尉王繇,一身缟素,带着几个披麻戴孝的妇人,手持大鼓边敲边喊。被衙役带进来,跪了一地,又是哭又是闹的,直喊冤枉,要左相为他们申冤。

陈希烈问:“驸马,你有什么冤屈,为何要到大理寺来鸣冤?”

王繇道:“我二弟王府司马韦会被人害死,含冤莫白,非大理寺不能缉此凶徒!”

一旁的长安尉贾季邻一听他说出韦会的名字,脸色一白。这韦会正是他奉王鉷之命暗中处死的,本来他就在担心王鉷此案会不会牵连自己,这时王繇又出来揭发韦会之事,更让他心惊胆战。

陈希烈杨昭对望一眼,还是顺着他的话问下去:“是谁害死韦司马?”

王繇咬牙切齿道:“御史大夫王鉷!”

陈希烈道:“驸马请讲!”

王繇指着跪在地上的王銲道:“都是因为这个逆贼!他往来术士意图不轨,问术士任海川自己是否有王者之相,术士惧而亡匿。王鉷怕事情泄露,将术士杖杀灭口。我二弟与此术士有私交,见友人枉死,心有不平,私下抱怨,不想隔墙有耳,又被王鉷知道,竟诬我二弟犯案,逮入狱中将其缢杀!”

一旁的妇人哭着插嘴:“我夫君不曾犯案,都是长安尉陷害我夫君,还说我夫君是畏罪自杀!”她抬起头来,怒指贾季邻,“就是你!就是你害死我夫君的!你说,我夫君到底犯了什么案?你说清楚!”

陈希烈和杨昭一同看向贾季邻。贾季邻吓得满头冷汗,扑通一声跪下:“下官……下官也是听命于人,身不由己!是王大夫……是王鉷他怕韦司马把王銲之事泄露出去,才诬陷韦司马,杀他灭口的!”

王銲大惊失色,指着贾季邻骂道:“你胡说八道,血口喷人!”

杨昭怒喝:“铁证如山,由不得你狡辩!你与术士往来,妄语图谶,欲为王者,还敢说没有主谋?”

王銲辩道:“我能招的都招了,就是我和刑縡共谋,哪里还有主谋!”

“没有主谋?”杨昭站起身来,厉声道,“你欲为王,谁人为帝?”

陈希烈一听此言,也吃了一惊,随即问王銲:“王鉷可曾参与你们的阴谋?”

王銲呆愣在原地说不出话来,没想到他们居然给哥哥扣上这么大的罪名。这罪要是认了,可是要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

杨昭上前一步,再次逼问:“王鉷参与否?说!”

这时一旁莲静冲上前来,对王銲喝道:“陛下因为大夫之故加你五品户部郎中,你不但不思大夫恩惠,还与凶人往来行凶作恶。大夫为保你性命,不得不做出不义之事。你为臣不忠,为弟不谊,难道现在还要陷害大夫,让他做你的替罪羊吗?”

杨昭转头看向她,莲静满面怒容,双眼直直地盯着他,怒火仿佛随时都会从眼中喷出来。杨昭收回视线,对王銲缓缓道:“王鉷若是参与阴谋,不可隐瞒;若未参与,也不可诬赖他。”

王銲急忙道:“我兄长不曾参与!都是我自己想要谋求高位,酒醉妄言,意图……意图像东平郡王、陈相公一般封王拜相、位极人臣!”东平郡王安禄山是以将帅封王,王銲以他作比,意欲为王就算不得谋逆了。

那句“如东平郡王、陈相公一般”说得陈希烈很是受用。王銲刑縡谋杀宰相,王鉷包庇其弟,杀术士任海川、王府司马韦会灭口,这些罪名已经够要王氏兄弟的命了。他看了一眼杨昭,问道:“杨侍郎,你看这……”

杨昭道:“但凭左相做主。”

陈希烈于是命衙役锁了贾季邻,与王銲一同带下去画押,王繇等人也领去写下供词。王鉷一案,就如此定案了。

陈希烈上表奏与皇帝,不多日,皇帝下诏将王銲杖死,王鉷赐自尽,其子王准、王偁流放岭南,家产抄没充公。

  如果觉得镇魂调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时久小说全集镇魂调玉昭词诺森德/与大神失之交臂的日子/这世上我最爱你每天都被师父投喂黄沙城皇姑朕就是这样昏君命中未定,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