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丁丁冬作品凤歌三阙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帐外卷着风进来一人,身躯高大健壮面容黧黑,重重拍拍慕容绍宗的肩。慕容绍宗笑笑:“贺拔将军可是见过大将军了?”

贺拔岳摇摇头:“我已规劝大将军,此时建功甚微却大肆杀戮,再急于登临高位定会招来祸患。大将军见麾下尚且意见不一,决心有所动摇,可雄心难灭,又命刘灵助卜卦,刘灵助卦象显示与河阴之日相同,大将军又命铸造铜像以勘天意。”

慕容绍宗朝丁丁遥头,与贺拔岳说到:“贺拔将军快见过先帝后宫英贵妃,也是大将军女儿。”

贺拔岳这才看见丁丁,按规矩朝丁丁施礼,丁丁还礼后告辞离开,身后贺拔岳与慕容绍宗谈笑正欢,贺拔岳听慕容绍宗谈及丁丁的来意,说了句一女子倒是难得。

丁丁在军帐中随意溜达,将士们知道她是大将军女儿,随她来去。溜达到军帐一角,冶炼的工匠们正准备浇铸铜像,丁丁随意与工匠们闲谈,想了解浇铸铜像的关键所在,怎奈工匠们闲谈可以,涉及到铸造工艺却只字不提,总是绕开话题。

丁丁一筹莫展,窝在军帐中蹙眉苦思。玲珑从帐外进来:“贵妃,高将军刚刚向奴婢打听贵妃来着,看来高将军对贵妃非常倾慕。”

玲珑与丁丁相处日久,知她性情随和,说话也随意起来,见丁丁烦恼,就逗她开心。

丁丁头也不抬:“死丫头竟打趣我。”

玲珑笑说:“是真的,高将军乃当世奇男子,出身寒微,他的妻子胡昭君出身鲜卑贵族,高将军当时还是守城门的军士,胡昭君从城门下经过看见他,就说这才是真正的伟男子,就派贴身侍女去找高欢上门提亲,胡昭君娘家嫌其出身寒微,为难高将军说有巨额聘礼方可下嫁女儿,胡昭君得知后竟偷偷让侍女送私房于高将军,高将军拿胡家财产做聘礼娶得胡家女儿。”

啊?女人天性的八卦使得丁丁暂时忘却烦恼,没觉得高欢有多么英伟神武呀?只能说长相奇特罢了,胡太后也说他是伟男子,看来大家审美观不同。这位胡昭君竟然下如此大的赌注,真是有勇气。她和有落雁之容的美女王昭君同名,应该不是嫁不出去的丑八怪吧?

玲珑笑说:“才不是呢?胡昭君虽说不是美女,但也长相不差,而且出身贵族,待字闺中时求亲的人踏破门槛,胡昭君都没有同意,直到看见高将军。”

丁丁笑了:“你这丫头一口一个高将军,是不是也觉得人家是不可多见的奇男子呀?是不是也仰慕人家呀?”

玲珑红了脸,低头没有说话。

丁丁指着她哈哈大笑起来,玲珑被说中心事,羞得逃出帐外。丁丁想看来是自己对于男人的审美有问题,不过这个胡昭君可真是有个性,不是美女倒在其次。王昭君是美女又怎样?还不是很悲惨,倒希望电视剧《昭君出塞》中的故事情节是真的,昭君和单于在和亲前就相识相爱,后来因缘际会成了伴侣,她忽然想到这部电视剧中昭君册封阏氏时铸造铜像的情节,因为风箱招到情敌的破坏,铜像浇铸失败。

可是冶炼场必有人看守,自己是没有本领接近的。怎么办呢?怎么能联系到阿那环?

玲珑伸头一看丁丁又愁容满面,笑嘻嘻得说:“贵妃要找王吗?”

丁丁诧异,她一直没有问玲珑为什么对阿那环尊敬有加,玲珑刚刚逃出胡太后魔掌,就让她保留自己的秘密,她想说终究会说的,自己不能逼她。

丁丁密密嘱咐玲珑,玲珑出帐去了。

第二日尔朱荣在大帐中得报,铜像铸造失败,尔朱荣备受打击,但野心不灭,命令再次铸造,麾下拓拔岳与慕容绍宗苦劝国不可一日无君,尔朱荣又令刘灵助卜卦,卦象与前次相同,尔朱荣命令再次浇铸铜像,如是三次后,尔朱荣在天意与野心的夹击中濒临崩溃,命令最后一次浇铸铜像,同时浇铸元子攸铜像。

