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书农小说网友上传整理石头与水作品千金记全文在线阅读,希望您喜欢,记住本站加入收藏下次阅读。

宋嘉言微微低头,不再说话。

祖孙两个对答还算妥当,方太后与昭文帝都赏了东西,端睿公主也赏了宋嘉言几样首饰。带着一堆的东西,祖孙两个浩浩荡荡、大摇大摆的回了家。

小纪氏如今规矩严谨,闻信儿忙带了宋嘉语、辛竹筝过来请安,又道,“言丫头也先回去换衣裳吧。”

宋老太太笑呵呵地,“是啊,换了衣裳再过来,咱们一道吃饭。”一大早上的进宫,折腾这半日,真是连口水都没得喝。

宋嘉言便回了自己的院子,小纪氏亲自服侍着老太太换了家常衣裳。小纪氏本就是个机伶人,见宋老太太眉眼得意的模样,笑道,“老太太一路还顺利吧?”

“顺利顺利。”宋老太太笑,“皇上和太后都是慈悲人,赏了我不少东西。一会儿给你们瞧瞧,也开开眼。”

这暴发的…小纪氏依旧笑盈盈的奉承,“那可好,媳妇也跟着老太太好生长长见识。”说着,又命丫环去通知厨下呈上午饭。

晚上宋荣落衙回家,去老太太院里请安时,见宋老太太红光满面,一脸喜色,笑道,“听说老太太得了许多赏赐,可是得给儿子分两件呢。”内宫单独召见,宋荣早打听着呢,自然得了信儿。

老太太笑眯眯地,“有两个瓶子不赖,这个给你,余下的我都攒着,以后传给孙子。”她悄悄的给了宋嘉言一件,两个瓶子给儿子,剩下的全都密密的锁了起来。

宋荣心下暗乐,笑,“那儿子就谢老太太赏了。”

“你好好摆着,可不许弄坏。”老太太叮嘱儿子珍惜物什,又道,“公主殿下还格外赏了咱家大丫头首饰呢。”

这个宋荣倒不知,问,“哪位公主赏的?”

老太太已是记不得了,宋嘉言笑,“是端睿公主,看上去,皇上对端睿公主非常宠爱。”

宋荣点点头,“那是陛下最喜欢的公主。”

老太太不待儿子问,忍不住一脸喜色的说,“皇上说我教子有方,还有,还有…”宋嘉言一脸与有荣焉的笑,“皇上还说祖母的话里有了不得的见识呢。”

“对对,就是这话,了不得见识,了不得的见识。”老太太骄傲的扬起头,神色之是难掩得意,道,“就是这句话。”

宋荣恭维老太太,“陛下是慧眼识英啊。”

老太太郑重地,“皇上真是个大大的好人,你可得用心的给皇上当差。”

“是。”

宋荣见老太太的确心情大好,这才放下心来。用过晚饭后,又叫了宋嘉言去书房,详细的问了慈宁宫的事,说,“是太后召见你们,怎么又遇到皇上了呢?”

宋嘉言道,“本来要退下了,结果皇上忽然带着公主过去了,就问了我与祖母几句话。”直接把对答的话跟宋荣学了。

宋荣深深吁了口气,唏嘘道,“我的宝贝丫头,幸亏你还小呢。”若是女儿大上几岁,宋荣真要担心了。他也知女儿有几分才智,却未料到宋嘉言能将话答的这样恰当周全。他与昭文帝君臣相得,不过,宋荣并没有靠女儿博富贵的意思。

宋嘉言道,“爹爹,你放心好了。闲着没事儿,谁还总进宫呢。我一个小丫头,相貌平平,没几天宫里人就把我忘了呢。”

宋荣可不这样看,叮咛道,“看到景惠公主就能想起你来。以后出门要低调,少说话。”

宋嘉言乖乖的应了。

宋荣与昭文帝君臣多年,对昭文帝的脾性还是稍稍了解些的。果然,第二日陛见,昭文帝私下赞道,“熙之教女有方啊。”

宋荣笑谦,“她小孩子家,在家娇宠惯了,胆大放肆。”主动转移话题,“今早臣去给臣母请安,臣母说昨日大半宿没睡着呢。”

昭文帝笑,“哦,这是何缘故?”

“臣听臣母说,陛下赞臣母教子有方、还有了不得的见识,臣母是个质朴的人,陛下这样称赞她,臣母实在太过欢喜,夜间都睡不着了呢。”

昭文帝哈哈大笑,说,“熙之,你们一家子都是妙人呢。”

宋荣笑,但有机会,自然要为母亲争取一些体面。

景惠长公主之事暂且告一段落,八月十五过后,忽然章家人到访。章姨娘的亲侄儿,小纪氏的亲表兄,章家大老爷章明亲自来了,还带了不少补品,说,“二皇子准备为庶妃娘娘请封侧妃,前几天得以恩典,我有幸去了二皇子府见了庶妃娘娘一面。庶妃娘娘说,待侧妃的封号下来之后,想请姐妹们见一面。不知妹妹可有空闲?”

小纪氏面露喜色,笑,“娘娘总算熬出头了。”

“是啊。”章明笑道,“娘娘这些年,十分不容易。如今有了儿子,以后也就有了依靠。”正经的皇孙哪,章明有说不出的喜悦。当初送妹妹进入皇子府,不过侍妾而已,全家人真没报以这样大的希望。哪里敢奢望能有如今的造化呢?

听到章庶妃要升格为侧妃,小纪氏这空落落的心里,总算多了几分底气。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更,真的很大很大很大更啊~因为一气呵成,就直接码下来了~~如果哪里有错处,给石头提个醒啊,石头会改滴~~~

第29章

章庶妃要封侧妃,然后召她见面的事,小纪氏想了想,还是跟宋荣说了。打算看宋荣的主意,宋荣高兴,她就去。宋荣若是不高兴,便罢了。

宋荣道,“倒是没听说二皇子府新立侧妃的消息。”

小纪氏道,“是章家大老爷过来说的,就这几天的事儿了。”

侧妃还没个影儿呢,就到处嚷嚷。宋荣对于章家人的行事十分无语,对小纪氏道,“咱家与章家算是什么关系呢,章庶妃叫你一声表姐,你敢不敢应?你若是应了,以后出门交际的时候,跟别人怎么说?章庶妃的兄弟姐妹都姓章。她现在是庶妃,如你所说,福分到了,二皇子为她请封侧妃。可是,这跟咱家有什么关系?阿柔,你的身份,你的诰命,由我来给你挣。咱们儿女日后前途,也有我这个父亲在。咱家,用不着攀慕皇子府。”

“就算章庶妃日后有什么更大的福分,那是章家的。我姓宋,你的母家,姓纪。”

小纪氏被宋荣说的心惊肉跳,外加脸上发烫,忙道,“我知晓了,老爷放心吧,我不去的。”

“这就好。”宋荣点了点头,问,“语姐儿这几日,话越发少了。”

小纪氏叹,“老爷那样严厉,她胆子又小,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就是不知道要怎么跟老爷说呢。”

宋荣笑,“那以后我多严厉些,给她炼炼胆子。”

小纪氏恼的轻捶了宋荣一记,嗔道,“哪里有老爷这样做父亲的。”手被宋荣捉住,小纪氏眉眼含情,虚虚的瞟了宋荣一眼,又为女儿说话周全,道,“语丫头是个明白人,老爷一心为她着想。也怪我,先前太娇宠女儿。我知她这几日心里不好受,也没劝她。待她真正明白了,我再与她分说分说,以后,定不会再如此的。”

“说来,还有一件事想跟老爷商量。”难得气氛良好,小纪氏便一并说了,“语姐儿眼瞅着也大了,总不能这样一直跟着我住。我想着,西边大姑娘院子旁边,还有两处小院儿,索性都收拾出来,一处给语姐儿住,一处给筝姐儿住。”