元子攸铜像屹立在尔朱荣面前的时候,刘灵助报卦象依旧,尔朱荣彻底灰心。亲自去长乐王府诚邀元子攸即位,并痛悔自己杀戮太重,朝中两千多名官员只剩不足百人,动摇了国之根本,诚心表示元子攸称帝后,自己即回晋阳,非帝诏再不离开晋阳半步,元子攸断然拒绝。

丁丁在阿那环陪同下前往长乐王府,阿那环说了丁丁的付出与冒险,脸上挨元子攸一拳。

元子攸一夜无眠,次日同意即帝位,尔朱英娥二嫁皇帝,母仪天下。坊间传说尔朱荣的女儿入宫前即迷恋长乐王,此次为做元子攸的皇后,亲到长乐王府恳求元子攸即位,简直无耻之极。

作者有话要说:因小女子历史知识有限,本文多处参考“赵王”大作《后三国风云》,非常感谢!

皇后失子

新皇登基普天同庆大赦天下掩盖不了都城洛阳的凄惨冷清,街市上人踪稀少,河阴屠戮后士绅大多逃往他乡,死难官员家眷满腔仇恨,侥幸活命的官员每日战战兢兢。

新皇于太极殿接受不足百人朝拜,寂寥得完成了登基仪式,入住显阳殿。尔朱后按制入住式乾殿,她曾恳求新皇入住宣光殿,新皇知她心事,但这与礼不合,答应宣光殿保持旧时模样,她可随时前往寄托对先皇的哀思。

尔朱后知新皇纯孝,又求住徽音殿,主张太后居式乾殿,新皇苦笑,母妃早已仙去。尔朱后讶然记得当日助丹霞脱困于胡太后寝宫,不是说要给子攸母妃诵经祈福吗?原来当日乃子攸为母妃三年守孝期满,因为守孝三年,所以子攸年纪二十有一,并未娶妃。

册封皇后那天,皇后看着盈盈下拜的子攸的夫人们,默默数来竟有九位之多,三位封贵妃,六位封贵嫔,按祖制还少三位。尔朱一族和契胡部自然载歌载舞,元氏亲贵们大多怏怏不乐,虽惧于尔朱荣位高权重,却也按捺不住微微流露出不满。

尔朱荣官封尚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从河阴进入洛阳城后,见街道开阔绿树林立却人迹杳然,偶尔有人露头,看见尔朱家将士的身影即慌忙躲避,听闻夜里小儿啼哭父母就吓唬说尔朱荣来了,哭声立止。尔朱荣行馆每至深夜必有刺客于重兵把守之下潜入又逃出,口称杀父杀子之仇此生必报,有时候又阴风阵阵鬼哭狼嚎。尔朱荣本来在四铸铜像失败的打击下信心崩溃,入城后所见所闻更让他日益惶恐,随即萌生退意但又不甘心一步之遥的宝座,又在新皇首次早朝时提出迁都晋阳。

新皇也听闻洛阳城里用尔朱荣吓唬夜哭小儿的传言,不由失笑猜到是皇后所言,对皇后不知该爱该恨,皇后明显偏向元氏,本来自己曾经肯定这位尔朱后非昔日尔朱英娥,她的态度也可证明非尔朱家女儿,可尔朱荣和属下的态度却表明她应该是尔朱府大小姐没错,新皇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女生外向,尔朱后因与先皇感情笃深,所以才助元氏,可是这行为性情大异于前,却不是能装出来的。

至于行馆刺客和闹鬼之事,新皇心知必是阿那环手下死士所为,阿那环虽有图谋,但也是在帮自己。他只是不赞同阿那环利用皇后,毕竟是一女子,为社稷涉险他于心不忍,何况先皇曾经将皇后托付于他,所以阿那环俊脸上挨元子攸重重一拳。元氏宗亲的期盼,朝中遗留大臣的坚持,加上阿那环和尔朱后的冒险,新皇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而不是沉浸在愤怒与悔恨之中无所作为。

元子攸本就极为聪明,看出尔朱荣前倨后恭,染指江山的信心日益动摇,遂约尔朱荣于夕阳西下时登临洛阳城墙之上,夕阳下的洛阳城壮丽辉煌,皇宫与永宁寺遥遥辉映,皇宫宫殿鳞次栉比,层层飞檐,永宁寺内九层高的浮图木塔高高矗立,风过时木塔下铜铃声声,清脆悦耳,大殿里的全金佛像在夕阳映照下迸射出道道金光。