“现在叫筝姐儿跟言姐儿住一处,是想着她一个女孩儿,咱家虽说不是外处,到底刚来,若没个人伴着,我深怕不妥。”小纪氏道,“话又说回来,姑娘在娘家尊贵,哪儿能没自己个院子呢?何况,这不单单是院子的问题。如何调\教丫头,如何收拾屋子,如何布置院子,这些,都得慢慢学呢。”

宋荣立刻道,“你看着办吧。”他对这个没啥兴趣。

小纪氏笑道,“说来,筝姐儿实在用功,这才念了两个来月的书,卢先生都说筝姐儿大有长进。”

辛竹筝好强用功进步大,让宋荣不禁想到辛竹笙。

辛竹笙一去秦氏家学,倒把宋嘉让从倒数第一的位置上解救出来了。现在,辛竹笙宋嘉让,一个倒数第一,一个倒数第二,宋荣一见到他们就冒火。

宋荣叹口气,家中无可奈何之事,多矣。

当晚,宋荣去了常青院。

杜月娘见宋荣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起身福一礼,笑道,“大爷来了。”

“在做什么?”宋荣拿起针线笸箩里的东西,见是一双棉靴,里面衬了软软的羊毛,外面是鹿皮,高筒厚底,摸着就暖和。

杜月娘笑,“平日里没什么事,我就想着给老爷做双鞋。”

宋荣握住杜月娘的手,觉着有些凉,便道,“天气凉了,觉着冷就不要做了,别冻着。”杜月娘手有一些粗糙,手背也有一些地方泛起红块,宋荣一望便知,这是冻惯了的手。

杜月娘笑,“屋里炭火足足的,并不冷呢。”

宋荣温声道,“家里有的是皮棉布料,你的心意,我都知道。真闲了,给你弟弟做些穿的,他一个小孩子,执意住在外头,又无人知冷知暖,我知你心里记挂。放心吧,这是我允的。”若小纪氏听到这话,能呕出血来。宋荣那样嫌弃章家,无非就是章家是姨娘的娘家,算不得正经亲戚。这位杜月娘,说是娶的二房,二房也是妾啊,宋荣却肯这样照应。要知道,平日里宋荣根本就没主动提过章家,好像提一提章家就能脏了他宋侍郎高贵的嘴巴似的。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谢老爷。”杜月娘道,“我将月钱每月送出一两去给君哥儿使,已经尽够了。”

说来杜月娘会给宋荣做二房,也有一些原因。杜家本是京郊的一个小地主,有几百亩田地,日子过得还成。若是正常发展,杜月娘估计日后也能嫁入小康之家。结果,杜月娘少时,父母先后过逝。姐弟两个年纪尚小,便跟着堂大伯过日子。初时还好,不想,过了几年后,家产都过成大伯家的了。

这世上,善人尤其少,禽兽格外多。

寄人篱下这些年,其实姐弟俩都挺能忍,特别是杜月娘的弟弟杜君念书灵光,杜月娘一直想着忍到弟弟日后金榜题名,日子也就熬出来了。

因杜月娘有一手绝好的绣活,姑娘家到了年纪,杜家大伯半句不提杜月娘的亲事。好在杜月娘想着多照看自己弟弟,也不急着嫁人。

后来,杜家大伯竟起了邪心,意欲将杜月娘卖给附近的财主家做小。关键,那财主年纪已经六旬以上,这事儿说起来就恶心。

杜家姐弟看人脸色过活这些年,都是有心气的人。略一琢磨,这样下去不成,得想个法子才好。这会儿,正赶上宋荣找二房。

正三品高官的二房,不要说寻常人家,便是有些小官儿,也愿意自己庶女送给宋荣做二房来攀关系呢。只是,宋荣这次找二房是以品行为主。挑了又挑,挑中了杜月娘。

本来,宋荣想着给杜家一笔银子,叫杜家大伯继续照顾杜君的生活。杜月娘没要银子,求宋荣把自己弟弟自大伯家中择出来,开户独立。这些事,不过杜荣一句话,知道原委后,杜荣原想替杜月娘姐弟要回田亩,以后也有个依靠。