尔朱荣目瞪口呆,在城墙之上朝新皇叩拜:“下臣鲁莽,今日方领略都城之壮美,远非晋阳可比,下臣不日将返回晋阳,尚书令府建于晋阳。下臣河阴所犯罪孽皆因忠心而至,下臣以为胡后乱政因朝臣不为而致,所以才下杀手,下臣对皇室忠心唯天可表。”

尔朱大军终返晋阳,此时距先皇暴崩两月有余。封后以来子攸夜夜宿在式乾殿,但玲珑和梅香知道帝后夜夜分床而睡,日日相见却言语甚少,每在一处时气氛尴尬客气还有点冷清。

子攸心头卸下尔朱荣这一大石,是夜进入皇后寝室,皇后欲大礼参拜。子攸喝退众人扶住她温言说:“英儿不必多礼,朕近来忧心国事,对你照顾不周,朕想与英儿商量英儿腹中先帝遗孤之事,想来英儿有孕已三月有余,英儿做何打算?”

英儿以为子攸不知自己有孕之事,看腹部已稍微隆起,正思忖如何与子攸提起,想来是阿那环告诉子攸的。英儿恻然想起元诩临终之言,泪流不止恳求道:“英儿恳请陛下留下腹中孩儿。”

子攸扶她坐下摇头道:“英儿,虽然先帝只存你腹中孩儿,朕也想留下他,看着他长大以解你我对先帝的思念之情。可是,一旦英儿有孕之事被人知晓,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无论尚书令门下还是元氏宗族及各方势力,都不会容这个孩子出生。朕也是刚知道此事,早知今日,应让你随阿那环远避柔然,或可留下这个孩子。”

英儿心中明白,不会有人容忍她生下元诩的孩子,就是历经艰险生下来,孩子也会步步荆棘处处涉险,但她说服不了自己狠下心肠,这是元诩留给她最珍贵的想念。

英儿痛哭失声,子攸无言叹息,想起前往晋阳宣旨时尔朱英娥死死纠缠,迎接贵妃进洛阳时贵妃失态的睡姿,她进宫后让皇上和怜贵嫔着迷的精彩故事,她在御书房吟诵的诗句动人心魄,她受胡太后威逼惊惧发抖,她为丹霞禅师担心泪水涟涟,她做的沁凉甜爽的果露羹,那时她是多么鲜活欢快,可眼下……也许自己做错了,会害她一生。

子攸看她跌坐在地上哭得声咽气噎,把她轻柔抱起放在床上靠坐在自己胸前,英儿紧紧靠着他,连日来的压抑紧张惧怕伤痛倾泄而出,汹涌的泪水不断打湿他的衣襟。

英儿直哭到累得睡着,子攸看着她苍白的容颜,深恨自己九五之尊却无能为力,他静静为她抹去脸上的泪水,窗外渐渐透进亮来,子攸沉声吩咐侯了一夜的太医进来。

太医用针灸之术让英儿沉睡不醒,子攸接过梅香端进来的堕胎汤药,捏着英儿的下巴灌了进去,他帮丁丁擦去嘴角的药汁,心中一颤,这是朕的皇后啊,恨也罢怨也罢只能如此了。

子攸吩咐众人仔细照顾皇后,自己罢了早朝立即就回。

后宫生事

皇后静养于式乾殿,皇帝夜夜陪伴,不停的有三宫六嫔使宫娥前来打听消息,华贵妃得知皇后生病,心中忿然,一个再婚妇人能登上后位,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生病?如果不是她,也许皇后的位子就是自己的,静贵妃虽然最早嫁入长乐王府,但只是庶出,况且子攸是最宠爱自己的。子攸登基后,竟然没有来过自己的寝宫,华贵妃忿然之余心生哀怨。

华贵妃环顾后宫,妃嫔母族都有亲人在河阴命丧尔朱荣之手,大家联手很容易让尔朱英娥日子难过,要她性命恐怕不能,最好逼她和先帝妃嫔一样到瑶光寺出家。

静妃懦弱娴妃清高都不足取,六嫔多出自洛阳诗书礼乐之门阀贵族,整日里唱词弹曲安于现状,她们从长乐王府的夫人成为新皇贵嫔,只怕已经心满意足。

华贵妃想到皇帝的三位姐姐,嫡亲的兄长被尔朱荣杀死,只怕也是恨透尔朱英娥,虽然洛阳城遍布尔朱氏党羽,但尔朱荣以为女儿统摄后宫,自己威名赫赫,妇人不敢造次,所以后宫是最好下手的。

皇帝三位姐姐中寿阳公主年纪最长且脾气暴烈,此刻正在御书房向元子攸哭诉,御史中尉高道穆当众砸了她的马车,害她当众出丑,丢尽皇家颜面。元子攸日夜操劳国事,朝中官员多数命丧河阴,当务之急是选拔人才填补官职空缺,让官员各司职守方可恢复生气稳定国都然后再图全局。

元氏宗亲并未从河阴的鲜血中惊醒,只盼恢复洛阳昔日富贵繁华,日日诗书礼乐清流高雅得享受生活,众士绅虽逐渐回转故土,却因河阴之事畏惧做官,本朝旧制一向是士族为官,元子攸虽有心自寒门取士,怎奈朝堂士族竭力反对,连高道穆这样忠君为国的人都不赞同。

元子攸自士族名单中头也未抬:“高卿一心为国清廉刚直,定是皇姐违制在前,皇姐就不要再闹了,此等小事不足以论及朝堂,皇姐明日亲到高府赔罪才是。”

因子攸周岁父丧,母亲伤痛多年。寿阳公主做为长姊自小无比疼爱子攸,子攸也与她最为亲近。今日子攸语气非常不耐又带点训斥,她委屈又愤怒,站起身摔帘而出。

御书房不远处华贵妃盈然而立,满面笑容过来执住寿阳公主的手:“皇姐这是打哪儿来?到哪儿去?多日不见,怎么好象不太高兴似的?”

寿阳公主本来不太喜欢华妃,总觉此人心计太多虚情假意,不若她们鲜卑女子豪爽大方,之前处心积虑想做长乐王妃,结果子攸为母守孝三年,她不敢提起此事,但其余几位夫人都曾受她欺负,偏偏子攸喜欢她明艳雍容能言善道,子攸父王早丧,母妃对她疼爱至极,在婚事上默允他自己主张,子攸的每一位夫人都有擅长,都与子攸有一段情事,子攸待谁都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偏偏这华妃认为子攸对自己要更为宠爱一些。

寿阳公主正满腔委屈,忘了向来不喜华妃,拉着她手诉说今日子攸偏袒大臣斥责于她,华妃顺着她意巧语安慰一番,慢慢把话题转移到皇后身上。

寿阳公主听着不由眉毛倒竖,她本就深恨契胡尔朱杀害了她两个哥哥,只是碍于尔朱荣权势滔天,柱国大将军尚书令又是国丈,皇后也深居简出极少见面,一直没有发作。现在听到华妃说子攸竟夜夜宿在式乾殿,皇后装娇称病,难道是她给子攸进了谗言,又或者她拿尔朱家功勋给子攸施加压力?子攸国仇家恨应该冷落她才是,母后虽丧,我乃皇帝长姊,皇后虽统领后宫,也应该让我三分。

当下寿阳公主前呼后拥往式乾殿而去,华妃随后前往隔岸观火。英儿正倚窗看一本风物志,这都是梅香从徽音殿搬来的,上面有她和元诩兴之所至的批注,她看到一处不由微微笑起来,玲珑和梅香随侍在侧,看见皇后久违的笑容,不由也相视一笑。

寿阳公主气势汹汹进门,正看见皇后沉吟浅笑,面容苍白目光哀戚,脚步不由一滞,不是传闻尔朱英娥飞扬跋扈泼辣无忌吗?怎么是这副惹人疼的样子?

英儿看见来人不善,回头看看玲珑,玲珑低低回到:“这是陛下长姊寿阳公主。”

英儿连忙起身见礼,让寿阳公主坐下。寿阳公主冷哼一声坐下了,想要发作,可皇后分明是病体初愈的样子,不是装病,想想说道:“皇后,我来问你,皇上后宫应该雨露均沾,好为皇室开枝散叶,皇后怎可夜夜专宠?这后宫也太不成体统了吧?”

英儿一愣,梅香在她耳边说:“娘娘每日睡下后,皇上都前来询问娘娘当日饮食起居,心情如何,问过后吩咐奴婢二人一番,就宿在外间塌上。因为每次都是深夜,皇上吩咐不用叫醒娘娘。”

英儿理理思绪,从知道失去腹中胎儿后,她已经多日未曾有过太多言语,脑子里混沌一片,也没有思虑过什么,她沉吟片刻开口道:“皇姐教训的是,英娥出身乡野不懂规矩,近日疾病缠身没有顾及太多,英娥先看看皇上的意思,再让主事太监订一个侍寝的规矩可好?”

  如果觉得凤歌三阙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丁丁冬小说全集国师姽婳福寿如意凤落霜华凤歌三阙花间月帝宠大富贾有妻嫦曦妖侣小太后仙妻嫦曦后街妖奇谈,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