杜月娘却说了,“这些年,我们姐弟平安长大,大伯并非无恩。而且,做事不亦做绝,留下这些地亩,日后便是把柄。否则,我们刚刚离开大伯家就索要地亩,未免显得薄凉。待日后,大伯不再来找我与弟弟的麻烦,这些地亩就当是给他们的补偿。若是大伯不知餍足,有他贪图我家财产之事,弄倒他亦是轻而易举。”

宋荣当即刮目相待,郑重其是将杜月娘纳为二房。

后来,杜月娘亲自解决了她那恶心大伯,杜月娘带着弟弟自大伯家出来,杜家大伯连个屁都没敢放,更不敢找到帝都来纠缠沾光之类。

宋荣还简单的考较过杜月娘弟弟的功课,杜君答得有板有眼,颇有可教导之处,宋荣并不介意提前投资一支潜力股之类。原本,宋荣想着干脆叫杜君住他外头的一处私宅,杜月娘替弟弟婉拒,说,“我既给老爷做二房,便当有二房的规矩。这样叫我弟弟住在老爷的宅子里,日后给人知道难免说嘴。”

“君哥儿的脾气,我知道。老爷放心,我每月有月钱,若是老爷允准,送出一两去,足够他用了。再者,少时吃些苦,也不为苦。老爷给他租个小院儿,有三间就够住了。”杜月娘想了想,还是开口相求,“若是老爷给君哥儿寻个可以念书的去处,我就感激不尽了。”

各人有各人的傲气,宋荣见过杜君,从那孩子的眼睛中也能知晓,他并不愿自己姐姐给人做二房。不过,有时,世事就是这样无奈。

宋荣干脆也将杜君送入秦家家学。

宋嘉让闲了还跟妹妹说呢,“学里来了个怪家伙,平日里神人不理,话都不说。除了先生提问功课,或是他向先生请教功课,从不见他开口。”

宋嘉言道,“人家肯定是不喜欢说话。”

“不是,我看他中午吃的是粗米饭,就一个烩萝卜,吃了总是放屁,我在他后面,简直能薰死我。”宋嘉让往嘴里塞了个鲜肉酥皮点心,含糊不清的说,“把我的风水都薰坏了。”

宋嘉诺也凑在老太太屋里说话,文文静静的笑,“有一回,大哥抢了杜君的饭,把自己的饭塞给杜君吃,自己吃了满肚子的烩萝卜。杜君是薰大哥一人,大哥吃了烩萝卜后,薰得一个屋里的同窗都受不了了。连先生都问,谁中午吃臭豆腐了。后来知道是大哥在放屁,先生实在受不了,提前给大哥放了学。”

宋嘉言和宋老太太已经笑的不成了,连辛竹筝现在学淑女作派,也是弯了唇角。辛竹笙接着说,“嘉让还说呢,以后都要吃杜君的烩萝卜。特别是考试的时候,说不定这样先生就不会叫他一块儿考试了呢。”

宋嘉诺道,“后来,杜君连烩萝卜都不带了,就吃白饭。我本来想把自己的菜分他一些,他也不要。他高傲极了。”

辛老太太道,“那孩子肯定是觉着脸上过不去呢。”

“是啊。”宋老太太说,“越是小小孩儿,越是要面子。”

宋嘉让虽然自幼常常挨骂,不过,宋荣有本事,宋嘉让自幼衣食无缺,富家公子,并不能理解杜君强烈的自尊。宋嘉让道,“这也是瞎要面子。”接着,他又说,“我就常抢阿峥的肉圆吃,祖母,阿峥家的肉圆啊,也不知怎么做的,唉哟,太香了。”说着,宋嘉让又是一脸馋相。

宋老太太道,“这有什么,晚上也叫厨下做给你吃。”

“不一样的,祖母,咱家的就是没秦家的做的好吃。”宋嘉让一脸遗憾。

孩子多了,屋里格外热闹。

不一时,厨下送上烤好的白薯,宋嘉言先捡了一个给了辛舅婆,辛竹筝也用帕子托着给宋老太太送了一个。接着,孩子们各拿各的,剥了皮,啃着吃。因为是刚烤出来的,掰开来,从雪白的白薯心里冒起白白的热气,咬一口,烫的舌头疼,又透出浓浓的糯甜。

天气越来越冷,男孩子们也懒得出去疯跑了,都围在老太太屋里说话。

唯宋嘉语闲坐自己房里,搂着个精巧的黄铜小手炉静静看书,小纪氏实在有些发愁,问,”语儿,怎么不跟你弟弟去你祖母那里呢?”即便她希望女儿功课出色,但是,这样所有的孩子都去老太太那里凑热闹,就自家女儿不去,小纪氏也觉着不大好。

宋嘉语嘟一嘟小嘴,道,“老太太又不喜欢我,我去了也是干坐着。尤其老太太总是吃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我吃不惯。”

“吃不惯就不要吃,去坐一坐也好。你总不过去,老太太不常见你,哪里能喜欢你呢?”小纪氏苦口婆心,“你看你大姐姐,多会做人,天天去老太太屋里奉承。上次老太太得了太后皇上的赏赐,孙子孙女辈的,谁都没得老太太的东西,就你大姐姐得了。”到底是管家的人,小纪氏消息颇是灵通。

于是,在小纪氏不厌其烦的念叨声中,宋嘉言很快成了宋嘉语心中比隔壁小孩儿还要讨人厌的角色。

宋嘉语眼中闪过一抹厌恶,抱着书本扭过身去,干脆连自己母亲也不理了。

小纪氏叹口气,想着另寻什么法子跟女儿说一说才好呢。

女儿这样执拗,小纪氏挂心的还有另一事,原本章明特意过来说的,二皇子不日就要为章庶妃请封侧妃。结果…事情过了一个多月,怎么,侧妃的事倒没动静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我的心肝儿们~

第30章

小纪氏对于久久未能收到章庶妃请封侧妃一事略感心急,因宋荣从不与她说朝堂之事,故此小纪氏不知,因章庶妃请封侧妃之事,还在朝堂上引起不小波澜。

二皇子的确是喜欢章庶妃,不然章庶妃跟他好几年了,若无宠不可能现在还能诞下子嗣。而且,二皇子觉着,章庶妃都给他生儿子了,为他们老穆家传宗接代了,这是大大的功劳啊,所以,为章庶妃请封侧妃没问题的吧。

二皇子显然太理所当然了,甚至于忽视了自己的老丈人韩氏家族。

二皇子妃是礼部侍郎韩钊嫡嫡亲的侄女,武安侯府的长媳韩氏是礼部侍郎韩钊的亲闺女,不管是自己侄女,还是自家闺女,都给姓章的小老婆坑惨了,韩家怎能没有怨气。

不过,因原礼部尚书老秦大人致仕,尚书一职空缺,韩钊便有意想争夺礼部尚书一职,偏偏礼部还有个比他更加老资历的侍郎李竹修李侍郎。

就在这礼部尚书尚不知花落谁家的时候,二皇子上了一道为自己庶妃请封侧妃的折子。

韩钊正管礼部,见二皇子要为章庶妃请封,当下窝了一肚子火。只是,在争夺礼部尚书的要紧关头,韩钊还不是非常想得罪二皇子,一时倒犹豫了…

其实,这也是文人的通病,既想要名,还想要利。

韩钊正犹豫呢,自家闺女韩氏回娘家了。

闺女嫁的不大痛快,韩钊也知道。不过,韩氏家族世代书香,从未有和离之女。故此,韩钊死都不肯让闺女和离。好在韩氏是个想的开的,在武安侯府也活的悠游自在。只是,一回娘家便要听母亲唠叨生儿子的事,按其母张氏的说法,自己安安稳稳的生个儿子,以后有了依靠,还管男人是死是活呢。

韩氏却不愿这样,她是真心恶心纪文,一想到要与这样的人同床就想吐。

因烦了母亲的唠叨,韩氏也不大愿意回娘家。

这次,却是不得不回了。

韩氏问父亲,“听说二皇子要为章庶妃请封侧妃了?”

韩钊拿捏着架子呢,斥女儿一句,“朝廷大事,你一个妇道人家,莫要打听。”

韩氏道,“我倒是不想打听,架不住章家人去我们府里显摆呢。章家人都说了,章庶妃一旦请封侧妃,就要召章家人去二皇子府见面,还包括我们府里那两个贱人。”

章钊简直愁死了,女儿云英未嫁时也是标准的大家闺秀,贱人之类的话,不要说自己说了,便是听都觉着会污了耳朵。如今嫁去武安侯府几年,是什么话都不忌讳了,哪里还有半分女孩儿的样子。章钊斥道,“这是什么话?”

“什么话?我是怕父亲给礼部尚书的位子迷了眼呢。”韩氏丝毫不惧父亲脸色蓦然一沉,继续道,“别人不知章家底细,莫非父亲也不知道吗?她要真是寻常人家,请封就请封,谁也拦不住他!可是章家,不过是奴才出身,若是行事正派,奴才出身也没什么令人不耻的。可是,章家是怎样晋身,难道父亲不知道吗?”

“父亲,陛下若真嘱意您为礼部尚书,怎会至今犹豫未决?这个时候,莫非父亲坐视章庶妃被封侧妃一事,二皇子就会感激您吗?”韩氏冷笑,“二皇子只会认为章庶妃请封侧妃是理所当然的事!若二皇子真看重您,尚书之位,不必您开口,二皇子必定要先问您是否需要帮助?到现在,二皇子问过父亲一句吗?”

“人必自重,而后人重之。二皇子冷落正妃,偏爱庶妃,正是因为咱们韩家好揉捏,他方不将咱家放在眼中!”韩氏一想到那日章家来人,就气的浑身发抖,怒道,“如今陛下正当盛年,咱们韩家世代书香,做的是陛下的臣子,又不是他二皇子的臣子!父亲一不得二皇子看重,二明知章庶妃之事不妥,又不能如实禀告陛下。朝中如父亲这样寒窗苦读,翰林举身的臣子多的是,您比那些人强在哪儿呢?凭什么让陛下立您为礼部尚书呢?”

“您对陛下有过人的忠诚吗?”韩氏道,“家族这样不上不下,皆因父亲摇摆不定所致。就是父亲自己使唤下人,是喜欢那种摇摆不定的下人,还是喜欢一心忠诚于您的下人呢?如果两样人叫父亲提拔,父亲会提拔哪个?”

“人都自以为聪明绝顶,殊不知,自己早是别人中的笑话!”韩氏道,“父亲若坐视章庶妃请封侧妃,在帝都,知道咱家底细的不是一家两家,父亲难道连自己清流的声誉都不顾了吗?”

韩氏回家一趟,跟父亲大吵一架,饭也没吃,就坐车回了婆家。

韩氏走前,韩家大哥韩凛对着妹妹深深一揖,私下道,“父亲总有些犹豫不决,多亏了妹妹。我再进去劝父亲几句,想来父亲就能下定决心了。”

韩氏一掠耳际的碎发,耳上幽深碧绿的金镶翡翠坠子一晃又一晃,韩氏叹道,“我知道,因我嫁的不如意,他心里也不好受,才容我放肆了。大哥好生劝劝父亲吧,我就先回去了。”

韩凛亲自送妹妹出门。

韩凛年近而立,如今正在翰林院为官。送走妹妹,韩凛又进书房好生相劝父亲,“妹妹以往性子贞静淑雅,这几年渐有些泼辣了。父亲不要与她计较。”

韩钊容女儿发作了一番,叹道,“是我没给她寻个可心的婚事。”

韩凛道,“父亲莫多想,若是妹妹真生了怨怼之心,就不会这样急着回来说章庶妃的事了。章家实在不入流,妹妹也担心父亲碍于二皇子的面子…”

韩钊叹道,“你堂妹在二皇子府并不如意,若是咱家阻挡侧妃册立之事,我是担心二皇子会迁怒于你堂妹。”

“父亲,咱们都是陛下的臣子,纵有儿女之事,要忠心的人也是陛下。堂妹是正正经经的皇子妃,再说,难道坐视章庶妃成为侧妃,二皇子就会重新宠爱堂妹吗?”二皇子一直不怎么喜欢韩妃,韩凛道,“何况,若不能给章家一些警告,妹妹在武安侯府也就愈发艰难了。”

韩钊道,“我知道了。”

韩凛此方退下。

于是,在争夺礼部尚书的关键时刻,身为礼部侍郎的韩钊,私下回禀了昭文帝章庶妃立为侧妃不妥之处。

韩钊这样犹豫不决的人,忽然果决起来,也是能捅狠刀子的。

昭文帝日理万机的,儿子正妃的家族都是他精心挑选,至于这些庶妃之流,昭文帝并不过心。只在二皇子的请封奏章中看到章庶妃的父亲是一六品小官儿。不过,庶妃嘛,出身低些,这也正常。

不过,当昭文帝得知章家不过武安侯府家奴出身,卑贱如尘土,竟然妄谋侧妃之位。就是自己儿子,也是个蠢的,昭文帝唤了二皇子来骂了一顿。二皇子虽然对章庶妃很是宠爱,不过,还没到昏头又昏脑的地步,见父亲发火,当下不敢再提请封侧妃之位。

之后,二皇子知道是韩家私下捅刀子,一肚子的火气都发作在了韩妃身上,道,“我原以为韩家清流之家,颇具风骨,不想,竟是私下做出这种令人不耻的小动作来。”

韩妃静静的听完了二皇子的话,方柔柔弱弱地露出一脸委屈来,“哦,原来爷是为这事儿生气啊。我近些天又没回娘家,哪里知道娘家的事呢。再者说了,我一个妇道人家,自幼学的是三从四德、三贞九烈,更不懂什么朝上朝下的。既然爷为这个生气,不如我这就回娘家说一声,求二叔去陛下面前改了口就是。要我说,章氏貌美如花,又俏丽可爱,也没有不好的地方呢。”又吩咐,“刘妈妈,去跟二门说,备好车,我下午回家去瞧瞧母亲。”

二皇子哪里会让老婆回家说这样的话去,冷冷道,“回去倒不必了,只是你那二叔这般不给爷面子,日后也别怪爷不给他面子!”

韩妃抿嘴儿一笑,“瞧您说的,我娘家哪里敢不给殿下面子。殿下多心了。好了,章氏未能封侧妃,想来正闹小脾气呢,殿下去哄哄她吧,我就不留殿下了。”

二皇子又哼了一声,方去了爱妾的住处。

章庶妃请封侧妃一事,就此泡汤。

不过,二皇子为了补偿爱妾,依旧叫章家人进府与爱妾见了面。

  如果觉得千金记小说不错,请推荐给朋友欣赏。更多阅读推荐:石头与水小说全集千金记千山记美人记龙阙皇帝难为欢喜记红楼之林家谨玉和珅嫡子难为元配野心家红楼之开国风云, 点击左边的书名直接进入全文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方向键翻页,回车键返回目录)加入书签